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50 KB
- 2022-07-2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煤炭储量:指蕴藏于地下、经过一定地质勘查工作确定符合储量计算标准、具有一定工业开发利用价值的煤炭资源量。2、煤炭资源量:可开发利用或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煤炭埋藏量。3、储量:指经过详查、勘探所获控制的和探明的程度并在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时扣除了设计和采矿损失的可实际开采的数量。4、基础储量: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控制的和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那部分矿产资源。5、资源量: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6、详终勘查∕普终勘查:对于一些构造复杂,煤层不稳定,虽用最小的线距(一般为250m)仍不能取得探明的或控制的资源储量的地区,可在详查或普查以后不再进行进一步勘查,提交详查或普查资料作为建井依据,能获得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资源储量的,称为详终勘查,只能获得推断和预测的资源储量的,称为普终勘查。7、生产勘查:指为查明生产矿井采区内部影响正常生产的各种地质条件而进行的地质勘查8、山地工程:山地工程是为了达到某种地质目的而挖掘的槽、井、巷等,包括剥土、探槽、探井、探巷以及老窑清理和小煤窑的调查等,也称坑探工程9、变异系数:为了消除观测值本身大小的影响,把标准差除以平均数,作为衡量一批数据中各观测值的相对离散程度的一个特征数,这个特征数即为变异系数。公式:10、可采系数:为了分析煤层可采性采用的概念11勘查程度:指勘查区(井田)在建井设计以前对煤炭资源的地质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的研究和查明程度。用探明的和控制的资源储量比例表示。12、勘查深度:指勘查区的深部边界,即勘查区储量计算和评价的深度。13、煤层取样:取样是从煤层中采取一小部分,作为化验和试验样品,这一工作过程为取样。14、回次进尺:每回次钻具下到孔底进行钻进到提钻为止,这一循环过程中钻头钻取岩石的长度回次进尺=上次残尺+加尺(-减尺)-本次残尺=钻具全长-上次累计孔深-机高-机上余尺-本次残尺15、原始地质编录:是指对勘探工程所揭露或通过坑探工程及钻探、物探手段所获得的地质现象描述和记录下来,并经整理成原始图件、数据和文字表格等。16、分层深度:指岩(煤)分层界面在钻孔中的深度。17、综合地质编录:在煤田普查与勘探过程中,把获得的各种原始地质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字、图件、表格等形式表示出来的综合性研究工作。18、内边界线:凡煤层厚度、煤质符合工业要求的最边缘钻孔的连线19、最低可采边界线:煤层最低可采厚度点的连线20、含煤率:指勘查区内可采煤厚的钻孔数与见煤层位的钻孔数的比值,或沿走向或倾向巷道内开采煤体总长(或总面积,或总体积)与巷道含煤位的总长度(或总面积,或总体积)的比值4.三维立体分类框架图中的三个分类轴及其意义P53答:E轴为经济轴--即指经济意义。分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内蕴经济的4级F轴为可行性轴--即指可行性研究程度。分为: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概略研究3级G轴为地质轴--即指地质可靠程度。分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4级6.煤炭地质勘查的阶段划分和各阶段的任务P89答:1980年以后,我国将勘探程序划分为4个阶段:①预查:寻找煤炭资源,并对工作区有无进一步工作价值作出评价。②普查\n:对工作地区有无开发建设的工业价值作出评价;为煤炭工业的远景规划和下一阶段的勘探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料。③详查:为矿区建设开发总体设计提供地质资料;对影响矿区开发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作出评价。④勘探:为矿井建设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提供地质资料。9.简述找煤的直接和间接标志P146答:(一)直接找煤标志1.煤层露头2.煤屑3.煤的风化产物4.烧变岩5.老窑遗迹(二)间接找煤标志1.微地形2.植被情况3.植物化石4.地名10.简述勘查工程布置系统及其类型P154;勘查工程布置系统是指勘查工程在平面上的排列形式。从勘查区的实际情况和煤矿建设实际需要出发,正确、合理地选择勘查技术手段,采用一定的排列组合形式,用尽可能少的勘查工程量争取达到较好的地质效果,即用较少的投资和较短的时间,查明煤层的赋存状况,以满足提交合格的地质报告为目的,做到地质效果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勘查工程的布置采用一定的形式,用尽可能少的勘查工程量达到最好的勘查效果;勘查方针:全面控制,突出重点。类型:1.勘查线系统2.勘查网系统3.叠合勘查系统11.简述勘查线的布置方式P154;(1)当地层产状明显且沿一定方向变化不大,为简单的单斜时,勘查线垂直地层走向成平行排列的方式布置。(2)当地层褶皱紧密,两翼走向虽有一定变化,但基本与褶皱轴向一致,且为线状褶皱时,勘查线垂直褶皱轴成平行排列布置。(3)当地层走向变化大,且主要呈弧状时,勘查线可不平行,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勘查线可在其延长方向上相交。(4)当地质构造为盆地或穹窿时,勘查线呈放射状布置(5)当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地层产状在勘查区内变化大且规律性不强时,则勘查线可采用平行、斜交或放射状等综合布置方式。13.简述勘查线布置的基本要求P156;(1)在勘查区内布置勘查线时,首先要根据岩层产状与地质构造特点,选择合适的布置方式布置勘查线,先确定线距,之后再在勘查线上布置勘查工程(2)勘查线应尽量垂直地层基本走向和主要构造线方向,两者夹角应大于75°(3)勘查线的布置应尽量利用原有的地质成果,如实测剖面、探槽、物探线等,以便进行检查对比(4)主导勘查线一般应在井田中央或井筒附近以及区内地质构造具有代表性地段,以获得完整的煤系剖面和控制构造形态(5)勘查线的布置应尽量避开不利于施工的地段14.简述影响勘查工程布置的地质因素P160①构造因素(1)煤层产状变化:走向变化影响勘查线的布置方式;倾角变化影响勘查线上勘查工程的疏密和工程类型(直孔或斜孔)(2)构造发育程度:影响勘查难度和勘查工程疏密(3)岩浆岩破坏程度:影响勘查难度和勘查工程疏密②含煤特征因素(1)煤层的稳定程度:厚薄变化、分叉尖灭、冲刷带、可采边界、高灰分/硫分带等,影响勘查工程的密度(2)煤层层数及主要可采煤层在剖面上的分布:浅深孔配合,控制勘查程度和深度(3)煤层对比的难易程度:难对比的地区加大工作量③地貌因素(1)掩盖程度:暴露区/半掩盖区、掩盖区、构造复杂区(2)地形特征:勘查手段、施工难易15.勘查工程布置的基本原则P161(1)首先划分勘查区的勘查类型,根据勘查类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布置线距;如何布置线距是一个难点;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煤的勘查类型主要依据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划分。(2)不同勘查阶段,地质任务不同,勘查工程布置重点不同;(3)勘查工程应布置成线,特殊的地质目的可线间加密;(4)在暴露区和半掩盖区,应尽量运用地表地质资料;(5)在保证勘查质量和地质任务的情况下,可使用部分无岩心钻孔。16.简述选择钻探工程基本线距的要求P170;1)认真研究井田(勘查区)的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按其中勘查难度较大的一\n个因素,选择井田(勘查区)钻探工程的基本线距。2)构造复杂程度类型的划分,原则上以井田(勘查区)为单位。当井田(勘查区)内的不同地段有显著差异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3)当一个井田(勘查区)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煤层稳定程度类型时,应以资源/储量或厚度占优势的那一部分煤层稳定程度类型,选择基本线距。4)运用地面物探手段即能基本满足构造控制要求的井田(勘查区),钻探工程基本线距应根据煤层稳定程度类型进行选择。5)在裸露和半裸露地区,钻探工程基本线距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地质填图和其他地面地质工作的成果。6)以线形构造为主的地区,基本线距可根据构造的特点,沿构造线走向方向适当放稀。17.简述煤层取样的种类P2151)化学取样(用于进行煤的化学分析或试验而采取的煤样)目的:确定煤的物质成分和特征,确定煤的类别和工业用途2)工艺取样(用于进行煤的工艺试验而采取的煤样)目的:进行实验室试验、工业、半工业性试验,研究煤的可选性、炼焦性、燃烧和气化性能3)煤岩-孢粉取样(用于进行孢子或花粉的类型及其组合的研究)目的:解决煤层对比和确定煤层的层位、形成的年代等4)技术取样目的:研究煤的视密度(原称容重)、煤的瓦斯成分与含量、煤尘爆炸性、煤的抗碎程度及其它特殊试验煤样等18.简述取样的基本方法P2161)刻槽法从巷道壁将整个煤层或一个煤分层,由顶到底垂直层面,按一定的规格刻凿槽子采取煤样的方法2)全巷法在巷道内沿煤层掘进一段所采出的全部煤作为样品3)剥层法在煤层工作面上剥取一层一定深度的煤作为煤样4)方格法在工作面上布置正方、长方、或菱形的网线,在网线的交点上各取一块煤,集中成为一个煤样5)拣块法在工作面前的煤堆上布置一定方形绳网,在每个网格中心取出一份等量样品,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煤样22、简述煤层底板等高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共性和特性P2491.共性a.同一等高线任一点高程相同b.不同标高等高线不能相交c.等高线为一圆滑或封闭曲线d.当等高线为一闭合曲线时,在底板等高线图上其曲率最大点与构造轴正交,在地形等高线图上与山脊线正交。2.特性a.煤层遇断层、煤层露头、采空区、岩溶陷落柱及煤层尖灭时,等高线中断b.煤层分叉时,等高线出现分叉c.煤层倒转时,等高线往往产生交叉.23.简述煤炭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要求P260;1)预查、普查阶段估算的垂深,一般为1000m,最大不超过1200m;只适于建小型井的地区一般为600m,最大不超过1000m。详查和勘探阶段资源储量估算的范围,应与所规定的勘查区或井田的范围一致2)煤类或煤的工业用途不同时应分别估算。如硫分、灰分变化大时应按硫分、灰分含量级别分别估算;3)资源储量估算中所利用的各项勘查工程成果和基础资料的质量应当可靠4)煤层倾角小于60°时,在平面投影图上估算资源储量;当倾角等于或大于60°时,则应在立面投影图或立面展开图上估算资源储量5)煤层倾角小于15°时,可以利用煤层的伪厚度和水平投影面积估算资源储量;煤层倾角等于或大于15°时,则必须以煤层的真厚度和斜面积进行估算6)对煤层厚度的特厚点、变薄点或不可采点,均应分析其原因,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处理7)资源储量的估算方法和各项估算参数,都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尽可能推广和使用国内外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全方位地实现计算的微机化处理。资源储量估算的结果以万吨为单位,不保留小数25.简述煤层可采厚度的确定原则P2671)煤层中单层厚度小于0.05m的夹矸,可与煤分层合并计算采用厚度,但并入夹矸以后全层的灰分(或发热量)、硫分应符合估算指标的规定。2)煤层中夹矸厚度等于或大于煤层最低可采厚度(0.6m或0.7m)时,煤分层应分别视为独立煤层,分别估算(或不估算)资源储量;夹矸厚度小于煤层的最低可采厚度,且煤分层厚度均等于或大于夹矸厚度时,可将上下煤分层厚度相加,作为采用厚度\n3)结构复杂煤层和无法进行煤分层对比的复煤层,当夹矸的总厚度不大于煤分层总厚度的1/2时,以各煤分层的总厚度作为煤层的采用厚度;当夹矸的总厚度大于煤分层总厚度的1/2时,按以上两条处理。27简述煤炭资源/储量估算的误差有哪些P2811.地质误差因地质推断错误造成的;直接与煤矿床的勘查程度和研究程度有关,是造成资源储量估算最大误差的根本原因2.技术误差指测定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原始数据时,因技术原因而产生的误差(误差较小)方法误差指资源储量估算的方法和计算参数选择不当引起的误差(很小,一般为1%~5%)1.《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中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划分依据。各类别资源储量的名称及代码。P53-54划分依据:固体矿产资源―在地壳内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经济意义的固体自然富集物,根据产出形式、数量和质量可以预期最终开采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其位置、数量、品质/质量、地质特征是根据特定的地质依据和地质知识计算和估算的。按照地质可靠程度,可分为查明矿产资源(是指经勘查工作已发现的固体矿产资源的总和)和潜在矿产资源(是指根据地质依据和物化探异常预测而未经查证的那部分固体矿产资源)。根据其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不同,所获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可分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三类。各类别资源储量的名称及代码:储量分为探明的可采储量(111)、探明的预可采储量(121)及控制的预可采储量(122)基础储量分为经济基础储量和边际经济基础储量经济基础储量分为探明的(可研的)经济基础储量(111b)、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边际经济基础储量分为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资源量分为内蕴经济资源量、次边际经济资源量和预测资源量内蕴经济资源量分为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次边际经济资源量分为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预测的矿产资源经过预查工作,依据已有资源分析、类比、估算的资源量(334)?属潜在矿产资源。2.论述半覆盖区普查方法的特点P150(1)含煤岩系部分出露地表、部分被表土掩盖的地区在暴露区进行地质填图、坑探工程、少量钻探来控制煤系产状,沿走向、倾向勘探预测掩盖区煤系露头线和上下地质界线、产状,布置深部钻孔控制1)表土覆盖较厚、构造简单、含煤好采用单一钻探法:暴露区推断煤层产状——沿倾向施工中深孔——控制煤层倾斜资料——反推煤层露头位置——施工浅孔和深孔2)表土覆盖不厚,物性条件适宜采用物探追踪、钻探验证的方法(2)煤系基本没有出露或出露的基岩为煤系上覆、下伏地层的地区采用坑探工程揭露基岩分层界线进行地质填图,进行详细的地表地质研究。在测制地层剖面建立标准柱状时,应注意查找基岩分层标志,对基岩进行详细分层,以便研究地表褶皱起伏和发现断裂错动,推测覆盖层下含煤岩系的赋存与分布状态,依据基岩的地层层序规律推定覆盖层下含煤岩系和主要含煤层段的露头位置。1)出露的基岩与煤系呈整合或假整合接触选定基岩分层标志基点——计算基点到煤系的水平距离——依基岩倾角编制理想剖面——依煤系推定厚度圈定水平分布范围——在主煤层或煤系与上覆地层分界线处布置钻孔。2)出露的基岩与煤系呈不整合以煤系与上覆地层分属不同构造层(有明显剥蚀面)为例:重力、磁法勘探——上覆地层基底起伏情况——上覆地层薄、赋煤好的地区——电法勘探——了解煤系赋存形态——\n择有利区布置普查钻孔。3)煤系被断裂推覆体掩盖在地质填图与区域构造分析的基础上,从断层推覆体的构造形态及其周围出露的煤系下伏地层,推断推覆体下的赋煤情况。地面物探了解下伏地层顶界面的起伏情况,配合构造分析推定赋煤有希望的地段。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研究煤系的地层层位;二是施工一条系统而完整的剖面,了解断层的产状变化、煤层沿倾向延展情况及断层面下的构造形态。3.论述勘探线剖面法在布置工程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P1621)勘查线上工程点的位置应落实在勘查线上,以保证做出完整的勘查线剖面。2)勘查线上工程点水平间距(孔距)与煤层倾角有关,一般应小于线距3)主要煤层在勘查线上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工程点揭露,以便连接煤层,控制煤层产状,保证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性4)在构造复杂的地段,勘探工程要在每一个主要构造单元(褶皱的一翼或断层的一盘)上至少有两个钻孔控制。5)当向斜轴部煤层埋藏较深且两翼地层倾角较大时,应在勘查线上对褶曲两翼布置斜孔控制,对其轴部可施工构造孔控制上部地层层位,以便推断深部构造;当轴部不太深时,应直接打钻控制6)在勘查线剖面上,为了控制断层的确切位置,钻孔最好能穿过断层面,同时两盘的煤层也应有钻孔控制7)在多煤层地区,首先要保证各煤层的浅部有工程控制,并尽量使各主要可采煤层勘查深度一致,控制程度较均匀。如煤层间距大且按煤组划分井田时,则应分别控制8)主采煤层位于煤系剖面下部,在控制深部煤层的基础上,布置部分浅孔提高上部次要煤层的勘查程度,以保证先期开采的需要;主采煤层位于剖面上部,只在主导剖面布置深孔,了解下部次要煤层9)在掩盖区,用深孔代替浅孔控制煤层露头和深部构造10)主导勘查线上的地质构造形态和含煤地层应完全揭露,不能有推断的地段11)勘查工程布置要考虑资源/储量的合理分布,中浅部研究程度要高12)在地形切割强烈的山区勘查线上布置钻孔时,应尽量选择有利地形,利于钻机安装和减少非煤地层的进尺。5.论述煤炭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步骤P2801、研究和审核勘查资料2、圈定资源储量估算边界线3、划分各类资源储量块段1)划分各类型块段,原则上以达到相应控制程度的勘查线、煤层底板等高线或主要构造线为边界。相应的控制程度,是指相应密度的勘查工程见煤点连线以内和连线以外以本种基本线距(钻孔间距)的1/4~1/2的距离所规定的全部范围2)跨越断层划定探明的和控制的块段时,均应在断层的两侧各划出30m~50m的范围作为推断的块段。断层密集时,不允许跨越断层划定探明的或控制的块段。3)小构造或陷落柱发育的地段,不应划分探明的和控制的块段。探明的和控制的块段不得直接以推定的老窑采空区边界、风化带边界或插入划定的煤层可采边界为边界。4)露天勘查各级别块段的划分,不受初期采区内平行等距剖面加密的影响4、选择资源储量估算方法6论述编制勘查设计主要研究和确定的问题P285(1)确定相应勘查阶段的地质任务和工程程度要求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结合勘查区的地质特征和已有勘查程度,确定相应勘查阶段的地质任务和工作程度要求。(2)确定煤炭资源勘查类型和勘查工程布置根据勘查区的构造形态、断层和褶曲的发育情况以及岩浆岩侵入情况,确定勘查区构造类别;根据勘查区的煤层厚度、结构及其变化和可采情况,确定出勘查区的煤层型别。(3)选择勘查技术手段、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根据勘查区的暴露程度和勘查单位的设备条件选择勘查技术手段。各种手段必须互相配合,取长补短。为提高勘查工作质量,应对各种手段的技术措施和质量提出要求,作为施工依据和质量检查标准。(4)确定勘查工程施工顺序根据勘查区的地质特征和已有的地质研究程度、提交报告的期限和设计的总工程量来确定。(5)预期勘查效果的评价\n1)预期勘查程度的评价2)预期获得的资源/储量。3)经济技术指标及经费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