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批评复习资料 5页

  • 71.08 KB
  • 2022-07-29 发布

媒介批评复习资料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媒介批评复习资料第一章媒介批评的定义:(名词解释)对媒介运作的正误、得失作出评价,褒贬媒介行为、媒介作品、媒介工作者或媒介制度,揭示媒介传播的倾向和利弊,包括报刊批评、影视批评、出版批评和网络批评。广义上看,媒介批评既包括对媒介现象的肯定与赞许,也包括对其弊端与危害的否定。狭义上看,媒介批评是一种否定思维,主要是对媒介的负面问题进行反思,指正媒介传播或媒介制度的错失。本书主要在狭义上使用媒介批评的概念。填空题?媒介批评的核心是批评者的反思与价值判断。?媒介批评是一种价值判断?提升受众的解读原则、方法和评价理念,对于媒介批评的成功与否,是举足轻重的环节?新闻理论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第一层反思。?媒介批评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第二层反思。?媒介批评以解读新闻及其传播活动为支点,对媒体和新闻作品展开一系列评价活动。?受众对新闻报道的反响,是一种原生的媒介批评形态。?媒介批评理论是对媒介批评实践和批评法则与方法的总结,是总结对媒介行为、媒介作品或媒介制度及相关问题如何评价的知识和理论。?媒介观念是人们对各类大众传播媒介总的认识,包括对媒介的产生、运作、机制、制度、功能和传播效果的看法,也包括对各种媒介知识和原理的评价。?媒介批评流派划分为杂感批评流派、学理批评流派、历史主义批评流派和西方批判理论流派。?透视社会及其变化,以及媒体如何认识社会,是媒介批评的域外对象?媒介批评只停留在媒介自身及其作品,以其反映世界的内容与形式为唯一对象,很少论及媒介与作品之外的世界,则称作媒介批评的域内对象?媒介贯彻传播政策和措施,媒介工作人员的操守,媒介举办的社会活动,媒介的违法和不光彩举动,以及媒介作品等动态,都属于媒介行为?新闻传播活动:口头批评一一文字批评一一系统理论化批评自发批评一一自觉批评?媒介批评的三个层面:文化层面、本体层面、现象层面?媒介批评的范围:1.对新闻传播活动质量的评价2.对新闻传播社会影响的评价3.对媒体的评价第二章\n1.媒介批评功能:一、信息载体的新视角?大众传媒的作用在过去是被忽视的。远比不上哲学、文学、艺术的功用。?媒介传播的狭义信息都是描述性的,旨在向人们报告一种情况,但同时媒介还大量传播观点、理论和艺术影像,表达对客观事物的看法,这是广义的信息。?无论哪种媒体,传播信息大都服从产一个目的,即扩充某种思想,媒体成了扩充思想的机器。为了达到最大限度的扩充效果,人类不断发明新的传播技术,丰富传播手段,追求更大的传播空间。?媒介上的信息与思想都来自现实生活,是对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媒介传播信息与思想增进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使各种知识得以一代代传授下去,提高了人类生存的智慧与能力。?媒介以集束信息与强烈的思想改变人类的生存模式,人们可以按照白己想要的方式来设计自己,媒介已成为生活的创造者。?媒介批评强调这一点,力图把媒介正当功能的实现转给受众,引导他们把这种功能变成有价值的行动。二、政治涵化与政治推力?媒介作为社会与政治变革的助推器,对推进社会进步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社会发展需要媒介推广社会的积极因素,而先进的政治组织利用媒介宣传自己的主张,成为主导社会的前进力量。?政治离不开媒介,媒介是政治思想的孵化器,构成政治与社会变革的推力。媒介的政治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任何媒介都不可避免地反映政治,服务于一定的政治集团,倡导一种政治制度。?媒介的思想涵化功能已经举足轻重,它们传播各种政治信息,蕴涵某种政治主张,引起社会政治理念的潜在变化,最终影响受众的政治立场,由此导致政治变革运动的出现。?媒介批评的重要指向是如何揭开这种涵化的面纱,评价媒介行为的内在倾向。?先进的媒介如实反映人民的呼声和社会现实,指引执政者制定正确的决策,从而推进民主生活和政治变革的健康发展。?媒介也应该改变消极无为的态度,主动站在人民立场上。媒介如果为错误的政治服务,掩盖社会真相,只能充当愚弄公众的工具。?媒介这种政治倾向与作用,始终是媒介批评关注的焦点。三、对世界的透视与反射?如果媒介正派的话,它的信息只能来源于客观事实,观念不过是对客观事实的阐释。?但是,并不是所有依据客观事实的媒介信息都是真实地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媒介信息不是客观事实自动生成的,而是经过媒介加工后形成的,它能否反映客观世界,在很大\n程度上受到媒介能否按照客观真相对它加工的制约。?这里的客观真相包括以下几点:?(1)事实选择的客观性?如果媒介总是按自己的主观意识选择事实,必然会导致对客观世界的片面认识,甚至出现曲解和虚幻,构成虚拟现实,乂称虚拟环境。?片面的选择是对客观真实的歪曲,不能反映真实的客体,导致媒介作品在整体上脱离客体的面貌。?(2)媒介对信息进行加工,做到主客体的统一,不以主体的意识而改变客体的实际,媒介内容构成真实环境,而不是李普曼一言以蔽之的“虚拟环境”。?(3)在不同利益群体看来,同一个事实有不同倾向,这是事实的内部结构或矛盾。事实本身的倾向(主要是对不同人的利害)引起媒体的不同认识是自然的,在处理这些带有倾向性的信息时,媒介应该顺应事实的本质,而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去改造它。这个本质就是,哪一种倾向占主要地位就应突出地加以反映,不能把次要倾向渲染为主要倾向。?(4)以事实说话,不仅是对客观事实的尊重,也是传媒人主观能动性的适当发挥。许多媒介作品恰恰违背上述规律,背离客观世界来反映世界。?媒介信息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就一定要透过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即透过假象事实把握真相事实。?这就要求媒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重视选取代表事物本质的事件完成媒介作品。全息透视客观世界是媒介的难题,媒介的种种错误都发生在不能忠实地、全面地考察事实,进而背弃事实真相这一要害上。四、流行文化的解化器(为什么)?媒介也是文化载体,是大众文化的孵化器,培育和推动流行文化的发展。?媒介文化主要是指传媒呈现的文艺作品、文艺表演和生活潮流,以及大众的生活与娱乐方式,大都属于流行文化。?媒介批评担负文化批判的任务,培养受众健康向上的文化取向,冲洗流行文化的糟粕。?大众特别喜爱浅显易懂的娱乐品,人人喜爱的时装与快餐等生活方式,被称为流行文化。?媒介反映社会的主流文化,即先进的、于人民有益的健康文化,是培植人社会化的前提。?媒介应以反映主流文化为己任,引导受众的人格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使社会呈现公平正义、朝气蓬勃的和谐状态。媒介批评从分析媒介文化入手,引导流行文化向高雅文化靠拢,是评价媒介功能的重要尺度。2.媒介性质与媒介力量(p25)1.意识形态与公共领域:?从本质上说,大众传媒是公共领域中的意识形态机器。?一般来说,一家媒体对社会问题的报道,有一种长年不变的准则,至少在几个月内不会轻易改变。这种“观念恒定”是它的意识形态属性的基本特征。\n?观念恒定代表着一种利益,也可能代表真理或荒谬,使媒介成为一定政治集团的思考器。?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包括政治、法律以及宗教、道德、哲学和文学艺术等,统称为社会意识形态。?真正的大众媒介都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拒绝狭隘集团的控制而传播大众的呼声,成为社会的公共领域。?在这一公共领域中,人们借助媒介交流思想,共同参与社会生活,媒介成为表达大众呼声。?“公共领域”是指人们可以自由进入、有权使用的领域,无论市场还是政府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公共的的公共讲坛。?1.主流媒体与媒介权威:?根据媒介影响力的大小,媒介可以被分为主流与非主流媒体。?主流媒体(mainstreammedia)是一个舶来词,在报业发达的欧美是指高级报纸(或称严肃报纸)和影响力极大的广播电视公司,发挥引领主流人群的作用。主流媒体信誉卓著,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己任,覆盖率和影响力较大。?主流媒体是现代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9世纪中期大众化报纸兴起后,欧美有些大报主动介入政治,反映大众呼声,对社会冲突和重要事件及时发表社论或评论以示立场,奠定了社会代言人的地位。?媒体占据社会的主流地位,采取“主流取向”,呈现出主流媒体的品质和风格。?如果一家传媒能够为社会的主流人群提供必需的信息与思想,这个传媒的社会地位就十分显赫,具有巨大的社会号召力,构成了媒介力量。?媒体的影响力达到一定高度,公众对其产生依赖,标志媒介富有权威,可称为权威媒介。?权威性是评价媒介的综合概念,作为媒介力量的标志之一,是主流媒体必备的品质,包括社会教化能力、思想吸引力和媒介的信用度,是由其知名度、社会威望、名记者群、重大报道和重要言论出现的频率以及媒介覆盖率等要素所构成。3.媒介权利与国家软实力:?媒介权力是无形的,却是巨大的,具体表现为对人们言行的支配。?媒介向社会披露事实或提出问题,不仅向人们提供自认为标准的意见,而且还发动宣传攻势,力求征服人们的信念。\n?当然,这是一种软权力,不是依靠行政命令支配人们的行为,而是向人们灌输一种思想,使其凝聚在一起,进而行动。?理论的说服力、文艺作品的感染力、政治制度的教化力、新闻舆论的震撼力与方针政策的引导力,铸成一个国家的光辉形象和对世界人民的感召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强大的标志。?软实力即思想的同化力、文化的影响力、意识形态的渗透力、制度的吸引力和媒介的公信力,将制度、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演化为重要资源。?对外可发挥征服人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力;?对内可塑造人民对国家利益的共识,强化民众对国家的向心力,增强国民的自豪感与进取心。3.评价媒介的两个指标?评价媒介的最主要的两个指标是看它是否具有公信力和传播力。?媒介权威建立在媒介公信力的基础上,在受众中形成崇高的威望而赢得信任,包括媒介的信用、信息的可靠性和受众的信赖°?媒介公信力是媒介力量的第一个指标,由三个要素构成:一是受众对媒介的整体信任稳固,对媒介的观点坚信不疑,抱有完全肯定的态度;二是受众成为媒介的追随者,亳不犹豫地响应媒介发出的议题:三是受众主动使用媒介,每日或经常自觉接触媒介,媒介的发行量和覆盖率较大并稳定不变。?传播力是媒介力量的第二个指标,指媒介的实力及精神产品对社会的影响力。?从外在层次上看,传播力包括媒体规模、人员素质、精神产品的数量与质量、传播时效、覆盖率及社会效果(主要表征)。?传播力的内在层次:传播内容的征服力1.媒介自由:(名词解释)是指传播工具依法从事传播活动的自由权,包括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探察社会动向、披露事件、传播信息和评论社会现象的自由。2.人性论的媒介自由观:(如何看待)?将自由视作人性的崇高要求,从心灵不可侵扰和天赋权利出发,提出表达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