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通史复习资料 7页

  • 367.88 KB
  • 2022-07-27 发布

高中历史通史复习资料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第一部分:公元前三世纪以前的世界(上):先秦时期的中国时代特征:中华文化起源与初步发展前8世纪以前,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转型和奴隶社会繁荣时期前8-前3世纪,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奴隶制衰落、封建制度确立时期时间、公元前三世纪以前的世界分期夏、商、西周(前21世纪至前8世纪)春秋战国(前8至前3世纪)1、农业:原始农业发展,经历火耕、耜耕、1、农业: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战国推广;井田制瓦解;青铜农具三个发展阶段。私田、土地私有制;水利;小农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经经2、手工业:养蚕缫丝世界最早,西周斜纹济的基本特点。济提花织物;商周青铜冶铸繁荣,司母戊鼎最2、手工业:战国铁农具推广;丝织品种多、产量大、为著名;商朝发明原始瓷器;西周晚期出现质量高;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铁3、商业:打破官府控制,涌现大商人;商业发展促进3、商业:商朝人善于经商城市繁荣,各主要诸侯国都城成为繁华商业城市。中国1、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1、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春秋战国变法运动持续数百年,历政史2、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特点秦国商鞅变法最为深刻,封建制度得以确立。治3、处于奴隶制时期2、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文艺:原始歌舞为后世戏曲起源;绘画以人1、思想:百家争鸣儒道法墨;孔、孟、荀与儒家思想文物肖像为主,有帛画和壁画;商代甲骨文表的形成。化明汉字已具有完整的体系。2、文艺:《诗经》;《离骚》;战国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科技:日食、哈雷彗星3、科技:天文(石氏星表)、医学(扁鹊)、司南第一部分:公元前三世纪以前的世界(下):世界时代特征:古希腊奴隶制民主制时代,文化繁荣古罗马帝国的统治古代希腊(前9世纪-前4世纪后半期)古代罗马法的起源(前6-前3世纪)经济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为其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世1、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前9-8世纪出现雅典奴隶制城1、罗马法的起源。①前6世纪末共和国初期,只有习惯法;②前五世界邦国家雏形)对希腊文明的影响。纪中期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标志历2、伯利克里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梭伦改革奠基;克里政治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③3世纪中史斯提尼改革确立;前5世纪中期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期以后,出现“万民法”。推向顶峰)。2、罗马法的作用:维系和稳固了罗3、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马帝国的统治。----文化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n-第二部分: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十三世纪的世界(上):(中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征:中国封建制度正式确立与初步发展时间、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十三世纪的世界(上)分期秦汉(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魏晋南北朝(3世纪至6世纪晚期)1、农业:耦犁出现并传播到珠江流域;白渠。2、手工业:青铜器轻巧华丽;东汉水排使冶铁长期领先1、手工业:发明灌钢法,钢产、质大为提高,经世界、钢、青瓷;瓷器生产技术成熟;丝路开通,丝绸白瓷。济外销激增。2、江南得到开发3、商业:“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商业城市3、均田制、租调制4、经济政策:汉休养生息到盐铁专卖。1、秦始皇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皇帝制、三公九1、三省制萌芽;中政卿制、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2、九品中正制与士族形成;2、汉承秦制。西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对中国治3、公元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历央的威胁,使中央集权得到初步巩固;内朝外朝。融合。3、选官制的变化:世官制->皇帝任免->举孝廉史1、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西汉董仲1、思想:佛教盛行舒新儒学的主张;汉武帝使儒学成为正统的措施(太学等);佛教传入。2、文艺:书法进入自觉发展阶段,楷书完善、文2、文艺:秦统一文字,篆、隶通行,兵马俑;东汉始草书成熟,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化创楷书;绘画门类丰富,帛画与战国传承明显;汉赋。士大夫画家活跃,顾恺之《女》《洛》等有力3、科学:《氾胜之书》、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推动绘画发展。改进、《九章算术》、浑天仪、地动仪、《伤寒杂病论》、3、科技:圆周率、《齐民要术》《史记》。第二部分: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十三世纪的世界(中国:下隋唐宋元)时代特征:中国:封建社会的繁盛时期西方:黑暗的中世纪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十三世纪的世界(下)时间隋唐(581-907)宋元(960-1368)分期(6世纪晚期至10世纪初期)(10世纪中期至13世纪晚期)1、农业:大运河、曲辕犁(犁评)1、手工业:五大名窑;景德镇宋代著名,元代成为全国制瓷中心,烧制出青花瓷;黄道婆与棉纺织业。2、手工业: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2、商业:“市”的形成与发展(两宋市坊界限被打破,3、商业:“市”的形成与发展(市坊用围墙经店铺随处可设;早晚都可经营;四川地区出现世界最早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出现柜坊和飞济纸币交子);主要商业城市(宋代:开封,临安及四大名钱);主要商业城市(唐代长安、洛阳、扬镇;元代大都;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州、益州商业繁荣;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马可·波罗行记》)口,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3、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中国政隋唐三省六部制、安史之乱、唐蕃合同为一宋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宰相权力的削弱;元代行省制和历宰相权力的加强;元代对西藏的管理;汉到元政治制度治家、科举制史的特点。1、思想:宋代形成新儒学即理学,代表有二程、朱熹。1、思想:从“三教合归儒”到三教并行。2、文艺:宋词.元曲;书法:苏轼、赵孟頫;两宋宫廷画文2、文艺:唐诗;楷书步入盛世,名家名作迭活跃.画学兴起;风俗画为最大亮点,代表作《清明上河化出,欧体、颜体、柳体争奇斗艳;草书张旭、图》怀素。绘画吴道子;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3、科技: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罗盘针用于航海;四3、科技:雕版印刷、火药使用于军事。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元代火药传到欧洲;郭守敬《授时历》、简仪;王祯《农书》---\n-第三部分:14世纪-19世纪前期的世界时代特征: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时期西方:人的觉醒与征服世界时间、14-19世纪初的世界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中国分期14-19世纪初的欧洲(1368-1840年)1、手工业:炼钢技术仍领先世界;景德镇成全1、14、15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国瓷都,明清五彩、珐琅彩瓷,瓷器大量外销;苏杭丝织业鼎盛;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清2、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经朝时缓慢发展。民营手工业在明中叶后超过官营3、荷、英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济手工业占手工业的主导地位。2、商业:著名商帮(徽商、晋商);古代中国商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在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业发展的特点;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明中5、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1、明朝:废丞相(明太祖);设内阁(明成祖)、内阁获票拟权(明宣宗)。明太祖“三废”;郑和1、《大宪章》、英国内战、《权利法案》的制定、责政下西洋;1553年,葡萄牙人占据澳门任制内阁的形成2、美国独立战争与1787年宪法、治2、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联邦制的权利结构、3、法国大革命与法国政体的变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迁、《人权宣言》响。1、“文艺三杰”主要作品;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1、思想:八股取士、王阳明心学;李贽、黄宗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2、科技:伽利略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础。文2、文艺:明清小说;京剧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3、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化元明清士大夫文人画成就突出,写意画最能反映主要观点;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及社会其风貌。影响。3、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4、科技: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n-第四部分:19世纪中-20世纪初的世界时代特征:中国:封建社会穷途末路西方:蒸蒸日上与矛盾重重时间、19世纪中至20世纪初的世界(1840-1919)分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旧民主革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和旧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命的高潮主主义革命的终结(1840-1860年)(1861-1894)(1895-1912)(1912-1919)1、经济:洋务派近1、经济:列强资本输出进一1、经济:经济结构变代工业;民族资本步瓦解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1、经济:民国初期民族工化,自然经济开始瓦主义产生。义初步发展。业出现“短暂春天”。经解:近代工业出现。2、社会生活:留美2、生活:“断发易服”.“废2、社会生活:改阳历,采济2、社会生活:西方生幼童“断发易服”.止缠足”,改革婚姻,中山装;用先生、同志等称呼,城市活方式,通商口岸的轮船.铁路,电报网近代铁路网,汽车,航空业.电婚丧仪式简约文明,但农村衣食住行等社会习俗形成,近代报刊产话.电影业起步,报刊启蒙作传统风俗依旧中生用重大。1、甲午战争《马关条约》、黄1、列强与北洋军阀公开勾国1、鸦片战争与《南京历1、太平天国运动失海海战、台湾反割台斗争;八结,近代中国两大社会主要条约》、第二次鸦片战史败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矛盾合流政争2、洋务运动义和团2、孙中山维护共和民主的治2、太平天国运动兴:3、中国民族资产阶2、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斗争连遭挫败定都天京、全盛期与级产生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3、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天京变乱辛亥革命意义。壮大1、林则徐开眼看世1、戊戌变法。严复、康有为、文界;魏源与《海国图洋务思想“中体西梁启超的思想历程;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主志》用”、留学生、新式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要内容、新文化运动对近代化2、《天朝田亩制度》、学堂与近代教育程中的作用。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洪仁玕《资政新篇》。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工业革命在英、法、美三国迅速发展,并在19世纪中期相继完成。棉纺织技术的一系列革新成果和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促进机器普及和生产发展,大机器生产的工厂代替手工工场。作为这次工业革命的中心,1840年前后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取得世界工业垄断地位。工业革命经继续向德、奥、俄、日等国扩展。济2、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了)。3、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世界1、改革: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历史政2、欧洲的革命与代议制的确立:法国巴黎公社的成立、革命措施以及经验教训;法兰西第三共和治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1、思想:《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文2、科技: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意义;电动机与发电机的发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其意化义、量子论。、文艺: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画派美3术;近代以来的音乐,电影的出现。---\n-第五部分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时代特征:中国:战争不断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大危机时间、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1919-20世纪50年代初)土地革命抗战分期大革命(1919-1927)解放战争(1945-1949)(1927-1937)(1937-1945)----1、经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侵略,民族资本主义萎缩。2、社会生活:汽车在经各大城市成为权贵、济富商代步工具,京津航线开通、民航业拉开序幕;20年代中国电影业迅速发展。1、经济:“国民经1、经济:抗战时期民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族工业较快发展。击。2、社会生活:电影成熟,《渔光曲》;2、社会生活:《新华日报》、《解放日《义勇军进行曲》报》创刊。传唱;1、经济: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2、社会生活:国民政府政治腐败、民生凋敝,重工业薄弱,公路、铁路、民航业发展缓慢。3、40年代国统区左翼电影发达。----中国1、五四运动、中共“一历政大”和“二大”。史治2、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国共合作、北伐战争。1、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文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化史发展的重大意义。2、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政治基础1、南昌起义。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3、红军长征、遵义会议。工农武装割据的论著和思想主张。1、九一八、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日军细菌战和毒气战罪行。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正面战场抗战.敌后抗日斗争3、抗战胜利及其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的论著和思想主张(毛泽东思想已形成完整理论体系,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1、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论著及思想主张。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时20世纪20年代的世界大危机和二战(1929-1945)期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战后初期的世界(1945-50年代初)----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经主要内容;2、“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2、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现以及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济要性、新经济政策的主要3、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世内容与作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界历史政苏联建立1、1936年苏联新宪法,标志着苏联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会主义的建成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治立2、二战(1939-1945)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WB、IMF)、《关贸总协定》(GATT)。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雅尔塔体制、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1、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文2、20世纪西方文学和苏联文学;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性作品。化3、卓别林是“无声片”时代最负盛名的艺术家;苏联电影迅速发展;1927、1935有声、彩色电影分别问世。---\n-第六部分20世纪下半期的世界时代特征:中国:社会主义的确立与曲折发展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黄金时代与潜在危机时20世纪下半期的世界(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间现代史上的中国(1949年-21世纪初)、分过渡时期探索、曲折新时期期(1949-1956)(1957—1976)(1976-21世纪初)经1、经济:过渡时期总路线、1、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济“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1、经济:“大跃进”和人民其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共八大公社化运动。八字方针、文革改革;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与特2、社会生活:生活用品统购经济劫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统销;人民基本生活得到保2、新中国电影业出现新特点,2、社会生活:小康生活的实现,衣食住障.相继建成宝成.兰新等铁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题材的行变化大;铁路、公路密集,民航世界大路,公路交通发展迅速.《人民作品纷纷涌现;1958年中国国;2000年固话、移动电话世界第二;报日报》等成为党报,《光明日电视业诞生。刊业恢复生机;电影走向辉煌的新时代,中报》电视普及;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政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国1、文革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治第一届全国人大和《中华人民历成就、“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领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史2、“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的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交及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2、建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重要影响。大外交活动及其国际国内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文1、思想:建国后,毛泽东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社1、思想: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会主义经济、政治理论。其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线、独立自主。2、科技:电子计算机、载人航天等领域2、科技:“两弹一星”(导弹、原子弹、人造卫星);袁成就巨大。隆平的杂交水稻;时间、20世纪下半期的世界(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分期五十至七十年代初七十至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来----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美国和联邦德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出经家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表现以及现:欧共体的形成、日本崛济经济政策的变化。起为经济大国、中国的振2、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兴。要内容。世界历史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雅尔1、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出现:塔体制、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欧共体的形成、日本崛起为政“北约”和华约;古巴导弹危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治2、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欧共体的形起和中国的振兴。成、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不结盟2、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主要内容和后果。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世贸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1、苏联解体、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文1、文艺:20世纪西方文学和苏联文学;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性作品化2、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互联网(因特网)诞生。---\n----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