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复习资料2 5页

  • 84.39 KB
  • 2022-07-27 发布

高中化学复习资料2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卤素符号单融色溶解性常温状态氟F淡黄色‘失夫电子氧化■同一个自发反应,氧化剂氧化性比氧化产物强,还原剂还原性比还原产物强一个反应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能交错,最多归中至相等价态。与水剧烈反应气态氯CI黄绿色可溶气态澳Br深红棕色可溶液态碘I紫黑色难溶固态•卤素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的性质,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叫做萃取。•萃取操作使用梨形分液漏斗,步骤:确保活塞关闭,从上口加入乳浊液,塞上玻璃塞,振荡,打开活塞放气,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上口倒出上层液体。•萃取时放液要打开玻璃塞,不然液体难以流下。•一般的有机溶剂密度多比水小,其中ecu密度比水大,所以与水分层时在下层。•溟水:黄色,浓时橙色溟-有机溶剂:橙色至红棕色碘水:黄色至浅棕色碘酒:棕色碘-有机溶剂:紫色•氯、漠、碘离子都能与银离子形成沉淀:X+Ag+—>AgXlXe{CI,Br,I}其中AgCI是白色沉淀,AgBr是淡黄色沉淀,Agl是黄色沉淀,均具有感光性,且感光性依次增强,所以AgCkAgBr可用于感光材料。2、氧化还原反应\n取得电子阴离子失去电子3、化学键氧化还原反应本质是电子转移或偏移,化合价升高是氧化,化合价降{氐是还原。氧化还原反应电荷守恒。反应中有元素失去电子必然有元素得到电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同时发生,所以氧化剂还原剂同时存在,但可以为同种物质或同种元素。被氧化的是还原剂,生成氧化产物;被还原的是氧化剂,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取得电孑阳离子VA原子化学键主要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电负性(指吸引电子能力)相差较大的元素,一般是金属与非金属,成键电子强烈地偏向其中一个原子。可大概认为是电子发生转移,一个失去电子另一个得到电子,分别形成较稳定的阴阳离子在所有方向上互相发生强烈静电作用,达到平衡后形成稳定的离子键。所形成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cl离子化合物在非气态状态下不存在单个分子,总是以离子形态存在。•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元素,一般是非金属之间,电子轨道部分重叠,成键电子基本被两个原子共用,从而使得两原子达到较稳定的形态,原子间形成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不一定没有金属,如AlCho共价化合物一般以分子形态存在,溶于部分溶剂(如水)时电离成为阴阳离子。共价键有固定方向。•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只需分别写出阴阳离子的电子式即可,相同的多个离子不能合并。共价化合物使成键原子相邻,把共用电子成对标在两元素符号中间最终。•共价键可以是共用1对,2对或3对电子。•不同元素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一般具有极性,同种元素之间一定形成^极性键。•除稀有气体元素,同一周期的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递减,离子半径递减。同一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递增,离子半径递增。•相比原子,该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减小,阴离子半径增大。这是由于负电荷改变引起的电子云的变化导致的。4、晶体•晶体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重复地排列。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具有三维空间的周期性,隔一定的距离重复岀现,这种周期性规律是晶体结构中最基本的特征。因此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凸多面体的外形,这是晶体的自范性,非晶态物质不具有自范性。•固体不一定是晶体/晶体不一定是固体。•晶体分为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离子晶体是离子化合物的晶体,晶体由离子构成,不存在单个分子,阴阳离子按一定规律作空间排列,并延伸下去。离子晶体有几种基本结构,最常见、简单的是NaCI型和CsCI型。NaCI型每个阳离子(阴离子)周五有6个阴离子(阳离子\熔融破坏离子键,形成自由离子,熔融态是离子导体,—般熔点较高。•分子晶体是共价分子的晶体,由分子在空间通过一定规律排列形成,熔融破坏范德华力和氢键*,一般不含氢键的,分子量越大熔点越高。熔沸点较低。\n•稀有气体单质的晶体是分子晶体。■原子晶体是共价化合物,是原子原子间通过有规律的空间网状结构以共价键连接形成的巨大分子。-般硬度较大,熔沸点很高,熔融破坏共价键。•常见的原子晶体:Si02、Si、SiC、C(金刚石\B•石墨兼具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5、溶液物质溶解分为两个过程:扩散和水合。扩散过程吸热,水合过程放热。\niAH吸热物质溶解时的内能变化(■扩散、水合过程能量变化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宏观上溶解的能量变化。•扩散是粒子分散至溶液的过程,是物理过程,水合是水分子在粒子周围结合的过程,是化学过程。•常见溶解明显放热物质:CaCb、NaOH、H2SO4•常见溶解明显吸热物质:披盐、硝酸盐■晶体在溶剂中会同时进行溶解和结晶的过程,当二者速率相等时,既没有使晶体继续溶解的推动力,也没有析出晶体的推动力,所以宏观上不再溶解,这时达到了一种动态平衡,即溶解平衡。(化学平衡多为动态平衡)•由于水分子与溶质粒子形成的配位键,有时析岀的晶体会带有结晶水。常见结晶水合物:CuSO4-5H2O(m1FeSCk7H2O(绿矶LKAI(SO4)2-12H2O(明矶LCaSO4-2H2O(^6膏〉Na2SO410H2O(芒硝\Na2CO310H2O(石碱)•结晶水合物在室温下干燥的空气里失去结晶水叫风化,是化学反应。晶体因为在空气中吸水而在表面形成溶液叫潮解,是物理过程。•酸碱盐等电解质溶于水会电离形成自由离子,因此溶液能导电。•化学反应必定伴随能量变化,化学反应放出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的热效应。从整体上放出热量的叫放热反应,反之叫吸热反应。•酸与金属的反应、中和反应、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的逆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Q可表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放热反应时Q为正值,吸热为负值。■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状态完全相同时,无论过程怎样,总劇应一定相同。•一般内能较大的物质较内能较小的物质不稳定。•热化学方程式需要注明物质状态,因为不同状态热效应不同。系数表示化学计量数,所以不一定是最简整数比,但热效应的值会随之改变。Tmol物质充分燃烧形成最稳定的生成物时释放的热量叫做燃烧热。•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即能量守恒。•燃料充分利用需要考虑燃料的充分燃烧和热量的充分利用。•存在于自然界可以直接获取并使用的叫一次能源,获取后还需要加工处理才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n7、电化学化学能、电能可以互相转换,化学能转电能的装置叫化学电源,电能转化学能的装置叫电解池。二者反应必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氧化还原在两极分开进行。化学电源分为原电池、蓄电池和燃料电池。习惯上电解池两极叫阴极、阳极,原电池叫正极、负极、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是需要两种不同活动性材料的电极,经过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原电池中在该环境下较活泼的电极为负极,电极被氧化并往导线给出电子。电极材料形成离子进入溶液。酸性溶液中,H哙在阳极得到电子,形成氢气逸出。阳离子倾向于向阳极移动,阴离子倾向于向阴极移动。原电池、电解池对应关系:原电池正极一电解池阴极,原电池负极一电解池阳极。石墨作原电池电极时,一定为正极。干电池属于原电池。原电池负极电极会被腐蚀,正极电极材料不会发生反应。钢铁腐蚀一般是铁碳原电池导致的腐蚀,常见的是吸氧腐蚀,在酸性体系下是析氢腐蚀。通电可以使一些不能自发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2015-01-11杨浦高级中学高一⑼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