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9 MB
- 2022-07-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宇宙与地球宇宙的范围随着天文望远镜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观测的尺度达到上百亿年和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最大宇宙范围为150亿光年(总星系)。宇宙的组成:各种天体和弥漫物质。宇宙的性质:不断运动的物质世界。专题1地球在宇宙中一、天体系统【识记】1.主要天体类型的名称天体是宇宙中的各种星体和弥漫物质,其范围包括在银河系中闪烁的恒星、星团、轮廓模糊的星云、星际物质如气体和尘埃,太阳系中的太阳、明亮的行星、圆缺多变的卫星如月亮、小行星、拖着长尾的彗星、一闪即逝的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以及河外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星系际物质等。通过射电探测和空间探测手段所发现的红外源、紫外源、射电源、X射线源和γ射线源,也都是天体。2.两种最基本的天体类型的名称两种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一般认为,恒星是由星云演化而来的。恒星和星云的共同特点是质量巨大(成为最基本天体类型的原因)。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理解】1.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和流星体的基本特征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2.天体系统的层次宇宙中运动的天体相互绕转、相互吸引,形成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中的中心天体一般是由质量比较巨大的天体所决定的。宇宙中总星系下包含着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1)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夜空中闪烁的点点繁星差不多都是恒星)、星云。名称形状组成质量体积密度恒星球状或类球状氢、氦小小大星云云雾状气体、尘埃大大小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2)由地球及其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地月系。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绕地球公转。月地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3)太阳,八大行星(包括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矮行星和众多的太阳系小天体等围绕太阳运动,共同构成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一个天文单位)。(4)银河系是由银核(一条由恒星组成的,长2.7万光年,呈45度角度倾斜的“星棒”),银盘(直径约8万光年,中心厚度约1.3万光年,边缘厚度约1000光年)和银晕等部分组成的扁圆盘状星系。银河系由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构成。银河系有4条旋臂,约有2000多亿颗恒星,太阳系距离银河系中心3万光年。为什么银河系在天空中就像一条光带,而并不呈铁饼状?因为银河是宇宙空间的一个星系,由恒星、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包括地球和太阳系。银河系约有2千多亿颗恒星,我们晚上看到的天体几乎全部是银河系成员,银河系的质量有1400亿个太阳质量,其中恒星占90%。银河系的重要部分呈扁平状,像一个铁饼,边缘薄、中间厚,直径约8万光年,它的主体称为银盘,太阳距盘心约3万光年。由于太阳系靠近银道面,所以,晚上从地球上沿着银道面看天体最密集,我们置身于灿烂的恒星群中,肉眼分辨不清位置,只能看到一条银白色的连续光带,这就是通常说的银河。庞大的银河系是一个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这是银河系主体在天球上的投影。中国古代又称银汉。(5)在银河系之外,大约还有数百亿个像银河系这样规模的天体系统,统称为河外星系。(6)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称为总星系,它是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空间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但总星系不代表宇宙。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二、太阳系宇宙年:整个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运动,速度约为250千米/秒,转一周需2.5亿年,称之为1个宇宙年。矮行星: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称为“矮行星”。矮行星的家族成员有①冥王星;②谷神星(位于流星带中);③2002UB313齐娜星(比冥王星还远);④卡戎星(靠近冥王星)。冥王星被排除在八大行星之外:一是由于其发现的过程是基于一个错误的理论;二是由于当初将其质量估算错了。成为行星的条件是①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②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③能清除其公转轨道周围的其他物体。由于冥王星椭圆形的轨道同海王星轨道交迭,对最后一条条件不符,故被降级。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识记】1.太阳系的组成太阳、八大行星、矮行星和彗星(彗尾方向:背向太阳;彗尾长短:距太阳越近越长)、流星体及其众多的太阳系其他小天体等围绕太阳运动,由此构成太阳系。其中,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一颗行星,太阳是一颗恒星,月球是一颗卫星。2.八大行星位置序列及分类(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的排列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太阳系的八大大行星按照特征分类可分为:①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②巨行星(木星、土星);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3)根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与地球相邻的两大行星是金星和火星。3.太阳大气三个层次及其主要太阳活动太阳是宇宙中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冥王星是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太阳的直径约1,392,000公里,是地球直径的109倍;表面积约6.09×1012km2;体积约1.412×1018km3,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约1.989×1030千克,约是地球的33万倍;密度比地球小得多,只有地球平均密度的1/4。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组成太阳的物质大多是些普通的气体,其中氢约占71.3%、氦约占27%,其它元素占2%。太阳从中心向外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区和大气层。太阳的大气层,像地球的大气层一样,可按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的性质分成各个圈层,即从内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越向外层,厚底越大,亮度越小,温度越高。通常肉眼看到太阳明亮的光盘就是光球。太阳的内部主要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和对流区三层。太阳的核心区域半径是太阳半径的1/4,约为整个太阳质量的一半以上。太阳核心的温度极高,达1500万℃,压力也极大,使得由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得以发生,从而释放出极大的能量。这些能量再通过辐射层和对流层中物质的传递,传送到达太阳光球的底部,并通过光球向外辐射出去。太阳中心区的物质密度非常高,每立方厘米可达160克。太阳在自身强大重力吸引下,太阳中心区处于高密度、高温和高压状态,是太阳巨大能量的发祥地。太阳中心区产生的能量的传递主要靠辐射形式。太阳中心区之外就是辐射层,辐射层是从热核中心区顶部的0.25个太阳半径向外到0.86个太阳半径,这里的温度、密度和压力都是从内向外递减。从体积来说,辐射层占整个太阳体积的绝大部分。太阳内部能量向外传播除辐射,还有对流过程。即从太阳0.86个太阳半径向外到达太阳大气层的底部,这一区间叫对流层。这一层气体性质变化很大,很不稳定,形成明显的上下对流运动。是太阳内部结构的最外层。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主要的太阳活动有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是最强烈的太阳活动显示,但两者常相伴出现。太阳外部大气各层的主要特征位置厚度温度亮度光球色球日冕4.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周期及太阳活动的影响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太阳大气层太阳活动周期对地球影响光球黑子主要标志11年①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抛射的大量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②太阳活动剧烈时,会扰动地球磁场,导致磁暴现象;③太阳活动异常会使全球天气与气候异常:降水与黑子数的相关性,导致两极上空产生极光现象。色球耀斑日珥喷出红色火焰日冕太阳风【理解】1.太阳系八大行星运行特征: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1)太阳系八颗行星都运行在地球公转轨道面附近,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具有共面性;(2)所有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具有同向性;(3)除水星外,其他行星的偏心率都比较小,轨道近似圆形,具有近圆性。2.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的特征(1)类地行星:有4个,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等类地行星距离太阳较近,表面温度较高,质量小,平均密度大,中心有铁核,有固态的表壳。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2)巨行星:有2个,木星、土星等巨行星质量、体积巨大,平均密度小,主要由氢、氦、氖等元素构成。(3)远日行星:有2个,天王星、海王星等远日行星距离太阳较远,表面温度较低。3.各行星自然卫星个数:水星、金星:0个;地球:1个~月球;火星:2个~火卫一、火卫二;木星:16个;土星:23个;天王星:15个;海王星:8个。【简单应用】1.利用相关示意图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属于银河系太阳系,处在金星与火星之间,是太阳系中从内到外,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有一颗天然卫星。地球是目前发现第一个具有生命个体的行星。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在无限的宇宙空间中,地球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它处在永不止息的运动中。2.利用图文资料说明主要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1年。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与大气电离层摩擦,产生极光,引起全球天气与气候异常、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树木年轮变化,降水异常等;②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影响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会使无线短波通讯发生中断;③对地球磁场有影响:太阳风抛射高能带电粒子流,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罗盘失灵,导航系统被破坏,威胁航海和航空安全。(1)“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图反映了一些地区太阳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关系。阅读此图时先要明确图中坐标的含义:横坐标表示时间单位(年),纵坐标(右)表示黑子相对数(个),纵坐标(左)表示年平均降水量(mm)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然后明确图中红色曲线表示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年际变化,蓝色曲线表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上中下三组曲线分别表示不同测站测得的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降水量年际变化情况。读图时可以思考以下问题:①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年际变化有何特点,其平均周期为多少年?②降水量年际变化有何特点,它与太阳黑子数年际的变化有何关系?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图说明:太阳黑子数变化的周期与年平均降水量多少的变化周期基本吻合,大约为11年。这说明了太阳黑子数的变化与年平均降水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即太阳活动确实影响地球上的天气和气候。各地区的降水量不同,与黑子数量的关系也有不同的联系。例如:70°N~80°N地区,黑子数量多的年份,降水量也较多,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60°N~70°N地区,黑子数量多的年份,降水量反而少,两者呈现负相关关系。50°N~60°N地区,有些年份呈现正相关,有些年份呈现负相关。在活跃年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即这一年气候异常极端,干旱少鱼,降水量少。(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为生产和生活服务,而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方是青藏高原,最贫乏的地方是云贵高原及四川盆地。地球上除原子能和火山、地震、潮汐以外,太阳能和其它一些恒星散发的能量是一切能量的总源泉。太阳每时每刻都在向地球传送着光和热,有了太阳光,地球上的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叶子大多数是绿色的,因为它们含有叶绿素。叶绿素只有利用光的能量,才能合成种种有机物,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据计算,整个世界的绿色植物每天可以产生约4亿吨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与此同时,还能向空气中释放出近5亿吨的氧,为人和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氧气。三、地球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理解】1.地球生命物质的存在条件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物质的天体。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专题2月球对地球的意义月球俗称月亮,古称太阴,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400千米)。一、月相每天,随着月亮在星空中自西向东地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月相的成因:月相是由于地、月、日三者位置不断变化而产生的。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由于太阳、月球、地球三者相对位置的变化,导致地球上所见月球光亮部分形状的变化。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被自己挡住的)。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如上“月相成因示意图”右侧的一组箭头表示太阳光,图的中央是地球。从箭头所示的逆时针的自转方向判断,这是北半球上空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内圈表示月球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在轨道上所处的不同位置。处在不同位置的月球朝向太阳的半球为明亮半球,背向太阳的半球为暗黑半球。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外圈表示月球在公转轨道上处于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相应看到的月球圆缺盈亏情况。【识记】1.主要月相的名称及对应的农历日期月相是以日月黄经差度数(以下的度数就是日月黄经差值)来算的,共划分八种:①新月(又名朔日,农历初一):0度;②蛾眉月(农历初二夜~初七左右):0度~90度;③上弦月(农历初七、初八左右):90度;④渐盈凸月(农历初九~十四左右):90度~180度;⑤满月(又名望日,农历十五夜或十六左右):180度;⑥渐亏凸月(农历十六~廿三左右):180度~270度;⑦下弦月(农历廿二、廿三左右):270度;⑧残月(农历廿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⑨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主要月相在农历日出现的时间月相农历时间亮面朝向月升时间上中天时间月落时间新月初一——6:0012:0018:00上弦月初七、初八朝西12:0018:0024:00满月十五、十六——18:0024:006:00下弦月廿二、廿三朝东24:006:0012:00主要月相的名称、形状及日地月位置月相名称形状日地月的位置新月(朔日)通宵不见日地月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上弦月半圆,上半夜见于西半部天空,月面朝西日地月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东满月(望日)通宵可见,一轮圆月日地月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中下弦月半圆,日地月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下半夜见于东半部天空,月面朝东【理解】1.月球表面的环境特征月球的质量和体积都比地球小得多,质量是地球的1/81,体积只有地球的1/49,引力是地球1/6。质量和体积小→引力小→不足以吸引大气和水,只在两极有固态水;表面大气压力极小;表面的温差大。月球表面高低起伏。明亮地方是高原和山脉,阴暗地方是平原和盆地。月球表面最明显的特征是~环形山。环形山形成的原因是陨星撞击,火山爆发。环形山这个名字是伽利略起的,是月面的显着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环形山多以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如:哥白尼环形山、阿基米德环形山、牛顿环形山、卡西尼环形山等。有五座分别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名字命名(月球背面),分别是:石申环形山、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和郭守敬环形山。另外,为纪念一位传说为尝试飞向天空而献身的万户(实际上是旧时一种官名),而命名的环形山叫“万户环形山”。月球上最大的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直径295千米,比海南岛还大一点。小的环形山甚至可能是一个几十厘米的坑洞。直径不小于1000米的大约有33000个。占月面表面积的7%~10%。有个日本学者1969年提出一个环形山分类法,分为克拉维型(古老的环形山,一般都面目全非,有的环山中有山)、哥白尼型(年轻的环形山,常有“辐射纹”,内壁一般带有同心圆状的段丘,中央一般有中央峰)、阿基米德型(环壁较低,可能从哥白尼型演变而来)、碗型和酒窝型(小型环形山,有的直径不到3米)。环形山的形成现有两种说法:“撞击说”与“火山说”。“撞击说”是指月球因被其他行星撞击而有现在人类所看到的环形山。“火山说”是指月球上本有许多火山,最后火山爆发而形成了环形山。现在的科学家主张的是“撞击说”。2.朝向地球的月面始终不变的原因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月球总以相同的一面向着地球。这是由于月球的自转周期恰好和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公转周期相等而造成的,而这两个周期相同则是潮汐长期作用的结果,所以在地球上永远只能看到相同的半个月球,我们称之为月球正面。月球自转、公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在自转的同时,还不停地绕地球公转,其公转周期为27.32日,称为恒星月,所以我们看不见月球背面。恒星月是指月球在天球上连续两次通过某一恒星所需要的时间,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3.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依次出现的规律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新月(朔,农历初一)时,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这时正对地球的是月球背向太阳光的暗黑半球。满月(望,农历十五或十六)时,地球处于太阳与月球之间,这时正对地球的是月球面向太阳的明亮半球。从新月至满月期间,我们所看到的月球其西半边明亮,并且明亮部分不断增大;从满月至新月期间,我们所看到的月球其东半边明亮,并且明亮部分不断缩小。随着月球不断地绕地球运行,因而形成了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的周期性更迭。月相有规律的变化,是月球绕地球运行时日。地、月相对位置始终在有规律变化的结果。(昏)东西子)午)(晨)*注意*:太阳光线位置改变,新月、朔望月:29.53天——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月相变化周期,即圆缺周期。上弦月、满月、下弦月位置依次顺周期是从这一个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所应自转方向。经历的时间。即:月相由缺至圆,再由圆到缺的一个循环周期。月相口诀:上弦月“上上西西”、下弦月“下下东东”。即:上弦月发生在上半月、上半夜、西边天空、亮面朝西;下弦月发生在下半月、下半夜、东边天空、亮面朝东。【综合应用】1.用月相变化原理解析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以及文学艺术作品中对月相的描述。说出数字所代表的月相名称和日期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当望月时,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A)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下列是常见的月相,请按时间的先后排序①②④③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B)A.新月B.满月C.蛾眉月D.下弦月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A)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红字是重要线索,它们的月相分别是(A.上弦月,BC.残月,D.新月,EFGHI.满月)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C.寻章摘句老雕虫,晓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D.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鹘。E.采莲去,月没春江曙。F.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G.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H.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I.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二、月相与潮汐变化【识记】天体间引潮力的大小与天体的质量平方成正比,而与天体之间的距离立方成反比。经计算,月球引潮力是太阳的2.18倍,所以地球上的潮汐现象主要取决于月球引潮力。地球上潮汐现象的周期是以月球的周日运动——月球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为周期。期间地表同一地点的海水连续发生两次涨潮(或两次落潮)的时间间隔约为12小时25分钟。1.大潮和小潮出现的农历日期大潮新月(朔日)农历初一满月(望日)农历十五、十六小潮上弦月农历初七、初八下弦月农历廿二、廿三【理解】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1.大潮、小潮出现时对应的月相(1)大潮对应的月相:新月(朔日,农历初一)、满月(望日,农历十五、十六)。每当农历月初和月半时,月球、太阳和地球几乎处在同一直线附近,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相互叠加,使涨潮特别高,落潮特别低,形成大潮。(2)小潮对应的月相:上弦月(农历初七、初八)、下弦月(农历廿二、廿三)。在月相为上弦月和下弦月时,即农历初七、初八和廿二、廿三时,日地和月地的连线相互垂直,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相互削弱出现小潮。【综合应用】1.阐明潮汐对水资源、海岸地貌、生态、航运、养殖、发电、旅游的影响。(1)潮汐: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代称白天的河海涌水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即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分别产生的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总称潮汐。潮汐包括地潮、海潮和气潮,但由于海潮现象十分明显,且与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因而习惯上将潮汐一词狭义理解为海洋潮汐。固体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弹性—塑性形变,称固体潮汐,简称固体潮或地潮;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涨落与进退,称海洋潮汐,简称为海潮;大气各要素(如气压场、大气风场、地球磁场等)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受引潮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如8、12、24小时)称大气潮汐,简称气潮。其中由太阳引起的大气潮汐称太阳潮,由月球引起的称太阴潮。(2)潮汐的成因:潮汐是地球上的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下产生的。月球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是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地潮、海潮和气潮的原动力都是日、月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而引起的,三者之间互有影响。①潮汐日变化:地球表面同一点的海水两次涨潮、两次落潮。连续两次涨潮(或两次落潮)相隔时间为12小时25分。②潮汐月变化:每月新月(朔、初一)、满月(望、十五)——大潮;每月上弦月(初七、八)、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小潮。(3)潮汐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加剧海岸的侵蚀和堆积;②顶托河水入海;③影响海岸生物分布:红树林,珊瑚礁海岸。④利用潮汐规律捕鱼和海滩晒盐;⑤利用潮起潮落发展滩涂水产养殖;⑥利用潮汐能发电;⑦利用涨潮时高水位进出港口;⑧地球自转速度;⑨生物体的生理调节;⑩水资源和环境。(4)潮汐能的优缺点:①方便农业生产;②利用动力资源;③发展港口。三、日食和月食发生的条件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理解】1.日食与月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1)日食:又称日蚀。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地日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变化而产生的。当日地月成一直线时(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这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位于太阳前方,因此来自太阳的部分或全部光线被挡住,所以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即月球运动到地球和太阳中间,遮住了太阳,就发生日食。出现时间:日食只出现在新月(朔日,农历初一前后),即月球与太阳呈现合的状态时发生。类型:日食分为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2)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地日月三者之间的位置变化而产生的。当日地月成一直线时(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运行至地球的背面(即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即地球介于太阳和月球之间并遮住太阳,发生月食。出现时间:月食只可能发生在满月(望日,农历十五或十六前后)。类型:月食可以分为月全食、月偏食二种。地球的直径大约是月球的4倍,在月球轨道处,地球的本影的直径仍相当于月球的2.5倍。所以当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而如果月球始终只有部分为地球本影遮住时,即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就发生月偏食。月球上并不会出现月环食。因为,月球的体积比地球小的多。太阳的直径比地球的直径大得多,地球的影子可以分为本影和半影。如果月球进入半影区域,太阳的光也可以被遮掩掉一些,这种现象在天文上称为半影月食。由于在半影区阳光仍十分强烈,月面的光度只是极轻微减弱,多数情况下半影月食不容易用肉眼分辨。一般情况下,由于较不易为人发现,因此这种情况不能称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月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新月不一定发生日食,满月不一定发生月食。因为,月球公转和地球公转不在一个平面上。日食新月月食满月日、月食形成的条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面不在一个平面上,存在着一个5°09′的夹角。只有当望日(满月),月球运行到交点附近±10°~12°范围内可能发生月食。只有当朔日(新月),月球运行到交点附近±18°范围内可能发生日食。专题3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一、太空探索的历程【理解】1.太空资源的主要类型太空资源包括①空间资源;②太阳能资源;③矿产资源;④环境资源: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超低温。二、太空探索的意义【简单应用】1.运用太空探索的新近事例说明人类探索太空的意义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开创了从太空观测、研究地球和整个宇宙的新时代;而载人航天飞机的成功发射则标志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从间接观测阶段进入到逼近观测和直接取样的阶段。“天空实验室”是美国专门观测和研究太阳及日地关系的宇宙空间站。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目前,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已由空间探索阶段逐步进入到空间开发利用的阶段,即对太空资源(空间、太阳能、矿产、环境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人类利用人造卫星从不同角度观测地球及利用高真空、强辐射、失重等宇宙条件进行各种在地球无法进行的科学实验,是利用宇宙的空间资源。宇宙中的矿产资源主要储存在小行星上。月球中有而地球没有的燃料元素是3He。空间垃圾大约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而且体积越来越大。其对航天器有重大损害。宇宙垃圾产生的原因有:工作寿命终止的航天器;因意外或有意爆炸产生的碎片;航天员扔出的垃圾等。中国的太空探索:“嫦娥工程”、“神舟”系列飞船载人航天飞行等。专题4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一、地球自转和公转【识记】1.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1)自转概念: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2)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动)。(3)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2.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1)公转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公转轨道是一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2)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动)。(3)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20秒)——真正周期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理解】1.恒星日和太阳日地球自转周期小于昼夜更替的周期。(1)恒星日: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照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4秒,自转角度360°,叫做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2)太阳日:以太阳为参照点,一日的时间长度为24时,自转角度360°59′,通常所说一天,叫做太阳日。2.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角速度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线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线速度因纬度而异,赤道处线速度最大,约1768千米/小时,并向北向南递减,南北纬60°处,为赤道的一半,至南北两极点为零。即: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两极地区线速度为零。纬度的规定:地表某点至地心的连线与地心和赤道连线在南北方向上的夹角即为该点的纬度。角速度: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各地相同。除南北极点为零,其他各地均为每小时15°,或每4分钟1°。旋转中心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太阳日:24小时。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之外,全球角速度相同,15°/h。线速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点递减,到极点为零。【综合应用】1.根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知识,解析生产、生活中的地理事象2003年10月16日凌晨,承载着中国人希望与梦想的“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遨游21个小时后安全返回地球。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梦终于变成了现实!神州五号飞船是在我国酒泉发射的。那么你们知道我们人类发射卫星一般是在地球的赤道。为什么不是在南、北极呢?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卫星轨道倾角与发射场的纬度关系十分重大,纬度越低,离赤道越近,就既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可缩短从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从而节省火箭燃料,增加火箭的有效负载。此外,还可避免一系列火箭研制上复杂的技术问题,简化制造过程。同时还能够满足将来发射大、小倾角卫星的要求,也有利于卫星和火箭部件的回收。二、地方时和区时地方时:不同经线上的不同时刻(无数个地方时)。相同经度时间相同。时区:经线每隔15°,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共24个时区。区时:每个时区的时间。以每个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作为这个时区的区时。1.经纬网经线:南北方向;纬线:东西方向。东半球:20°W——往东至160°E;西半球:20°W——往西至160°E。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2.经纬网上时间判读(1)求经度差;(2)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求时间差。(3)东加西减得出时间。【识记】1.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经度及日期变更规则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国际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东12区比西12区早一天。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少一天;由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增加一天。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注意】西侧所对应是东十二区,东侧对应西十二区。【理解】1.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是东经120°经线的地方时,而不是北京的地方时。【简单应用】1.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区时的换算地球上的时刻:东边时刻早(先看到日出),西边时刻晚。时区换算:(1)求经度差;(2)15°相差一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3)东加西减(左手为西,右手为东)。可转化为数轴计算。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三、地转偏向力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都会发生偏转。【识记】1.南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的方向面向物体的原运动方向,南半球地球自转偏向左(顺着运动方向);北半球地球自转偏向右(顺着运动方向);纬度越高,速度越快,偏向越明显;在赤道上运动的物体,以及静止的物体,则不偏向。四、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识记】1.黄赤交角的度数地球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与赤道平面之间存在着一个夹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黄赤交角度数=南北回归线度数地轴与黄道夹角度数=南北极圈度数【理解】1.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6月22日太阳直射北纬23°26′(北回归线);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纬23°26′(南回归线);以后,太阳直射点北返;次年3月21日太阳再次直射赤道。一年内,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º26′,即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2.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就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而言,在任何地区,当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最小时,其正午太阳高度就达到当地全年中的最大值;当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最大时,其正午太阳高度就达到当地全年中的最小值。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纬度带,每年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中的最大值;每年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中的最小值。在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纬度带,情况正好相反。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带,每年太阳直射两次,有两次最大值。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夏至日冬至日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3.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夏至日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春分、秋分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太阳高度角实际上是太阳光线和地平面之间的交角,正午太阳高度角是一天中最大太阳高度。就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而言,在任何时间,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点上为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90°,并从直射点纬度处向南北两侧降低。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春分日和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4.某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晨昏圈:昼夜半球分界线晨线:由黑夜进入白天的半圆弧。昏线:由白天进入黑夜的半圆弧。5.二分二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的状况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纬度愈高白昼愈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到处是极昼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纬度愈高白昼愈短,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北极圈及其以北到处是极夜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赤道全年昼夜等长【简单应用】1.运用相关示意图阐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90º-直射点纬度和所求地纬度间的纬度差若求30°N正午太阳高度角:夏至日:H=90º-(A-B)=90º-(30º-23º26′)=83º26′冬至日:H=90º-(A+C)=90º-(30º+23º26′)=36º34′春秋分:H=90º-30º=60º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1)关于热水器角度计算:计算原理:a=90°-H,H=90°-│Ø-ð│若:在纬度为40°N地区,热水器太阳能受热板与地面的角度随四季的变化?夏至:H=90°-│40°-23°26′│=73°26′a=16°34′冬至:H=90°-│40°-(-23°26′)│=26°34′a=63°26′春秋分:H=90°-│40°-0°│=50°a=40°(2)关于楼间距的计算:计算原理:S/h=cotaS=h×cotaS:楼间距,a: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h:楼房高度。五、四季【识记】1.二分二至日的名称、对应的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3月21日春分日,6月22日夏至日,9月23日秋分日,12月22日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春分日(图A点),赤道;夏至日(图B点),北纬23°26’(北回归线);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秋分日(图C点),赤道;冬至日(图D点),南纬23°26’(南回归线);【理解】1.天文四季的划分: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季节。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极昼极夜现象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到处是极昼冬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到处是极夜【例题】1.下列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C)A.两极地区出现极光B.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C.煤、石油等化石燃料D.引发“磁暴”,影响短波通讯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的概念,以及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状况。选项A和D都是太阳活动的结果。高能带电粒子流闯入地球,受地球磁场的作用,偏向极地上空,在那里轰击高层大气,使大气电离,从而在地球高纬地区上空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引发“磁暴”的原因是太阳色球层中耀斑爆发所引起的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从而影响短波通讯,干扰电子设备。选项B地球内部升温的原因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煤和石油是地质年代被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辐射能,经漫长的地质演化而形成的化石燃料。【答案】C。解答本题常见的思维障碍是地理概念不清、基础知识不牢,从而导致做出错误的判断。克服这一思维障碍的方法是要求同学们应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地理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地理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以上述所说的基本知识为前提条件的,忽视对基本知识的学习,地理学习能力只能加强与生产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是空中楼阁。平时我们所说的“知识+方法=能力”这句话就是对以上说法最好的诠释。2.据史载,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洪水发生是每隔10年、11年左右有一次大的周期,每隔22年、110年左右有更大的洪水周期,这说明(B)A.河流的洪涝灾害和植被的破坏有直接关系B.河流的洪涝灾害和太阳活动周期正相关C.黄河在历史上曾多次改道D.中原地区的战乱与洪涝灾害有关【解析】本题为一综合题,有几个答案容易引人误入迷途,导致做出错误的判断。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多,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课本上讲了诸如天气、气候等方面的影响,对河流径流变化的影响虽未直接表述,但通过题目提供的数据以及太阳活动大体上以11年为周期的知识,应该能做出正确的选择。【答案】B。解答本题常见的思维障碍是对课本知识挖掘不透,因循守旧,缺乏发散思维,无法活用课本知识,克服这一思维障碍的方法是要求同学们应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挖掘与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切忌死记硬背某些知识点,应多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背景、生产生活实际之间架设起一座多方联系的桥梁。唯其如此,才会使所学的新知识更加牢固,在新情境下进行知识迁移也才会更加灵活。3.2000年正值太阳活动高峰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D)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B.前一次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到再次活动高峰期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D.太阳日冕层的高温使高能带电粒子向外高速运动,形成了“太阳风”【解析】本题主要检查对太阳外部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理解能力。太阳活动在各层中的表现不同:光球层主要表现为黑子,色球层为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为太阳风。太阳活动影响强的年份叫太阳活动高峰年,前一次太阳活动高峰年到下一次太阳活动高峰年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太阳活动强烈时,耀斑射电爆发和高能粒子射到地球,引起大气电离层(离地面80~500km高度范围内)扰动,影响无线电通讯,而对流层是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答案】B、D。4.2001年4月15日,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A)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A.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讯受到强烈干扰B.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C.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D.对人造卫星的运动没有影响【解析】本题旨在检查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理解能力。当太阳活动增强,黑子、耀斑增多时,色球层发出的强烈射电干扰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对人造卫星的运行造成很大影响;耀斑爆发时,主要放出的是大量的紫外线、X射线、γ射线,而不是可见光,这些紫外线能够到达地球;两极地区高空出现的极光,是带电粒子高速(>=350km/s)冲进大气层时被地磁场捕获,与大气分子相撞而成的。【答案】A。【能力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是(C)A.地球内能B.生物能C.太阳能D.矿物能源2.太阳外部的圈层从里到外依次是(B)A.光球、日冕、色球B.光球、色球、日冕C.色球、日冕、光球D.色球、光球、日冕3.直接导致地球上极光现象的太阳活动是(D)A.日珥B.黑子C.耀斑D.太阳风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B)A.在太阳活动高峰年,全球农业歉收的几率很高B.耀斑的射电爆发和高能粒子喷发所放出的辐射能可以引发地球上的磁暴现象C.耀斑的强电磁辐射会导致地表平均气温急剧下降D.太阳黑子增多会影响短波通讯,干扰电子设备5.下列现象的产生,主要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B)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①鸽子飞行失踪②无线电短波通讯出现短暂的中断③狮子座流星雨④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⑤两极地区美丽“极光”的产生⑥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A.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④⑥D.④⑤⑥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9日14时13分,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美国北部一些电网出现了电流急冲现象。据此回答6~7题。6.由右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于图中的(D)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7.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B)A.英国、墨西哥B.加拿大、挪威C.意大利、西班牙D.印度、巴基斯坦8.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其能量50%集中在(B)A.紫外区B.可见光区C.红外区D.X光区9.与太阳常数相关的正确叙述是(D)A.太阳常数是指大气中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B.太阳常数因时因地而不断变化C.太阳常数在陆地上要比海洋上大D.太阳常数是指大气上界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10.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分别出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标志是(A)A.黑子和耀斑B.耀斑和日珥C.黑子和日珥D.耀斑和黑子11.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B)A.重力能B.太阳能C.风能D.生物能12.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D)A.表面温度高B.内部的核聚变反应C.内部温度的变化D.太阳辐射13.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C)①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②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地壳、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③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④煤、石油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4.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B)①引起潮汐现象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④诱发降水量变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双项选择题15.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有(A、B)A.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大约8分多钟即可到达地球B.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的内部C.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地震活动的主要动力D.太阳辐射的能量不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16.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有(A、B)A.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B.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大约为11年C.耀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D.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三、综合题17.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12测站显示出太阳黑子增多时,年降水量增多,说明两者呈正相关。(2)22测站显示出太阳黑子减少时,年降水量增多,说明两者呈负相关。(3)36测站显示出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关系是若干时段呈正相关,若干时段呈负相关。(4)太阳黑子和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周期大约为11年。(5)该图反映出太阳活动对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有影响。18.阅读下列材料和图表,回答问题:日本气象专家认为:极端气候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1999年,日本《现代周刊》上的一篇文章这样介绍:一种天体活动似乎也会对地球产生影响,那就是太阳黑子的活动。正好从今年夏天开始,太阳黑子的活动达到了最大级。太阳黑子的活动以11年为一个周期。在11年前的1988年,日本遭受冷夏的袭击,美国和欧洲却遭受酷暑和干旱的煎熬。在意大利,由于炎热而造成铁轨变形、列车脱轨。美国从4月中旬到8月为止,几乎不下雨,密西西比河的水面下降,连船都无法行驶。(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黑子其实并不黑,是由于温度比其他地方低,才显得暗一些。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2)与黑子活动往往同时发生的太阳活动主要是耀斑,它在爆发时以射电爆发和高能粒子喷发等方式释放出巨大的辐射能,对在太空中活动的宇航器及航天人员将构成威胁。(3)根据黑子数量的变化,太阳活动周期一般为11年,从图1-2-3中可知,1970年是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年,而文章中说1988年又是一个高峰年,时间相差18年,这是因为太阳活动的周期具有不稳定性。(4)现在比较明确的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对地球气候有一定的影响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引发磁暴,影响短波通讯,干扰电子设备,甚至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在地球高纬地区上空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19.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地球得到的太阳辐射约占其总量的22亿分之一。20.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之间,分为紫外区、可见光区和红外区三部分,其中约占总能量50%的是可见光区。21.我们把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称作太阳活动,主要表现形式有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日珥和太阳风等。22.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高峰年,反之则称为太阳活动低峰年,平均周期约为11年。23.长期研究表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中高纬地区的一些乔木年轮的疏密变化;②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③磁暴现象;④极光现象。24.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第49页,共48页\n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复习资料(1)太阳黑子和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周期大约为多少年?11年(2)不同纬度带的降水量与黑子相对数之间,有怎样的相关性?答:70°N~80°N两者正相关;60°N~70°N两者负相关;50°N~60°N若干时段内(1920年前)负相关,若干时段内(约1920年后)正相关。第49页,共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