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复习资料 10页

  • 54.50 KB
  • 2022-07-28 发布

保健复习资料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保健复习资料第二章一、体育锻炼的卫生原则1)循序渐进原则(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广泛扩散的兴奋过程→分化性抑制→稳定阶段)2)系统性原则3)全面性原则4)个别对待原则(针对性即区别对待。制定训练计划的依据:健康状况、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年龄、性别、心理状态等)5)自觉性原则二、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急、慢性中毒、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致畸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三、高温环境下运动的卫生要求:1)限制或避免在高温且潮湿的环境下运动。2)定时补充水分。3)酷暑湿热环境下运动着装要适当,不可频繁的暴露身体。4)及使降温,定时的在荫凉下休息有助于降温。5)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如果出现中暑症状,立即就诊,缓解痉挛肌肉。四、寒冷环境中运动的卫生要求:1)限制或取消运动。2)着装适当,准备活动。3)切记保持身体干燥,尽量不要受潮。4)建立寒冷习服。五、采光与照明:可分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采光系数:即窗户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的比例,其标准是1:3~1:5。六、游泳馆(池)的卫生要求:水质标准:pH7.2~8.0;余氯含量不低于0.3mg/L;水温度为18℃~25℃。水透明度:站在岸上能看清放在池底任何一个地方的一个直径约为10cm、中间有5cm直径呈黑色的圆盘。\n第三章一、营养:是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养分和养料)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它是一种全面的生理过程,而不是专指某一种养分。二、营养素:人类为维持生命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食物中的养分称为营养素。营养素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和健康的最根本物质,其摄入的不均衡不但会影响人体的健康水平,而且会影响人体的活动能力。三、营养素:1.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2.微量营养素:矿物质、维生素。3.其他营养素:水、纤维素。作用:a供给能量。b.构成和修补身体组织的材料。c.在人体物质代谢中起调节作用。1.蛋白质生理功能:a.维持细胞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补。(构成人体组织)b.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活动。(调节生理功能)c.氧化功能。(功能)分类: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不完全蛋白质。2.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脂肪又称为中性脂肪或甘油三酯;类脂包括磷脂、糖脂、固醇类、脂蛋白等。脂类是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素之一。分类:甘油三酯、脂肪酸、胆固醇。营养功能:a.供给能量b.构成一些重要生理物质c.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d.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e.增加饱腹感3.碳水化合物:a.单糖:易溶于水,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eg:葡萄糖,果糖,半乳糖b.双糖:易溶于水分解成单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eg:蔗糖,麦芽糖,乳糖c.多糖:无甜味,不溶于水。eg:淀粉,糊精,糖原。(需要酶参与)生理功能:a.供给能量b.构成一些重要生理物质c.节约蛋白质d.抗生酮作用e.糖原有保肝解毒作用4.维生素:维持人体正常物质代谢和某些特殊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因其结构和理化性质不同,使其各具特殊的生理功能。(脂溶性和水溶性)a.造成维生素缺乏的原因\n:1)、膳食中含量不足。2)、体内吸收障碍。3)、排出增多。4)、因药物等作用使维生素在体内加速破坏。5)、生理和病理需要量增多。6)、食物加工烹调不合理使维生素大量破坏和丢失。b.预防维生素缺乏的措施:1)、提供平衡膳食。2)、根据人体生理、病理情况及时调整维生素供给量。3)、及时治疗影响维生素吸收的肠道疾病。4)、食物加工烹调要合理,尽量减少维生素的损失。5.水的生理作用:a.水是体内各种生理活动和生化反应必不可少得介质。b.水是体内吸收、运输营养物质,排泄代谢废物最重要的载体。c.维持正常体温。汗液的蒸发可散发大量热量,从而避免体温过高。d.润滑功能。泪液、唾液、关节液、胸腔腹腔的浆液起着润滑组织的作用。6.膳食纤维的主要生理功能:a.预防便秘。b.控制体重,防止肥胖。c.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7.能量:国际上通常以焦耳(J)为热能的计量单位,同时也仍然使用卡为计量单位。1焦耳=0.239卡1卡=4.184焦耳能量平衡:1)机体消耗的能量和摄取的能量相等,即能量摄入=能量消耗。2)是营养学的最基本问题,也是评价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8.基础代谢:是维持生命最基本活动的代谢状态,基础代谢消耗(RMR)的能量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能量需要。(用以维持体温和最基本的生理功能)9.运动员膳食的基本要求:1)热量平衡。2)热源营养素比例适当。3)充足的维生素。4)充足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5)对食物的其他要求第五章1、青春发育期,女性16岁以后,男性18岁以后,有些人可以出现高血压症状,称为青年性高血压。青年性高血压的主要特点是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正常。2、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要求注意使他们养成正确姿势。注意身体各部分的全面锻炼。避免长时期在坚硬的地面上练习跑、跳,同时避免过多地从高处向地面跳下的练习儿童少年不宜过早的从事力量性训练。\n儿童少年的骨正处于生长旺盛时期,对钙、磷的需要较多,膳食中应注意供应较充足的钙、磷,并多安排室外体育活动。儿童少年宜进行柔韧性练习。对于儿童少年的运动负荷要进行合理安排,强度可以稍大一些,但不应要求过高、过急,密度要小一些,间歇次数要多一些,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儿童少年应避免做过多的屏气运动。注意呼吸卫生3、女子的一般体育卫生要求(1)中学体育课应男女分班(组)进行教学。(2)运动负荷比男生要相对地安排得小一些。(3)要注意循序渐进,并给予必要的保护。(4)适宜进行平衡及柔韧性练习。(5)不宜做过多的从高处跳下的练习。(6)要注意引导和启发她们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月经正常的女子在月经期间,可以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4、中年人的体育卫生要求锻炼前必须进行严格体格检查,了解健康状况,以便选择合格的运动项目和确定科学的运动处方。检查的重点应放在心血管功能上。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强度和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加强医务监督工作,防止过劳或意外损伤。定期进行全面身体健康检查。5、老年人的体育卫生要求由于老年人体质情况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在参加体育锻炼前要进行全面的身体健康检查,以便合理的选择运动项目及确定适宜的运动负荷。老年人从事体育锻炼时,必须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量力而行。老年人不宜于参加速度性项目和力量性锻炼。活动时,呼吸要自然,动作要缓慢而有节奏。活动中要注意适当安排短暂休息,运动前后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应时常了解自己的脉搏频率、血压及身体健康状况,以便进行自我监督。\n遇到感冒或其他疾病,身体过度疲劳时,不要勉强,应暂停锻炼,并及时进行治疗或休息。第六八九章1、由于体格检查的目的和要求不同,通常可以分为:初查、复查、补充检查三种形式。2、脊柱形状:常见的类型有“C”型侧弯和“S”型侧弯。3、胸廓形状:在婴幼儿期,前后径与横径基本相同。到青年期,横径与前后径之比约为4:3。胸廓的形状有正常胸、扁平胸、桶状胸、鸡胸、漏斗胸和不对称胸。4、人体的腿型有正常腿、“O”型腿、“X”型腿。5、哈弗台阶试验:测试时要求受试者在高度为50.8cm(男子)或42cm(女子)的台阶上上下30次/min,持续运动5min。负荷后测定第2min、3min、4min的前30s脉搏数。然后按下列公式求得指数。哈弗指数=运动时间(s)*100/(2*3次30s脉搏数之和)哈弗指数<55差,55~64中下,65~79中上,80~90良,>90优6、联合机能试验的反应类型:正常反应、紧张性增高反应、无力反应、紧张不全反应、梯形反应。7、肺活量的测定:5次肺活量试验:让受试者连续测量5次肺活量,每次间隔15s(吹气时间在内),记录各次结果,若每次数值基本相同或逐渐增加为功能良好;逐渐下降,特别是最后两次明显下降者,为功能不良。8、呼吸差:最大吸气胸围和最大呼气胸围的差值。9、体育课健康分组的依据:健康状况、身体发育状况、生理功能状况、运动史和身体素质状况。10、体育课健康分组的组别:基本组、准备组、医疗体育组。11、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是保证学校体育能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在体育活动过程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消除或控制一切有害健康的因素,保证体育运动参加者,能在合理的营养配备下,在必备的卫生条件下,从事符合生理规律的运动,以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效果。\n12、体育课的医务监督,一是看体育课的健康分组是否符合医务监督的要求;二是对体育课的全过程进行医学观察;三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看体育课教案中生理负担量的安排是否符合医务监督的要求。13、自我监督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采用自我观察和检查的方法,对健康状况、身体反应、功能状况及比赛成绩进行记录和分析。它包括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两方面。14、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医务监督:一、赛前医务监督1.赛前体格检查2、赛前组织管理3、做好赛前准备活动二、赛中医务监督:建立赛期临场医疗急救站,及时发现和处理比赛中出现的常见伤病。做好饮料供应,加强饮食饮水卫生工作。三、赛后医务监督1、赛后体格检查2、消除赛后疲劳第十章1.过渡训练是运动负荷与机体机能不相适应,以至疲劳连续积累而引起的一系列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或疲劳伴有健康损害。2.运动性疾病是指因训练安排不当造成体内功能紊乱所出现的疾病或症状。3.过度训练的基本原因:训练安排不合理:未遵守循序渐进、系统训练的原则,运动负荷过大和持续的大运动负荷训练。4.过度训练的主要反应在神经系统和心理方面。5.过度训练的处理:1.消除病因2.调整训练内容和或改变训练方法3.加强各种恢复措施4.对症治疗。6.运动应激综合征(过度紧张)是指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体力负荷超过了机体的潜力而发生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现象。7.运动应激综合征的预防:(1)运动前先做身体检查,有心血管机能不良者,患有急性病,如感冒、扁桃体炎、急性肠胃炎等,均不应进行剧烈运动或参加比赛。(2)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缺乏锻炼就参加剧烈的比赛,避免伤病初愈或未完全恢复就参加比赛。(3)加强运动时的医学观察和自我监督,尤其对少儿、老人等锻炼基础差的人要区别情况,因人而异。坚持健身原则,不应过分追求比赛分数和成绩。(4)锻炼和比赛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后要使身体各部分达到充分放松。8.\n晕厥:由于脑血流暂时降低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致的意识短暂紊乱和意识丧失,也是过度紧张的一种表现形式。1.晕厥的症状:昏倒前,病人感到全身软弱无力,头昏,耳鸣,眼前发黑。昏倒后,面色苍白,手足发凉,脉搏细而弱,血压降低,呼吸缓慢。2.晕厥的处理:发生晕厥后应让患者平卧,注意保暖,针刺或掐点穴位。患者清醒后可复用热糖水和维生素C及维生素B1等,并注意休息。3.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比积低于正常最低值,以血红蛋白浓度较为重要。4.运动性贫血:由于训练因素引起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5.血糖的标准:早晨空腹时血糖浓度一般在80~120mg/100ml。当血糖低于55mg/100ml时,称为低血糖。6.国内理想血红蛋白标准:男性低于140g/L,女性低于120g/L。7.贫血发生的基本原因: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寿命缩短或破坏增多、失血。8.运动性低血糖的原因和症状:a.运动时间过长b.体内糖储备不够a.强烈的饥饿感b.乏力c.头晕d.出冷汗e.神志模糊f.昏迷9.运动性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a.运动前和运动中的补糖b.运动时间和运动量的控制。10.贫血的治疗:病因治疗、饮食治疗、合理安排运动训练、药物治疗。11.运动性腹痛a.肝淤血b.呼吸肌痉挛c.胃肠道痉挛或功能紊乱12.运动性腹痛的治疗:运动中出现腹痛后,可适当减慢速度,并做深呼吸,调整呼吸与动作的节奏;必要时用手按压疼痛部位,弯腰跑一段距离,一般疼痛即可消失。如仍然疼痛,应暂时停止运动,口服阿托品、颠茄等解除痉挛的药物。针刺或点掐三里、内关、三阴交等穴位,进行腹部热敷等。如无效应请医生处理。13.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制收缩所显示出的一种现象。运动中最易发生痉挛的肌肉是小腿腓肠肌,其次是足底的屈拇肌和屈指肌。14.肌肉痉挛的原因和发病机制:寒冷刺激、电解质丢失过多、肌肉连续过快收缩而放松不够、疲劳。15.肌肉痉挛的症状:发病部位的肌肉剧烈挛缩发硬,疼痛难忍,痉挛肌肉所涉及到的关节伸屈功能有一定的障碍。\n1.肌肉痉挛的处理:不太严重的肌肉痉挛,只要以相反的方向牵引痉挛的肌肉,一般都可使其缓解。在痉挛肌肉部位作按摩,手法以揉捏、重力按压为主。可针刺或点掐委中、承山、涌泉等穴位,处理时要注意保暖。2.血尿可分为显微镜血尿和肉眼血尿。3.运动性血尿是指健康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血尿,虽经详细检查但找不到其他原因。4.运动性血尿的原因:肾静脉高压、肾脏缺氧、肾损伤、膀胱损伤。5.运动性血尿的处理:(1).对出现肉眼血尿者不论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均应终止运动;对无症状的镜下血尿的运动员,应减少运动负荷,继续观察。(2).试用止血药,如维生素K、维生素C、安络血等。(3).伴有机能不良者可用ATP和/或维生素B12肌肉注射,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4).器质性疾病和外伤所致的血尿,应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一般不能进行正常训练。6.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7.猝死又称急死,是指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24h内发生的意外死亡。运动损伤1.运动损伤: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2.开放性损伤:伤后皮肤或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受伤组织有裂口与体表相通。如擦伤、刺伤、切伤、撕裂伤及开放性骨折等。3.闭合性损伤:伤后皮肤或黏膜仍保持完整,受伤组织无裂口与体表相通,如挫伤、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闭合性骨折等。4.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思想上不够重视、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技术动作错误、运动负荷(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大、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组织方法不当、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场地设备的缺陷、不良气象的影响。5.损伤的潜在原因:运动项目的特殊技术要求、身体某些部位的解剖生理特点。针对潜在原因的预防:加强对易伤部位的保护、使技术动作更为合理,更优化、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6.运动损伤的预防:加强思想教育、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加强易伤部位的练习、加强医务监督工作。7.\n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是指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破裂,伤口与外界相通,常有组织液渗出或有血液自创口流出。这类损伤的处理原则是及时止血和处理创口,预防感染,先止血然后处理伤口。体育运动中常见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有擦伤、切割伤、刺伤和撕裂伤。常见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有:挫伤。肌肉肌腱拉伤、关节韧带扭伤、滑囊炎、肌腱腱鞘炎等。1.软组织损伤处理原则(急性损伤):一、早期:指伤后24~48h内。该时期的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及减轻炎症。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二、中期:指损伤发生24~48h以后。该时期的处理原则主要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及坏死组织的清除,促进再生修复,防止黏连形成。治疗方法:理疗、按摩、针灸、痛点药物注射、外贴或外敷活血、化淤、生新的中草药等。三、晚期:损伤组织已基本修复,但可能有瘢痕和黏连形成。该期的处理原则是恢复和增强肌肉、关节的功能。治疗方法以按摩、理疗和功能锻炼为主,配合支持带固定及中草药的熏洗等。2.急救是指对意外或突然发生的伤病事故,进行紧急的临时性处理。其目的是保护伤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再度损伤、防止伤口污染、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并为伤病员的转运和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3.止血方法:冷敷法、抬高伤肢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直接指压止血法、间接指压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4.急救包扎的方法——绷带包扎法:1.环形包扎法:适用于头额部、手腕和小腿下部等粗细均匀的部位。2.螺旋形包扎法:用于包扎肢体粗细相差不多的部位。3.转折形包扎法:用于包扎前臂、大腿和小腿粗细相差很大的部位。4.“8”字形包扎法:多用于包扎肘、膝、踝等关节处。5.骨折:指骨与骨小梁的连续性发生断裂。1.其目的:在于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抢救生命,保护患肢,使伤者能安全迅速地运送至医院。2.骨折的原因:直接暴力、传达暴力、牵拉暴力、积累性暴力。3.骨骼的症状:疼痛、肿胀和皮下淤血、功能障碍、畸形、异常活动或骨膜擦音、压痛或震痛、X线拍片。4.骨折的急救原则:防治休克、就地固定、先止血再包扎伤口。6.关节脱位:相连两骨之间失去正常的连接关系。常见的关节脱位是肩关节前脱位和肘关节后脱位。症状:功能障碍、畸形、疼痛、肿胀。7.心肺复苏:针对呼吸、心跳停止所采用的抢救措施,即以人工呼吸代替病员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挤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n1.假死和真死的判断:呼吸是否停止、心跳是否停止、瞳孔散大,对光发射消失、角膜发射消失。2.休克:人体遭受体内外各种强烈刺激后所发生的严重的全身性综合征。其机制: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或心输出量减少、有效循环血量相对减少。3.运动损伤的物理疗法:应用自然或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冷冻疗法和温热疗法。一、冷冻疗法:具有止血、镇痛、预防或减轻肿胀的作用。适用于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伤后立即使用,冷敷后应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冷敷一般使用冰袋或寒冷气雾剂。二、温热疗法:热疗能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增强组织新陈代谢,缓解肌肉痉挛,促进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具有消肿、散瘀、解疼、止痛、减少粘连和促进损伤愈合的作用。适用于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中期和后期以及慢性损伤。方法:热敷法、石蜡疗法、红外线疗法。4.软组织挫伤:是钝性暴力直接作用于人体某处而引起的局部或深层软组织的急性闭合性损伤,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5.急性的肌肉拉伤可分为主动用力拉伤和被动拉伤。6.肌肉拉伤的诊断:肌肉抗阻力收缩试验。在患者作受伤肌肉的抗阻力收缩时,其损伤部位将出现疼痛。医疗体育1、医疗体育:是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为达到治疗和康复目的而专门编排的一种运动及功能练习。2、医疗体育的方法和手段:医疗体操、传统的运动疗法、现代的医疗运动。3、运动处方:康复医师或体疗师,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4、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称为运动处方的“四要素”。是运动处方的核心内容,是量化的主要保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