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82 KB
  • 2022-07-27 发布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复习资料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复习资料一、哲学范畴(概念)1.哲学: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思维等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学问。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3.运动: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万事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4.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5.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具有能动性(目的性、计划性、选择性、创造性,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作用)。6.实践: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性活动,即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现实性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点。7.认识: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等特点。8.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等特点。9.联系: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等特点。10.发展: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永恒性等特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1.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2.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我的否定,它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克服与保留的统一,是肯定与否定的统一。13.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其根本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14.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各种精神现象的总称。15.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主体部分是劳动群众。17.价值: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某事物所具有的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18.价值观: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影响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影响人们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二、基本原理(关系)1.哲学、具体科学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世界观、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思维、存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4.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和物质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任务,物质第一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任务,意识第一性,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5.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根本否认矛盾是事物运动的内在依据。6.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动机、经验、感觉……)夸大为世界的终极存在,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神明、理念、绝对精神、理……)看做世界主宰和本原,认为物质世界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7.物质、意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8.物质、运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用运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n9.规律的客观性、意识的能动性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利用规律造福人类。10.实践、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标准、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认识,错误的认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学习并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1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12.整体、部分唯物辩证法认为,①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整体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部分则处于被支配地位,服从并服务于整体。②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和变化会影响到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既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要重视部分、以局部发展带动整体发展】13.量变、质变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做好量的积累,充分准备着;另一方面把握时机,促成质变】14.(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唯物辩证法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15.(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不存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坚持矛盾分析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6.两点论、重点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两点中的重点,不是一点论。17.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发展是硬道理;学习并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唯物论】①物质决定意识;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③规律的客观性与意识的能动性。2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认识论】①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主观能动性);②认识的含义和特点(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③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反映实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3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观①联系的含义和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③系统优化的方法。4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①发展的含义与特点(普遍性,前进性和曲折性);②发展是实质与“扬弃”;③量变与质变的关系。5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观①矛盾的含义与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和特殊性);②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与关系);③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矛盾分析法(对立统一规律),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辩证唯物主义的否定观①含义:事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扬弃”;②意义: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发展的环节;③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意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思想文化]7唯物辩证的历史观【唯物史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内容与关系;②社会历史的主体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③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④实现人生价值(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其它……附录1:《会考试卷的结构分析》1选择题(60分):共计20道小题,每小题3分。5道小题为一组,依次考察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的基础内容。2非选择题(40分):高中政治共计四册必修教材,每册一题,每题10分。\n附录2:如何做选择题?①普通题目详对照。②高难题目多视角。③序号问题用排除。④仔细填写答题卡。附录3:如何做论述题?①审问题:细读三两遍,链接知识点。②看材料:快速浏览几个句号,认真归纳几个意思。③慢作答:筛选原理,规范书写;联系材料,简要述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