- 2.06 MB
- 2022-07-2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年初赛试题汇编1988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一、(15分)厨房里有纯碱、食醋、明矾、植物油等四种物质。(1)写出所有的两种物质(此外,还可以用水)间反应的方程式和现象。(2)写出上述反应中各种产物(不包括可溶性产物和水)与(上述四种物质中)某种物质(还可以加水)反应的方程式。二、(4分)某人坐在带空调的车内跟在一辆卡车后面。此人根据何种现象可知前面这辆卡车是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的。简述原因。三、(9分)火炮在射击后要用擦抹剂清除炮膛内的铜(俗称挂铜)擦抹剂由K2Cr2O7和(NH4)2CO3组成。当温度低于10℃,用擦抹剂时还要加少量NaOH以促进反应。(1)铜与擦抹剂反应的方程式(产物都是水溶性的);(2)温度低于10℃时,加NaOH为什么能促进反应?写出反应式。四、(17分)现正开始使用一种安全气袋以防止汽车撞车时坐在驾驶室的人因向前冲撞发生意外。这种气袋内装有一种能在高温下分解出气体的混合物。例如有一种配方为:61~68%NaN3(叠氨化钠)、0~5%NaNO3、0~5%陶土、23~28%Fe2O3粉、1~2%SiO2粉、2~6%石墨纤维这些粉末经加压成型后,装在一个大袋子里,袋子放在驾驶室座位前。撞车时,约在10毫秒(10-3秒)内引发下列反应:2NaN3=2Na+3N2(365℃分解)反应在约30毫秒内完成,袋内充满N2气而胀大,阻止人体前冲。在以后的100~200毫秒内气体“消失”,所以不致使人反弹,同时袋内的钠变成氧化钠。(1)你认为完成上述引发分解、维持分解、生成气体的“消失”、Na变成Na2O过程各需什么物质。在配方里那一种物质起上述作用?(2)若气袋内放300gNaN3,在充满氮气时,袋内有多少体积(1大气压,300K)气体。若袋内气体压力达到4大气压(此时为350K)。问袋的体积有多大?(3)配方中Fe2O3的量是依照什么设计的?(4)叠氮离子中三个氮原于连成直线,N-N键等长(116pm)。写出其电子结构式;(5)怎样做到既使混合物在30毫秒内迅速分解,但又不燃烧、爆炸?五、(10分)具有族光性的化合物A(C5H10O4)和乙酸酐反应生成二乙酸酯,但不与费林试剂(是检验脂肪醛和还原糖试剂)反应。1摩尔A与稀酸加热得1摩尔甲醇和另一化合物B(C4H8O4)。B与乙酸酐反应得三乙酸酯。B经HNO3氧化可得无旋光性的二元酸C。写出A、B、C的结构式和有关反应式。六、(7分)(CH3)3SiCl水解产物为挥发性(CH3)3SiOH(沸点:99℃),后者脱水成(CH3)3SiOSi(CH3)3。(1)写出(CH3)2SiCl2水解并且脱水后产物的结构式;(2)写出(CH3)2SiCl2和少量CH3SiCl3水解并且脱水产物的结构式。七、(10分)制备三草酸络铁(Ⅲ)酸钾K3Fe(C2O4)3·3H2O的步骤如下:称取6.5g草酸亚铁FeC2O4·2H2O,悬浮于含10gK2C2O4·H2O的30cm3溶液中。由滴定管慢慢加入25cm36%的H2O,边加边搅拌并保持溶液温度为(约)40℃。加完H2O2后,把溶液加热至沸,即有Fe(OH)3沉淀。为溶解Fe(OH)3,先加20cm3H2C2O4溶液(10gH2C2O4·2H2O溶于水成100cm3溶液),然后在保持近沸的条件下滴加H2C2O4溶液直到Fe(OH)3“消失”为止(约加5cm3H2C2O4(溶液),不要加过量的草酸。过滤,往滤液中加30cm3乙醇,温热以使可能析出的少量晶体溶解。放在黑暗处冷却待其析出K3Fe(C2O4)3·3H2O晶体。(1)写出所有的反应方程式;(2)为什么要放在黑暗处待其析出晶体?\n(3)为什么要加乙醇?(4)FeC2O4·2H2O是难溶物,又不容易购到,因此有人建议:用(NH4)2SO4·FeSO4·6H2O和H2C2O4·2H2O为原料(合成FeC2O4·2H2O就是用这二种原料)代替FeC2O4·2H2O,其他操作如上进行。请评价这个建议。八、(6分)用凝固点降低的方法测定在100%H2SO4中,下列酸碱平衡产物(离子)的物质的量(n)。写出配平的方程式。HNO3+2H2SO4产物的n=4H3BO3+6H2SO4产物的n=67I2+HIO3+8H2SO4产物的n=16九、(6分)10cm30.20摩/升NH4+的(绝对)乙醇溶液和10cm30.20摩/升C2H5ONa的(绝对)乙醇溶液混合。求所得溶液(20cm3)中NH4+的浓度。附:(绝对)乙醇的电离常数K=8.0×10-20,NH4+的电离常数Ka=1.0×10-10。十、(6分)玻璃容器被下列物质沾污后,可用何种洗涤剂洗去,写出有关反应式。若无法用洗涤剂使容器复原者,请说明原因。(1)盛石灰水后的沾污;(2)铁盐引起的黄色沾污;(3)碘的沾污;(4)硫的沾污;(5)用高锰酸钾后的沾污;(6)作银镜反应后的试管;(7)长期盛硫酸亚铁溶液的试剂瓶;(8)长期盛强碱溶液的试剂瓶变“毛”了。【参考答案】一、(1)3Na2CO3+Al2(SO4)3+3H2O=Al(OH)3↓+3Na2SO4+3CO2↑;现象:白色沉淀和气泡逸出。Na2CO3+2HAc=2NaAc+CO2↑+H2O;现象:气体逸出。Na2CO3+C17H33COOH=C17H33COONa+NaHCO3;现象:乳状液。产物NaHCO3写成Na2CO3,Na2CO3和C17H33COOH产物为CO2,Na2CO3和Al2(SO4)3产物写成NaHCO3均给分(2)CO2:Na2CO3+CO2+H2O=2NaHCO3;Al(OH)3:Al(OH)3+3HAc=Al(Ac)3+3H2O;C17H33COONa:C17H33COONa+HAc=C17H33COOH+NaAc二、卡车在起动、刹车时排出黑色废烟者,是以柴油为燃料的。柴油分子中碳原子数目多于汽油分子中碳原子数。三、(1)3Cu+2K2Cr2O7+12(NH4)2CO3=[Cu(NH3)4]CO3+[Cu(NH3)4](HCO3)2+2[Cr(NH3)6](HCO3)3+2KHCO3+7H2O。写离子式的给全分;(2)低于10℃,加NaOH使NH3更易成NH3,促进配合,和产物中HCO3-结合,使平衡右移。3Cu+K2Cr2O7+12(NH3)2CO3+10NaOH=3[Cu(NH3)4]CO3+[Cr(NH3)6]2(CO3)3+K2CO3+5Na2CO3。产物Cr(NH3)63+错,但平衡,扣1分,产物中有CO2不给分。产物中有HCO3-反应物中OH-数目相应减少,方程式平衡的,不扣分。四、(1)NaN3分解供N2,陶土、SiO2吸附N2,Fe2O3使Na变成Na2O;(2)169.7(升);49.5(升);(3)6Na+Fe2O3=2Fe+3Na2O;(4):或;(5)原料粉碎,混匀、成型,使反应快、扩散快,反应足够快,所释之热“全”用于后续反应,而不使气袋明显升温。五、A.C5H10O4B.C4H8O4C.C4H6O4略六、(1)Si-O交替成六、八元坏都给2分;(2)写出交联结构给3分。七、(1)6FeC2O3+3H2O2+6K2C2O4=2Fe(OH)3+4K3Fe(C2O4)3(由于溶液显碱性所以有部分Fe(OH)3生成);2Fe(OH)3+3H2C2O4+3K3C2O4=2K3Fe(C2O4)3+6H2O2.因为K3Fe(C2O4)3·3H2O(或答K3Fe(C2O4)3),见光容易分解。3.因K3Fe(C2O4)3见光容易分解及H2C2O4易受热分解使配合物破坏,所以不宜用加体浓缩的方法使之析出晶体。而用加入多量弱极性溶剂——乙醇,以降低溶剂混合物的极性,使配合物(络盐)在弱极性溶剂中溶解度降低(相似相溶原理)而结晶析出。4.不可取。因生成FeC2O4·2H2O同时溶液中有(NH4)2SO4和H2SO4。H2SO4是强酸将和C2O42-(弱酸根)结合成H2C2O4,降低配位体C2O42-的浓度,阻碍配合反应。在后而加乙醇时,\n(NH4)2SO4溶解度也降低,因而还有可能析出(NH4)2SO4晶体,使三草酸络铁酸钾晶体不纯。八、HNO3+2H2SO4=NO2++2HSO4-+H3O+;H3BO3+6H2SO4=B(HSO4)4-+2HSO4-+3H3O+;7I2+HIO3+8H2SO4=5I3++8HSO4-+3H3O+九、9.0×10-6mol·dm-3十、(1)用HCl或HNO3:CaCO3+2H+=Ca2++CO2+H2O(2)用强酸:Fe(OH)3+3H+=Fe3++3H2O(3)用KI溶液:I2+I-=I3-(4)用NaOH溶液并适当加热:3S+6OH-2S2-+SO32-+3H2O(5)用H2C2O4:2KMnO4+11H2C2O4=2KHC2O4+10CO2+2Mn(HC2O4)2+8H2O附:①一般洗涤剂是过量的,所以反应满足在酸性介质中进行的条件;②用高锰酸钾后实际沾污物为MnO2,后者和H2C2O4(也是在酸性介质中进行)的反应式为:MnO2+3H2C2O4=2Mn(HC2O4)2+2CO2+2H2O(6)中等浓度的HNO3:3Ag+4HNO3=3AgNO3+NO+2H2O(7)用强酸:Fe(OH)3+3H+=Fe3++3H2O附:因为FeSO4中的Fe2+被O2(空气)氧化成Fe(OH)3。8.玻璃瓶发“毛”是强碱和SiO2(玻璃中)反应之故,无法用洗涤剂复原。1989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一、写出制备金属硫化物的几类方法(按:铜、铁……等分别和硫作用均归属金属和硫反应类)。二、写出制备二氧化硫的几类方法(按:铜、锌……等分别和浓硫酸作用归为同一类反应)。三、1.磁性材料Fe2O3可由FeSO4热分解反应制得。写出反应方程式。2.在醋酸溶液中K4Fe(CN)6和NaNO2反应可得纯NO。写出反应式。3.在酸性溶液中NaNO2和KI反应可得纯NO。写出仅应式。按下列两种步骤进行实验(1)先把NaNO2加入酸性溶液后再加KI,(2)先混合KI和酸性溶液后再加NaNO2。问何者制得的NO纯?4.硫和石灰乳反应得五硫化钙(CaS5)和硫代硫酸钙(CaS2O3),写出反应式。四、如图装置。钥匙中盛硫,金属丝为加热用,容器内盛O2,U型管内盛汞,反应前两侧液汞面持平。给金属丝通电加热使硫起反应。反应完成后使容器内温度恢复到反应前温度,U型管两侧液汞面仍持平。1.由实验结果能得到什么结论?2.若反应前容器内盛空气或N2O。分别如上实验并恢复到原温度时(已知主要反应产物相同),U形管两侧液汞面是否持平。说明原因。五、某温、某压下取三份等体积无色气体A,于25、80及90℃测得其摩尔质量分别为58.0、20.6、20.0克/摩尔。于25、80、90℃下各取l1dm3(气体压力相同)上述无色气体分别溶于10dm3水中,形成的溶液均显酸性。1.无色气体为;2.各温度下摩尔质量不同的可能原因是:3.若三份溶液的体积相同(设:溶解后溶液温度也相同),其摩尔浓度的比值是多少?六、1.写出Fe(Ⅲ)和I-在溶液中的反应现象和反应方程式。2.有足量F-时,Fe(Ⅲ)不和I-反应。请说出原因。3.往1.的溶液中加足量F-,有什么现象?原因何在。4.在足量2mol/dm3HCl溶液中加Fe(Ⅲ)、I-、F-。请说出反应现象,它可能和实验2的现象有何不同?七、在开采硫铁矿(FeS2)地区,开采出的矿石暴露在空气和水中,逐渐被氧化。有关的反应可表示如下:\n1.请写出①~⑤反应的(配平的)方程式。2.如果矿山中水流(或雨水)不断淋洗硫铁矿,总的趋势是什么?为什么?3.在反应③、④中,什么物质被氧化?通过硫铁矿的水显酸或碱性?如果反应③中途停止(断绝O2供给),但仍有FeS2剩余,将引起什么结果?八、把CaCl2与Na2HPO4溶液混合时,可得磷酸八钙Ca8H2(PO4)6·5H2O晶体沉淀,把所得沉淀长时间加热可以水解生成羟基磷灰石结晶Ca5(PO4)3(OH)。写出水解的反应方程式并讨论下列问题。1.下列两种方法中,哪一种得到的羟基磷灰石多?为什么?①1mol/dm3CaCl250cm3和1mol/dm3Na2HPO430cm3混合后,将所得Ca8H2(PO4)6·5H2O滤出。再将它放在80cm3水中于80℃加热5小时。②1mol/dm3CaCl250cm3和1mol/dm3Na2HPO430cm3混合后,直接在80℃加热5小时。2.在实验中,按①法制得的产物含Ca与含P摩尔比为1.5。计算Ca8H2(PO4)6中有多少摩尔百分比已转化为Ca5(PO4)3(OH)?九、自然界中往往存在许多有趣也十分有意义的现象,下表列出了若干化合物的结构、分子式、分子量和沸点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沸点(℃)(1)H-O-HH2O18100(2)H3COHCH4O3264(3)H3CCH2OHC2H6O4678(4)H3C-OHC2H4O260118(5)H3CCH3C3H6O5856(6)H3CCH2CH2OHC3H8O6097(7)CH3CH2OCH3C3H8O60111.写出(1)~(7)种化合物的化学名称。2.从它们的沸点看,可以说明哪些问题?十、化合物被涂在手术后伤口表面在数秒钟内发生固化并起粘结作用以代替通常的缝合。1.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名称。2.固化和粘结的化学变化是什么?写出反应方程式。【参考答案】一、1.金属和硫反应:Fe+S=FeS;2.金属和硫化氢反应:4Ag+2H2S+O2=2Ag2S+2H2O;3.金属离子和氢硫酸反应:Hg2++H2S=HgS+2H+;4.硫酸盐和碳反应:Na2SO4+4C=Na2S+4CO;5.碱和硫化氢反应:2NaOH+H2S=Na2S+2H2O二、1.金属和浓硫酸:Cu+2H2SO4=CuSO4+SO2↑+2H2O;2.非金属和浓硫酸:S+2H2SO4=3SO2↑+2H2O;3.硫和氧气:S+O2=SO2;4.硫化氢和氧气:2H2S+3O2=2SO2+2H2O;5.亚硫酸盐和强酸:Na2SO3+H2SO4=Na2SO4+SO2↑+H2O;6.硫酸盐热分解:2CaSO4=2CaO+2SO2↑+O2↑三、1.2FeSO4=Fe2O3+SO2↑+SO3↑;2.K4Fe(CN)6+NaNO2+2HAc=K3Fe(CN)6+NO↑十KAc+NaAc;3.2NaNO2+2KI+2H2SO4=2NO↑+I2+2Na2SO4+2H2O;第(2)种方法的产物纯。因NaNO2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为NO和NO2。4.3Ca(OH)2+12S=2CaS5+CaS2O3+3H2O四、1.气志产物分子中含二个氧原子。(不能确证其为SO2)2.盛空气时,反应后两侧液汞面持平。盛N2O时,若1molN2O和S反应,生成1molN2及半mol气态硫的氧化物,反应后产物体积增大。故左侧液汞面高于右侧液面。五、1.HF;2.HF以氢键结合之故。3.在稀溶液中其摩尔浓度之比(25、80、90℃)为:2.90︰1.03︰1.00六、1.2Fe3++2I-(或3I-)=2Fe2++I2(或I3-)棕色溶液。\n2.Fe3+、和F-配合使Fe3+浓度降低。3.因F-和Fe3+(残余)配合,使平衡向在移动。棕色变浅。4.因F-和H+生成HF,使F-的浓度降低,一定程度上不利于Fe3+和F-的配合。因此,有少量Fe3+将与I-发生反应,即可能出现浅的黄棕色。七、1.①2FeS2+7O2+2H2O=2Fe2++4SO42-十4H+;②FeS2=Fe2++S22-;③4Fe2+十O2十4H+=4Fe3++2H2O;④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⑤Fe3++3H2O=Fe(OH)3+3H+。2.FeS2向Fe(OH)3转化。因水冲洗时,Fe3+迅速水解。即促进反应⑤而中止反应④。3.③中是Fe2+被氧化,④是FeS2中的S被氧化。显酸性。Fe(OH)3溶解。八、5Ca8H2(PO4)6·5H2O=8Ca5(PO4)3(OH)+6H3PO4+17H2O1.(2)多,因(1)中滤掉了H3PO4;2.56%转化九、1.水、甲醇、乙醇、乙酸、丙酮、丙醇、甲乙醚。2.(1)1、2、3、4、6化合物分子间都有氢键,所以其沸点较化5、7高。(2)2、3、6为同系物,分子量高,沸点也高。(3)4、6、7化合物的分子量相同。因4能成双分子,所以沸点高。7无氢键,沸点低于6。十、1.α-氰基,α-丁烯酸乙酯;2.199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一、(8分)单质和硝酸混合(1)反应生成相应硝酸盐的单质是、。(2)反应生成最高价氧化物或含氧酸的单质是、。(3)呈钝态的单质是、。(4)不发生反应的单质是、。二、(6分)酸雨主要是燃烧含硫燃料时释放二氧化硫造成的。现每隔一定时间测定某份雨水样品的pH值。测试时间(小时)01248雨水的pH4.734.624.564.554.55请说明在测定的时间里,雨水样品pH变小的原因。三、(8分)为降低硫的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可把氧化钙或碳酸钙和含硫的煤混合后燃烧(这种方法叫做“钙基固硫”)。请写出钙基固硫的反应方程式。请从反应热角度讨论用氧化钙或碳酸钙的区别。四、(10分)以无机物态存在于土壤中的磷,多半是和钙、铝、铁结合的难溶磷酸盐。磷酸钙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增大,使磷的肥效增强;加入土壤中的磷酸钙久后则转变为磷酸铝、磷酸铁,导致磷的肥效降低。请解释并回答下列问题。(1)磷酸铝在酸性条件下其溶解量(和在近中性条件下的相比)(填入增大、持平或减小。不同),在碱性条件下其溶解量。因为:(2)磷酸铁在碱性条件下其溶解量。因为:(3)作为磷肥,磷酸铁的肥效不高,但在水田中,其肥效往往明显增高。因为:五、(4分)已知四种无机化合物在水中、液氮中的溶解度(克溶质/100克溶剂)为:AgNO3Ba(NO3)2AgClBaCl2溶解度水1709.21.5×10-433.3\n液氨8697.20.80写出上述几种化合物在水溶液和液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方向六、(10分)从某些方面看,氨和水相当,NH4+和H3O+(常简写为H+)相当,NH2-和OH-相当,NH2-(有时还包括N3-)和O2-相当。(1)已知在液氨中能发生下列二个反应NH4Cl+KNH2=KCl+2NH2;2NH4I+PbNH=PhI2+3NH3请写出能在水溶液中发生的与上二反应相当的反应方程式。(2)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M为金属):M+NH3→MO+NH4Cl→M(NH2)2→七、(12分)已知: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65克/100克水及在不同的二氧化碳压力下碳酸钙的溶解度为:二氧化碳压力,巴00.1390.982溶解度,克CaCO3/100克H2O0.00130.02230.109(原子量;Ca,40.0;O,16.0;C,12.0;H,1.01)请用计算说明,当持续把二氧化碳(压强为0.982巴,下同)通入饱和石灰水,开始生成的白色沉淀会否完全“消失”?在多次实验中出现了下列现象,请解释。(1)把由碳酸钙和盐酸(~6mol/L)作用生成的二氧化碳直接通入饱和石灰水溶液,所观察到的现象是:开始通二氧化碳时生成的沉淀到最后完全“消失”。若使生成的二氧化碳经水洗后再通入饱和石灰水溶液,则开始生成的白色沉淀到最后就不能完全“消失”,为什么?(2)把饱和石灰水置于一敞口容器中,过了一段时间后溶液表面有一层硬壳。把硬壳下部的溶液倒入另一容器中,再通入经水洗过为二氧化碳,最后能得清液,请解释。若把硬壳取出后,全部放回到原石灰水溶液中,再持续通入经水洗过的二氧化碳,最后能得清液吗?3.用适量水稀释饱和石灰水溶液后,再持续通入经水洗过的二氧化碳,结果是因稀释程度不同,有时到最后能得清液,有时得不到清液。请估算用水把饱和石灰水稀释多少倍时,谁能得到清液?(设反应过程中温度保持恒定,即20℃)八、(10分)称取四份0.50克锌(原子量65),按下列要求分别盛于四支试管,塞L带导管的塞子,每隔一定时间分别测定生成氢气的体积。(1)0.50克锌+5毫升3摩/升硫酸(2)0.50克锌+5毫升3摩/升硫酸+0.1克铜片(3)0.50克锌+5毫升3摩/升硫酸+0.1克铜粉(4)0.50克锌十5毫升3摩/升硫酸+0.41克胆矾(相当于0.1克铜)请把实验现象填入下表,并对实验现象作简要的说明:序号生成氢气的速度*生成氢气的总量**(1)(2)(3)(4)*请分别填入:“慢”“快”“最快”“最慢”或其他;**请分别填入:“相等”“最多”“最少”或其他九、(6分)碘在不同溶剂中呈现紫色、棕色……一般认为溶液呈紫色的表明溶解了的“碘分子”并未和溶剂发生很强的结合。已知不同温度下,碘在石蜡油中的溶液呈紫色或棕色。请回答温度低时溶液呈色,温度高时溶液呈色,因为十、(6分)2摩尔碘(I2)和3摩尔碘酸酐(I2O5)的混合物在浓硫酸中反应生成(IO)2SO4;若在发烟硫酸中(化学式为H2SO4·SO3)中反应得I2(SO4)3\n。后者小心和水反应得碘和四氧化二碘。请写出生成I2(SO4)3及其和水反应的方程式。十一、(8分)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10H16。在催化氢化时可吸收1摩尔的氢得(B)。(A)经催化脱氢可得一芳香烃(C),(C)经高锰酸钾氧化未见苯甲酸的生成。请画出(A)、(B)、(C)的结构并写出各步反应式。十二、(12分)请设计区别下列化合物的方法和程序:C6H5OH、C6H5COOH、C6H5NH2、C6H5CHO【参考答案】一、(1)Cu、Zn或其他;(2)C、P或其他;(3)Al、Fe或其他;(4)Au、Pt或其他二、H2SO3+1/2O2=H2SO4;H2SO4酸性比H2SO3强三、CaO+SO2=CaSO3;CaO+SO2+1/2O2=CaSO4;CaCO3+SO2=CaSO3+CO2;CaCO3+SO2+1/2O2=CaSO4+CO2;CaCO3→CaO+CO2吸热(Q1);CaO+SO2+1/2O2=CaSO4放热(Q2);CaO+SO2=CaSO3放热(Q3);不论∣Q2∣、∣Q3∣是大于或小于∣Q1∣,和用CaO相比,会损失少量热量。四、因PO43-和H+结合变得易溶;因磷酸铝、磷酸铁的溶解度更小。(1)增大、增大,前者是PO43-和H+结合,后者是Al3+和OH-结合。(2)增大,因Fe3+和OH-结合。(3)Fe(Ⅲ)被还原为Fe(Ⅱ)。五、在水中BaCl2+2AgNO3=Ba(NO3)2+2AgCl↓;液氨中Ba(NO3)2+2AgCl=BaCl2↓+2AgNO3六、(1)H3OCl+KOH=KCl+2H2O或HCl+KOH=KCl+H2O;2H3OI+PbO=PbI2+3H2O或2HI+PbO=PbI2+H2O(2)M+2NH3=M(NH2)2+H2或M+NH3=MNH2+1/2H2;MO+2NH4Cl=MCl2+2NH3+H2O;M(NH2)2→MNH+NH3或3M(NH2)2→M3N2+4NH3七、饱和石灰水浓度0.165×10/74.0×1=0.0223摩/升,即能生成0.0223摩CaCO3,在0.982巴下CaCO3溶解度0.109×10/100×1=0.0109摩/升,0.0223>0.0109,所以不能全溶。(1)是CO2带出HCl之故。(2)硬壳是CaCO3,使石灰水浓度下降;把硬壳研细后再次放入,不可能得清液。(3)0.0233/0.0109=2.14,即至少要加1.14倍体积的水稀释饱和石灰水。八、(1)最慢相等(2)慢相等(3)快相等(4)最快最少(2)(3)(4)比(1)快是因为Zn-Cu原电池,(3)(4)比(2)快Cu面积大,(4)比(3)快是Cu面积更大,均匀。(4)中发生Zn置换少量Cu2+的反应。九、(1)棕色,紫色。(2)温度高时,分子间作用力弱。十、2I2+3I2O5+5H2SO4=5(IO)2SO4+5H2O;2I2+3I2O5+15H2SO4·SO3=5I2(SO4)3+15H2SO44I2(SO4)3+12H2O=I2+3I2O4+12H2SO4。每个反应式各2分。十一、(A)的异构体为:十二、溶于HCl的是C6H5NH2,生成C6H5NH3Cl;溶于5%(稀)NaHCO3的是C6H5COOH,生成C6H5COONa;溶于稀NaOH的是C6H5OH,生成C6H5Ona;能和Cu(OH)2反应生成Cu2O的是C6H5CHO1991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一、(10分)1.过氧化氢可使Fe(CN)63-和Fe(CN)64-发生相互转化,即在酸性溶液H2O2把Fe(CN)64-转化为Fe(CN)63-,而在碱性溶液里H2O2把Fe(CN)63-转化成Fe(CN)64-。写出配平的离子方程式。2.V2O3和V2O5按不同摩尔比混合可按计量发生完全反应。\n试问:为制取V6O13、V3O7及V8O17,反应物摩尔比各是多少?二、(8分)1.0克镁和氧反应生成氧化镁时增重0.64克(1)1.0克镁在空气中燃烧,增重不足0.64克;(2)1.0克镁置于瓷坩埚中,反应后,只增重约0.2克。请说出(1)、(2)增量低于0.64克的原因。三、(10分)把单质Fe、Cu置于FeCl3溶液中达平衡后(1)有Cu剩余(无Fe),则溶液中必有;(2)有Fe剩余(无Cu),则溶液中必有;(3)有Cu、Fe剩余,则溶液中必有;(4)无Cu、Fe剩余,则溶液中可能有;(5)以上四种情况都成立吗?分别简述理由。四、(6分)混合AgNO3溶液和K2CrO4溶液得Ag2CrO4沉淀。现取等浓度(mol·cm3)AgNO3、K2CrO4溶液按下图所列体积比混合(混合液总体积相同),并把每次混合生成Ag2CrO4沉淀的量(以摩尔计)填入下图,再把这些“量”连接成连续的线段(即把每次混合生成Ag2CrO4量的点连成线)。五、(8分)1.以同浓度(rnol·dm-3)K4Fe(CN)6代替K2CrO4(混合体积比相同)生成Ag2Fe(CN)6沉淀,按题四要求,画出Ag2Fe(CN)6量的线段。2.用同浓度(mol·dm-3)NaAc代替K2CrO4,生成AgAc沉淀,也可按相应混合比画出生成AgAc沉淀量的线段。实践中发现,生成AgAc沉淀量有时明显少于理论量。原因何在?六、(12分)某106kW火力发电厂以重油为燃料1.以含硫2%重油为燃料,燃烧后烟道气中含SO2多少ppm(体积)?1dm3重油(密度为0.95g·cm-3)燃烧生成14Nm(标准立方米)的烟道气。2.以含硫3.5%重油为燃料,重油使用量为0.1dm3·kW-1hr-1。该厂开工率(每年实际运转天数)为80%,对烟道气的脱硫效率为90%。问一年间对烟道气脱硫回收的SO3能生成多少吨硫酸铵?或生成石膏,CaSO4·2H2O多少吨?或生成70%硫酸多少吨?(原子量H1.0,N14,O16,S32,Ca40)七、(10分)K2Cr2O7和H2O2在H2SO4溶液中混合时,可看到下面两个现象:(1)混合后5~10秒内,溶液由橙色变为暗蓝色;(2)在80~150秒内由暗蓝色变为绿色,与此同时放出气泡与之相应的两个反应式为:A.Cr2O72-+H2O2→CrO5+H2OB.CrO5+H+→Cr3++O2两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分别为:rA=K1[Cr2O72-][H2O2]rB=K2[CrO5]请回答下列问题1.平衡A、B反应式及由A、B反应组成的总反应式;2.当要用K2Cr2O7溶液滴定H2O2时,请计算每cm30.020mol·dm-3的K2Cr2O7相当于多少mmol的H2O2?3.蓝色中间物CrO5中的氧有哪些形式?4.A、B反应哪个速度快?\n八、(10分)从柑橘中可提炼得萜二烯-1,8,请推测它和下列试剂反应时的产物:1.过量HBr;2.过量Br2和CCl4;3.浓KMnO4溶液,加热。九、(8分)以(+)或(-)表示以下化合物和各试剂是否反应试剂化合物Ag(NH3)2+KMnO4,Δ稀NaOH甲苯苯甲醛苯酚-十、(7分)HgF2有强烈的水解性,即使在2mol·dm-3HF中水解度高达80%,生成HgO和HF。HgCl2溶于水,只发生极弱的水解作用,25℃0.0078mol·dm-3HgCl2的水解度为1.4%;HgF2水解性明显强于HgCl2、HgBr2的可能原因是:十一、(11分)丙二酸(HOOCCH2COOH))与P4O10共热得A气体,A的分子量是空气平均分子量的二倍多,A分别和H2O、NH3反应生成丙二酸、丙二酸胺。A和O2混合遇火花发生爆炸。1.写出A的分子式和结构式;2.A踉H2O的反应式(配平);3.A踉NH3的反应式(配平);4.A属哪一类化合物?按此类化合物命名之。【参考答案】一、(10分)1.2Fe(CN)64-+H2O2+2H+=2Fe(CN)63-+2H2O;2Fe(CN)63-+H2O2+2OH-=2Fe(CN)64-+2H2O+O2↑。每式2分,未配平不得分2.2V2O5+V2O3=V6O13摩尔比:2(V2O5)︰1(V2O3);5V2O5+V2O3=4V3O7摩尔比:5(V2O5)︰1(V2O3);5V2O5+3V2O3=2V8O17摩尔比:5(V2O5)︰3(V2O3)每式2分,不对不得分二、(8分)1.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3Mg+N2=Mg3N2(2分)1molMg生成lmolMgO增重16克:1molMg生成1/3molMg3N2只增重9.3克。(2分)2.因空气不足及温度高,除生成Mg3N2、MgO外(2分),部分Mg和(瓷坩埚中)SiO2发生下列反应。3Mg+Al2O3=2Al+3MgO;SiO2+4Mg=Mg2Si+2MgO;2Mg+SiO2=2MgO+Si(2分)三、(10分)1.Fe2+、Cu2+(有Fe3+无分)(各1分);2.Fe2+(1分);3.Fe2+(1分);4.Fe3+、Fe2+、Cu2+(各1分);5.除2外都成立(1分)。其中1加了少量的Fe(0.5分);2中若有Fe剩余,必有Cu(1分);3加了较多的Cu、Fe(1分);4只加了少量的Cu、Fe(0.5分)。四、(6分)五、(8分)1.2.图(2分)略;AgAc溶解度较大(在难溶物系列中)(2分)。六、(12分)1.1×1000×0.95×0.02×22.4×103/32.0×14×103=950ppm(6分)2.0.18×0.95×106×24×365×0.9×0.8×0.035=3.78×104吨(S)X=1.56×103吨,(NH4)2SO4(1.5分)Y=2.03×105吨,CaSO4·2H2O(1.5分)Z=1.65×105吨,70%H2SO4(1.5分)七、(10分)1.Cr2O72-+4H2O2+2H+=2CrO5+5H2O(1.5分);4CrO5+12H+=4Cr3++7O2+6H2O(1.5分);总反应式2Cr2O72-+8H2O2+16H+=4Cr3++7O2+16H2O(2分)\n2.每cm30.020mol·dm3含0.020mmolK2Cr2O7,可以与0.80mmolH2O2反应。(2分)3.氧以-O-和-O-O-(过氧)型体与Cr(Ⅵ)结合。(各1分)算全对。4.反应A快。(1分)八、(10分)1.(2分)2.(2分)3.+HCOOH或CO2(2分)九、(8分)-、+、-、+、+、-、-、+、+(按行)每空1分十、(7分)HgF2溶于水发生双水解,所以有较强的水解作用(3分)。HgCl2、HgBr2水解性弱是HgCl2、HgBr2难电离(或Hg2+和Cl-、Br-结合力强)之故。(2分)HgBr2水解度更小,表明HgBr2比HgCl2更难电离(或Hg2+与Br-的键的共价性强于Hg2+和Cl-,HgBr2更难溶)(2分)十一、(11分)1.C3O2(2分)O=C=C=C=O(2分)2.C3O2+2H2O=HOOCCH2COOH(2分)3.C3O2+2NH3=H2NOCCH2CONH2(3分)4.酸酐或氧化物(l分)丙二酸酐(略)(1分)1992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第1题(1分)(1)金属锰可以用四氧化三锰为原料通过铝热法来制备。试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2)CS2是一种有恶臭的液体,把它滴入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将析出硫磺,同时放出CO2,写出配平的化学式方程式。第2题(10分)(1)在新生代的海水里有一种铁细菌,它们提取海水中的亚铁离子,把它转变成它们的皮鞘(可以用Fe2O3来表示其中的铁),后来便沉积下来形成铁矿;这个用酶为催化剂的反应的另一个反应物是CO2,它在反应后转变成有机物,可用甲醛来表示,试写出配平的离子方程式。(2)地球化学家用实验证实,金矿常与磁铁矿共生的原因是:在高温高压的水溶液(即所谓“热液”)里,金的存在形式是[AuS-]络离子,在溶液接近中性时,它遇到Fe2+离子会发生反应,同时沉积出磁铁矿和金矿,试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第3题(10分)矿物胆矾就是CuSO4·5H2O,当它溶于水渗入地下,遇到黄铁矿(FeS2),铜将以辉铜矿(Cu2S)的形式沉积下来;而反应得到的铁和硫则进入水溶液,该溶液无臭味,透明不浑浊,绿色,呈强酸性,在有的矿区常可见到这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地下水(俗称黑水)渗出地面,上述反应可以用一个化学方程式来表示,试写出配乎的化学方程式。第4题(10分)制备硫代硫酸钠的方法之一是把二氧化硫通人硫化钠和碳酸钠(摩尔比2︰1)的混合溶液。在反应过程中,先生成黄色的固体,其量先逐渐增多,然后又逐渐减少,溶液的pH值降到7左右时,溶液近于无色,反应已经完成。如果继续通入二氧化硫,溶液的pH值降到5,又会有固体物质出现。写出和以上现象有关的各个配干的化学方程式。第5题(10分)取2.5克KClO3粉末置于冰水冷却的锥形瓶中,加入5.0克研细的I2,再注入3cm3水,在45分钟内不断振荡,分批加入9~10cm3浓HCl,直到I2完全消失为止(整个反应过程保持在40℃以下)。将锥形瓶置于冰水中冷却,得到橙黄色的晶体A。将少量A置于室温下的干燥的试管中,发现A有升华现象,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在管口检测,试纸变蓝.接着把试管置于热水浴中,有黄绿色的气体生成,管内的固体逐渐变成红棕色液体。将少量A分别和KI,Na2S2O3,H2S等溶液反应,均首先生成I2。酸性的KMnO4\n可将A氧化,得到的反应产物是无色的溶液。(1)写出A的化学式;写出上述制备A的配平的化学方程式。(2)写出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A和K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附:原子量K39.10;Cl35.45;I126.9;O16.00第6题(10分)某烃,在标准状态下呈气态,取10cm3该烃跟70cm3氧气混合,并用电火花引燃。反应后先使水蒸气冷凝,测出混合气体的体积是65cm3,再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钾溶液,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45cm3。所有的气体体积都是在标准状态下测定的,试求这种烃的分子式。第7题(10分)稀土是我国的丰产元素,17种稀土元素的性质十分相近。用有机萃取剂来分离稀土元素是一种重要的技术。他合物A是其中一种有机车取剂,A的结构式如下所示:(1)A所属的化合物类型叫什么?(2)通过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可以合成化合物A?写出反应物(其中的有机物用结构式表示)。第8题(10分)水性粘着剂聚乙烯醇是聚乙酸乙烯酯经碱性水解制得的。(1)写出聚乙烯酸的结构式。(2)聚乙烯醇能否直接通过聚合反应制得?为什么?(3)写出聚乙酸乙烯酯的结构式。(4)怎样制取聚乙酸乙烯酯?写出反应物的名称。第9题(10分)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的结构式如下式所示(代号:B)已知普鲁卡因的阳离子(代号:BH+)的电离常数Ka=1×10-9。(1)以B为代号写出普鲁卡因在如下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a.溶于水;b.跟等摩尔的盐酸反应;c.它的盐酸盐溶于水;d.跟NaOH水溶液反应。(2)普鲁卡因作为局部麻醉剂的麻醉作用是由于它的分子能够透过神经鞘的膜,但它的阳离子BH+基本上不能透过神经鞘膜。试计算在pH值为7时,盐酸普普卡因溶液里的B和BH+的浓度比,并用来说明它的麻醉作用的药效跟用药量相比是高呢还是低。(3)已知如果把普鲁卡因分子里的叔氨基改成仲氨基(C),伯氨基(D),改造后的麻醉剂C和D的碱性顺序是C>B>D,问它们通过神经鞘膜的趋势是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第10题(10分)金属纳和金属铅的2︰5(摩尔比)的合金可以部分地溶解于液态氨,得到深绿色的溶液A,残留的固体是铅,溶解的成分和残留的成分的质量比为9.44︰1,溶液A可以导电,摩尔电导率的测定实验证实,溶液A中除液氨原有的少量离子(NH4+和NH2-)外只存在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不考虑溶剂合,即氨合的成分),而且它们的个数比是4︰1,阳离子只带一个电荷。通电电解,在阳极上析出铅,在阴极上析出钠。用可溶于液氨并在液氨中电离的盐PbI2配制的PbI2的液氨溶液来滴定溶液A,达到等当点时,溶液A的绿色褪尽,同时溶液里的铅全部以金属铅的形式析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溶液A中的电解质的化学式;(2)写出上述滴定反应的配平的离子方程式;(3)已知用于滴定的碘化铅的浓度为0.009854mol/L,达到等当点时消耗掉碘化铅溶液21.03毫升,问共析出金属铅多少克?附:铅的原子量207.2;钠的原子量22.99。【参考答案】1.(1)3Mn3O4+8Al=9Mn+4Al2O3(2)5CS2+4KMnO4+6H2SO4=10S+5CO2+4MnSO4+2K2SO4+6H2O2.(1)CO2+4Fe2++5H2O=CH2O+3Fe2O3+8H+(2)2AuS-+3Fe2++4H2O=2Au+Fe3O4+2H2S+4H+3.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4.2Na2S+4SO2+Na2CO3=3Na2S2O3+CO2,固态物质逐渐增多是因为SO2+Na2S+H2O=Na2SO3十H2S,2H2S+SO2=3S+2H2O,固态物质减少是因为S+SO32-=S2O32-,pH在5左右又产生固态物质是因为S2O32-+SO2+H2O=2HSO3-+S。\n5.(1)ICl3,KClO十I2+6HCl=2ICl3+KCl+3H2O;(2)ICl3=ICl+Cl2;(3)ICl3+3I-=2I2+3Cl6.依题反应消耗的氧量为25cm3,生成CO2为20cm3,生成H2O为5cm3,CxHy+(x+y/4)O2→Xco2+y/2H2ox=y=1,2,3,4,……依题意,标态下为气态的烃只可能是C2H2(乙炔)。7.(1)酯或无机酸酯或磷酸酯(2)酯化,C(CH2OH)4(季戊四醇)和H3PO4(或加H2SO4为催化剂)或和POCl3反应。8.(1)略;(2)不能。它的单体是乙烯酸,乙烯酸不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乙烯酸是乙醇的烯酸式)。(3)略;(4)乙酸乙烯酯的聚合反应9.(1)①B+H2O=BH++OH-;②B+HCl=BH++Cl-;③BHCl=BH++Cl-BH+=B+H+;④B+NaOH=H2N--COONa+HOCH2CH2N(C2H5)2(2)[BH+]/[B]=100;不很有效(低)。(3)药效的顺序为D>B>C,因为碱性越强,其盐酸盐越难电离,中性分子对阳离子的浓度比越小,药效越低。10.(1)Na4Pb9;(2)2Pb2++Pb94-=11Pb;(3)236.2毫克。1993年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浙江赛区)试题第1题(6分)配平方程式(1)CrCl3+KMnO4+H2O=K2Cr2O7+MnCl2+HCl+MnCr2O7(2)As2S2+HNO3+H2O=H3AsO4+NO↑+H2SO4第2题(12分)(1)实验证明,硫化铜与硫酸铁在细菌作用下,在潮湿多雨的夏季,成为硫酸和硫酸盐而溶解于水,这就是废石堆渗沥水,矿坑水成为重金属酸性废水的主要原因,试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2)从金矿中提取金,传统的也是效率极高的方法是氰化法。氰化法提金是在氧存在下氰化物盐类可以溶解金。试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3)对二乙苯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被氧化并有气体产生,试写出配平的反应式。第3题(12分)(1)用石灰乳跟硫熬煮而成的石硫合剂含多硫化钙(CaSn)。多硫化钙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等酸性物质接触易析出多硫化氢,多硫化氢是一种极不稳定的黄色液体,试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多硫化钙具有杀虫作用的原因。(2)在强碱B-:(如NH4+NH2-),的存在下CH3CH2CH2CH2Cl可按下列两种历程发生消除反应,分别称之为Eα消除和E2消除:Eα:E2:试构思一个实验证实上述历程。第4题(12分)(1)实验室中所用的氧化钢(CuO)是黑色粉末。在使用电烙铁时,其头部是一铜制的烙铁头,长期使用,表面被氧化,但脱落下来的氧化膜却是红色的,试说明原因。(2)法医鉴定砷中毒(通常为砒霜)的方法是用锌、盐酸和试样混在一起,将生成的气体导入热玻璃管,如果试样中有砷化物存在,则在玻璃管的壁上出现亮黑色的“砷镜”。试写出有关的反应式。(3)把CO2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立即会产生浑浊,但把SO2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却不容易看那浑浊,而CaCO3和CaSO3都是难溶的电解质,试说明原因。第5题(6分)分子式为C7H10的开经烃A,可发生下列反应:(1)A经催化加氢可生成3一乙基戊烷。(2)A与硝酸银氨溶液反应可产生白色沉淀。(3)A在Pd/BaSO4催化作用下吸收1摩尔氢生成化合物B,B可以生成橡胶状的物质C。请写出A、B、C的结构简式。第6题(10分)试写出分子式为C4H10Cl的所有异构体的结构简式。\n第7题(6分)试填写下列反应流程的试剂,产物及反应条件第8题(12分)已知某元素A能与ⅦA族某一元素B生成A本身的最高价化合物,在此化合物中B的含量为92.2%,而在与此相应的氧化物中,氧的含量为72.7%。A与B生成的化合物为一无色透明液体,沸点77℃,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5.3。回答下列问题:(1)A元素名称,并指出属于第几周期第几族;(2)A元素与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A元素相应的氧化物教分子式;(3)列举A与B形成的化合物的两种用途用途。第9题(12分)测定分子量的常用方法之一是凝固点下降法。例如水是常用的溶剂,当水中溶解了某种不挥发的溶质时,水的凝固点(即冰点)即会下降,海水在0℃时不会结冰就是这个原因。凝固点下降的程度与溶质的分子数有关,而与溶质是何种物质无关。当溶剂的量确定时,凝固点的降低值与溶质的分子数成正比。已知10.0g樟脑中溶解0.412g萘,凝固点下降了13℃。某种由C、H、O组成的有机物2.30g溶于15.6g樟脑中,凝固点下降了49.5℃。如果把3.667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9.236gCO2和1.634gH2O,求该物质的分子式(已知萘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第10题(12分)将一块部分被氧化的金属钠投入盛满水且倒置水槽内的容器中,此时在容器中可收集到448毫升(标准状况下)气体(假定各步反应完全,并产生的所有气本全部被收集到容器中),以电火花引燃容器里的气体,气体的体积最终减少到112毫升(标准状况下),经测定知,水槽和容器内溶液的总体积为800毫升,溶液的pH值为13。求金属钠及其各种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参考答案】1.(1)10、6、11,3、4、22、2;(2)3、28、4,6、28、92.(1)CuS+4Fe2(SO4)3+4H2OCuSO4+8FeSO4+4H2SO4(2)4Au+8NaCN+2H2O+O2=4NaAu(CN)2+4NaOH(3)5CH3CH2--CH2CH3+24KMnO4+36H2SO45HOOC--COOH+12K2SO4+24MnSO4+10CO2+10CO2↑56H2O3.(1)CaSn+H2O0+CO2=CaCO3十H2SnH2Sn=H2S+(n-1)S生成的硫具有杀虫作用(2)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解法一;在α位上引入两个D原子即CH3CH2CH2CD2Cl;脱HCl后可分离出两种产物:CH3CH2CH=CHD这是Eα反应的产物;CH2CH2CH=CD2这是E2反应的产物;解法二,在β位上引入2个D原子,即CH3CH2CD2CH2Cl;脱HC后可分离出两种产物:CH3CH2CD=CHD这是Eα反应的产物;CH3CH2CD=CH2这是E2反应的产物4.(1)答因为Cu2O比CuO稳定;在加热条件下总是生成红色的Cu2O(2)As2O3+6Zn+12HCl=2AsH3+6ZnCl2+3H2O;2AsH32As+3H2↑(3)因为S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CO2大得多,而且H2SO4的酸性比H2CO3强得多,所以通SO2于澄清的石灰水中极易过量,过量后生成Ca(HSO4)2而溶解。5.A:B:C:6.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nClCH2CH2CH=CH27.8.(1)A元素是C,位于第二周期第Ⅳ族;(2)CCl4和CO2;(3)可用作灭火剂和有机溶剂9.C7H6O210.氧化前金属钠:0.08mol;如果H2过量:Na2O20.01mol,Na2O0.015mol;如果O2过量:Na2O20.02mol,Na2O0.01mol1994年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浙江赛区)试题第1题(4分)配平方程式:()P4+()P2I4+()H2O→()H3PO4+()PH4I第2题(5分)KClO3和HCl反应,在某一条件下产物中含有Cl2和ClO2摩尔比为1比4,请写出一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第3题(5分)某淡绿色晶体A,若配成溶液并加入BaCl2溶液后,则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沉淀B;若在A溶液中加入NaOH,则生成白色胶状沉淀C,并很快地变成红棕色,再加入HCl,此红棕色沉淀又溶解,若滴入KCNS溶液,则有深红色物质D生成。试推测上述四种物质并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第4题(4分)现有A、B、C、C、D、E、F、G、H八种气体,均为无机物,根据下列事实判断各是哪种气体。①.A、B是难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余均可溶于水,而H溶于水后又产生一种不溶于水的气体。②.把A、D混合见光反应生成E。③.一定条件下F能与O2反应生成B,也可生成H,而F、H皆易溶于水,其溶液的酸碱性恰好相反。④.G可以使溴水退色。也可以使C氧化成黄色固体。⑤.C在较高温度时分解得到黄色固体。第5题(6分)某学生根据高中课本中硝酸钾受热分解的实验操作来判断硝酸铅的分解产物之一是氧气;将试营中的硝酸铅加热到熔融,把带有火星的细木条伸进试营口,检验放出的气体。当发现木条复燃时该学生即断言;硝酸铅受热分解有氧气放出。请你对上述实验及结论的合理性作出评价。如有必要,可提出改进的实验方案。第6题(6分)已知液体SO2和纯水的导电性相近,实验测得两者的比电导值分别为3×10-3欧一1厘米一1和8×10-3欧一1厘米一1。试用简要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给出解释为什么液体SO2中,可用Cs2SO3去滴定SOCl2?第7题(8分)B4Cl4是一种淡黄色并具有挥发性的固体比合物,在70℃以下,它存在于真空中。结构测定表明,该化合物中每个氯原子均结合一个硼原子,其键长都是1.70×l0-10米;任意两个硼原子之间为1.71×10-10米。试根据上述性质和参数画出B4Cl4分子的空间构型。第8题(10分)将锌粒投入CuSO4\n溶液后,常常可以观察到这样的现象.锌粒表面有黑色粉物生成,并出现少量气泡。静止2~3小时,黑色粉状物大量增加。经过滤后得到的部分黑色粉状物用蒸馏水洗涤5~6次,至少量洗液中滴入过量氨水无颜色变化止。凉干黑色粉状物后进一步实验;取少量黑色粉状物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即出现紫红色粉状物,并伴有极少量的气泡,溶液显淡黄绿色。吸取淡黄绿色溶液少许至另一洁净试管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蓝色溶液。1.黑色粉状物的组成是什么?2.生成黑色粉状物的原因是什么?3.如欲在锌拉与CuSO4溶液的反应中观察到表面析出的紫红色铜,应采取什么措施?第9题(6分)在等闻等容条件下,某气体反应aA(g)+bB(g)gC(g)+hD(g),达平衡。现考虑达平衡的两条途径Ⅰ和Ⅱ:Ⅰ:A、B起始时的物质量分别为a摩,b摩Ⅱ:A、B起始时的物质量分别为2a摩,2b摩论问,当a+b=g+h时,两条途径最终实现的平衡态是否相同?为什么?第10题(5分)2+Cl2第11题(10分)已知RX+MgRMgX2RMgX+R’COOR’’请用乙炔为基本原料合成3-甲基-3-戊醇。所用到的有机原料均由乙炔合成,无机原料自选。第12题(9分)已知+浓HI+RI有一芳香族化合物,分子式C10H8O2(A),(A)溶于NaOH溶液,不溶于Na2CO3溶液,与浓HI作用后得(B)C8H8O2和(C);(C)与NaOH-H2O反应得(D),同时用AgNO3检测有黄色沉淀;(C)与NaOH-C2H5OH作用得(E),将(E)蒸汽导入溴水中,溴水立即退色;(B)与FeCl3作用显兰紫色,在单溴化的条件下只得一种一溴取代物。试写出化合物合物A、B、C、D、E的结构简式。第13题(10分)今有由铁粉、Fe2O3粉及CuO粉末组成的混和物,跟2摩/升的H2SO4110毫升完全反应后得氢气896毫升(标况)。将反应物过滤,滤渣经干燥,冷却后称量为1.28克。滤液中的金属离子全部是Fe2+,将滤液稀释至200毫升,再从中取出50毫升,向其中逐滴加入1摩尔/升的NaOH溶液,边加边振荡,当加至20毫升时溶液开始出现沉淀。求:(1)原根和物中的CuO多少克?(2)Fe2O3是多少克?(3)稀释后的200毫升滤波中Fe2+的摩尔浓度是多少?(原子量Cu:64Fe:56O:16H:1S:32)第14题(10分)充分燃烧18.6克液态有机物A,产生二氧化碳28.4克和水16.2克;等量的A溶于水可得2.00摩/升的A溶液150毫升;取7.00毫升(ρ=1.10克/毫升)A跟足量金属钠反应,在16℃,101.3千帕下,在水面上收集到2993毫升氢气,在16℃水的饱和蒸汽压是1.81千帕。把纯碱置于A中,并不反应。求A的结构简式。(请按规范化计算,再求A的结构简式。R:8.31帕·m3·摩一1·K-1,原子量:C:12)【参考答案】1.13,10,128-32,402.11KCl3+18HCl=11KCl+3Cl2+12ClO2+9H2O3.AFeSO4BBaCl2CFe(OH)3D[Fe(CNS)x]3-x(反应方程式略)4.ABCDEFGHH2N2H2SCl2HClNH3SO2NO25.不合理:∵2Pb(NO3)2=2PbO+NO2+O2生成物中O2仅占20%体积,得不出木条复燃的必然结论。考虑NO2的强氧化性,也有助燃作用,在检验之前应予排除,可将混合气体先通入NaOH溶液,剩余的起义干燥后再作检验。2NaOH+2NO2=NaNO2+NaNO3+H2O。(编者: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后可能得不到剩余气体,NaOH+4NO2+O2=4NaNO3+2H2O)6.液体SO2的自电离与水相似:2SO2→SO2++SO32-;在液体SO2中,SOCl2、Cs2SO3如下电离:SOCl2→SO2++2Cl-;Cs2SO3→2Cs++SO32-\n两者混合使电离平衡向左移动析出SO2,SOCl2+Cs2SO3→SO2+2CsCl7.8.(1)铜、氧化铜、少量锌粉;(2)铜胃锌与硫酸铜置换反应之产物,硫酸铜溶液应Cu2+水解而呈酸性,一部分锌遇H+生成H2,有少量的锌从表面脱落未反应而与通分混杂;随着H2的放出。溶液的pH值增大,析出的Cu(OH)2也不断增多,并分解成黑色的CuO粉末。(3)抑制水解,采用直接将硫酸铜晶体溶于水制成的饱和溶液与锌粉反应,即可观察到紫红色的铜析出9.不相同(略)10.2;2;2;2;11.CH≡CHCH3CHOCH3COOH(A)CH≡CHCH2=CH2CH3CH2OH(B)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C)CH2=CH2CH3CH2Cl(D)CH3CH2NgCl(E)2CH3CH2NgCl+CH3COOC2H53-甲基-3-戊醇12.A:;B:;C:CH3CH2I;D:CH3CH2OH;E:CH2=CH213.(1)CuO:1.6g;(2)Fe2O3:6.4g;(3)[Fe2+]:0.9mol/L14.HOCH2CH2OH24.(1)63.19kJ/mol(2)308.5K1996年全国化学竞赛(浙江赛区)试题一.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1.CaH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2.用Fe2(SO4)3水溶液溶解煤中的FeS2(注:用过的溶液可经简单化学方法处理后转化为Fe2(SO4)3供往复循环使用)。3.固态KMnO4在200℃加热,失重10.8%。固态KMnO4在240℃加热,失重15.3%。(已知:相对原子质量:O16.0;K39.0;Mn54.9)4.1950年,Brown等人合成了NaBH4,由此开拓了一个新的合成化学领域.在众多的反应中,NaBH4与氯化镍在水溶液里的反应十分令人瞩目。这个反应的主要产物是Ni2B是一种神奇的有机反应催化剂,例如,它可以使硝基苯还原成苯胺,使睛转化为伯胺,等等。已知NaBH4与氯化镍的反应摩尔比是2:l,反应使所有的镍转化为Ni2B,硼的另一产物则是H3BO3,反应还放出氢气,余留在溶液里的还有氯化钠。试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参考答案】1.CaH2+Na2CO3十2H2O=CaCO3+2NaOH+2H2↑(2分)2.7Fe2(SO4)3+FeS2+8H2O=15FeSO4十8H2SO4(2分)3.2KMnO4=K2MnO4+MnO2+O2↑或2KMnO4=K2Mn2O6+O2↑(2分)2KMnO4=K2Mn2O5+3/2O2↑(2分)4.8NaBH4十4NiCl2+18H2O=2Ni2B+6H3BO3+25H2↑+8NaCl(2公)二.食用含碘食盐可满足人体对碘的摄取。有人偶尔把两种不同厂家生产的含碘食盐混合,发现混合物放出紫色蒸气。这两种含碘食盐里的碘的形态分别可能是什么?一种是:另一种是:\n这两种含碘食盐可以在空气中曝露而加以区分。这是依据什么原理?【参考答案】一种是:碘化物(2分);另一种是:碘酸盐(3分);碘化物在空气里久置,特别是在阳光的作用下会被空气氧化而呈现碘的颜色。方程式可写成:4I-+O2+2H2O=2I2+4OH-(5分)三.1.1200℃时,Si还原MgO为Mg(沸点1105℃)。煅烧白云石(MgCO3·CaCO3)得MgO·CaO。以MgO·CaO为原料和Si在1200℃时反应比起以MgO为原料较容易获得Mg。为什么?2.MgO·CaO的另一工业用途是用来富集海水里的镁。将海水通过装有MgO·CaO的过滤槽,镁就会被截留下来。你能写出这个过程的离子方程式吗?海水里的什么阴离子对这个反应向右进行有利?【参考答案】1.2CaO·MgO+Si=2Mg十Ca2SiO4或2MgO+Si=2Mg十SiO2CaO+SiO2=Ca2SiO3原料中的氧化钙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盐,使还原反应变得容易。(5分)2.CaO·MgO+MG2++2H2O=2Mg(OH)2十Ca22+(2分)硫酸根离子对这个反应向右进行有利。(3分)四.据报道:某石油化工厂用三乙醇胺的水溶液代替氢氧化钠水溶液洗涤石油裂解气除去其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年增产值100万元。1.三乙醇胺可以看作是氨的衍生物:用乙醇基(—CH2CH2OH)代替氨分子里的氢。三乙醇胺的碱性比氨弱,但沸点却高得多:200℃。试用你学过的分子结构原理来解释:为什么三乙醇胺的碱性和沸点相对于氨有这样的特性?碱性问题:沸点问题:2.怎样理解上述报道;为什么三乙醇胺能够代替氢氧化钠以及为什么这种改革可以增加年产值?能代替的原因:可以增加年产值的原因:【参考答案】1.碱性问题:乙醇基置换氢离子降低了键的极性,从而降低了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的碱性。(2分);沸点问题;三乙醇胺分子间有更强的氢键和范德华力。(4分)2.能代替的原因:N(CH2CH2OH)3+H2S=[HN(CH2CH2OH)3]HS;2N(CH2CH2OH)3+H2S=[HN(CH2CH2OH)3]2S;N(CH2CH2OH)3+H2CO3=[HN(CH2CH2OH)3]HCO3;2N(CH2CH2OH)3+H2CO3=[HN(CH2CH2OH)3]2CO3。可以增加年产值的原因:上列反应生成的盐在加热时分解放出硫化氢和二氧化碳,三乙醇胺被回收循环使用(4分)五.测定污水的生物需氧量(BOD)的步骤是;取一定体积的污水与体积一定且含氧量一定的NaCl标准溶液混合在20℃下密闭保存5天后测定混合体系消耗掉的O2量,即一定体积中的BOD。已知20℃常压下O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0.0092g/L;鱼在含氧量<0.004g/L的水中不能生存。经测定,某污水中含0.0010%的有机物(以C6H10O5表示,摩尔质量162g/L),问鱼类在这种水里能否生存,试通过计算来回答。【参考答案】1升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为:0.0010%×103=0.010g(2分)C6H10O5+6O2=6CO2+5H2O(2分)x=0.012g/L(2分)0.012g/L>0.0092g/L,鱼类不能生存(2分)六.有人利用中学实验室里的常见试剂做了一个小魔术:铜币变“银币”,“银币”变“金币”。魔术手法如下:取某银白色金属A的粉末,投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发生反应(Ⅰ):A溶于氢氧化钠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甲,同时放出氢气;把铜币投入热的溶液甲,片刻,发生反应(Ⅱ):铜币变成“银币”;把“银币”从溶液甲中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并用细软的纸擦干,发给观众悦目;从观众手里取回“银币”,用坩埚夹夹住,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发生反应(Ⅲ):“银币”变成了与金的色泽几乎完全一样的“金币”。\n1.写出反应(I)的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用A代替金属的元素符号。A在空气中能长期保存,反应(I)使A原子失去2个电子。2.设铜币含铜100%,写出反应(Ⅱ)。仍用A代替金属A的元素符号。3.反应(Ⅲ)实质是反应(Ⅱ)生成的“银”附着在铜币表面约20个原子厚度,在加热时“银”和铜变成了合金。问“银”是什么?结出它的化学符号。“金”又是什么?给出它的通用名称。4.以上反应(I)、(Ⅱ)可否用金属活动顺序来解释?为什么?【参考答案】1.A+2OH-→AO22-+H2↑(2分)(不写向上箭头不扣分;AO22-写成A(OH)42-得分相同;不写离子方程式不给分)2.AO22-+Cu=CuO22-++A↓(2分)(不写向下箭头不扣分;AO22-和CuO22-写成A(OH)42-和Cu(OH)42-得分相同;不写离子方程式不给分)3.“银”是Zn(锌)(2分)“金”是黄铜(或铜锌合金)。(2分)4.金属活动顺序是指在水溶液里发生的如下模式反应:nM1+mM2n+(aq)=mM2+nM1m+(aq)式中的金属离子均是水合阳离子,否则不能用金属活动顺序来解释,故不能用金属活动顺序来解释反应(Ⅰ)(Ⅱ)〔尽管反应(Ⅰ)与金属活动顺序不矛盾)。(用电极电势来解释得分相同)(2分)七.在有机溶剂里令n摩尔五氯化磷与n摩尔氯化铵定量地发生完全反应,释放出4n摩尔的氯化氢,同时得到一种白色的晶体A。A的熔点为113℃,在减压下,50℃即可升华,在1Pa下测得的A的蒸汽密度若换算成标准状况下则为15.5g/L。1.通过计算给出A的分子式。2.分子结构测定实验的结论表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在A分子所处的环境毫无区别,试画出A的分子结构简图(即用单键一和双键=等把分子里的原子连接起来的路易斯结构式)。【参考答案】(1)PCl5+NH4Cl=PNCl2+4HCl;M(PNCl2)=31十14+35.5×2=116;15.5×22.4=347.2;347.2÷116=2.99≈3;答:A的分子式为P3N3Cl6(5分)(2)(5分)八.化合物A是蛋白质经酸性水解得到的产物之一,是一种白色的晶体。它的水溶液能够导电,而且,在不同的pH值下,有时向阳极移动,有时向阴极移动。A没有光学活性。加热A,得到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14的固体B。B很容易经简单的化学处理变回A。1.写出A的结构式。2.写出B的结构式。3.写出A和B相互转化的反应式。【参考答案】1.NH2-CH2-COOH(2分)2.(4分)3.2NH2-CH2-COOH+2H2O(4分)九.据报道,最近有人第一次人工会成了一种有抗癌活性的化合物Depudecin,这种物质是曾从真菌里分离出来的,其结构简式如下:1.试写出这种化合物的分子式。2.这个分子的结构里有几个不对称碳原子?请在上面给出的结构式里用*把它们标记出来。3.如果每一个不对称碳原子都可以出现两个光学异构体的话,这种抗癌分子将会有多少种不同的光学异构体?【参考答案】1.C11H16O4(4分)2.(2分)3.26=64(3分)十。Grianard试剂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合成试剂,通常可用卤代烃来制备,例如:CH3I+Mg=CH3MgI。Grignard试剂可以与许多有机物反应,例如,它和羰基(\n=O)发生加成反应。反应中,它的组成中的烃基加到羰基的碳原子上而卤镁基的镁原子加到氧原子上,反应产物再经水解,氧原子上的卤镁基就会被水中的羟基取代而生成醇。甲醇经多步反应,其中包括Grigflgnd试剂的反应,就可以得到叙丁醇(CH3)3COH,全部反应过程,除甲醇及其反应产物外不需要添加任何其他有机试剂(使用的有机溶剂不计)。试接反应步骤逐步写出由甲醇合成叔丁醇的所有反应式(反应箭头左右分别写反应物和有机产物,添加的试剂写在箭头上面,使用的有机溶剂不作要求)。【参考答案】每个反应1分,共11分。CH3OHCH2O;CH3OOHCH3ICH3MgICH3CH2OmgICH3CH2OHCH3CHO(CH3)2CHOMgI(CH3)2CHOH(CH3)2CO(CH3)3COMgI(CH3)3COH199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试题分析编者按:今年的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的初赛刚刚结束。我们认为这次竞赛的试题较好地体现了今年5月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工作会议上再次肯定的试题的水平要求:原理水平大致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化学读本》相当,基本上不涉及更高一级的,即大学化学的原理,但考虑到冬令营的优胜选手以及参加国际竞赛的选拔,需要补充一定量的静态立体化学的知识(包括立体异构),当然试题涉及的具体化学内容本身对中学生是陌生的,但用竞赛学生的已有知识以及适当增加的知识为基础是可以理解的。为进一步考察试题的难易,我们对试题作如下的分析。第一题(10分)次磷酸H3PO2是一种强还原剂,将它加入CuSO4水溶液,加热到40~50℃,析出一种红棕色的难溶物A。经鉴定:反应后的溶液是磷酸和硫酸的混合物;X射线衍射证实A是一种六方晶体,结构类同于纤维锌矿(ZnS),组成稳定;A的主要化学性质如下:①.温度超过60℃,分解成金属铜和一种气体;②.在氯气中着火;③.与盐酸应放出气体。回答如下问题:1.写出A的化学式。2.写出A的生成反应方程式。3.写出A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写出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题思路】整个试题围绕着A是什么物质。可以把有关的信息用如下的图形来综合:首先可以把A写成MX。其中的M是铜是无疑的,因A经加热分解可以得到铜(M=Cu)。X是什么?这是本题的难点。先根据MX具有ZnS的结构,是M:X=1︰1的组成,A只可能是CuS,CuP,CuO和CuH等等,显然,只有CuH才是与其他信息对应的,若是CuS或CuO,生成反应中就找不到被强还原剂(NaH2PO2)还原的元素,若是CuP,与铜和磷的化合价矛盾(按化合价,应是Cu3P或者Cu3P2,均不是ZnS的组成),所以A是CuH。如果选手以为A是Cu、Cu2O、CuH2PO3、Cu3P、Cu3P2、CuH2P、CuHP等等物质,与A的晶体结构属ZnS型(1︰1的MX)矛盾,更无后面所述的几种化学性质,不可取。解决了A是什么(本题的关键),其余的问题引刃而解。【解】1.CuH(4分)2.4CuSO4+3H3PO2+6H2O=4CuH+3H3PO4+4H2SO4(2分)【分析】题面已经告诉反应在水溶液里进行,配平时加水应在情理之中,题面已经告诉得到磷酸和硫酸,因此得到其他别的产物不得分;不配平也不得分,后面的反应式也要配平,不配平不得分。\n3.2CuH+3Cl2=2CuCl2+2HCl(2分)【分析】把CuCl2写成CuCl不给分,因铜与氯气反应得到氯化铜属于中学化学知识点。4.CuH+HCl=CuCl+H2(2分)【分析】单单写成CuCl2不给分,但如果写成CuCl2+Cu可以考虑给一半分,因这种错误不属于中学的知识点。或写成CuH+2HCl=HCuCl2+H2或者CuH+3HCl=H2CuCl3+H2也得分。因各小题明显相关,答不出CuH则后面各小题均无分,因此后几小题分值较低。【评论】本题涉及的化学概念有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化合价、化合物的基本类型等。本题涉及的A=CuH在中学教学内容中根本没有(大学化学里也没有),完全是新的,但试题本身的信息迫使学生认可它的若干基本性质。中学化学里有NaH的知识点,因此,不能认为负氢离子是新知识,问题是负氢离子的性质中学化学并没有,但试题给了足够的信息:在高温下发生分解(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负氢离子是强还原剂(与氯气反应,当然CuH中的Cu+同时也被氧化);与正氢离子反应放出氢气。本题的思路中的科学假设与科学论证是科学思维的最基本形式;本题较好地考察了竞赛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敏捷性、深刻性、广阔性和创造性;既考察发散,又考察收敛;既需要逻辑思维,又需要高度的想象:解题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思维。考虑到学生可能没有关于一价铜的性质的具体化学知识,在给分的设计中,应答超过中学化学知识水平的,或者答错的,也给分,这种尝试不知大家是否认可。可惜,据考察某省市的实际应答结果,绝大多数学生得不出A是什么,本题得零分,尤其是那些其他题做得较好的可以被选入冬令营的学生得零分。这个结果出乎命题人的预料,也出乎许多预先看过本题的中学老师和中学教研员的预料。这是怎么回事?仔细查阅学生的应答,发现大多数学生以为A是铜的磷化物,而且多数认为是Cu3P2或者Cu3P!这显然不符合试题给出的信息。老师们认为,其可能原因是:①应试学生不理解A的晶体结构类同于ZnS意味着什么;②缺乏加热温度的半定量概念。题面给出A的分解温度是很低的,学生意识不到;③某次高考题里出现过磷化铜,学生就拿来套。这是不是“题海”副作用?学生习惯于用头脑中已知的知识作为套路来解决未知的问题,并不善于用大量信息来得出新的知识。这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个大问题:不讲知识是如何形成的,不着重训练综合实际获得的知识信息来得出新的知识。这样下去,我们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何而来?创造性主要来自于归纳而不出自演绎。我们认为,为了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应当在中学的科学课程里加强综合、归纳、创新的训练。附带可以指出,此题的应答差,花费了参赛学生大量的时间,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致使他们不能正确地答出后面的试题,这也是命题人始料不及的。这为今后命题提供了一个经验教训。第二题(13分)PCl5是一种白色固体,加热到160℃不经过液态阶段就变成蒸气,测得180℃下的蒸气密度(折合成标准状况)为9.3g/L,极性为零,P—Cl键长为204pm和211pm两种。继续加热到250℃时测得压力为计算值的两倍。PCl5在加压下于148℃液化,形成一种能导电的熔体,测得P—Cl的键长为198pm和206pm两种。(P、Cl相对原子质量为31.0、35.5)回答如下问题:1.180℃下PCl5蒸气中存在什么分子?为什么?写出分子式,画出立体结构。2.在250℃下PCl5蒸气中存在什么分子?为什么?写出分子式,画出立体结构。3.PCl5熔体为什么能导电?用最简洁的方式作出解释。4.PBr5气态分子结构与PCl5相似,它的熔体也能导电,但经测定其中只存在一种P-Br键长。PBr5熔体为什么导电?用最简洁的形式作出解释。【解题思路与试题分析】本题与上题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信息题。上题是先集中到一点,攻破这个关键,其余问题不难解决。本题是四个虽相关却又相互独立的问题。问题1只涉及第一句话给出的信息。由折合成标准状态的蒸气密度和五氯化磷的化学式量,经过属于中学教学内容的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得出:180℃下的PCl5是单体,即PCl5就是它的分子式。PCl5分子有5个Cl原子围绕着P原子排列,信息表明其中有两种不同键长的P-Cl键,可见不可能是平面的五角形的分子(它的磷氯键是一种),一定具有三维立体结构;三维立体结构还可能有两种:三角双锥或者四角锥体,后者的极性不等于零,所以PCl5分子是三角双锥型分子。问题2的相关信息是第二句话给出的。该信息无疑表明,PCl5分子在加热到250℃时分解了,生成等量/\n摩尔的两种气态分子。这种分解反应从类型上说,有的学生可能是熟悉的,例如氧化铜分解生成氧化亚铜和氧气,二氧化锰分解生成四氧化三锰和氧气,三氧化硫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氧气等等。本题是将这种知识迁移到氯化物上来。所以,可以想见,五氯化磷的分解产物是三氯化磷和氯气。如果答不上来,也不会影响解答后面的问题,这叫做东方不亮西方亮,即便受点挫折,也要经受考验,本题在设计时有这种心理素质考验,因而对第二问的信息提供得较少。问题3涉及的是电解质的基本概念:电解质的定义之一是它的熔体能够导电。但是中学课本里对熔体的导电粒子的讨论很少。本问题首先给出PCl5熔体能导电的信息,由这个信息应当想见其中有正、负两种离子存在。那么,是哪两种离子呢?本题的信息是该熔体中有两种不同的P-Cl键长,这就排除了一种是Cl-另一种是PCl4+的可能,因为四配位的PCl4+无论如何不会有两种不同的键长(不管它是正四面体型还是平面四边形),所以两种离子可能是PCl4+和PCl6-。这个小题在表述中避免了画出结构式之类的用语,是为减少暗示。问题4是对问题3的一个反馈性的暗示。意思无非是说,若将氯改换成溴,与PCl6-相似的PBr6–是不能形成的,因而其中的阴离子只是氯离子。如果学生脑中浮现溴离子比氯离子大得多的图象,就会想象,6个溴离子包在半径很小的P5+外面可能实在太挤了,挤不下了,而较小的氯离子则是有可能的。学化学比起学物理需要有更多的想象力,而想象是创新所不可缺少的思维形式,这或许是化学吸引一大批有志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祖国昌盛作出一番贡献的人的缘故之一。本题有意进行这样的引导。【解】1.9.5×22.4=208.3g/mol(1分);PCl5相对分子质量31.0+35.5×5=208.5(1分);蒸气组成为PCl5(结构式如右图所示)(1分);呈三角双锥体。三角双锥分子无极性,有两种键长。(2分);(注:若答成四方锥体不给分,因它有极性,与题面给的信息不符)2.PCl5=PCl3+Cl2氯分子Cl-Cl三氯化磷分子(结构式如右图所示)(本小题共3分)(压力为计算值的两倍表明1molPCl5完全分解成1molPCl3和1molCl2,共2mol。气体由等摩PCl3和Cl2组成。)3.PCl5=PCl4++PCl6-(本小题共3分)(注:含PCl4+和PCl6—两种离子,前者为四面体,后者为八面体,因此前者只有一种键长,后者也只有一种键长,加起来有两种键长。)4.PBr5=PBr4++Br-PBr4+结构同PCl4+(本小题共2分)(其他答案只要正确也可得分,但适当扣分。)【评论】实际的应答结果是,几乎所有好学生能够得高分。没有立体概念的学生把五氯化磷画成四角锥体,这说明,他们没有注意到该分子没有极性的信息。我们认为,丢三落四是这个阶段的青年人的思维中最致命的弱点,老师们无论怎样努力,青年人思维上的这种特征都会经常地在青年人身上表现出来。我们的教学里应该加强整体性思维的训练,提醒青年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攻其一点不及其余都是要不得的。有不少学生,五氯化磷和五溴化磷的电离式写出来了,但画不出这些离子的立体结构,丢了分。这说明我们设计的竞赛水平是击中要害的。不是学生头脑中没有这些几何体的概念,而是没有把这些知识用于考察微观化学物种。我们主张竞赛化学里添加立体概念,单从学过的数学知识应当应用的角度也是合情合理的。我们的学生的数学能力据说是在世界上是领先的,可是其他课程中对数学的应用并不匹配,正如有一位特级教师说的那样,这好比磨刀霍霍却没有肉可切,刀磨快了派不上用场,或者可以比喻成只知快刀切肉,要切鸡却为难了。我们认为这种比喻很生动地反映了我国中学教学中存在的十分需要重视并予以解决的问题。第三题(19分)用黄铜矿炼铜按反应物和生成物可将总反应可以写成:CuFeS2+SiO2+O2Cu+FeSiO3+SO2。事实上冶炼反应是分步进行的。①黄铜矿在氧气作用下生成硫化亚铜和硫化亚铁;②硫化亚铁在氧气作用下生成氧化亚铁,并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矿渣;③硫化亚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亚铜;④硫化亚铜与氧化亚铜反应生成铜。1.写出上述各个分步反应(①,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2.给出总反应方程式的系数。3.据最新报道,有一种叫Thibacillusferroxidans的细菌在氧气存在下可以将黄铜矿氧化成硫酸盐。反应是在酸性溶液中发生的。试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4.最近我国学者发现,以精CuFeS2矿为原料在沸腾炉中和O2(空气)反应,\n生成物冷却后经溶解、除铁、结晶,得到CuSO4·5H2O,成本降低了许多。实验结果如下:沸腾炉温度/℃560580600620640660生成物水溶性Cu/%90.1291.2493.5092.3889.9684.23酸溶性Cu/%92.0093.6097.0897.8298.1698.19酸溶性Fe/%8.566.723.462.782.372.28回答如下问题:(1)CuFeS2和O2主要反应的方程式为(2)实际生产过程的沸腾炉温度为600~620℃。控制反应温度的方法是(3)温度高于600~620℃生成物中水溶性Cu(%)下降的原因是【解题思路与试题分析1】本题由三个相互独立的问题组成,可以认为是三个题,占总分的较大比例,但由于都是有关黄铜矿的利用问题,因而被编在一起,而且多少相互之间可以起到“条件不同反应不同”的关联作用。与前两题相比,本题的第一部分比较简单,好像是命题人考虑着对前面的试题可能解答得不好的学生起一点安抚鼓励作用。写四个分步反应的方程式的考核点只是把题面的表述转换成化学方程式,但题面并没有指出生成物中的硫的形态。根据中学化学知识,可以想见它是SO2,大多数学生应该不会写错。其中第四个反应就是所谓“冰铜”反应,比较特殊,但试题已经告诉大家反应产物的含铜物质应该只有一种,即金属铜,这就降低了难度,可见应答时永远不应离开试题提供的知识背景。【解1】2CuFeS2+O2=Cu2S+2FeS+SO2(1分)(写S、SO3不写SO2不得分)FeS+O2=FeO+SO2(1分)(写S、SO3不写SO2不得分)FeO+SiO2=FeSiO3(1分)(写其他产物不得分)2Cu2S+3O2=2Cu2O+2SO2(1分)(写S、SO3不写SO2不得分)Cu2S+2Cu2O=6Cu+SO2(1分)(写S、SO3不写SO2不得分)不配平不得分。2.2CuFeS2+2SiO2+5O2=2Cu+2FeSiO3+4SO2(2分)【解题思路与试题分析2】问题2配平总方程式的系数,比较费事,考查机敏。配平的方法很多,条条大路通罗马。比较简单的是不管黄铁矿里的铜、铁和硫应当是什么价态的,假设铁是+2价的,铜也是+2价的,硫是-2价的,这样,铁在反应后价态不变,就省事多了。这种假设不会出现错误,其原因是氧化还原的电子得失总数是一定的。【解2】2CuFeS2+2SiO2+5O2=2Cu+2FeSiO3+4SO2(2分)【解题思路与试题分析3】问题3也是写方程式,熟悉过去竞赛试题的选手可能觉得似曾相识,但并非陈题。根据给出的信息,不难首先得出这样的结论:反应得到的溶液由CuSO4和Fe2(SO4)3组成。因为有氧气参加反应,铜和铁均应成水溶液中的稳定高价,似不会弄错。考虑到学生可能的错误,判分标准比较松。这个反应的关键是产物里要添硫酸根,为此题面对反应的条件作了说明:酸性溶液;但为避免暗示过多,没有说要加硫酸。【解3】4CuFeS2+2H2SO4+17O2=4CuSO4+2Fe2(SO4)3+2H2O(4分)(注:不写硫酸铁而写硫酸亚铁给一半分)【评论】分析应答结果,许多学生因不会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和分子方程式二而失分。他们写的方程式是“非驴非马”的既非离子方程式又非分子方程式的“混杂”方程式。这中错误是严重的,不利于今后的学习,不能给分。我们建议正常课堂教学要针对学生这种错误来训练。【解题思路与试题分析4】问题4比前面的试题更推进一步,信息是以表格中的数据的形式间接地呈现的。表格用沸腾炉的温度首先排除学生对“沸腾”二字的可能误解,这里的“沸腾”\n并非意味着炉子里有水之类的溶剂(试题设计人估计学生并没有固体在上行气流冲击下如同沸腾的那种工业反应器的概念,并没有考察这样专门的知识,但中学老师说,沸腾炉的概念在讲黄铁矿制硫酸中讲到的)。表格还用水溶性铜、酸溶性铜和酸溶性铁的信息表明,沸腾炉里的含铁产物肯定不是铁的硫酸盐,因为并没有说有水溶性铁,因而可以得出结论:燃烧产物中的铁是以氧化物的方式存在的。(这正是与本题一开始的传统冶炼反应不同之处,否则为什么是最新成果,而且是我国学者的成果呢?)至于铁的氧化物为什么随温度升高溶于酸的程度降低?本题没有要求作答。这个知识大大超过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其实,氧化物的酸溶性随煅烧或烧结温度升高而下降是一个普遍现象。例如用作炼钢炉衬里的氧化镁就是经过高温烧结的酸溶性很差的氧化物,还可以举出的典型物质是刚玉(Al2O3),用作坩埚等高温容器,酸溶性极差。这些化学知识似应在优秀中学生中间做点普及,不要以为碱性或两性金属氧化物都易溶于酸(热力学上要溶,动力学上不溶!)。本题给分充分考虑了中学生的知识水平,比较宽松。【解4】(1)4CuFeS2+17O2=4CuSO4+2Fe2O3+8SO2(4分)(2)控制加入CuFeS2的速度,因CuFeS2与O2反应放热。(2分)(3)CuSO4=CuO+SO3(2分)(答SO2+1/2O2不扣分)(注:(1)的反应产物不写氧化铁写氧化亚铁或四氧化三铁也可以给一半分。虽然实际反应产物是氧化铁,但对中学生,做出正确判断根据可能不足。)【评论】实际应答结果,许多学生只能完成本题的前两个小题,做不出最后一小题。有人认为,可能学生没有关于氧化物的酸溶性的概念的缘故,如果这样,这个小题的设计水平是脱离学生实际的。是否这样,有待今后仔细分析。第四题(10分)将固体MnC2O4·2H2O放在一个可以称出质量的容器里加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相对原子质量:H1.0,C12.0,O16.0,Mn55.0):纵坐标是固体的相对质量。说出在下列五个温度区间各发生什么变化,并简述理由:0~50℃:50~100℃:100~214℃:214~280℃:280~943℃:【解题思路与试题分析】如果说上题最后一部分是“看表释义”,则本题是“看图识字”。试题的题面并没有说实验装置叫什么,是避免过多分散精力。这种仪器叫做热分析仪,本题涉及的是其中的热重分析。本题的解必须通过计算,计算的基础是图中的相对失重,要假设发生一个化学方程,然后进行失重的计算来论证,是否与题面的图中的实验数据相吻合。这种工作方法是实实在在的热重分析方法。当然,这种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有猜测的成分,因此最后的证实还要靠更多的分析手段,特别是热分解产物的结构分析(本题没有涉及)。【解】0~50℃MnC2O4·2H2O稳定区域(1分)50~100℃MnC2O4·2H2O=MnC2O4+2H2O(2分)179143143/179=0.80(1分)100~214℃MnC2O4稳定区域(1分)214~280℃MnC2O4=MnO+CO+CO2(2分)1437171/179=0.40(1分)280~943℃3MnO+1/2O2=Mn3O476.3/179=0.43(2分)【评论】应答结果,此题区分度很好;好学生答得好,差学生答不出来。有个学生第一题答满分,可是这个题完全答不上。这说明这个学生有很好的归纳综合和想象力,可惜缺乏对图表数据的分析的科学训练。第五题(10分)1964年Eaton合成了一种新奇的烷,叫立方烷,化学式为C8H8(A)。20年后,在Eaton研究小组工作的博士后XIONGYUSHENG(译音熊余生)合成了这种烷的四硝基衍生物(B),是一种烈性炸药。最近,有人计划将B的硝基用19种氨基酸取代,得到立方烷的四酰胺基衍生物(C),认为极有可能从中筛选出最好的抗癌、抗病毒,甚至抗爱滋病的药物来。回答如下问题:1.四硝基立方烷理论上可以有多种异构体,但仅只一种是最稳定的,它就是(B),请画出它的结构式。\n2.写出四硝基立方烷(B)爆炸反应方程式。3.中每个酰胺基是一个氨基酸基团。请估算,B的硝基被19种氨基酸取代,理论上总共可以合成多少种氨基酸组成不同的四酰胺基立方烷(C)?4.C中有多少对对映异构体?【解题思路与试题分析】本题立意之一同第四题的最后一部分,意在反映我国学者的科学研究成就。我国有许多学者或学子在美国进修、学习或工作,近年来我国在美国的学者或学子的工作报道越来越多,本题的信息便是其中之一。由于我国大陆的独特拼音,是不难与韩国、越南、海外华裔乃至我国台湾地区的拼音相区别而对研究者的来历作出正确判断的,不过我们并不能确定研究者的中文名称,只能译音。本题涉及的母体化合物──立方烷曾经在全国化学竞赛里出现过,估计有的选手是熟悉的,但为避免不公平起见,还是给出了分子式,使即便不知道的选手通过名称(立方烷)和分子式(C8H8)的相互对应也可想象出它的立体结构。随后的信息则全是新的。本题的第一问只要求画最稳定的四硝基立方烷的结构,既避免与过去的试题的重复,又突出了重点。本题第三问和第四问是有趣的数学问题和立体化学问题。化学竞赛里要考点数学是这类试题的命题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而本题力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讨论数学问题。本题立体化学问题大大超过了中学化学水平,但符合章程的规定以及我国此级竞赛试题的传统。我们认为,单就立体化学的这种水平而言,这种层次的竞赛仍然应当坚持的(别的另说)。考察立体异构时,学生应该想象:本题的立方烷母体可以相当于一个连着四个基团的碳原子(从立体几何的角度,正四面体的中心若放到立方体的体心位置,则四面体的四个顶角就恰处于立方体的相间的顶角),这点想象力是解本题所必需的。【解】1.(2分)(注:只要四个硝基在相间的位置上都是正确的,其他答案不给分。)2.C8H4(NO2)4=2H2O+6CO+2C+2N2(2分)(注:爆炸反应是分解反应,加氧不合理。写其他产物不合理。)3.用XYZQP……代表氨基酸,可以作如下计算只有一种氨基酸的AX4…………19种(1分)AX3Y…………19×18=342(1分)AX2Y2…………19×18÷2=171(1分)AX2YZ…………19×18×17÷2=2907(1分)AXYZQ…………19×18×17×16÷(4×3×2×1)=3876(1分)总计19+342+171+2907+7752=11191种(注:本小题总共5分,给总数也满分)4.AXYZQ有光学异构体,共3876对(1分)(注:只要得出总数就给分)【评论】应答结果,大多数学生答不出2、3、4小题。对于2,多数学生写方程式时加了氧气。这显然是不懂得爆炸是什么。也不懂得爆炸与燃烧的区别。尽管中学课本里有硝酸铵分解的示例,但没有建立爆炸的概念。对于3、4,大家认为,这是由于应试学生不能首先建立AX4、AX3Y……等通式,如果有了这种通式,数学中的组合概念就可用上了。这说明学生抽象能力的缺乏。第六题(12分)NO的生物活性已引起科学家高度重视。它与超氧离子(O2—)反应,该反应的产物本题用A为代号。在生理pH值条件下,A的半衰期为1~2秒。A被认为是人生病,如炎症、中风、心脏病和风湿病等引起大量细胞和组织毁坏的原因。A在巨噬细胞里受控生成却是巨噬细胞能够杀死癌细胞和入侵的微生物的重要原因。科学家用生物拟态法探究了A的基本性质,如它与硝酸根的异构化反应等。他们发现,当16O标记的A在18O标记的水中异构化得到的硝酸根有11%18O,可见该反应历程复杂。回答如下问题:1.写出A的化学式。写出NO跟超氧离子的反应。这你认为A离子的可能结构是什么?试写出它的路易斯结构式(即用短横表示化学键和用小黑点表示未成键电子的结构式)。2.A离子和水中的CO2迅速一对一地结合。试写出这种物种可能的路易斯结构式。3.含Cu+离子的酶的活化中心,亚硝酸根转化为一氧化氮。写出Cu+和NO2-在水溶液中的反应。4.在常温下把NO气体压缩到100个大气压,在一个体积固定的容器里加热到50℃,发现气体的压力迅速下降,压力降至略小于原压力的2/3就不再改变,已知其中一种产物是N2O,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解释为什么最后的气体总压力略小于原压力的2/3。\n【解题思路与试题分析】曾经被选为明星分子的NO的生物化学功能在我国举办的第27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中涉及过,本题的题面表述远比上述试题复杂,为解题而提供的有用的信息掩藏在逻辑复杂的表述中。这或许是命题人有意在考察选手获取信息、综合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例如在表述中两次提到A是硝酸根的异构体,但并没有直截了当地这样说。硝酸根的异构体除过氧亚硝酸根外不可能是别的,这一点学生似不难得出。而第二问涉及的过氧亚硝酸根离子与二氧化碳分子的结合产物就有两种可能性,显然,写一种是不全面的。本题后两题看答案就能理解,不再赘述。【解】1.ONO2-(1分);NO+O2-=ONO2-(1分)(不要求构型)(2分)2.O2NOCO2-或ONO2CO2-(把O合在一起写也算正确答案)(1分)(2分)(不要求构型,但只写一种可能的得一半分)3.NO2–+Cu++2H+=NO+Cu2++H2O(写2OH—也得分)(2分)4.3NO=N2O+NO2(歧化反应)(2分)发生2NO2=N2O4的聚合反应,因此最后压力仅略低于2/3。(1分)【评论】此题应答结果不理想。有的学生没有注意到A是硝酸根的异构体这样一个重要的信息(题面里两次提到),有的学生将过氧团写成与氮原子的三元环。这似乎也可以算对,至少应给几分。这说明这个试题的答案不唯一。但从A的生成反应以及A与CO2的反应看,这种结构显然并不合理,所以命题人没有考虑到没有这种观念的青年学生的可能应答。第七题(15分)回答如下几个问题1.近期发现不需要外加能源、节约水源而能除去废水中的卤代烷(有碍于人类健康)的方法:把铁放在含卤代烷的废水中,经一段时间后卤代烷“消失”。例如废水中的一氯乙烷经14.9d后就检不出来了。目前认为反应中卤代烷(RCH2X)是氧化剂。写出反应式并说明(按原子)得失电子的关系。2.电解NaCl—KCl—AlCl3熔体制铝比电解Al2O3—Na3AlF6制铝节省电能约30%。为什么现仍用后一种方法制铝?3.NH4NO3热分解及和燃料油[以(CH2)n表示]反应的方程式及反应热分别为:NH4NO3=N2O+2H2O+0.53kJ/gNH4NO3…………(1)NH4NO3=N2+1/2O2+2H2O+1.47kJ/gNH4NO3…………(2)3nNH4NO3+(CH2)n=3nN2+7nH2O+nCO2+4.29nkJ/gNH4NO3……(3)试问:由以上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可得出哪些新的热化学方程式?4.参照水溶液化学反应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在液态BrF3中用KBrF4滴定Br2PbF10,过程中出现电导最低点。写出有关反应式。【试题分析与解题思路1】本题由四个小题组成,因而得分点较多。第一小题题面明确提到卤代烷可以跟金属铁起反应,反应中卤代烷是氧化剂,没有说的是卤代烷变什么和铁变什么。由于该反应对学生是很陌生的,是无机与有机的结合点,看似简单实在不易。但在实际面对铁与卤代烃的反应方程式时,猜出卤代烃被还原是生成烃而铁被氧化是生成二价铁是不难的。氢原子不足了,因而反应物里应添氢离子(质子)。这个试题猜测的成分较高,信息量过少。卤代烃被还原究竟得到什么烃?答案给出的是最简单的情况。写其他烃也不能说就答错了。但无论如何卤代烃里的氯反应后应当变成氯离子而不会是氯气之类,否则有悖题意(卤代烃被还原)。【解1】Fe+RCH2X+H+=Fe2++RH3+X—(2分)反应中1molFe失2mol电子,C得2mol电子。(1分)【评注】应试结果此题得分率很高。区分度不大。【试题分析与解题思路2】学生在解第二小题时可能会觉得不知题面给的信息意味着什么而束手无策。这是在考察学生的实际观念。如果想到用AlCl3电解制铝省电而不用,可能是因为制备AlCl3仍然要用电,就上了正道。制备一种有用的化学品必定要考虑原料来源,这是制备反应的一般原则。\n【解2】主要是生产物无水AlCl3困难。制无水AlCl3的方法(反应式)(1)2Al+3Cl2=2AlCl3;(2)Al2O3+3C+3Cl2=2AlCl3+3CO若据(1)法制无水AlCl3,无意义(因用Al制成AlCl3再电解制Al)。(2)法需Cl2,而制Cl2需电能。(本小题总共4分)【注】此题的应答可能与标准答案的表述不同,但只要说到点子上都可得分。【评注】应答结果,大多数学生答不出来。因为学生没有从原料的来源上考虑问题。这就是说,命题人的测试切中要害,我们现在的中学教学在联系实际的理解上可能有些问题。【试题分析与解题思路3】第三小题需要反复思考题面给出的三个反应的可能组合才会找到答案。这个试题是热化学定律的灵活运用。思考容量大,但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唯一的。【解3】(2)式-(1)式:N2O=N2+1/2O2+0.94kJ/gNH4NO3或41.4kJ/mol这个热反应方程式是N2O分解热。(2分)(3)式-(2)式:(CH2)n+3/2O2=nCO2+nH2O+2.82nkJ/g或676.8nkJ/mol这个热反应方程式是(CH2)n的燃烧热。(2分)【试题分析与解题思路4】第四小题的信息分析是很难的,只有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才可能答得上来。如果学生想到滴定反应电导降低意味着产物的离子总数比反应物离子总数少,就应将水溶液的中和反应迁移到这种以BrF3为溶剂的新情景中来,想到这个滴定反应一定是生成了溶剂分子,于是就会想到题面给出的Br2PbF10可以看成是BrF2+与PbF62-的结合物,这样,问题就得解了。【解4】2KBrF4+(BrF2)2PbF6=K2PbF6+4BrF3(注:2BrF3=BrF2++BrF4-故KBrF4相当于水溶液体系中的KOH,(BrF2)2PbF6相当于水体系中的质子酸)(4分)【评注】此小题应答结果表明,这样生疏的命题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从哪里想起,答不上来。第八题(11分)乙酸在磷酸铝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试剂A。核磁共振谱表明A分子中的氢原子没有差别;红外光谱表明A分子里存在羰基,而且,A分子里的所有原子在一个平面上。A很容易与水反应重新变成乙酸。回答如下问题:1.写出A的结构式。2.写出A与水的反应方程式。3.写出A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4.写出A与氨的反应方程式,有机产物要用结构式表示。5.写成A与乙醇的反应方程式,有机产物要用结构式表示。【试题分析与解题思路】这个试题的题路与第一题相似。整个问题围绕在A是什么上。同样给出了一个生成反应。提供了A的结构信息和性质信息。从思考容量看,比第一题简单。单从生成反应很难得知A是什么。单而从A的组成分析和结构分析可以确定A分子里有氢,有羰基,仍然写不出A是什么。单从A与水反应变会乙酸可能会以为A是乙酸酐,但是如果联系A中的所有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的结构信息,就必须否定A是乙酸酐。综合所有的信息,就可以大胆地得出结论:A是乙酸在磷酸铝催化下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的一种一般有机化学教科书上没有谈到的简单分子:CH2=C=O。此物质并非命题人的杜撰,确实是一种有机基本化工原料。进而言之,A与水反应得酸的信息实在是给出了A的加成反应这样一种反应类型:A的加成反应是碳碳双键中的π键的开裂而不是碳氧双键的π键开裂(一个信息有好几重意义,此为一例),如果意识到其他A的反应都是加成反应,对这个信息进行扩展,就可以写出所有反应式。【解】1.(3分)2.+HOH(2分)3.+HONa(2分)4.+HNH2(2分)5.+CH3CH2OH(2分)【评注】基本上是:好学生能得全分,差学生答不上来。得满分的学生较多。有人认为,已经知道C3O2\n及其水化反应的学生可能占了便宜。后者是过去的一道初赛题。因而可能这道题存在不公平竞争的问题。经查,答出第一题的答不出此题。应该说,在思路上,两题是相似的,答得上第一题,此题似应不在话下。可是事实上不。另外,答上第一题的学生可能有机化学基础太差,因而答不上这个题。备注:以下两题为199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浙江赛区)增补的试题第九题(10分)1.完成反应式????2.测结构,式中(+)表示反应,(-)表示不反应求(A)→(G)各化合物的可能结构第十题(10分)由乙炔合成乙酸正丁酯1998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评析1.某芳香烃A,分子式C9H12。在光照下用Br2溴化A得到两种一溴衍生物(B1和B2),产率约为1︰1。在铁催化下用Br2溴化A也得到两种一溴衍生物(C1和C2);C1和C2在铁催化下继续溴化则总共得到4种二溴衍生物(D1、D2、D3、D4)。(13分)(1)写出A的结构简式。(5分)(2)写出B1、B2、C1、C2、D1、D2、D3、D4的结构简式。(8分)【评析】A是“芳香烃”,至少要有一个苯环。按分子式C9H12,已不可能有比苯环更高级的芳香环,例如萘的分子式是C10H8,已超过9个碳。因而,C9H12是有烃基侧链的苯的衍生物是无疑的了。问题是:侧链有几个?侧链的组成?粗想起来,以下所有结构似乎都是可能的:但分析试题提供的信息之一——光照下得到2种一溴衍生物,不必细想,就可以立即排除掉上列的2和7,因为2、7无疑只能得到一种一溴衍生物。3也可排除,因为当溴取代三个甲基中的一个氢就可得到3种一溴衍生物,超过2种。如果选手以为7的一溴衍生物不止一种,就说明没有一溴代只发生在侧链的a-碳上的基本知识。这个基本知识比中学有机化学深,被命题人假设为完全可以通过课外活动达到的最低限度的高一级的有机化学知识。究竟有多少参赛学生可以达到这个最低限度的高一级的有机化学知识?这需要作统计。如果统计的结果,超过85%的学生达不到这个高一级的有机化学知识,说明命题人过高地估计参赛选手的知识水平了,学生解答该题其余部分也就困难了。1式也可以得到2种一溴代衍生物,但1-溴代甲基-2,3-二甲基苯的产率跟2-溴代甲基-1,3-二甲基苯的产率不会相等,不符合2种一溴衍生物的产率相等的信息。于是只剩下4、5、6三种可能性。然后再分析另一个信息——芳香环上的氢被溴取代得到2种一溴衍生物。这又需要选手有芳香环上的氢被取代的定位知识——\n烃基是一种邻对位定向基团。选手有这个超过中学化学知识的高一级的化学知识吗?命题人又一次面临对选手的化学知识的估计的考验。命题人认为这个知识是中学化学知识的自然延伸,应该不成问题。例如,甲苯的硝化,中学化学教科书上是有的,学生在学习时是不是问过:为什么不得到间位的硝基甲苯?当然,似乎应当有更进一步的知识:邻位和对位取代的几率是否相等?不过,此题事实上没有这个知识也还过得去,因为4、5两种烷基苯的一溴代衍生物不止2种,于是,就可以认定只有6是A了。而且,用一溴衍生物再溴化得到二溴衍生物的信息来验证,只有A形成的B1和B2继续溴化可总共得到4种二溴衍生物:以上分析告诉我们,参加化学竞赛是必须有课外活动对课堂知识作适当补充为基础的,只靠按中学化学大纲进行的课堂教学是难以在竞赛中取得优胜的。然而,在课外活动里补充的化学知识只限于中学化学的自然生长点,不需要大量补充大学化学来达到大学化学本科低年级的知识水平。我们既不应该要求竞赛的知识储备跟中学化学完全相同,也不应该过度地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大学化学知识。这里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如何把握这个“度”,需要参加竞赛辅导教师的共同努力。现在有2种完全相反的倾向,一种是要求化学竞赛完全在中学化学大纲的知识水平上开展,另一种是要求竞赛在尽量高的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开展。我们的想法是,尽量努力往中学化学水平上靠,但是决不可能只按中学化学水平进行竞赛,原因是我国的中学化学知识水平(指作为升学预备教育的化学课程的知识水平)比起国际中学化学教育达到的水平实在过低,从“面向世界”的角度着眼,只在中学化学知识基础上展开化学竞赛在现阶段是不可行的。我们的努力是发展在我们心目中的“国际中学化学的知识水平”上的高智力型的化学竞赛,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温度/oC0102030KOH/g49.250.852.855.82.100.0g无水氢氧化钾溶于100.0g水。在T温度下电解该溶液,电流强度I=6.00安培,电解时间10.00小时。电解结束温度重新调至T,分离析出的KOH·2H2O固体后,测得剩余溶液的总质量为164.8g。已知不同温度下每100g溶液中无水氢氧化钾的质量为:(右表)。求温度T,给出计算过程,最后计算结果只要求两位有效数字。(15分)注:法拉第常数F=9.65X104C/mol,相对原子质量:K39.1O16.0H1.01【评析】(1)过去我们总觉得我国中学生比国际中学生平均计算能力高,另一方面,我们又主张不要在中学化学里过多搞计算,以失去其他课程不能代替的中学化学课程自身的功能,如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上的思考,带有创造性发展魅力的化学符号体系,从观察到实验而后进行逻辑推理与丰富想象结合的思考,等等,因而多年赛题没有计算题。然而考察近年我国国际竞赛选手的计算能力,发现竟有明显下降趋势,他们常因“低级错误”而丢分——如代错了数,不会列算式,不懂得计算前先找出最佳路线,不懂得有效数字的意义,写数字时发生笔误,甚至不会用计算器,等等——因而决定在今年初赛里适当地增加一些化学计算。(2)本题涉及的计算的第一部分属于中学化学水平中难度最大的计算之一——带结晶水的溶解度计算,而这个溶解度计算又是与中学物理学中的电量计算结合的,更增加了试题的综合程度。可能有些选手一开始会感到无从下手。解题的第一个突破口是:电解过程哪种物质被分解了?选手应当得出水被电解的结论。这被认为是中学化学的知识。那么,有多少水被分解了呢?这需要会计算总共消耗了多少电量。这属于中学物理学中的基本知识(法拉第常数在中学化学里不要求):10.00小时6.00安培总共提供电量Q=It=216×103Cð相当于2.24mol电子ð每电解1mol水需电子2个,故有1.12mol水,即20.1g水被电解。(3)从剩余溶液的总质量(200g-164.8g)知,有35.2g物质离开溶液,其中有20.1g水被电解,由此可得出ð结晶的KOH·2H2O的质量为15.1gð结晶的KOH的质量为(15.1g/92.10g/mol)·M(KOH)=9.2gð结晶水的质量为(15.1g/92.10g/mol)×2M(H2O)=5.9gð剩余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浓度为m(KOH)/[m(H2O)+m(KOH)]=55.1%(多保留1位有效数字)。(4)试题的最终要求是计算电解槽的温度。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每100g溶液里有55.1gKOH,利用试题给出的数据(表),得知T应在20~30oC之间。这是不是就是答案呢?应该说,能够得到这个温度范围就可以给分。但本题问的是温度而不是温度范围,因此只有求出温度才完全符合要求。求算的方法是:设此期间溶解度与温度呈线性关系,则T=[273+20+(55.1-52.8)/(55.8-52.8)×10]K=301K(答:28oC)估计许多选手不会达到这个要求。因为这种计算的基础是设在10℃\n的范围内溶解度与温度上呈线性关系。这种设想是与本题最后答案要求的有效数字位数有关的。这就要求学生懂得有效数字的物理意义。如果学生对本题最后一句话“最后计算结果只要求两位有效数字”根本不领会,就不可能作这种设想。这是命题人力求在竞赛中体现的命题思想——体现科学方法。既然溶解度数据有三位有效数字而计算结果又只需要2位有效数字,就允许采用一种不造成超过有效数字精度范围的近似计算方法。这是很基本的科学原则。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种素质训练。素质不是空话,是要具体落实的。有的人认为这种要求太高。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实质上反映了科学课程目标的两种不同观念。不强调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乃至科学态度、意识和品质的课程只能是就事论事的知识积累性教学,不是素质教育。3.迄今已合成的最重元素是112号,它是用高能原子轰击的靶子,使锌核与铅核熔合而得。科学家通过该放射性元素的一系列衰变的产物确定了它的存在,总共只检出一个原子。该原子每次衰变都放出一个高能a粒子,最后得到比较稳定的第100号元素镄的含153个中子的同位素。(7分)(1)112号是第几周期第几族元素?(2)它是金属还是非金属?(3)你认为它的最高氧化态至少可以达到多少?(4)写出合成112元素的反应式(注反应式中的核素要用诸如H、等带上下标的符号来表示,112号元素符号未定,可用M表示)。【评析】(1)这个试题的头三个问题相信所有参加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选手都能够答得上来,近乎送分,显然是命题人让参赛人轻松一下,尽管要作最简单的算术,并在脑中浮现出一张周期表。(2)这道试题的难点在第4问。学生必须首先懂得α粒子是质量数为4的氦核。这属于中学物理知识。这体现了命题人的又一命题思想——中学物理学基本知识始终是化学竞赛必需的基础。思维流畅而敏捷的学生一眼就可发现,衰变的最终产物的质量数是奇数,而两个原子核融合后的质量数是偶数,核电荷又呈加和关系,因此,必定在融合时放出一个中子。这样,作简单的减法,就可以得出112号元素的质量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从112到100释放12个质子,故共计发生6次衰变,放出6个α粒子,即放出12个中子,而题面信息说镄有153个中子,故M的中子数应为153+12=165,质量数为165+112=277:+=+4.100.00mLSO32-和S2O32-的溶液与80.00mL浓度为0.0500mol/L的K2CrO4的碱性溶液恰好反应,反应只有一种含硫产物和一种含铬产物,反应产物混合物经盐酸酸化后与过量的B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为0.9336g。相对原子质量:S32.06Cr51.996O15.999Ba137.34(1)写出原始溶液与铬酸钾溶液反应得到的含硫产物和含铬产物的化学式。(2)计算原始溶液中SO32-和S2O32-的浓度。(10分)【评析】(1)这是一道有化学计算的元素化学与定量分析化学结合的试题。试题提问(得分点)很少,但内涵不少,这或许是命题人的有意设计——以纲带目,突出重点。为降低主反应的知识难度,题面指出反应物中只有一种含硫产物和一种含铬产物。解题的第一个关键是搞清楚它们是什么。产物之一是SO42-应不成问题,如果有的解题人不知道SO32-在碱性溶液里会不会被CrO42-离子氧化,这不要紧,后半题在盐酸溶液里生成钡盐沉淀,就会否定产物是亚硫酸根的思考(中学化学知识告诉我们亚硫酸钡溶于盐酸)。另一个反应产物选手很可能写错。因为选手可能不顾碱性溶液的信息而写成Cr3+离子。根据答案,这是一定不能得分的。这被认为是中学化学知识的适当延伸,因为中学化学里讨论了铝却没有推广到铬。至于Cr(III)在碱性的具体形态,试题要求比较低,写哪一个都可以:Cr(OH)4-或KCr(OH)4或Cr(OH)63-或K3Cr(OH)6或Cr(OH)3,而且写什么都不会影响第二问的应答结果,这是试题设计上的精巧之处。(2)此题的计算属高考常见的二元一次联立方程。第一个方程不难得出:产物里的硫的来源有两个,设物质的量:n(SO32-)=x和n(S2O32-)=y,硫酸钡里的硫的摩尔数是这两种反应物里硫的摩尔数的加和,所以等于x+2yðx+2y=0.9336g/233.3g/mol\n为得出另一个数学方程,一般解法是先写出配平的氧化还原反应,但是,也可以直接比较硫和铬反应前后的氧化态。后一思路更简洁,更值得推荐。由于有两种可能的解法,因而试题没有对写配平方程式判分。按写方程式的思路(这是费时的,但作为试题评析,是更直观的;为降低配平反应方程式的困难,我们选Cr(OH)3为铬的产物,写铬的其他产物也一样得出系数关系):3SO32-+2CrO42-+5H2O=3SO42-+2Cr(OH)3+4OH-ð3摩尔SO32-与2摩尔CrO42-相当,若不发生第二个反应,3︰2=x︰铬的摩尔数ð铬的摩尔数=2x/3;3S2O32-+8CrO42-+17H2O=6SO42-+8Cr(OH)3+10OH-ð3摩尔S2O32-与8摩尔CrO42-相当ð若不发生第一个反应,同理得8y/3=铬的摩尔数ð两个反应都发生,故有:2/3x+8/3y=80.00mL×0.0500mol/L;将2个数学方程联立,即可得解:ðx=2.0×10-3mol;y=1.0×10-3mol(4分)(3)原始溶液的浓度:c(SO32-)=2.0×10-2mol/L;c(S2O32-)=1.0×10-2mol/L(4分)。这像是送分,但经验告诉我们,粗心大意的应试人经常会忘记这一步,因而要重罚,以示警钟。这4分既好拿又不好拿,不能跟上面的劳动量比,它们没有可比性,因为后者是心理测试分,前者是运算技能分。(4)本题的数据是理想的,若用实测数据,对学生更有教育意义,国际竞赛就常取后者,本试题的命题人可能是有意降低试题难度而采用了理想数据,是否恰当,值得讨论,若用了实测数据我国学生会不会利用,又值得试验。5.钨酸钠Na2WO4和金属钨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得到一种具有金属光泽的、深色的、有导电性的固体,化学式NaxWO3,用X射线衍射法测得这种固体的立方晶胞的边长a=3.80×10-10m,用比重瓶法测得它的密度为d=7.36g/cm3。已知相对原子质量:W183.85,Na22.99,O16.00,阿伏加德罗常数L=6.022×1023mol-1。求这种固体的组成中的x值(2位有效数字),给出计算过程。(12分)【评析】(1)阿伏加德罗数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几乎出现在历届高考题中。阿伏加德罗数是如何测得的呢?测定已知确切化学组成和晶系的纯净晶体的密度是获得阿伏加德罗数的实验方法之一。关系式是:dVL=ZM,其中d是密度,V是一个晶胞的体积,L是阿伏加德罗数(因奥地利人劳施密特Loschmidt第一个测定了阿伏加德罗数,国际上习惯用劳施密特的第一个字母L作为阿伏加德罗数的符号),如果一个晶胞里的原子数相当于化学式表达的原子数(Z=1),该乘积就等于该物质的摩尔质量M了。如果Z不等于1,乘积dVL当然等于ZM。在这一实验方法中,d,V,M都是测定值,都会影响阿伏加德罗数的准确性。本题是这个重要实验方法的逆运算,而且也是一种获得化学组成的常规实验方法。(2)试题告诉我们NaxWO3(即钨青铜;试题可能有意不给出名称)属于立方晶系,晶胞边长a=3.80×10-10m,这等于就告诉我们晶胞体积Vcell=a3=5.49×10-29m3。试题也给了密度d和阿伏加德罗数L,因而可以得到:dVL=7.36×103kg/m3×5.49×10-29m3×6.022×1023mol-1=243g/mol。然而试题并没有告诉我们Z=?,也没有告诉我们NaxWO3中的x=?这就要进行假设。这是解题的关键。命题人认为这体现一种科学方法。试题明确要求计算过程,也就是考察学生能否领悟而且表述出这个科学方法(而且对这一点给了全题1半的分值)。首先,试题告诉我们钨青铜是钨酸钠用钨还原的产物,这就告诉我们x一定大于零,小于2。若先假设为1,又假设Z=1,则得:ZM'=M(W)+3M(O)+M(Na)=254.84g/molZM'与dVL对比,说明Z=1的假设是正确的,因x的取值不会造成成倍的差别。于是就可以用dVL=M(NaxWO3)的关系式求出x,得到x=(243-183.9-48.0)/22.99=0.48(若作连续运算也可能得到0.49,试题要求2位有效数字,得到0.48或者0.49都是正确答案)。6.化合物C是生命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物质,它的人工合成方法是:(1)在催化剂存在下甲醇与氨气反应得到A。(2)在催化剂存在下乙烯跟氧气反应得到B。(3)在水存在下A和B反应得到C。C的脱水产物的结构如下:写出C的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C要用结构式表示。(10分)【评析】(1)这个试题涉及的物质C是胆碱(choline)。胆碱是一种重要的代谢物质,也是生物膜物质——磷脂的分子结构中的重要组元。试题有意作了模糊处理,没有给出C的名称,而且对它的合成方法也作了模糊处理——(i)在Al2O3\n催化作用下令氨气与甲醇反应得到一甲基胺、二甲基胺和三甲基胺三种产物,其中三甲基胺是合成胆碱的中间物(A)。(ii)在银催化下乙烯跟氧气反应得到环氧乙烷(B)。试题有意地只给出合成A和B的反应,既没有写反应条件,也没有说A和B是什么。这是为解题设置障碍,也是为避免有的选手曾经学到过这些知识而被再认,以体现以考核能力为主不以考核知识为主的竞赛原则。试题接着指出,在水存在下A和B反应得到胆碱C,却没有给出胆碱的结构。到了最后,试题给出胆碱的脱水产物——神经碱(neurin)——的结构:(2)这就要求学生根据神经碱的结构进行倒推——(i)神经碱加水得到什么?水分子当然是加到双键的两端。如果按照C=C双键的加成规则,-OH应该加到中间的碳原子上,但这里进行的是逆向推理,并不是真的进行神经碱与水的加成反应,因此,学生应该假设羟基有两种可能的位置——在端位碳上或中间的碳上;(ii)然后进行思考,所得到的假设的C分子的结构里从哪里切开可以得到A、B和水三种物质?这是考里逆合成原理的简单例子。显然羟基在端位的结构才是正确的;(iii)再联系A和B的合成反应,确证A和B的结构,思考图式如下:应该指出的是,如果参赛者将羟基挂在中间的碳原子上,也应当是正确答案,只是相对应的是乙烯氧化应得到乙醛。乙醛的羰基加成便会得到这后一种结构。因为参赛选手并不知道胆碱的结构式。可惜,此题的答案忽略了这一点,这是命题人的失误。我们为这些选手没有得分感到惋惜。命题人的这一失误源于删去了乙烯氧化的催化剂,这原本是想减少背诵化学反应。答案相反却为知道胆碱结构式的选手占了便宜。(3)可见这道试题的科学方法才是考察点,命题人设想合成A和B的反应是学生生疏的,尽管是有机工业生产实际,却不是基本有机反应类型。这充分体现了命题人的思想——不考察学生是否有合成A、B和C的反应的知识,竞赛的基础不是背诵已经学过的反应,而是考核学生根据试题给出的信息用有限的知识理解信息的能力。7.三种等摩尔气态脂肪烷烃在室温(25℃)和常压下的体积为2升,完全燃烧需氧气11升;若将该气态脂肪烃混合物冷至5℃,体积减少到原体积的0.933倍。试写出这三种脂肪烃的结构式,给出推理过程。注:已知该混合物没有环烃,又已知含5个或更多碳原子的烷烃在5℃时为液态。(12分)【评析】(1)解题的第一步是写出用直链烷烃通式来表示的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nH2n+2+(1.5n+0.5)O2=nCO2+(n+1)H2O写出通式的依据自然是试题告诉我们——这三种气态烷烃中没有环烷。(2)再根据三种烷烃是等摩尔的信息,就可以列出一组三个一元一次方程:n1n2n31271361452352443342/3L(1.5n1+0.5)=(n1+1/3)L;2/3L(1.5n2+0.5)=(n2+1/3)L2/3L(1.5n3+0.5)=(n3+1/3)L因而:n1+n2+n3+1=11;n1+n2+n3=10(n平均值0.33)(3)第三步是用尝试法:如右表所示,只有2,4,4是可能的答案(据试题提供的注释性信息,表中前4个组合均有高于4碳的烷而不可能,又因丙烷没有异构体,3,3,4组合不可能)。用其他方法(如n平均值等)得分相同(但试题答案要求必须写推理过程)。故:三种烷是CH3CH3、CH3CH2CH2CH3、CH3CH(CH3)CH3(4)此题中的数据0.933用于验证三种烷在5℃下都是气体,因V278/V298=278/298=0.933(注:试题的答案要求必须有这种验算或者类似的推理,否则此要点不得分)(5)因而这个试题的主要考核点是学生的推理能力,包括利用通式和数学方法的能力。8.锇的名称源自拉丁文,原义“气味”,这是由于锇的粉末会被空气氧化为有恶臭的OsO4(代号A,熔点40℃,沸点130℃)。A溶于强碱转化为深红色的[OsO4(OH)2]2–离子(代号B),向含B的水溶液通入氨,生成C,溶液的颜色转为淡黄色。C十分稳定。C是A的等电子体,其中锇的氧化态仍为+8。红外图谱可以检出分子中某些化学键的振动吸收。红外谱图显示C有一个四氧化锇所没有的吸收。C的含钾化合物是黄色的晶体,与高锰酸钾类质同晶。(8分)(1)给出C的化学式。(2)给出A、B、C最可能的立体结构。\n【评析】(1)这是一道谜语式试题。解谜的关键是充分理解和综合利用信息。思考线索可以用如下图解表述:(2)这类谜语式试题,从哪一条线索开始思索并无绝对优劣之分,关键是一开始思索就要形成自己的逻辑顺序,而且不宜朝三暮四随意改动,以免陷入一团乱麻,当然,在思索过程中应当注意左右逢源。因而,谜语式试题最能考察学生的思维品质——逻辑性、广阔性、应变性、灵活性、流畅性、精确性和深刻性,等等。下面是其中一条思索路线:C是OsO4(OH)2与NH3反应的产物告诉我们C中应该有N;C是OsO4的等电子体而C中Os的氧化态仍等于+8告诉我们,若用N代替O,每进行一次代替将使C增加一个负电荷(因N是第5族的有5个价电子而O是第6族的有6个价电子;等电子概念在竞赛大纲上有要求);KC是KMnO4的类质同晶可确认C是-1价离子——因此,可确定C中只有一个N,它的化学式应该是OsO3N-;这个结构与C中有一个OsO4没有的化学键是吻合的。(3)谜语式信息题的谜底经常出乎意料,而用已有模式来套常常反而得不出谜底,这道试题也不例外。这就考察了解题人的创造性思维的水平。江泽民同志如何发展另外,解这类试题最不能忘记的一点是所有的信息都应当吻合。这考察解题人的思维严密性和全面性。解题人很可能一开始以为C可能含NH3(作为Os的配体,这是一种已知的模式),但是,C的含钾化合物与高锰酸钾类质同晶,C只检出一个OsO4所没有的化学键等都告诉我们,设想C中含NH3是错误的,应该被否定。既然是假定,就既有正确的可能,又有错误的可能,及时并勇于修正错误是一个获得成功的人不可缺少的品质。9.1932年捷克人Landa等人从南摩拉维亚油田的石油分馏物中发现一种烷(代号A),次年借X-射线技术证实了其结构,竟是由一个叫Lukes的人早就预言过的。后来A被大量合成,并发现它的胺类衍生物具有抗病毒、抗震颤的药物活性,开发为常用药。下图给出三种已经合成的由2,3,4个A为基本结构单元“模块”像搭积木一样“搭”成的较复杂笼状烷。(13分)(1)请根据这些图形画出A的结构,并给出A的分子式。(2)图中B、C、D三种分子是否与A属于一个同系列中的4个同系物?为什么?(3)如果在D上继续增加一“块”A“模块”,得到E,给出E的分子式。E有无异构体?若有,给出异构体的数目,并用100字左右说明你得出结论的理由,也可以通过作图来说明。【评析】(1)这是一道看图识字式的考察选手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的试题。试题说B、C、D是用A搭积木式搭成的笼状烷,就应该想象得出它们都是以A为母体共用椅式六元环形成的,因此就能推出A的结构式,并由此得到A的分子式。(3分)C10H16(2分)(2)A、B、C、D在结构上具有相同的特征,在组成上总是相差一个(-C4H4)级差,可以用一个通式来表示:C4n+6H4n+12,n=1,2,3,4……,符合同系列的定义,因此它们是一个同系列(3分)。在这里,存在如何理解同系列概念的问题。中学化学教科书上是在讲甲烷、乙烷、丙烷……时给出同系列的定义的。有的人以为同系列的级差必须像直链烷烃那样是CH2。这当然是一种误解。最简单的例子是苯、萘、蒽,它们也可以写出一个通式,也有相同的结构特点,也有一个级差,但不是CH2而是C4H2,你能说它们不是一个同系列吗?命题人有通过这道试题来检验中学教学的意图。为照顾教学实际,命题人在这个考核点上分值比较低,3分。(3)用通式就可以推论再增加一个积木母体A,就得到化学式为C26H32的E。E有没有异构体呢?这先要正确理解A的结构。A共有4个六元环,全是椅式的,尽管从图上看起来似乎不同,事实上却是完全相同的,因为它有4个碳原子是连接3个碳原子的,另有4个碳原子是连接2个碳原子的,这两类碳原子是相间的,同类碳原子没有什么不同,故A中4个六元环都是等同的。然而D中六元环却因取向不同,可分为互不相同的3组,故而C26H32应当有3种异构体(但必须注意:A中的碳不能再连到D中已与4个碳原子相连的碳原子上——\n可以昵称这种不能再连接的碳原子为“哑碳”)。[用其他方法也可以,只要得到的异构体数目正确得分相同。如下图,把A的体心(质心)位置标出,把质心用直线相连,也可以清晰地判断E的异构现象。]该试题的问题是没有指出手性异构体的可能存在。这本是初赛水平的限制。从对称性的角度分析,D的点群是C2h,加上一个稠合的金刚烷后,对称性将降为该点群的子群,即CS、C2或C1。上图第一个结构的对称性很易看出是CS,因为纸面上的镜面没有因第五个金刚烷的稠合而消失,而后两种结构的点群都是C1,因为稠合的第五个金刚烷既使原来的D失去了对称中心,又使D失去了二重轴和镜面,就会出现对映异构体。换言之,如果考虑到手性异构的存在,异构体的总数不是3种而是5种。(5分)199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分析第一题(12分)12.0g含2种化合物(由常见元素组成)的近白色固体溶于过量盐酸,释放出2.94L气体(标准状态),气体密度为同温度下空气密度的1.52倍;剩余的不溶性残渣含氧53.2%,既不溶于酸又不溶于稀碱溶液。通过计算分别写出2种化学物质的化学式。【解题思路】解这个试题的关键是找到突破点。就像侦察破案一样,先要找到相对独立的线索。故此题首先是在考察参赛者对信息相互关系的判断力。此题给出的5个数据中,相对独立的是气体的相对密度,它是突破点。由此可得出气体是什么,然后“跟踪追击”,可得出其中一种化合物是碳酸盐,其物质的量,然后应进行“扫描”,寻找“嫌疑犯”,所有由常见元素构成的常见碳酸盐均是答案,条件是其总质量小于12.0。若参赛人对此题的信息关系制作一个信息相关图,解题就容易多了,如:此题的妙趣是可以作的假设是多样的,可以是相同的+1价阳离子的碳酸盐,也可以是不同的+1价阳离子的碳酸盐、可以是+2价阳离子的碳酸盐,又可以是它们的酸式盐,试题仅要求假设涉及的元素是常见的。现场考察发现作图者寡,作多种假设者也不多。【答案】要点1:1.52×29.0g·mol-1=44.1g·mol-1,这种气体是CO2(2分)CO2物质的量:2.94L/22.4L·mol-1=0.131mol;(2分)(或CO2的质量:0.131mol×44.0g·mol-1=5.78g)要点2:由上面的计算可知一种物质为碳酸盐:MCO3。(M=Mg)设M为常见元素Mg,则MgCO3质量为0.131mol×84.3g·mol-1=11.0g;(若设M=Ca,则CaCO3质量为0.131mol×100g·mol-1=13.1g>12.0g;不合题意。若为Na2CO3(106g·mol-1)也不合题意)故M=Mg(6分)注:若没有对CaCO3的讨论,只给3分。要点3: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稀碱的另一种物质是SiO2(不可能是M2O,MO,M2O3):[32.0/(28.1+32.0)]×100%=53.2%(符合题意)(2分)化合物的化学式:MgCO3,SiO2【评论】命题人认为这是一道相当于高考题水平的试题,但现场考察却显示,参赛学生有扑朔迷离之感,不能很快发现解题的线索,觉得像个“无头案”,许多参赛者宁愿先放弃此题而去做后面的题,这很出乎命题人的预计。此题答案假定碳酸盐是MgCO3,理应指出NaHCO3、Ca(HCO3)2、NH4HCO3等等都是正确答案。此题答案前有个说明:凡得出正确组成和计算的都应给满分。尽管碳酸氢钙(镁、钡)固体是不存在的,但学生并不知道,答了也应给分。这样才可以体现化学竞赛的判分原则:坚持从应试者知识水平出发,即使事实上不正确,但学生缺乏作出正误判断的知识基础,认为是正确的,也可得分。一题多解是应当提倡的。科学假设必须注意到客观世界多样性,不应“一根筋”。笔者建议,今后凡试题有多个答案,应试者给出多个答案才能给满分。此题知识水平很低而智力要求很高,但难度不小,许多选手不知所措,甚至放弃,可见简单地定义“智力是知识的总和”,容易引起误解。知识多智力不一定高。智力与知识(还有经验)相关,但不是一个东西。第二题(10分)A和B两种物质互相溶解的关系如图1所示,横坐标表示体系的总组成,纵坐标为温度,由下至上,温度逐渐升高。T1时a是B在A中的饱和溶液的组成,b是A在B中的饱和溶液的组成(T2时相应为c、d)。T3为临界温度,此时A和B完全互溶。图中曲线内为两相,曲线外为一相(不饱和液)。某些物质如H2O和(C2H5)3N,C3H5(OH)3和间-CH3C6H4NH2\n有低的临界温度(见示意图2)。请根据上述事实,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解释图1中T3存在的原因。2.说明图2所示的两对物质存在低的临界温度的原因。2.描述图2所示的两对物质的互溶过程。【解题思路】此题的信息是图形,可称为图形题。考察参赛者对用图传递的信息理解加工的能力。参赛者首先应抓住试题的主题——两种溶剂的互溶性;然后要浮现中学化学中关于溶解性的一般性问题——为什么有的溶剂能够互溶,有的却不能?其次要回忆中学化学中有关温度对溶解度影响的一般原理。若颠倒了思考的顺序,思路就会乱。中学化学有“相似者相溶”的说法,即分子间作用力的性质相近大小也相近的溶剂会相互溶解。性质相近和大小相近也有个顺序。性质相近才能再考虑大小是否相近。性质不相近就不必再考虑大小是否相近。图1和2给出了溶解性与温度关系相反的信息,应归咎于两者分子间力性质不同。题面给出图2溶剂的实例,倒过来告诉我们图1的溶剂不具有这种性质,即表明图1是通例,图2是特例,因此参赛者需首先分析图2特例具有什么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于是就找到了解题的关键——氢键。【答案】1.物质的溶解度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在一定的温度下,A和B两种物质能达到完全互溶。(2分)2.某些物质如H2O和(C2H5)3N,C3H5(OH)3和间-CH3C6H4NH2存在低的临界温度的原因是它们在较低温度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然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间氢键破裂,所以溶解度反而减小。(4分)3.(2分)(若画为1个H2O和2个(C2H5)3N分子形成氢键也给2分)(2分)(氢键位置不同、生成1、2、3个氢键或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评论】现场考察发现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缕清解此题的逻辑顺序,有的选手则似乎明知是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问题,却不会表达。这说明竞赛试题考核表述能力正切中要害。本题知识点仍是中学化学知识,答案对氢键方向性并未要求,是切合学生水平的做法。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分不清第2问和第3问,把它们混在一起了,笔者认为,第2、3问的不同在于认识的层次。第2问要求原因,第3问要求过程,后者要求更高层次的原因。笔者认为,此题答案的不严密之处是:应首先指出互溶的两种物质的分子间作用力不仅性质接近,而且大小也应比较接近,否则解释不了苯酚与水或苯胺与水等的溶解性。此类用结构原理来解释物理性质的试题是否适合作为初赛试题也有不同意见。有的老师认为,应试者提出的“解释”可能完全出乎命题人的意外,使应答变得很复杂多样,造成评分的困难。笔者的看法是,讨论事物原因的试题不宜过多,过多地问为什么,有可能强化追求似是而非的事物原因的学究式探究。第三题(12分)铬的化学丰富多采,实验结果常出人意料。将过量30%H2O2加入(NH4)2CrO4的氨水溶液,热至50℃后冷至0℃,析出暗棕红色晶体A。元素分析报告:A含Cr31.1%,N\n25.1%,H5.4%。在极性溶剂中A不导电。红外图谱证实A有N-H键,且与游离氨分子键能相差不太大,还证实A中的铬原子周围有7个配位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与铬原子形成配位键,呈五角双锥构型。1.以上信息表明A的化学式为:;可能的结构式为:。2.A中铬的氧化数为:。3.预期A最特征的化学性质为:。4.生成晶体A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是:。【解题思路】此题是利用已经形成的但一般教科书未涉及的知识编制成的探究式试题。如本文开头所述,属于谜底为新知识的谜语式试题。此题信息很多,为缕清信息相互关系,最形象的方法是制作一张破案式的线索图,下面只是一例(制作什么样的图并无模式可循,依应试者思维特征不同而异,图也不一定在纸上画出来,在脑中构建也一样可以——这要看应试者脑子清晰不清晰,右脑发达不发达而定):从这个“破案线索图”可以判断出“犯案人”A只能是含2个过氧团的铬(IV)配合物。因为过氧团可以从过氧化氢中转移过来,有来源(如果此题没有A的生成反应的信息,当然也可以假设配合物里存在H2N—NH2,同时有—OH的配体,但生成反应排除了这个“嫌疑犯”);同时也排除1个过氧团或者没有过氧团的可能,因为生成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在K2CrO4中铬的价态(或说氧化态)已经达到最高价,只能发生还原反应,铬的价态必低于+6,因此A是唯一的。【答案】1.A的化学式Cr(NH3)3O4或CrN3H9O4(写成其他形式也可以)(2分)A的可能结构式如下图:(4分)1式和/或2式均得满分,但无2个过氧键O—O者得零分。(编者注:还可画出其他结构式,但本题强调的是结构中有2个过氧键,并不要求判断它们在结构中的正确位置。)2.A中铬的氧化数为+4(2分)3.氧化还原性(或易分解或不稳定等类似表述均得满分)(2分)4.化学方程式:CrO42-+3NH3+3H2O2=Cr(NH3)3(O2)2+O2+2H2O+2OH-(2分)【评论】此题重在形成知识的过程。当然,作为试题,并未给出实际科学研究获得的全部信息,例如红外图谱中肯定同时显示了A中有过氧键,却被命题人“制谜”时略去了,否则会降低解谜的智力测试水平。平心而论,此题的知识要求是较多的,但在中学课本里都已涉及,如:应试者至少需要有配合物(络合物)的基本概念(中学有Cu(NH3)42+、Ag(NH3)2+、Fe(CN)64-、Fe(SCN)63-等)、过氧化合物的知识(中学有H2O2)、铬的价态及作为氧化剂的知识(中学有重铬酸盐作氧化剂的例子)、氧化数的概念、配价键或者配位键的概念(中学有电子对的给予和接受的实际例子)、电解质的概念、由元素组成求分子量的技能(此题氧原子数需用余量来求,这既符合实际科研信息,又增加了试题难度),等等。由于这些知识基础不超纲,不能说此题对已有知识基础要求太高,试题难是难在这样多的知识要综合在一起,由应试人得出一个从未见过的结构式(按说只有左边的结构图是正确的,但命题人并不这样要求,是符合应试者水平的判分标准,再次体现了竞赛判分的特点),因此此题的智力要求确实比较高,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联想力、想象力、创造力都进行了考察。如果实测结果此题难度太高,可在今后命题时适当减少信息量,降低综合度,不要连这种命题思路一起泼走。\n第四题(12分)市场上出现过一种一氧化碳检测器,其外观像一张塑料信用卡,正中有一个直径不到2cm的小窗口,露出橙红色固态物质。若发现橙红色转为黑色而在短时间内不复原,表明室内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有中毒危险。一氧化碳不超标时,橙红色虽也会变黑却能很快复原。已知检测器的化学成分:亲水性的硅胶、氯化钙、固体酸H8[Si(Mo2O7)6]·28H2O、CuCl2·2H2O和PdCl2·2H2O(注:橙红色为复合色,不必细究)。1.CO与PdCl2·2H2O的反应方程式为:。2.题1的产物之一与CuCl2·2H2O反应而复原,化学方程式为:。3.题2的产物之一复原的反应方程式为:。【解题思路】竞赛是科学普及的一部分,要通过竞赛宣传化学在经济发展人类进步人民健康质量、生活质量及环境质量改善中的作用,以促进中学生关心发生在世界上和周围的新事物,激励他们为之奋斗,本题就体现这种思想。鉴于试题涉及的器件的化学组成很复杂,命题人从中挑选了学生的知识背景足以理解的问题,也正好是该器件性能的主要化学原理,甚至提示应试者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舍弃不必细究的枝节,这本身也是一种如何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命题人在组题时进一步帮助应试人缕清器件化学原理的思考程序,分3个问题要求学生思考,但每一个问题都留有需应试者通过原有知识基础来补充完善的内容,以此来考察应试者的应变能力。第一个问题的关键是:CO和PdCl2·2H2O谁是氧化剂?当然有两种正好相反的假设,假设1,得到C和某种高价钯化合物,假设2,得到CO2和金属钯。哪一个假设正确?要从第二问得到启示。显然,第二问需要应试者自己得出结论的首先是CuCl2·2H2O不可能是还原剂,只可能是氧化剂,因为在水体系里铜的价态不能再升高。如果应试者没有这种基本思路,就无助于对第1问两种假设的抉择。有了这种思路,必然对“题1的产物之一”对准C和Pd。问:其中哪一个可以跟CuCl2·2H2O反应?中学课本上讨论过碳的氧化,使用的都是强氧化剂,如空气中的氧气、浓硫酸、浓硝酸等,而且都需加热,可见碳不是强还原剂,把它氧化不那么容易,应当排除,于是“定音”,假设2是正确的,这是一箭双雕,既答了第1问,又答了第2问。当然,第2问又存在两种可能,铜被还原得铜(I)呢还是得铜(0)。怎样判断?需要第3问来帮助,第3问要求写出4-2问中产物之一被复原,自然是指铜(I)或铜(0)的复原。先不必问氧化剂是谁,应试者就清楚,铜(I)比铜(0)易复原,即容易被氧化。这是不是中学知识?笔者认为是。由此选择了铜(I)为第2问的答案,完成第2问的解答。再接着思考第3问:使铜(I)复原为铜(II)使用了什么试剂?首先要明确,它一定是氧化剂(应试者明确吗?),然后从器件化学组成中去找,找不到(有人会认为存在2Cu++2H+=2Cu2++H2的反应吗?),于是被逼到“华容道”上去了,只能选择空气中的氧气,别无它路,全题得解。当然,解完后应回顾器件的整个化学组成来讨论它们各自的作用,但试题没有设问,留给应试者自己思索。【答案】1.化学方程式CO+PdCl2·2H2O=CO2+Pd+2HCl+H2O(4分)写PdCl2不写PdCl2·2H2O同时也配平,给2分。2.化学方程式Pd+2CuCl2·2H2O=PdCl2·2H2O+2CuCl+2H2O(4分)写Pd+CuCl2·2H2O=PdCl2·2H2O+Cu给2分3.化学方程式4CuCl+4HCl+6H2O+O2=4CuCl2·2H2O(4分)【评论】笔者赞赏命题人第2问答铜(0)也给50%分数的做法。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参赛的积极性,考虑不周全,没有从第3问倒过去想第2问,但单从第2问思考,也不错,所以给50%的分,以资鼓励,今后想问题应当更全面些,解题应注意运用“上下求索、左右逢源、前后呼应”的策略思想才行。写方程式必须配平才能给分笔者认为是恰当的,尤其对一个不熟悉的方程式,这是检验方程式是否正确的重要方法。至于结晶水是否必须写进方程式?可以商量。命题人认为必须写进方程式可能是考虑到可以使应试人用方程式产物来理解试题给出的器件的所有组成,以加强判断自己写的方程式的正确性的信心,反而降低了试题的难度,但应试人未必有这种反馈式思维的训练,体会不到它的作用,反而觉得是个累赘,不写结晶水。答案未对此做说明,有可能会造成判分标准不统一。考察考场发现,许多学生第一个反应并未按预计的思路解题,以为钯可以跟CO生成羰基化合物,结果前两个反应全做错了。即使在试题上写明第一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这种错误也不能避免。这或许就应了学得太多反而不利的说法。第五题(16分)水中氧的含量测定步骤如下:\n步骤1:水中的氧在碱性溶液中将Mn2+氧化为MnO(OH)2。步骤2:加入碘离子将生成的MnO(OH)2再还原成Mn2+离子。步骤3: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步骤2中生成的碘。有关的测定数据如下:1:Na2S2O3溶液的标定。取25.00mLKIO3标准溶液(KIO3浓度:174.8mg·L-1)与过量KI在酸性介质中反应,用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12.45mL。2:取20.0℃下新鲜水样103.5mL,按上述测定步骤滴定,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11.80mL。已知该温度下水的饱和O2含量为9.08mg·L-1。3.在20.0℃下密闭放置5天的水样102.2mL,按上述测定步骤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6.75mL。1.写出上面3步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计算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mol·L-1)。3.计算新鲜水样中氧的含量(单位mg·L-1)。4.计算陈放水样中氧的含量(单位mg·L-1)。5.以上测定结果说明水样具有什么性质?【解题思路】本题围绕测定水中的氧分成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测定氧的3个反应。试题对第一个反应给的信息很完全,而且信息也不难理解,预计所有应试者都应写得出化学方程式。试题对第二个反应的信息不完全。没有说反应的酸碱性条件。应试者应对反应的酸碱性条件作出判断。判断的基础是:I2在碱性条件下能否稳定存在?这属于中学化学知识的活用。当然,如果学生有Mn(OH)2在碱性溶液很容易被空气氧化的知识更好,即在碱性溶液里Mn(IV)是比Mn(II)更稳定的价态,要想在碱性溶液里把MnO(OH)2还原为Mn(OH)2使用像I-这样的还原剂是难以实现的,但没有这种深入知识而单靠中学知识已能作出正确判断。第3个反应决非中学知识,但在高考试题里以信息的形式出现过3次,命题人认为已经是“亚中学知识”了,而且,若不单纯从中学化学课本出发来考察,此知识点确实属于“重要”知识,是容量分析少数最重要的反应之一,因此命题人认为是“适度的”的“不拘泥于中学化学”,可以当作学生已有知识来要求。第二部分是容量分析计算。标准溶液浓度计算的基础首先是测定反应中n(IO3-)︰n(I2)︰n(S2O32-)(摩尔比)问题,其次是cV=c'V'的关系式。第一个反应不必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就可确定。因此试题并未要求写方程式。写方程式当然更明确,但浪费了宝贵的应试时间。测氧的计算的原理和知识点完全相同。第三部分是考察中学生对水中的氧的一般知识。纯属常识考察。【答案】1.步骤1:2Mn2++O2+4OH-=2MnO(OH)2(1分)步骤2:2I-+MnO(OH)2+4H+=Mn2++I2+3H2O(1分)或3I-+MnO(OH)2+4H+=Mn2++I3-+3H2O步骤3:I2+2S2O32-=2I-+S4O62-(1分)或I3-+2S2O32-=3I-+S4O62-2.标准溶液的浓度:9.841×10-3mol·L-1。计算过程:c(IO3-)=174.8×10-3g·L-1/214.0g·mol-1=8.168×10-4mol·L-1(1分)c(S2O32–)=6×c(IO3–)×V(IO3-)/V(S2O32-)=6×8.168×10-4mol·L-1×25.00mL/12.45mL=9.841×10-3mol·L-1(3分)3.新鲜水样中氧的含量:8.98mg·L-1。计算过程:103.5mL水样中氧的含量:n(O2)=0.25×c(S2O32-)×V(S2O32-)=0.25×9.841×10-3mol·L-1×11.80×10-3L=2.903´10-5mol氧含量:r(O2)=2.903×10-5mol×32.00×103mg·mol-1/103.5×10-3L=8.98mg·L-1(3分)注:新鲜水样的氧饱和度=(8.98/9.08)×100%=98.9%4.陈放水样中氧的含量:5.20mg·L-1。计算过程:102.2mL中氧的含量:n(O2)=0.25×c(S2O32-)×V(S2O32-)=0.25×9.841×10-3mmol·mL-1×6.75mL=1.66×10-2mmol氧含量:r(O2)=1.66×10-2mmol×32.00mg·mmol-1/102.2×10-3L=5.20mg·L-1(3分)注:陈放引起氧的消耗量=8.98mg·L-1-5.20mg·L-1=3.78mg·L-15.表明水样里存在好氧性(或喜氧性)微生物(1.5分)或者存在能被氧气还原的还原性物质(1.5分)(共3分)注:若计算结果正确,任何正确计算过程均得满分;若浓度值错误,再看计算过程,若关系式正确,运算错误,给一半分。【评论】考场实情:1.相当多的应试者不能正确完成第2个反应,不知道反应一定在酸性条下才能进行,可能命题人对应试者的知识基础估计太高了,也可能是由于初赛知识点要求得太多,反而忽略反应的酸碱性这样的更基础性的知识,值得深入研究。2.相当多学生无2S2O32-\n+I2=S4O62-+2I-的知识储备,把第3个测氧反应的产物写成S+SO32–,甚至写放出SO2。这些学生很可能是高二学生。笔者认为,高二学生不宜参加这种水平的竞赛。有的老师不同意笔者的意见,认为值得去试一试,并对明年参加竞赛会有好处。其实,许多事情都有好与坏的两重性。若参加初赛的高二学生对自己参赛的成绩不佳归咎于学习的知识尚不到位,尚不完备,从失败中激励自己发奋学习,参加初赛有好处;若相反,觉得竞赛应答根本摸不着边,竞赛获奖更是高不可攀,失去对化学和化学竞赛的兴趣,岂不走向反面?3.定量反应计算的摩尔比搞错的学生相当多,说明对定量反应中的摩尔比关系缺乏基本概念。4.能完全答对第5问的为数不多,有的老师认为是编题人的问题,问“水样有什么性质”不明确,若学生答“水样有氧化性”为什么不行?我们说这种应答不完全,不能给分。若水样中没有还原性物质,或者好气菌,水样有氧化性氧就会因放置而减少吗?例如,K2Cr2O7有氧化性,它不与还原性物质反应会因放置而变化吗?这是外因与内因的关系问题。此题的应答情况或许也反映了中学化学教学如何更好地联系实际的问题。第六题(10分)曾有人用金属钠处理化合物A(分子式C5H6Br2,含五元环),欲得产物B,而事实上却得到芳香化合物C(分子式C15H18)。1.请画出A、B、C的结构简式。2.为什么该反应得不到B却得到C?3.预期用过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处理C,得到的产物是D,写出D的结构式。【解题思路】1.对比产物C的分子式(C15H18)和起始物A的分子式(C5H6Br2)可见一个C分子是3个A分子脱去溴原子连接而成的,而且A转化为C的反应是用金属钠消除A分子中的溴。可见此题并没有要求应试者必须学过武兹反应,此思路的知识基础没有超过中学化学。2.试题用A是溴代环戊烯和C是芳香化合物2个信息同时限定了A和C的结构。溴代环戊烯因溴原子连在不同碳原子上而有多种位置异构体,它们与金属钠反应失去溴连接的方式更多,但是,为满足C是分子式为C15H18的芳香化合物(至少要有一个含共轭双键的苯环)的条件,A必须是1,2-二溴环戊烯,C必定有答案给出的结构式。应试者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和花费的时间自然很不相同,有的学生可能在草稿纸画满各种各样的二溴环戊烯,并令其脱溴相连,甚至得出很大的环状化合物,有的学生则只需在脑子里想清楚,其差别不是知识水平高低而是智力水平高低。在思考过程中,下述联想是有助于应试者得出结论:3.为什么A与金属钠反应会得到C呢?如果应试者联想起中学化学里学过乙炔合成苯的反应,就会想到,A脱去溴首先得到的应是含C≡C键的环戊炔(B),既然乙炔经催化可三聚成苯,对比乙炔和环戊炔的结构,理应联想到中学化学学到:乙炔的碳氢处在一条直线上(《化学读本》的sp杂化当然有帮助,属竞赛大纲要求,但并非必需),环戊炔的炔碳在五元环上,其不稳定性就不至犹豫,不需催化剂也会聚合就在意料之中。4.命题人考虑到环戊烯不稳定,有的学生可能将B写成它的双聚物,以求得到较稳定的化合物,因而答双聚体也算对,而且对两种B的不稳定给了注释性说明(注:不要求学生达到这种注释水平)。5.C的氧化可看成是苯环的侧链碳原子的氧化。中学化学里讲过甲苯氧化得苯(甲)酸,去年初赛题分析里讨论过芳香烃侧链氧化的规律,应试者一般研究过去年初赛题,所以由C得出D应不是困难的事。但是,这里仍有很强的智力因素,应试者若被C的复杂结构迷惑住,不注意分子的核心部位是一个苯环,对题目给出的C是芳香化合物的信息视而不见,D是什么就很难答上来,到事后才恍然大悟。【答案】1.ABC各2分若答B的结构式为:亦给2分2.要点:B不稳定(2分)注:前者的炔碳原子通常为sp杂化轨道,线性,环炔的张力太大;后者为反芳香性。3.或(2分)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芳香环侧链反应发生在α碳上;该产物可形成分子内氢键。\n【评论】此题充分利用中学化学知识创造性地得出大中学教科书上没有讨论过的新知识。它不仅使应试者应用了知识,更使应试者应用知识去创造新知识。在应试者具有同等中学化学知识的前提下,应答水平主要取决于应试者的智力水平。笔者认为,这是今后化学竞赛的命题方向。赛场实情是能够解此题的学生很少,大多数学生根本缕不清思路,这些学生此题1分也未得,若仅第3问答不出,则可归咎于该问超过中学化学知识,因此,我们认为,大力研究如何加强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是迫在眉睫的教改任务。第七题(12分)在星际云中发现一种高度对称的有机分子(Z),在紫外辐射或加热下可转化为其他许多生命前物质,这些事实支持了生命来自星际的假说。有人认为,Z的形成过程如下:(1)星际分子CH2=NH聚合生成X;(2)X与甲醛加成得到Y(分子式C6H15O3N3);(3)Y与氨(摩尔比1︰1)脱水缩合得到Z。试写出X、Y和Z的结构简式。【解题思路】此题的题型与思路同上题。从X是CH2=NH聚合反应产物,应试者当可写出其通式为。这里命题人已经预计到,许多学生会以为n值一定很大,以为凡聚合反应必得到高聚物,实在是设置的“陷阱”。其实,聚合反应不一定得到高聚物,中学课本里的乙炔聚合成苯就是典型例子。因此,编题人给出Y的分子式,意在帮助应试者“跳出陷阱”,联想到乙炔聚合为苯,反推出n=3,X是起始物的三聚体。该思路要求应试人首先要有“加成反应”的明确概念,懂得所谓“加成反应”是A+B=C,然后对比X(通式)和Y以及甲醛的分子式,对Y分子式这个信息进行加工——Y分子中的所有氮原子必来源于亚甲胺(注:编题人为减少枝节未给出它的化学名称),既然Y中有3个氮原子,说明Y是由亚甲胺的三聚体与甲醛发生加成而得,由此得到X是C3H9N3,Y的分子式与X的分子式相减,得知与1分子亚甲胺三聚体反应的是3分子甲醛。这一信息加工过程也就同时得出了X和Y都是环状分子的结论。羰基加成反应中学里确实讲过,但印象最深的恐怕是加氢,并归入还原,羰基加水,就已经“超纲”,编题人设想参加竞赛的选手有这个知识,并用以理解加胺(可理解为加氨”,这考察了应试者对氨与水的类似性的把握与否,能否将甲醛加水C=O双键打开的知识“迁移”于加氨)。最后,Y与NH3发生缩合反应,编题人首先考察了应试者有没有缩合反应的基本图式:A+B=C+D的模式概念以及缩合反应从反应物“母体”里脱除的是“小分子”的概念,要求应试人找到氨分子与Y分子的什么基团发生缩合,脱除什么小分子。脱水缩合在中学课本里讲到最多,应属于应试者已有的知识基础。只是Y与氨的缩合脱去3分子水,不同于中学课本里的缩合反应,是需要应试者的思维十分敏捷、广阔的。若应试人从Y的结构式里发现它有3个羟基,氨分子又有3个氢原子,本不难作这种带有相当程度创造性的思维。最后,Z的结构的得出,编题人显然是在考察应试者空间感受能力的强弱。【答案】X的结构式(4分)Y的结构式(4分)Z的结构式(4分)Z画平面结构如上右图等不扣分;画X、Y、Z其他等价结构式,均得满分。【评论】本题涉及到中学有机化学“聚合”、“加成”、“缩合”三个概念,若应试人确实把握中学课本中这三个反应类型的概念以及课本上的具体知识内容,就已经有了解出此题的知识基础。因此,笔者认为,此题在知识基础上没有超过中学化学。然而,此题的能力要求很高,要求灵活运用中学学到的基本知识创造未知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考察了应试者面对陌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因此,这道试题应视为较成功的“知识要求低、能力要求高”的好题。赛场实情:好学生得解,差学生零分。得零分的原因有几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对聚合反应的内涵把握得太片面,以为只要聚合反应一定得到高聚物,或者对羰基加成反应缺乏基本概念;另一种可能是解题不灵活,不善于上下前后前后整体性地审题;第3种可能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差,不善于用原有知识基础理解加工新信息得出新知识;第4种可能是空间感受能力差。编题人给出Y的分子式,不前不后,十分恰当。要求应试者对试题有整体性的把握,思路清晰地进行逻辑思维,“上下求索、左右逢源、前后呼应”。此题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命题人本来预计此题的主题完全是新的,因为在星际云中存在六次甲基四胺并假定它是由亚甲胺生成,是最近的文献报道,只是最后产物可能有的学生见到过,可能对解题有帮助,但这个知识点不是本题思路的主要出发点,说不上一定有帮助。\n第八题(16分)盐酸普鲁卡因是外科常用药,化学名:对-氨基苯甲酸-β-二乙胺基乙酯盐酸盐,结构式如右上。作为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在传导麻醉、浸润麻醉及封闭疗法中均有良好药效。它的合成路线如下,请在方框内填入试剂、中间产物或反应条件。【解题思路】此题属框图题,高考试题这种题型较多见,是利用框图的结构与给出的条件作逻辑推理,但此题的智力要求大大高于高考题。总的说来,此题的思路是Corley“逆合成原理”,但无须挑明以免吓退应试者。应试者首先应全面把握框图的结构,认清靶分子的骨架是由两种原料分别转化为中间体然后连接而成。其次需考察靶分子的结构,寻找该骨架何处可断开成两截,一截来自由乙烯得到的中间体,另一截来自由甲苯得到的中间体。很明显,乙烯转化过程加入了NH(C2H5)2,该片段显然加到乙烯CH2=CH2分子的一端去,故靶分子需从主链的O—CH2间断开。然后,应试者应转向分别从两种原料得出可连接成靶分子骨架的中间体。为思路清晰,应试者可用符号表达框图中的各中间体,例如:(右图)框图指出乙烯应先氧化得A才与NH(C2H5)2反应得B,A是什么?大多数应试者会按中学课本得乙醛,这时,得到的产物是CH3—C(OH)N(C2H5)2,但所得产物“B”与D在H+催化下脱水得到的“E”将不符合靶分子的骨架结构,由此应否定乙烯氧化得乙醛的设想,不得不思考如何使乙烯氧化形成保持CH2—CH2片段的A,就被“逼”得出环氧乙烷(A),后者有环,不饱和度与乙醛相等,故加二乙胺是环乙烷的开环反应,开环后羟基与二乙胺基分置于-CH2—CH2-的两端,才可能与D脱水而连接,同时也就明确D分子中有羧基,后者与B中的羟基“酯化”脱水相连。D的羧基何处来?当然是甲苯侧链氧化的产物。接着问:酯化反应是反应I呢还是反应II?这时,应试者需记住靶分子芳香环上的氨基处在主链的对位,再联系框图指出B和D连接后还要进行一个还原反应(III)才得到靶分子,从靶分子中保留着羧基可见,还原反应不可能是羧基被还原,就被“逼”到I和II之一是硝化反应,在芳香环上引入硝基,最后被还原为氨基。于是问题只剩下I和II是先硝化后氧化甲基还是先将甲基氧化后再硝化。中学课本里有甲苯氧化得到三硝基甲苯的反应,说明甲苯氧化硝基才会被引入甲基的邻对位,由此可判断,I是硝化,II是甲基氧化为羧基,整个试题得解。【答案】甲苯必须先硝化后氧化。若应答为先氧化后硝化,反应试剂正确时,扣4分。【评论】由以上解题思路分析可见,此题的知识基础只需中学化学已足够解题。此题尽管在某些地方与去年试题相似,但却排除了多种可能性,比去年的试题严格。当然,如果应试者有乙烯氧化得到环氧乙烷、芳香烃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等知识,对解题有明显的帮助,思考起来会自如得多,这可能会加强一些老师的“知识是智力的基础,智力是知识的总和”的观念,坚持在课外活动中多多增加有机化学的知识量。但如果以为应试者解出本题必须经过大学老师在所谓“奥校”或“奥班”的培训,并非符合实际。考场实情是,有许多应试者并未参加过任何“奥校”或“奥班”,此题同样得满分。而许多“奥校”或“奥班”\n学生反而做不出此题来,而且也非个别现象。因此我们认为,对此题的理解仍然应从该题如何考察应试者的智力,特别是“上下求索、左右逢源、前后呼应”三维逻辑思维的角度才合适。不知诸位是否同意?笔者认为,今后的初赛试题应尽可能在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特别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上多多努力,扭转过多借助高一级化学知识的偏向。200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1.1999年是人造元素丰收年,一年间得到第114、116和118号三个新元素。按已知的原子结构规律,118号元素应是第周期第族元素,它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最可能呈现的状态是(气、液、固选一填入)态。近日传闻俄国合成了第166号元素,若已知原子结构规律不变,该元素应是第周期第族元素。(5分)【答案】七;零;气;八;VIA(5分,每个填空得1分)2.今年是勒沙特列(LeChatelier1850-1936)诞生150周年。请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如下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打开冰镇啤酒瓶把啤酒倒入玻璃杯,杯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6分)【答案】(1)啤酒瓶中二氧化碳气体与啤酒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达到平衡:CO2(气)CO2(溶液),打开啤酒瓶,二氧化碳气体的压力下降,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平衡向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方向移动,以减弱气体压力下降对平衡的影响。(2)温度是保持平衡的条件,玻璃杯的温度比冰镇啤酒的温度高,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平衡应向减弱温度升高的方向移动,即应向吸热方向移动,从溶液中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是吸热的,因而,应从溶液中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注:压力和温度各3分,不与勒沙特列原理挂钩不给分。3.1999年合成了一种新化合物,本题用X为代号。用现代物理方法测得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X含碳93.8%,含氢6.2%;X分子中有3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和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碳原子;X分子中同时存在C—C、C=C和C≡C三种键,并发现其C=C键比寻常的C=C短。1.X的分子式是(2分)2.请画出X的可能结构。(4分)【答案】1.C5H42.如右右上图注:只有一种可能结构;重键位置必须正确,而键角和立体结构则不必要求。右上图是用Chemsketch程序制作的立体结构图,图形未画出重键,仅供参考,不是答案。4.理想的宏观单一晶体呈规则的多面体外形。多面体的面叫晶面。今有一枚MgO单晶如附图1所示。它有6个八角形晶面和8个正三角形晶面。宏观晶体的晶面是与微观晶胞中一定取向的截面对应的。已知MgO的晶体结构属NaCl型。它的单晶的八角形面对应于它的晶胞的面。请指出排列在正三角形晶面上的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至少画出6个原子,并用直线把这些原子连起,以显示它们的几何关系)。(6分)【答案】所有原子都是Mg(3分)所有原子都是O(3分);注:画更多原子者仍应有正确几何关系;右图给出了三角形与晶胞的关系,不是答案。5.最近发现一种由钛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气态团簇分子,如右图所示,顶角和面心的原子是钛原子,棱的中心和体心的原子是碳原子,它的化学式是______。【答案】Ti14C13(2分)说明:凡按晶胞计算原子者得零分。6.某中学同学在一本英文杂志上发现2张描述结构变化的简图如下(图中“—~—”是长链的省略符号):\n未读原文,他已经理解:左图是生命体内最重要的一大类有机物质(填中文名称)的模型化的结构简图,右图是由于左图物质与(化学式),即(中文名称)发生反应后的模型化的结构简图。由左至右的变化的主要科学应用场合是:______________;但近年来我国一些不法奸商却利用这种变化来坑害消费者,消费者将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蛋白质(或多肽);CH2O;甲醛;制作(动物)标本(或保存尸体);食物中残余甲醛可与人体蛋白质发生同右图所示的反应而受害(5分,每空1分)7.最近,我国某高校一研究小组将0.383gAgCl,0.160gSe和0.21gNaOH装入充满蒸馏水的反应釜中加热到115℃,10小时后冷至室温,用水洗净可溶物后,得到难溶于水的金属色晶体A。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A的单晶竟是六角微型管(如右图所示),有望开发为特殊材料。现代物理方法证实A由银和硒两种元素组成,Se的质量几近原料的2/3;A的理论产量约0.39g。1.写出合成A的化学方程式,标明A是什么。(3分)2.溶于水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答案】1.4AgCl+3Se+6NaOH=2Ag2Se+Na2SeO3+4NaCl+H2O(2分)A是Ag2Se(1分)2.NaCl、NaOH、Na2SeO3、Na2S(2分,Na2Se独得1分)注:Na2Se是由于原料中过量的Se歧化产生的。8.某中学生取纯净的Na2SO3·7H2O50.00g,经600℃以上的强热至恒重,分析及计算表明,恒重后的样品质量相当于无水亚硫酸钠的计算值,而且各元素的组成也符合计算值,但将它溶于水,却发现溶液的碱性大大高于期望值。经过仔细思考,这位同学解释了这种反常现象,并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了自己的解释是正确的。1.他对反常现象的解释是:(请用化学方程式表达)(5分)2.他设计的验证实验是:(请用化学方程式表达)(5分)【答案】1.4Na2SO3=3Na2SO4+Na2S(5分)2.说明:此题给出的信息未明确第1题所示的歧化是否100%地将Na2SO3完全转化为Na2SO4和Na2S,因此,只有全面考虑存在完全转化和不完全转化两种情形,并分别对两种情形的实验进行设计才是完整的答案:(1)设Na2SO3完全转化为Na2SO4和Na2S,需分别检出SO42-离子和S2-离子。SO42-离子的检出:SO42-+Ba2+=BaSO4↓不溶于盐酸。(2分)S2-离子的检出:方法1:加沉淀剂如:S2-+Pb2+=PbS↓(黑)(或醋酸铅试纸变黑)其他沉淀剂也可得分。方法2:加盐酸S2-+2H+=H2S↓(可闻到硫化氢特殊气味)。以上2种方法取任何一种方法均可得2分。(2分)(2)设Na2SO3未完全转化为Na2SO4和Na2S,检出SO42-加盐酸时以及检出S2-采用方法2时,除发生已述反应(注:已得4分)外,均会发生如下反应:SO32-+2S2-+6H+=S↓+3H2O(注:写成H2S和H2SO3反应也得分)(1分)9.最近,我国一留美化学家参与合成了一种新型炸药,它跟三硝基甘油一样抗打击、抗震,但一经引爆就发生激烈爆炸,据信是迄今最烈性的非核爆炸品。该炸药的化学式为C8N8O16,同种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是毫无区别的。1.画出它的结构式。(4分)2.写出它的爆炸反应方程式。(2分)3.该物质为何是迄今最烈性的非核爆炸品。(3粉)【答案】1.如右图所示。答八硝基环辛四烯者也按正确论。2.C8(NO2)8=8CO2+4N23.①八硝基立方烷分解得到的两种气体都是最稳定的化合物;②立方烷的碳架键角只有90o,大大小于109°28’(或答:是张力很大的环),因而八硝基立方烷是一种高能化合物,分解时将释放大量能量;③八硝基立方烷分解产物完全是气体,体积膨胀将引起激烈爆炸。\n说明:以上是参考答案,只要能答出类似以上要点者均可得满分10.据统计,40%的飞机失事时机舱内壁和座椅的塑料会着火冒烟,导致舱内人员窒息致死。为此,寻找装修机舱的阻燃聚合物是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最近,有人合成了一种叫PHA的聚酰胺类高分子,即主链内有“酰胺键”(—CO—NH—)。温度达180~200℃时,PHA就会释放水变成PBO(结构式如右图所示),后者着火点高达600℃,使舱内人员逃离机舱的时间比通常增大10倍。该发明创造的巧妙之处还在于,PHA是热塑性的(加热后可任意成型),而PBO却十分坚硬,是热固性的(加热不能改变形状)。1.写出PHA的结构式。(3分)2.根据高分子结构来解释,为什么PHA有热塑性而PBO却是热固性的。(2分)【答案】1.2.PHA高分子键的共轭较差,加热容易发生键的旋转,是柔性骨架,所以PHA具有热塑性,而PBO高分子键的共轭程度高,加热不容易发生键的旋转,所以PBO是热固性的。(2分)注:只要能对高分子骨架的键的性质能作正确的描述,均可得分,上述表述只是参考答案。11.已经探明,我国南海跟世界上许多海域一样,海底有极其丰富的甲烷资源。其总量超过已知蕴藏在我国陆地下的天然气总量的一半。据报导,这些蕴藏在海底的甲烷是高压下形成的固体,是外观像冰的甲烷水合物。1.试设想,若把它从海底取出,拿到地面上,它将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它的晶体是分子晶体、离子晶体还是原子晶体?你作出判断的根据是什么?(2分)2.已知每1立方米这种晶体能释放出164立方米的甲烷气体,试估算晶体中水与甲烷的分子比(不足的数据由自己假设,只要假设得合理均按正确论)。(6分)【答案】1.从海底取出的甲烷水合物将融化并放出甲烷气体,因为该晶体是分子晶体,甲烷分子和水分子都是由有限数目的原子以共价键结合的小分子,水分子和甲烷分子之间范德华力,而水分子之间是范德华力和氢键。(2分)2.假设甲烷气体体积是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数据,则1m3水合物中有甲烷164m3÷22.4m3/kmol=7.32kmol;假设甲烷水合物固体中的水的密度为1g/cm3,则其中有水1m3×1000kg/m3÷18kg/mol=55.56kmol;因此有:CH4︰H2O=7.32kmol︰55.6kmol=1︰7.6。甲烷水合物的组成可能是6CH4·46H2O(6分)【说明】以上是最简单的参考答案,设密度为1g/cm3也可包含甲烷,只要答案为CH4·6~9H2O,均可按满分计。但设密度为0.9g/cm3又包含甲烷则不能认为是合理的(岂不会漂到海面上来?另外,必须给出解题时的假设,否则不能得满分。)12.氯化亚砜(SOCl2),一种无色液体,沸点79℃,重要有机试剂,用于将ROH转化为RCl。氯化亚砜遇水分解,需在无水条件下使用。1.试写出它与水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你写的化学方程式是正确的。(只需给出实验原理,无须描述实验仪器和操作。评分标准:设计的合理性—简捷、可靠、可操作及表述。4分)【答案】1.SOCl2+H2O=SO2+2HCl(说明:写成H2SO3也按正确答案论)说明:水多时SO2溶于水得到亚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但因盐酸对亚硫酸电离的抑制,水溶液中仍大量存在SO2,故写SO2是正确的答案。2.向水解产物的水溶液加入硫化氢应得到硫磺沉淀。向另一份水解产物的水溶液加入硝酸银应得到白色沉淀。检出1种水解产物得1分。说明:以上仅为参考答案。只要是合理设计均应得分。13.某烃A,分子式为C7H10,经催化氢化生成化合物B(C7H14)。A在HgSO4催化下与水反应生成醇,但不能生成烯醇式结构(该结构可进一步转化为酮)。A与KMnO4剧烈反应生成化合物C,结构式如右图所示。试画出A的可能结构的简式。(9分)\n【答案】说明:必须给出3种结构式,每个结构式3分。共计9分。双键的位置划错不给分。此题未给出催化氢化的温度,未涉及开环反应。若学生在应答时指出可能有开环反应而不会有四元环和三元环的结构式存在也应按正确论。14.铂系金属是最重要的工业催化剂。但其储藏已几近枯竭,上小行星去开采还纯属科学幻想。研究证实,有一类共价化合物可代替铂系金属催化剂。它们是坚硬的固体,熔点极高,高温下不分解,被称为“千禧催化剂”(millenniumcatalysts)。下面3种方法都可以合成它们:①在高温下将烃类气体通过钨或钼的氧化物的表面。②高温分解钨或钼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即:钨或钼与烃或烃的卤代物形成的配合物)。③在高度分散的碳表面上通过高温气态钨或钼的氧化物。1.合成的化合物的中文名称是______和__________。(共4分,各2分)2.为解释这类化合物为什么能代替铂系金属,提出了一种电子理论,认为这些化合物是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结合的原子晶体,金属原子周围的价电子数等于同周期的铂原子或钌原子的价电子数。这类化合物的化学式(即最简式或实验式)是_______和_______。(4分,各2分)【答案】1.碳化钼;碳化钨;2.Mo2C;WC说明:每个钨原子的d轨道上平均多了4个电子,相当于Pt的电子结构,每个钼原子的d轨道上多了2个电子,相当于Ru原子的电子构型。15.2.00升(标准状况测定值)氢气和5.00克氯气混合经光照后直至检不出氯气剩余,加入9.00%NaOH溶液80.0mL(密度d=1.10g/mL)。问:需要加入多少毫升0.100mol/L的H2SO4才能使溶液呈中性?(10分)【答案】设氢气的体积已折合为标准状况,则:氢气:2.00L/22.4L=0.0893mol;氯气:5.00g/(35.45×2)g/mol=0.0705mol;氢气是过量的:H2+Cl2=2HCl;0.0705mol 0.141mol;HCl+NaOH=NaCl+H2O;0.141mol0.141mol;80.0mL9.00%NaOH溶液的质量为:80.0mL×1.10g/mL=88.0g;其中含NaOH质量:7.92g/40.0g/mol=0.198mol;吸收HCl气体后尚剩余NaOH为:0.198mol-0.141mol=0.057mol;中和NaOH需要的H2SO4:2NaOH+H2SO4=Na2SO4+2H2O:0.057mol0.0285mol(保留1位有效数字);需要0.100mol/L的H2SO4溶液的体积为:0.100mol/L·V=0.0285mol;V=0.285L=285mL说明:计算步骤不同时,有效数字可能有差别,答280~290均可按正确答案论,此题主要目的的是心理测试。中国化学会2001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2001年10月13日9︰00-12︰00共计3小时)第1题(4分)今年5月底6月初,各地报刊纷纷转载了不要将不同品牌洁污剂混合使用的警告。据报道,在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混合洁污剂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根据你的化学知识作出如下判断(这一判断的正确性有待证明):当事人使用的液态洁污剂之一必定含氯,最可能的存在形式是和。当另一种具有(性质)的液态洁污剂与之混合,可能发生如下反应而产生氯气: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地壳丰度(原子分数)12C12(整数)0.9893(8)13C13.003354826(17)0.0107(8)14C14.003241982(27)1.2×10-16(大气中)第2题(2分)目然界中,碳除了有2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外,还有一种半衰期很长的放射性同位素14C,丰度也十分稳定,如下表所示(注:数据后括号里的数字是最后一位或两位的精确度,14C只提供了大气丰度,地壳中的含量小于表中数据):试问:为什么通常碳的相对原子质量只是其稳定同位素的加权平均值而不将14C也加入取平均值?第3题(4分)最近报道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了化合物X,元素分析得出其分子式为C5H4\n,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明其分子中的氢原子的化学环境没有区别,而碳的化学环境却有2种,而且,分子中既有C-C单键,又有C=C双键。温度升高将迅速分解。X的结构式是:第4题(10分)去年报道,在-55℃令XeF4(A)和C6F5BF2(B)化合,得一离子化合物(C),测得Xe的质量分数为31%,阴离子为四氟硼酸根离子,阳离子结构中有B的苯环。C是首例有机氙(IV)化合物,-20℃以下稳定。C为强氟化剂和强氧化剂,如与碘反应得到五氟化碘,放出氙,同时得到B。4-1写出C的化学式,正负离子应分开写。答:4-2根据什么结构特征把C归为有机氙比合物?答:4-3写出C的合成反应方程式。答:4-4写出C和碘的反应。答:4-5画出五氟化碘分子的立体结构:第5题(5分)今年3月发现硼化镁在39K呈超导性,可能是人类对超导认识的新里程碑。在硼化镁晶体的理想模型中,镁原子和硼原子是分层排布的,像维夫饼干,一层镁一层硼地相间,图5-1是该晶体微观空间中取出的部分原子沿C轴方向的投影,白球是镁原子投影,黑球是硼原子投影,图中的硼原子和镁原子投影在同一平面上。5-1由图5-1可确定硼化镁的化学式为:。5-2在图5-l右边的方框里画出硼化镁的一个晶胞的透视图,标出该晶胞内面、棱、顶角上可能存在的所有硼原子和镁原子(镁原子用大白球,硼原子用小黑球表示)。a=b≠c,c轴向上图5-1硼化镁的晶体结构示意图第6题(8分)Mn2+离子是KMnO4溶液氧化H2C2O4的催化剂。有人提出该反应的历程为:Mn(Ⅶ)Mn(Ⅵ)Mn(Ⅳ)Mn(Ⅲ)Mn(C2O4)n3-2nMn2++CO2请设计2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这个历程是可信的(无须给出实验装置,无须指出选用的具体试剂,只需给出设计思想)。第7题(10分)某不活泼金属X在氯气中燃烧的产物Y溶于盐酸得黄色溶液,蒸发结晶,得到黄色晶体Z,其中X的质量分数为50%。在500mL浓度为0.10mol/L的Y水溶液中投入锌片,反应结束时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增加4.95g。X是;Y是;Z是。推理过程如下:第8题(11分)新药麦米诺的合成路线如下:8-1确定B、C、D的结构式(填入方框)。8-2给出B和C的系统命名:B为;C为:。8-3CH3SH在常温常压下的物理状态最可能是(填气或液或固),作出以上判断的理由是:第9题(10分)1997年BHC公司因改进常用药布洛芬的合成路线获得美国绿色化学挑战奖:\n旧合成路线:新合成路线:9-1写出A、B、C、D的结构式(填入方框内)。9-2布洛芬的系统命名为:。第10题(5分)最近有人用一种称为“超酸”的化合物H(CB11H6Cl6)和C60反应,使C60获得一个质子,得到一种新型离于化合物[HC60]+[CB11H6CL6]-。回答如下问题:10-1以上反应看起来很陌生,但反应类型上却可以跟中学化学课本中的一个化学反应相比拟,后者是:。10-2上述阴离子[CB11H6Cl6]-的结构可以跟图10-1的硼二十面体相比拟,也是一个闭合的纳米笼,而且,[CB11H6Cl6]-离子有如下结构特征:它有一根轴穿过笼心,依据这根轴旋转360°/5的度数,不能察觉是否旋转过。请在图10-1右边的图上添加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和短线(表示化学键)画出上述阴离子。第11题(10分)研究离子晶体,常考察以一个离子为中心时,其周围不同距离的离子对它的吸引或排斥的静电作用力。设氯化钠晶体中钠离子跟离它最近的氯离子之间的距离为d,以钠离子为中心,则:11-1第二层离子有个,离中心离子的距离为d,它们是离子。11-2已知在晶体中Na+离子的半径为116pm,Cl-离子的半径为167pm,它们在晶体中是紧密接触的。求离子占据整个晶体空间的百分数。11-3纳米材料的表面原子占总原子数的比例极大,这是它的许多特殊性质的原因,假设某氯化钠纳米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恰等于氯化钠晶胞的大小和形状,求这种纳米颗粒的表面原子占总原子数的百分比。11-4假设某氯化钠颗粒形状为立方体,边长为氯化钠晶胞边长的10倍,试估算表面原子占总原子数的百分比。\n第12题(11分)设计出燃料电池使汽油氧化直接产生电流是对世纪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最近有人制造了一种燃料电池,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汽油蒸气,电池的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离子。回答如下问题:12-1以丁烷代表汽油,这个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2-2这个电池的正极发生的反应是:负极发生的反应是:固体电解质里的O2-的移动方向是:向外电路释放电子的电极是:12-3人们追求燃料电池氧化汽油而不在内燃机里燃烧汽油产生动力的主要原因是:12-4你认为在ZrO2晶体里掺杂Y2O3用Y3+代替晶体里部分的Zr4+对提高固体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会起什么作用?其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答:12-5汽油燃料电池最大的障碍是氧化反应不完全产生堵塞电极的气体通道,有人估计,完全避免这种副反应至少还需10年时间,正是新一代化学家的历史使命。第13题(10分)溴酸钾测定苯酚纯度的步骤如下:称取含苯酚0.6000g的试样溶于2000mL0.1250mol/LKBrO3溶液(该溶液含过量的KBr),加酸酸化。放置,待反应完全后加入KI,而后用0.1050mol/L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碘,滴定终点为20.00mL。计算试样中苯酚的质最分数。【参考答案】第1题(4分)ClO-和Cl-。(各1分)酸性(1分)ClO-+Cl—+2H+=Cl2+H2O。(1分)(注:不写离子方程式或不配平不得分。)第2题(2分)14C不加权不会影响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因其丰度太低了。(2分)(注:涉及有效数字的任何表述均得满分,未涉及有效数字的不得分,如答:放射性元素不应加权求取相对原子质量之类。)第3题(4分)(注:平面投影图也按满分计。)第4题(10分)4-1C6F5XeF2+BF4–(1分)4-2分子中有C—Xe键。(2分)(答:“分子中存在氙和有机基团”得1分)4-3XeF4+C6F5BF2=C6F5XeF2+BF4–(1分)(注:用“→”代替“=”不扣分;离子加方括号得分相同;画出五氟代苯基结构不加分)。4-45C6F5XeF2+BF4-+2I2=4IF5+5Xe+5C6F5BF2(2分)(注:不配平不得分)4-5(4分)(注:4-5的答案需应用初赛基本要求规定的VSEPR模型才能得出。只要正确表述出四方锥体都得满分,表述形式不限。)第5题(5分)5-1MgB2(2分)(注:给出最简式才得分)或a=b≠c,c轴向上(3分)5-2(注:任何能准确表达出Mg︰B=1︰2的晶胞都得满分,但所取晶胞应满足晶胞是晶体微观空间基本平移单位的定义,例如晶胞的顶角应完全相同等。)第6题(8分)1.对比实验:其一的草酸溶液中加Mn2+离子,另一不加。在滴加KMnO4溶液时,加Mn2+者反应速率快。(4分)2.寻找一种试剂能与Mn(VI)、Mn(IV)或Mn(III)生成配合物或难溶物;加入这种试剂,反应速率变慢。(4分)(注:表述形式不限。其他设计思想也可以,只要有道理都可得分。)第7题(10分)X是Au(2分);Y是AuCl3(2分);Z是HAuCl4·3H2O(2分)要点1:X为不活泼金属,设为一种重金属,但熟悉的金属或者其氯化物与锌的置换反应得到的产物的质量太小,或者其水溶液颜色不合题意,均不合适,经诸如此类的排他法假设X为金,由此Y=AuCl3,则置换反应的计算结果为:2AuCl3+3Zn=3ZnCl2+2Au;反应得到Au的质量=\n0.100mol/L×0.500L×197g/mol=9.85g;反应消耗Zn的质量=0.100mol/L×0.500L×65.39g/mol×3/2=4.90g;反应后得到的固体质量增重:9.85g-4.90g=4.95g(2分);要点2:由AuCl3溶于盐酸得到的黄色晶体中Au的含量占50%,而AuCl3中Au的含量达65%,可见Z不是AuCl3,假设为配合物HAuCl4,含Au58%,仍大于50%,故假设它是水合物,则可求得:HAuCl4·3H2O的摩尔质量为393.8其中Au的含量为197/394=50%。(2分)其他推理过程,只要合理,也得满分。第8题(11分)8-1B:C:D:(各2分,共6分)8-2B为3-硫甲基-1,2-环氧丙烷或甲基-2,3环氧丙基硫醚;C为:2-羟基-3-硫甲基-丙肼或1-硫甲基-3-肼基-2-丙醇(各2分,共4分)8-3气,H2O和CH3OH为液态主要是由于存在分子间氢键,H2S无氢键而呈气态,CH3SH也无氢键,故也可能也是气态。(1分)(其他理由只要合理均得满分。注:其沸点仅6oC;常识:它是燃气的添味剂,其恶臭可导致燃气泄露的警觉。本题的答案可用倒推法得出,只需有取代、缩合等概念而无须预先具备本题涉及的具体反应的知识)。第9题(10分)9-1A、B、C、D、的结构式(填入方框内)。(各2分;共8分。不标出非甲基碳上的H不扣分。注:本题除第1个反应外,其他反应可用倒推法得出答案。)9-2布洛芬系统命名:2-[对-异丁苯基]-丙酸或2-[4’-(3’’-甲基丙基)-苯基]-丙酸(2分)第10题(5分)NH3+HCl=NH4Cl(2分)(注:答其他非质子转移的任何“化合反应”得1分)。(3分)参考图形略。(注:硼上氢氯互换如参考图形仍按正确论,但上下的C、B分别连接H和Cl,不允许互换。)第11题(10分)12,,钠(各1分,总3分)11-2晶胞体积V=[2×(116pm+167pm)]3=181×106pm3离子体积v=4x(4/3)π(116pm)3+4x(4/3)π(167pm)3=104×106pm3v/V=57.5%(1分)(有效数字错误扣1分,V和v的计算结果可取4位,其中最后1位为保留数字,不扣分。)11-3表面原子为8(顶角)+6(面心)+12(棱中心)=26;总原子数为8(顶角)+6(面心)+12(棱中心)+1(体心)=27;表面原子占总原子数26/27×100%=96%(1分)注:26和27均为整数值,比值26/27是循环小数0.962,取多少位小数需根据实际应用而定,本题未明确应用场合,无论应试者给出多少位数字都应按正确结果论。11-4计算分两个步骤:步骤一:计算表面原子数。可用n=2、3的晶胞聚合体建立模型,得出计算公式,用以计算n=10。例如,计算公式为:[8]+[(n-1)×12]+[n×12]+[(n-1)2×6]+[n2x6]+[(n-1)×n×2×6]顶角棱上棱交点棱上棱心面上棱交点面上面心面上棱心n=10,表面原子总数为2402(2分)步骤二:计算晶胞聚合体总原子数:n3×8+[8]×7/8+[(n-1)×12]×3/4+[n×12]×3/4+[(n-1)2×6]/2+[n2×6]/2+[(n-1)×n×2×6]/2=8000+7+81+90+243+300+540=9261(2分)表面原子占总原子数的百分数:(2402/9261)×100%=26%(1分)(总5分)(注:本题计算较复杂,若应试者用其他方法估算得出的数值在26%左右2个百分点以内可得3分,3个百分点以内可得2分,其估算公式可不同于标准答案,但其运算应无误。本题要求作估算,故标准答案仅取整数,取更多位数不扣分。)第12题(11分)12-12C4H10+13O2=8CO2+10H2O(1分)(必须配平;所有系数除2等方程式均应按正确论。)12-2O2+4e=2O2–(2分)(O2取其他系数且方程式配平也给满分。)C4H10+13O2––26e=4CO2+5H2O(2分)(系数加倍也满分。)\n向负极移动;(1分;答向阳极移动或向通入汽油蒸气的电极移动也得满分。)负极。(1分;答阳极或通入汽油蒸气的电极也得满分)12-3燃料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2分)(答内燃机能量利用率较低也满分;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等,得分相同。)12-4为维持电荷平衡,晶体中的O2–将减少(或导致O2–缺陷)从而使O2–得以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阳极)移动。(1分)(表述不限,要点是:掺杂晶体中的O2–比纯ZrO2晶体的少。)12-5碳(或炭粒等)(1分)第13题(10分)KBrO3(1mol)~3Br2(3mol)~C6H5OH(1mol)~6S2O32–(6mol);0.1250mol/L×0.02000L–0.1050mol/L×0.02000L/6=2.150×10–3mol(2.150×10–3mol/L×94.11g/mol/0.6000g)×100%=33.72%(10分)2个算式若是正确的但运算出错可各得2分。若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需列出4个化学方程式,方程式正确可各得1分。本题的有效数字为4位。若最后结果的有效数字错误扣1分。中国化学会2002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2002年9月15日9︰00-12︰00共计3小时)l竞赛时间3小时。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能进考场。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前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l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所有解答必须写在站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草稿纸在最后一页。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l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l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第1题(5分)阅读如下信息后回答问题:元素M,其地壳丰度居第12位,是第3种蕴藏最丰富的过渡元素,是海底多金属结核的主要成分,是黑色金属,主要用途:炼钢,也大量用来制作干电池,还是动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1.M的元素符号是。2.M的最重要矿物的化学式是。3.M的三种常见化合物是、和。【答案】1.Mn(1分)2.MnO2(1分)3.M的三种常见化合物是MnO2、MnSO4和KMnO4。(3分)注:必须答MnO2和KMnO4,而Mn(II)盐也可答硝酸锰等。第2题(6分)用地壳中某主要元素生产的多种产品在现代高科技中占重要位置,足见化学对现代物质文明的重要作用。例如:1.计算机的芯片的主要成分是;2.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3.目前应用最多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材料是;4.用作吸附剂、干燥剂、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的人造分子筛大多是一类称为的化合物;5.有一大类化合物,结构独特,兼备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双重性能,有耐温、电绝缘性好、难燃、憎水、耐腐蚀……等特性,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气、建筑、运输等行业,用于密封、粘合、润滑、涂层、表面活性、防水、防潮……,已为现代社会不可替代的新材料。这类材料在分子结构上的特点是和。【答案】1.硅(或Si或单晶硅)(1分)2.二氧化硅(或SiO2)(1分)3.硅(或Si)(1分)4.铝硅酸盐(或硅铝酸盐)(1分)注:此题明确是分子筛,不应答硅胶,答硅酸盐也不给分。5.具有Si-O键与硅相连的烃基(2分)\n质量数半衰期衰变方式2631s释放α粒子2640.00008s释放α粒子;或自发裂变2650.0018s释放α粒子;或自发裂变266不详不详2670.033s释放α粒子;或自发裂变268不详不详2699.3s释放α粒子第3题(3分)最近有人用高能26Mg核轰击Cm核,发生核合成反应,得到新元素X。研究者将X与氧气一起加热,检出了气态分子XO4,使X成为研究了化学性质的最重元素。已知的X同位素如下表所示,上述核反应得到的核素是其中之一,该核素的衰变性质保证了其化学性质实验获得成功。1.X的元素符号是。2.用元素符号并在左上角和左下角分别标注其质量数和质子数,写出合成X的核反应方程式(方程式涉及的其他符号请按常规书写)。【答案】1.Hs(1分)2.+=+5n(2分)(n也可写成等,但写成“中子”扣1分)第4题(6分)1.汞与次氯酸(摩尔比1︰1)发生反应,得到2种反应产物,其一是水。该反应的方程式为;反应得到的含汞产物的中文名称为。2.N2H4在一定条件下热分解,产生NH3、N2和H2,后两者摩尔比为3︰2,写出反应方程式。3.第二周期元素A与氢形成的如下化合物中的A-A键的键能(kJ/mol):CH3-CH3346,H2N—NH2247,HO-OH207试问:它们的键能为什么依次下降?【答案】1.2Hg+2HClO=Hg2OCl2+H2O(1分)碱式氯化汞(或氯氧化汞)(1分)注:Hg2OCl2也可写成HgO·HgCl2或HgCl2·HgO2.7N2H4=8NH3+3N2+2H2(2分)3.乙烷中的碳原子没有孤对电子,肼中的氮原子有1对孤对电子,过氧化氢中的氧有2对孤对电子,使A—A键的键能减小。(2分)第5题(13分)六配位(八面体)单核配合物MA2(NO2)2呈电中性;组成分析结果:M31.68%,N31.04%,C17.74%;配体A不含氧:配体(NO2)x的氮氧键不等长。1.该配合物中心原子M是什么元素?氧化态多大?给出推理过程。2.画出该配合物的结构示意图,给出推理过程。3.指出配体(NO2)x在“自由”状态下的几何构型和氮原子的杂化轨道。4.除本例外,上述无机配体还可能以什么方式和中心原子配位?用图形画出三种。【答案】1.nM︰nN=21.68/MM︰31.04/14=1︰(2y+2)MA=19.56×(y+1)y=2(设y为其他自然数均不合题意),得MM=58.7(g/mol)查周期表,M=Ni由配体(NO2)x的两个氮氧键不等长,推断配体为单齿配体,配位原子为O,故配体为NO2-,因此,Ni的氧化数为+2。(4分)注:推理过程合理都给分,不合理,即使结果正确也扣2分。2.设配合物中碳原子数为nC,则:nC︰nN=17.74/12︰31.04/14=0.667已知nN=2×2+2=6,所以,nC=0.677×6=4求出摩尔质量,由于剩余量过小,只能设A是氮氢化合物,由此得氢数,可推得配体A为H2NCH2CH2NH2,配合物的结构示意图为:(4分)注:合理推理过程2分,结构图2分3.(根据VSEPR理论,可预言)NO2-为角型,夹角略小于120°,N取sp2杂化轨道。(2分)4.(3分)注:只要图形中原子的相对位置关系正确即可得分;画出其他合理配位结构也得分,如氧桥结构、NO2-桥结构等第6题(8分)化合物A俗称“吊白块”\n,年产量上万吨,主要用于染色工艺,具还原性和漂白性,对热不稳定,有毒。近年报道,我国一些不法商人违章地将A添加到米、面、腐竹、食糖等食品中增白,导致多起严重食物中毒事件,如某地曾发生五所学校400余名学生食用含A食品一次性中毒事件。已知:固体A·2H2O的摩尔质量为154g/mol;A的晶体结构及其水溶液的电导证实A是钠盐,每摩尔A含1摩尔钠离子。A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大,20℃饱和溶液A的质量分数达45%。A的制备方法之一是,在NaOH溶液中分甲醛与Na2S2O4(连二亚硫酸钠)反应(摩尔比1︰1),反应产物为A和亚硫酸钠。A在化学上属于亚磺酸的衍生物,亚磺酸的通式为RSO2H,R为有机基团。1.画出A的阴离子的结构(简)式。2.写出上述制备A的“分子方程式”。3.给出A的化学名称。【答案】1.MA=32+3×16+3×1+12+23=118118+36=154(或[HOCH2SO2]-或或等)(3分)2.Na2S2O4+CH2O+NaOH=HOCH2SO2-Na++Na2SO3(3分)(或Na2S2O4+CH2O+NaOH=HOCH2SO2Na+Na2SO3或Na2S2O4+CH2O+NaOH=NaSO2CH2OH+Na2SO3)注:写不写结晶水都可以3.“羟甲亚磺酸钠”(或“羟甲基亚磺酸钠”)(2分)第7题(8分)据报道,我国酱油出口因“氯丙醇”含量超标而受阻。1.据研究,酱油中的“氯丙醇”的来源可能是酱油原料中的杂质脂肪水解产物甘油的羟基被氯取代的衍生物;另一来源可能是用离子交换树脂纯化水配制酱油,由于交换树脂采用1,2-环氧-3-氯丙烷(代号A)作交联剂,残留的A水解会产生“氯丙醇”;此外,A还可能来自包装食品的强化高分子材料。试写出由甘油得到的“氯丙醇”的结构简式和A水解的反应方程式,反应涉及的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2.在同一个碳上同时有2个羟基或者一个羟基和一个氯原子的“氯丙醇”是不稳定的,在通常条件下会发生消除反应,请给出2个反应方程式作为例子。【答案】1.(4分)(2分)注:标不标对映体得分相同。2.(各1分)第8题(9分)化合物A和B的元素分析数据均为C85.71%,H14.29%。质谱数据表明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84。室温下A和B均能使溴水褪色,但均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与HCl反应得2,3-二甲基-2-氯丁烷,A催化加氢得2,3-二甲基丁烷;B与HCl反应得2-甲基-3-氯戊烷,B催化加氢得2,3-二甲基丁烷。1.写出A和B的结构简式。2.写出所有与A、B具有相同碳环骨架的同分异构体,并写出其中一种异构体与HCl反应的产物。【答案】1.A的结构简式B的结构简式(各2分)2.结构简式与HCl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注:同分异构体各1分;写对任一“对应的”水解产物得2分。第9题(8分)Xe和F2反应,可得三种氟化物,视反应条件而定。下图表述的是将0.125mol/LXe和1.225mol/LF2\n为始态得到的生成物在平衡体系内的分压与反应温度的关系。1.应在什么温度下制备XeF6和XeF4?2.Xe和F2生成XeF6和XeF4,哪个反应放热更多?生成的反应放热更多。理由:3.为有效地制备XeF2,应在什么反应条件下为好?简述理由。【答案】1.约550K约850K(各1分)2.XeF6若Xe与F2生成XeF4的反应放热多,反应XeF4+F2=XeF6将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应有利于XeF6的生成,而由附图可见,事实恰恰相反。(4分)(或答:反应XeF6=XeF4+F2发生在相对高的温度下;或答:上述正向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所以正向反应是吸热的)3.在上图条件下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制备XeF2,但高温要求的技术问题太多,因而,应降低投料中F2/Xe的比值,可有效制备XeF2。(2分)第10题(10分)某远洋船只的船壳浸水面积为4500m2,与锌块相连来保护,额定电流密度为150mA/m2,预定保护期限2年,可选择的锌块有两种,每块的质量分别为15.7kg和25.9kg,通过每块锌块的电流强度分别为0.92A和1.2A。计算说明,为达到上述保护船体的目的,最少各需几块锌块?用哪种锌块更合理?为什么?【答案】首先算出通过体系的总电量:2×365d×24h/d×60min/h×60s/min=6.307×107s(1分)0.0150A/m2×4500m2=67.5A(1分);67.5A×6.307×107s=4.257×109C(1分);其次计算总共需要多少锌:电子的量为:4.257×109C/9.65×104C/mol=4.411×104mol(1分);锌量:4.411×104mol×65.4g/mol/2×10-3kg/g=1443kg=1.44×103kg(1分);需质量为15.7kg/块的锌块数为:1.44×103kg/15.7kg/块=91.7块≈92块(1分);92块×0.92A/块=85A>67.5A,电流强度可以达到要求。(1分);25.9kg/块:1.44×103kg/25.9kg/块=55.6块≈56块(1分);56块×1.2A/块=67.2A<67.5A,电流强度达不到要求,应当加1块,则57块×1.2A/块=68.4A,电流强度才能达到要求。(1分)选用较重的锌块更合理,因其电流强度较小,理论上可以保证2年保护期限,而用较轻的锌块因其电流强度太大,不到2年就会消耗光。(1分)第11题(5分)镅(Am)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锕系元素。241Am的放射性强度是镭的3倍,在我国各地商场里常常可见到241Am骨密度测定仪,检测人体是否缺钙:用241Am制作的烟雾监测元件已广泛用于我国各地建筑物的火警报警器(制作火警报警器的1片241Am我国批发价仅10元左右)。镅在酸性水溶液里的氧化态和标准电极电势(Ey/V)如下,图中2.62是Am4+/Am3+的标准电极电势,-2.07是Am3+/Am的标准电极电势,等等。一般而言,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是氧化剂的标准电极电势大于还原剂的标准电极电势。试判断金属镅溶于过量稀盐酸溶液后将以什么离子形态存在。简述理由。附:Ey(H+/H2)=0V;Eø(Cl2/Cl-)=1.36V;Eø(O2/H2O)=1.23V。【答案】要点1:Ey(Amn+/Am)<0,因此Am可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转化为Amn+,n=2,3,4;但Ey(Am3+/Am2+)<0,Am2+一旦生成可继续与H+反应转化为Am3+。(1分)(或答:Ey(Am3+/Am)<0,n=3)要点2:Ey(Am4+/Am3+)>Ey(AmO2+/Am4+),因此一旦生成的Am4+会自发歧化为AmO2+和Am3+。(2分)要点3:AmO2+是强氧化剂,一旦生成足以将水氧化为O2,或将Cl-氧化为Cl2,转化为Am3+,也不能稳定存在。(1分)相反,AmO2+是弱还原剂,在此条件下不能被氧化为AmO22+。要点4:Am3+不会发生歧化(原理同上),可稳定存在。(1分)结论:镅溶于稀盐酸得到的稳定形态为Am3+。第12题(8分)组合化学是一种新型合成技术。对比于传统的合成反应如A+B=AB,组合化学合成技术则是将一系列Ai(i=1,2,3,…)和一系列Bj(j=1,2,3,…)同时发生反应,结果一次性地得到许多个化合物的库(library),然后利用计算机、自动检测仪等现代化技术从库中筛选出符合需要的化合物。今用21种氨基酸借组合化学技术合成由它们连接而成的三肽(注:三肽的组成可以是ABC,也可以是AAA或者AAB等等,还应指出,三肽ABC不等于三肽CBA:习惯上,书写肽的氨基酸顺序时,写在最左边的总有未键合的α-氨基而写在最右边的总有未键合的羧基)。\n1.该组合反应能得到多少个三肽的产物库。答:个。2.假设所得的库中只有一个三肽具有生物活性。有人提出,仅需进行不多次实验,即可得知活性三肽的组成(每次实验包括对全库进行一次有无生物活性的检测)。请问:该实验是如何设计的?按这种实验设计,最多需进行多少次实验,最少只需进行几次实验?简述理由。【答案】1.213=92612.答案的要点有:①.实验设计:每次减少1个氨基酸用20个氨基酸进行同上组合反应,若发现所得库没有生物活性,即可知被减去的氨基酸是活性肽的组分。(2分)②.若头三次实验发现所得库均无生物活性,则可知被减去的三种氨基酸是活性肽的组成。因此,最少只需进行3次实验就可完成实验。(2分)第13题(11分)离于液体是常温下呈液态的离子化合物,已知品种几十种,是一类“绿色溶剂”。据2002年4月的一篇报道,最近有人进行了用离子液体溶解木浆纤维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向溶解了纤维素的离子液体添加约1.0%(质量)的水,纤维素会从离子液体中析出而再生;再生纤维素跟原料纤维素的聚合度相近;纤维素分子是葡萄糖(C6H12O6)的缩合高分子,可粗略地表示如下图,它们以平行成束的高级结构形成纤维;葡萄糖缩合不改变葡萄糖环的结构;纤维素溶于离子溶液又从离子液体中析出,基本结构不变。n=400~1000表木浆纤维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性离子液体溶解条件溶解度(质量%)[C4min]Cl加热到100℃10%[C4min]Cl微波加热25%,清澈透明[C4min]Br微波加热5~7%[C4min]SCN微波加热5~7%[C4min][BF4]微波加热不溶解[C4min][PF4]微波加热不溶解[C6min]Cl微波加热5%[C8min]Cl微波加热微溶表中[C4min]Cl是1-(正)丁基-3-甲基咪唑正一价离子的代号,“咪唑”的结构如右上图所示。回答如下问题:1.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以[C4min]+为代号的离子的结构式。2.符号[C6min]+和[C8min]+里的C6和C8代表什么?答:和。3.根据上表所示在相同条件下纤维素溶于离子液体的差异可见,纤维素溶于离子液体的主要原因是纤维素分子与离子液体中的之间形成了键;纤维素在[C4min]Cl、[C4min]Br、[C4min][BF4]中的溶解性下降可用来解释,而纤维素在[C4min]Cl、[C6min]Cl和[C8min]Cl中溶解度下降是由于的摩尔分数。4.在离子液体中加入水会使纤维素在离子液体里的溶解度下降,可解释为:。5.假设在[C4min]Cl里溶解了25%的聚合度n=500的纤维素,试估算,向该体系添加1.0%(质量)的水,占整个体系的摩尔分数多少?假设添水后纤维素全部析出,析出的纤维素的摩尔分数多大?【答案】1.(2分)注:不加括号而将“+”加在甲基氮上也正确。丁基用锯齿状无氢简式表示得分相同。2.己基辛基(1分)3.阴离子(或负离子)氢Cl-、Br-、BF4-结合氢的能力下降Cl-降低。(每空1分,小计5分)注:第3空或答半径增大,或与氢形成氢键的能力下降,或作为质子碱的碱性减小,等等4.水与离子液体中的阴离子形成氢键的能力更强。(1分)5.溶解于离子液体中的纤维素的摩尔质量为:6×12+10+5×16)×1000=1.62×105(g/mol)离子液体的摩尔质量为:8×12+15+14×2+35.5=96+15+28+35.5=175(g/mol)水的摩尔分数为:1.0/18/(1.0/18+75/175+25/1.62×105)=0.12析出的纤维素的摩尔分数为:(25/162000)/(1.0/18+75/175+25/1.62×105)=3.2×10-4(2分)\n中国化学会2003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第1题(5分)二战期间日本是在战场上唯一大量使用毒气弹的国家,战争结束日军撤退时,在我国秘密地遗弃了大量未使用过的毒气弹,芥子气是其中一种毒气。芥子气的分子式为(ClCH2CH2)2S。人接触低浓度芥子气并不会立即感受痛苦,然而,嗅觉不能感受的极低浓度芥子气已能对人造成伤害,而且,伤害是慢慢发展的。1-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芥子气。2-氯乙硫醚或2-氯乙烷硫化物(1分)1-2芥子气可用两种方法制备。其一是ClCH2CH2OH与Na2S反应,反应产物之一接着与氯化氢反应;其二是CH2=CH2与S2Cl2反应,反应物的摩尔比为2:1。写出化学方程式。2ClCH2CH2OH+Na2S=(HOCH2CH2)2S+2NaCl(1分)(HOCH2CH2)2S+2HCl=(ClCH2CH2)2S+2H2O(1分)2CH2=CH2+S2Cl2=(ClCH2CH2)2S+S(1分)1-3用碱液可以解毒。写出反应式。(ClCH2CH2)2S+2OH-=(HOCH2CH2)2S+2Cl-(1分)用NaOH代替OH-也可。方程式必须配平才能得分。第2题(7分)50年前,Watson和Crick因发现DNA双螺旋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DNA的中文化学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由如下三种基本组分构成的:脱氧核糖(基)、磷酸(基)和碱基;DNA中的遗传基因是以碱基的排列顺序存储的;DNA双链之间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给出DNA双螺旋结构在现代科技中应用的一个实例:基因重组或基因工程、转基因作物、人类全基因图谱……。(每空1分;无“基”字得分相同。)第3题(5分)在正确选项上圈圈。3-1下列化学键中碳的正电性最强的是A.C-FB.C-OC.C-SiD.C-Cl3-2电子构型为[Xe]4f145d76s2的元素是A.稀有气体B.过渡元素C.主族元素D.稀土元素3-3下列离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是A.Ga3+B.Ti4+C.Cu+D.Li+第4题(8分)在30o\nC以下,将过氧化氢加到硼酸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析出一种无色晶体X。组成分析证实,该晶体的质量组成为Na14.90%,B7.03%,H5.24%。加热X,得无色晶体Y。Y含Na23.0%,是一种温和的氧化剂,常温下在干燥空气里稳定,但在潮湿热空气中分解放氧,广泛用作洗涤剂、牙膏、织物漂白剂和美发产品,也用于有机合成。结构分析证实X和Y的晶体中有同一种阴离子Z2-,该离子中硼原子的化学环境相同,而氧原子却有两种成键方式。4-1写出X、Y的最简式,给出推理过程。X的最简式;NaBH8O7Y的最简式;NaBH2O4(各1分;写成水合物也可)推理过程:NaBHO14.90/23.0=0.6487.03/10.8=0.6515.24/1.008=5.2072.83/16.0=4.551187X变成Y是脱水过程。X为NaBH2O4·3H2O,则Y中Na的质量百分数为23/99.8=0.23(若X是NaBO3·4H2O,则Y中Na的质量分数为23/81.8=0.28不符合题意。)(1分)4-2用最恰当的视角画出Z2-离子的立体结构(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共价键用短线表示)。(5分;不写“2-”不扣分。)参考图形:第5题(6分)下图是一种正在投入生产的大型蓄电系统。左右两侧为电解质储罐,中央为电池,电解质通过泵不断在储罐和电池间循环;电池中的左右两侧为电极,中间为离子选择性膜,在电池放电和充电时该膜可允许钠离子通过;放电前,被膜隔开的电解质为Na2S2和NaBr3,放电后,分别变为Na2S4和NaBr。\n5-1左、右储罐中的电解质分别为;左:NaBr3/NaBr(1分;只写一种也可)右:Na2S2/Na2S4(1分;只写一种也可)5-2写出电池充电时,阳极和阴极的电极反应。阳极:3NaBr–2e-=NaBr3+2Na+(1分)阴极:Na2S4+2Na++2e-=2Na2S2(1分)5-3写出电池充、放电的反应方程式。(1分)5-4指出在充电过程中钠离子通过膜的流向。Na+的流向为从左到右。(1分)第6题(12分)2003年3月日本筑波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一个研究小组发现首例带结晶水的晶体在5K下呈现超导性。据报道,该晶体的化学式为Na0.35CoO2•1.3H2O,具有……-CoO2-H2O-Na-H2O-CoO2-H2O-Na-H2O-……层状结构;在以“CoO2”为最简式表示的二维结构中,钴原子和氧原子呈周期性排列,钴原子被4个氧原子包围,Co-O键等长。6-1钴原子的平均氧化态为+3.65。(1分;不写“+”给0.5分)6-2以代表氧原子,以代表钴原子,画出CoO2层的结构,用粗线画出两种二维晶胞。可资参考的范例是:石墨的二维晶胞是下图中用粗线围拢的平行四边形。、或或(画出1种晶胞给6分,画出2种晶胞给9分)\n画成不符合化学式者如:,不是同一形状平行四边形的最小体积者以及不符合平移特征的图形均不得分。6-3据报道,该晶体是以Na0.7CoO2为起始物,先跟溴反应,然后用水洗涤而得到的。写出起始物和溴的反应方程式。Na0.7CoO2+0.35/2Br2=Na0.35CoO2+0.35NaBr(2分;未配平不给分。)第7题(5分)杜邦公司因发明了一项新技术而获得了2003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奖。该技术利用基因工程将酵母菌的基因引入一种大肠杆菌,用来将葡萄糖发酵生成1.3-丙二醇。7-1在上述发酵过程中,葡萄糖首先转化为二羟基丙酮的一磷酸酯,随后转化为目标产物。该反应对于葡萄糖的原子利用率为84%。原子利用率是目标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除以反应物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乘以100%。(2分)7-2生产1.3-丙二醇的传统工艺是以石油为原料按下述路线进行的:石油→乙烯→环氧乙烷→3-羟基丙醛→1.3-丙二醇。获得3-羟基丙醛的反应在乙醚溶剂中进行,用钴催化剂或铑催化剂,温度80oC,压力107Pa;后一反应用镍催化剂,温度80-120oC,压力1.6x107Pa。对比之下,新工艺至少具有以下3种绿色化学特征:原子利用率高,使用了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反应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因而能耗低,不使用贵金属催化剂,不使用有机溶剂,有毒污染物排放少,反应在温和条件进行而不使用高压设备,……。(共3分;每答出上列各点之一给1分。)第8题(12分)8-1(4分)1摩尔高锰酸钾在240-300oC加热释放出19.2g氧气,写出反应方程式。(已知K2MnO4640oC分解,K3MnO4800oC分解。)5KMnO4=K2MnO4+K3MnO4+3MnO2+3O2(4分)8-2(3分)咖啡因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其结构式如下。常温下,咖啡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g/100gH2O,加适量水杨酸钠[C6H4(OH)(COONa)],由于形成氢键而增大咖啡因的溶解度。请在附图上添加水杨酸钠与咖啡因形成的氢键。(3分)(不要求氢键的键角和方向,但要求画在有孤对电子的氮原子上。)\n8-3(2分)阿司匹林结构式如下,难溶于水。若和适量柠檬酸三钠混合,即可增大溶解度。解释原因。阿司匹林中的羧酸和柠檬酸根反应形成阿司匹林的钠盐。(2分)(若写方程式表达得分相同,但必须配平。)8-4(3分)氯仿在苯中的溶解度明显比1,1,1-三氯乙烷的大,请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含图示)。(2分)CHCl3的氢原子与苯环的共軛电子形成氢键。(1分)(若只写“氢键”给1分。)第9题(6分)钒是我国丰产元素,储量占全球11%,居第四位。在光纤通讯系统中,光纤将信息导入离光源1km外的用户就需用5片钒酸钇晶体(钇是第39号元素)。我国福州是全球钒酸钇晶体主要供应地,每年出口几十万片钒酸钇晶体,年创汇近千万美元(1999年)。钒酸钇是四方晶体,晶胞参数a=712pm,c=629pm,密度d=4.22g/cm3,含钒25%,求钒酸钇的化学式以及在一个晶胞中有几个原子。给出计算过程。钒酸钇的化学式:YVO4(1分)计算过程:YVO4的摩尔质量为203.8g/mol;钒的质量分数为50.9/203.8=025合题意。203.8/4.22=48.3cm3/mol四方晶胞的体积V=7122X629X10-30cm3=3.18X10-22cm3(1分)48.3/6.02X1023=8.02X10-23cm3(1分)3.18X10-22/8.02X10-23=3.97≈4(1分)\n一个晶胞中的原子数:4X6=24(2分)(类似过程或步骤合并,得分相同)第10题(12分)美国Monsando公司生产了一种除草剂,结构如下图,酸式电离常数如下:pKa10.8,pKa22.3,pKa36.0,pKa411.0。与它配套出售的是转基因作物(大豆、棉花、玉米、油菜籽)的种子,转入了抗御该除草剂的基因,喷洒该除草剂后其他植物全部死光,唯独这些作物茁壮成长,由此该除草剂得名Roundup,可意译为“一扫光”。这四种转基因作物已在美国大量种植,并已向我国和巴西等国大量出口,但欧洲至今禁止进口。10-1Roundup为无色晶体,熔点高达200oC,根据如上结构式进行的分子间作用力(包括氢键)的计算,不能解释其高熔点。试问:Roundup在晶体中以什么型式存在?写出它的结构式。(2分)(电荷符号不加圈也可)10-2加热至200~230oC,Roundup先熔化,后固化,得到一种极易溶于水的双聚体A,其中有酰胺键,在316oC高温下仍稳定存在,但在无机强酸存在下回流,重新转化为Roundup。画出A的结构式。(3分)(不要求侧链的键角)10-3Roundup的植物韧皮的体液的pH约为8;木质部和细胞内液的pH为5~6。试写出Roundup后三级电离的方程式(方程式中的型体附加①②③④标注),并问:Roundup在植物轫皮液和细胞内液的主要存在型体(用你定义的①②③④表达)。提示:通常羧酸的电离常数介于磷酸的一、二级电离常数之间。-电离方程式:\n(3分,每式1分)植物轫皮液的主要型体:③(1分)细胞内液的主要型体:②(和③)(1分)10-4只有把Roundup转化为它的衍生物,才能测定它的pK1,问:这种衍生物是什么?这种衍生物是Roundup的强酸盐。(2分)(答盐酸盐等也可)第11题(10分)某烯烃混合物的摩尔分数为十八碳-3,6,9-三烯9%,十八碳-3,6-二烯57%,十八碳-3-烯34%。11-1烯烃与过氧乙酸可发生环氧化反应,请以十八碳-3,6,9-三烯为例,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C2H5-CH=CH-CH2-CH=CH-CH2-CH=CH-C8H17+3CH3COOOH=C2H5-CH-CH-CH2-CH-CH-CH2-CH-CH-C8H17+3CH3COOH(2分)OOO11-2若所有的双键均被环氧化,计算1摩尔该混合烯烃需要多少摩尔过氧乙酸。1摩尔十八碳三烯环氧化需3摩尔过氧乙酸;1摩尔十八碳二烯环氧化需2摩尔过氧乙酸;1摩尔十八烯环氧化需1摩尔过氧乙酸,因此:1摩尔混合烯完全过氧化需过氧乙酸:0.09X3+0.57X2+0.34X1=1.75mol(2分)11-3若上述混合烯烃中只有部分不饱和键环氧化,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分离后产物的环氧化程度:简述实验方案;写出相关的反应方程式和计算环氧化程度(%)的通式。实验方案:用已知过量的氯化氢(n/mol)与环氧化并经分离后的混合烯烃反应,反应完\n成后,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mol·L-1)滴定反应剩余的酸,记录滴定终点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V/mL)。(2分;若未写“分离后”,扣1分)相关方程式:R-CH-CH-R’+HCl=R-CH-CH-R’OHOCl(写出此式即得满分)NaOH+HCl=NaCl+H2O(2分)计算式:环氧化程度(%)=[(n-cV/1000)/1.75]X100%(写出此式即得满分)设x,y,z分别为三烯、二烯和单烯的摩尔分数,则计算通式为:环氧化程度(%)=[(n-cV/1000)/(3x+2y+z)]X100%(2分)第12题(12分)中和1.2312g平面构型的羧酸消耗18.00mL1.20mol/LNaOH溶液,将该羧酸加热脱水,生成含碳量为49.96%的化合物。确定符合上述条件的摩尔质量最大的羧酸及其脱水产物的结构式,简述推理过程。羧酸的结构式:脱水产物的结构式;(每式3分,共6分。)推理过程:(6分,参考答案如下,分值的大致分配:n=1,2,3,4,5,6各占1分。其他符合逻辑的应答也可,不完整应扣分。)设羧酸为n元酸,则:羧酸的摩尔质量为M=1.2312g/[(1.20mol/LX18.00mL/1000)/n]=57ng/mol羧基(COOH)的摩尔质量为45g/mol,对于n元酸,n个羧基的摩尔质量为45ng/mol,n元酸分子中除羧基外的基团的摩尔质量为(57-45)Xn=12n,n=1,2,3,4……,该基团只能是n个碳原子才能保证羧酸的摩尔质量为57ng/mol。对于一元酸:n=1,结构为:C-COOH,不存在。对于二元酸:n=2,结构为HOOC-C≡C-COOH(尚非最大摩尔质量平面结构)对于三元酸:n=3,无论3个碳呈链状结构还是三元环结构,都不存在。对于四元酸:n=4,结构为:\n或或第一个结构符合题意,但尚非最大摩尔质量的平面结构羧酸(注;且不能稳定存在)后两者具非平面结构,不符合题意。(最右边的结构可不写)五元酸跟三元酸一样不能存在。(或得出结论:n为奇数均不能成立。)对于六元酸:n=6,羧酸及其脱水产物结构式如上。羧酸具平面结构,符合题意。脱水产物的碳含量=12MC/(12MC+9MO)=50%。符合题意。n更大,不可能再出现平面结构的羧酸。(或用碳架结构表示)中国化学会2004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2004年9月12日9︰00-12︰00共计3小时)题号12345678910111213总计满分44615769868999100得分评卷人l竞赛时间3小时。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能进考场。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试卷(背面前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l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所有解答必须写在站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草稿纸在最后一页。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nl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l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H1.008相对原子质量He4.003Li6.941Be9.012B10.81C12.01N14.01O16.00F19.00Ne20.18Na22.99Mg24.31Al26.98Si28.09P30.97S32.07Cl35.45Ar39.95K39.10Ca40.08Sc44.96Ti47.88V50.94Cr52.00Mn54.94Fe55.85Co58.93Ni58.69Cu63.55Zn65.39Ga69.72Ge72.61As74.92Se78.96Br79.90Kr83.80Rb85.47Sr87.62Y88.91Zr91.22Nb92.91Mo95.94Tc[98]Ru101.1Rh102.9Pd106.4Ag107.9Cd112.4In114.8Sn118.7Sb121.8Te127.6I126.9Xe131.3Cs132.9Ba137.3La-LuHf178.5Ta180.9W183.8Re186.2Os190.2Ir192.2Pt195.1Au197.0Hg200.6Tl204.4Pb207.2Bi209.0Po[210]At[210]Rn[222]Fr[223]Ra[226]Ac-LaRfDbSgBhHsMt第第题(4分)+Ca=288115+3n(2分,不写3n不得分。答291115不得分。)288115=284113+4He(2分,质量数错误不得分。4He也可用符号α。(答下式不计分:284113-44He=268105或Db)题(4分)2004年2月2日,俄国杜布纳实验室宣布用核反应得到了两种新元素X和Y。X是用高能48Ca撞击Am靶得到的。经过100微秒,X发生α-衰变,得到Y。然后Y连续发生4次α-衰变,转变为质量数为268的第105号元素Db的同位素。以X和Y的原子序数为新元素的代号(左上角标注该核素的质量数),写出上述合成新元素X和Y的核反应方程式。第第题(4分)3原子炸药(或高能材料)高聚氮分解成N2释放大量能量(各1分)题(4分)2004年7月德俄两国化学家共同宣布,在高压下氮气会发生聚合得到高聚氮,这种高聚氮的N-N键的键能为160kJ/mol(N2的键能为942kJ/mol),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在这种晶体中,每个氮原子的配位数为;按键型分类时,属于晶体。这种固体的可能潜在应用是,这是因为:。第第题(6分)N2O2CO2H2O(每空1分,共4分)呼出气中的N2的分压小于吸入气中的分压的主要原因是呼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有较大分压,总压不变,因而N2的摩尔分数下降(1分);呼出气中的O2的分压小于吸入气中的分压的主要原因是吸入的O2被人体消耗了。(1分)(共2分)题(6分)某实验测出人类呼吸中各种气体的分压/Pa如下表所示:气体吸入气体呼出气体7927475848213281546340373266762651.请将各种气体的分子式填入上表。2.指出表中第一种和第二种呼出气体的分压小于吸入气体分压的主要原因。第第题(15分)1.NF3(1分)4NH3+3F2=NF3+3NH4F(1分)(共2分)2.N-F键的偶极方向与氮原子孤对电子的偶极方向相反,导致分子偶极矩很小,因此质子化能力远比氨质子化能力小。画图说明也可(如:)(1分)3.2NF3+2Hg=N2F2+2HgF2(1分)(14+19)×2=66(每式1分)(共3分)4.D:E:F:(每式1分)2N2F2+SnF4=[N2F+]2[SnF6]2-(1分)[N2F+]2[SnF6]2-=[N2F]+[SnF5]-+N2F2(1分)(共5分)5.阳离子的化学式为NF4+。(1分)NF3+F2+BF3=NF4+BF4-(1分)NF4+水解反应首先得到HOF(否则写不出配平的NF4+水解反应):NF4++H2O=NF3+HOF+H+定量生成NF3。(1分)而反应2HOF=2HF+O2和反应HOF+H2O=HF+H2O2哪一反应为主与反应条件有关,但无论哪一反应为主却总是定量生成HF。(1分)(共4分)题(15分)在铜的催化作用下氨和氟反应得到一种铵盐和一种三角锥体分子A(键角102°,偶极矩0.78×10-30C·m;对比:氨的键角107.3°,偶极矩4.74×10-30C·m);1.写出A的分子式和它的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分子质子化放出的热明显小于氨分子质子化放出的热。为什么?3.A与汞共热,得到一种汞盐和一对互为异构体的B和C(相对分子质量66)。写出化学方程式及B和C的立体结构。\n4.B与四氟化锡反应首先得到平面构型的D和负二价单中心阴离子E构成的离子化合物;这种离子化合物受热放出C,同时得到D和负一价单中心阴离子F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画出D、E、F的立体结构;写出得到它们的化学方程式。5.A与F2、BF3反应得到一种四氟硼酸盐,它的阳离子水解能定量地生成A和HF,而同时得到的O2和H2O2的量却因反应条件不同而不同。写出这个阳离子的化学式和它的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推断对它的水解反应产物作出解释。第第题(7分)吡啶甲酸根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设钒与2个吡啶甲酸根络合,50.9+244=295,氧的质量分数为21.7%;设钒与3个吡啶甲酸根络合,50.9+366=417,氧的质量分数为23.0%;设钒与4个吡啶甲酸根结合,50.9+488=539,氧的质量分数为23.7%;设钒与5个吡啶甲酸根结合,50.9+610=661,氧的质量分数为24.2%;钒与更多吡啶甲酸根络合将使钒的氧化态超过+5而不可能,因而应假设该配合物的配体除吡啶甲酸根外还有氧,设配合物为VO(吡啶甲酸根)2,相对分子质量为50.9+16.0+244=311,氧的质量分数为25.7%,符合题设。(3分)结论:该配合物的结构如下:(其他合理推论也可)和/或(得分相同,2分)钒的氧化态为+Ⅳ(或答+4或V+4)(1分)钒与吡啶甲酸根形成的五元环呈平面结构,因此,该配合物的配位结构为四角锥体(或四方锥体),氧原子位于锥顶。(1分)(共7分)(通过计算得出VO(C6H4NO2)2,但将配位结构画成三角双锥,尽管无此配位结构,却也符合题意,建议总共得4分,以资鼓励。用有效数字较多的原子量数据通过计算得出V(C6H4NO2)3·H2O,氧含量为25.7%,钒+3,五角双锥,尽管由于环太大而不可能,却也符合题意,建议总共得4分,以资鼓励。)题(7分)研究发现,钒与吡啶-2-甲酸根形成的单核配合物可增强胰岛素降糖作用,它是电中性分子,实验测得其氧的质量分数为25.7%,画出它的立体结构,指出中心原子的氧化态。要给出推理过程。第第题(6分)1.(5分)(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填隙模型中,八面体空隙与堆积球的比例为1︰1,在如图晶胞中,八面体空隙位于体心位置和所有棱的中心位置,它们的比例是1︰3,体心位置的八面体由镍原子构成,可填入碳原子,而棱心位置的八面体由2个镁原子和4个镍原子一起构成,不填碳原子。)2.MgCNi3(化学式中元素的顺序可不同,但原子数目不能错)。(1分)题(6分)最近发现,只含镁、镍和碳三种元素的晶体竟然也具有超导性。鉴于这三种元素都是常见元素,从而引起广泛关注。该晶体的结构可看作由镁原子和镍原子在一起进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ccp),它们的排列有序,没有相互代换的现象(即没有平均原子或统计原子),它们构成两种八面体空隙,一种由镍原子构成,另一种由镍原子和镁原子一起构成,两种八面体的数量比是1︰3,碳原子只填充在镍原子构成的八面体空隙中。1.画出该新型超导材料的一个晶胞(碳原子用小球,镍原子用大○球,镁原子用大球)。2.写出该新型超导材料的化学式。第第题(7分)由(1)求Xe的总量:Xe56.7mL-22.7mL=34.0mL34.0mL/2.24×104mL/mol=1.52×10-3mol(1分)XeO3+6Fe2++6H+=Xe+6Fe3++3H2O16(1分)x0.100mol/L×0.0300mLx=5.0x10-4mol(1分)Xe的总量1.52×10-3mol+5.0×10-4mol=2.02×10-3mol(1分)由(2)XeF2+2I-→I2~2S2O32-12(1分)yzz=2y(1分)XeF4+4I-→2I2~4S2O32-14(1分)2.02x10-3-y0.200mol/L×0.0350L-zy=5.4x10-4mol(XeF2)(1分)XeF42.02×10-3mol-5.4×10-4mol=1.48×10-3mol(1分)题(7分)用2份等质量的XeF2和XeF4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1)一份用水处理,得到气体A和溶液B,A的体积为56.7mL(标准状况,下同),其中含O222.7mL,余为Xe。B中的XeO3能氧化30.0mL浓度为0.100mol/L的(NH4)2Fe(SO4)2。(2)另一份用KI溶液处理,生成的I2被0.200mol/LNa2S2O3滴定,用去Na2S2O335.0mL。求混合物中XeF2和XeF4各自的物质的量。第第题(8分)1.三种。立体结构如下:IⅡⅢ(各2分,共6分)(结构式中的碳酸根离子也可用路易斯结构式表示,但须表明是单齿还是双齿配位(可不标2-);编号任意,但须与下题的分析对应;CO32-不能用π电子配位(受限于Co的配位数及NH3必为配体)。画其他配位数的配合物不计分。)2.配合物III可通过其离子特性与另两个配合物区分开:滴加AgNO3溶液,Br-立即被沉淀下来(而直接与钴配位的溴相当缓慢地沉淀)。也可通过测定电导将III与I、II区分(用红外光谱法区分也可)(1分)。I的偶极矩比II的偶极矩小,因此测定极性可将两者区分开(1分)。(共2分)题(8分)今有化学式为Co(NH3)4BrCO3的配合物。1.画出全部异构体的立体结构。2.指出区分它们的实验方法。第第题(6分)1.H2O2+Cl-+H+=H2O+HOCl(1分)2.氯氧(共1分)3.H2C=CH2+HOCl=HOH2C—CH2Cl(举其他含C=C双键的有机物也可)(2分)4.没有变化。理由:(1)过氧化氢把过氧团转移到钒原子上形成钒与过氧团配合的配合物并没有改变钒的氧化态,所以从三角双锥到四方锥体钒的氧化态并没有发生变化;(2)其后添加的水和氢离子都不是氧化剂或还原剂,因此,过氧团变成次氯酸的反应也没有涉及钒的氧化态的变化,结论:在整个循环过程中钒的氧化态不变。(2分)题(6分)下图摘自一篇新近发表的钒生物化学的论文。回答如下问题:\n1.此图钒化合物的每一次循环使无机物发生的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在上面的无机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被还原的元素是。3.次氯酸的生成被认为是自然界的海藻制造C—Cl键的原料。请举一有机反应来说明。4.试分析图中钒的氧化态有没有发生变化,简述理由。第第题(8分)1542=(M+Z)/Z或1696=(M+Z)/Z1696=[M+(Z-1)]/(Z-1)1542=(M+Z+1)/(Z+1)解联立方程:解联立方程:Z=11Z=10M=16951M=16950肌红朊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951(或16950),答任一皆可。(联立方程正确,计算错误,得6分。方程错为1542=M/Z等,求得Z=11或10,相对分子质量误为16960等,只得4分。(8分)题(8分)有一种测定多肽、蛋白质、DNA、RNA等生物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新实验技术称为ESI/FTICR-MS,精度很高。用该实验技术测得蛋白质肌红朊的图谱如下,图谱中的峰是质子化肌红朊的信号,纵坐标是质子化肌红朊的相对丰度,横坐标是质荷比m/Z,m是质子化肌红朊的相对分子质量,Z是质子化肌红朊的电荷(源自质子化,取正整数),图谱中的相邻峰的电荷数相差1,右起第4峰和第3峰的m/Z分别为1542和1696。求肌红朊的相对分子质量(M)。第第题(分)1.丙酸(1分)(1分)(5分;芥酸或性信息素结构中的碳数错误扣2分,试题要求写电解反应的方程式,因此,未写H2扣2分,将H2写成2H+扣1分,将Na2CO3写成CO2扣2分;总分最低为零分,不得负分)2.芥酸和丙酸氧化脱羧形成摩尔分数相等的2种烃基,同种烃基偶联的摩尔分数各占25%(或1/4或0.25),异种烃基偶联形成家蝇性信息素的摩尔分数占50%(或1/2或0.5)。(2分)题(9分)家蝇的雌性信息素可用芥酸(来自菜籽油)与羧酸X(摩尔比1︰1)在浓NaOH溶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得到。\n家蝇雌性信息素芥酸1.写出羧酸X的名称和结构式以及生成上述信息素的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该合成反应的理论产率(摩尔分数)多大?说明理由。第第题(9分)(每式1分,每个命名1分,共9分)D:2-溴-2-甲基丙酸G:2,2-二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共9分)题(9分)2004年是俄国化学家马科尼可夫(V.V.Markovnikov,1838-1904)逝世100周年。马科尼可夫因提出C=C双键的加成规则(MarkovnikovRule)而著称于世。本题就涉及该规则。给出下列有机反应序列中的A、B、C、D、E、F和G的结构式,并给出D和G的系统命名。第第题(分)1.(88.1g/MM)︰(134.4L/22.4L·mol-1)=1︰4(1分)MM=58.7g·mol-1M是Ni(1分)(共2分)2.(a)主要原因是混乱度(熵)增加了(从表面化学键角度讨论焓变、熵变和自由能变化也可)。(1分)(b)氧离子在氧化铝表面作密置单层排列,镍离子有规律地填入三角形空隙(图)。(密置层1分,填隙1分,共2分)1个“NiO”截面:(2rO2-)2sin120°=(2×140×10-12m)2sin120°=6.79×10-20m2(2分)1m2Al2O3表面可铺NiO数:1m2/6.79×10-20m2=1.47×1019(1分)相当于:74.7g·mol-1×1.47×1019m-2÷6.022×1023mol-1=1.82×10-3g(NiO)/m2(Al2O3)(1分)(共4分)(将1个“NiO”截面算成6.78×10-20m2,相应的1m2Al2O3表面可铺NiO数为1.48×1019,不扣分。题(9分)88.1克某过渡金属元素M同134.4升(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一氧化碳完全反应生成反磁性四配位络合物。该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跟氧反应生成与NaCl属同一晶型的氧化物。1.推断该金属是什么;2.在一定温度下MO可在三氧化二铝表面自发地分散并形成“单分子层”。理论上可以计算单层分散量,实验上亦能测定。(a)说明MO在三氧化二铝表面能自发分散的主要原因。(b)三氧化二铝表面上铝离子的配位是不饱和的。MO中的氧离子在三氧化二铝表面上形成密置单层。画出此模型的图形;计算MO在三氧化二铝(比表面为178m2/g)表面上的最大单层分散量(g/m2)(氧离子的半径为140pm)。参考答案\n下面红色部分是赠送的总结计划,不需要的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精选)XX年,我工区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事故隐患整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以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活动,一年来,在工区全员的共同努力下,工区安全生产局面良好,总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并更加牢固可靠。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大安全整治力度。\n 在今年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中,工区始终认真开展月度安全检查和日常性安全巡视检查记录,同时顺利完成公司组织的XX年春、秋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的专项隐患排查工作。截止日前,工区先后共开展各类安全检查71次,查出事故隐患点22处,均进行了闭环处理。通过检查活动,进一步夯实了工区的安全生产基础。 (二)顺利完成保电专项工作。 本年度工区共进行专项保电工作10次,累计保电天数达到90余天,通过工区全员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春节保电、国庆保电、七一保电、特高压投送电保电、500kv沁博线保电等一批重要节假日的保电工作。 (四)工作票统计及其他工作情况。 截止11月15日,我工区连续实现安全生产1780天;全年共办理工作票50张,其中第一种工作票24张,含基建单位8张;第二种工作票26张。工作票合格率100%,执行情况较好。全年工区所辖线路跳闸次数共计0次,线路跳闸率为0次/(百公里·年)。 (四)安环体系标准化建设 本年度在公司统一的部署下,工区积极参与安环体系标准化建设工作,先后派员参加安环体系标准化培训2次,迎接公司开展安环体系内审工作三次,先后审查出问题共计20余处,先后进行了闭环整改。截止日前,工区已初步建立起了标准化安环工作体系,在今后工作中,工区将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流程,努力确保体系工作符合外审相关要求。 (五)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工区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年初制定的安全工作目标,按照公司统一要求,工区各级人员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强化各级人员安全责任意识,一级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基础管理,加大安全培训教育力度。努力实现工区安全工作规范化管理。 (六)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着力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技能,我们先后制定并顺利实施了《XX年工区安全技能培训计划与方案》、《XX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活动的指导思想、活动主题、活动时间、活动组织形式和要求。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岗位资格,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培训,突出抓好一线青工和安全责任人培训教育,着力提高安全意识,不断增强自身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工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工区组织培训一线员工百余人次,先后组织工区所有生产人员参加《安规》培训以及登高架设取证以及复审培训工作,并对其进行考核,不合格者要求重新培训学习,考核合格后后方能上岗作业。对新进员工做好三级安全教育,特别是岗位培训,安全教育培训,并对其进行严格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n (七)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提高预警防范和处置事故灾难的能力。突出预防为主,着力做好事故超前防范的各项工作,这是我工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方针。一年来,我工区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加强各类事故以及可能危及安全生产的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预警、预防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建立应急值班制度,提高突发事故处置能力。工区举行了XX年迎峰度夏应急演练,有效提高了工区应急处置能力。先后圆满完成XX年迎峰度夏,防汛保供电等任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施工线路遗留问题较多,线下遗留树木和违建房屋不断增多,处理复杂。 (二)电力设施破坏、线下施工、异物等时刻威胁着线路的安全运行。施工周期较长的线下作业项目日益增多,各种超大机械施工较多,给线路运行造成很大的隐患,由于很难与施工方签订安全协议,工区在处理此类事件的时候很被动,各种隐患不在预控之中。 截止目前,工区共存在线下施工点22处,为保证线路安全运行,与施工方签订施工协议书3处,下发施工安全告知书13份,张贴警示标志共计5处。 (三)工区员工的安全意识、理论技能水平有待提高。随着线路的日益增多,生产任务繁重,我工区青工人数偏少且安全素质有待提高,对工区的安全生产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三、2015年安全生产工作思路下一年,我工区将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遏制安全事故,推动工区安全生产进一步持续好转。为此,我们将突出“四抓”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抓基层基础。按照“重基层、打基础、强监管”的工作思路,建立完善工作制度、设置基础台帐、健全监管网络,充分发挥安全监管职能,使安全生产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筑牢安全生产第一防线。 二是抓隐患治理。切实加强和解决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坚持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常态化,针对工区安全生产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完善监管办法,落实监管措施,做到月月普遍排查,每周重点排查,真正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抓重点防范。重点要放在线下作业大型机械的监管,防范线路外力破坏,积极争取主动,努力使各种线下外部作业项目完全处于工区的可控状态之中,强化隐患排查,落实整改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 四是抓宣传教育。加强警示教育,对典型安全生产违章行为及时曝光,加强学习,狠抓违章治理,增强所有人员安全生产制度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形成人人重视安全、关注安全、防范事故的良好氛围。时间飞逝,转眼xx年年关已到,我到xx公司也有一年时间了。这是紧张又充实的一年,xx见证了我从无到有。从今年三月八号进公司以来的一年,对我来说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从一名经验浅薄的应届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采购职员。面对这一年,xx公司所有人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克服了今年市场经济低迷的困难,使公司产品推陈出新,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为我们克服了困难,经受住了考验而骄傲自豪。\n 年初,我以应届生身份来xx公司实习,这是我从学校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人生道路上一个很重要的起点。众所周知采购部是公司业务的后勤保障,是关系到公司整个销售利益的最重要环节,所以我很感谢公司和领导对我的信任,将我放在如此重要的岗位上。回首这一年,我在xx的取得的进步都历历在目,每一个进步都值得我骄傲。正是因为有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一群可爱的同事,才使我能够快速适应工作,一步步走向成熟。 工作中有苦也有乐,但更多的是收获,这一年的工作我受益匪浅。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必躬行”。对我们应届生来说刚走上工作岗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把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并在实践中积累更加丰富的理论知识。转眼已经一年。就这一年的工作我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汇报我在xx公司一年来取得的成绩以及自己的不足。 一、个人成长方面: 1、心态转变。学校的生活养尊处忧,无需我们担忧某些问题,学校三点一线的生活,学习跟得上就可以,而在工作当中就不然,工作中,我们要考虑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怎样处理与上级领导、同事的关系,还有在工作当中的不尽人意等事情,这些都要我们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及时的转变心态会让我们工作更加顺利。 2、计划做事。有了明确的计划,目标才清晰,以至于在工作中不会茫然。在采购部工作的一年中,我每天都整理工作日志,记录下我要做的事情,然后再总结一下完成状况,日志看似平常,但在无形中提高你做事的效率和工作的有序程度。也改变了我刚开始工作缺乏系统和逻辑性的缺点。 3、处处留心皆学问。这是我毕业的时候导师对我讲的一句话,对这句话并没有给我多说什么,但在工作当中我深有体会,初到采购部我把仔细阅读以往的采购合同。在整理过程中我仔细的看了一下采购合同的内容,这为我以后的修改合同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我可以直接套用以前的合同范本,这个结果直接归为我的留心。在生活中只要你留心处处都有学问在,不要总是期盼别人告诉你怎么去做,应该学会思考自己应该怎样去做,留心别人怎么做。 4、不以事小而不为。做大事小事有不同的阶段,要想做大事,小事情必须做好。这是我急需知识和经验的阶段,做一些繁琐的小事情,很有必要。工作中我努力做好每一个细节,但我并没有感到烦,而是把它当作我素质培养的大讲堂,正因为这些小事情改变了我对工作的态度。小事情值得我去做,事情虽小,可过程至关重要。在xx有一群乐于帮助我的同事,在工作过程中,我虚心求教,同事也不吝啬热情帮助。从最简单的电子元器件,到产品特征、市场情况,让我在找到了学习了方向,使我更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n 5、认识的提高。以前我只泛泛认为采购就是买东西,简单的金钱与物质的交易,只要价格合适、质量过关那就可以。通过工作才知道其实不然,这个简单的买卖关系并不简单。保证适时适地适质适价都是采购过程中必须满足的要求。进入xx,我首先思想上转变了原来不正确的观念,在思想上和工作职责要求相统一。特别采购是公司供应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求我们以满足市场和生产需求为准绳,任何错误都有可能造成经济损失。所以说采购岗位需要的是完美的人,是有根据的。我自觉自己离要求还有很远,但是我一步步向这个方向靠近。我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采购工作者。 二、工作方面: 自入职以来,在公司和部门领导的悉心指导下,在部门同事的言传身教下,我很快融入xx公司。从基本的物料库存查询开始,到下订单,收货入库等工作都很快上手。 要说这一年积累的经验,我首先学会的是核价,不管采购任何一种物料,在采购前应熟悉它的价格组成,了解你的供应商所生产成品的原料源头价格,为自己的准确核价打下基础。这样谈判时,做到知已知彼,百战百胜。现今的社会是一个电子化的社会,作为采购人员要由不同的方面收集物料的采购信息,地域差别等。只有了解了市场,才真正了解了所需产品的价格定位,为采购活动做好先期准备。 公司内部的沟通很重要,特别像我一样,刚进公司的新人来说,尤为重要。八月份公司xxx项目采购任务下来了,这个项目在钣金件以及一些电子元器件方面有特殊的要求。刚开始我并未发现有这个的情况,等订单下了以后,问题才从供应商处反馈到我这里,我即使和已调任其他部门的前任同事沟通,才逐渐解决了这些问题。没了解清楚我就做出了决定,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所幸此次并未造成经济损失和生产的延误。这个事情让我明白沟通很重要,只有在有把握的情况下才做决定,才不会造成损失。 xx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在业内是出名的。成品的合格率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采购材料的品质是否达到产品要求。材料合格率、以及售后服务都属于质量范围。我们对物料的要求高了,就是对供应商的要求高了。例如包装问题,有的供应商任务包装有瑕疵不会影响产品质量,但对我们来说,不能够以点盖面,特别是对电子产品来说,任何细小的瑕疵都有可能影响品质。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有不同观点的供应商改变了不正确的看法。xxxx电子有限公司,是我们公司在接插件方面的主要供应商,原来因为我们在那里采购产品的系列多、供应产品多而杂,在来料准确率上存在这一定问题。但后来通过采购、品质的联合改善以及供应商自身的努力,在每个品种的物料上贴标示,包括我司物料代码和规格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等内容,来料不合格情况基本杜绝,而且标签还方便了我们检验和仓库入库,一举两得。这只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更新供应商和品质方面沟通下,在我负责的供应商里电子元器件到货不合格率降低到1%以下,钣金结构件到货合格率达到90%,没有对生产正常进行造成延误,也没有增加我们的采购成本。\n 采购成本的控制对任何公司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在采购过程中我不仅要考虑到价格因素,更要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做到货比三家;还要了解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操作,明确采购在各个环节中的不同特点、作用及意义。只要能降低成本,不管是哪个环节,我们都会认真研究,商讨办法。我们采购部遵循按照订单计划量向供应商下订单的原则,除却必要的余量,在满足供应商最少采购量的原则下,尽量不造成库存积压。避免因为库存造成公司经营成本的积压。同时不断正对市场变化寻找更优秀的供应商,例如,我司xxx项目的双头预置网线,采购成本一直较高,而且原供应商制作方法落后造成偶有不合格现象。十一月,我寻找到xxxx电子有限公司,经商谈发现此公司加工方法较原供应商先进,而且能够降低此网线25%的采购成本,从原2.0元/pcs降低到1.5元/pcs。十一月由xx电子供应的xx项目一个批次和xxx项目两个批次的双头预置网线,合格率达到100%。降低了xx项目的采购成本,而且更加完善了产品品质。今年下半年金属价格开始回落,我及时和供应商联系,使我司分频卡等项目用的铜柱采购成本降低了15%;还有xxx项目金属外壳通过更换供应商等措施,价格下降了20%。如何保障生产的正常供给,同时降低成本、保证来料质量是采购部每天都思考的问题。在部门领导的带领下,我们推陈出新,不断优化供应商资源库,根据技术工程师选型要求,及时反馈市场情况。身在采购部,确实感到很大的压力,同时也是动力,有压力才促使我不断去学习,跟进市场的发展,这对我个人经验积累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存在不足: 我渴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奋斗为xx多做一些贡献,但离领导及同事对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譬如我的产品知识、工作系统性、逻辑性还不能完全达到采购岗位的要求;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较低。面对以上不足,今后,我一定认真克服,发扬成绩,向先进学习,加强与领导和同事沟通交流,自觉把自己置于同事监督之下,刻苦学习、勤奋工作,认真查摆、分析、总结自己的各项不足,以最佳的工作状态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做一名合格的xx员工并完成从采购到优秀采购的进步。 最后,感谢公司所有领导和同事,我有今天的进步离不开大家的帮助和支持,是他们的协同和支持使我成功。总之,xxxx年我会以一颗感恩的心,不断学习,努力工作。我要用全部的激情和智慧创造差异,让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保证以发自内心的真诚和体察入微服务对待我的工作,追求完美,创造卓越!和大家一起齐心协力,从新的起点开始,迈向成功!\n\n\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