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7.50 KB
  • 2022-07-27 发布

岳麓版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全)

  • 5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参考资料政治文明史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西周政治制度1、分封制度⑴对象:同姓亲族为主,还包括功臣、姻亲、殷商降族;⑵义务:受封诸侯有政治、经济和军事义务(核心是分封土地和人民)⑶效果:周朝扩大了统治区域;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加强;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序列。2、宗法制度⑴性质: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与分封制度互为表里;⑵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也是最大特点)⑶内容:大宗和小宗两个体系。⑷辅助工具:礼乐制度;⑸成效:强化了王权;有利统治阶级内部稳定与团结;确证贵族垄断特权地位。3、礼乐制度作用: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一、建立背景1、政治:宗法分封制崩溃;兼并战争频繁;各国进行改革;秦国兼并六国,结束分裂局面。2、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3、思想:法家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皇帝制度:⑴皇权至上,皇帝总揽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⑵王位世袭制2、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度:⑴三公: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务。⑵特点和优势:互相配合和牵制,有利于皇帝专权。3、地方机构——郡县制,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4、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5、发展脉络:春秋战国萌芽,建秦朝立,汉朝发展,唐宋完善,明清僵化。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以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君权与相权关系)1、汉朝——中外朝制度2、隋唐——三省六部制⑴职能: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总管六部,负责政令执行。⑵作用:第一,分工明确,相互补充,提高了行政效率;第二,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3、宋朝——“二府三司”:中书门下省、枢密院合称“二府”,盐铁、度支、户部合称“三司”。枢密院分割宰相军事权;三司分割宰相财政权;中书门下省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4、元朝—“一省制”: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统领六部,二、选官制度:\n1、西周:“世禄世卿”制度;2、战国、秦、汉初:按军功授爵;3、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和征辟制4、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5、隋唐至明清: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素质;确保帝国繁荣.三、监察与谏议1、监察制度(对官僚):秦朝监察机构是御史大夫;汉武帝时是刺史;明清中央有都察院,各省有按察使司。2、谏议制度(对皇帝):隋唐是门下省,宋代是谏院。3、评价:第一,这两种制度既不能从根本上制约至高无上的皇权,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地效。第二,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仍有重要作用。第4课明清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一、地方政治机构的演变(中央与地方关系)1、汉初——王国问题⑴根源: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⑵解决:景帝平定叛乱,武帝实行推恩令,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2、隋唐——藩镇问题根源:唐中后期在地方增设许多节度使,后发展为藩镇割据局面。3、宋朝——解决藩镇问题⑴分割地方军权:第一,杯酒释兵权,兵权收归中央;第二,三衙掌握统兵权,枢密院掌握调兵权,实行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第三,扩充中央禁军,守内虚外;第四,派文臣做地方长官;⑵分割地方行政权:设通判对各州郡地方行政长官实行监察;⑶分割地方财政权:派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⑷结果: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分裂局面,中央集权得以强化;但造成了“三冗”问题和积贫积弱局面。二、皇权的不断加强1、朱元璋废除丞相,皇帝自掌六部——皇权专制发展到了新的高度。2、明成祖设立内阁3、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⑴原因:根本是加强皇权;直接是及时处理西北战事;⑵地位:只是为皇帝服务的秘书班子。⑶作用:①简化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②专制皇权达到了顶峰。第5--6课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一、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1、地理:山地多、港湾多、岛屿多、土地少(三多一少)2、政治:(1)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制;(2)民主传统:前八世纪贵族制代替了君主制,为政体向民主制方向演化准备了条件3、经济:希腊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繁荣,4、文化:海外贸易和海外扩张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希腊城邦文化繁荣,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n1、建立过程:BC594年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了民主的轨道;BC509年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民主制;BC443年伯里克利改革进一步完善民主制,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2、基本特征: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3、主要表现: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发放补贴、公民大会辩论章法、抽签选举和差额选举等;4、积极意义:①伟大创举——为人类提供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的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②有利于正确决策。③有利于修正错误。④有利于监督政府为公民服务。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⑤有利于促进经济、文化的深入发展。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5、消极方面:①民主范围狭隘,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②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和夫权社会;③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和法律一、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变1、君主制(BC6世纪末之前):君主专制、世袭、终身。2、贵族共和制(BC6世纪末):执政官、元老院(决策机构)、公民大会;3、元首制(BC27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4、君主制(3世纪):戴克里先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二、罗马法的发展历程1、形成:习惯法——成文法《十二铜表法》;①内容: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是习惯法的汇编,维护贵族利益。②评价: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维护贵族利益同时也是平民的胜利。2、完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内容:《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和《查士丁尼新敕》,统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3、评价;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一定程度上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有利于其大肆扩张。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第8课渐进的制度创新一、《权利法案》1.背景:英国自古就有限制王权的传统;资产阶级革命胜利;2、颁布:1689年威廉接受议会拟定好的《权利法案》3、意义: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王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统治方式从人治专向法治;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形成:①时间:光荣革命后②职责:行政职责2.内阁与议会的关系: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物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后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3、发展:19世纪中期,议会选举变为两大政党的竞争,由获胜的多数党组阁;三、议会普选权完善: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四、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特点:1、议会是权力中心,掌管立法权和监督权;2、国王是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3、最高行政长官,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对议会负责;4、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n第9课北美大陆的新体制一、联邦宪法的制定——联邦共和政体的建立1.宪法原则及内容:①联邦制原则:最高行政权归总统;立法权、联邦财政权归议会;最高司法机关是联邦法院。②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③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2、宪法意义:①它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美国依此成为一个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②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和资产阶级民主,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和经济发展。二、联邦制共和政体的巩固和完善:1、巩固——南北战争: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和联邦制;内战后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2、发展——两党制特点:两党制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统选举、参议员和众议员选举、州长选举、市长选举等政治选举都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一、法国: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一)政权七次更迭:君主立宪制(1791——1792);第一共和国(1792——1804);拿破仑建立的第一帝国(1804—1814);封建波旁王朝的复辟(1815——1830);七月王朝(1830——1848);第二帝国(1852——1870);资产阶级第三共和国(1870——1940)。(二)共和制度的确立——1875年宪法内容:①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妇女、军人无投票权)。②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有立法权和行政权;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与美国总统的差异在于:总统由议会选出,向议会负责;总统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向议会负责。意义:①政治: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最终确立;②经济:促进了法国工业革命的发展。二、德意志帝国的体制(君主立宪制)1.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宪法2、宪法内容:①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拥有行政、立法、军事大权:②首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③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但立法权不独立,既不能产生政府,也无权监督政府。3、局限:帝国实际是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特色。最终把德国拖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4、意义:标志着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第13、15课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近代前期列强侵华史实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1)原因:根本原因是英国蓄意要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沦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直接原因是虎门硝烟;(2)结果:战败,签定《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割香港岛、议定海关税、赔款2100万银元;通过附件得到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居住租地等特权。\n(3)影响:①政治上,主权和领土遭破坏,独立发展道路中断;②经济上,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③历史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原因:根本是列强要进一步扩大在华利益;直接是清政府拒绝了列强的修约要求;(2)主凶是英法,帮凶是俄美;(3)结果:战败,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十口通商、外国商船和军舰可出入长江口、外国人可自由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赔英法军费各200万两);1860年签定《北京条约》(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4)影响: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引发太平天国起义;促使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3、甲午战争(1894-1895):(1)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对侵华蓄谋已久,1890年经济危机加速了侵略步伐;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2)结果:签订《马关条约》,内容及影响——①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破坏领土主权;②赔日2亿两白银加重财政负担;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使列强侵华势力渗透到内地;④允许投资设厂,便于列强资本输出,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大大加深,客观上促进了民族抗争与探索高潮、清朝改革、资本主义发展。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11):(1)根本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帝国主义;(2)《辛丑条约》的内容与影响:是列强侵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义和团运动:1、根本原因: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直接原因反洋教运动高涨;2、口号:扶清灭洋——“灭洋”体现义和团的爱国性与盲目排外性、“扶清”体现策略性与对封建主义丧失警惕性;3、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4、意义:①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②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图谋;③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政府的新政改革运动。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一、历史原因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激化了日益尖锐阶级矛盾。①列强经济侵略导致大批小农破产;②鸦片倾销导致白银外流;③战费、赔款等加重负担。2、直接原因:水、旱、蝗虫等天灾不断,广西发生灾荒。二、斗争史实1、组织形式:利用宗教“拜上帝会”发动农民;2、前期斗争:①1851年金田起义;②1853年在南京正式建立政权,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④组织北伐、西征、东征等军事活动,1856年达到全盛;3、后期斗争:①天京变乱后由盛转衰;②陈玉成、李秀成等指挥后期防卫战;③\n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近代中国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成为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④1864年天京陷落。三、总结认识1、历史地位:①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②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③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④成为历代农民运动的最高峰;⑤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⑥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2、历史局限:①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的理想是追求自然经济,体现了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追求绝对平均的圣库分配制度,违背规律,具有空想性;②组织形式:宗教形式和浓厚的迷信思想不能适应革命发展要求;3、结论: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第16课辛亥革命一、社会背景1、原因:列强的侵略和清朝的反动统治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的发展。2、条件:①组织条件:1905年,第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同盟会在东京成立;②思想条件:其一革命派积极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和革命思想;其二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③军事实践:革命党人发动皖浙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武装起义;④有利时机:清王朝派兵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湖北出现空虚。二、革命过程1、开端——武昌首义:①革命党人熊秉坤等在武昌领导起义胜利;②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③定国号共和”。2、发展——推向全国: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3、高潮——民国成立,颁布宪法:①1912年元旦独立各省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②1912年3月月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人民平等自由权利、三权分立等,这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宪法;③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4、失败——袁氏篡国:三、总结认识1、失败原因:①革命派软弱:纲领局限、组织松散、没有军队、经济基础薄弱、群众基础薄弱、政府成分复杂、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存有幻想等;②帝国主义政治破坏、经济封锁、军事威胁;③袁世凯军事威胁、政治欺骗;④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旧官僚倾向袁世凯,内部瓦解。2、历史意义:①打击了封建主义: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②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帝国主义能够控制全局的殖民工具,打乱了列强在华的殖民统治秩序;③促进了资本主义:创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④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里程碑。\n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一、背景:1、国际:①一战期间,日本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A、占领青岛;B、提出“二十一条”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2、国内:①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②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③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3、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二、经过阶段主力军运动中心斗争口号特点初步胜利前期青年学生北京“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勿作五分钟爱国心”“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青年学生走在反帝爱国斗争的前列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章、陆三人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后期无产阶级上海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三、历史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3、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19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948年)1、条件:(1)经济上:工业革命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使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2)思想: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英法空想社会主义(3)阶级:工人运动高涨,无产阶级队伍壮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4)实践: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参加革命实践。2、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主要内容:①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秘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③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既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也是新社会的创造者;④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人人自由平等发展。(2)意义: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②它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③工人运动在其指导下蓬勃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巴黎公社1、爆发原因——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1871年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偷袭巴黎人民自发组成的国民自卫军,企图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2、成立:1871年3月28日3、性质: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4、措施:(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的理由是什么?)(1)政治: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n(2)经济--维护劳动者利益;组成工人合作社;改善劳动条件;(3)教育--用世俗教育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5、结局--失败原因:(1)客观原因:巴黎公社寡不敌众;(2)主观原因:①缺乏一个以马克思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②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不成熟,历史的发展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的条件。6、意义:(1)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第20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1、客观:(1)经济上:①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推动工业化,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②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组织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但在西方列强中仍处于落后地位。(2)政治上:农奴制改革不彻底,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社会矛盾尖锐。2、主观: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成熟的表现:①革命性强;②有马列主义的指导;③有革命的同盟军3、直接原因:一战使沙俄各种矛盾激化,沙俄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二、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1、二月革命(1917年3月8日)(1)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结果:①推翻了沙皇专制--罗曼诺夫王朝;②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2、《四月提纲》:①为俄国革命指出了前进的方向。②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得到人民拥护。3、十月革命: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结果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三、俄国十月革命的成果1、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1917年11月,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成立人民委员会。(2)1918年初,苏维埃政体在苏俄初步确立。2、1922年,苏联成立四、俄国十月革命历史意义1、性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2、对俄国:使俄国在短期内摆脱封建残余的束缚,建立新型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3、对世界: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指明了寻求解放的道路。第21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成立条件\n(1)思想: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2)组织:中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1920、8—陈独秀—上海;10—李大钊—北京(3)阶级: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2、成立的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召开(1)纲领:名称、性质、奋斗目标、选举中央局(参见课本85页)(2)意义:①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②中国出现了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全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3、中共二大(1922年):把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帝、反封建、反军阀。二、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国民革命的蓬勃开展(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1、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1)概况: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而结束。(2)失败原因:工人阶级力量相对薄弱,面对的敌人过于强大。(3)教训: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2、国共第一次合作(1)条件:必要性: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要性:①中共努力,1922年6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建立统一战线的主张。7月,中共二大正式确立了民主联合战线的方针。②、孙中山的态度:接受了中共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③、共产国际的帮助(2)实现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①内容: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②意义: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3)国民革命的蓬勃开展:①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出师北伐。②北伐战争与工人运动相互促进,推动革命发展。(4)失败标志:“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国共合作破裂。(5)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两党的阶级立场不同;②客观原因:反动势力的力量过于强大;③主观原因:中共没有自己的军队,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6)教训:必须要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必须要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三、南昌起义与井冈山道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1、南昌起义(1)时间、领导: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2)意义:①打响了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2、八七会议(1927年8月)(1)内容: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武装斗争最初以夺取城市为目标,以后针对城市地区敌强我弱的现实,开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3、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文家市决策:放弃攻打大城市,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4、井冈山根据地建立(1927年10月):井冈山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中国革命的策略发生转变。5、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1)背景:A、民族危机: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东北,进而向华北进逼。\nB、国民党的围剿: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集中力量“围剿”红军C、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失败原因:王明左倾错误)(2)长征中的大事:①召开遵义会议:1935年。a、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b、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意义:扭转了长征中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②发表《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③陕北会师:1936年10月,建立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长征精神】胸怀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心系群众、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6、西安事变(1)背景:①日本加紧侵华,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民族危机加深。②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③全民族抗日活动高涨(2)发生: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及国民党军政要员,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3)和平解决的意义: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②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五、国共合作抗日(1937——1945年)1、背景:日本的全面侵华及残暴统治(1)卢沟桥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的开始。(2)日本的残暴统治(了解):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第二次国共和作)的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发布《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及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共合法地位3、国共联合抗战(1)防御阶段(1937、9——1938、10):两个战场互相配合①国民党:正面战场(主战场)——依靠国民党及其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②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日根据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2)相持阶段(1938、10——1945、8):①国民党政策重心的转移:由抗日趋向反共A、标志: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1939)确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方针B、表现:先后掀起三次反共高潮,制造皖南事变(1941)②中共: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A、方针: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斗争中求团结”、“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B、表现:多次击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从民族利益出发,以斗争求团结,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保障。(3)反攻:1945年8月,苏美参加对日作战,中国反攻,日本投降。4、抗战的胜利(1)意义:对中国:①是百年来中国取得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③收回宝岛台湾,国际地位提高。\n对世界: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作出了巨大贡献。(2)抗战胜利的原因:①由中共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的统一战线是领导核心;②全民族的浴血奋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配合;③世纪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相互配合和支援。六、两种命运的较量(抗战胜利前后)1、抗日战争胜利前:面临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联合政府与一党独裁的两种命运。(1)中共七大(1945、4延安):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光明的前途(2)国民党六大(1945、5重庆):加强反共力量、准备发动内战和坚持一党专政、拒绝成立联合政府——坚持独裁、准备内战——黑暗的前途。2、抗日战争胜利后:(1)重庆谈判(1945、8——10)A、原因:①蒋介石为发动内战做准备;②毛泽东揭穿国民党假和平的阴谋B、结果:签定《双十协定》、确立和平建国的方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2)重庆政协会议(1946、1):焦点问题——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3)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公然推翻政协通过的民主和平建国的路线,加紧内战部署,全面内战一触即发。六、解放战争(1946——1949)1、防御阶段(1946、6-1947、7)(1)爆发(国民党全面进攻):1946、6月底,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开始(2)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中共粉粹国民党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进攻。2、战略反攻(1947、7——1948、9):随着敌我力量对比变化,将战争引向国统区。3、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意义:国民党精锐部队基本上被消灭殆尽,中国革命处于胜利的前夜。4、解放战争的胜利:(1)北平和谈(1949、1—4):李宗仁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国民党假和谈的骗局彻底揭穿。(2)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23日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一、新中国的成立1、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举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2、历史意义(与新民主革命胜利的意义相同)①标志着新民主革命的基本胜利;②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进入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开始了由新民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新时代;③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④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削弱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基础:1949年政协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2、制定:1954年一届人大3、内容:共分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国旗国徽首都四章,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规定了人民的权利与义务,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方针政策等。\n4、历史意义:①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是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③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1、发展线索:①1954年召开一届人大;②1957年后趋于停顿;③文革期间名存实亡;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发展、完善。2、历史意义:①该制度奠定了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②规范了政府与人民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③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代表经人民普选产生,这标志着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四、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发展线索:①历史基础:民主革命时期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②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③1957——1976年陷于瘫痪;④文革后恢复,1982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2、性质:①政治协商是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②政协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其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③政协会议是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3、意义①对国家:有利于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全国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②对党和政府:有利于党和政府兼听各种意见作出科学决策;有利于发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克服官僚主义;有利于形成监督机制,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主要原因: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发展不平衡;②新中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2、法律依据:①1949年《共同纲领》;②1952年《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③1954年宪法;④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3、基本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建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4、主要表现:全国有五个省级自治区、100多个自治州和自治县,第一个省级自治区是1947年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最后一个是1965年成立的西藏自治区。5、历史意义:①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重要国策和基本制度;②保证了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③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④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六、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集中体现了政党竞争、三权分立的特点;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民主集中制。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一、文化大革命1、原因:①党内“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②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国内外形势,想通过文革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③林彪、江清等野心家利用毛泽东的错误,推波助澜④个人崇拜⑤党和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不健全。2、实质:左倾错误发展到阶级斗争为纲3、对民主与法制的破坏:①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②社会秩序极端混乱③\n权力机关被革命委员会取代④人大、政协制度被破坏⑤党各级组织、规章制度被破坏民主法制被践踏⑥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⑦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践踏4、经验教训:民主法制建设具有必要性和艰巨性,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1、平反冤假错案: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1985年基本结束,平反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2、加强立法工作:①内容:1982年颁布新宪法;并先后出台《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1989年颁布《行政诉讼法》,1999年颁布《行政复议法》,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依据。②意义:基本形成以宪法为中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法律基础。3、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4、进行基层民主选举:①表现:1989年颁布《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颁布《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委会、居委会干部由原来上级任命改为群众选举;城市居委会职能由“管理和监督”改为“指导和服务”,农村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②意义:既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又贯彻了依法治国的精神,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最基本的一环。5、依法治国:①表现:1997年十五大确立,1999年写入宪法。②意义(人民版):依法治国的核心是国家法可依”,任何政党、团体、个人的活动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形成1、雏形:50年代中期毛泽东、周恩来针对台湾问题提出;2、基础:1981年叶剑英阐述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3、形成: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4、宪法保证:1982年写入宪法;5、成为国策:1984年全国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二、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1、香港回归:2、澳门回归:。3、港澳回归的意义:①对港澳:开创港澳和内地共同发展繁荣的新纪元;②对民族:洗刷了民族的百年国耻;③对国家: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④对世界: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1、和平统一方针的提出:10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2、隔绝状态的结束:1980年后海峡两岸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3、九二共识:\n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举行会谈,双方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3、江泽民“八项主张”:1995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努力奋斗》的讲话中提出“八项主张”,体现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性和连贯性,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4、《反分裂祖国法》:2005年3月通过《反分裂祖国法》,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5、面临挑战:台湾内部的台独势力和国际敌对势力。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根本基础,没有祖国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振兴。2、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人际地位的重要标志。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25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冷战的兴起1、概念:指美苏之间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手段和行动。2、原因:①直接:二战结束后美苏失去合作基础,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二战刚刚结束,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②根本:美苏国家利益冲突。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强大,推行全球霸权;而苏联成为政治军事大国,国际地位提高,成为美国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3、表现:①序幕:1946.3丘吉尔“铁幕演说”;②政治:1947.3美国推出杜鲁门主义,导线是希腊土耳其危机,实质是在全球公开干涉扩张,标志着冷战全面开始;“苏东”同年成立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应对。③经济:1947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实质是援助西欧、稳定西欧、控制西欧;“苏东”1949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应对;④军事:1949年美国成立12国北约实行集体防御,实质是美国控制的军事组织;1955年、苏东成立8国华约,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4、影响:①对欧洲:欧洲地位下降,西欧和东欧分别依附美苏;②对世界:一是美苏军备竞赛不断升级,给国际局势造成很多不安定因素,美苏肆意干涉别国内政,践踏国际法,破坏世界和平;但两大集团势力相当,任何一方都不敢轻易动武,在半个世纪里也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③对亚非拉:不结盟运动发展壮大,第三世界崛起,第26课世界多极化一、欧洲共同体成立1、原因:①二战后欧洲的国际地位严重下降;②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美、苏对抗;③为了摆脱美国控制,保障自身安全与发展,提高国家地位,只有联合起来。2、表现:①1951年法德意荷比卢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②1958年六国又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③1967年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④1968年欧共体关税同盟成立,共同的农业政策得到实施;⑤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开始运作,欧共体改为欧洲联盟;⑥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3、影响:①对西欧:经济实力增强,成为美国的强劲对手;在政治上推行自主的外交,反对美国控制;\n②对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削弱;③对世界:多元化趋势加强。二、日本成为经济大国1、表现:1956—1972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2、原因:①政治: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封建残余;②经济:日本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制定经济计划等推动经济发展,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美国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给日本大量军事定货,日本经济出现战争繁荣;③文化: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引进并开发先进科技,加大教育投入,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④社会:日本国民的艰苦创业和辛勤劳动。3、影响:①对日本:经济崛起,资本主义经济领域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日本谋求独立自主外交和大国地位,反对美国控制;②对美国:霸权地位动摇;③对世界:多元化趋势加强。三、不结盟运动兴起1、原因:①二战后亚非拉诞生许多新兴民族国家;②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与争夺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③新兴国家积极谋求独立主权与发展,反对加入美宿集团。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3、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4、意义:标志第三世界崛起;冲击超级大国霸权;促进世界多元化趋势。第27课新中国外交一、建国初期——开拓外交新局面1、背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美国对华实行遏制政策。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主要体现为:①“另起炉灶”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一边倒”,3、成就:①建国第一年与17个国家建交,其中与苏联建交是最重要的外交成果;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底与印度处理西藏问题时提出。意义有三:第一,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第二,它在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上得到发扬光大,并极大地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第三,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国与国之间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③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④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取得重大成就、促进亚非国家团结合作,中国赢得建交高潮。二.70年代——外交关系获得重大发展1、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①条件:70年代美国霸权衰落;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改变了联合国力量对比;中国“两弹一星”成功,始终站在第三世界立场,国际地位提高。②标志:1971年10月25日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③意义: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中国外交胜利,国际地位提高;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物中发挥作用。2、中美关系正常化:①条件:70年代美国霸权衰落,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劣势;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受到苏联威胁;中美领导人积极寻找时机;②标志: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上海《中美联合公\n报》;③基础:1978年12月中美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元旦两国正式建交3、中日邦交正常化:①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两国建交②意义:国际上出现更广泛的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发展,出现了新局面。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平与发展1、积极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侧重经济):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91年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002年《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建立自由贸易区。2、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侧重政治):①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不结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②表现:改善和发展了同世界大国的关系;积极致力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反恐。第28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一、两极格局瓦解1、标志:1991年12月苏联解体①背景:1989年东欧剧变;②根本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僵化;③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误,背离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导火线是“8.19”事件。④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是外部原因;2、影响:①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受挫;②两极格局和雅尔塔体系结束;③世界整体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主流。3、苏东剧变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本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③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民主法制;④坚持独立自主,防止和平演变,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⑤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的失败,只能表明苏联模式失败。二、多极化趋势加强1、表现: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出现“一超多强”局面,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积极推行霸权主义个单边主义;②欧洲、日本、俄罗斯、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加强,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2、影响:①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顺应潮流的基本策略:①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②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③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④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恐怖主义,声张正义,维护世界公正。经济成长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2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一、精耕细作1、耕地工具:①从原始社会到春秋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木器、石器和骨器;②\n铁器在春秋出现,铁器牛耕在战国推广;③在汉代普及并发明犁壁;④唐代在长江下游出现曲辕犁,标志传统步犁成熟定型;2、播种工具:汉代赵过发明耧车;3、水利与灌溉:①春秋战国时期建有楚国在安徽的芍陂、秦国在四川的都江堰、秦国在陕西关中平原的郑国渠;西汉的漕渠和白渠和新疆坎儿井;东汉王景治理黄河。②灌溉工具:在春秋战国是桔槔和辘轳;东汉毕岚发明翻车;三国马钧加以改进;唐宋发明筒车和畜力高转筒车;4、生产组织方式:商周时期是在井田制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简单协作;从春秋开始出现家庭为生产单位的个体经营,并逐渐推广普及。二、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是土地公有制;2、商周时期是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3、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和变法运动,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形成了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包括土地国有制、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土地兼并现象贯穿始终。4、关于土地兼并:①根源: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②方式:土地买卖在汉代以后成为主要途径;③危害: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和徭役的征发;大批自耕农丧失土地后成为流民,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影响社会安定;④缓解:政府采取均田制等抑制兼并的措施;爆发农民起义打击地主阶级。三、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经济格局是起源于多个中心,形成南稻北粟等地域特征;2、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3、农业生产模式是精耕细作;4、主要经营方式是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①小农经济的特点有三: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分工简单,农业与手工业结合;自给自足。②小农经济的优点有三: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生产技术精耕细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③小农经济局限:小农经济比较劳苦和脆弱;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的特点,不利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分工;导致社会发展缓慢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阻碍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4、实行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5、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一、金属冶炼业1、青铜时代:①时间从夏朝到春秋末期的15个世纪;②特点是数量多、规模大、种类齐、技艺精,展示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2、铁器时代:铁器在春秋战国大量开始,西汉普及;3、冶炼燃料:①煤始于西汉,普及于北宋;②焦炭始于南宋,普及于明朝。二、纺织业1、我国是最早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开始于原始社会;2、汉代发明提花机,丝织品远销欧洲,中国被成为“丝国”;3、唐代发明缂丝技术,丝织业重心转移到南方;4、宋末元初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元朝黄道婆全面改进生产技术,江苏的松江元明时期成为全国棉织中心;棉布在明朝普及为民众的主要衣料。三、陶瓷业\n1、陶器:彩陶、黑陶和白陶。2、瓷器:①东汉晚期发明青瓷;②魏晋南北朝发明白瓷;③唐朝制瓷业发展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出现“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④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⑤元代进入彩瓷生产时期。四、生产组织形式1、官营手工业:①地位:从西周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②优势: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分工细密、管理严格、技艺高超,工匠从征役制逐步到雇募制;③局限:不计成本、缺乏竞争、强制劳动。2、私营手工业:①春秋战国兴起;②唐以前主要是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形式;③唐宋时期商品化程度提高;④明代中叶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五、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征1、整体地位:手工业始终是农耕经济的补充,但是生产高度发达,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欧亚非,广受欢迎和赞誉;2、发展趋势:部门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进步,分工不断细密,发展重心随国家经济重心由北而南转移;3、经营方式: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等长期并存。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私营手工业明清时期占据主导地位,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4、历史局限:明清时期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制约了手工业的转型与发展。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一、商业的发展1、原始社会出现物物交换的原始商业;2、商朝出现专职商人和货币;3、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4、春秋战国出现高潮:①私商崛起;②城市繁荣;5、隋唐时期蓬勃发展:①运河开通,外贸繁荣,都会与港口众多;②城镇商业实行坊市分离制,政府对商业严格统一管理;③中唐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6、宋朝出现新的高峰:①官府放松了商业监管:城镇经济繁荣,商业在空间上打破市坊界限,乡村允许设市贸易;商业经营时间取消限制,出现晓市和夜市;②边境与少数民族的榷场贸易频繁;③海外贸易活跃,泉州等港口城市兴盛;④四川出现纸币交子。7、明清时期出现新特点:①众多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和港口城市兴起;②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白银成为主要货币;③农产品的商业化程度提高;④大批区域性商人群体崛起。二、古代商业特点1、我国古代商业起源较早,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繁荣;从发展趋势上看,城市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2、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发展;3、政府对城镇商业活动的行政限制逐渐减少;4、政府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没有占据主导地位。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一、资本主义萌芽1、条件:①根本原因: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世界领先;②\n农业: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加,生产和管理技术提高,玉米、甘薯、双季稻等高产作物与棉花等经济作物逐步推广;③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规模扩大,技术进步;④商业:白银普遍使用,世界白银大量流入,商业资本异常活跃;一系列工商业市镇和大城市崛起,建立起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形成大批区域性商帮。2、标志:明朝中叶以后,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为购买劳动力增殖利润而进行的商品生产和以雇佣剥削劳动为特征的私营手工工场,例如苏州的丝织业和景德镇的制瓷业手工工场。3、评价:①这是从农耕经济中分离出的一种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②仅在局部地区和生产部门出现,而且长期发展缓慢,未能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二、重农抑商政策1、原因:根本原因是为了保护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和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直接原因是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与重视农耕经济稳定税源兵源、加强中央集权相冲突。2、表现:①政府重农:强调农本商末思想;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限制土地兼并;②战国商鞅变法抑商:贬低身份,限制范围,征收重税;③汉代抑商:汉高祖和汉武帝采取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等措施沉重打击私商④明清时期强化抑商政策:限制经营,强行摊派,征收重税,限制外贸等。3、评价:①初期有利于保护封建小农经济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②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中国长期停滞于自然经济状态,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三、海禁政策1、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经济上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②直接原因是清初统治者思想上盲目自大,并在军事上防范外来侵略者和人民的反清斗争。2、评价:第一,有一定的民族自卫的作用,暂时延缓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第二,消极影响:①沉重打击了中国的航海业和对外贸易;②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推进工业化的契机;③阻碍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④使中国脱离世界发展潮流,最终落后于西方;四、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和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和顽固性;;2、农民长期遭受沉重剥削,极端贫困,无力购买商品,国内市场狭小;3、明清统治者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不仅导致地主和商人将商业利润大量置房买地影响扩大再生产,而且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阻碍了海外贸易和科技文化交流。5、中国思想文化专制影响了近代科技的产生等。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一、新航路开辟的社会背景1、必要性:①根本: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社会对黄金白银的需要增加;②直接: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商路,欧洲人渴望另辟新的商路。2、可能性:①政治: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强化王权,积极扩张;②经济:《马可波罗游记》刺激欧洲人到东方寻找黄金和香料;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③文化: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和地圆学说的创立;欧洲教会热衷对外于传播天主教;二、过程:\n1、葡萄牙:1487年迪亚士抵达非洲南端好望角;1497年达.伽马绕非洲到达印度——开辟出东线;2、西班牙: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1519年麦哲伦船队历时三年环球航行——开辟出西线。四、历史影响:1、对世界:人类开始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和经济体系开始形成。2、对欧洲:促进了欧洲封建主义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①欧洲商贸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东岸;②西欧工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股份公司等新的商业组织产生;③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进步3、对亚非美洲:给非洲和美洲的传统社会带来深重灾难,亚洲遭受侵略的同时大量白银流入,客观上刺激了经济发展。第8课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一、早期殖民活动:新航路开辟之处,葡萄牙、西班牙率先开始在东西两个半球的殖民掠夺。二、荷兰殖民史实1、殖民范围:遍及美洲、非洲和亚洲2、殖民特点:①海外转运贸易发达:17世纪上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被称海上马车夫;阿姆斯特丹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②与贸易相关的行业发达:造船航运业发达;出现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大型商业股份公司;银行信贷业发达;③参与殖民战争、贩卖黑奴等活动;④缺乏强大的工业和军事基础,霸权昙花一现。三、英国殖民史实1、殖民特点:①政府实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海盗行为,被称为“海盗国家”;②海军力量强大,在殖民战争不断胜利;③黑奴贸易罪恶累累;④在殖民地建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和奴隶制种植园进行殖民掠夺。2、殖民地位:18世纪下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三、殖民活动的影响1、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掠夺提供了原始的资本积累,开拓了市场。2、由于该时期西欧国家生产力水平低,血腥残暴的殖民手段给亚非拉殖民地造成极大的破坏和灾难;3、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客观促进了世界的联系,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条件:⑴政治前提: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政治前提和稳定的社会环境。⑵市场:到18世纪中期英国通过一系列殖民战争最终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海外市场空前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性;⑶资本:英国通过海外殖民扩展掠夺、海外贸易、国内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资本;⑷技术:手工工场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⑸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大批无地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2、技术发明:⑴棉纺业:以珍妮纺纱机、水利织布机等为标志的一系列技术革新;⑵动力:1784年瓦特发明联动式蒸汽机——万能蒸汽机⑶交通运输: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发明汽船,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⑷其他:蒸汽动力迅速应用到纺织、采矿、冶金等部门。3、新能源和新兴工业部门:煤开始广泛使用;纺织和铁路业成为领先部门。4、扩展: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禁令后,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和美州广泛开展起来。\n5、影响:⑴经济: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代替工场,英国等先后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经济组织基本以中小企业为主,经营权与所有权一体;⑵政治: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建立起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对立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阵营形成;⑶文化: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潮兴起;促进了教育和科技发展;⑷社会:工厂和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促进了近代工业化城市兴起,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⑸世界:西方列强掀起殖民高潮,东方从属于西方,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⑹局限:环境污染、殖民扩张、人情冷漠、住房紧张等。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发明创造:⑴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⑵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⑶石油化工业的发展:⑷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2、特点:⑴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第一次主要生产经验);⑵美国、德国等多个先进国家齐头并进(第一次只有英国一个中心);⑶俄日等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⑷以重工业部门为主(第一次以轻工业为主)。3、新能源和部门:⑴电和石油被广泛开发应用;⑵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兴起。4、影响:⑴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生产的面貌,也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⑵垄断组织形成:第一,垄断组织有四大特点:其一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超大型企业、国际联合企业和跨国公司,控制着一个和多个部门的生产经营,甚至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其二是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其三是垄断主义思潮逐渐取代自由主义原则;其四是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日益密切。第二,垄断的本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第三,评价与认识:垄断组织适应并推动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发展,是现代经济模式定型成熟的表现。⑶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三、世界市场的形成1、形成过程:⑴开始:新航路开辟;⑵初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⑶最终:第二次工业革命后。2、形成方式与条件:⑴国际贸易发展:⑵资本输出⑶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进步;⑷武力逼迫。3、评价与认识:⑴积极影响:世界市场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促进了世界的联系,是历史的进步;⑵消极影响:世界市场中欧美列强占据主导地位,亚非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处于附庸地位,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合理;列强之间争夺激烈,引发局部战争和世界大战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一、经济结构的变化1、原因及表现:①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商品的冲击,小农经济的解体。②“自给自足”的变化:列强大量收购以丝、茶为代表的农副土特产品,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减少了自给自足的成分。③“闭关锁国”\n的变化:中国逐步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认识:①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是在工业文明的外部冲击之下开始解体的;②解体过程很不平衡,仅出现在东南沿海局部地区;③是中国殖民化的开始;④中国工业化开始艰难起步,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和社会封闭状态出现深刻变化。二、洋务运动与近代工业的起步1、原因: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为了巩固统治推行洋务运动。2、内容:①军用工业:口号是“自强”;最早的是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最大的是1865年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②民用工业:口号是“求富”;代表是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3、结果:甲午战败,自强求富目的没有实现4、影响:促进了中国早期的现代化——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客观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①条件:受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诱导、自然经济瓦解;②标志: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地主、官僚和商人开始引进技术设备,投资创办近代企业,代表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房。2、甲午战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①原因:《马关条约》刺激列强竞相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清政府为了拓宽税源,放宽民间办厂限制;中国人民掀起收回利权的斗争。②影响:中国出现了一个实业救国的高潮;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先后掀起戊戌变法、辛亥革命。3、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1912—1919年八年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成就最大,但以“北范南吴”为代表的化学等重工业也有发展。原因有三:①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中华民国成立后不仅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还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实业、提倡国货的政策,激发了资产阶级的创业热情;③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二、影响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1、根本障碍: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2、外国资本主义是民族工业的最大障碍:西方列强通过限制机器出口阻止民族工业发展;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种种特权、控制海关等手段大肆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挤压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直接摧残了民族工业;二战结束后美国一度垄断中国市场。3、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本国封建主义的严重束缚:甲午战前民族资本始终没获得清政府认可;各级反动政府用苛捐杂税勒索民族工业;军阀官僚政府大举外债、滥发纸币等也严重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4、官僚资本阻碍:利用政治特权垄断市场,还通过直接投资、加入官股或收买、敲诈甚至没收等方式公开吞噬民族工业。5、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缺乏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后天畸形(主要在轻工业、沿海和通商口岸,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三、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n1、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进步的经济因素,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有利于社会的进步。2、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发展和壮大,为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3、民族工业的发展不断冲击瓦解着封建正统思想,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4、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地区分布不尽合理,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一、服饰的变化1、基本情况:晚清洋装与马褂并行;民国新服饰的迅速推广,出现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和旗袍。2、变化的原因:①西式服饰的影响;②清政府迫于形势进行改革;③民国政府颁布法令推动。二、“断发”与不缠足运动1、“断发”:1910年清政府颁布法令;民国政府《剪辫通令》结辫陋习革除。2、不缠足运动原因:①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②维新运动的推动;③外国教会的宣传;④1902年后清政府官员劝戒缠足;⑤民国成立后政府推动。但彻底根除缠足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三、报刊与电影1、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发展:①报纸: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民众有了新闻观念;1872年《申报》出版;②期刊:1884年《点石斋画报》和四大小说期刊;维新运动时报刊成为有力武器,五四以后读报刊更为普遍,出现读报组织。2、近代电影业的发展:19世纪末传入中国;1905年出现第一部自拍影片《定军山》;1913年出现第一部故事影片《难夫难妻》;1931年出现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1935年蔡楚生导演的《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国际获奖的影片;电影《风云儿女》插曲《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新中国国歌。3、报刊和电影的影响:传播信息、普及知识;开拓视野,丰富了精神生活。四、礼仪的革新1、礼仪出现从等级森严到平等自由文明的变化:见面礼从跪拜、作揖到鞠躬、握手;称谓从大人、老爷到先生、君;原因是受西方礼仪以及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2、婚姻: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自由恋爱、新式婚礼;3、葬礼:从厚葬到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仪式第13课交通和通讯的变化一、铁路1、特点:是近代交通建设的重点;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半殖民色彩重;发展道路曲折。2、中国铁路的“第一”:①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1881年唐山开平——胥各庄,洋务派创办;②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条铁路:1909年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二、水运与航空1、中国近代新式水运:①1872年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轮船招商局成立;性质是洋务企业;②特点:发展不平衡,传统与现代形式并存;始终受到列强挤压;民间水运企业、官僚洋务企业和外国企业并存。2、航空:①孙中山提出“航空救国”;②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飞机——\n1909年旅美华人冯如制造;③中国航空事业真正起步:1918年北洋政府开通民航线路。3、影响:①改变了交通手段、出行方式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②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加强,促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三邮政与电讯1、邮政:外国人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邮政代办所”;1866年洋务派试办邮政;1896年设立大清邮政局;清朝预备立宪时设立邮传部;1911年初具规模;但发展不平衡。2、电讯:①台湾:第一条电报线1877年在台湾出现;1906年无线电报在军舰使用;②西方列强一直垄断中国电讯,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收回电信主权。四、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1、西方的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冲击;2、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3、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推动;4、清政府和民国政府推动。五、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①殖民化色彩:随列强侵略传入,由沿海到内陆;②现代化色彩:随着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现代化的不断演进而变迁;由闭关自守转到面向世界,由封建传统到现代文明;③地域发展不平衡: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的人们社会生活近代化进程明显,农村和内地变化不大;④新旧并存,中西合璧,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⑤建国后受意识形态支配,社会生活重新趋于封闭化和独立化;改革开放后逐渐与国际潮流接轨。2、影响:①中国社会生活发生显著变化,增添了新内容,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②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的色彩。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1、原因:①直接:(国际)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国内)国内武装叛乱,反革命势力控制了全国四分之三的国土和五分之三的人口,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②根本: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2、内容:①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方面: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③流通方面:取消商品贸易;④分配方面: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3、特点:排斥商品货币关系,采用军事与行政命令的办法4、评价:①积极:(军事上)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政治上)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②消极:第一,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引发农民暴动和阶级矛盾尖锐,苏维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第二,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探索是失败的。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7年)1、目的:①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②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③重新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内容:①农业:固定的粮食税,纳税后的粮食由农民支配;②工业:(抓大放小)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③流通:允许自由贸易;④\n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3、特点:①经济手段: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的因素发展经济;②所有制和分配: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部分地恢复和利用资本主义。4、评价:①直接结果:(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1925年苏俄经济恢复,阶级矛盾缓和,工农联盟得到巩固,苏维埃政权得以稳固;②结论认识: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从俄国小农占优势的具体国情出发,找到了一条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三、斯大林经济体制1、确立: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确立。3、表现:①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公有制;②管理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管理手段:排斥市场手段,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3、评价:①积极方面:集中全国力量,在短时间内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开辟了一条新的工业化道路;提高了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②消极方面:超越了生产力水平,体制僵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比例失调;节约消费为工业积累资金导致人民生活不高、农民付出太多;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导致地方企业缺乏活力。(可概括为:比例失调、生活太苦、农民太亏、企业太死。)4、历史启示:①从国情出发,按规律办事;②调整经济政策和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水平;③农业、重工业、轻工业要协调发展;④经济建设必须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①二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严重落后;②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2、内容:①农业: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扩大农场和农庄的生产自主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产积极性);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提高粮食产量);②工业: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扩大自主权);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利、推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调整产品分配提高积极性)。3.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②具体原因:急功近利,目标超越实际;赫鲁晓夫个人独断专行,随意反复,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5、评价:①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扭转了苏联长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甚至排挤农业的做法;减轻了农民负担,一度使苏联农业有了显著好转。在工业方面,1953—1963年苏联工业获得快速增长。②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改革仍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优先发展重工业,只是修补性的改革;②具体原因: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与美国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经济陷入停滞。\n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1985年,在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戈尔巴乔夫出任新一届苏共中央总书记。2、内容: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①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②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3、结果:缺乏宏观决策和配套措施,改革效果不佳,经济继续滑坡;②戈尔巴乔夫随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逐渐背离社会主义改革道路,导致国内局势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第16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②具体原因:生产与销售矛盾激化---贫富分化严重,群众贫困购买力低,而企业却盲目扩大生产;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③直接原因:股票投机过度,导致股市崩溃。2、标志: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3、特点:来势凶猛;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4、影响:①引发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出现经济大萧条,世界贸易额锐减。②引发政治危机: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和绝望情绪,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社会动荡不安。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③造成世界局势紧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①大危机给美国以空前严重的打击;②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③罗斯福在1932年大选中获胜。2、内容:①整顿财政金融;②调整工业生产(中心);③调整农业生产;④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3、特点:在确保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采取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的办法,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矛盾。3、影响及评价:①直接影响:取得显著成效,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②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③历史影响: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并被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借鉴,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政府的变化)1、原因:①根本是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的需要;②借鉴罗斯福新政的经验、凯恩斯主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③工人阶级斗争,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创新。2、三个方式: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实行混合市场经济②制定经济计划,运用经济杠杆调控:侧重规划和指导,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③\n国家福利制度:A.资金来源是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B.特点是制度化和法制化;C.种类繁多;覆盖面广;D.实质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表现。3、评价:①积极:A国有化和计划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化,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福利化使低收入阶层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缓和了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社会消费;②消极:国家干预也有一定限度,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率低下的弊端。福利制度使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二、私有企业经营的调整(企业的变化)1、股票的社会化与分散化:①条件:股份公司成为国家经济主体;②表现:企业职工也拥有股票,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认识: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企业吸收资金;反映资本社会化趋势;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2、经营管理的专业化:①原因:二战后企业经济生产的科技含量增加,生产过程日益复杂,经营与管理要求专业化;②本质: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社会出现“新中间阶层”。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1、条件:①新中国政权巩固,国内外环境相对稳定;②1952年底经济基本恢复;③苏联经济援助。2、方针政策: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3、特点:①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相结合;②重点发展重工业;③通过计划体制;4、成果: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说明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前提。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性质:把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社会主义革命性质。2、创举:不同于苏联的改造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政策。3、评价:①积极:建立起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改变了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为工业化发展开辟道路;②消极:所有制形式单一,超越了生产力实际。三、经济建设成就与教训1、正确方针——八大(1956):①内容:A.主要矛盾变化: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B.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C.建设方针: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②评价: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在实践中未能坚持下来。2、左倾泛滥:①表现:1958年开始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②原因:急于求成,改变落后局面的心情迫切;没有经济建设经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左倾冒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规模;受苏联模式影响;\n③结果: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民生产积极性严重挫伤;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特困。3、调整恢复:1960年冬“八字方针”4、文革浩劫①实质:文革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造成严重损失;②经济影响: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基本瘫痪,面临崩溃,据估计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与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四、经济建设失误的历史启示:①抓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生产关系的改造要符合生产力实际;不能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经济建设要综合平衡稳步前进;要用经济的方法发展经济;发展模式不能盲目照搬;③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第20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文革结束;真理标准大讨论解放思想;2、召开:1978年底北京3、内容:拨乱反正;工作中心转移;改革开放;形成第二代领导集体。4、意义:①结束了左倾错误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②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光辉标志。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概念: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最基本的特点是包产到户。②原因:人民公社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人民没有摆脱贫困;农村稳定是国家局势稳定的基础;安徽和四川农民的创造取得成功。③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农村经济获得发展,从根本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为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条件。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①特点: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②意义: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的现代化。三、国有企业改革1、过程:①第一阶段从1985年开始,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②第二阶段从1992年开始,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意义:①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②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有资产大副增长,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目标:1992年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束了“市场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2、发展:1997年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束了“社会主义姓公还是姓私”的争论)3、意义:①\n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等深层次问题。②可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接轨。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促进我国的现代化经济建设。第21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1、五个经济特区——“点”:①概念:是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其特殊主要表现在经济上而不是政治上,即不同于内地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②内容:从1980年起先后建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特区;③原因:是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靠近港澳台地区;是著名的侨乡。④作用:这些特区二十多年来不仅实现了自身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效地发挥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2、14个沿海开放城市——“线”:①内容:1984年开放的沿海城市有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14个,遍布我国沿海地区。②条件:这些城市交通方便,具有较大的外运港口,并且同内地铁路相连,是中国重要的外贸口岸;它们还具有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个沿海经济开放区——“面”:①1985年后,把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②1990年,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5、对外开放的格局特点: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对外开放已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格局。二、世界贸易组织1.入世:2001年11月11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影响:①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②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布雷顿森林会议——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1、背景:①必要性:吸收大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的教训,防止战争重演,战后世界经济发展需要建立有效机制以规划秩序;②可能性:战后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变化:西欧遭受重创,美国实力空前膨胀,积极谋求世界经济霸主地位。2、召开:1944年44个二战盟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3、内容:①1945年成立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个旨在稳定国际金融体系的专业机构;③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初期宗旨致力于战后欧洲复兴,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4、影响:①对美国: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美国以此建立了国际经济霸主地位;适应了美国经济扩张的需要;②对世界: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战后经济的恢复发展与世界贸易发展。二、关贸总协定——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1、原因:①大危机使人们认识到贸易保护主义的严重危害和国际贸易协调合作的必要性;②\n美国为了经济扩张而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2、建立: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3、目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4、影响:①对美国: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有利于美国操纵世界贸易和经济扩张;②对世界: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组成:(两大体系,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三个支柱。2、认识:①美国在体系中拥有特殊地位,有利于美国的经济扩张;②体系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第25—26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一、欧洲共同体1、背景:①3个必要性:近代以来欧洲不断发生战争冲突的深刻教训;二战后西欧衰落,成为美、苏“冷战”的战场;而欧洲小国林立,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加快发展,提高国际地位;②3个可能性:互相毗连的地理特点;欧洲有着相同的文化传统;法德两个夙敌国家实现和解。2、形成过程:①开始: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②形成: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总部设在布鲁塞尔。三、欧盟:1、成立:1993年11月1日欧盟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政治和经济双重性质的组织;欧洲一体化的内容从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2、发展和壮大:①欧元诞生:1995年确定,2002年1月1日正式启用——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稳定地发展;欧洲一体化成为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②成员国不断增加。3、影响:①对欧洲: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各国利益;欧洲各国通过让出部分国家主权建立起共同的管理和协调机制,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国际地位。②对世界格局:开创了由对抗走向合作的新模式,成为区域和平发展的典范;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5、欧洲一体化的特点:①合作领域:从单一经济领域扩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③合作方式:从政府间合作到公众参与推动;④合作规模:成员国不断扩大;⑤合作程度: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⑥合作模式:开创了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区域和平发展的新模式。四、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1、原因:①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蓬勃发展,美国面临挑战;②墨西哥和加拿大也有加快发展的需要。2、建立:1992年建立,1994年生效。\n3、特点:①不是一个经济政治联盟,并未形成关税联盟,只是贸易伙伴关系;②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有较强的互补性。4、影响:①加强了三国经济交流和贸易发展;②墨西哥短期内大副减免关税后民族经济面临很大压力;③促使其他美洲国家加快了参与区域合作的步伐。五、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1、条件:①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②七八十年代亚太地区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经济区域联系加强。2、成立:1989年12国在澳大利亚堪培拉成立;1991年中国和台湾、香港加入。3、特点:①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②成员国差异性很大,互补性很强;③形成了协商一致、自主自愿、渐进性、开放性的APEC合作方式。4、影响:①提高了亚太地区在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地位;②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创新模式,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引起世界广泛关注,产生了深远影响。第27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1、基本进程:①开始:新航路的开辟;②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③深化: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2、原因:①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是根本推动力;②新交通和通讯方式是基本技术手段;③两极格局结束消除了政治障碍;④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⑤跨国公司、区域集团的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因素3、问题与影响: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②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加强;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严重的环境和生态危机。④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的新一轮资本扩张。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但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科技水平落后,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4、认识:①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趋势无法改变,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发展;②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资本扩张;③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实现世界的共同繁荣。④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要有全球意识,许多全球性问题只有共同协商才能解决,要把全球化与多样化协调统一。文化发展史单元一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1课孔子与老子一、孔子何人?孔子(前551——前479年),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二、思想家孔子\n1、孔子思想:仁、礼、为政以德、敬鬼神而远之2、孔子思想不被统治者重视的原因:①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②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变法改革,以图自强,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他们的需要。三、教育家孔子1、教育思想:①教学对象:有教无类;②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③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④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举一反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2、孔子的教育地位:①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教育家,被后世称为“第一位老师”、“万世师表”;②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扩大教育范围;③总结出一套很好的教学方法;④整理六经,保存了典籍,传播了文化。四、孔子的历史地位1、孔子思想在当时未受到重视,但经历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在传统文化上成为主流。孔子本人被推崇为圣人,受到后人景仰。2、儒家思想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对我国的政治、伦理、文化和民族性格产生深远影响;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条件春秋战国时期剧烈的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其表现是:第一,经济上铁器和牛耕普遍使用,农耕经济迅速发展,土地私有制出现,井田制瓦解;第二,政治上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第三,文化上,各国纷纷网络人才,学术环境宽松活泼;原先处于社会底层的士人阶层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重用;私学兴起使“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大批人才分别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对社会问题发表见解。二、孟子、荀子与儒家1、孟子:①4个要点:仁政学说——思想核心;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性善论;养浩然之气和重义轻利的精神品格。②地位:战国不被重视;《孟子》在唐代被当作经典,在南宋被列为四书,孟子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2、荀子:①4个要点:“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思想;“性恶论”;礼法并施;民水君舟②评价:综合了儒家与道家思想,是战国思想集大成者;在很长时期被视为儒家异端;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影响。三.墨子和墨家1、主张:兼爱、非攻、节用、节葬。2、评价:墨子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战国之后趋于没落,墨子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取征引。四.庄子和道家主张:①齐物;②人生态度:逍遥;③天人关系:不相胜。五.韩非和法家1、主张: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②主张变法革新;③\n主张法治。2、影响:①法家的主张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有利于富国强兵、结束诸侯割据和实现国家统一,促进了社会转轨。②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六.兵家1、孙膑思想:①强调把握战争规律;②重视人的作用;2、著有《孙膑兵法》,军事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七、“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1、“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活跃了思想、传播了文化,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成为后世各种思想文化的渊源。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原因:①政治:汉朝面临王国问题和匈奴威胁,道家无为思想不能适应政治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②经济: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统治者要求开拓大一统事业;③文化:董仲舒对儒家学说进行改造,适应了积极有为的时代需要。2、董仲舒的思想:①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黄老、法家思想;②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③天人感应,君权神授;④三纲五常学说;3、历史影响:积极: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秩序、巩固国家统一;②文化上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消极:独尊儒术禁锢思想,扼杀才智第4课宋明理学一、背景:三教并行,儒学出现危机二、程朱理学1、代表:程颢、程颐、朱熹 2、主张:①世界观:理,世界是万物本原,存天理,灭人欲②方法论:格物致知3、影响:①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纲常名教思想有利于维护专制统治;②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元朝成为科举考试内容;明初程朱理学确定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③流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地产生很大影响。三、陆王心学1、南宋陆九渊:①世界观:心是万物渊源,②方法论:发明本心以求理2、明朝王守仁:方法论:致良知。四、理学影响:  1、成为宋明时期德儒学主流,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方面影响深远2、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强调力行,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3、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强调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因循守旧,片面地重义轻利,压制和扼杀人的自然欲求。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n一、主要思想家1、离经叛道的李贽:明朝晚期福建人,号卓吾,有《焚书》和《藏书》等多种著作,①鞭鞑程朱理学,批判纲常伦理,反对绝对权威,②追求物质享受和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③思想:万物的本原是阴阳二气,根本否定天理是万物本原,摇撼了理学的理论基础。2、唯物思想家王夫之: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世称船山先生,著作《船山遗书》,思想要点:①天地万物的规律在物质世界中,②正确认识要通过考查客观事物③肯定情感欲望和私利是合理的人性本能3、批判君主专制的黄宗羲 :明末清初浙江余姚人,世称梨洲先生,著有《明儒学案》和《明夷待访录》。思想要点:①君主是天下之大害;②提出限制君权的设想③工商皆本。4、经世致用的顾炎武: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世称亭林先生,著有《日知录》与《天下郡国利病书》。思想要点: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②经世致用③振兴工商业。二、进步思潮的主要内容1、政治: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批判理学纲常和礼教束缚;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平等、民主。2、经济:主张工商皆本,大力发展工商业。3、文化:经世致用思想,治学应立足现实,学以致用,关注国计民生,致力社会变革;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进步思潮产生的社会根源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纲常礼教扼杀人性;明亡清兴,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危机严重。2、经济:商品经济活跃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统治阶级重农抑商阻碍商品经济发展;3、文化:思想文化专制,八股科举钳制思想;文化领域陈腐教条,僵化保守,脱离实际。四、关于进步思潮的评价①由于缺乏强大的阶级基础、阶级基础和充分的社会条件,在当时没有形成主流,影响有限。②冲破宋明理学藩篱,猛烈地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和封建纲常礼教;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平等、经世致用等,具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性,富有时代特色,是儒学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活跃,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实践一、天文学1、天象观测:战国《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还著作,其中《石氏星表》是世界最早的星表;2、天体测量:①东汉:张衡发明浑象仪,其地圆见解比欧洲早1000年,发明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②唐朝:僧一行与梁令瓒制黄道游仪,实测子午线;③元朝:郭守敬制简仪;3、中国古代的天文学领先的原因:①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②为封建王朝统一天下提供“授命于天“的依据,宣示政权统治的合理性、合法性能;③朝廷集中人力对天文历法乾地观测和研究,取得显著的成就。二、数学1、计算方法:①春秋出现九九乘法口诀;②春秋战国出现算筹2、数学专著:东汉《九章算术》标志着解决实际问题为内容、以算筹为工具、以十制位计算的数学体系形成。3、圆周率:南朝祖冲之精确到七位,领先世界1000余年。三、农学----四大农书\n1、《齐民要术》:南北朝贾思勰,介绍北方生产经验,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2、《农书》:元朝王祯,重点在生产工具的改革。4、《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四、医学1、《黄帝内经》:编于战国,2、《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撰写,论述“望、闻、问、切”四诊法,张仲景被称为医圣。3、华佗:麻沸散、五禽戏4、《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著,创立世界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五、四大发明(一)成就:1、造纸: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魏晋成为主要书写材料;2、印刷:最早有明确时间的印刷品是唐代《金刚经》;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13世纪中期传到朝鲜,后从西域传到欧洲。3、火药:最早记载于唐孙思邈的《丹经》;唐末用于战争;14世纪阿拉伯人传往欧洲。4、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航海;13世纪传入西欧,促进地理大发现。(二)宋元时期四大发明外传以及世界影响:1、11世纪后期活字印刷东传朝日,西传欧埃;12世纪造纸术传至欧洲和非洲——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成为科学复兴的手段,推进了民众教育和科学普及;2、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促进了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和世界殖民体系建立;3、13世纪中期火药和火器传入阿拉伯,再经它传入欧洲——火药的发明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消除了封建制度,推动了西方社会进步。六、中国古代科技小结1、主要特点:①在内容上,实用性很强,②在研究方法上,较强的经验性,③在应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的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缺乏进一步促进科技发展的动力。2、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原因:①经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促进了农耕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②政治:国家统一,疆域辽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发展,统治者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重视和支持科技发展;③对外、民族:民族融合和对外开放促进了民族间、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吸取我国少数民族和外来的优秀文化;④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进步培养了大量人才;⑤人民:古代人民在与自然界长期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⑥科学家:古代科学家们不懈的探索精神和个人努力。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7课汉字与书法重点问题突破1、秦朝统一文字历史意义:克服了广阔帝国文化交流中的语言障碍和文字障碍,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魏晋书法成为自觉艺术的条件①字型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是书法艺术形成的前提条件;②魏晋时期士人群体形成是把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内在动力;③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提供了基本条件。3、时代特征与书风的形成①唐代国家统一,繁荣强盛,开拓奔放,书法达到新高峰:张旭、怀素的草书狂放洒脱;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注重法度规范,雍容遒劲;②宋代重文轻武,商品经济繁盛,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书法追求个性与韵味,忽略法度与规范,尚意轻法;\n③明朝商品经济繁盛,市民文化发展,书法艺术进一步世俗化、平民化;第8课笔墨丹青一、绘画艺术的起源1、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的源头2、战国:①形式有帛画与壁画;②风格浪漫、古拙,线条流畅,色彩艳丽;二、绘画的成熟1、魏晋----文人画出现:①条件:佛道发展,文化多元;逐渐形成士人群体;②成就:文人画出现;绘画理论出现;顾恺之“以形写神”,代表作《洛神赋图》、《女士箴图》。2、唐代:体现盛唐气象;吴道子、阎立本等。三、文人画的发展繁荣1、魏晋:士人群体形成,文人画开端2、北宋:①成就:山水画独立;从写实到写意;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②条件:重文风气;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3、明清特点:个性鲜明,流派众多,出现八大山人、“扬州八怪”等风格奇特的画家;4、文人画的主要特点:①写意手法,不重色彩,讲求神似;②追求意境和气韵,寄托情怀;③非功利目的,自娱性质;④形式上诗书画印一体,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观、自然观和人生观。四、民间风情画的发展繁荣1、宋代: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民间文化繁荣,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上最大亮点,代表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2、明清:小说插图、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等形式喜闻乐见,生活实用性强。第9——10课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学一、汉代以前1、诗经:中国诗歌源头,形成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代表作:《鹿鸣》《硕鼠》《关睢》等;意义:《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2、楚辞:①特点:战国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新体诗歌;句式灵活;浪漫主义色彩;又称骚体;②代表作: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等;3、汉赋:①特点:铺陈辞藻,文采华丽;手法夸张;气势恢弘。②原因:政治统一、经济发展、豪迈的时代精神、粉饰太平、歌功颂德;③代表作:司马相如《子虚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等;二、唐诗1、特点:成就辉煌;题材丰富;流派众多;诗体完备;2、原因: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科举制的推动、开放多元、由盛转衰;3、代表:①边塞诗:王昌龄、岑参、高适;②田园诗:孟浩然、王维;③浪漫主义:李白,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精神;④现实主义:杜甫,安史之乱后国破国亡的痛苦;白居易,关心民间疾苦,寄托政治抱负。三、宋词1、特点:句式长短不一;适于演唱抒情;有程式词牌;2、原因:宋代商业繁荣,城市兴起,市民阶层壮大,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两宋之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更便于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n3、代表:①婉约派:柳永、李清照;②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四、元曲:1、原因:元朝取消科举制,实行民族分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用散曲抒发情怀;2、代表: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五、明清小说1、原因:明清工商业市镇兴起、市民阶层喜好通俗文学、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危机;2、代表:四大名著、三言、两拍第11课梨园春秋一、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戏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1.产生背景:①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②坊市界限被打破;③城市中出现专门的娱乐业场所——瓦舍,表演门类众多。2.流行区域: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所以叫南戏。3.特色:体制自由、多种形式、下层创作、民间流行三、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1.繁荣原因: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队伍壮大、知识分子的地位低下将才情宣泄在戏剧创作中。2.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和王实甫。3、特点:元曲已经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古代戏曲成熟。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1、条件: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四大徽班在乾隆年间进京是关键、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兼收并蓄其他剧种的长处。2、成熟:同治、光绪年间。当时最卓越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是程长庚等“同光十三绝”。第三单元从人文主义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3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一、泰勒斯——最早的哲学 公元前7世纪,最早的哲学诞生。泰勒斯“万物由水生成”,被称为“西方哲学之父”。二、智者学派——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1、背景:①政治:前5世纪中期希腊城邦民主制达到鼎盛,人的地位提高;②经济: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③思想文化:重视公民教育,智者学派侧重培养公民的参政知识、辩论演说技巧2、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3、主张:①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人和社会;②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提倡怀疑、反对迷信4、评价:①研究重点从自然转向人,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成为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②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成为“诡辩学派”。三、苏格拉底――哲学成为人的学问1、主张:①认识你自己;②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注重伦理道德;2、与智者学派的比较:相同点是都关注人,强调人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标志人文精神觉醒;不同点是智者学派注重辩论技巧,苏格拉底更注重道德,反对功利。3、影响:①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人的科学;②\n对理性的推崇和对思想自由、知识的追求,为18世纪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四、亚里斯多德――逻辑学1、成就:①理性精神: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②最大哲学成就是创立逻辑学,2、历史影响:①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古希腊科学文化的集大成者,使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②把希腊哲学中爱智慧、好学深思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世留下一笔丰富的人类遗产。第14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一、文艺复兴的背景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形成与逐渐成长,在思想领域要求冲破基督教会的束缚,追求现世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3、文化基础: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发祥地,其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是文艺复兴的重要条件。同时,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和传入,极大地便利了欧洲文化的发展。4、原因:资产阶级还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只得借助于被教会视为异端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来表达反封建的思想。5、直接原因:黑死病在意大利的蔓延促使人们反省。二文艺复兴的实质和核心思想1、实质: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和思想解放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基本含义是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但并不反对宗教和神);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享乐与幸福,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提倡个性解放。反对迷信盲从与蒙昧主义。3、主要成就代表作品内容或特点地位薄伽丘《十日谈》人文主义;抨击教会,歌颂现实;发展个性,提倡平等前三杰之一: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艺术要表现歌颂认得美及感情;将解剖法、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于绘画;用写实绘画揭示人性善恶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揭开世界美术史光辉的一页米开朗琪罗《大卫》、《摩西》专注人体;雄浑壮伟的气势;英雄主义气概与达芬奇、拉斐尔并列文艺复兴后三杰拉斐尔《西斯廷圣母》笔下的圣母温柔美丽,洋溢着母性慈爱的光辉画圣、后三杰之一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百)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刻画出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和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人文主义,提升人性高尚尊严代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水平对现实主义文学影响大四、文艺复兴的评价:1、文艺复兴它摧毁了教会的精神独裁,是西方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2、创造出大批精湛的艺术品和文学杰作,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3、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4、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运动和资本主义发展第14课挑战教皇的权威一、马丁.路德与《九十五条论纲》1、背景:①\n政治:罗马教廷对欧洲实行封建政治、经济和思想压迫;分裂的德意志地区所受压迫最为严重;②文化: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③直接:1517年教皇兜售赎罪拳2、代表作:《九十条论纲》;揭开改革的序幕3、路德主张: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核心是“因信称义”,信仰即可得救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1、代表作:1536年《基督教原理》2、主张:①依靠信仰才能得救,②提出“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3、与路德主张比较:相同点:信仰得救;不同点:①主张先定论,鼓舞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更加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三、宗教改革的意义1、猛烈冲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封建神权统治,进一步解放了思想,2、形成了适应资产阶级的新教;3、促进了启蒙运动、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发展,第16课理性之光一、社会背景1.政治:天主教会和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创立和示范作用;2、经济: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3、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自然科学突飞猛进。二、核心思想——理性主义三、代表代表人国别代表作主要观点思想地位及影响孟德斯鸠法国《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基本原则伏尔泰法国《哲学通信》反对教会抨击教皇;反对君主专制;天赋人权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卢梭法国《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天赋人权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康德德国《纯粹理性批判》人非工具、尊重他人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四、历史影响:1、启蒙运动猛烈地批判了封建神权和封建专制统治,提倡自由、平等、民主、理性和科学,是欧洲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丰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3、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斗争。4、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第17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一、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1、哥白尼: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发生在天文学领域;日心说改变人类宇宙观,动摇神学基础。3、伽利略:①论证哥白尼日心说;②开创以实验为根据并有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③为牛顿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二、牛顿(英国)1、经典力学:①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概括和总结,把造物主(神)从无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②其他: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的成功范例;牛顿力学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天文学、现代工程学等工程技术的基础;与德国人莱布尼茨分别创立微积分。\n二、达尔文(英国)1、贡献:1859年表现《物种起源》,建立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论:①一切动植物,包括人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长期的发展过程;②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2、影响:①进化论沉重冲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把神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除出去,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生物界和人在生物界中位置的认识;②进化论被运用到人文领域,形成“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新学说,对处于民族危亡时期的近代中国思想界产生巨大震撼。四、瓦特与蒸汽机:1、改良:1785年瓦特的“万能蒸汽机”在纺纱厂投入使用,很快推广开来。2、意义:①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推动了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②新能源的采用为工业、交通运输发展铺平了道路。③促进了城市化五、爱迪生(美国)1、爱迪生:发明电话、电报、电影等1300多项电器,1879年发明电灯,他被称为“发明大王”;电气技术的应用把人类社会带进电力时代。第三单元知识线索总结人文主义是本单元的主线。关于人文主义的定义,学术界目前尚无统一说法,但其本质是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尊严、地位和作用。从纵向线索看,古希腊先哲是源头,文艺复兴是复兴,宗教改革是发展,启蒙运动是高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文主义有着不同的时代内涵。一、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比较1、相同点:原因(天主教压迫)、条件(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内容(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影响(促进思想解放与文化繁荣、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2、不同点:斗争对象(天主教以神为中心——封建专制和教会压迫)、形式(复兴古典文化外衣——公开批判)、内容(思想文艺与科学领域——社会各领域尤其是政治领域)、指导思想(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影响(思想解放——资产阶级政治构想和革命启蒙)、波及范围(西欧——遍及欧美等世界各地)二、“李约瑟难题”原因是:1、政治:根本原因是日益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阻碍科技发展;2、经济:①自然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②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限制了手工业、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削弱了科技创新的驱动力;3、文化:①闭关政策阻碍了中西文化交流;②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政策,不仅窒息了学术与思想空气,还严重排斥自然科技;③重人伦、轻自然、重文轻技的文化传统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④中国古代科技本身过分强调实用性,缺少理论探究和实验,没形成严密系统的理论和逻辑体系,科技的发展和传统具有封闭性,常以“祖传秘方”形式存在。三、16至19世纪中叶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06年高考文综题答案)1、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发展和工业革命,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基本动力;\n2、政治: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3、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推动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9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一、诗歌——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1、时代背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功后,欧洲各国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人们普遍对社会失望,对现实不满。2、代表①拜伦: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反对封建专制和资本主义的丑恶。代表作《唐璜》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的百科全书”;②雪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西风颂》,体现乐观主义精神。二、小说——现实主义文学1、时代背景:①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②在文学上,人们已不满足于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激情、抽象的抗议和呐喊,而要求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揭露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罪恶。2、主要代表:①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②托尔斯泰:代表作《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被誉为“近代的《伊利亚特》”。三、荒诞派1、时代背景:人类在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产生失望、苦闷、迷茫等精神危机,现实的丑恶、人生的痛苦成为荒诞派作家不断重复的主题。2、代表:法国贝克特《等待戈多》,是荒诞派的开山之作和经典之作,是世界戏剧史上一座不可忘却的里程碑.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第20课音乐与美术一、贝多芬——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乐章1、代表作:《英雄》、《命运》、《田园》等九部交响曲2、地位:最大的贡献是对交响曲的发展和创新;贝多芬是古典音乐集大成者,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是为两大乐派架起桥梁的伟人,被称为“乐圣”。二、印象派1、美术①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②特点: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追求光与色结合的艺术效果;提倡户外写生;③代表:法国的莫奈《干草堆》《鲁昂大教堂》;2、音乐①特点:主张用声音的响度和色彩取代传统音乐的调式和和声体系②代表:法国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三、现代艺术1、时间:20世纪以来2、美术:①代表:西班牙的毕加索②特点:手法夸张、变形、抽象;运用各种新材料;3、音乐:代表:50年代美国“猫王”普莱斯利、60年代英国的“甲壳虫”乐队第21课电影与电视一、电影\n1、默片时代(1895——1927):①电影诞生: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人类第一部电影,国际电影界公认这一天为“世界电影发明日”。②格里菲斯:美国著名导演、著名电影理论家,电影艺术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电影之父”和“电影界的莎士比亚”。③卓别林:美国好莱坞著名影星,经典作品《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和《大独裁者》,被萧伯纳称为“电影艺术中绝无仅有的天才”。④特点:声与画脱节,导演及演员临时发挥;技术不成熟,演员以简洁明快、情节夸张生动的动作取悦观众;缺乏美妙的音响效果;画面具有足够的表现力。2、有声电影:1927年二、电视1、诞生:1929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2、功能:①最重要的是传播资讯功能;②娱乐功能;③艺术品展示功能;④远程教育功能三、影视艺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人教版结论)1、影视艺术既反映了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又直接而敏感的回应、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2、影视艺术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它们具有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综合性,以其特有的技术手段,使观众感受到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启迪。3、影视艺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它们直观性强,传播迅速,信息量丰富,雅俗共赏,是大众易于接受的传播媒体。以其独特的魅力,丰富和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2课西学东渐一、开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后)1、背景:①必要性: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为了方,抵御外来侵略,一些先进的爱国人士为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开始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向西方学习。②可能性:中国与西方的联系日益扩大;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2、代表人物:①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比较系统地介绍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分布及历史变迁概况;②魏源:放眼世界的先行者,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写了《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3、评价:积极:①“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为一股社会思潮;②从此,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局限: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未进行实践。二、体用之争(19世纪60—90年代)1、体用的含义:①体(中学)——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②用(西学)——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技文化。2、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洋务派与顽固派争论的焦点是:是否要兼采西方文化以为之用。4、影响:局限于军事、经济等物质文化层面,但冲击了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n三、早期维新思想(中法战争后)1、背景:①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认识了解逐步深入;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③洋务派失败教训。2、代表:王滔、郑观应等3、主张: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振兴工商业;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自然科技。4、评价:①积极:反映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突破“中体西用”束缚,使西学东渐的内涵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②局限: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未进行实践活动。四、维新变法思想(19世纪90年代)1、背景:①必要性: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严重阻碍;②可能性: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形成;康梁维新思想的宣传与救亡图存的社会主题产生强烈共鸣。2、代表:①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讲学;撰写《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借用孔子权威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②梁启超:撰写《变法通议》;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提出变革科举。③谭嗣同:著有《仁学》;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批判封建纲常礼教和专制君权。④严复:系统介绍西方文化的第一人;翻译《天演论》等,用进化论原理阐明中国必须变法。3、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①内容: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核心);要不要废八股改革教育制度;②意义:高扬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旗帜,冲破封建顽固思想束缚,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五、鸦片战争后到九十年代末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1、内容上:由学习科技、器物层次深入到学习政治制度层面;2、主体上:从地主阶级到到资产阶级;3、背景上:伴随民族危机加深、经济结构变化而不断深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4、过程上:是渐进的,由浅入深的;5、目的上:为救亡图存、民族崛起而学习。第23课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历史背景:①社会因素:帝国主义者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促使先进的知识分子寻找新的出路。②经济政治: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要求。③思想文化:一方面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与尊孔复古逆流;另一方面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促使激进民主主义者认识提高——既要政治革命,更须思想革命。2、兴起:①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②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③活动基地:北京大学\n④主要阵地:《新青年》。⑤宣传的核心思想:民主、科学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核心内容)①民主(“德先生”):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②科学(“赛先生”):指科学精神和科技知识,包括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③目的:医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使中国富强起来。④评价:具有反封建思想的意义,也有利于科学事业的发展。但是对西方文化全盘肯定,有些偏激。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打倒孔家店”)①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②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③反对儒家传统道德的原因:根本原因:孔教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精神工具;直接原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尊孔复古。④实质:对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厘清与扬弃。⑤评价:积极: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局限:对传统文化存在全盘否定的偏激性。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①原因:新文化、新思想,需要借助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中去,而传统的文言文比较难懂。②标志:在《新青年》上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③内容:形式上: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内容上: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立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④代表: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攻击最为激烈,代表作《狂人日记》、《我之节烈观》;三、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1、性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2、打击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专制主义,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3、促进了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觉醒,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第24课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一、三民主义1、背景:①鸦片战争后的救亡探索纷纷失败;孙中山由改良转向革命;②组织条件:1905年同盟会成立;③思想渊源:A、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B、中国传统思想(儒家大同)C、美国的“单税社会主义”D、达尔文的进化论;马克思的《资本论》2、提出:1905年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首次提出3、内容①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压迫;②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思想)\n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产重新分配问题。4、评价:①积极影响:第一,理论上: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第二,实践上: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以它为指导制定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②局限性:第一,民族主义只反对清政府,未明确提出反帝要求;第二,民权主义虽强调建立“国民”的政府,但未提出民众的个人权利;第三,民生主义虽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但未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二、新三民主义1、背景:①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屡遭挫折,孙中山认识到反帝反封建任务未完成;②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和五四运动给孙中山新的启示与希望;③共产国际和共产党帮助;④孙中山个人不屈不挠、与时俱进的个人精神2、内容:①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与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②民权主义: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现“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生活状况3、核心: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4、总结:①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②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关系: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相同,是两党合作基础;B、但新三民主义没有彻底的人民权利、彻底的革命纲领和最终的社会主义目标,这是由两党阶级立场不同而决定的。③与旧三民主义不同:民族增加反帝内容;民权普及到反帝反封建的一般平民;民生增加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政策,关注工农的利益。5、评价①理论上:是三民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②实践上: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第25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a)历史条件:①现实需要: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不断受挫,需要新的科学理论;②国际条件:十月革命胜利;③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④阶级条件:五四运动爆发,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⑤组织条件:中共成立⑥实践基础:中共领导的革命实践\n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及发展过程:(一)发端——国民大革命时期1、主要论著: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2、内容:阐明了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二)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1、主要论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内容:毛泽东创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三)成熟和确立——抗日战争时期1、主要论作: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2、内容:①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解决了革命的领导权、革命目标、革命前途、新民主主义三大纲领、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②1945年春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四)发展: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新中国的重大问题,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过渡时期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采取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①1956年《论十大关系》论述现代化建设中的十大关系;②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③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报告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三、毛泽东思想的特点: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②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③毛泽东思想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四、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2、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3、毛泽东思想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一、邓小平理论:(一)发端:重要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历史背景:①19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n②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继续左倾错误.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形成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拨乱反正、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2、召开:1978年的12月在北京召开3、内容:①政治路线: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经济上对内改革,对外开放;②思想路线:肯定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③组织路线:拨乱反正,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4、影响:①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②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的历史性转折。(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背景条件:①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②总结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③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2、形成:①1982年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②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发展目标.③80年代的其他理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了理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国两制”理论(三)、邓小平理论的成熟1、背景:国际背景: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方向发展;国内背景:市场经济的困惑阻碍改革的进程2、表现:(1)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①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②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强调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影响:(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2)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3)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四)、历史意义:1、理论上: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2、实践上: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中国的国力得到极大的增强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提出条件:①国际:世纪之交,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②国内: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2、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还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确立: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列入党章。\n4、历史地位:①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②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③是新世纪中共和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南。三、科学发展观1、正式提出:2003年10月2、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历史意义:①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②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升华,它促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迈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7课科学的革命一、相对论1、背景——经典物理学的危机①17——19世纪人们把经典物理学看作绝对权威的理论,认为物理学已经发展到完整、系统和成熟的阶段。②19世纪末科技飞速发展,物理学出现了一些列的新的发现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经典物理学陷入危机。2、提出: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提出了狭义相对论;1916年又建立了广义相对论,两者统称为相对论。3、主要内容:①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②时间、空间、运动、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4、意义:①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经典物理学危机,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极大地扩展了物理学应用的领域。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辨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二、量子论:1、形成:①提出:1900年普郎克提出了量子假说;②发展:爱因斯坦提出光的量子理论;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原子的量子理论,在这个基础上,一门新的物理学分支量子力学建立起来。2、意义:①量子论是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②量子力学对化学、生物学、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的地质学等科学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带来了许多划时代的技术创新(半导体、激光器)。这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三、现代物理学兴起的意义:1、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两大支柱)。2、量子论和相对论弥补了经典物理学在宏观的宇宙世界和微观的粒子世界面前的空缺,描绘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3、量子论和相对不仅对物理学科本身,对自然科学,而且对整个人类的思维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n第28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一、信息技术:电脑与网络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6年在美国诞生,属于军事科技应用领域。2、两个发展方向:①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②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3、网络技术:1969年国际互联网问世;1995年被称为国际网络年。4、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①把人类带入信息时代;②信息技术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③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推动了全球化发展;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二、生物工程技术:探索生命的奥秘1、形成:20世纪70年代2、应用:①1990年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现已完成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和对人类基因图谱的初步分析;②1993年之后转基因农作物在美国普及开来;③1997年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莉”出现在苏格兰。三、航天技术:登上太空1、1957年苏联发射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1961年苏联发射“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加加林成为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3、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登月,航天员是阿姆斯特郎、奥尔德林;4、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位宇航员,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5、2005年10月17日中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返回,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第29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一、两弹一星1、背景:⑴提高国际地位的需要。⑵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安全的需要。2、成就: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试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3、意义:①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和核威胁;②加强了中国国防,提高了国际地位。二、“东方魔稻”——生物技术1、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2001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1973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后又培育出“超级杂交稻”。三、银河系列计算机——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①1983年,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I”型机诞生;②1997年,每秒130亿次的“银河—III”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四、“神舟”号飞船——空间技术①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宇宙飞船载杨利伟上太空,16日安全返回;②2005年10月12—17日神舟六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五、新中国取得丰硕科技成果的原因:①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为科技发展提供前提;②党和政府的重视及政策指导提供保证;③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④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作用⑤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第29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开展扫盲教育:\n①1950年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把扫盲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②1982年宪法保障扫盲教育工作;③1993年《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提出,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降至5%以下。④2001年新世纪之初,摘掉了世界头号“文盲大国”的帽子。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①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②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③2001年1月1日我国宣布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三、发展高等教育1、照搬苏联: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脱离实际,体制僵化,培养目标过窄等;2、大跃进时期(1958年):实施“教育大革命”,核心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全面调整(1961——1963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63年后进入稳定发展轨道;4、严重破坏:十年文化大革命5、恢复(1977年):文革结束,拨乱反正,邓小平主持调整;6、迅速发展(80年代以来):①大学数量增加,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日趋合理;②高校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第3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意识形态领域混淆了两类矛盾;毛泽东在50年代的实践中逐步提出二、“双百”方针的曲折1、原因:左倾错误泛滥,反右扩大化、文化大革命爆发2、表现:①政治批判扩展到学术领域;②知识分子被大批错划为右派;③“双百”方针被篡改和歪曲;④“样板戏”独占舞台;⑤文艺界百花凋零;⑥科学研究停止;⑦图书报刊业萧条。三、文学艺术的春天原因:①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②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③1979年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重新树立树立“双百”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四、坚持“双百”方针的经验教训1、正确执行“双百”方针能直接推动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2、脱离“双百”方针就会阻碍和破坏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3、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人民生活的关系;4、要处理好继承传统和不断创新的关系;5、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