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9.11 KB
- 2022-07-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复习资料全套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解读:1)、结合相关区域的地理知识,考查“区域”概念的内涵、特点;2)、以具体区域为案例,比较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3)、以某一区域为中心,分析评价区域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和谐与矛盾关系。【自主学习】一、区域及区域差异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区域在地表具有的特征是: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3、区域差异: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二、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区域差异1、地理环境差异:1)>地理位置:长江三角洲: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出海口松嫩平原:大都位于北纬43-48度,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2)、气候条件:长江三角洲: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温带季风气候,虽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3)、土地条件:长江三角洲:经过人们长期耕作改造而形成的水稻土,多为水田,人均耕地面积小,较为分散松嫩平原:为肥沃的黑土,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面积高,集中连片4)、矿产资源: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2、生产活动差异1)农业:长江三角洲:一年两熟至三熟,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一年一熟,主耍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西部发展了畜牧业。2)二、三产业: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在开发早期,人们只能制造简单的生产工具(木棒、石器等)从事农业活动。长江流域土质黏重;黄河流域气候干燥,人们可利用较早掌握的灌溉技术发展农业,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沼泽较多,人们排水难度大,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水网,成为交通的阻隔。\n2、在农业社会,粮食生产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克服了自身的限制性条件后,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产地。成为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3、现代社会,(1)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商品率低;(2)河网稠密,耕地被分割的支离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生产规模小;(3)随着大大小小城市群的形成,城市公交用地的大量增加,使耕地面积减少;(4)城市周围的耕地,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的迈进,由粮食生产转变为乳畜业、园艺业为主。由于以上原因使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的地位大人下降,比如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太湖平原已提供不出多少商品粮了。【知识储备】1、区域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2、分析区域问题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步:搜集区域的相关资料。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人文条件(包括人口、经济、文化、历史沿革等)。第二步: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文字整理归类:成因分析、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第三步:区域差异分析、比较。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区域经济分析。区域发展阶段评价。第四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可持续发展模式。3、全面认识一个区域的方法(I)弄清划分类型。即看该区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属于什么类型,这是认识区域的第一步,起到定向的作用。(2)区位特征。也就是看该区域在何位置,与周围的区域有何联系。(3)区内共同性。分析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4)区间差异性。即比较该区域与其它区域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同。(5)边界形状。即记忆该区域的轮廓特征,以便迅速准确地确认,如省区轮廓、湖泊轮廓等。4、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较其他生产活动明显。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熟制、类型、农作物种类与该地良好的水热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又因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也较为发达,是我国的“鱼米之乡”;松嫩平原由于纬度较高、距海较远•水热条件不如长江三角洲,受其影响,只能发展旱作农业,农业熟制较低,降水较少的平原西部.更适宜发展牧业。5、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分析方法分析某个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往往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土地及矿产资源等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影响。\n①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区域的人口(素质、数量)、卜业、农业、商业、旅游业、交通运输状况等因素的有利及不利影响。6、农业社会,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长江屮下游平原的一些原來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教材仍抓住“水”和“土”两个因素进行分析。在农业社会,粮食牛产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克服了自身的限制性条件后,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产地。同吋,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7、现代社会.工商业得到发展,农业地位下降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再加「稠密的水网,耕地被分害d得很破碎,因此,农业生产的规模较小,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也较低,昔日的全国“粮仓”地位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屮的地位也比不「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全国的农业地位,主要是依靠优越的水热条件;东北平原在全国的农业地位,主要是因为人均耕地多,粮食商品率高。四川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的比较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西部,面积约20多万平方千米,是中国四人盆地之一。四川盆地气候常年暖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盆地四周被高山和高原环绕,东部是一系列平行的山岭和谷地,四北部是成都平原,地势四北高,东南低,长江流经盆地南部。当地人们利用微倾的地势,开挖了密如蛛网的人工河果,进行自流灌溉。成都平原成为中国自古以来水利事业发达的地区之一。吐鲁番盆地位于西北干旱区,是天山地区的陷落盆地,最低点在海平面以下155米,是中国陆地上最低的地方。盆地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周围山岭环绕,海拔从1000米当地人们通过长期生产实践,利用盆地内的倾料地势,巧妙地建造了引用地下水的特殊工程一坎儿井.以灌溉农田。盆地内农业发达•是中国长绒棉的主要产区。吐鲁番的葡萄香甜可口•更是远近驰名。在区域发展的后期阶段,区域要继续发展.就必须克服不协调的因素.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引进新的技术.改革区域的经济结构.促使区域产生新的经济增长活力。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一般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2.举例说出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屮应用解读:1)、运用工作原理示意图,考查遥感技术的平台、分辨率、工作环节及应用领域等知识;2)、关注中国、俄罗斯、欧洲等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掌握GPS的用途及应用范围;3)、以具体案例为切入口,考查地理信息系统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应用。【自主学习】一、地理信息信息技术的应用1、概念: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2、应用: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国土开发规划等许多领域屮发挥着重要作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业已成为趋势,如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二、遥感(RS)\n1、遥感的概念所谓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2、传感器是遥感的关键装置,是遥感的中心环节,接受地面物体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和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受站。3、主要环节:目标物一一传感器一一遥感地面系统一一成果4、特点:精度高,质量高,效率高,并节省人力、财力。5应用: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三、全球定位系统(GPS)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2、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一一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一一GPS信号接收机。3、特点:能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4、应用: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经纬度)、高程(海拔)。四、地理信息系统(G⑸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2、程序:信息源(数据)一一数据处理(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一一数据库(形成图层)——空间分析一一表达(地图、图像、统计图表、数字)3、应用: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可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可用于城市管理。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1、地理信息技术1)、遥感获取地理信息数据。2)、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3)、地理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估。2、数字地球1)概念: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來管理的技术系统。2)功能:数字地球能将不同空间、时间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能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实验基础。【知识储备】1、地理信息技术为构建数字地球莫定了基础。数字地球是以遥感技术、探测技术、数据库与地理信息技术、高速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虚拟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系统。数字地球是地球科学与信息科学技术的综合,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2、3S技术手段的选取由于3S技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因此在选取某一技术时应认清三者概念及相互关系(详见方法导悟).具体选择时应把握其本质区别:遥感(RS)是人的视力的延仲,它是侧重于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通过匕机或卫星卜携带的传感器吸收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来获得信息,并经过简单处理后获得资料.如航片、卫星云图片等,因此遥感实质卜是“看”的过程。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一定的数据源的基础卜进行分析、对比、计算,得出有益于人类生活、生产的结论,它侧重于“分析、计算”,相当于“想、算”的人的活动。例如:\n气象卫星在高空收集到云系等信息情况并传输到地面,这是RS技术的应用,而将卫星云图与地面「实测到的气温、湿度、风向等信息(统称为数据源)经过计算、分析处理得出天气情况的预测则是GIS技术的应用。GPS相对应用途径单一,即定位并通过多次定位i卜算速度等。它的最大特点是I二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与GIS技术的工作对象一“面”。在做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之类题FI时,首先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是“点”则选用GPS.如导航、珠峰高度测量等,如果是“面”则需看突出监测方面还是需处理i!?算才能得出结果,如要监测森林火灾则应选用RS技术,要在某城市选取大型商业中心区位应选用GIS技术。同吋一项工作往往可能在某次使用的是一种技术,而另一次则使用了另一种技术,其至是同时使用了多种技术。因此,要认真审清题目,提炼题冃屮的有效信息,如“某山区森林火灾发生后.扑救'}二作动用了卫星监测定位,并运用i!?算机软件对火势情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报”这一事件中,使用卫星监测是RS技术的应用,卫星定位则是GPS技术的应用,i}?算机处理预报信息则是GIS技术的应用。3、GPS主要功能(1)、防盗功能:当车主离开车辆,车辆处于安全设防状态时,如果有人非法开启车门或发动车辆,车辆会自动报警,此时车主手机、车辆监控中心同时会收到报警电话,不劳车主费脑伤神,监控中心的值班人员会立即联系110报警;且车辆自动启动断油、断电程序。(2)、反劫功能:车主尤其是出租车开到郊外,如果遇到几个悍匪劫车,也不再是孤军奋战。有强大的GPS系统支持,车主只要按下报警开关,车辆会向监控中心发出遇劫报警。如果报警开关被悍匪发现并遭到破坏时,遭破坏的系统能自动发出报警信号,监控中心便立即启动实现自动跟踪系统,立刻将车辆的位置信息反馈给口0,以便对车主进行及时营救。(3)、导航功能:也即是电子地图功能,这个功能才是GPS的正统功能。车主只要输入起点和终点,该系统便立即将两地之间的最佳捷径指给车主。可惜的是这项技术目前在中国短期内还是一种概念。据说,中国一汽等企业已开始着手研发自主导航系统,因此车主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可以发挥GPS的导航作用了。(4)、目前,国内主耍是通过语音导航,车主可以通过车辆的监控中心得到车辆所在位置。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一一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学习冃标】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解读:1)、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扩展较快地区的位置及成因;2)、说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对荒漠化形成的影响;3)、总结防治荒漠化的成功经验,并加以推广。【自主学习】一、荒漠化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2、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牛盐渍化。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分布区: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亚欧大陆的\n腹地。2、地形: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3、干旱的自然特征4、脆弱的生态环境,自然特征本身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的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5、气候异常: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利用不合理,其主要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和利用不当。由于人类因素是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加强人与自然的协调,这是做好荒漠化防治的核心四、不同历史吋期的荒漠化1、古代:肓目垦耕,大部分古绿洲被迫放弃。2、近代:大量人口涌入,人口激增,农星规模扩大,直接加剧了荒漠化。3、现代: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耕作地区和草原牧区荒漠化仍在蔓延。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危害: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到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口严重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2、荒漠化防治的内容: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止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3、原则:维护生态平衡和提高经济效益;治山、治水、治盐、治沙相结合。4、防治措施:a.合理利用水资源;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c・调节农、林、牧地Z间的用地关系;e.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f・控制人口增长【知识储备】1、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干旱的自然特征木身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气侯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而人为因素大大加速了土地荒漠化这一过程的发展,并冃・常常起决定性的作用。二者的表现可综合分析为:①人口增长过快也是荒漠化发生的重要原因。人口过多往往导致人们生活贫困,增大对现有生产性土地的压力.采取过度耕作、过度放牧、毁林及落后的灌溉方式等不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②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H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生态环境的结果,荒漠化程度及其在空间上的扩展受干旱程度和人畜对土地压力强度的影响。其中,自然因素形成荒漠化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异只是产生荒漠化的必要因素。2、某区域生态问题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1)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和分布森林面积锐减:主要发生在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草原退化:多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土地荒漠化:在四北表现为沙漠化,而在其他地区一也有水蚀荒漠化等表现形式。水土流失:在黄土高原区、东北地区、四川盆地边缘、横断山区、东南丘陵表现严重。旱涝灾害:分布较为广泛.如华北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以及东部季风区夏秋季节的洪涝灾害区。生物多样性破坏:分布较为普遍。水资源危机:在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区表现为资源型缺水,在湿润区则表现为水质型\n缺水。海洋牛态破坏:沿海地区有分布,如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红树林、珊瑚礁等被毁,赤潮等。湿地面枳减小:在东北地区、滨海地区由于开垦和城市建设造成湿地减少。湖泊面积缩小:由于围湖造01使我国几大淡水湖面积急居d萎缩。次生盐碱化:在华北地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等地广泛分布。(2)分析某生态问题的综合成因针对卜述每一问题,要分析其综合成因,一般应按以下思路展开:自然原因地形原因(海拔高度、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植被原因(密疏状况、季节变化等)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牛产技术、政策导向等当然,分析原因并不需每一方面均展开说明,应有针对性对卜述与某生态问题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如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自然条件包括:由高原山地向平原过渡、坡度较陡;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用形成,冲刷力强;植被稀疏,覆盖率低;土质由粉砂颗粒组成,疏松目•节理发育。人为原因包括:对植被的破坏尤其是对森林的砍伐;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如轮荒等;露天开矿的采矿方式。(3)针对成因,提出应对措施要做好这一步,关键在于加强针对性,针对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总结出应对措施,即包括对自然条件的改造和对人类活动的规划、管理,总之具体问题应具体对待,在此不作赘述。歌诀法记忆雨林破坏原因焚耕开垦过度,开辟大型农牧;采矿、水利、公路,商业性的伐木;全都因为人口激增和贫苦。3、荒漠化治理措施⑴合理利用水资源①在农作区主要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②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③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屮、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屮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⑵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①干旱地区的绿洲地区i应在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进行封沙育草;ii在绿洲前沿地带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积极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灌草植被)iii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组成一个多层防护体系。②在缺乏水源的地区利用柴草、树枝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扌当沙丘前移。⑶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一一宜林则林,宜牧则牧①现有林地应该作为防护林的一部分,不能再毁林开荒。②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不能盲目开星,主要用于种树种草,发展林业与牧业。③对己经造成荒漠化的地方,还应退耕还林,退耕还牧。⑷采取综台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解决农牧民的能源问题的途径:如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n⑸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对荒漠化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一一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学习FI标】1.分析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理解雨林的脆弱性2.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3.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解读:1)、、结合全球原始森林的分布,考查森林在不同区域发挥的不同环境效益;2)、伊亚马孙地区的开发为案例,分析雨林的开发与巴四人口经济发展的关系;3)、结合我国林区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认识破坏森林的危害及保护的重要性。【自主学习】一、森林资源及现状1、森林是重耍的自然资源。2、森林是环境资源:大气: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生物:繁衍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环保: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滞尘、防风固沙。3、原始森林: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原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难以通行、开发较晚;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是亚马孙热带雨林。4、森林减少导致的问题: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二、分布1、纬度分布: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陆地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南北纬15~25度。2、集中分布地区: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3、最大分布区:亚马孙河流域。三、全球环境效应1、影响着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肺”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形成云雨,涵养大量淡水。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四、雨林生态1、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2、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3、脆弱性:原因:雨林群落生产力高;生物循环旺盛。表现:土壤贫瘠;雨林生长所需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植物体内五、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被毁的原因: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发展中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投资手段。肓接原因是人类开发:过度的焚耕开垦;商业性伐木;开辟大型农牧场;采矿、修路、城市建设。2、亚马孙雨林得以保存的原因:历史:开发较晚、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自然:从林的阻隔、湿热的环境。社会:印第安人以渔猎、采集和传统的迁移农业为主,人口很少,对自然索取不多3、亚马孙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全长5500多千米;大量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大规模农场和牧牛厂出现;伐木公司的运输更为方便;沿线新建了造纸厂和炼铝厂等。4、移民亚马孙平原5、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n六、雨林的前途一一开发还是保护1、面临的形势:每年大约有口万平方千米的雨林因砍伐、焚烧而毁灭;1990-2000年南美洲共损失热带雨林面积32万多平方千米2、保护: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3、开发:利于当地人在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当前背景下,应该把放在第一位。4、保护措施:鼓励保护性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材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的机会。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知识储备】1、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热带雨林是“地球之肺”“巨大的储水库”和“牛物基因库”,它的牛态环境效应主要体现在三方面。(I)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Z肺”功能。近年來,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过多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热带雨林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对于抑制全球变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注意:近年来,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与破坏热带雨林有一定关系。(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3)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值得关注的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有许多有重要价值的物种.还没被充分研究己遭灭绝,有些物种还未被发现就已永远消失,这些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2、热带雨林的保护措施全球的热带雨林止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如果我们以全球的、长远的眼光去审视雨林目前的形势,应该坚定地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以可持续发展为优先目标。具体措施见下图:3、热带雨林生态脆弱性分析方法在热带雨林茂密森林覆盖下是相对贫疮的土壤,雨林生态脆弱性如何分析呢?应从生物循环知识入手分析其养分循环过程。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就是生物循环。运用生物循环原理,从圆圈大小、箭头粗细以及箭头和圆圈的组合分析养分循环示意图,可知高温多雨的气候使植被的生长过程和枯枝落叶的分解过程都非常迅速,养分主要储存在植物体内,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很少,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4、世界最大雨林——亚马孙雨林的成因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地区。其成原因主要是:平原广阔,位于赤道低压带,南面、北面有低缓的高原,东南信风、东北信风都可进入;平原向东开口,沿岸有暖流,大西洋上的暧湿气流可以长趋直人,一直到平原西边;受到山地抬升作用,因而降水丰富,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地区。亚马孙河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犬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这片原始森林中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森林储量占世界森林总储量的30%以上,动物种类和鸟类各占世界的1/2,河里有2000多种淡水鱼,是人类罪常珍贵的生物资源宝库。但是,随着人们掠夺性的砍伐和垦荒,这里的森林正在逐渐减少。现在,保护热带雨林已成为全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因为这里的热带雨林如果丧失,不仅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全球气候也将受到影响。1989年,已西政府制定了“我们的大自然计划”,重点保护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5、开发雨林活动的背景与雨林的脆弱性\n开发用林活动的背景一是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二是发达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提供巨额投资开发雨林。热带雨林是卅界上最完善的生态系统,但却又是非常脆弱的牛态系统。热带雨林由于其分布地区终年高温多雨,条件适宜,所以牛长旺盛,生产力高。但热带雨林又具有很大的脆弱性,热带雨林的土壤由于有机质分解快,养分含量低,植物的高生长速率是依靠快速的物质循环来实现的,枯枝落叶或死亡的植物个体在分解过程屮释放的养分很快被活的个体所吸收利用。一旦热带雨林被破坏,分解的有机体释放的养分不能被其他个体所吸收,就会随着雨水迅速淋失,留下贫瘠的土壤,从而很难重新恢复森林。然而,人类的活动正在使热带雨林这种卅界上最完善的生态系统处于空前的危机中,而这种最完善的生态系统遭到大规模破坏之后,人类自己也会同样处于牛存的危机中。6、中国目前森林覆盖率18.21%居世界第130位中国目前森林面积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但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230位。最近,国家林业局组织完成了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这次清查从1999年开始,到2003年结束,历I]寸5年,动用了2万余调查和科研人员,耗资6.1亿元人民币,是中国第一次对大陆国土面积全覆盖的森林资源调查。清查结果显示:中国目前森林面积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森林蓄积124.56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0.53亿公顷,即7.95亿亩,蓄积15.0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卅:界首位。两次清查间隔期内,中国森林资源变化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森林面积持续增长。森林面积增加1596.8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6.55%增加到18.21%,增长了1.66个百分点。二是森林蓄积稳步增加。继续呈现长大于消的趋势。森林蓄积量净增8.89亿立方米,年均净增1.78亿立方米。三是森林质量有所改善。林分每公顷株数增加了72株,蓄积量增加了2.59立方米,林木平均生长速度加快。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面积比例增加了3个百分点。龄组结构、树种结构发生可喜变化。四是林种结构渐趋合理。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面积比例上升了21个百分点,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己初见成效。五是林业所有制形式和投资结构趋向多元化。森林面积中,非公有制达20.32%;未成林造林地中,非公有制达41.14%.六是林业发展后劲较大。未成林造林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据统计2001年以来每年增长造林面积800万公顷以上。中幼林比例已达67.85%0中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4位。人均森林蓄积9.42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一一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尝试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3.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4.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解读:1)、结合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差异,说明我国开发煤炭资源的意义;\n2)、从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不平衡现状,说明提高煤炭利用技术的必要性;3)、比较我国南、中、北三条“西电东送”线电能的差异及形成原因。\n【自主学习】一、资源的开发1、开发原则:因地制宜2、开发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A、分布范围广B、煤种齐全C、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D、开采条件好:煤层厚,埋藏浅E、储量丰富,探明储量2700亿吨);2)市场广阔,我国能源消费长期以煤为主;3)位置适中,交通便利3、面临的挑战:1)人均能源量少;2)人均能源消费量低;3)消耗高;4)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5)能源安全受到威胁二、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碳;提高山西省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三、能源的综合利用1、改革开放初期:产业结构单一,煤炭工业是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经济结构效益低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2、产业结构调整:条件:资源优势有铁矿和铝土矿;生产链:煤一一电一一铝,煤一一焦一—化,煤一一铁一一钢;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单一结构转变为多元结构;采掘工业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四、环境的保护和治理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建立一个具有多品种、多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2、调整产业结构:环境问题根源,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措施: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的比重。3、“三废”的处理:废渣:煤肝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废气:作好消烟除尘工作;营造防护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废水:采取沉淀净化的办法【知识储备】1、能源工业是山西能源基地的主导产业,是由以下条件决定的:①煤炭资源丰富,储量、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目•质量好;②开采条件良好,这里煤层稳定,多为屮厚层,水文地质条件简单;③地理位置适屮,距工业发达地区和城市不远,n.运输比较方便。因此山四能源基地源源不断地向全国提供能源动力,为全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带动了本区经济的发展。对比联系法学习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条件和措施山西能源基地煤炭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环境问题明显,这和德国鲁尔区综合整治前有些相似。因此,在学习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措施时,不妨借鉴德国鲁尔区的一些经验。可用下表加以联系对比:2、山西省输煤与输电的对比分析(I)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能源转换①从价格看.同样一吨煤,输电的效益高于输煤。②从运输成木看,输电成木低于输煤①从环境效益看,向外输电,会加重供电区的环境污染,但会改善消费区和沿线的环境。②从水资源方面看,山西省是缺水省份,而燃烧煤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综合以上四方面情况看.从经济效益角度.应输电;从生态效益角度,应输煤,但对于促进\n【自主学习】一、资源的开发1、开发原则:因地制宜2、开发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A、分布范围广B、煤种齐全C、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D、开采条件好:煤层厚,埋藏浅E、储量丰富,探明储量2700亿吨);2)市场广阔,我国能源消费长期以煤为主;3)位置适中,交通便利3、面临的挑战:1)人均能源量少;2)人均能源消费量低;3)消耗高;4)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5)能源安全受到威胁二、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碳;提高山西省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三、能源的综合利用1、改革开放初期:产业结构单一,煤炭工业是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经济结构效益低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2、产业结构调整:条件:资源优势有铁矿和铝土矿;生产链:煤一一电一一铝,煤一一焦一—化,煤一一铁一一钢;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单一结构转变为多元结构;采掘工业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四、环境的保护和治理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建立一个具有多品种、多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2、调整产业结构:环境问题根源,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措施: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的比重。3、“三废”的处理:废渣:煤肝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废气:作好消烟除尘工作;营造防护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废水:采取沉淀净化的办法【知识储备】1、能源工业是山西能源基地的主导产业,是由以下条件决定的:①煤炭资源丰富,储量、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目•质量好;②开采条件良好,这里煤层稳定,多为屮厚层,水文地质条件简单;③地理位置适屮,距工业发达地区和城市不远,n.运输比较方便。因此山四能源基地源源不断地向全国提供能源动力,为全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带动了本区经济的发展。对比联系法学习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条件和措施山西能源基地煤炭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环境问题明显,这和德国鲁尔区综合整治前有些相似。因此,在学习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措施时,不妨借鉴德国鲁尔区的一些经验。可用下表加以联系对比:2、山西省输煤与输电的对比分析(I)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能源转换①从价格看.同样一吨煤,输电的效益高于输煤。②从运输成木看,输电成木低于输煤①从环境效益看,向外输电,会加重供电区的环境污染,但会改善消费区和沿线的环境。②从水资源方面看,山西省是缺水省份,而燃烧煤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综合以上四方面情况看.从经济效益角度.应输电;从生态效益角度,应输煤,但对于促进\n地方经济发展来说,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可从以下儿方面考虑减轻因输电而造成的环境问题:①发电过程中,提高煤炭燃烧率,减少废气的产生,以及采用现代化除尘、除硫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②实行跨流域调水,如引黄人晋的万家寨工程.來缓解山西火电发展屮的水资源短缺问题。(2)应对挑.1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①大力发展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②利用木地铁矿、铝土矿资源优势,发展钢铁、炼铝工业。③发展煤化学工业、建材工业。3、晋煤外运条件分析(1)限制晋煤外运的因素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向西有黄河,向东是太行山.向南是黄河,向北有干旱的荒漠,成为晋煤外运的限制性条件。(2)外运线路的特点①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②运煤铁路和公路主要是东四走向,反映了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格局。③铁路运煤干线有三条.4、新时期煤城大同的转型发展之路:⑴要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崛起,(2)要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崛起,(3)要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崛起,(4)要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崛起,(5)要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崛起,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做强做大煤电产业,建设新型能源基地。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建设生态工业强市就必须彰显古城文化底蕴,努力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就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6)要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崛起,就必须疏通农副产品流通渠道,使农业由弱变强,融入市场。5、能源资源开发原则:因地制宜:①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②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6、山西省输煤和输电的对比分析(1)从价格来看,同一吨煤,输电的效益高于输煤(2)从环境效益来看,向外输电,会改善能源消费地区的环境,但燃煤发电会造成当地大气环境的污染。(3)从运输成木来看,输电的成木较低,而输煤需要建设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煤炭在运输过程中还会有损耗,运输成本较高。(4)从水资源方面看,山西省是缺水省份,而燃煤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7、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对比(1)从煤炭的蕴藏量和品种看,山西省煤炭储量占全国的1/3,矿种齐全、媒质优良、埋藏浅;内蒙古东部煤炭处在我国北方露天矿群的集中地带,储量占全国的1/10.矿种单一、媒质中等,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厚、埋藏浅。从开采条件看,两地都较优越,适宜露天开采和大规模开采。(2)从资源开发的区位和交通条件看,山西地处我国中部,有京包、石太等铁路通过,临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相距不远,煤、电输送都较近便。内蒙古东部紧靠能源有缺口的东北重工业基地,有滨洲线、京通线、通霍线等铁路,临近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等工业中心,运输煤炭也较近便。(3)从其它资源的蕴藏情况看,内蒙古东部除煤炭资源外,还有部分石油、食盐、天然碱、铅锌矿、辂矿等,这些矿产在开采和提炼过程中,需耍煤作燃料,有些和煤的副产品共同作\n为化工原料。这些矿产为内蒙古煤炭的综合利用提供了资源条件。(1)从产业结构看,内蒙古和山西第三产业的比重差异很小,内蒙古的第一产业(主要是畜牧业)大于山西(主要是种植业),而山西的经济支柱是第二产业,占全部产业结构的50%。所以内蒙古也应改变其将煤作为燃料输出的单一经济模式,充分利用褐煤的特点,形成煤一发电一有色金属一输出有色金属制品;煤一气化、液化一输出煤气、液化气煤->化工原料一肥料、吸附剂等等多条产业链。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努力增加煤炭的附加值。8、能源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中“三废”的治理(1)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引起空气污染的煤肝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2)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3)空气污染防治措施主耍是:A•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洒水降尘,对煤肝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了对大气的污染;B.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对于废水,主要采取沉淀净化的办法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一一以美国田纳四河流域为例【学习目标】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木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3.通过了解口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解读:1)、结合具体区域,说岀流域的自然背景(地形、气候、水文和矿产资源特征);2)、结合阿斯旺大坝、三峡大坝等案例,分析比较河流综合开发给环境带来的影响;3)、以“建坝”与“拆坝”为话题,评价水利工程所产生的影响(从利与弊两方面切入)。【自主学习】一、河流概况:1、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2、发源地: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3、注入地: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1、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2、气候: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气温:年均温13-16度,冬季2度左右,夏季26~28度;降水:降水丰富,年均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3、水系:航运,有利: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通过地形起伏大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不利:地形起伏大,受气候影响,河流落差大4、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三、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1、土地退化:长期种植棉花2、植被破坏:砍伐森林,开采矿山3、环境污染:酸雨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四、流域的综合开发及效果1、措施:\nA、河流的利用和治理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同时对流域进行恢复和治理B、防洪:建成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35座,防洪标准百年一遇C、航运:水坝建成后,河流水位平稳,诺(nuo)克斯维尔以下可通航D、发电:建成水电站30座,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该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E、提高水质:采取污染防治、水源涵养林保护、库区野生动物生态环境改善等措施F、旅游:建立一大批公园、管理区、风景区、宿营区、俱乐部及教育中心,同时带动了游船制造业和经营业的发展G、土地利用: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农业、林业和牧业结构,实行退耕还牧、水土流失,采取措施稳固河、湖岸线,有效控制了矿区对的土地生态进行恢复和治理2、效果: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到20世纪80年代,出纳西河流域人均收入水平己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知识储备】1・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因素分析河流内河航运价值时。既要考虑自然因素,也要考虑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看河流的水量和水量的变化两个方面,而经济因素主要看流域内经济发达的程度。.2•如何分析影响河流水能资源的因索分析一条河流水能资源丰富与否时,主要看两方面,即河流水量与落差大小,而水量和落差的大小又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思路如下:对某河流治理则一般从以下儿个方面说明:(I)修建水利工程:效益从防洪、发电、航运、供水、水产养殖方面说明。其中前两方面易于理解,而对航运的有利是因为水利一L程使上游水深增加,水流变平缓目。季节流量变化小而实现的。(2)流域内水土保持「作:可减少河流含沙量,提高防洪能力。(3)流域内污染治理。一一作:保护水质、安全供水。某区域农业发展思路分析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I)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2)综合考虑该区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目—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1、修建大坝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⑴流域山地多,起伏人,河流落差大,修建犬坝可利用落差发屯;⑵水流急,且水位季节变化大,修建大坝可调节径流,使Z趋于平稳,利用内河航运;⑶降水年内变化较大,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南季易出现洪水,修建大坝可拦蓄洪水,减少洪灾;⑷修建大坝拦水,还用作旱季时的灌溉用水。⑸水源充足可改善小气候环境。2、水电站的选址从三个方面考虑一一建坝的工程量要小,一般选建在峡谷处;蓄水量,要有水可蓄;效益高,追求综合效益:防洪、旅游、养殖、发电、灌溉等3、河流的综合开发背景分析:4、田纳西河开发⑴流域综合开发的总体构想:流域的开发都以河流的利用(出纳西河的梯级开发)与治理(恢复和治理生态环境)为核心,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⑵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CD纳西河的利用与治理。\n⑶田纳四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实施A.防洪:建成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35座,形成统一的防洪调度系统;B.航运:修坝建库使水位子稳改善航运条件;c.发电:开发水电,充分利用流域的水和煤炭等资源,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D.提高水质:采取污染法、水源涵养林保护和改善库区生态环境等有效措施提高水质;E・旅游:如图所示。F.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一一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索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解读:1)、结合统计图,考查东北气候、地形、土壤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2)、比较东北吉林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的相同点与不同点;3)、解释三江平原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现在乂面临变成北大荒的窘境,说明实地保护的意义。【自主学习】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背景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2、在全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3、气候条件:作用:最难以改造自然条件,制约区域农业的牛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牛产季节等;特点: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无霜期80-180天不等年降水量300~1000mm口集中于夏季,雨热同期;热量和水分条件基础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4、土地土壤条件:地形: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三大地形单元(高原、平原、山地)为农业牛产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土壤:黑土和黑钙土分布广泛,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5、社会经济条件: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一些工业部门以农业产品为原料。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发展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农业经营规模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对较好的牛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二、农业布局特点1、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地域性突岀;气候、地貌、植被、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农业生产方式不同2、耕作农业区:分布: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玉米(分布非常普遍,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减少)、大豆、小麦(种植面积由南向北逐\n渐增多)、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目前已扩展到北纬50度以北的黑龙江沿岸)3、林业和特产区:分布:我国最大的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森林树种: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栋、白桦等;特产: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人参、鹿茸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盛产苹果,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人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4、畜牧业区:放牧畜牧业区: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的三河牛和三河马;松嫩平原四部是东北红牛的商品生产基地;舍饲养牧业:主要饲养猪、肉鸡、肉牛、奶牛等;牛奶及乳品业发展较快,并向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一一商品粮基地建设1、地位: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多,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粮食生产基地。2、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分布: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大型国营农场,经营规模上万公顷,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成为我国机械化最高的地区Z-o3、地区专业化生产: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是商品化的前提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水稻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北部小麦、中部玉米、南部水稻)四、农业发展方向1、高强度的农林开发2、土地的不合理利用: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3、农业生态环境退化4、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必须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东北地区有条件建成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和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化区域。5、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不同: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圉绕生态建设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农业。山区农业发展方向: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知识储备】1、为什么说“东北商品粮基地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东北地区粮食产量高。⑴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大,而且土壤肥沃,地形平坦,人均占有耕地水平较高,更具有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⑵东北地区的大型国营农场集中,具有大规模专业化牛产的突出特点,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牛产,这使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⑶东北地区目前单产水平较低,增产潜力巨大,口东北地区的宜农荒地多,占全国宜农荒地总面积的l/5o(-)伴随着全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耕地资源将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增长。因此,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的商品粮供给仍是一个比较紧张的格局。巩固东北的商品粮基地,挖掘东北地区粮食增产的潜力,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n要依托。2、如何分析我国不同区域特色农业形成的条件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背景: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基础等诸多因素而发展。在诸多因素中,还有主导因素,这是促进其形成的关键。3、中美两国的玉米带的异同点:东北中部的松辽平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其自然条件可以与美国的玉米带相媲芙。被称为屮国的“玉米带”,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吉林省是输出玉米最多的省。⑴相同点我国的“玉米带”和美国的“玉米带”农舉地城类型相同,均为牛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和商品率较高的商品谷物农业;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于玉米的生长;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玉米面积比重在50%以上;玉米单产都较高。⑵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我国玉米带的农场为出营大农场,芙固的农场一般为家庭经营;美国玉米带的区城专业化和经营专门化以及现代化程度均高于我国;此外,我国玉米带所处纬度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单产相对较低,这主要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有关。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一一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习FI标】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3•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1.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解读:1)、依据图文表资料,考查学生提取“珠三角”区位条件的有效信息;2)、通过与其它发达地区的横向比较,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结合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考查解决“珠三角”产业升级与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自主学习】一、对外开放的前沿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1)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发达国家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契(QI)机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改革开放后,国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其优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3、;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比邻港澳靠近东南亚。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4、全国最大的乔乡之一:广大华侨和港澳台胞利用他们在海外的各方面关系,通过投资、引\n商、引资,为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工业化:1)第一阶段:优势与劣势:劳动力资源丰富。政策优势和侨乡优势,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等,但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特点:扩大范阖内同时快速推进工业化;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吸引的外资额增长相对较慢;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工业增加值相对较慢。在全国的位置:一些生活消费品工厂迅速成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2)第二阶段:背景:经过第一阶段的发展,工业势力大大加强,;政策优势不明显;劳动力成木低的优势已经逐渐消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已不能执掌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一步发展,必须进行产业升级。机遇: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的地位: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1/3,成为全国最大的基地2、城市化:1)许多乡村地区迅速成为城镇,使城镇数量猛增2)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三、问题与对策问题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执掌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Z间缺少分工与合作,使得城市竞争力明显下降;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城中村”现象比较普遍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大气污染日益加剧,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口趋严重。2、调整和治理措施1)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2)构建大主将三角洲城市群:加强相互分工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3)加强规划与管理: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企业、政策)【知识储备】1•泛珠三角的发展泛珠三角包括: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①区域合作是当今批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区域合作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的大市场。②有利于发挥区域内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整合,建立共牛共赢的经济体系。①区域合作是落实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②“泛珠三角”是新屮国成立以來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并且在不同体制框架下实现的区域组合,区域内互补性很强,加强合作将给区域内各个地区和城市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n①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等级模式结构比较合理。不同等级的城市有其不同的定位,能够实现各级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发挥城市群的整体优势。②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等级是以上海为屮心,以南京、杭州为二级城市屮心,兼顾辐射、扩散其他城市;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以广州和深圳作为区域中心。长江三角洲是单核模型,而珠三角是双核模式(其实我国大部分省都是,例如山东的济南和青岛,福建的福州和厦门等。)③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主要是靠上海对外扩散而不断发展的。各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上海,一是上海所拥有的强大的经济实力,盛誉屮外的城市品牌和年均增长始终保持二位数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可为长三角周边地区的联动带來众多的经济实惠和创造巨大的发展商机;二是上海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辐射、扩散、示范和带动的核心作用与服务作用,从而形成以上海为技术龙头,带动周围其他地区的经济共同发展。④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塘城市群其实无论在科技、文化、制度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优势所在,要根据各城市的特点,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关键是突出长三角的窗口示范性,京津塘的高科技性,珠三角的外向型经济。3、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儿种典型模式:珠三角模式: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温州模式: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苏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东北模式: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云南德宏模式模式: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城市化。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一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2•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解读:1)、以线窜点,考查西气东输管线沿线地形、气候、植被、人口和城镇的分布知识;2)、知识迁移,考查中哈石油管道等悬线的原因及铺设条件,对环境的影响;3)、横向类比,考查南水北调的东线与中线,西电东送的南、中、北三条线对环境的影响。【自主学习】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地区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为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就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二、实施四气东输的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2)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限制,使丰富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四气东输可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平衡\n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2)北煤南运还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人压力3)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屮仅占2.7%为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同步发展,我国必须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1)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地上集中分布在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喝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2)我国主要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基地(东北、华北),目前,这些地区大部分主力油田气田开采己到中后期,陆续进入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西部地区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我国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作用: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2、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大量的投资,将推动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3、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促进用户管网等基础建设。4、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东部地区具有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对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5、对环境的影响: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在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对薪柴的需求,缓解因植被破坏二带来的环境压力【知识储备】1、西气东输概况: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的轮南至上海的输气管道。依次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省市;经过的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宇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等;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二和第三级阶梯。2、四气东输,我国政府是如何协调东西部发展的从西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东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高,资源从西部输送到东部,不仅西部会获得资源的销售收入,而H资源在东部会产牛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国家提供更高的税收;国家就可以用更多的税收;国家就可以用更多的资金用于对西部的投资和补贴。第二节产业转移一一以东亚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2.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解读:1)、以东亚为案例,分析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时空规律;2)、以我国沿海与内地之间的产业转移,说明调整产业结构的必要性;3)、全面辩证的看待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影响。【自主学习】\n一、产业转移概述1、概念:企业将产品的部分或全部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3、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近半个世纪以来,东亚地区的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地区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特点: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很小,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数量、质量、价格差异较大,使产品生产成本差异较大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冃的地。劳动力因素的不断变化,导致产业在企业的不断转移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内部交易成本: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空间打交道,与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这部分资金就是内部交易成木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本很高,推动企业家向海外转移产业发展屮国家改善投资环境,减少内部交易成本,吸引发达国家投资成为吸引产业转移的地区3、市场因素开辟国际市场;避开各方面的限制;市场的不断变化,促进产业转移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海外转移,如顺利实现,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提供条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进程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产业转移促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生产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形成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4、改变劳动力的空间分布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增加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知识储备】1、产业转移都促进了区域或国际间的分工与合作。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一个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周期:有些产业处于开发和增长期,如信息产业;有些产业处于成熟或衰退期,如纺织工业。产业转移促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生产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形成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还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2、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一般加工环节\n原因:加工环节的附加值很低,即利润很低,但一般耗用的劳动力较大。发达国家总是把处于成熟期、衰退期和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向外转移,而把技术含量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和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留在国内,以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并获取高额利润。发展屮国家在接受产业转移时就要注意这一点,最好能引进处于研发期、增长期的产业以及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3、产业转移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由转移国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或地区。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屮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