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83 KB
- 2022-07-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蒹葭》初中语文课件《蒹葭》初中语文课件《蒹葭》初中语文课件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蒹葭》初中语文课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能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体味本诗优美的意境。 3、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品味赏析诗歌美的语言,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课前准备: 1、了解有关《诗经》知识。 2、学生朗读并疏通全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本课 1、导入《诗经》,复习前课有关《诗经》知识。5/5\n《蒹葭》初中语文课件 2、导入《蒹葭》:吟诵三千年华夏优美文字,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璀璨。 二、内容解读体味意境 (一)静心聆听学生配乐朗读。 (古筝曲很适合本诗的意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优美的情境;身边同学的.朗读更容易激发学生投入的愿望) (二)谈谈这首诗给你的整体感受。(整体把握,各抒己见) 填空:这是一首的诗(朦胧凄美) (二)从诗句的哪些内容感受到的? (学生讨论、交流,幻灯片一一呈现学生讨论的结果:写景句;追寻伊人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1、写景句(每章的第一、二句) (1)景物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芦苇丛生茂密。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给人以清冷之感。 秋水崎岖、蜿蜒、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一汪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2)这些景物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明确:凄清、迷离 (3)请你运用散文笔法描绘一下这幅画面。5/5\n《蒹葭》初中语文课件 2、追寻伊人的过程。 在这苍茫凄清的背景下,主人公出现了,他的心情如何?请结合具体语句体会。 (1)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坚定 方、湄、涘,地点空间的变化,说明他追寻得坚定而执著 (2)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和坚定、执著 (3)“宛”字,好像仿佛之意;央、坻、沚的变化 说明追寻而不得时、可望而不可即的痛苦、惆怅、凄凉、孤独的心情。 3、那么主人公追寻的伊人到底是谁呢?(对于课本思考与练习一的讨论) 主旨的多义性、模糊性,使诗歌更具一种朦胧美。 总结:无论是从诗的写景、具体事情的铺叙、主旨的不确定性,都使本诗给我们留下了朦胧凄美、委婉有致的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对诗歌的理解应该更深入了,再一次朗读本诗,读出感情,读出个性化的理解来。 朗读的共同体会:5/5\n《蒹葭》初中语文课件 ①读前两句时语速应该较缓慢; 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连续动作焦急急迫应该语速较急促; ③“道阻且长”等相同句式应慢以体现险阻重重; ④“宛在”三句读出怅惘失望之情。 三、技法探究明确作用 《诗经》的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三种,另外,重章叠句、叠字、双声、叠韵等,也是《诗经》表现形式上的突出特点。这首诗反映出以上什么特点?请具体分析。(见课本思考与练习二)(着重于起兴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分析) 1、起兴手法的运用,使全诗因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2、重章叠句的运用,作用: (1)从乐调上看,一唱三叹,增加了韵律的和谐回环之美。 (2)从表达效果上看,反复吟唱,使诗意逐步加深,诗所抒发的感情也越加强烈,加强了感染力量,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3、“苍苍”“萋萋”“采采”等叠字的运用,使描景状物更细致、更形象,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4、大多四言一句,隔句用韵,既显得句式齐整,又富有变化,错落有致,读起来很自然。5/5\n《蒹葭》初中语文课件 四、拓展延伸触类旁通 阅读下列诗句,完成后面练习。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②,采采芣苢,薄言有之③。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④,采采芣苢,薄言捋之⑤。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⑥,采采芣苢,薄言襭之⑦。 【注释】①芣苢(fuyi):植物名称,即车前子,种子和草可作药用。 ②薄言:发语词,没有实义。 ③有:采得。 ④掇(duō):拾取。 ⑤捋(luō):用手掌成把地脱取东西。 ⑥袺(jié):用手提着衣襟兜东西。 ⑦襭(xié):把衣襟别在腰间兜东西。 1、《诗经》的手法是赋、比、兴。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歌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咏读,“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述。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