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复习资料 19页

  • 472.22 KB
  • 2022-07-29 发布

模拟电路复习资料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习资料18/19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学习要求1.掌握半导体管的伏安特性和主要参数(Uon、Is、Ubr、Iz、Pzm)2.掌握三极管的输入和输出特性(1.3.3)3.掌握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如何形成导电沟道然后工作在恒流区)4.理解PN结的单向导电性5.理解三极管的放大原理二、复习思考题1.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1)PN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A.变窄B.基本不变C.变宽(2)设二极管的端电压为U,则二极管的电流方程是。A.IseUB.1seUUTC.iS(eJUT-1)(3)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A.正向导通B.反向截止C.反向击穿(4)当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电压和集电结电压应为。A.前者反偏、后者也反偏B.前者正偏、后者反偏C.前者正偏、后者也正偏(5)在本征半导体中,电子浓度空穴浓度,在P型半导体中,电子浓度空穴浓度。当PN节外加正向电压时,扩散电流漂移电流。2、电路如图所示,Vcc=15V,B=100,Ube=0.7V。试问:(1)Rb=50kQ时,uo=?(2)若T临界饱和,则Rb=?Uz=6V,最小稳定电流Izmin=5mA,最大稳定电3、已知图所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流IZmax=25mA。(1)分别计算Ui为10V、15V、35V三种情况下输出电压Uo的值;(2)若Ui=35V时负载开路,则会出现什么OCZ1+IkQ现象?为什么?5oonLI18/19\n第二章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一、学习要求1.掌握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2.2节、放大电路技术指标测试示意图)2.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和动态的概念和分析方法(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的概念、图解法、微变等效电路法)3.掌握两种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估算静态工作点Q、Au、Ri、Ro)4.掌握放大电路三种基本组态的性能特点(2.6.3节)5.理解图解法的对输出波形失真情况的分析;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概念和求解6.理解放大电路的三种耦合方式;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温漂现象二、复习思考题1.(1)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特点是电压放大倍数A,输入电阻,输出电阻。(2)对于共射、共基和共集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若希望带负载能力强,应选用组态;若希望频率响应好,应选用组态。(3)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的条件是。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B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C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D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4)在放大电路中,场效应管工作在漏极特性的。A.恒流区B.可变电阻区C.截止区D.预夹断点(5)对于单管共射电路,静态工作点设置过低,其结果是输出波形()。A容易出现截止失真B容易出现饱和失真C容易出现交越失真D不会出现失真(6)为了放大变化缓慢的微弱信号,放大电路应采用耦合方式。A直接B阻容C变压器D光电(a)(c)2.试分析下图2.1所示各电路是否能够放大正弦交流信号,简述理由。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b)图2.118/19\n3.电路如图2.2所示,已知晶体管3=50,在下列情况下,用直流电压表测晶体管的集电极电位,应分别为多少?设Vcc=12V,晶体管饱和管压降Uces=0.5V。(1)正常情况(4)Rb2开路(2)Rbi短路(5)Rc短路(3)Rbi开路4.按要求填写下表。电路名称连接方式(e、c、b)性能比较(大、中、小)公共极输入极输出极同AiRiR0其它共射电路共集电路共基电路5.如图2.3图所示的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中,已知Vcc=12V,Ri=2.5KWRb2=7.5KW&=Rl=2KWR=1KW,三极管的二50,(1)试估算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2)估算放大电路的Au、Ri和R。18/19\n图2.35.电路如图2.4所示,晶体管的3=100,rbb=100Q。(1)求电路的Q点、Au、R和Ro;(2)若电容Ce开路,则将引起电路的哪些动态参数发生变化?化?图2.46.在图2.5.1所示电路中,由于电路参数不同,在信号源电压为正弦波时,测得输出波形如图2.4.2(a)、(b)、(c)所示,试说明电路分别产生了什么失真,如何消除。18/19\n图2.5.1图2.5.2第三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一、学习要求1.掌握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3.1)2.理解含有一个时间常数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中fL和fH的含义。二、复习思考题1.测试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幅值与相位的变化,可以得到它的频率响应,条件A.输入电压幅值不变,改变频率B.输入电压频率不变,改变幅值C.输入电压的幅值与频率同时变化2.放大电路在高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而低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A.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存在B.半导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存在。C.半导体管的非线性特性D.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不合适3.当信号频率等于放大电路的fL或fH时,放大倍数的值约下降到中频时18/19\n的。C.0.9倍C.5dB试问:A.0.5倍B.0.7倍即增益下降。A.3dBB.4dB2.已知某电路的幅频特性如右图所示,(1)该电路的耦合方式;(2)该电路由几级放大电路组成;(3)当f=104Hz时,附加相移多少?当f=105时,附加相移又约为少?第四章功率放大电路一、学习要求1.掌握功率放大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的区别2.掌握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3.掌握OTL和OCL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的估算。4.理解交越失真的含义和克服失真的措施5.了解功率放大电路中甲类、甲乙类和乙类的含义二、复习思考题1.(1)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在输入电压为正弦波时,输出基本不失真情况下,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A.交流功率B.直流功率C.平均功率(2)功率放大电路的转换效率是指。A.输出功率与晶体管所消耗的功率之比B.最大输出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之比C.晶体管所消耗的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之比(3)在OCL乙类功放电路中,若最大输出功率为1W,则电路中功放管的集电极最大功耗约为。A.1WB.0.5WC,0.2W(4)在选择功放电路中的晶体管时,应当特别注意的参数有A.3B.IcmC.ICBOD.BUceoE.PcmF.fT(5)OCL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和OTL乙类互补对称电路相比,最大的优点A.效率高B.电路更对称C.输出端不用接大电容D.减小交越18/19\n失真2.已知电路如图4.1所示,T1和T2管的饱和管压降|Uces=3V,Vcc=15V,Rl=8Q,分析回答以下问题:图4.1(1)电路中Di和D2管的作用是什么?(2)静态时,晶体管发射极电位Ueq是多少?(3)求最大输出功率Pom和效率7?(4)当输入为正弦波时,若Ri虚焊,即开路,则输出电压会发生什么变化?(5)若Di虚焊,将产生什么后果?3.分析如图4.2所示的OTL电路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若输出电压波形出现交越失真,应调整哪个电阻?如何调整?(2)静态时发射级电位是多少?(3)已知Vcc=6V,Rl=8,假设三极管的饱和压降UCes=1V,估算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PO和效率?(4)为了使输出功率达到Pom,输入电压的有效值约为多少?18/19\n图4.24.已知图4.3所示电路中Ti和T2管的饱和管压降|Uces=2V,导通时的|Ube|=0.7V,输入电压足够大。图4.318/1918/19(1)A、B、C、D点的静态电位各为多少?(2)为了保证T2和T4管工作在放大状态,管压降1Uce>3V,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Pom和效率P各为多少?5.图4.4中的哪些接法可以构成复合管?标出它们等效管的类型(如NPN型、PNP型)及管脚(b、e、c)(a)(b)(c)18/19图4.418/19\n五、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学习要求1.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2.掌握集成电路的组成原理3.掌握恒流源式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估算方法。4.掌握电流源的工作原理和特点5.理解零点漂移和共模抑制比的概念二、复习思考题1.(1)集成运放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是因为。A.可获得很大的放大倍数B.可使温漂小C.集成工艺难于制造大容量电容(2)集成运放制造工艺使得同类半导体管的。A.指标参数准确B.参数不受温度影响C.参数一致性好(3)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采用差分放大电路是因为可以。A.减小温漂B.增大放大倍数C.提高输入电阻(4)为增大电压放大倍数,集成运放的中间级多采用。A.共射放大电路B.共集放大电路C.共基放大电路2.电路如图5.1所示,已知B1=B2=B3=100。各管的UBE均为0.7V,试求IC2的值。3.比较图5.2所示两个电路,分别说明它的是如何消交越失真和如何实现过18/19\n流保护的。2.图5.3所不'电路参数理想对称,§1=32=3,rbe1=rbe2=「be。(1)说明RwRe的作用。(2)写出Rw的滑动端在中点时Ad的表达式;(3)写出Rw的滑动端在最右端时Ad的表达式,比较两个结果有什么不同。图5.33.如图5.4所示的恒流源式差分放大电路中,Vcc=Vee=12V,三极管的1=2==50,18/19\nRc=100KW,R=10KWZR=33KW<稳压管的Uz=6V,R3=3KWZRw=200W,且滑动端调在中点,(1)说明三极管VT3和电阻Rw的作用;(2)试估算静态工作点Q;(3)试估算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d。图5.42.电路如图5.5所示,所有晶体管均为硅管,B均为60,rbb=100◎,静态时IUbeq|〜0.7V。试求:(1)电路由几级放大电路组成,分别是什么?(2)静态时Ti管和T2管的发射极电流。(3)若静态时uo>0,则应如何调节Rc2的值才能使uo=0V?若静态UO=0V,则Rc2=?电压放大倍数为多少?(-6V)图5.518/19\n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一、学习要求1.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2.掌握放大电路是否存在反馈及反馈类型的判断;3.掌握反馈对放大电路的性能有哪些影响4.掌握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电压放大倍数的估算(例6.4.1、例6.4.2)5.理解如何根据实际要求在电路中引入适当的反馈二、复习思考题1.(1)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B.无反馈通路D.无负载B.存在反馈通路D.接入负载若引入反馈后,则说明引入的反馈A.无信号源C.无电源而所谓闭环是指。A.考虑信号源内阻C.接入电源(2)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是负反馈。A.输入电阻增大B.输出量增大C.净输入量增大D.净输入量减小(3)直流负反馈是指。A.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所引入的负反馈B.只有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C.在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4)交流负反馈是指。A.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所引入的负反馈B.只有放大交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C.在交流通路中的负反馈(5)为了实现下列目的,应引入①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引入;②为了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③为了改变增大输入电阻和减小输出电阻,应引入④为了抑制温漂,应引入;⑤为了增强从信号源获取更大的电压,应引入2.判断图6.1和图6.2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若引入了反馈,则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引入了交流负反馈,则判断是哪种组态的负反馈,并求出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Auf或Ausf。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18/19\n0+n(a)图6.1(b)图6.2第七章模拟信号运算电路18/19\n一、学习要求1.掌握各种比例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2.掌握求和(主要是两种加减混合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输入、输出关系3.了解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用途二、复习思考题1.(1)运算电路中一般均引入反馈;(2)凡是运算电路都可利用和的概念求解运算关系。(3)欲将正弦波电压移相+90°,应选用。(4)欲将正弦波电压转换成二倍频电压,应选用。(5)欲将正弦波电压叠加上一个直流量,应选用。(6)欲实现Au=—100的放大电路,应选用。(7)欲将方波电压转换成三角波电压,应选用。2.试求图7.1所示各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运算关系式。当&50kQ-AZZP-R50kQloomR.lOkQ—QF-乩1003.求解图7.2所示各电路的运算关系。图7.218/19\n4.图7.3所示为恒流源电路,已知稳压管工作在稳压状态,试求负载电阻中的电流。5.试用集成运放组成一个运算电路,要求实现以下运算关系:(1)uo=—0.5ui;(2)Uo=2uii—5ui2+0.1uI3;6.试求出图7.4所示电路的运算关系。图7.418/19\n第八章信号处理电路、学习要求1.掌握有源滤波器的作用和分类2.掌握电压比较器的作用和分类3.掌握过零比较器和单限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和传输特性4.理解滞回比较器和双限比较器的工作原理和传输特性5.了解各种有源滤波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二、复习思考题1.(1)为了避免50Hz电网电压的干扰进入放大器,应选用滤波电路。(2)已知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0kHz〜12kHz,为了防止干扰信号的混入,应选用滤波电路。(3)为了获得输入电压中的低频信号,应选用滤波电路。(4)为了使滤波电路的输出电阻足够小,保证负载电阻变化时滤波特性不变,应选用滤波电路。2.试分别求解图8.1所示各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画出当输入端加正弦波信号时,它们的输出电压波形。(已知正弦信号峰值为15V)(c)图8.118/19\n1.试说明图8.2所示各电路属于哪种类型的滤波电路,是几阶滤波电路(c)18/1918/194.比(a)(b)图8.3(a)反向滞回比较器,(b)正向滞回比较器图8.2较图8.3中两种滞回比较器的区别,求出门限电平,画出电压传输特性18/19\n第九章波形发生电路一、学习要求1.掌握产生正弦波的振荡条件2.掌握文氏电桥式RC正弦波电路的工作原理、振荡频率、起振条件和电路特点3.了解LC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振荡频率的估算方法4.了解晶体振荡器的特点5.了解非正弦波发生电路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二、复习思考题1.现有电路如下:A.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B.LC正弦波振荡电路C.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只需填入A、B或C。(1)制作频率为20Hz〜20kHz的音频信号发生电路,应选用—。(2)制作频率为2MHz〜20MHz的接收机的本机振荡器,应选用—。(3)制作频率非常稳定的测试用信号源,应选用—。2.判断图9.1所示各电路是否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简述理由。设图(b)中C4容量远大于其它三个电容的容量。18/19\n9.218/1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