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复习资料 20页

  • 159.50 KB
  • 2022-07-28 发布

德育复习资料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德育与班级管理》2015.12.22第一章德育与德育功能第一节什么是德育一、“德育”一词的由来西方社会:19世纪后半叶;我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育这个新名词传入我国。在1988年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正式确定统一使用“德育”这个术语。二、“狭义的德育”与“广义的德育”当前我们所说的德育,大多指广义的德育。广义的德育概念可以定义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受教育者主动的生成与建构,以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等。简言之,德育就是培养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教育活动。(一)道德教育(我国学校德育的基础与根本是什么?选择题)道德教育指的是关于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教育。它包括家庭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国民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行修养等方面的教育,强调人的良心、良知,强调义务感,强调自觉与自愿的统一。西方所谓的“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我们的德育既包括道德教育又大于道德教育。(二)政治教育政治教育主要是指按照国家特定的政治观,向受教育者传播相应的政治理论和政治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政治立场与政治信仰的教育。(三)思想教育思想教育主要是指关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即人们常说的“三观”教育。(四)个性心理品质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主要是指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和个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还有更为广义的德育界定。有人认为德育除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与个性心理品质教育之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环境教育等。以至于人们打趣说:“‘德育’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这就是德育概念“泛化”的问题。实践证明,德育概念泛化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校德育不能承受其重。第二节德育的历史发展大体上都经历了习俗性德育、古代德育和现代德育等几个阶段。一、习俗性德育及其特征在学校教育产生以前,原始社会中存在习俗性德育的德育形态。习俗性德育是指人类社会早期以习俗性道德为教育内容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的道德教育形态,它与人们的劳动、生活融合为一体。二、古代德育及其特征古代德育主要是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这是一个强制性、神秘性、保守性的德育发展阶段。三、现代德育及其特征现代德育则是存在于现代社会,以适应现代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现代人的思想品德为目的的德育。现代德育与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品德密切联系。与古代德育的强制性、神秘性、保守性相反,现代德育体现民主性、科学性、开放性等特征。第三节德育的功能(重点)一、德育功能及其分类在德育的众多功能中,我们认为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和个体性功能是德育功能最重要的体现。二、德育的社会性功能表现出德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一)德育的政治功能在德育的多种社会性功能中,政治功能是首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阶级)关系的再生产;2.社会政治意识的传播与生产;3.政治机构的充实与更新;4.政治行为的引导。(二)德育的经济功能德育的经济功能就是德育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特定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来实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表现在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它的宏观作用是通过德育形成一定经济文化、经济思想、经济道德,以此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它的微观作用是培养劳动者的主体意识、科技立国意识、竞争意识、效益观念、时间观念以及劳动积极性等,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三)德育的文化功能20\n德育的文化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在社会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作用,即指文化的选择、文化的传递、文化的创造等方面的作用。学校德育的政治、经济等功能都依赖于文化功能的实现而实现,文化功能是学校德育功能中的中介。认清学校德育的文化功能,有利于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克服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倾向。1.德育具有保存和传递文化的功能2.德育具有选择和创造文化的功能学校德育不仅为政治服务,而且对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均有重要的作用。三、德育的个体性功能(简答题)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内涵丰富,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解读。我们认为,德育的个体性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德育的个体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功能1.形成和发展品德的内容结构2.形成和发展品德的形式结构3.形成和发展品德的能力结构(二)德育的个体智能发展的功能德育的个体智能发展功能主要表现在德育对认知活动的支配与控制,对认知能力的强化与抑制。学校德育通过各种途径发挥好此功能,有助于学生个体认知发展,达到个体智能发展的又一新高度。1.认知发展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目标;2.德育对认知活动的支配与控制作用;3.德育对认知能力的强化和抑制作用(三)德育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功能德育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具体表现为学生个体拥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姿态,拥有朝气蓬勃的精神等。(四)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德育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除具有发展的功能以外,还具有享用的功能。所谓德育个体享用的功能即德育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案例思考】“巴比晚宴”慈善并不仅仅给接受善举的人们带来了物质救济,同时也会给做慈善的人带来精神的满足和享受,正如比尔盖茨说的,慈善是让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从理论上分析,我们得出多种德育功能及其多方面的表现,但在学校德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德育并非如此多能或者说这些功能并没能充分发挥,其原因是什么呢?根本的原因在于德育功能的显现或发挥是需要一定的条件作保证的。如德育目标要合理、科学定位,如果德育目标定得太高,我们就会觉得学校德育实效低,德育功能没能实现。又如德育效果,有时它能及时呈现出来,有时是要通过一段时间甚至几年才能呈现出来。德育效果的这种滞后性,会使人怀疑德育功能。【思考练习】1.辨析题(1)德育即道德教育。(2)德育的政治功能是德育最重要的功能。(3)德育功能就是德育目的或德育效果。2.简答题(1)如何理解德育概念内涵与外延?(2)如何理解现代德育的特征?(3)为什么要重视德育的个体性功能?第二章德育目标与内容第一节德育目标一、德育目标的涵义德育目标就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选择题),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始终,它影响整个教育目的的实现,决定着德育内容的确定、德育方法和形式的选择和运用、德育效果的检测与评定,对整个德育工作具有导向、激励、协调和评价的作用。德育目标与教育目的有紧密的关系。一方面,德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德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二、确立德育目标的依据(一)符合一定的教育思想;(二)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三)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三、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精神(一)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演变(二)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特点1.时代性与继承性;2.基础性与层次性;20\n3.现实性与超越性;4.统一性与个体性。第二节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体现和具体化,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与德育目标相应的德育内容的教育,德育目标才能实现。一、德育内容的涵义德育内容是指由政府有关部门以法律、文件的形式规定的教育对象必须掌握的政治观点、思想观点、道德规范和个性心理品质的总和。德育内容给我们应当培养学生哪些品德指明了方向,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的一个重要保证。二、确立德育内容的依据(一)符合德育目标的要求;(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与品德发展水平;(三)符合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四)符合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五)符合民族文化传统。三、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一)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爱国主义认识;2.爱国主义情感;3.国际主义教育。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是紧密相连的。(二)理想和传统教育理想和传统教育就是指对青少年进行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的教育,使青少年拥有人生的理想和奋斗的目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价值。(三)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就是用集体主义观点对青少年进行关心集体、助人为乐的情感和善于在集体中生活、在集体中努力实现个人价值的教育,它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核心。集体主义教育是中小学德育不可缺少的。集体主义教育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培养集体主义思想;2.培养热爱集体的精神;3.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四)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劳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态度;2.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3.勤奋学习,艰苦奋斗。(五)纪律与法制教育纪律与法制教育是指用法制和纪律的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进行纪律与法制教育,包括以下内容:1.增强纪律与法制观念;2.遵守学校规章制度;3.遵守公共秩序。(六)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让学生拥有科学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必须用科学的世界观解决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分析和处理问题。三观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3.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七)文明礼貌的教育文明礼貌能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水准,也是现代社会的要求。文明礼貌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对人热情有礼貌,会用礼貌用语,懂得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礼节,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明礼貌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会尊重他人;2.学会宽容和理解;3.礼貌用语、举止文明。(八)个性心理品质教育1.自我意识的培养;2.情感品质的培养;3.人际交往的培养。四、学校德育内容的拓展(一)生存教育;(二)生活教育;(三)生命教育(选择题);(四)安全教育;(五)升学与就业指导教育【思考练习】1、辨析题(1)德育目标就是教育目的。(2)德育内容必须服从于并服务于德育目标。2.简答题(1)什么是德育目标?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特点。(2)我国确立中小学德育内容的依据是什么?(3)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有哪些?(4)如何看待学校德育内容的拓展?第三章德育规律与原则(重点)20\n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促进他们建构和提升思想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虽然广义的德育或德育过程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但此处的德育过程专指学校德育过程。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有区别吗?(辨析题:德育过程就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就联系而言,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而人的品德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是教育促发展的关系。从区别来看:其一,范畴不同。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属于教育活动范畴;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属于人的素质发展的范畴。其二,影响因素不同。德育过程中,学生只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影响。其三,结果不同。德育过程的运行结果与社会要求相一致;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运行结果与社会要求可能一致,也可能偏离或背离。根据相关的研究和对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分析,大致可以归纳出如下规律:(1)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养成过程;(2)活动和交往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或源泉;(3)思想内部的矛盾运动是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4)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长期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第一节德育规律德育规律是德育过程诸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4个规律):第一个德育规律: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就本质而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品德的结构一般是由知、情、意、行四要素构成,所以,德育过程本质上就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1.知、情、意、行的涵义与作用(1)知——道德认识,是对现实社会道德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准则、规范的认识。从品德结构和具体的品德形成过程来看,道德认识是基础,是产生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2)情——道德情感,亦称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需要和道德原则感知、理解、评价现实时所产生的一切情绪体验。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对于道德行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3)意——道德意志,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它包括毅力和自控力。道德意志表现为意志活动,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巨大精神力量,在促使人们的道德动机斗争和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变为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个人一旦具备坚强的意志,便能用道德的动机战胜不道德的动机、以理智战胜欲望、凭坚持战胜动摇,克服各种困难,排除一切干扰,坚持始终地践行道德行为。(4)行——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道德行为是衡量人的道德修养水平的客观指标或重要标志,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高低只有通过道德行为才能表明。但人的道德行为可能是偶然的,亦可能是经常的,有时是自觉的,有时又是自然的。在一定意义上,真正称得上道德行为的只有道德习惯。2.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知、情、意、行四要素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但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从而推动品德的发展。因此,实施德育必须注意发挥品德结构内部诸要素的整体功能。(1)注意全面性因为品德结构各要素是互相联系的,道德认识指导、控制和调节着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而道德情感和意志也影响着道德认识和行为,道德行为则对道德认识的获得与巩固、道德情感的形成与丰富以及道德意志的锻炼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必须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和导之以行,从四个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这样才能使知、情、意、行各要素和谐发展,从而最有效地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2)注意针对性与多端性一般而言,德育过程是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展开的,即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20\n引导行为,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但由于品德结构的四要素相对独立、特点各异,而受教育者在知、情、意、行的发展方向和水平上亦可能失衡,从而导致学生“言行不一”或“口是心非”、情通理不达或达理不通情的状况,因而德育过程不能固守既定的程式,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针对出现的问题,灵活变通,采取多种开端。正所谓“教育有法,但无定法”!如对于道德认识模糊或错误的学生,可从晓之以理入手;对于不知该怎样行为或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则须从导之以行开始;对于那些存在情感障碍或逆反心理的学生,只有动之以情方能见效;至于意志薄弱、缺乏自控力的学生,则须首先锤炼他的意志。马卡连柯说:“教育学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作为其中重要部分的德育也不例外。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决不能墨守成规,否则就难奏实效。当然,德育过程无论从何开端,都须注意全面性,不能割裂知、情、意、行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四要素相互协调、配合,从而发挥其最大的整体功能。第2个规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人的思想品德只能来自于一定的活动和交往,活动和交往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的思想品德亦不例外,它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又在活动和交往中表现,并接受活动与交往的检验。德育过程就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正因为教育性的活动与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主要基础或源泉,组织活动和交往应注意以下几点:1.活动与交往的目的性;2.活动与交往的多样性;3.活动与交往的集体性;4.活动与交往的公益性。第三个德育规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贯穿于德育过程的始终,并影响和制约着其他矛盾,其他矛盾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主要矛盾,因此,教育者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规范,引导他们进行道德实践,把他们从原有的品德水平提高到教师所要求的新的品德水平上来。1.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2.调节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第4个德育规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俗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虽显夸张,但也说明了育人之不易。其实,德育过程的长期性与反复性主要取决于人才成长的长期性。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绝非朝夕可成,至于品德的形成与完善更难一蹴而就,它往往要经过长期培养、多次反复,才会有所进步、不断前进。首先,品德的形成不易。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教育与再教育,不断实现思想品德从量变到质变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其次,不良品德的矫正更难。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教师唯有持之以恒、反复引导,方可使其迷途知返,回归正道。综上所述,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育者一方面要坚定教育的信心,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对每一个学生不抛弃、不放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另一方面,对于“问题儿童”或“品行不良学生”,又要分清原因、对症下药,抓反复、反复抓,耐心细致地进行疏导转化,使其改邪归正,真心向善。第二节德育原则一、德育原则的涵义德育原则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是制订德育计划、选择德育内容和方法、组织德育过程的重要依据和指导思想。德育原则是以德育规律为依据、以德育实践为基础、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总结概括出来的。二、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一)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导向性也叫方向性或共产主义方向性。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20\n3.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二)疏导原则疏导原则也叫正面教育或正面引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教师要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以说理疏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是“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规律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反映,同时也体现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时代要求和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1.晓之以理,启发自觉。2.树立先进典型,运用榜样示范。3.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三)知行统一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既重视系统的理论教育,又注意组织学生的行为实践,将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行为习惯统一起来。贯彻知行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1.联系实际,讲清理论,提高认识;2.组织实践活动,培养道德行为;3.言传身教,知行统一。(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教育、培养集体,同时又要依靠并通过集体,针对其中每个成员的特点加强个别教育。这条原则的主要依据是集体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以及集体和个人的辩证统一关系。当然,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反映了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因为,活动与交往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而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又主要是在集体中进行。苏联教育界非常重视集体教育,如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集体教育。贯彻的基本要求:1.培养和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使之成为教育力量。2.有的放矢,加强个别教育。3.通过集体教育个人,通过个人转变影响集体。(五)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按照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严格要求他们,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该条原则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反映,同时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要求。最早提出该条原则的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他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贯彻的基本要求:1.爱护、尊重、信任、理解学生。2.严格要求学生。俗语云,“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就变坏”!这是从结果来看严格要求的好处,虽不尽然,亦是经验之谈。3.民主平等,一视同仁。要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尊重并诚心接受教师的严格要求,就必须平等地对待学生。首先,师生要平等,没有平等就没有真正的尊重。其次,对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只偏爱好学生而忽视或歧视后进生。在常规管理和行为纠正过程中必须“对事不对人”,无论是谁,只要违规犯错,就要按规定处理,该批就批,当罚则罚,这样才会让学生心悦诚服、真心改过。4.爱之有度,严而不苛。如何把握“严”的尺度?(六)长善救失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自身的优点来克服其缺点,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长善救失原则体现了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的规律。该原则也可称为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或发扬优点与克服缺点相结合的原则。贯彻长善救失原则的基本要求:1.一分为二,辩证看待学生;2.发扬优点,克服缺点;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学生转化过程中,教师固然起主导作用,但要让学生始终坚持地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则需要调动其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让其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其中尤其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并养成反思和内省的习惯,从而不断地超越自己,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七)因材施教原则20\n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是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首创者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1.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因材施教的基础。没有对学生全方位的了解,对学生的教育就只能盲目尝试、无的放矢。2.针对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个性相异、水平不一,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抑或思想品德都表现出一定的个别差异性。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或引导就不能“一刀切”或“一锅煮”,而必须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造性的进行教育,这样才可能促使每个学生顺利健康的成长。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八)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材料分析题2015)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对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整合,使其协调一致、系统连贯地发挥作用,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德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贯彻的基本要求:1.统一校内的教育力量学生品德的形成不是班主任或某个老师教育的结果,而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晶。因此,学校领导、班主任、团队干部、科任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必须统一思想、同心协力、相互支持,形成教育合力。2.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学生的活动场所主要在学校,但其生活空间并非仅限于校内。作为父母的孩子和国家的公民或社会的一员,他(她)必然会与家庭和社会发生密切的联系,其思想品德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影响。如果这些影响相互对立或冲突,就会消减学校德育的作用,出现5<2或5+2=0(其中“5”指学生5天在校接受的正面教育,“2”指学生周末两天在家和社会所受的负面影响)的现象。因此,学校、家庭、社会组织或团体必须共同研究、相互协调,指导校外活动,安排好假期活动,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使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形成合力,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迅速地成长。3.加强学校德育计划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根据德育规律,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长期性,而且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提升和完善的过程,因此,为了达到预期的德育目的,就必须在了解、掌握学生思想意识、行为、能力等发展的顺序和德育内容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科学地确定不同阶段的德育目标和内容,做到系统连贯、前后一致。其中有两点又需特别注意:一是各个不同阶段之间的衔接,如幼小、小初、初高之间德育目标和内容的连贯性;二是不同教师或班主任之间的接替或交接,也需保持连续性,不能完全推倒重来或重新另起炉灶,否则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或产生适应障碍,从而影响德育工作的开展和学生品德的形成。【思考练习】1.辨析题(1)德育过程就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2)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必须遵循知、情、意、行的顺序。(2015)(3)尊重信任学生和严格要求是无法兼顾的。(4)对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惩罚。(5)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适当的体罚是可以的。(2015)2.简答题(1)为什么在德育过程中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和导之以行”?(2)怎样理解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3)为什么德育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4)在实践中应如何贯彻疏导、知行统一、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等原则?第四章德育模式、途径与方法(重点)第一节德育模式德育模式是联结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纽带,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理论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等的某种组合方式。一、德育模式的内涵(一)模式(二)德育模式20\n德育模式是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和中介,是对复杂抽象的德育理论的简约化和具体化,同时它又不等同于具体的德育经验,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以简明扼要的形式和易于操作的程序,反映有关德育理论的基本特征,使德育实际工作者能对抽象的德育理论有一个易于理解的具体框架。“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人们进行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二、国内外主要德育模式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许多道德教育理论家和思想家围绕道德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等根本问题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道德教育学说和道德教育模式。(一)国外主要德育模式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选择题)根据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从这四个阶段可以看出,儿童的道德倾向是从认识单纯的规则到了解真正意义的规则,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渡。2.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选择题)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继承了皮亚杰的研究路线,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判断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追踪研究和跨文化研究,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对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更加具体、精细和系统,他反对相对主义的道德价值观,主张建立普遍的道德价值,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按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向前发展的。3.体谅模式   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托马斯、查普曼所创立,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4.价值澄清模式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面临着移民社会、工业化程度迅猛加快等因素带来的价值多元化的冲击。对此,路易斯•拉斯等人从杜威的经验主义价值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尊重儿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价值澄清理论。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哈明(MerrrillHarmin)、西蒙(S.Simon)等人。其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将价值教育的重点从价值内容转移到澄清个人价值的过程上去。(5)价值澄清的主要教学方法有:①澄清应答法;②价值单填写法;③价值观延续讨论法。(二)我国学校德育模式20世纪90年代开始。影响较大、讨论较多并被赋予模式之名的主要有灌输式德育模式、活动德育模式、主体性德育模式等。这些模式虽然借鉴了西方的德育理论及德育模式,但在我国的教育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内涵。1.灌输式德育模式灌输教育的核心是强制和服从,而不是创造和自主,是一种无视学生主体,目中无人的教育。2.活动德育模式(1)活动德育模式的内涵活动德育模式是在活动中产生的,而且是通过活动来实施的一种道德教育模式,其实质在于认定活动(个体的自主活动)既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又是道德教育的手段。它是在反省传统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提出的,其本质在于突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2)活动德育模式的基本特征①全体性;②主体性;③基础性;④全面性;⑤和谐性;⑥发展性。3.主体性德育模式(1)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内涵主体性德育,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以道德文化为中介的交往而实现的受教育者的德性的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2)主体性德育模式的特征a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在德育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是主体性德育的一个基本理念。b学生德性的形成是多种道德素质协调发展的结果。c学生德性是主体的自主建构。三、德育模式的发展趋势当代中小学德育模式发展具有如下特点和趋势:(一)反对道德灌输;(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三)突出品德能力的培养;(四)强调道德行为的训练;(五)注重道德情感体验。第二节德育途径20\n德育途径是指德育实施的渠道和形式,学校为了向学生施加德育影响而组织的各种活动、开展的各项工作都是德育的途径。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有,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校园团队活动、班主任工作等。一、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选择题)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中小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一)思想品德课(二)其他各科教学各科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承担着德育的任务。中小学各科教材都是根据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编写的,它具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二、社会实践活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出现,无疑为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实践活动,其重过程、重实践、重体验的课程特点,与新时期要求的新型德育主体观、生活德育等新方向在理念指向上存在共通之处。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活动和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其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劳动;(二)社会公益活动;(三)社会调查三、校园活动开展丰富多采、生动活泼、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活动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小学校园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类:常规活动,如校会、班会、队会、晨会等。传统活动,如节日活动、春秋游等。文化活动,如组织观看有意义的电影戏剧,组织歌咏比赛、文艺汇演、运动会等。仪式活动,如升国旗仪式,各种纪念活动仪式等。(一)校园团队活动(二)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要使学校德育工作行之有效,除正面教育、积极灌输外,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五、心理健康教育六、班主任工作第三节德育方法一、说服教育法(一)说服教育法的内涵说服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工作方法。说服教育法的特点有:一是强调正面教育,提高认识,教育时注意讲明道理、以理服人。二是注意启发自觉,即注意对学生的疏通和引导,要让学生有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的机会,做到畅所欲言;又要帮助学生对具体问题作认真分析,对于不正确的看法要帮助学生把认识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二)说服教育法的类型作为在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有以下几种类型。1.讲解;2.谈话;3.讨论;4.指导阅读。(三)说服教育的方式运用事实进行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参观、访问、调查等方法。(四)运用说服教育法的要求(简答题)说服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都相互配合、综合运用,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要有针对性;2.要有感染性;3.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二、榜样示范法(一)榜样示范法的内涵榜样示范教育法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情感和行为的一种方法。(二)榜样示范的类型(三)运用榜样法的要求运用榜样教育学生,教师要事先有周密计划,使学生明确向榜样人物学习什么,怎样联系自己的实际,应从什么地方学起,怎样逐步深入等。引导学生向榜样人物学习,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故事情节的介绍上或学生一时的情感冲动上,要具体体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三、情感陶冶法(一)情感陶冶法的内涵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情感和环境的因素,以境陶情,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受到感化,进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方法。(二)情感陶冶法的实施途径1.人格感化;2.环境陶冶;3.艺术陶冶。20\n四、实际锻炼法(一)实际锻炼法的内涵实际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通过实际锻炼,可以加深道德认识,锻炼道德意志,形成道德行为习惯,使优良的思想品德日益巩固起来。(二)实际锻炼法的实施途径1.执行制度;2.委托任务;3.组织活动。(三)运用实际锻炼法的具体要求1.要明确锻炼的目的和要求,要有严密的组织工作。2.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中小学生成为各种实际锻炼的主人。3.实际锻炼要反复进行,做到持之以恒。4.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这是加强学生实际锻炼的一种带有强制性的辅助手段。五、品德评价法(一)品德评价法的内涵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对受教育者已经形成的或正在形成中的优良品德或不良品德进行评价,给予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方法。(二)品德评价的常用方式品德评价的类型和方式很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区分出不同的品德评价方式。从评价形式看,品德评价法包括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如口头表扬、书面评定等。从评价的性质看,品德评价法包括肯定性评价和否定性评价,如奖励、惩罚等。从评价时间看,有即时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如课前、课余的表扬批评与学期、学年的操行评定等。从评价程度看,肯定的评价有赞许,表扬、奖励等。否定的评价有批评、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三)运用品德评价法的要求1.明确目的,以理服人;2.实事求是,公正无私;3.重在发展,贵在辩证;4.因人制宜、因材施教;5.发扬民主、激发参与;6.多加肯定、少作批评。【思考练习】1.简答题(1)什么是德育模式?当代较有影响的德育模式有哪些?各种德育模式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是什么?(2)比较皮亚杰与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3)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4)举例说明德育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第五章班级与班级管理(重点)第一节班级的一般概述一、班级的概念和特点(一)班级的概念班级是指按照教育目的,将年龄相似、知识水平相仿、有着共同学习任务的学生组成的同伴群体组织。(二)班级的特点1.班级是以育人为己任的教育组织2.班级是一个以学习为中心的组织3.班级是一个不成熟但不断成长的组织4.班级是一个社会性的组织二、班级的构成和功能(一)班级的构成班级作为一个组织,由许多要素构成,对这些要素进行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班级这一组织,促进班级的发展。根据班级自身的特点,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硬件条件,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学场地、教学设施等;另一方面是软件要素,主要包括班纪班风、班级活动、人际关系、班级目标等。教师和学生是构成班级教学活动的主体。(二)班级的功能班级作为学生学习的场所,拥有社会和学校赋予学生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还是教育的巨大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功能。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3.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三、班级的最高组织形式——班集体(一)班集体的概念(详见第六章第二节)(二)班集体的发展阶段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关于班级发展阶段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他提出,形成具有鲜明班集体特点的坚强而自觉的集体,要有一个培养过程,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大致要经过以下五个阶段:20\n1.松散的群体阶段;2.联合的班级群体阶段;3.初级班集体阶段;4.稳定的班集体阶段;5.优秀班集体阶段。第二节班级管理概述班级将个性不同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自然就有了相应的管理工作。要充分发挥班级的教育功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班级管理。一、班级管理的概念和特性(一)班级管理的概念班级管理是以班级为载体,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按照一定的准则,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有效地处理班级内的各项事务,以达到既定目标的管理过程。其要点主要有:第一,班级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学校领导、教师等外在管理,而且还包括学生的自我管理;第二,班级管理活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第三,班级管理活动的展开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并朝着某一既定目标发展。(二)班级管理的特性班级管理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象的特殊性;2.不可预测性;3.及时性;4.针对性二、班级管理的目标和内容(一)班级管理目标班级管理目标是一定时期内班级管理活动预期达到的效果。主要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确定班级管理目标,在班级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能力;2.促进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3.指导具体工作,明确班级努力方向。(二)班级管理的内容班级管理的工作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班级的组织建设、班级的常规管理、课堂教学管理和班级活动的管理。1.班级的组织建设;2.班级的常规管理;3.班级的教学管理。(1)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管理是班级教育与活动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管理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整个班级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课堂教学的管理涉及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课堂气氛的管理、课堂纪律的管理与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课堂气氛是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所呈现的一种综合性的心理状态,它可以用一定的心理、行为指标来衡量。通常情况下,我们以秩序、参与、交流三个指标为依据,将课堂气氛划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积极的课堂气氛,消极的课堂气氛,对抗的课堂气氛。积极的课堂气氛是一种理想状态的课堂气氛。消极的课堂气氛是一种被动的带有明显缺陷的课堂气氛。对抗性的课堂气氛是一种失控的混乱的课堂气氛。这种课堂气氛主要表现为:师生之间关系紧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树立威信。其次,教师要用饱满的情绪、丰富的情感感染学生。再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教学活动感染每位学生,增加整个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课堂纪律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教师促成的纪律。教师的指导、惩罚、奖励、组织、安排日程以及同情、理解、协助、支持、征求采纳学生的意见等等都可以促成一定的课堂纪律,这对学生纪律的形成是不可缺少的。二是集体促成的纪律。学生进入学校,开始了真正的集体生活。为了得到群体的认同,便开始参照群体准则、行为规范来规定自己的言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多地把同辈人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点,以“别人也这么干”为理由而从事某件事。三是任务促成的纪律。某些学习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而对其他诱惑性的活动置之不理。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每个人对学习目的、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条件的。学生对任务的理解越深刻,越能把眼前的行动与任务联系起来,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任务的需要。四是自我促成的纪律。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自治能力的增进,学生逐步将社会要求、班级和教师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学会独立思考,自觉地遵守正确的班级社会规范,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从学生行为表现的主要倾向性来看,可以把学生的问题行为20\n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向性且有攻击性行为,如:活动过度,行为粗鲁,上课不专心,与同学不能和睦相处,严重的有逃学。这一类的问题所导致的课堂纪律问题可直接扰乱课堂秩序。另一类是内向性的退缩性行为,如:沉默寡言、胆怯退缩、孤僻离群,或者神经过敏,烦躁不安、过度焦虑。在课堂上表现为:上课时走神发呆,胡思乱想,心不在焉,不愿意发言,胡乱涂写等,这些行为虽不构成对课堂纪律的严重干扰,但也影响教师正常教育活动的开展,并且使教学效率低下。面对课堂问题行为,我们可以采取多方面的措施。首先,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其次,分析问题行为发生的原因,满足学生需求。再次,共同制定可行的教室常规,使“他律”转化成“自律”。最后,促成学生成功经验,降低挫折水平。(4)作业管理作业是日常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对作业布置、收集、批改与订正的管理,是班级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必须从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出发,优化作业设计,科学布置作业,从而产生“负担轻、收获大”的作业效应。三、班级管理的理论基础通过班级管理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然而在高效率的背后,管理者都有一套符合学生发展的管理理念。管理者所采取的具体的班级管理策略、措施以及技巧都是在这些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的支配下产生的。下面主要阐述班级管理的理论基础,包括教师主导理论、学生主体理论和群体动力理论。(一)教师主导理论在促进班级管理和学生发展的过程中教师承担着主要的职责,因此教师的领导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班级教学的领导者,也是创造班级氛围的关键人物。教师的领导方式、个人特质等都会对班级气氛产生影响。教师的风格可以划分为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二)学生主体理论班级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发挥班级学生主体作用。(三)群体动力理论群体动力理论主要探讨群体的性质、发展的法则以及群体与个人、群体与群体间的相互关系。教师应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来促进班级群体的发展,必须对班级中群体动力的诸因素,如群体规范与舆论、群体凝聚力等有充分的了解。四、班级管理的主体在一个班级中,班级管理者主要包括班主任、各任课教师、学生。(一)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对学生发展全面负责,在班级管理中占主导地位。因此,班主任要清醒认识自己的作用、职责及所需的能力素质,并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性发展。(二)任课教师教育是一项全民性的事业,在学校教育当中,只有班主任、各任课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够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因此,各任课教师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专注各学科教学作为任课教师,他们的首要任务是负责学生各门课程的教学,将知识传递给学生。2.直接参与班级的管理3.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4.与班主任交流,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三)学生学生是构成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同样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不仅是管理的对象,而且是管理中的主人翁。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1.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2.建立班级自我管理机构,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3.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致力于班级文化建设;4.建立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第三节班级管理策略一、班级管理策略的概念班级管理策略是研究班级管理过程中班级成员个体及群体的行为特点及其规律性,以促进班级管理科学化的一项策略。班级管理策略主要具有四个特点。其一,管理目标递进化。主要是每学年的总目标分为若干子目标,月月有主题,日日有任务,呈递进化趋势。其二,管理形式多样化。其三,管理操作规范化。其四,管理落实自主化。二、班级管理策略的基本类型(一)班级目标管理策略20\n班级目标管理策略是班级管理者根据国家的教学目的、学校管理目标而制定的班级具体的目标,从而对其进行的管理。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具体的目标确定班级的活动方向和发展趋势,以目标达成度来评价管理是否有效,并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一般来说,制定班级目标管理策略要遵循以下的原则:第一,可实现性。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基本可以实现其目标。第二,激励性原则。一个好的目标应当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引导学生不断的前进。第三,方向性原则。班级目标管理策略的实施主要包括:一是制定目标管理计划,在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分析班情,明确任务并确定目标;二是形成可控的目标管理实施程序;三是注意评估反馈。班级管理目标应为有层次和结构的系列管理,在实践中依据不同的标准通常把管理目标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集体目标、个体目标;综合目标,单向目标;德育目标、学习目标、管理目标等等。班级目标系统应该是一个由整体目标和纵横关联的目标有机组合而成的目标管理网络。(二)班级管理的激励策略班级管理的激励策略是指班级管理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推动班级的不断向前发展,在管理实践中采用激发和鼓励的手段,促使班级成员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努力提高学习效率,完成学习和教学任务,从而达到预期目标的行为。班级管理者在制定激励策略时,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第一,树立激励源——班级的管理部门与管理者的权威,激励与被激励是一种对应的关系,只有后者对前者的权威性给以充分的认同,才会产生激励的效果。第二,明确激励所要达到的目标。第三,激励的形式要系统和可行。激励策略的实施主要包括:一是恰如其分地宣传公众性的、校内的、班内的先进人物及先进思想、先进事迹,进行榜样激励,能取得行之有效的激励作用。二是通过目标管理,指导学生的行动,使学生的需要与学校、班集体的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合理地运用奖惩激励。(三)班级制度规范策略班级规范由纪律、舆论、班风诸要素形成。它是班级内各个成员的行为准则,是班级价值导向对学生个体的行为规定,为学生个体的发展提供了标准、规则、参照。而且可以通过班级制度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级制度规范制定的原则:一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出台的制度才会更容易被学生信服。二是所制定的制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行为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班级制度规范策略的实施主要包括:一是班主任要加强管理和监督,适时做出调整,使规范落实到每位学生的身上,发挥其调控作用。二是适当地运用奖罚措施,当表现良好的同学受到表扬和鼓励时,会使这种行为得到强化,促使其不断进步,其他学生也会受到榜样的影响。对一些行为习惯仍需改正的同学来说,适当的处罚能及时终止其行为,提高学生自己认识,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四)班级弹性管理策略所谓弹性管理策略是指在基本规范制定的指导下灵活地运用管理方法。也就是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根据班级内、外部实际情况,灵活处理班级内的大小事务,以期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第四节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班级管理方法的分类也不相同,我们依据以上班级管理的策略,把班级管理的方法分为制度管理方法、民主管理方法和目标管理方法。一、制度管理方法(一)制度管理方法的内涵所谓制度管理方法,是指班级管理者通过制定班规和相关的规章制度,并运用规章制度管理班级的方法。实行班级制度管理的关键在于制定规范、合理的好制度。首先,制定的规章制度要合理。其次,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内容要明确,文字要简明,这样有利于贯彻执行,否则繁琐的任务会使其失去教育意义。再次,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才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的制度。(二)运用制度管理法的要求运用制度管理法应遵循如下要求:(1)要注意让每个学生都了解规章制度的内容和意义。(2)严格要求,认真检查监督。(3)执行规章制度要反复训练,形成习惯,使之变成学生的习惯。二、民主管理方法(一)民主管理方法的含义民主管理方法是20\n是指教师要给学生发表意见和参与班级建设的权利,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活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完成各项任务的管理方法。民主管理班级,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养成民主的意识、作风,掌握民主的形式。同时,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二)运用民主管理方法的要求运用民主管理方法应遵循如下要求:(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2)民主选举、评议班干部。(3)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三、目标管理方法(一)目标管理方法的含义目标管理法是以目标为中心进行管理活动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方法。(二)运用目标管理方法的要求(1)发动全体班级成员共同制定目标。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经过全体成员的充分讨论,得到充分辩论和论证后逐渐形成班级目标。(2)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需要班级管理者积极地组织、协调、调整和督促,增强学生和自主意识和执行和自觉性,班级成员和各方面的教育力量齐心合力,朝着目标前进。(3)通过对目标进行考评,增强班级成员的信心,同时通过考评可以找出差距和不足,以便吸取教训,对班级的管理具有导向和示范作用。(4)不断的提出新的目标,激励班级成员不断成长。【思考练习】1.辨析题(1)班级管理过程就是教师管理学生的过程。(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管理班级是无法兼顾的。2.简答题(1)班集体是怎么形成并逐步发展的?(2)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3)班级管理模式的基本类型包括哪些?(4)如何正确运用班级管理策略与方法?第六章 班主任与班集体建设(重点)第一节班主任概述在我国中小学校,班主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优秀的班集体和出色的学生常常与优秀的班主任相联系。一、“班主任”的产生班主任的产生与班级授课制的诞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班级教师集体中选定一名教师“牵头”,这名“牵头”的教师,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班主任”。二、班主任的基本职责与角色规范(一)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教育部2009年8月24日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第三章职责与任务从第八条-第十二条做出了5项规定。(二)班主任的角色规范2006年以前的政策文件主要是规定了班主任的工作任务,没有明确提出班主任的角色应该是什么。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我国教育主管部门首次对班主任承担的角色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概括而言主要指出了班主任的组织者、指导者、教育者、协调者角色。2009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则提出了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将“人生导师”作为班主任应该承担的一个角色提出来,是对班主任角色认识的深化,是对教育者意义的关键性的理解。综合现有的研究,我们认为班主任应承担的角色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班主任是班级日常管理和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2.班主任是教师、家长、学校管理者和社区等多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3.班主任是学生成长中的“心灵陪伴者”。现实中有不少班主任在学生身上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早自习、早操、午休、课间甚至是其他任课老师的课堂都帮着盯着,一直守到晚自习结束,忙得废寝忘食,忙得顾不上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其奉献和牺牲精神不得不令人钦佩,这些班主任中部分忙出了成果,但也不乏未能获得学生认同者。学生从早到晚看到班主任在自己身边忙碌,却感觉班主任离他们很远,原因是什么?根源在于尽管这些班主任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学生相守,却没能做到心灵上相守,没有成为孩子们心灵的陪伴者。“心灵的陪伴者”意味着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心扉相互敞开,意味着班主任了解自己的学生,理解学生,始终关注着学生的需求,在他们迷茫和困顿时为他们拨开迷雾,在他们收获成功与快乐时与他们一起分享,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班主任始终和自己在一起。20\n4.班主任应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选择题)班主任的“人生导师”角色意味着班主任是中小学生人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是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指导者。中小学阶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发展时期,是学生理解人生意义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最重要阶段。现行的班主任制度下,班主任是学生生活中最亲近的接触者:课上课下,学习、生活、娱乐都有班主任老师的参与;遇到的困难、矛盾纠纷,常常需要班主任来协助解决;收获成功与喜悦时,班主任也是最重要的分享者。正是这种空间时间上的优势,让班主任有成为学生“人生导师”的机会。而另一方面,中小学生所具有的“向师性”特征,同样也使班主任成为学生“人生导师”具有了可能性。三、班主任的工作内容(8个方面)班主任在班级教育管理活动中承担着多种角色,相应的,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也较为繁杂具体。概括而言,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要做到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方法。1.调查法。2.观察法。3.档案分析法。(二)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是开展班级工作之前预先拟定的有关班级工作的目标、具体要求、内容、步骤和方法。(三)班级常规管理常规的管理工作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内容,通常要占用班主任大量的时间,但优秀的班主任却能善于利用建立班级常规和引导学生自主管理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四)班集体建设班集体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优秀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是:具有共同的明确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机构,严密的组织规范,正确的集体舆论,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平等和谐的心理氛围等。(五)个别教育(辩析题)班主任对学生的个别教育是指针对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所进行的有的放矢的教育。个别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学生,个别教育的关键是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有了爱,才会有班主任对学生的理解、尊重与信任,才可能形成高超的个别教育的艺术。要实施有效的个别教育,班主任应掌握一些常用的个别教育方法。1.赏识教育法,是指通过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放大以激发学生前进动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对那些暂时落后,因缺乏自信而自我放弃的学生有很好的效果。2.谈话法,即班主任用语言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帮他们分析学习、交往等方面的现状以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的运用谈话法,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解除学生心头的困惑,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激励学生的目的。3.行为契约法,是指班主任通过与学生建立口头和书面的奖惩约定,以根除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如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讲粗话、课堂自控力不强,甚至烟瘾、网瘾等问题,该方法有一定的效果。(六)指导班级活动(七)与家长沟通合作(八)班级工作总结与学生“操行”评价四、班主任的专业素质(3个方面)班主任工作的重大意义以及对班主任工作的高要求,使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成为必然趋势,因而对班主任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高要求。(一)职业道德素质班主任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班主任热爱教育事业,有坚定的教育信念,热爱学生,能为人师表、团结协作等。在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中,热爱学生是核心。(二)知识能力素质班主任的知识能力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任教学科的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哲学知识。二是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教育教学的能力。三是组织管理能力和研究能力。尤其是建设班集体的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等。班主任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表现为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是班主任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是班主任的教育机智。班主任应对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时,能做出正确、迅速、敏捷的判断,随机应变处理。(三)个性心理品质成功的班主任通常都具备健全的、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班主任的个性心理品质主要有:乐观、20\n热情、求实、创新、诚恳、和蔼、宽宏、坚毅、耐心、自制、合群、幽默等。对班主任而言,有两项心理品质非常重要:一是积极乐观的情绪情感,二是坚忍不拔的毅力。第二节班集体班集体建设是班主任的核心工作。一、班集体的内涵与特征班集体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是由整个班级所组成,以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为共同目标,有一定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学生共同体。是班级发展的高级阶段。一般认为,班集体的共同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共同的奋斗目标(二)健全的组织机构健全的组织机构是班集体各项活动有效开展的保障,一个真正的班集体一定有着管理功能健全的各种组织机构,包括班委会、少先队或团支部、各行政小组等。(三)有效的集体规范班集体的规范是指班集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学习生活的行为准则。(四)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集体的重要特征。班级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小群体之间的关系等。良好的人际关系表现为一种平等、相容的集体心里“气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平等相待、真诚相处,互相信任、互相关心、团结合作。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对集体产生自豪感、依恋感、荣誉感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强化了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生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感受着家的温暖的同时,能自觉地将自己的发展与集体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使集体的行动更富于成效,班集体更加巩固和成熟。二、班集体的教育功能(一)班集体能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教育的重要功能是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从“生物人”逐渐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亦即个体习得社会文化规范和适应社会环境,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在相互交往中,可以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和各种社会性问题,习得各种交往技巧和能力,等等。(二)班集体能成为学生个性才能发展的平台班集体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三)班集体能实现对学生精神情感的陶冶班集体是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学生团体,班集体的精神和个性能直接向学生个体辐射,从观念层面启迪学生,从情感层面感染学生。一个班集体是奋发向上的,那它的班级成员也会是进取的;班集体是自信的,班级成员就也会是自信的;班集体是追求真善美的,班级成员也会在这个追求过程中实现真善美。班集体实现对学生精神情感陶冶的主要方式是班级文化的隐性影响、学生榜样的带动、共同的愿景以及和谐温馨的环境。班级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班集体的精神观念,它通过物质环境、制度、以及精神产品等载体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优秀的班集体也具有各个层面的突出榜样,有学业上的出类拔萃者,有道德品行上的模范,有勇于创新的实干型代表,还有文体艺术方面的佼佼者,等等。这些榜样是班集体的共同资源,他们能激发身边同龄人向上的精神,激发他们自我实现的潜能。此外,班集体的共同愿景以及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能成为一种重要的精神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心态下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第三节班集体建设的途径与方法(如何建设班集体?5个要点)一、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班集体中活动的总和,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根据文化的表现形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班级文化划分为四个基本层次,即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和班级行为文化。也可以按班级文化的载体形式分为课堂文化、人际交往文化、活动文化。还可以根据班级文化的可感知与触摸的程度分为班级显性文化和班级隐性文化。班级精神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头脑中所拥有的观念体系,包含了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思想情感、道德、习惯、传统、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它是班级文化的核心。班级物质文化是指班级文化的物质载体层,通常包括可观可感的班级教室环境文化,以及承载了班级文化的班旗、班训、班徽、班歌等。班级制度文化是指班级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班级行为文化是指表现为班级成员行为举止、活动交往方面的文化。(一)通过制定班级目标,形成班级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追求20\n班级目标是指班集体成员,在客观认识自我,认同共同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共同制定的班级未来努力方向。制定班级目标是建设班级文化的优先事项。(二)通过美化班级环境,净化班级成员的生活和心灵空间班级环境是班集体成员每天学习与生活的空间。班级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与软环境。硬环境是指教室空间、寝室空间,书桌、地面、黑板,以及灯光和其他附属设施。它必须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方面的基本需要,并且适度美化。要让班级成员生活在其中,感觉到舒适。软环境是指人际交往的环境。营造一个相互帮助、相互尊重,拥有良好人际氛围的软环境是美化班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教室环境的美化。首先是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其次,美化班级教室还包括对教室的墙面和空间进行适度的布置,添加一些能营造学习氛围的名人字画和展现学生才艺的作品等。如设置图书角、植物角;张贴或悬挂学生的作文、摄影、美术手工作品等。班级人际环境的建设。一方面,在班级建立之初,班主任要善于创设机会,让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能有更多的交流,特别是要了解、熟悉每一位学生,主动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从而对班集体产生亲近感。其次,面对班级发展过程中的小团体,班主任要注重积极引导,防止小团体对班集体的分裂破坏作用。小团体又称为班级非正式群体,是因为个人的喜爱、兴趣、需要等心理相容和一致为基础自然而然结成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有积极型、中间型和消极型。积极型群体本身对班集体有促进作用,中间型群体对班集体的发展有时有益处,有时有害处。消极型群体对班集体的破坏性较强。班主任要区别对待不同的非正式群体类型,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可以发挥小团体在班级工作中的积极的正面能量,使他们融入整个集体。(辨析题:非正式群体在班集体建设中只有消极作用。)其三,面对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人际矛盾,班主任要善于寻找各种机会化解。最后,班主任还应该注重利用班集体中出现的各种榜样来发挥典范作用,通过榜样培育积极进取的班级氛围。不管是班级教室的美化,还是班级人际环境的建设,如果能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将是班级环境文化建设能达到的最理想的状态。(三)通过创设班级标识,彰显班级个性文化班级标识是班级文化个性的集中体现。班级标识包括:班旗、班徽、班服、班训、班歌、班名等。(四)通过发展班级特色,形成班级文化传统班级特色是班级成员在长期的共同努力下,朝着特定目标发展而来的。班级特色是班级文化形成的内部表现,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班级特色是指班集体相对于学校其他班级的个性特点。班级特色的形成,首先要基于班集体的现实条件,如班集体成员的知识能力水平特点、年龄特点、需求特点、成长背景特点、班主任的个性特点等,真正的特色形成一定是依存于班集体成员本身具有的特点。其次,班级特色的形成,需要班主任及全体学生持之以恒的坚持。二、班级制度建设班级制度是指在班级日常管理过程中用来约束规范班级成员言行的准则与规定,是班集体成员有序生活的保障。班级制度主要来自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对班级及其成员进行管理的有关规定,比如奖惩制度,比如学生行为守则等;二是班级自行制定的班级管理的有关规定,如学习管理制度、劳动卫生管理制度、体育锻炼制度、对不良言行习惯进行约束的制度等。(一)班规的制定班规应该由学生自主制定,而且,学生制定班规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班规的制定也不宜匆忙草率行事。首先应该让学生进行充分地酝酿讨论,可以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整理出班规的初稿,然后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完善。班规的初稿可以进行一段时间的试行,检验其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完善,形成定稿。这样一个过程,由于学生的广泛参与,班规早已深入人心,效果不言而喻。班规的形式和内容虽然可以多元化,体现不同班级的特点,但是也有一些基本的方面值得考虑。首先,班规的条款不宜过多,内容应该尽可能精简。其次,班规可以编成顺口溜的形式,琅琅上口,方便学生记忆。其三,班规内容的表述宜采用正面肯定的词汇与句子,比如,尽量避免“不要”“不准”“不能”等否定用语,而是多使用“请”、“我们应该”、“我们一起”等用语。20\n这样的班规,学生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二)班规的执行要发挥班规促进班集体建设的作用,班规的执行环节更为关键。凡事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坚持。班规产生效果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执行。三、班级组织建设班级组织建设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班级组织机构的设置与职责的制定;二是学生班级干部的选拔;三是班级干部的培养。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班级活动的开展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途径。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与交往中实现的,学生的能力才干是在活动中展现与提高的,学生的情感交流是在活动中升华的,班集体的凝聚力是在活动竞赛中得以增强的。五、整合班级资源班主任的工作繁杂而艰巨,班集体的教育管理工作也受到各种力量的牵制。班主任善于整合班级的各种教育资源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将极大地提高班集体建设的成效。(一)整合科任教师资源任课教师集体是班集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班主任首要利用的班级教育资源。要使科任教师成为班集体建设的积极力量,班主任首先要多花时间和科任教师沟通,要使科任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形成正确的认识,与班主任协调一致,科任教师想要学生在自己任教的科目上取得好的成绩,就要积极地支持和配合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其次,班主任要利用各种机会在学生中间树立科任教师的威信,特别是可以通过邀请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的活动来展现科任教师另一面的魅力。其三,班主任要通过多种方式增进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其四,班主任要善于化解科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要从学生和科任教师两个方面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形成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最后,班主任还要做好各科任课教师的协调工作,合理分配各科学习时间。(二)整合学生家长资源优秀的班主任通常都善于整合学生家长资源以促进班集体的建设。整合家长资源的方式多种多样,通常的做法有以下几种:1.成立家长委员会性质的机构,作为联络家长整合家长力量的桥梁和纽带。2.班主任注重平时和家长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3.定期召开精心策划的家长会。4.邀请家长共同参与班级环境建设和各种文体活动等。5.通过书信、家访的方式与家长沟通交流。6.开办“家长学校”或者班级-家庭互动中心,为家长的培训与学习交流创造条件。(三)整合社区资源社区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主要的社区教育资源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物质资源,包括社区的自然资源和各种建筑场地设施等;二是人力资源,主要指社区内在知识技能方面有特长、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可以协助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各类人员,包括专业人员、热心人士或退休人员等。三是经费资源;四是观念文化资源等,如社区的人文价值观念、精神追求等。五是组织机构资源等,包括社区各企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及其开展的各种丰富活动等。班主任可以通过平时加强和社区的联系,让学生和社区双向互动。具体方式有:一是邀请社区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热心人士、专业人士来学校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传播有价值的文化知识技能。二是利用社区内所辖单位建立班级活动实践基地。三是在社区内以居民委员会、村民组织等为依托,因地制宜建立班级、社区、家庭三结合的多功能社区少年活动站,为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四是利用社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充分利用社区图书馆、文化宫、公园、电影院、体育场馆、儿童乐园等,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文娱活动。【思考练习】1.单项选择题(1)我国教育部的政策文件中首次提出“班主任应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是在:A.1958年B.1993年C.2006年D.2009年(2)班集体形成的标志不包括:A.共同的奋斗目标B.家长委员会的成立C.良好的人际关系D.健全的组织机构2.辨析题(1)非正式群体在班集体建设中只有消极作用。(2)班级文化建设是指创建班级文化墙的活动。3.简答题(1)简述班主任的工作内容。(2)如何建设班集体?20\n第七章班级活动设计与实施(基本不考,只有个别选择题)第一节班级活动的意义和特点一、班级活动的意义二、班级活动的特点(一)自愿性;(二)生活性;教育即生活(杜威);生活即教育(陶行知)(三)教育性;(四)体验性第二节班级活动的主要内容与组织形式一、班级活动的主要内容班级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涉及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科技教育、文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这五个方面。二、班级活动的组织形式(一)讨论;(二)竞赛;(三)表演;(四)参观;(五)调查;(六)报告;(七)综合第三节班级活动组织的原则要组织良好的班级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要求。一、活动主题的针对性和教育性二、活动设计的整体性和灵活性三、活动内容和形式的自主性第四节常见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活动通常包括班级日常活动、班级主题教育活动、班级文体活动、班级科技活动、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本节通过列举贴近生活的实例,重点分析了班级日常活动、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和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一、班级日常活动设计(一)晨会活动设计晨会是教师在每天早晨组织的一种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短时集会。一般来说是以班为单位,多由班主任主持,需要时也可以全校或按年级进行。晨会活动一般围绕时事政策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两方面展开,具有经常性、及时性、针对性、灵活性等特点。(二)午间活动设计午间活动是指教师在每天午间有针对性地按照计划引导与组织学生开展的各项活动。午间活动的时间相对于晨会的时间较长,对于活动的形式与难易程度没有限制,它既可以安排一些简便易操作的活动,也可以设计一些相对复杂的活动。午间活动主要具有可行性、计划性、灵活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三)主题班会设计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主题班会的活动时间一般是以一个星期为周期,有规律地开展,或是配合实时热点进行一些活动。主题班会活动地点多在班级开展,活动人员以老师和学生为主,具有规律性、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多样性和情景性等特点。二、班级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班级主题教育活动,是指在班会活动的全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共同选择、设计出新颖独特、主题鲜明、教育意义深刻的班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主体性的一种教育方式。是根据当前形势的需要或学校工作的统一要求与部署,针对班上学生的实际状况,围绕一件事,突出一个中心,宣传一个思想观点,培养一种道德品质而组织举行的活动。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可以把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分成节庆纪念日、学生成长和法制安全等主题教育活动。(一)节庆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设计节庆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是以我国节庆纪念日为主题开展的教育活动,多数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德育活动的重要方面。节庆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具有针对性、宣传性、生动性和历史性等特点。(二)学生成长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三)法制安全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三、班级社会实践活动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实际的有效途径,也是班级活动的主要类型之一。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真实的社会情境,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实践活动。其基本类型有社会角色体验活动、社会调查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一)社会角色体验活动设计(二)社会调查活动设计(三)社区服务活动设计【思考练习】一、辨析题1.20\n班级活动在组织形式上与课堂教学没有明显差异。2.晨会设计要注意针对性。二、简答题1.谈谈班级活动的主要内容与特点?2.试论班级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3.班级日常活动有哪些?4.开展节庆纪念主题教育活动有哪些注意事项?湖南师范大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12年级期末/补考/重修课程德育与班级管理考核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课程代码:26020003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时量:120分钟试卷类型:A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C2、D3、D4、D5、B6、D7、D8、C9、B10、D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30分)1、错。我国《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都规定禁止体罚学生,任何形式的体罚都是违法或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2、错。班主任个别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全班的每一个同学,班主任要对全班的每个同学负责。3、错。由于学生在知、情、意、行每个方面发展不平衡,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在德育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开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德育的个体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功能;(3分)(2)德育的个体智能发展的功能;(3分)(3)德育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功能;(2分)(4)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2分)2、(1)共同的奋斗目标;(3分)(2)健全的组织机构;(3分)(3)有效的集体规范;(2分)(4)良好的人际关系。(2分)3、(1)要有针对性;(4分)(2)要有感染性;(3分)(3)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3分)四、材料分析题:(20分)1、(1)必须遵循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5分)(2)统一校内的教育力量;(5分)(3)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5分)(4)加强学校德育计划的系统性和连贯性。(5分)《德育与班级管理》考试题型与分值:一、单项选择题(20分);二、辨析题(30分,每题10分);三、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四材料分析题(20分,一道题)。重点在第一章第三节、第三、四、五、六章。最后一章只有选择题。2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