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复习资料 10页

  • 74.50 KB
  • 2022-07-28 发布

竞赛复习资料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红十字会基本知识红十字运动的起源 1859年6月24日,瑞士人亨利·杜南先生途径意大利北部小镇索尔弗利诺,正赶上法国、撤丁联军与奥地利军之间的一场战役,因缺乏医疗救护,士兵伤亡惨重,约有4万多受伤垂死之人被遗弃在战场。杜南目睹了无助的伤兵在烈日下痛苦挣扎的惨状,为之震惊,无法袖手旁观,当即决定放弃个人事业,组织居民抢救伤兵、掩埋尸体,投入战场救护。这次经历深深触动了亨利·杜南先生的良知和思维,就在这时,一个伟大的设想在他心中萌发了。战争结束后,亨利·杜南回到日内瓦写下了《索尔弗利诺回忆录》。在书中,他描绘了战争的悲惨情景及想对伤兵进行救护但又力不从心的遗憾和不安。为此,他提出了导致两个历史性事件的著名主张:“在和平安定时期应该建立战时的伤员救护团体”;“制订国际性的神圣协议”。杜南用热情和人道精神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在欧洲赢得了广泛的共鸣。瑞士的日内瓦公共福利会选出了亨利·杜福尔将军、琼斯塔夫·莫瓦尼埃律师、路易·阿皮亚医生博士、狄奥德·莫诺瓦医生博士及亨利·杜南等五人组成筹备组。1863年2月17日,委员们在日内瓦召开了首次会议,由此“五人委员会”(即后来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前身)成立了。1863年10月26日,欧洲16个国家和4个私人组织共36名代表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并一致通过了《红十字决议》,决定在各国建立救护团体,为表示对瑞士国的敬意,其标志定为“白底红十字”(瑞士国旗为红底白十字)。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基本原则1986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25届国际红十字大会上通过的“国际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运动章程”,将“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七项原则作为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尊重人类生命,为所有受难者提供救援”这种人道原则,是红十字运动之根本,也是其它各项原则的依据。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如下:10\n人道: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本意是要不加歧视地救护战地伤员。在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努力防止并减轻人们的疾苦,不论这种痛苦发生在什么地方。本运动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尊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合作;促进持久和平。公正:本运动不因国籍、种族、宗教信仰、阶级和政治见解而有所歧视,仅根据需要,努力减轻人们的疾苦,优先救济困难最紧迫的人。中立:为了继续得到所有人的信任,本运动在冲突双方之间不采取立场,任何时候也不参与带有政治、种族、宗教或意识形态的争论。独立:本运动是独立的。虽然各国红十字会是本国政府的人道工作助手并受本国法律的制约,但必须经常保持独立,以便任何时候都能按本运动的原则行事。志愿服务:本运动是个志愿救济运动,绝不期望以任何方式得到好处。统一:任何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它必须向所有的人开放,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道主义工作。普遍: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是世界性的。在运动中,所有红十字会享有同等地位,负有同样责任和义务,相互支援。中国红十字会基本知识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会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成员。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并以“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16字为中国红十字会工作方针。中国红十字会根据独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原则,发展同各国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的友好合作关系。使用金黄色的橄榄枝环绕白底红十字标志为会徽。中国红十字会于1904年在上海创立,起初叫“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建会后一直从事救护伤兵、救助难民和赈济灾民活动,并积极参加人道主义救援活动。1906年,清政府签署承认了《日内瓦公约》。1907年,“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改名为“大清红十字会”。1912年,“大清红十字会”改名为中国红十字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于1912年1月15日通报各国,正式承认中国红十字会为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成员之一。1919年,红十字会国际协会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于当年7月8日加入该会。1952年7月,第18届国际红十字大会承认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惟一合法的全国性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因而成为新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第一个恢复合法席位的团体。10\n   2004年中国红十字会召开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是中国红十字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聘请国家主席胡锦涛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选举彭佩云继续担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通过了《中国红十字事业2005—2009年发展规划》。中国红十字会将遵循红十字运动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的七项基本原则,继续努力,为中国人民的幸福,为全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红十字会的任务:1.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2.开展备灾和救灾工作;3.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和卫生知识的宣传;4.组织群众参加意外伤害和自然灾害的现场救护工作;5.战时参与救护活动;6.输血献血工作,推动无偿献血;7.负责红十字会的血站管理和检查指导;8.中国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供者动员、宣传、组织和数据检索工作;9.开展人道主义社会服务活动;10.兴办符合红十字会宗旨的社会福利事业及经济团体;11.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12.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13.宣传国际人道主义法,进行国际间的友好合作和经验交流;14.依照国际红十字会和红新月运动的原则,完成人民政府委托的有关事宜.二、运动保健常识(一)、肌肉痉挛§概念: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收缩所表现的一种现象。多见于小腿腓肠肌,足底的屈拇肌和屈趾肌。原因及原理:寒冷刺激、电解质丢失过多、肌肉连续过快收缩而放松不足、疲劳征象:肌肉僵硬,疼痛难忍,关节伸屈功能障碍处理:1、以相反方向持续牵拉痉挛肌肉,用力缓慢、均匀,禁用暴力。2、配合局部的按摩(推、揉等)和点按穴位。注意保暖。3、游泳时抽筋,不要惊慌,可尝试自行处理,如不行,则仰浮水面呼救。4、肌肉痉挛缓解后,一般不易继续运动,特别是不要继续游泳。(二)、运动中腹痛概念:腹痛是运动中常见的一种症状,与运动关系密切,大多在安静时不痛,运动时腹痛;疼痛的程度与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速度等因素成正相关。原因及发病原理:1、肝脾淤血10\n2、呼吸肌痉挛或活动紊乱3、胃肠道痉挛或功能紊乱4、其他的原有疾病处理:1、当运动中发生腹痛时,首先减慢运动速度、加深呼吸、调整节律,自行用手按痛处,弯腰慢跑,一般疼痛会减轻或消失。2、如自我调节无效时,应停止运动;口服解痉药物,如颠茄片、阿托品、十滴水等;点、掐、针刺足三里、内关、合谷、三阴交等穴位;进行腹部热敷。3、如仍无效,则需请医生诊治。(三)、晕厥概念:由于脑部供血供氧不足而引起的突发的、暂时性的知觉丧失的现象。原因及发病原理:1.精神过分紧张激动2.直立性血压过低3.重力性休克4.胸内压和肺内压增高征象:前驱期:自觉全身无力、头晕、眼前发黑、复视、耳鸣、出虚汗、面色苍白。晕厥期:知觉丧失、皮肤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缓慢、呼吸较慢、血压稍下降、瞳孔稍缩小但等大等圆。恢复期:知觉丧失片刻即清醒,头晕、乏力、精神差。现场急救:1、有晕厥先兆时,应立即下蹲或平卧;跑后停止者应慢走。2、晕厥期:⑴、头低足高卧位,保暖,热毛巾敷头面部,保持安静。⑵、掐人中、涌泉、百会、内关等穴位,向心性重推下肢。⑶、嗅氨水。⑷、有呕吐者,将头偏向一侧,预防误吸;心跳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⑸、禁止任何饮料,以免误吸造成窒息。3、恢复期:给予热饮料和少量食品,适当休息。(四)运动员的饮水卫生1、补水量:一般为发汗量的80%,解决口渴后稍加一些。不宜过少(慢性缺水)、不宜过多(水中毒)。 2、补水方法:总原则为少量多次。  运动前10-15分钟,饮水400-600ml。  运动中每20-30分钟,饮水150-200ml。10\n  运动后每15-20分钟,饮水200-250ml。3、饮料成分:以水为主的含糖饮料,其中应有电解质和维生素C。但应以补水为主,糖和电解质的含量不宜过高,夏季含糖约为2.5%,冬季可提高至5-15%。4、水温:以8-14℃为宜,这种温度的水通过胃的时间最短。(五)消除疲劳的措施一、消除疲劳的途径:1、用各种方法使肌肉放松,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排出营养物质补充。如整理活动、热水浴、蒸汽浴、桑拿浴、理疗、按摩等。2、通过调节神经系统机能状态来消除疲劳。如睡眠、气功、心理恢复、放松练习、音乐疗法等。3、通过补充机体在运动中大量失去的物质,促进疲劳消除。如吸氧、补充营养物质、中药的使用等二、消除疲劳的方法:1、整理活动方法:慢跑、呼吸体操、伸展练习。2、睡眠:时间:每天应保证8-9小时,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期间应适当延长。青少年每天必须保证有10小时以上。中午应适当午睡。3、蒸汽浴:方法:蒸汽室温度为40-46℃,停留20-30分钟。4、按摩:人工按摩、机械按摩、水力按摩、气压按摩等。5、理疗:方法:光疗、蜡疗、电疗等。6、充足的营养补充7、心理恢复:气功、意念、放松功等(六)、开放性损伤擦伤1、征象:1、伤口浅,面积大,边缘不整。2、点状出血,组织液渗出。3、无感染伤口易干燥结痂而愈合。4、感染伤口易化脓,有较稠的渗出液2、处理:1、小而干净的伤口可直接外涂2%的红汞、2%的碘酊;面部损伤宜使用0.1%的新洁而灭溶液外涂。2、大而不洁的伤口,用2%碘酊作周围皮肤消毒,75%酒精脱碘;再用生理盐水清除伤口异物,最后用0.1%的雷佛奴尔湿敷包扎(七)、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和伤后康复训练1、急性损伤早期处理原则:止血、止痛、防肿、制动和减轻炎症反应。10\n中期处理原则:改善血液淋巴循环,促进组织代谢,促进淤血和渗出吸收,加速再生修复。后期处理原则:增强和恢复肌肉、关节功能,软化疤痕、松解粘连。2、慢性损伤处理原则:改善伤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合理安排局部负荷量。三、保健(一)、中医穴位保健生理功能:1、沟通内外,联系肢体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二)、按摩作用原理:1、调整经络系统2、调整阴阳3、调整脏腑功能  4、促进气血运行5、调整筋骨1)推拿的时间:骨折后期、软组织损伤中后期,局部推拿10~15分钟。慢性损伤、肌肉劳损的推拿时间可适当增加。塞前推拿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2)推拿的次数: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应该选择在下午或晚上进行。运动员推拿应在运动后休息数小时后进行。3)推拿的强度:轻--重—轻4)方向:向心性推拿按摩的主要目的:保健、治病按摩常用手法:按法、摩法、拨法、擦法、拿法、揉法、滚法、摇法、捶法、捏法、拍法等。(三)、中医养生健康人的生理特征:1、眼睛有神2、呼吸微徐3、二便正常4、脉象缓匀5、形体壮实6、面色红润中医药特色:个性化辨证论治求衡性的防治原则用药相对安全服务方式灵活费用相对低廉创新潜力与发展空间并存中医对病情的诊断方法:望闻问脉按四、献血基本知识献血者体检标准有哪些?(1)年龄:18~55周岁。(2)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10\n(3)血压12~20/8~12千帕(90~140/60~90毫米汞柱),脉压差>=4千帕(>=30毫米汞柱)。(4)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5)体温正常。(6)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7)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8)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功能性障碍及关节无红肿。(9)胸部:心肺正常(心脏生理性杂音可视为正常)。(10)腹部: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公民献血应遵守的规定:1、如实填写献血登记表,不谎报、不隐瞒既往病史2、一次献血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过400毫升,两次采血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3、献血查体合格后,献血者体检及化验有效期为2周。4、献血前为什么不能大量饮水:因为大量饮水会稀释血液,降低血液质量,影响病人治疗。对无偿献血的奖励:无偿献血的公民,本人享有免费用血的权利,无偿献血者累计献血达到800毫升以下的,按献血量的三倍免费用血;累计献血在800毫升以上的,终身免费用血。其配偶和直系亲属(父母、子女)需要临床用血的,可以按献血者实际献血量等量免费用血。五、心肺复苏基本知识1、判别是否死亡的依据是什么?(1)呼吸情况:感知气流或借助棉絮(2)脉搏情况:(脉搏和心跳次数相同)摸桡动脉(常测部位).颈动脉,或听心音(3)瞳孔的改变:正常时.左右瞳孔等大(瞳孔左右不对称是大脑异常的重要特征)(4)有无意识:昏厥——短时间意识丧失,(刺激神经或掐人中穴可加快苏醒)2.复苏又称心肺脑复苏:CPR10\n由于某种原因外伤、疾病、低温、中毒、高温、淹溺、电击等,致使心跳、呼吸骤停,必须在数分钟内(愈快效果愈好)采取急救措施,促使心脏、呼吸功能恢复正常从而保护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故称心肺脑复苏。3.心跳、呼吸骤停主因主要有:①冠心病发作。②窒息及严重的低氧血症,如溺水、自缢、一氧化碳中毒等。③严重创伤或意外伤害,如车祸、工伤事故、严重的颅脑损伤、胸外伤、多发性损伤。④大失血。⑤中毒及严重的电解质紊乱。4、心跳骤停的临床表现①意识丧失,病人昏倒在各种场合。②心跳和大血管搏动消失,面色苍白或转为紫绀。③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⑤呼吸停止,部分病人可有抽搐,口眼歪斜。5.复苏技术复苏三部曲:总结为无反应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人工循环(C)6心肺复苏的指征:心搏呼吸骤停的快速判断,要求在10秒种内完成:突然倒地和/或意识丧失、自主呼吸停止、颈动脉搏动消失。7.人工呼吸的要点:清异物头放正抬高颈按前额(头后仰)捏鼻孔用力吹8.心肺复苏有效标志:昏迷变浅,出现各种反射。身体出现无意识的挣扎动作。自主呼吸逐渐恢复。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10\n面色转为红润。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应恢复。病人眼球能活动,手脚抽动,呻吟9.心肺复苏简易三步骤:叫、吹、压10.心肺复苏技术操作步骤:(1)检查:检查瞳孔、呼吸和脉搏(2)意识判断:拍打或者掐人中;(3)呼救:拨打120或者高声呼救;(4)身体调适:平放、压头抬颌、清理口腔;(5)人工呼吸:口对口或者口对鼻人工呼吸;(6)人工循环:双手按压病人胸腔,帮助其恢复心跳;(7)5和6交替进行(比例为2:30),直至病人恢复。六、艾滋病基本知识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但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严重传染病。感染艾滋病病毒2-12周后才能从人体的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检测出抗体之前,感染者已具有传染性。艾滋病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女婴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被感染。艾滋病病毒不会在以下的情况中传播:1.日常生活接触,如车、船、飞机、办公室、商店、剧场、学校、游泳池等公共场所的一般接触。  2.空气、饮水、食物。  3.双方接触部位皮肤粘膜没有破损的握手、拥抱、浅吻(深吻有传染危险)。  4.蚊子等吸血昆虫还没有发现可以传染艾滋病病毒。  5.马桶、浴池及浴巾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HIV传播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是什么?10\n①有大量的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②排出的病毒要经过一定方式传递给他人。③有足量的病毒进入体内2008年12月1日是第21个世界艾滋病日。2008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口号是“倡导、参与、落实”。红丝带标志: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附:实际操作的主要有手臂(上手臂、下手臂)包扎、手腕包扎、膝盖包扎、脚踝包扎、头部包扎。参赛的组可预先准备,上网看看视频。1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