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资料 6页

  • 16.92 KB
  • 2022-07-27 发布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资料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资料  导语:特定地理区域内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建立在本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的,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举例说明某自然环境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1、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从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的角度认识各自然环境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  2、了解生物(尤其是植物)对于地理环境的指示作用,知道一些以植被名称命名的自然带。  (二)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能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能举一些区域、一些事件为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2、知道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是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能举例说明圈层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三)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读图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知道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的表现、成因。\n  2、读图认识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到内陆的水平地域分异的规律、成因,能说出不同地区的陆地自然带的名称,能试着寻找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之间的联系。  3、读图了解垂直地域分异的规律、成因,能说出某山地不同高度分布的自然带。  4、举例说明一些非地带性因素(地形、海陆分布、洋流)。  1北方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大部分位于35°N-50°N和105°E-135°E之间;其相对位置为渤海、黄海以东;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2.范围: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  (二)地形和土壤  1.地形: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  2.主要地形区:主要地形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辽东丘陵和山东丘陵等。  地质灾害:多火山,如长白山地区、太行山地区等。  2.土壤:黄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和黑土(东北地区,土壤肥沃)  (三)气候和植被\n  1.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但黑龙江沿岸和长白山地地区为湿润地区。常伴有寒潮、低温、洪涝、春旱等自然灾害。(思考:气候类型成因?)  2.植被:华北以落叶阔叶林为主,东北地区以寒温带针叶林为主。  (四)河流和湖泊  1.河流: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图们江、鸭绿江、辽河、永定河等。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少、水位季节变化南大北小、汛期北长南短、含沙量南多北少、结冰期北长南短。(思考:为什么是这样的水文特征?)  (提示:水量大小和水位季节变化大小主要取决于流域内气候因素特别是降水量的多少、降水强度、降水季节变化和气温高低;汛期取决于降水量多少、雨季出现时间和长短(外流河)或气温的高低(内流河);含沙量多少取决于河流流经地区的植被覆盖状况、土质状况和地势状况;结冰期取决于河流流经地区纬度的高低。)  (提示:思考黄河和松花江流域凌汛现象出现的河段和成因分析。)  2.湖泊:兴凯湖、长白山天池、镜泊湖、松花湖、洪泽湖等。(提示:天池的成因?)\n  (五)资源  1.矿产资源:大庆油田、中原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大同煤矿、朔州煤矿、抚顺煤矿等;本溪铁矿、鞍山铁矿;招远金矿。  2.化学资源:长芦盐场(思考:长芦盐场晒盐的时间和有利条件?)  3.其他资源:东北地区土地和森林资源丰富(提示:思考其成因?)。  (一)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知道哪些物质是天体,知道宇宙中的天体类别。  2、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知道我们目前观测到的宇宙的范围。  3、读图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阅读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特征资料,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以科学的观点认识宇宙。  4、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培养热爱地球、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知道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n  2、了解太阳的大气分层,知道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基本特征。  2、能分清昼夜现象与昼夜更替现象的原因,知道昼夜更替的周期。会在日照图上判断晨线和昏线。了解随着昼夜更替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情况。  3、知道地方时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知道如何划分时区,能简单计算区时。知道什么是“北京时间”。了解日界线的特征。  4、了解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移的现象、规律。  5、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基本特征。`知道如何判断近日点和远日点,了解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6、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知道黄赤交角及其影响。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方向,能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  7、能判断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8、了解昼夜长短与太阳直射点位置、与太阳直射点移动、与纬度位置的关系,能判断世界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知道极昼与极夜现象、变化规律。  9、知道四季更替的原因、地区差异。\n  10、了解五带划分的依据、范围、意义,知道五带的特征。  11、能在地图上判断方向。  12、能阅读简单的光照图。  (四)说出地球的圈层的主要特点。  1、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知道地球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分别包括哪几层。知道岩石圈的范围。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结构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知道什么是自然环境,什么是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范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