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50 KB
  • 2022-07-28 发布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全册复习资料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全册背记资料第一课第一节★文化是什么1.文化的内涵:“文化生活”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和政治而言的,是指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2.文化的范围:文化包括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个部分。3.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2)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3)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是后天形成的。(4)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第一课第二节★文化与经济、政治1.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2)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2.文化对经济、政治影响的表现:(1)文化有古今和地域之别,也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2)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3)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第二课第一节★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第二课第二节★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三个表现)1.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3.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课第一节★尊重文化多样性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意义):——为什么要尊重?(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和要求——如何尊重?(1)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2)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第三课第二节★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第四课第一节★传统文化的特点: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传统文化的作用:一方面,传统文化如果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就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如何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怎么做?)(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①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②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n,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第四课第二节★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1.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要求。2.文化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的。第五课第一节★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作用:(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意义: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第五课第二节★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第六课第一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学典籍。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第六课第二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1.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3.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第七课第一节★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第七课第二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必要性):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第八课第一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途径1.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2.大力发展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第二节★提高眼力,拒绝污染1.落后文化:①含义: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成表现出来。②危害: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③存在原因: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④正确态度: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2.腐朽文化:①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②危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③存在原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冲击。④正确态度: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第九课第一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n3.要求: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第九课第二节★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第十课第一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1.核心:为人民服务2.原则:集体主义3.重点:增强诚信意识4.基本要求:(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5.着力点:(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6.(四基本教育)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7.(两树立)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十课第二节★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1.原因: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2.要求:①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②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③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④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PARTⅡ关键词整理基础(基本)1.经济是政治和文化的基础。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3.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是立足于社会实践。4.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5.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6.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7.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8.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9.全体社会成员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荣辱观。10.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根本1.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2.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3.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4.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6.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是:培育“四有”公民。7.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集中\n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2.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民族节日、民族文化遗产。3..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4..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5.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7.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决定1.经济决定政治。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源泉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2.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3.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是社会实践。关系1.人与文化的关系:(1)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影响了人。(2)人既是创造文化的主体,也是受文化影响的客体。2.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3.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4.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2)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5.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特点(特征)1.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2)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3)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是后天形成的。(4)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2.文化影响人的特点:(1)潜移默化(2)深远持久3.传统文化的特点:(1)相对稳定性(2)鲜明民族性4.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5.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实用性和整体性。6.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新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表现\n1.文化影响人的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2.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表现:(1)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3)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表现(见证):汉字与史学典籍。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途径1.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2.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3.文化传播的途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4.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5.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6.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坚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7.解决道德冲突的重要途径是: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核心(标志)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2.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4.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5.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6.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全民学习、终身学习。7.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的发明。8.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9.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10.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11.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独特1.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2.文学艺术,对于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特有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功能\n1.大众传媒的功能:传递、沟通、共享。2.教育的特定功能:选择、传递、创造文化。动力1.文化多样性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文化创新的动力是社会实践。3.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主体1.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2.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实质(本质)1.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2.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重要)1.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制度的更替)(2)科学技术的进步(3)思想运动3.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4.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5.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6.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7.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8.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9.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正确态度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3.对待文化交流的正确态度: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外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求\n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3.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5.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6.发展传统文化的要求: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7.加强文化建设的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持抵制腐朽文化。8.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建设和谐文化,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原则1.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2.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形式1.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2.传统文化的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包括1.文化包括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个部分。2.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发展。2.传统文艺包括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3.传统思想包括理论观点、学术思想、道德观念。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内涵1.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求同存异、兼收并蓄。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3.先进文化的内涵:(1)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2)目标: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3)突出特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4)核心:社会主义文化。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1)核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1)核心:为人民服务\n(2)原则:集体主义(3)重点:诚信意识(4)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5)着力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6)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7)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