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类-复习资料 116页

  • 922.50 KB
  • 2022-07-28 发布

麻类-复习资料

  • 1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作物栽培学第一章麻类作物栽培主讲教师:张凤路7528116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n第一章麻类作物栽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麻作栽培生物学基础第三节麻作栽培技术要点\n一、麻类作物的种类和用途二、麻类作物栽培历史三、世界麻类作物生产概况四、我国麻类作物生产概况第一节概述\n一、麻类作物的种类和用途(一)麻类作物的种类(二)麻类作物的用途\n(一)麻类作物的种类一年生多年生\n(一)麻类作物的种类龙舌兰麻和蕉麻均为热带作物,在我国分布和生产也较少。因此,一般说到麻类作物时只包括茎韧皮纤维麻类作物。常称为六大麻类。\n(二)麻类作物的用途不同类别麻类作物的纤维性能不同,因而有不同用途。1苎麻和亚麻纤维长、细、柔软且有丝光,用于纺织,做高级衣料的原料,在夏季穿用清爽舒适,有刚沐浴过的感觉。而冷天穿亚麻布衬衣则感到温暖舒适。另外,也可以制作精美的高级装饰织物及航空绳索、军用绳索、飞机翼布、降落伞拉绳等。\n(二)麻类作物的用途2大麻纤维品质不及以上2种,但经特殊加工后也可以做细纺及做衲鞋绳等。3黄麻、红麻和苘麻纤维属于硬纤维。其中黄麻纤维较柔软,是包装用麻袋、麻布的上等原料;红麻纤维不如黄麻,但也可以制作麻袋、粗、细麻绳、帆布、地毯,造高级纸张;苘麻纤维最粗,主要用于制造民用绳索,并可与黄麻或红麻混纺织麻袋。苘麻纤维耐湿性强,所以又可以制作渔具及船舶绳索。\n(二)麻类作物的用途4叶纤维由于耐湿、耐腐、耐磨性好,主要用作航海、工厂、矿山、森林工业的粗绳。麻类作物的其他部分也有多种用途苎麻的根、叶,大麻、苘麻的种子(火麻仁)可食用苎麻根、多种麻类作物的叶可做饲料苘麻杆可烧碳制火药,红麻杆可做造纸原料,几种麻杆可做纤维板等轻工产品麻类的短纤维、根、茎、叶、花等都可以提炼轻工原料或制造医药等苎麻叶、大麻叶、花、种子本身就可入中药。\n二、麻类作物栽培简史大麻、苎麻和苘麻原产我国,亚麻和黄麻在我国也有千年以上栽培历史。这主要来自几方面证据。(一)考古学证据表明我国种植苎麻和大麻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二)文字证据(三)国外名称\n在金文中已有“麻”字。按《说文解字》解释:“厂”代表屋下,“艸”代表麻茎,“八”为分开的麻皮。当时的“麻”专指大麻,因为在三国前“麻”是大麻的专音。《诗经》、《尚书》、《周礼》等古籍中都有“苎”、“麻”的记载。苘麻则称为“檾”,即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了。纤维用亚麻在5000~6000年前就开始被瑞士湖畔的民族种植利用。据《图经本草》载,1061年我国已有栽培,也是起源地之一,称为“鵶麻”、“壁虱胡麻”,但后来发展为油用。现在我国种植的纤维用亚麻是1905年从日本北海道引进,先在东北地区试种的。黄麻最早也见于《图经本草》,古称“络麻”或“绿麻”。(二)文字证据\n苎麻在国外被称为“中国草”(Chinagrass)、“南京麻”(Nankingjute),表明是从我国引进。苘麻被称作“中国黄麻”(Chinajute)。(三)国外名称\n红麻20世纪初从国外引进,大量种植与南亚事变有关。大麻和苎麻在我国古代种植较广。主要在黄河流域,但南方也有种植。自汉至宋有较大发展。宋元时代棉花生产逐渐发展。这种趋势直到明、清也无大变,但明、清时麻作业曾有一定发展。苘麻在古代也以北方栽培较多。古代麻类作物的利用和栽培技术也有多方面的经验。这些经验对现代麻作仍具有重要意义。二、麻类作物栽培简史\n1960’s以来,由于人造纤维发展,天然纤维消费量由80%下降到现在的50%左右。但天然纤维仍有不可代替的优点。黄麻和红麻集中在亚洲,主产国为孟加拉、印度、泰国和巴西。苎麻除中国几乎独占国际市场外,东南亚国家及墨西哥等也有栽培,属于另一个不同的种。美国、独联体地区、巴西、菲律宾、日本、韩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也有或早或晚或多或少的栽培。亚麻在18~19世纪的欧洲是占首位的纺织原料,20世纪又有新发展。19世纪初传入日本,并由殖民主义者传入美洲。三、世界麻类作物生产概况\n四、我国麻类作物生产概况1980年以前,我国麻纤维最高年产量达200多万吨,但1999年时只有47万吨。(一)苎麻(二)黄麻和红麻(三)苘麻、大麻和亚麻(四)龙舌兰麻\n苎麻是我国产量最多的麻类。其世界分布区域为40S~47N,在中国为21~29N,即从海南、台湾到河南、陕西都有种植。世界苎麻在1925~1936年平均年产12.5万吨,而中国占10万吨,占80%;最高出口年份达4.4万吨,出口夏布6000吨。抗战及战后屡遭重创,1949年产量仅2万吨。50多年来几经反复,1999年产量为12万吨,面积7.4万公顷。(一)苎麻\n黄麻主要分布在高温多湿的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红麻比黄麻耐寒,分布范围广,自东北到华南都有。1974年我国红、黄麻实现自给。1999年播种面积6.5万公顷,总产16.4万吨。(二)黄麻和红麻\n(三)苘麻、大麻和亚麻苘麻在黄河以北各省分布最广,但多零星种植。大麻产地遍及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各省,1999年种植0.9万公顷,总产1.3万吨。纤维用亚麻以黑龙江、吉林为主产区,1999年种植5.4万公顷,总产17万吨。\n(四)龙舌兰麻1980’s中期年产约2万吨。主要分布在南岭以南的两广地区。(墨西哥用龙舌兰根酿酒Tequila)\n第二节麻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一、麻类作物的植物学分类地位二、麻类作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三、韧皮纤维麻类作物茎的结构与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关系\n一、麻类作物的植物学分类地位红麻(洋麻、槿麻)HibiscuscannabinusL.锦葵科木槿属黄麻Corchorus椴树科黄麻属园果种C.capsularisL.长果种C.olitoriusL.大麻(线麻、白麻、火麻)CannabissativaL.桑科大麻属亚麻LinumusitatissimumL.亚麻科亚麻属苘麻(青麻)AbutilonavicennaeGaertner锦葵科苘麻属苎麻BoehmerianeveaL.荨麻科苎麻属\n二、麻类作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亚麻(二)大麻(三)苘麻(四)红麻(五)黄麻(六)苎麻(七)龙舌兰麻(八)蕉麻\n1形态特征2生物学特性(一)亚麻\n1亚麻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植物。依用途分3类。根:直根系。主根略呈波状。侧根纤细。根系入土浅,吸收能力差。茎:直立,高90~110cm。茎色绿,表面光滑,有蜡质。纤维用亚麻仅上部有分枝。叶:互生或螺旋状叶序,无叶柄,全缘,狭披针形或匙形。茎的中部较上部和下部叶片稀疏。花:聚伞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花萼和花瓣各5枚,连成漏斗状。花冠蓝、紫、白、粉红等。雄蕊5枚,花药黄绿色。雌蕊柱头5裂,子房球形5室。每室由一假隔膜分成两半室。果实:球形蒴果,顶部稍尖,黄褐色。每果种子10粒。种子:扁卵形,尖端鸟嘴形弯曲。黄、褐或白色。表面光滑有光泽。千粒重3~5g。\n匍匐油用兼用纤用1亚麻形态特征—1图片来源:中国农业百科全书\n2亚麻生物学特性亚麻属有200多个种,多为多年生野生植物,分布于热带和温带。目前我省坝上还有野生亚麻。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一年生普通亚麻。在这个种内,根据种子大小,可分为大粒、中粒和小粒种,以小粒种分布最广。小粒种中又可分为纤维用种、油用种、纤维油料两用种及匍匐种4个类型。纤维用亚麻是唯一的喜凉麻类作物,要求天气冷凉,气温变化不剧烈的条件。种子发芽温度4~4.8℃。幼苗耐-3.5℃短时低温。生育期间以不高于18℃为宜。开花后温度稍高影响较小。\n2亚麻生物学特性纤维用亚麻也是唯一的长日照麻类作物。要求不强烈的光照,但开花后需充足阳光。在低纬度强光下植株变矮,分枝增多,纤维粗硬,不适于纺织。在长日照下能提早现蕾开花。各阶段要求水分不同。播种到开花盛期需水最多;如降雨不足,会严重影响生长而减产。从开花结实到成熟收获,以晴朗少雨天气为宜。如降雨过多,会延迟成熟和倒伏,造成管理和收获困难。以表土深厚肥沃、排水保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最为适宜。沙土、重粘土、碱土和排水不良的低洼地,都不适于栽培亚麻。\n1形态特征2生物学特性(二)大麻\n1大麻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雌雄异株,苗期难分辨,以后雌株长势强,粗壮,叶色深,称籽麻。雄株称花麻。根:直根系。主根入土100cm,侧根和细根分布于0~20cm表土中。雌株根系较发达。茎:高2.5~4m。茎色绿、淡紫或紫。基部和梢部为圆形,中部方形或六边形有纵沟。茎表有微凹沟纹及短腺毛。叶:子叶椭圆形或倒卵形。第一对真叶为单叶。顶部1~3叶位披针叶,其余为3~13个小叶组成的掌状复叶。小叶片披针形,叶缘锯齿状,表面有茸毛。下部叶对生,上部叶互生。雌株叶大而多,脱落晚;雄株叶小而少,茎杆成熟即脱落。\n12大麻植株顶部1.雄株2.雌株大麻的叶和花1.雄花2.雌花121大麻形态特征\n花:雄花为圆锥花序,生于茎顶及叶腋间。花排列疏松,无花冠,每花萼片5个,雄蕊5个,花药黄色。雌花生叶腋间,为密集穗状花序,花器不明显。每花有花苞1个,含膜状花萼和雌蕊1枚,开花时伸出丝状二裂柱头。果实:瘦果(或小坚果),卵圆形,微扁。表面光滑,灰绿、灰白或褐色,有网状花纹。每果内1粒种子,千粒重9~32g。1大麻形态特征\n2大麻生物学特性雄株开花前生长快,较高;开花后茎生长停止,收获时低于雌株。茎较细,节间较长,分枝少。叶片细长稍尖,色淡绿。复总状花序。比雌株早熟30~40天,出麻率也较低。雌株前期生长慢,茎较粗,有分枝,节间较短。叶片宽短,色深绿,花为穗状花序。成熟晚,出麻率较高。大麻对温度要求较宽,从热带到温带都可生长。种子发芽最低温度0~3℃,发芽期长,出苗不齐;4~5℃需3天;适温为10~15℃。幼苗期8~10℃即发育良好,能忍受短时―5~―6℃低温。生长适温30~35℃,花蕾期适温20~22℃。\n2大麻生物学特性大麻喜水但怕涝,应选能灌排水的地。需年降水600~700mm,年降雨450mm但有灌溉也可种植。生长期间适宜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现蕾到开花需水占全生育期的50%~55%。因此,全生育期多灌水七八次甚至十余次。短日照作物,光反应敏感。光照时间稍变就延长或缩短开花结实期。据此将南方晚熟品种北引作采麻栽培,能增产纤维。如将河南固始县的魁麻引到河北蔚县,比当地品种增产48%。北种南移则株矮多枝,开花早,麻产量降低或无产量。\n1形态特征2生物学特性(三)苘麻\n1苘麻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根:直根系。主根入土深,侧根向水平方向延伸。在水分多时侧根短而浅。茎:高3~4m,圆形,表面密生茸毛,色青、淡紫或紫,分枝少且集中在上部。叶:子叶和真叶均为心脏形,真叶互生,先端尖,叶缘有锯齿。叶柄长。全叶密生茸毛。花:群生于假轴分枝上,花梗长,花萼5片,基部联合,花冠5瓣,钟形黄色,直径2cm。雄蕊40~50枚。雌蕊1枚,柱头分裂成10~16个,子房室数与之相同。每室胚珠3枚。自交授粉。果实:半磨盘形蒴果,成熟时黄褐色。密生短茸毛。不完全开裂。种子:肾形,褐黑色,有细小绒毛,千粒重10~18g,含油率16~19%。分小粒种和大粒种,生产上多为大粒种。\n2苘麻生物学特性苘麻喜高温多湿。比黄、红麻能忍受较低温度。种子发芽温度10~12℃。幼苗可耐-2℃低温,成株可耐-4℃低温。生育期间气温要求20℃以上。喜光,光不足,植株就长不高,故不宜过度密植。苘麻、红麻、黄麻、大麻及苎麻虽然都是短日性植物,但苘麻对日长的反应远不如红麻等敏感,所以南种北引仍能收获可观的种子。北种南移后矮化早熟,形态无大变化。种子发芽的吸水率为74%左右,土壤湿润才能保证全苗。苗高50cm前积水易受涝害,但株高150cm后耐淹性增强。年降雨400~500mm地区生长良好;降雨量再少的地区需灌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土层深厚肥沃更能生长良好。低湿肥沃地适宜种植,重盐碱地不宜种植。东北、西北多早熟种,工艺成熟期80~100天;华北多中熟种,110~120天;西南和江淮地区为晚熟种,130天左右,产量较高。\n1形态特征2生物学特性(四)红麻\n1红麻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直根系。主根发达,入土达150cm,侧根呈辐射状向四周延伸。根群庞大,吸收力强,较耐旱。茎:高1.5~4m,粗度、分枝数因种而异。茎圆形有棱,有的品种着生单细胞的疏刺。茎色青、淡红或紫,青茎品种的茎亦可随环境变化变成淡红或紫。叶:多绿色,单叶互生,叶形变化多。花:单生或簇生于叶腋间。花柄短。花外有绿色苞叶数枚。花萼5片深裂,基部联合,并有蜜腺。花瓣5片,淡黄,基部紫红。雄蕊60~70枚,排成5行,基部联合成雄蕊管,花丝短,花药黄或褐色。雌蕊子房5室,每室胚珠5枚。常异交授粉。果实:蒴果,圆锥形,成熟时黄褐色。表面密生银白色刚毛。有些品种自行开裂。种子:淡黑褐色,三棱形,千粒重25g,含油率19%。\n2红麻生物学特性喜温,需无霜期120~180天。播种需待5cm土温达12℃。苗期生长缓慢。生长期间温度越高,生长越快,月平均气温25℃以上每天可生长5~10cm。盛花期以23℃为宜。麻株上花下果时为收获适期,即工艺成熟期。短日照作物,对光照反应敏感。日照12h以下30~35天现蕾,50天开花,再30天成熟。相反则茎秆生长快,植株高,麻皮厚,纤维产量高。因此和黄麻一样,已将“南麻北引”作为一项增产措施。喜湿润气候,株高60cm后耐涝性极强,没顶5天仍可生长。150cm后只要不没顶,可长期淹水而继续生长。但发芽阶段需防渍。旺盛生长期间遇旱需灌水。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疏松土壤更适宜。15cm土层含盐量0.3%的盐碱地上,采取一定措施也可种植。\n1形态特征2生物学特性(五)黄麻\n1黄麻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直根系。主根长50~100cm。园果种侧根多,分布浅;长果种相反。土壤水分多时,茎基部可长出不定根。茎:直立,高2~4m,基部直径1~3cm,绿、浅红或紫红色。圆形,光滑或稍粗糙,一般40~70节。长果种茎节上有腋芽,园果种则因品种而异。叶:螺旋互生,叶片披针形或长卵圆形,叶端尖,边缘有锯齿,绿色或浅绿色。叶片基部两侧各有一个须状物叫叶须,叶柄基部两侧各有一片尖而狭长的小托叶。一般园果种叶色发黄,叶片较宽,叶脉稀,叶须较短。\n花:聚伞花序,丛生。花小,黄色。花萼、花瓣均为5片,长果种有6~8片者。园果种雄蕊24~27个,长果种26~60个。花药黄或褐色。雌蕊柱头被有短茸毛,5裂。自花授粉。果实:蒴果,园果种球形,表面有纵棱,5~8室,每果内种子35~50粒;长果种长柱形,末端有尖喙,表面有纵棱,5~6室,每果内种子120~140粒。种子:小,呈不整齐的锥状。园果种棕色,千粒重3g;长果种墨绿色,千粒重2g。1黄麻形态特征\n2黄麻生物学特性黄麻喜高温,种子发芽温度最低14~16℃,最适20~25℃。生长适温28~38℃,昼夜温度变化缓慢较有利。生长期喜湿润,最适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90%。可在年降雨1000mm以上地区种植,否则需灌水。短日照作物,可利用这一特性来调节制种或增产纤维。以富含有机质而又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最适宜生长。选择麻田还应避风,以免大风吹伤顶芽,或茎秆磨擦损伤麻皮。\n1形态特征2生物学特性(六)苎麻\n1苎麻形态特征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分白叶和绿叶两种,我国栽培的为白叶苎麻。根:用种子繁殖产生主根、侧根和不定根。营养繁殖只产生不定根。此外还有变态根,包括萝卜根和气生根。萝卜根由主根、侧根、不定根的次生结构膨大而成,表面光滑,形似萝卜,贮藏淀粉。气生根在土壤、空气湿度过大时,在茎基部发生。茎:有地下茎和地上茎。地下茎又称吸枝,为变态茎,表面有节、鳞叶和芽。地下茎通常在地下蔓延,产生不定根和新的地下茎,但其顶部和侧芽也能发育成地上茎,可做无性繁殖材料,故称地下茎为“种根”。地上茎丛生,株高1~2m。圆筒形,浅绿到深绿色,成熟时为褐色。外表皮生茸毛。密植时通常不分枝。根和地下茎组成强大的地下部分,称为麻蔸或根蔸。\n1苎麻形态特征叶:互生,叶片卵圆形、近圆形或心脏形,顶端渐尖,边缘有粗锯齿,淡绿、绿或深绿色。长7~17cm,宽6~14cm。正面粗糙,背面密生银白色茸毛。叶柄长3~5cm,基部有狭长尖细的托叶2枚。花:单性,雌雄同株异花,复穗状花序。雄花序长在茎的中下部,雌花序长在梢部,交界处常雌雄花混生。雄花花蕾球形,花被4片,黄白或黄绿色,子房退化,雄蕊4枚,花药肾形,花粉球形。雌花花被筒状,呈绿、黄白、黄、红或深红色,外被茸毛。顶端2~4裂,子房上位,一室,花柱细长,柱头白色,开花时露出花萼之外,异花授粉后花柱变成褐色。果实和种子:瘦果,扁平短纺锤形,成熟果实为茶褐色,果皮不开裂,表面密被茸毛。内含1粒种子,深褐或浅褐色,扁椭圆形,千粒重0.05~0.15g。生产用的种子即为果实。\n2苎麻生物学特性多年生宿根植物,其麻蔸可以存活百年以上。喜温作物:6~7℃种子可发芽,但要15天以上;22~25℃仅5~7天。地下茎在早春气温达9℃幼苗出土。生长温度为11~32℃,最适为23~30℃。在8℃以下幼苗停止生长,0℃时麻苗冻死,但芽尚能生存。故长江流域麻区早春和暮秋需防冻害。苎麻生长快,一年最多可收6次(6造)。生长期间需足够水分。年降水800~1000mm,相对湿度80%最为适宜。干旱时植株矮,叶黄,茎皮薄,产量低,质量差;雨水过多则分株少,茎软弱,地下部分甚至窒息腐烂死亡。\n2苎麻生物学特性喜漫射光。强光时蒸腾过旺,减弱光合强度,纤维粗硬。而漫射光中黄、红光多,有利于叶绿素形成,使生长和纤维发育良好。微风使麻园空气流通,减少病害,有利开花授粉。温湿度适宜时,1~3级风适于生长。但4级以上会造成麻茎损害。需重视麻园周围的防风林建设。对土壤适应性强,但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好及腐殖质含量高的砂质壤土或粘质壤土上更好。生育期:种子繁殖时,早春播种至种子成熟需220多天。苎麻常年收3次,头麻80~90天;二麻50~60天;三麻70~80天,共需210~220天。\n2苎麻生物学特性每个生长周期大致3个时期:1苗期头麻30天齐苗,二、三麻5~7天齐苗。上季麻纤维即将成熟时,下季麻已出芽。因此,麻收“四快”是争取三季丰产的关键。2旺长期头麻40天,二、三麻30天,需保证肥水。3纤维成熟期生长减慢,纤维层继续增厚。褐秆时为收获适期。在江南气候条件下,8月上旬孕雄蕾,9月中下旬孕雌蕾。孕蕾后30~40天雄先雌后开花。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为盛花期。雄花期30天,雌花期10天。雌花受粉后15天子房发育成瘦果,到种子成熟需65~75天。\n(七)龙舌兰麻龙舌兰麻是龙舌兰科植物的总称。所产纤维是从叶片中抽取的,所以叫叶纤维植物。原产热带,纤维坚韧,叫做热带硬质纤维。龙舌兰科有19个属。最主要的是龙舌兰麻属(Agave),这一属有24个种,其中经济价值较大的有龙舌兰杂种11648(东1号)、剑麻(西沙尔麻)、灰叶剑麻(墨西哥马盖)、番麻(龙舌兰宽叶种)和假菠萝麻(龙舌兰短叶种)。龙舌兰麻是单子叶须根系植物,没有主根,但有浅生的强大根系。\n(七)龙舌兰麻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地上茎很短,圆柱形。割叶前被簇生的叶片环抱,割叶后逐渐露出茎秆。麻龄越长茎也略高,但10年麻龄也不超过100cm。地下茎是由主茎埋在地下的腋芽萌发长成的,其尖端露出地面后成长为吸芽。吸芽在连体和切离母体时均可长根和叶,是繁殖材料之一。\n(七)龙舌兰麻龙舌兰麻的叶片相互包卷,形成叶轴,展开而构成莲座状叶丛。叶片横切面从上(或下)向中部分4层:角质层、表皮层、栅状组织和海绵组织。海绵组织中有分行、规则的维管束,其一或两端着生维管束鞘,纤维即从维管束鞘中抽出。剑麻一般6~7年以至10~12年才开花,花轴高3~6m,甚至10m以上。\n(八)蕉麻蕉麻为芭蕉属草本植物,形态与香蕉相似。其叶鞘维管束中的纤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硬质纤维原料,品质超过任何叶纤维,具有优良拉力,耐水浸,所制绳索、绳网特别适合海上使用。芭蕉属有35个种,蕉麻是含纤维最丰富的一种。其果实与香蕉类似,但较小,不能食用。根系浅。地下茎水平生长,上面的芽很多,可形成吸芽,发育成茎秆。地下茎是繁殖器官和贮藏器官。\n(八)蕉麻地上茎高5~9m,有真茎和假茎。真茎在内,很细,基部直径15~25cm,顶部3cm,肉质,不含纤维。假茎在外,由许多叶鞘重叠包裹,形成粗的茎秆。成熟期假茎基部直径35cm,顶部12~15cm。地上茎由地下茎长出,丛生,每丛12~30个,与株龄有关,每次收获只可收4~8个。一般种植后2~3年第一次收割,以后4~6个月收一次。盛产期7~8年,最长15~20年,但一般更新期10年左右。\n(八)蕉麻蕉麻叶长1.2~2.4m,宽24~36cm,矩圆形。叶柄长30~90cm,常为圆形。老叶鞘在外,新叶鞘在内,以中间抽出的最长。成株蕉麻有叶鞘15~25片,标志着纤维已经成熟。种植后16~28个月开始成熟。花序复穗状,下垂。整个花序由多个大片、肉质、彩色的佛焰苞所包裹,形成尖形大花蕾。蕉麻纤维长1~3m,最长达5m以上。颜色有白、乳白、棕、紫黑、黑色等,依品种和叶鞘在茎上的部位而异。\n(一)纤维的品质(二)茎纤维麻类作物茎的结构与产量(三)麻茎形态与产量和品质三、韧皮纤维麻类作物茎的结构 与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关系\n(一)纤维的品质不同麻类的纤维品质差异很大,这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从工艺上讲,单纤维长度越长,长宽比越大,组成纤维细胞壁的物质中纤维素的比率越高,品质也越好。由表1—1可见,苎麻虽然单纤维细胞较宽,单纤维百分率却较高,以单纤维作为纺织的基本单位。其他作物单纤维细胞宽度虽然较小,却常以几根单纤维胶合在一起成为纺织的基本单位,由于其横断面较粗,因此纺织细度不如苎麻的。\n表1—1几种麻类纤维的品质参数*正在驯化中的野生麻类植物罗布麻属于此科。\n(二)茎纤维麻类作物茎的结构与产量1.苎麻、大麻和亚麻由表皮、皮层、中柱鞘、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组成。亚麻的形成层不活动,因而没有次生结构,全部纤维均来源于中柱鞘初生韧皮纤维。苎麻和大麻由于木栓形成层的活动,苎麻的茎和大麻的茎基部为周皮所取代。由于束内形成层的活动,这2种麻茎有次生结构。但是,苎麻茎次生结构不发达,纤维中主要是中柱鞘初生纤维,只有极少次生韧皮部纤维,约占初生纤维的10%。大麻主要为来源于次生韧皮部的次生韧皮纤维,而来源于中柱鞘的中柱鞘初生韧皮纤维只是少数。\n(二)茎纤维麻类作物茎的结构与产量2.黄麻、红麻和苘麻的茎由外向内为:表皮、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纤维主要是来源于形成层的次生韧皮纤维,来源于茎尖生长点或分生组织的初生纤维很少,黄麻不超过10%,红麻不超过1/3。初生纤维由于形成早,长度长。次生纤维形成晚,长度短,沉积过程中常含有其他物质,因此不如初生纤维品质好。但是,以次生纤维为主的麻类作物,麻皮厚,单茎产量高,一般单季产量也高于以初生纤维为主的麻类。\n(三)麻茎形态与产量和品质麻茎一般有2种长度:一种是自然长度,另一种是工艺长度。在上下茎粗均匀情况下,工艺长度越长,产量和品质也越高。茎的粗细也影响产量和品质,太粗太细都不好。麻茎不同部位的产麻量也不同。亚麻以中部较高;黄麻、红麻和苘麻以基部较高,但中部纤维品质好。因此,麻茎越高,中部所占比例越大,产量和品质也越高。各种麻类都有对加工工艺适宜的工艺茎高和茎粗。\n第三节麻类作物栽培技术要点一、麻类作物的制种栽培和繁殖技术二、麻类作物的采麻栽培技术\n一、麻类作物的制种栽培和繁殖技术韧皮纤维麻类作物以采麻为主要目的和以制种为主要目的栽培,其栽培技术略有不同。\n一、麻类作物的制种栽培和繁殖技术(一)亚麻和苘麻(二)大麻(三)黄麻(四)黄麻、红麻及大麻的“南麻北种”(五)苎麻\n(一)亚麻和苘麻在制麻栽培的同时,也可以收取部分种子,但苘麻需要推迟收获。另外,如只以制种为目的,这2种麻以适当稀植更为有利。这两项措施对其他麻类制种也是相同的。推迟收获是因为种子成熟期比工艺成熟期要晚,而稀植是为利用分枝多产种子和有利于种子发育。\n(二)大麻留种地除以上2项措施外,还要:增施磷钾肥拔除劣株选植株高,分枝少,节间长,粗细均匀,无病虫害的麻株留种。陕西、山东、安徽等省用夏播麻留种较好。\n(三)黄麻除建立制种田,加强管理之外,华南麻区还利用高温多湿条件,在大田选株割梢进行插梢留种。其优越之处是:由于割梢时选优良植株,后代种性较好;割梢剩下的麻杆可及早收获,再多种一季作物。插梢留种要点是:在7~9月,以“处暑”前后最适时。选植株高大,分杈点高,茎秆坚硬,上下粗细均匀,梢部较粗的麻梢做种梢。水插旱管成活率高。麻梢成活后6天施促根肥,然后施分杈肥和花蕾肥。3次肥在一个月内施足,每次隔8~10天。有2/3蒴果成熟即可收获。\n(四)黄麻、红麻及大麻的“南麻北种”南麻北种技术可提高纤维产量和品质。南和北是相对而言。黄麻和红麻是把广东和广西的品种移到江浙及以北地区;大麻是从河南移到河北,从安徽和山西移到哈尔滨等。由于北方红麻的麻区较大,为了减轻两广的供种压力,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与山东省合作,研究成功红麻短光照制种技术。该技术一是保证北方就地用种,二是种子增产潜力大,品质好,不退化,而且成本也不高。\n(五)苎麻1无性繁殖2有性繁殖\n1苎麻的无性繁殖(1)种根繁殖也称分蔸繁殖。将种根挖出,把地下茎砍成150~250g一块,栽到地里。(2)细切种根繁殖也叫小种根繁殖。把种根切成5~25g的小块,可以加大繁殖系数。(3)边蔸法每年11~12月间,从每一老麻蔸的一侧,挖出整个麻蔸的10%~20%,栽到新麻田。这种做法不影响老麻产量。(4)分株法在小满至芒种,头麻即将成熟,麻骨坚韧,加上雨水适宜,湿度大,成活率高。分株时选跑马根上的二壮麻,用快刀切断跑马根,连根带土整株拔取。一般每穴栽2~3根。\n1苎麻的无性繁殖(5)插条法在春夏季收头麻前,选粗壮麻茎,在基部截断,切成15cm长,作为插枝。每个插枝至少有3个芽。待插枝发芽长到15~20cm时,带土掘起移栽于本田。(6)压条法先压条,待一个月发根后,切离母株移栽。\n2苎麻的有性繁殖种繁运输方便,便于引种。但后代有变异。\n二、麻类作物的采麻栽培技术(一)黄麻、红麻、大麻、苘麻和亚麻的采麻栽培技术要点(二)苎麻栽培技术\n1轮作、套种2精细整地,施足基肥3选用良种(品种和种子),做好预措4适时早播,一播全苗5合理密植6及时管理,促苗早发7科学施用肥水,防止倒伏8防治病虫害9收获和初步加工(一)黄麻、红麻、大麻、苘麻和亚麻的采麻栽培技术要点\n1轮作、套种麻类作物多不耐连作。因此,各麻区都创造了适合本地的轮作制。为提高复种指数,有的麻区还实行套作。(1)与黄麻轮作的作物有:稻、棉、旱粮、豆类等。黄麻还与稻、花生、麦类、蚕豆、油菜等套种。\n1轮作、套种(2)红麻在北方多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南方一般为稻麻轮作,广东还与花生套种。\n1轮作、套种(3)大麻轮作制有:一年二作:大麻→夏玉米→休闲;大麻→白菜或萝卜等。二年三作:大麻→小麦→大豆或粟→休闲。二年四作:大麻→夏玉米→小麦→夏玉米→休闲。\n1轮作、套种(4)苘麻在东北一般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或五年轮作;在河北、山东多为隔年轮作。(5)亚麻以四、五年轮作为好。其前作以残肥多、管理细致、杂草少的豆类或玉米为宜,其次为小麦。\n4适时早播,一播全苗适期早播可以充分利用生长季,提高纤维产量和品质。早播可以早收获,气温和水温都较高,有利沤麻。\n4适时早播,一播全苗播种时间根据不同麻类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决定:大麻:在5~10cm土壤温度高于10℃时可及早播种。苘麻:东北在立夏,河北在清明到谷雨,鲁西南在春分到清明,淮河流域在春分播种。亚麻:东北的亚麻在4月下旬到5月中旬播种。红麻:华北一般在4月中下旬,并力争霜前播种,霜后出苗。黄麻:5cm地温稳定在15℃以上,每天日照时数不短于12.5h的冷尾暖头,可及早抢晴播种。\n5合理密植麻类作物合理密植除了有与其他作物相同的好处外,还可以抑制分枝,使株高较高,工艺长度较长,提高纤维产量和品质。大麻:每公顷用精选种子75kg,留苗150万株。苘麻:每公顷用种15~20kg,留苗15~30万株。亚麻:每公顷用种100~110kg,成株3000万株以下。\n5合理密植红麻:每公顷用种25~30kg,定苗30万株,收获22.5万株。黄麻:园果种的播种量应稍大于长果种,每公顷播种量8~35kg;长果种留苗45万株,圆果种留苗30~37.5万株。及时拔除呆麻,有效株数24~27万株。\n春播麻由于温度低,生长慢。及早管理可以使麻苗早发,充分利用生育季节。6及时管理,促苗早发\n大麻:要求水肥足而及时。在底施有机肥及N30kg,P2O575kg,K2O150kg/hm2的基础上,结合灌水追肥3~4次,每次追N30kg/hm2。苘麻:除底施有机肥及氮、磷、钾化肥外,全生育期可追肥2~3次,每次N45~50kg/hm2。亚麻-每收获1000kg原茎,需吸收N4.1kg,P2O50.7kg,K2O4.2kg。应注意施农家肥和钾肥,防止倒伏。7科学施用肥水,防止倒伏\n红麻每产1000kg生麻,需吸收N30kg,P2O510kg,K2O50kg。要求足施基肥,酌施种肥,轻施苗肥,重施长秆肥。注意灌水防旱。黄麻每公顷干麻产量1100~1500kg时,需吸收N111~260kg,P2O5111~120kg,K2O160~220kg。其中氮对增产纤维起主导作用,结合施磷钾肥更好。7科学施用肥水,防止倒伏\n不同麻的病虫害种类很多。病害主要靠综合防治。虫害可以根据虫情进行捕杀和药物防治。8防治病虫害\n在生产中,除掌握各种麻类作物纤维成熟的特征外,还要根据农时,合理安排人力,另外也要考虑气候和生产条件。在北方缺水地区,要考虑收获后沤麻的水源问题。收获过晚,水温降低,也增加沤麻困难。9收获和初步加工\n9收获和初步加工(1)亚麻收获后,一般是堆垛干燥后打掉种子,分级打捆后送加工厂加工。黑龙江省还试验成功了雨露沤麻法,解决了就地沤麻问题。(2)大麻、苘麻、红麻和黄麻一般都是就地沤洗加工,这是实现丰产丰收的最后一个环节。沤洗方法有人工脱胶和天然脱胶2种。人工脱胶又分细菌脱胶、化学脱胶和蒸气脱胶。\n9收获和初步加工我国麻区多用天然脱胶,即将麻株浸在天然水中,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麻皮组织吸水后变软膨胀,组织中的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色素等逐渐溶于水中,发酵细菌进入麻皮组织中繁殖,使麻皮组织中的纤维素与其外纤维组织分离,再经漂洗、晒干,即获得“熟麻”(“精麻”)。天然水沤麻简便易行,可用湖泊、池塘和沟港,也可用流速不大的江河。养鱼池不能沤麻,否则鱼会中毒。沤麻塘也要远离人畜水源,并考虑水温和水质。\n9收获和初步加工黄麻和红麻有整株沤麻和剥皮沤麻。剥皮沤麻又有湿剥皮和干剥皮。沤麻时间早晚影响不大。苘麻均为整株沤麻,以在收获后一两天,麻叶脱落时沤较好。大麻以收获当天即沤麻为好,要根据水源等情况,能沤多少收多少,否则会影响纤维品质。\n9收获和初步加工剥麻时机:苘麻均为沤好后湿剥,而后即漂洗。黄麻、红麻和大麻既可湿剥,也可干剥。不论哪种方法,都要求沤麻时间长短适宜。\n(二)苎麻栽培技术1栽好管好新麻,打好丰产基础2加强老麻园培育管理,夺取连年高产稳产3防治病虫害4收获和剥制加工\n1栽好管好新麻,打好丰产基础(1)选好麻园,精细整地选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并有防风林的熟地。秋冬深翻40~50cm,春季再浅挖一次,而后整地栽麻。(2)施足基肥结合深耕,重施有机肥及磷肥。\n1栽好管好新麻,打好丰产基础(3)合理密植因品种而异发蔸快的每公顷22500~30000蔸发蔸慢的每公顷36000~45000蔸(4)培育壮蔸栽活后,待苗高60cm时连续中耕、追肥、灌水各2~3次。\n1栽好管好新麻,打好丰产基础(5)闭蔸或破秆新麻当年的麻秆,一般生长不齐,分枝多,含胶多,质量差。为使麻蔸健壮生长,一般进行闭蔸。即于新苗30~50cm时,将麻株扭曲,挽成一结。也有用利刀齐地砍掉,称为破秆(破蔸)。闭蔸或破秆都不要牵动麻蔸,而后盖些肥料。一般破秆比闭蔸好。\n2加强老麻园培育管理 夺取连年高产稳产栽麻后前3年处于幼龄,产量不高。二三年后,地上部分枝增多,产量也随之提高,进入壮龄期。管理及时,进入壮龄期快,并可使老麻常葆青春,年久不衰,达到高产稳产。\n2加强老麻园培育管理 夺取连年高产稳产(1)搞好冬培在小雪节前做好深中耕、施冬肥、培土盖蔸3项工作。\n2加强老麻园培育管理 夺取连年高产稳产(2)季季追肥每收获100kg原麻,需吸收N10~15.6kg,P2O52.6~3.8kg,K2O13.6~19.4kg。头麻追肥在幼苗出土前,中耕除草后追催芽肥,苗高15cm追提苗肥,苗高40cm追壮苗肥。二、三麻在齐苗后一次追施。\n2加强老麻园培育管理 夺取连年高产稳产(3)防风、防旱防旱技术有铺草覆盖、喷灌、灌水等措施。\n苎麻病害主要有白纹枯病、炭疽病、褐斑病等。主要虫害有苎麻夜蛾、苎麻天牛、金龟子等。应及时防治。3防治病虫害\n在麻秆2/3变黑褐色,下部叶脱落,地下催蔸芽形成并出土,试剥麻皮,骨皮容易分开,并能一剥到顶时为收获适期。收麻期只有15~20天,因此要做到快收、快刮、快砍秆、快中耕除草追肥。收获方法有扯麻法和砍麻法。收获后要快浸快刮。目前已有多种刮麻机具,有的不但工效高,而且能提高出麻率。4收获和剥制加工\n第四节野生麻类植物资源——罗布麻一、概述二、名称三、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四、应用情况五、驯化栽培情况六、发展前景\n一、概述罗布麻是生长在盐碱、沙荒地上的一种野生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我国分布很广,长江、淮河、秦岭、昆仑山以北各省,东至滨海盐碱、低湿地区,西至干旱、多风沙的内陆盆地,北至东北和内蒙古的沙漠地带,都有野生罗布麻。\n一、概述野生罗布麻常成百上千公顷成片分布。当其花朵开放之际,粉红带紫的花朵一望无际,给荒凉的沙漠增添了生机。\n一、概述千百年来,除了在内地有少量被用作草药外,很少有人问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设立罗布麻试验场,从事罗布麻的调查、选种、栽培、驯化、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在纺织、造纸、医药、烟纸、医药、烟茶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目前已有专门从罗布麻产品开发的企业,如新疆绿康罗布麻有限公司。\n二、名称罗布麻是董正钧(1952)在新疆最初发现其优良纤维品质时,以生长极旺盛的罗布平原命名的。苏北、皖北、鲁西及豫东一代叫泽漆麻;河北南部及山东滨海地区叫茶叶棵子;山西和陕北叫茶叶花;陕西关中叫野茶、红根草、红花草;新疆、甘肃的汉族和回族叫野麻;新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青海柴达木地区、蒙古族各有其相应语言的名称。\n三、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夹竹桃科(Apocynaceae)罗布麻属(ApocynumL.)。我国野生罗布麻有2个种:红麻〔A.lancifolium(意为“披针叶”)Russan〕白麻(A.hendersoniiHook)该属内还有其他的种,如加拿大麻(A.cannabinum)。\n三、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宿根较粗壮,暗褐色,入土可达2~3m,有垂直根和水平根,两种根均可长出新芽和根茎,出土后形成植株。根的皮层厚,内有乳白色粘液。木质部坚硬,髓部实心,年轮明显。白麻茎淡绿色,高1~1.5m,最高2.5m。红麻茎淡红到紫红色,背阴处绿色,高1~2m,最高4m。直径0.5cm,有节。每节有叶2枚,对生或互生,叶腋间可分枝,分枝可再分枝。\n三、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红麻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深绿或绿色,叶脉明显;白麻叶椭圆或披针形,淡绿,背面灰绿,叶脉不如红麻明显。叶中含乳白色粘液。花为粉红带紫色,吊钟形(白麻)或喇叭形(红麻),直径1~2cm。果实为在一个果柄上对生的2个长角状蓇荬(gúmǎi),长15cm,直径3mm。成熟后裂开,带绒毛的种子分出传播。\n三、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耐盐:无论表土盐分高低(可达10%),只要50~100cm土层不高于1%,即可正常生长。耐旱:只要地下水不低于1~3m,年降雨量100mm也可以自然生长。由于种类多,特性差异很大。\n四、应用情况罗布麻韧皮部纤维的特点比苎麻纤维细;单纤维绝对强力比棉纤维大5~6倍;延伸率小,只有3%左右;麻皮中的纤维素含量比一般麻类的都高。与棉、毛、丝混纺,试制成了色彩绚丽、坚韧柔软的优良衣料。这些衣料耐湿、耐腐、耐磨、缩水性好。\n四、应用情况罗布麻的麻皮纤维是良好的造纸原料。秆部还可以作造纸的填充料。\n四、应用情况罗布麻叶中含有“槲(hù)皮素”,具有祛痰、镇咳、平喘、降血压、降血脂、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增强肾上腺素、抗炎、抗过敏等作用。根中含强心甙(dài),有强心利尿作用。经临床研究发现,罗布麻根和叶有治疗高血压、心脏病、感冒、气管炎等常见病、多发病的新用途。\n四、应用情况现在已经制成多种成药“复方罗布麻降压片”早已行销全国。制成了用罗布麻叶代替部分烟叶的“新烟”和用罗布麻叶加工制成的“新茶”。节省烟、茶原料。含罗布麻叶20%和40%的新烟,可以预防和治疗慢性气管炎,疗效达82%。罗布麻茶有镇静、安眠、利尿、强身等作用,并可以预防高血压病,且无副作用。\n五、驯化栽培情况探索出用种子繁殖和用栽根繁殖的方法。探索出从种到收的栽培管理方法。要点是:密度适宜(每公顷75~90万丛)窝丛种植年年清窝勤除杂草适量肥水防治病虫。\n六、发展前景综合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我国有数千万公顷盐碱沙荒地。罗布麻能生长在重盐碱、干旱、低湿、严寒酷暑、大风沙漠等恶劣环境,因此可在初垦地上试种,既增加麻纤维等原料来源,又可收绿化之效。我国有野生罗布麻上百万公顷。如能全部利用,每年可收麻皮数十万吨,织布数亿米。如能就地加工,麻皮产量还会增长。这对于增加纺织原料及造纸、医药、茶、烟等工业的原料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