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1 KB
- 2022-07-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物理二轮复习资料 1物体带电的标志: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带电体的性质)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3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在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质就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差的物质就失去电子带正电。 4正电荷: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5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6验电器的作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7电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 8电子电量: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叫电子电量。它是*10-19库。 9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 10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 11电流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子移动方向与它正好相反。\n 12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及酸碱盐水液。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13电源: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在干电池中电能是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在。 14自由电子:在金属导体中能脱离原子核束缚而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的电子。 15电路:把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路径。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16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端的电路。 17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特点: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用电器。 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特点电流在某处分支,再在某处会合。 对于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明确以下5个关系对于分析问题是很重要的(以竖直向上提升重物的滑轮、滑轮组为例) (1)当不考虑动滑轮重及绳与滑轮之间摩擦时,拉力与被提升的物重的关系.\n (2)若考虑动滑轮重,不计摩擦时,拉力与被提升物重关系. (3)若考虑摩擦,拉力与被提升物关系. (4)绳子自由端(即: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与重物被提升的距离h的关系: S=nh(n为向上提升物体绳的段数) (5)绳子自由端(即拉力作用点)移动速度VF,重物被提升的速度VG关系. 一、光的传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可分为 (1)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 (2)人造光源如:蜡烛,电灯 2、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直线传播现象 ①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无影灯 ②小孔成像:倒立、实像 3、光的传播速度: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108 (2)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 (3)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 二、光的反射\n 1、反射现象:光射到物体的表面被反射出去的现象 2、概念: (1)一点:入射点 (2)二角: ①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②反射角:反射光学分与法线的夹角 (3)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 3、反射定律: (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2)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异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4、反射分类: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 (2)漫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不平行 5、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等大,正立,虚像) 三、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介面上将发生光路改变的现象。常见现象:筷子变“弯”、池水变浅、海市蜃楼。\n 2、光的折射初步规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折射角小于反射角(2)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不变(4)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增大 3、光路是可逆的 四、光的色散 1、定义:白光经过三棱镜时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2、色光三基色:红、绿、蓝。混合后为白色 3、颜料三原色:红、黄、蓝。混合后为黑色 4、颜色 (1)透明体的颜色决定于物体透过的色光。(透明物体让和它颜色的光通过,把其它光都吸收)。 (2)不透明体的颜色决定于物体反射的色光。(有色不通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光)。 五、光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相关概念:①主光轴②焦点(F)③光心(O)④焦距(f) 3、经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异侧焦点; ②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③经过凸透镜焦点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n 4、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5、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过同侧焦点。 6、凸透镜成像(1)原理:光的折射。(2)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二倍焦距见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 六、眼睛与视力的矫正 1、眼睛 (1)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视力的矫正 (1)近视眼 ①、特点:看不清远处物体。②、矫正:利用凹透镜来矫正。 (2)远视眼(老花眼) ①、特点:看不清近处物体。②、矫正:利用凸透镜来矫正 (3)眼镜的度数=100/f(f以米作为单位) 七、神奇的“眼睛” 1、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物体在焦距以内,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n 2、显微镜 ①结构:目镜、物镜。 ②成像原理: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放大镜,把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 3、望远镜 ①结构:目镜、物镜。 ②成像原理: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放大镜,把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 4、照相机 ①结构:镜头、光圈、快门、胶片。 ②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5、投影仪 ①结构:凸透镜、平面镜、屏幕。 ②成像原理:当物距在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