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0 MB
- 2022-07-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必修一第一单元 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1.常见天体类型: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相对于星空背景有明显移动的行星,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慧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卫星。2、天体系统的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银河系地月系太阳系总星系地球月球其它行星系其它恒星系河外星系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高级低级4.地球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从结构特征来看: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属于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属于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属于远日行星。小行星带位于类地行星和巨行星之间,即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5.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1)普通性:Ⅰ、与其他行星比,地球在公转的运动特征方面没有特殊的地方:①都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同向性;②公转的轨道都近似圆形——近圆性;③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共面性。Ⅱ、地球的质量、体积、既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也没有特殊的地方。(2)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外部条件①宇宙环境稳定太阳正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②宇宙环境安全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③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公转和自转周期适当,使地表平均气温约为15ºC,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都较小。④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地球大气高空的臭氧层可保护地球生物不受紫外线伤害⑤有液态的水地球内部的水随物质运动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43-\n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活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3)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4)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主要能量来源。2.太阳活动的标志(活动类型)和分布:(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外内)层次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活动类型耀斑黑子周期大约11年3.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2)扰乱地球磁场,是地球磁场突然出现“磁暴”现象;(3)两极地区出现美丽的极光;(4)许多自然灾害(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第三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公转自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太阳日(24时)角速度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赤道(1670)Km\h,60º约为赤道的一半关系黄赤交角(目前为23º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43-\n(远日)点(近日)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节气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节节气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A3.读图填空DBC(1)图上的适当位置标注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2)当地球位于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3)填写节气:A(春分),C(秋分)。(4)太阳直射点移动到最北的位置是(B)点(填字母)其纬度是23°26′N,因其以后向相反方向移动,因此该纬线叫北回归线。4.地方时、区时、日界线(1)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叫地方时。东边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地方时早。(2)经度差与时间差的关系:经度15º1小时;经度1º4分钟(3)时区与区时:①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②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③相邻使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④全中国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的地方时);③(4)能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如:当埃及(30ºE,东二区)为2010-12-19日2:00时,北京时间是(2010-12-19日8:00时),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或零时区)是(2010-12-19日0:00时或2010-12-18日24:00时)。(5)人们把180º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它是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向东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向西过180°经线日期加一天。5.理解昼夜更替的形成,并能判读晨昏线:(1)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2)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某地过该线后由夜进入昼,则该线为晨线,反之为昏线。(3)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零;晨线上各地处于日出状态,昏线上各地处于日落状态。(4)过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过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NNN二分日夏至日冬至日·B·AC··D·E·E·R晨昏线上的信息变化:如图(1)二分日时,图中昼夜分界线为晨线,AR两点的地方时为8时,D点的地方时为12时。(2)夏至日时,图中昼夜分界线为晨线,B两点的地方时为8时。(3)冬至日时,图中昼夜分界线为昏线,C两点的地方时为16时,E点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43-\n6.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记忆:北半球向前进方向的(右)侧偏转,南半球向前进方向(左)侧偏转,赤道上不偏。(南左北右,中间不拗)7.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在这里理解记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南北移动方向(1)昼夜长短变化(以北半球为例)NNN二分日夏至日冬至日记忆:自春分日到夏至日①北半球昼长夜短;随日期推移,昼越长夜越短;②纬度越高,昼越长;③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逐渐扩大;④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自夏至日到秋分日①北半球昼长夜短;随日期推移,昼越短夜越长;②纬度越高,昼越长;③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逐渐缩小。自秋分日到冬至日①北半球昼短夜长;随日期推移,昼越短夜越长;②纬度越高,昼越短;③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的地区逐渐扩大;④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自冬至日到春分日①北半球昼短夜长;随日期推移,昼越长夜越短;②纬度越高,昼越短;③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的地区逐渐缩小。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结论①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大于夜长(昼长夜短)②太阳直射点向哪边移动(南、北),哪个半球的夜变短,昼变长③当半球昼长夜短,则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反之成立④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①全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向南北两侧递减,即越靠近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越大。②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③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8.四季和五带的形成:-43-\n(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太阳辐射在一年中有规律的变化(赤道除外)形成四季(2)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的递减五带划分9、四季和五带的划分(1)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春季和秋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2)气候四季:北半球春季3、4、5月;夏季6、7、8;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南半球相反。(3)五带的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教材P20)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圈层范围特点地壳莫霍面以上固态: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地势越高,地壳越厚。(莫霍)界面在地面以下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地幔莫霍与古登堡面间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把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古登堡)界面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纵波速度下降,横波消失地核古登堡面以下根据地震波的波速变化,可分为外核和内核;地核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3、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4、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的主要特点:(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2)大气圈包围着地球,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是氮和氧;(3)水圈是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4)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1、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主要方式有:①反射;②吸收;③散射-43-\n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3、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记忆)(1)太阳短波辐射大部分到达地面,部分被大气反射或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太阳暖大地)(2)地面增温后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的大气,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温。(大地暖大气)(3)大气增温后产生大气(辐射)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大气还大地)4.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2)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3)热力环流的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4)热力环流过程如下图(画图理解)①在理想状态下,等压面与地平面(平行)②在B处受热,空气膨胀上升,A与C处空气冷却,空气收缩下沉。③B处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A与C处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高空气压降低。④在近地面,A与C处在气压差所产生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空气向B处流动;在高空,B处在气压差所产生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空气向A与C处流动。(5)热力环流的实际表现:Ⅰ、海陆风(理解记忆)①夏季(白天),陆地增温快,海上增温慢;冬季(夜间),陆地降温快,海上降温慢;②海陆风是海陆间昼夜温差引起的热力环流。③分析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的调节作用?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比较凉爽,对海滨地区能起到降温的作用;夜间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海滨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海滨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④填图画出图中短线的箭头,使之构成环流,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陆地海洋陆地海洋昼夜-43-\nⅡ、城市热岛环流①环流原因及过程原因:城市中心与郊区存在温差,市区热、郊区冷(冷热不均)过程:市区中心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降低;四周郊区空气较冷收缩下沉,气压升高。在近地面,郊区空气流向市区;高空,市区空气流向郊区。②画出城市热力环流近郊区近郊区市中区远郊远郊③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A、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B、增加城市水体面积;C、通过建筑物的规划和布局来增加空气流通性;D、鼓励市民乘坐共公交通工具;E、节能减排,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5.空气的受力分析:(1)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2)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3)摩擦力:影响风速,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还会影响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6.在图中画出风向(教材P32)(1)高空空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2)近地面空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7、在同一幅图上,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1.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2.完善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1)填出图中各气压带的名称ABCDEFG(2)填出图中各风带的名称-43-\n①②③④⑤⑥3.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从全球来看,大致7月偏北,1月偏南)4.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1)冬季大陆气温低,空气冷而重,形成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2)夏季大陆气温高,空气暖而轻,形成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3)气压中心亚洲北太平洋冬季(1月)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夏季(7月)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5、理解东亚季风的形成(理解记忆)①②(1)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比其他地区显著,所以,盛行风向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季风气候比较明显。(2)①图所示月份为一月,为北半球的冬季,此时亚洲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是亚洲高压,东亚盛行来自亚洲高压的偏北风(主要是西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②图所示月份为七月,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亚洲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是亚洲低压,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偏南风(主要是东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6.气候:一个地区多年大气的平均状况和统计状态,用(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进行描述。7.三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和分布(1)热带雨林气候:①特点:全年高温多雨;②成因: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43-\n③分布:分布于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单一气压带控制)(2)温带海洋性气候:①特点:全年温暖湿润;②成因: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③分布:分布于南北纬40º~60º大陆西岸(单一盛行风控制)(3)地中海气候:①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②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③分布:分布于南北纬30º~40º大陆西岸(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1、常见的天气系统是锋、气旋和反气旋2、锋面的概念和分类(1)锋面:冷暖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出现的倾斜交界面,叫做锋面。(2)分类:冷锋、暖锋、准静止锋。(3)冷锋:①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②对天气的影响:过境前: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过境时: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好。③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冬季常见。(4)暖锋:①概念: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②对天气的影响:过境前: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伴有云雨天气,多为连续性降水或雾;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③暖锋在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5)准静止锋:①概念:是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②对天气的影响:形成长时间持续性的降水;③实例:初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一个月左右的阴雨天气,俗称“梅雨”,是由(江淮)准静止锋造成的。3.理解气旋和反气旋气流运动状况及对天气的影响-43-\n南半球低高北半球高低(1)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气压与高气压,是指气压分布状况而言的;气旋与反气旋,是指气流状况而言的。(2)气旋:①气压分布状况: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②气流运动状况:在北半球是逆时针辐合,在南半球是顺时针辐合;垂直方向气流上升;③对天气的影响:控制区域多阴雨天气。(3)反气旋①气压分布状况: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②气流运动状况:在北半球是顺时针辐散,在南半球是逆时针辐散;垂直方向气流下沉。③对天气的影响:其控制区域多晴天。(4)台风(见教材P45图2.25)①概念: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或飓风)②形成条件:A、洋面温度在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B、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③发生海域:A、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B、西印度群岛、澳大利亚东海岸、印度洋④发生时间:夏秋季节⑤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⑥台风也能带来丰沛的雨水,缓解高温酷暑和旱情(5)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天气主要是(7~8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6)寒潮①概念:指冬半年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②天气特点:剧烈的降温和大风,同时伴有暴风雪和霜冻。③寒潮造成的灾害主要有:A、强烈降温是农作物遭受冻害(尤以秋季和春季危害最大);B、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C、严重的大雪、冻雨压断电线、折断电线杆,造成通讯和输电线路的中断,交通运输受阻等。④寒潮的防治主要有:地膜覆盖和人造烟雾(“放火作煴yun”,增加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能量损失)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1.全球气候变化:有波动,总趋势为变暖。证据:近半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4~0.8℃。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升高。-43-\n3、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增加的原因:①燃烧化石燃料;②砍伐森林4.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①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②影响农业生产,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另一方面干旱加剧,会使作物减产,(低纬地区减产,高纬地区增产);③影响水循环,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①多使用清洁能源;②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③植树种草;⑤防止森林火灾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1.水循环示意图:(1)类型: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2)环节: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径流输送、蒸腾、下渗。地下径流下渗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降水蒸发植物蒸腾蒸发图19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3)三种水循环的环节①陆地内循环:蒸发和植物的蒸腾、降水②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③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4)人类能够干扰水循环的那些环节?(蒸发、蒸腾、降水、径流、下渗)2.水循环的意义:(1)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2)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3)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4)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2.洋流按性质分为:暖流和寒流。(1)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一般也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2)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一般也是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43-\n3.洋流的主要动力:盛行风。4.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1)北半球中低纬度是顺时针的大洋环流;(2)南半球中低纬度是逆时针的大洋环流;(3)北半球中高纬度是逆时针的大洋环流。5.在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上记住主要的洋流名称②③①④⑤⑥⑤⑦⑧⑨⑩⑩11①千岛寒流②日本暖流③拉布拉多寒流④墨西哥湾暖流⑤北大西洋暖流⑥北赤道暖流⑦加那利寒流⑧巴西暖流⑨秘鲁寒流⑩西风漂流11加利福利亚寒流6、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有重要意义。(2)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北大西洋暖流:使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摩尔曼斯克港。(3)对航海的影响:①顺着方向航行可加快速度,节省能源;②寒暖流交汇易形成海雾;③高纬寒流常携带海冰,对海上航行不利。(4)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①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日本的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以及北海渔场);②受离岸风影响形成(秘鲁渔场——秘鲁附近海区,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5)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水资源的含义:(1)广义的水资源:包括水圈内的水量总体。(2)通常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2.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不资源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43-\n(1)全球除南极洲外,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南美洲,大洋洲最少。(2)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俄罗斯。我国径流量为27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3)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是:夏秋降水多,水资源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贫乏。3.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水资源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大小。水量大,农业发达、水运便利、能为工业提供充足的水源,有利于经济建设。(2)水资源质量会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3)世界主要文明发祥地大多产生和发展于水资源丰富的大河流域。(4)人类利用水资源方式有大量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陆续开采深层地下水,而且还开发了海水淡化技术。(5)人类还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和大型蓄水工程,来缓解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矛盾。4.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1)开源:①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②修筑水库;③开渠引水,加强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调节;④海水淡化;⑤人工增雨。(2)节流: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②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3.影响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有风、流水、冰川、生物。4.地壳的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在地表形成断层和巨大的褶皱山系;地壳的垂直运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就全球规律的运动来说,地壳的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5.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趋于平缓。6、几种外力作用的典型地貌(记忆)(1)海水侵蚀地貌:海蚀柱、海蚀崖;(2)海水堆积地貌:沙滩。(3)冰川侵蚀地貌:冰斗、角锋;(4)风力侵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43-\n(5)风力堆积地貌:沙丘。(6)流水侵蚀地貌:深而窄的“V”谷(峡谷),宽而浅的“U”谷,瀑布,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7)流水堆积地貌:河流出山口处——洪(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漫滩;河流入海处——三角洲7.岩石的成因类型及代表性岩石岩浆岩:如花岗岩、玄武岩;沉积岩:如页岩、砂岩、砾岩、石灰岩;变质岩:大理岩、板岩8、地壳物质的循环: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过程。(教材P72)画图记忆:岩浆、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岩浆第二节山地的形成1、山地的主要类型有:褶皱山、断块山、火山2、褶皱山挤压背斜向斜背斜山向斜谷画出背斜谷、向斜山背斜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疏松破碎,容易被侵蚀,形成谷地向斜山: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容易被侵蚀,形成山地3、断块山岩石断裂后,两侧的岩石发生明显的位移,形成断层。其中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相对上升的岩体形成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4.火山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会形成火山5.理解记忆(1)下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②。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疏松破碎,容易被侵蚀,形成谷地。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中间地层老,两侧地层新。③处的地形属块状山地。-43-\n(2)请在上图中断层两侧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AC(多项选择)A.渭河谷地 B.长江三蛱 C.汾河谷地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①处(填数码)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该处为向斜,向斜中心,地下水容易汇聚(5)开凿隧道问题:在背斜处。原因:①背斜不易储存地下水;②背斜上拱的岩层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不易塌陷;③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小,可降低成本。6.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影响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线路的分布、运输线的延伸方向。(1)山区以公路运输为主。(2)山区的线路选在地势相对较低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7.山地的铁路和公路要迂回前进。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8、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1)地球的岩石圈可以划分出六大板块,六大板块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2)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3)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多火山、地震。9、六大板块示意图(1)熟记六大板块名称和分布;(2)生长边界——-43-\n板块发生背离运动,地壳张裂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或发育为海洋(如红海、大西洋);消亡边界——板块发生相对运动,就会相互碰撞、褶皱隆起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如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的;阿尔卑斯山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撞形成的;安第斯山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撞形成的)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1.山地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河流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2.河流发育初期,多形成窄而深的“V”型谷,原因是:落差大,流速快,以向下侵蚀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流发育后期,多形成宽而浅的“U”型谷,原因是:落差小,流速慢,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为主。记忆:张家界河谷的成因:地壳上升形成高原山地,流失侵蚀形成河谷ABC海洋3.读图⑴A地(河流出山口处)的地貌名称:洪积—冲积平原⑵B地(河流中下游地区)地貌名称:河漫滩平原⑶C地(河流入海处)的地貌名称:三角洲⑷说明A地地貌的形成过程河流出山口后,地势变缓,河道变宽,流速变慢,河流搬运的物质(泥沙)沉积而成。⑸说明C地地貌的形成过程携带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受海水的顶托作用影响,流速变慢,泥沙在河口前方堆积4、河流的冲积平原为聚落的分布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有利条件?(1)河流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2)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可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3)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5、聚落规模与河流地貌的关系:华北平原耕地连片,常形成大规模的乡村;江南水乡河网密布,耕地破碎,乡村的规模相对较小。6、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而且还要注意避开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平原低地,为防御洪水,人们通常要加高河加固河堤。聚落一般沿河成线状分布。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自然地理要素:地貌、气候、水、土壤、植被2、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时普遍存在的。3、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43-\n(1)由于位置的差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导致气候的差异大洋东侧大陆西部大陆内部大陆东部大洋西侧大气环流冰原气候苔原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90º70º60º40º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赤道低气压带30º20º10º0º90º70º50º35º25º10º0º暖流暖流寒流寒流极地东风带西风带信风带(2)由于气候的差异导致植被的差异针阔叶混交林大洋东侧大陆西部大陆内部大陆东部大洋西侧大气环流冰原苔原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草原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赤道低气压带70º50º~60º35º25º10º暖流暖流寒流寒流极地东风带西风带信风带70º60º40º30º20º10º(3)由于位置、气候、植被、土壤等的不同,造成自然带的差异-43-\n针阔叶混交林带大洋东侧大陆西部大陆内部大陆东部大洋西侧大气环流冰原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沙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赤道低气压带70º50º~60º35º25º10º暖流暖流寒流寒流极地东风带西风带信风带70º60º40º30º20º10º4.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规律: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2)影响因素:太阳辐射(3)形成基础:以热量为基础;(2)明显地区:低纬和高纬地区(如非洲大陆、亚欧大陆北部)5.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1)规律:自然带南北延伸、东西更替;(如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的变化)(2)影响因素:海陆分布;(3)形成基础:以水分为基础;(4)明显地区:中纬度地区6.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从山麓到山顶,以热量和水分为基础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⑴热带雨林带⑵常绿阔叶林带⑶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带⑷高山针叶林带⑸高山灌木林带⑹高山草原带⑺高山草甸带⑻高寒荒漠带⑼积雪冰川带雪线7.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几点分析(1)山麓自然带和当地纬度的水平自然带一致(2)山地垂直带谱与其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带谱相似(3)山地所在纬度越低,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4)山地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43-\n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的含义。(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2)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3)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2、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特点,能结合实例判断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2)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人口模式特点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3)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区分:①从特征上区分:现代型是三低,传统型是高低高,原始型是高高低②从数值上区分:原始型和传统型的人口出生率都很高,但传统型的死亡率较低,据此区分;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1.5%以下,而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3、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政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20世纪70年代中期,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足1%,为现代型,目前有些甚至负增长,如德国、俄罗斯。【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是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员不足;青壮年赡养负担增加;社会福利和保障面临的压力大;空间和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采取的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推迟退休年龄;搞好养老保险和社区服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死亡率跟发达国家相当,但出生率仍较高为传统型,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目前也是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为传统型。【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儿童比重过大【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教育、交通、医疗、住房压力大;社会秩序混乱;资源短缺,人们生活水平下降。【解决措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43-\n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注意:人口数量增减=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的机械增长(人口迁移)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2、说出目前世界和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1)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迁移原因特点迁移路线二战前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1.欧洲人到美洲、非洲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迁入地:北美,西欧,澳大利亚;西亚,北非迁出地:亚、非、拉(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迁移原因特点迁移方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1.实行计划经济体制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规模小,频率低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1、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2、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自发迁移,规模大,频率高1、内地到沿海;2、山区迁往平原;3、农村到城市、4、贫困地区迁往发达地区,“民工潮”;5、迁入新疆:开发资源,边境贸易3、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经济因素往往成为主导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自然灾害②经济因素:经济发展(高就业、高收入、高生活环境)、交通和通信(越发达,迁移量越大)③社会因素:政治、文化(越落后,迁移量越小)、婚姻家庭、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宗教(2)实例:华人回国定居——思乡情结(社会因素是重要因素);留学生不愿回国——经济是重要美国老年人从东北部迁往西部和南部的原因(主要气候):a、东北部气温较低,被称为冷冻地带,阳光不足;b、环境污染严重;美国太平洋沿岸、墨西哥湾沿岸人口迁入原因(最主要是经济原因)-43-\n:a、资源丰富;b、就业机会较多;c、工资水平高;d、气候宜人、环境优美;e、交通便利;4、结合实例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城市)和迁出地(农村)的影响。【对人口迁出地】:(1)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2)缓解人地矛盾(3)增加收入(4)人才、劳动力的流失,教育投入多,回报少,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人口迁入地】:(1)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2)促进二、三产业发展(3)提高城市化水平(4)促进了农村和城市的思想文化交流(5)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交通、住房、医疗等压力大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1、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环境承载力也叫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最大人口数)2、说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1)制约因素:①资源(主要因素,正相关);②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③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2)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数量。3、说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1)环境人口容量:最大人口数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适宜人口数)(2)中国环境人口容量:16亿;现行人口:13亿左右,合理人口容量8-9亿;我国最突出的是淡水资源的短缺。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了解城市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与主要功能区的形成:(1)城市用地类型:城市内部按照土地利用方式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2)主要功能区的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如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大城市还会有:行政区、文化区;中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很小或者布局分散,形成不了相应的功能区。(3)功能区特点: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2、知道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及特点。(1)住宅区:①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40%-60%)②高低级住宅区比较-43-\n背向发展收入阶层房屋面积质量配套设施环境分布位置高级住宅区高大高齐全优美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低级住宅区低小低,拥挤、密集不齐全较差内城和工业区附近,低地(2)商业区①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②中心商务区——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市中心特点:a、商业活动繁忙;b、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c、建筑物高大稠密,垂直方向差异大(高层:办公室;低层:商业)(3)工业区——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集聚而形成的①分布:a、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b、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②原因:a、减轻市区的污染;b、交通便利,降低运输成本;3、知道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的因素:(1)经济因素(主要)①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②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①交通的便捷程度;②距离市中心的距离。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形成商业区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形成住宅区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形成工业区③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2)社会因素:收入(导致住宅区的分化)、知名度、种族或宗教(3)历史因素(4)行政因素4、各功能区区位选择原因(1)商业区:靠近市中心,接近最大消费人群,交通便捷,商业付租能力最高(2)住宅区:靠近市中心附近,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3)工业区:占地面积较大,地租成本比例较高,远离市中心,沿交通干线,可降低成本,优化环境5、如何处理好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的关系(1)方便职工上下班,二者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2)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布局在垂直于盛行风两侧的郊外或-43-\n单一主导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有水污染的工厂应布局在流经城区河流的下游(3)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间应布置适当的卫生防护带。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了解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1)依据:城市人口规模(2)城市等级从小到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3)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2、城市等级与服务种类、范围、相互距离的关系城市等级越低,服务种类越少,服务范围越小,数目越多,相距越近;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数目越少,相距越远。第三节城市化1、知道城市化的概念和主要标志。(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最主要),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和用地规模扩大2、简述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和地区差异。(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后。(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25%~30%以下,低缓慢缓慢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中期阶段30%~70%,较高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迅速快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后期阶段70%以上,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继续增大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世界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主要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①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或中期加速阶段②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3、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国家——英国19-20世纪上半叶城市化——20世纪50-70年代郊区城市化——20世纪70-80年代逆城市化——-43-\n20世纪80年代以后再城市化4、举例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生物:生物栖息地被城市“钢筋水泥”所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2)对土壤:工业废渣对城市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3)对水文:使降水发生变化,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蒸发减少,渗漏减少,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4)对气候: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生产生活排放的大量人为热,直接温暖大气,产生热岛现象;密集的建筑群影响日照、风速、风向。5、理解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对策。(1)问题:①过快的城市化就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医疗和教育压力大。(2)对策:①合理规划城市;②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分散大城市职能;③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④提高城市绿化程度;⑤提高居民绿化意识;⑥使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1、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一是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2、知道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能结合案例进行分析)(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科技、(人口密度、地价、机械化水平、工业基础、饮食偏好、发展历史)3、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4、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1)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热量(2)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的粮食生产——灌溉水源(3)东南丘陵、横断山区、五台山、千烟洲的立体农业——地形因素(4)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6)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黑龙江的大豆——土壤因素(7)大城市附近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市场和交通因素(8)以色列的无土栽培技术——技术5、了解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以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为牲的农业地域类型:混合农业(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43-\n(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6、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1)地位:澳大利亚既是世界小麦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也是世界畜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其中羊毛的生产量和出口量为世界第一。(2)分布:澳大利亚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和西南部(3)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4)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5)区位条件分析:【自然】:①地形平坦开阔;②气候暖湿;③灌溉水源条件较好;④土壤肥沃【社会经济】:①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②农场靠近主要公路,交通发达,便利;③市场广阔;④机械化水平高;⑤政府扶持;⑥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6)生产特点:①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③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7)限制性因素:水源;解决措施:东水西调工程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季风水田农业(1)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地形以平原为主。(2)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为中国,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自给农业注意:★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热量充足,但不能满足水稻生长期水分的需要,除有丰富的灌溉水源的地区外,一般不能发展水稻生产。(3)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短日照)(4)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①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或夏季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②地形: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③水源充足,灌溉便利④土壤深厚肥沃⑤劳动力丰富⑥市场: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市场需求量大⑦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7000年历史)⑧饮食爱好(5)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一大一小一高三低-43-\n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⑤水利工程量大2、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家庭经营),我国东北、西北(国营)(2)农作物:小麦、玉米(3)主要特点:面向市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4)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①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开阔;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②交通运输便利;③市场广阔;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生产规模大;⑤机械化水平高;⑥农业科技先进(5)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①地位:世界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商品化农业生产①春小麦②冬小麦②分布:中部平原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大牧场放牧业(1)分布: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2)生产对象:美国、阿根廷——牧牛;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3)特点:面向市场,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4)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①区位条件分析A、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C、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2、乳畜业(1)概念:是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和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2)分布:①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②从国家内部来看,多分布于紧邻消费市场,大城市周围,我国北京、上海周围。(3)农产品:牛奶及其制品-43-\n(3)乳畜业的区位条件A、市场、饮食生活习惯B、饲料、C、交通便捷(4)特点: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5)西欧乳畜业发达的原因分析:①西欧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肥沃,有利于牧草及饲料作物的生长;②西欧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不利于谷物的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③西欧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食物结构中乳畜产品比重大,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1、知道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结合材料,能分析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资源(原料、燃料)【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动力(水电、火电、核电)2、工业区位选择类型工业类型区位选择原则部门举例工业特点原料导向型工业接近原料产地钢铁厂、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采掘业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高、产品运输成本低的产业市场导向型工业接近消费市场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汽车制造厂、石油加工厂、食品厂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高、原料运输成本低的产业技术导向型工业接近劳动者素质高的地区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生产技术要求较高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制鞋、珠江三角洲的崛起须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动力导向型工业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站)冶金(炼铝或炼铜厂)、化学等重工业、电镀厂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3、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影响(1)科技进步使:①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对原料地、动力的依赖减弱②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促使生产规模扩大③对信息依赖程度提高,对市场依赖加强(2)环境保护因素:对环境十分敏感的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工业以优质环境为主导因素(3)政策的变化:改革开放政策使沿海经济迅猛发展——政策主导;西部大开发——政策主导(4)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海外华人归国建厂,除政策方面的原因外,还有乡土情感方面的因素-43-\n4、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1)鞍钢位于辽宁,宝钢位于上海(2)鞍钢建设初期的区位:①铁矿丰富,鞍山铁矿全国最大;②近煤炭产地(抚顺、本溪);③市场广阔:靠近沈阳、大连、长春等钢铁消费中心;④工业用水、用地条件充足宝钢的区位:①地理位置优越:北临长江,东濒吴淞口,邻近我国最大的海港;②市场广阔;③交通便利;④劳动力素质高,数量丰富;⑤科技发达;⑥以大城市为依托,经济腹地广阔(3)鞍钢:近原料产地——原料导向型;宝钢:近消费市场——市场导向型(4)鞍钢:煤-黑龙江、山西;铁-鞍山;宝钢:煤-安徽淮南、山西;铁-巴西、印度、澳大利亚5、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1)早期的钢铁工业以煤炭资源为主导,靠近大煤田,如:德国鲁尔区(2)20世纪初到二战期间钢铁工业以铁矿资源为主导,靠近大铁矿,如:包钢、鞍钢、武钢(3)二战以后,钢铁工业以市场为主导,靠近港口沿海钢铁消费区,如:上海宝钢6、大型钢铁企业转向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主要得益于:科技飞速发展,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7、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有大气污染的工业部门——水泥厂、酿造厂有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钢铁厂,火电厂有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化工厂,炼油厂有水污染——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注意:印刷厂、服装厂、玩具厂基本无污染,可设置在城区,而且劳动力丰富自来水厂——设置在流经城区河流的上游,水质好。大气污染的工厂——布置在盛行风的下风地带或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有水污染的工厂——布置在流经城区河流的下游。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1、了解工业的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43-\n(1)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2)工业集聚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费、能耗、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利润共用基础设施,节约建设投资(3)工业地域①概念: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②类型:按成因分类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以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为基础,降低成本为目的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有同样考虑,有的则是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形成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按性质分类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鞍山钢铁、大庆石油、十堰汽车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糖果、糕点2、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1)工业分散原料及产品运输量小,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如电子工业)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如以汽车生产为代表的跨国公司)(2)工业的地域联系主要方式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1、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意大利北部、日本太平洋沿岸、我国辽中南地区等。2、鲁尔区(1)区位条件: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区较近;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水陆交通;⑤广阔的市场(2)衰落的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过于集中于五大传统工业部门)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下降;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增多;世界钢材消耗量减少)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⑤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3)综合治理:①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②发展第三产业;③优化环境;④发展科技,繁荣经济3、辽中南工业区:(1)区位优势:①交通运输便利:铁路:沈大、京哈,海运便利-43-\n②资源丰富:鞍山和本溪的铁矿,阜新、抚顺的煤,石油、海盐;③消费市场广阔(沈阳、大连为中心)⑤劳动力充足(2)主导区位因素:丰富的自然资源4、新工业区的特点: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5、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英国的苏格兰地区、印度班加罗尔、中国的中关村和光谷等。6、类型:(1)以传统工业部门为主发展起来的新工业区(如意大利新工业区)(2)高科技工业区(如美国硅谷)7、意大利新工业区(1)分布: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2)区位优势:①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②大批廉价劳动力③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④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⑤政府的大力支持;⑥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⑦交通运输方便(3)特点:①生产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②工业部门:以轻工业为主;③集中了大量同类和相关企业;④生产高度专业化;⑤生产过程分散(4)发展模式——工业小区8、美国“硅谷”(1)特点: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②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中所占的比例较高;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2)区位优势: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③全世界的人才高地;④交通便捷;⑤市场稳定;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比较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方式优点缺点适宜运输的货物铁路运输当代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大宗、笨重、长途运输,如矿产、金属、牲畜等工农业原料及产品。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输较贵。短程、量小的货物水路运输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43-\n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运输飞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耗能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高。急需、贵重、数量不大的物品管道运输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用管道运输货物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地运输,运量很大。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主要是原油和成品油、天然气、煤浆以及其它矿浆2、影响交通运输线与点的主要因素:自然(限制因素)、经济、社会(决定因素)、技术(保障条件)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1、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如浙江嘉兴市的城市形态,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的。(2)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如:我国清末大运河的淤塞,加之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如湖南株洲——火车拉来的城市,位于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交汇处;武汉(三个方向水运优势,长江和汉江汇合处)(2)由高速公路和铁路等运输干线组成的运输网,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如:美国东部波士顿-纽约-华盛顿3、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1)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如平原商业网点的密度大,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小。原因: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稀少,交通方式单一,因此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2)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①很多商业网点的布局原则:交通最优②位置: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外缘的高速公路沿线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知道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几个阶段,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1)采猎时期——人类崇拜自然——人地基本协调,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2)农业文明——人类改造自然——人类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3)工业文明——人类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2、知道环境问题的类型及主要表现。-43-\n类型主要表现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3、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不同区域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城市——环境污染乡村——生态破坏4、联系“21世纪议程”,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基本内涵和基本原则。(1)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2)基本内涵: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3)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5、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可持续发展道路6、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1)工业可持续发展途径——通过清洁生产实现循环经济(2)农业可持续发展途径——通过大力推行生态农业,以实现循环经济。7、理解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7、结合实例,分析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意义清洁生产——可以带来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清洁生产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大部分污染,减少工业污染的来源;经济效益:清洁生产可以在技术改选和工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大有作为)生态农业——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43-\n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的定义: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区域的类型也不同。2、地理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三角和松嫩平原的对比长三角(华东地区、沪宁杭地区):读图和文字得到下列信息:(1)定位:30°N~32°N,120°E~122°E,东部沿海的中部,太平洋的西岸,与日本隔东海相望。(2)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温暖时间长,作物的生长期长。(4)、土壤与耕地:肥沃的水稻土,耕地较为分散,多为水田,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水系:长江、钱塘江(6)作物:水稻、冬小麦、油菜、棉花(7)矿产资源贫乏。(8)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发达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轻工业,利用交通优势进口矿产发展重工业)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辽河平原构成东北平原)(1)定位:43°N~48°N,125°E附近(2)地形:平原为主,地势平坦(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大陆性稍强),温暖时间短,作物的生长期短。(4)土壤与耕地:肥沃的黑土,耕地较为集中,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多,有利于机械化的推广,耕作方式相对粗放,亩产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水系:嫩江、松花江(6)作物: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辽南为冬小麦)(7)矿产:有丰富的石油资源。(8)工业:我国的重化工基地。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影响是不同的。-43-\n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来分析1、开发早期:黏重的土壤和稠密的水系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2、开发时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化不利的自然条件为有利的条件。3、农业时期:成为我国重要的粮仓和棉花、桑蚕的产地。4、工商业时期:稠密的水网再次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粮仓地位、棉花生产地位均让位于其他地区。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1、地理信息技术:R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要熟悉中英文2、RS的定义:利用装载于飞机或者航天器、卫星等上面的设备,对地面进行远距离的感知。(获取信息)(1)关键的装置时:传感器(2)原理:不同物体发射的电磁波不一样(3)主要环节:目标物——传感器——处理装置——遥感图像(4)应用: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3、GPS(1)组成部分:空间部分、地面部分、用户设备(2)功能:利用GPS可以得到精确的三维坐标(经纬度和高程)(3)应用:汽车导航、空间定位4、GIS:是一种计算机系统,需要人来操作(输入信息、管理、分析、表达)(1)应用:空间分析、查询检索(2)在RS的的基础上,可以利用GIS来动态监测或预报 台风的监测就是利用的RS和GIS技术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1、荒漠化的概念:荒漠化就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2、结合材料,分析荒漠化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少雨;②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季节;③植被稀少,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④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因素。(2)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②过度樵采;③过度开垦;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⑤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3、结合材料,分析荒漠化的危害-43-\n荒漠化的发展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到当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4、荒漠化的综合治理保护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如①农作区主要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②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③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2)采取生物措施(如防护林)和工程措施(如设置沙障工程)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退耕还林、还牧;(4)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①营造薪炭林;②兴建沼气池;③推广省柴灶;④利用太阳能、风能等);(5)控制人口增长。5、案例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1)本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形成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本区自东向西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降水减少,干旱程度增强,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 减少。(2)本区荒漠化的原因、危害、治理措施见1、2、3(3)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措施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的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相关案例】分析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1、了解森林的生态效益: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被称为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2、了解湿地的生态效益: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促於造陆、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3、森林破坏后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4、热带雨林对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雨林生态具有脆弱性,一旦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ABC6、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对热带雨林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7、世界上热带雨林的三大分布区A——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B——非洲刚果河流域C——东南亚地区8、保护亚马孙雨林的计划和措施:(1)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3)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4)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43-\n(5)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向结合;(6)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1、区分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非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2、分析思路(1)、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主要从区域资源状况、市场、交通等方面分析。(2)、分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主要从图文材料中挖掘。(3)、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从如何开发资源优势、能源和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延长产业链、科学技术、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入手。3、案例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1)开发条件①资源: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分布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大同煤田——优质动力煤;河东煤田——世界罕见优质主焦煤(炼钢)②市场:市场广阔(a我国能源消费量大;b能源消费需求会进一步扩大;c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占70%以上)③交通: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a地处我国中部,b距东部发达地区较近,输煤、输电的距离近,c有多条铁路通过(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焦作—兖州—日照线,)(2)能源开发(建设能源基地)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煤炭外运能力(三条外运铁路干线:大秦、神黄、焦作—兖州—日照线,);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3)存在的问题①煤炭外运能力不足;②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③水资源不足;④产生环境问题:如生态破坏(地表被破坏)、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4)整治对策:①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由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向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转变;②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③加强矿区生态建设的力度;④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⑤“三废”的治理;⑥调整产业结构,努力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4、山西逐渐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网络5、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利用煤、铝、铁的优势发展: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产业链 -43-\n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1、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除要考虑河流的特征外,更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进行综合开发。2、分析思路(1)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主要从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特征、资源等方面分析。(2)流域的开发应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3)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有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灌溉、提高水质、土地利用等。(4)不同地段的保护: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3、案例分析——美国田纳西河流域(1)位置: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田纳西河是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地理条件①地形:多山,有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显著。②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季温和,夏季高温,降水丰富,冬末春初降水较多。③水文、水系主要特征: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通航里程长,但水量不稳定。④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煤、铁、铜、铝、磷、锌、云母。(3)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19世纪后期: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4)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和管理。(5)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①大规模的火电、核电、水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②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43-\n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分析思路(1)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2)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布局特点和主要问题。(3)针对区域农业存在的问题,寻找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2、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1)自然条件:①气候条件:大部分位于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和水分基本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需要,但不利条件是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②地形条件:包括高原、平原、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③土壤条件: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2)社会、经济条件:①工业基础: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和市场需求;②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便于发展外向型农业。③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3、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区域内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形成三大农业生产区域。(1)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是我国主要粮食产区,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2)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3)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牛、马、羊产区(著名畜种:呼伦贝尔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的东北红牛。4、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5、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人口激增→高强度农林开发→土地不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环境退化(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等)6、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必须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建设成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和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化区域。7、东北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1)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2)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3)山区农业发展方向: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43-\n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8、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中国东北农作物分布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会促进工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条件:(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3)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1)第一阶段(1979—1990年):主导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产值增长相对较慢。(2)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主导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升级,工业产值增长加快。4、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一方面城镇数量猛增,另一方面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5、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与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原因:①产业基础(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科技实力、人才、国内腹地均不如长三角地区;②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表现:①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②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③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城中村”的现象比较普遍。“城中村”: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表现:①大气污染日益加剧,已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②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43-\n③噪声扰民;④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⑤森林面积减小,水土流失严重5、珠江三角洲地区采取的措施(对策)(1)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3)加强规划与管理5、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珠三角模式: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温州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苏南模式: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东北模式:6、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示意图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1、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匀,区域间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为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必须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2、分析思路(1)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输出地区影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输入地区影响:调入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环境;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等。-43-\n3、西气东输概况: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新疆至上海、广州、香港的输气管道。4、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①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②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3)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5、我国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的问题。(1)环境问题:①煤炭燃烧排入大气大量的粉尘;②煤炭燃烧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造成酸雨;③煤炭的对方、燃烧的废渣会造成环境污染。(2)社会经济问题:给我国的铁路、公路运输造成很大的压力。6、我国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7、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①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②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③增加就业机会;④拉动相关产业发展;⑤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2)对东部地区发展影响:①缓解东部能源紧缺状况;②优化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③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发电产业发展;④推动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⑤改善东部大气质量(3)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对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8、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在江苏扬州附近把长江水抽进京杭运河,逐级提升,在山东境内过黄河后,向北自留,沿路供水,直达天津。中线: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筑渠输水自留进入汉江,通过丹江口水库,向华北平原供水。西线:引长江上游金沙江或支流雅砻江的水入黄河上游,增加黄河上游的水量。-43-\n9、西电东送南部通道: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华南);中部通道: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北部通道:将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华北)。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1、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和主要影响因素。(1)概念: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被称为产业转移。(2)类型:国内的产业转移称区域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称 国际产业转移。(3)影响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因素(数量、素质、价格)、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此外还有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①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如建出口加工区③市场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2、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①对产业迁出区: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②对产业迁入区:加快本国、本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的进程(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3)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①产业迁出区:转移污染企业,改善环境污染状况②产业迁入区:A、改变区域地理景观——由乡村转变成工业区;B、产业转移伴随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导致环境污染(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43-\n4、案例分析——东亚地区(1)东亚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地区之一(2)日、韩近年来在中国建汽车厂的主要影响因素——市场长三角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转向中西部主要影响因素——低廉的劳动力、较低的内部交易成本。5、吸引以下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甲——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乙——受我国庞大的市场吸引丙——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