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33 KB
- 2022-07-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中基复习资料中药: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药物。中药学: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代表了秦汉两代的药学成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唐本草:唐代李勖、苏敬等23人奉命编纂的《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本草纲目:明代《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对中药药性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总结和发挥,创见颇多,在文献整理、品种考辨、药理总结、功用发明等方而均取得了巨大成功。炮制的目的:1.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烈性或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2.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3.改变药物性能,使之更能适合病情需要。4.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物,区分等级。5.便于制剂与贮藏。四气:四气,又称四性,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另外还有平性。四气反映了药物作用于机体后机体发生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是与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五味:五味,是指药物所具有的辛、酸、甘、苦、咸五种基本药味,另外还有淡味和涩味。1.辛有发散、行气、活血等方而的作用。2.甘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3.酸有收涩、固涩作用。4.苦有清泄火热、泻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5.咸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便作用。6.淡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7.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升降沉浮:升降沉浮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归经: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毒性:广义的毒性是指药物的偏性,药物的偏性即药物所具有的性能特点,即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狭义的毒性多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毒性,是用以反映药物安全程度的性能。配伍:配伍是指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的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七情:七情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个方面。1.单行就是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2.相须就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3.相使就是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4.相畏就是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5.相杀就是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6.相恶指两药和用后,一药或两药某方面或某几方面治疗效应削弱甚至丧失的配13\n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伍关系。1.相反就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或称发表药。(-)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麻黄药性: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药性: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紫苏药性:辛、温。归肺、脾经。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生姜药性:辛、温。归肺、脾、胃经。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二)发散风热药薄荷药性:辛、凉。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桑叶药性:甘、苦,寒。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菊花药性: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柴胡药性:苦、辛,微寒。归肝、胆经。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热药:凡能清泻里热,用以治里热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成为清热药。(-)清热泻火药石膏药性:辛、甘,大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敛疮生肌、收湿。知母药性: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桅子药性: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二)清热燥湿药黄苓药性:苦,寒。归肺、胃、胆、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黄连药性: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柏药性: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三)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药性:甘,寒。归肺、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13\n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连翘药性:苦,微寒。归肺、辛、小肠经。13\n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蒲公英药性:苦、甘,寒。归肝、胃经。功效:消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板蓝根药性:苦,寒。归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也利咽。鱼腥草药性:辛,微寒。归肺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四)清热凉血药生地黄药性: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玄参药性: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功效:清热凉血、滋阴解毒。牡丹皮药性:辛、苦,微寒。归心、肝、肾经。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赤芍药性:苦,微寒。归肝经。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五)清虚热药青蒿药性:苦、辛,寒。归肝•、胆经。功效:清虚热、除竹蒸、解暑、截疟。泻下药:凡以引起腹泻,或滑利大肠,促进排便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泻下药。(一)攻下药大黄药性: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化瘀。芒硝药性:咸、苦,寒。归胃、大肠经。功效:泻下、软坚、清热。(二)峻下逐水药甘遂药性: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功效:泄水逐饮、消肿散结。祛风湿药:凡以祛除风寒湿邪、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祛风湿药。(一)祛风湿散寒药独活药性:辛、苦,微寒。归肾、膀胱经。功效:祛风湿、止痹痛、解表。威灵仙药性:辛、咸,温。归膀胱经。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消计鳏。川乌药性:辛、苦,温。有大毒。归心、脾、肝、肾经。功效: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木瓜药性:酸,温。归肝、脾经。功效:舒筋活络,除湿和胃。(二)祛风湿清热药秦无药性:辛、苦,微寒。归胃、肝、胆经。13\n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功效: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桑寄生药性:苦、甘,平。归肝、肾经。功效: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化湿药:凡气味芳香,性偏湿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湿药,亦称芳香化湿药。范香药性:辛,微温。归脾、胃、肾经。功效:化湿、解暑、止呕。苍术药性:辛、苦,温。归脾、胃经。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豆蔻药性:辛,温。归肺、脾、胃经。功效:行湿化气、温中止呕。利水渗湿药1.利水消肿药茯苓药性: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蕙或仁药性: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泽泻药性:甘,寒。归肾、膝胱经。功效:利水渗湿、泄热。2.利水通淋药车前子药性: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功效: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脓。3.利湿退黄药茵陈药性: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功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金钱草药性: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功效:除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温里药:凡能温里祛寒,以治疗里热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叫祛寒药。附子药性: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干姜药性:辛,热。归脾、胃、心、肺经。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肉桂药性:辛、甘,热。归脾、肾、心、肝经。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吴茱萸药性: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理气药:凡能疏理气机,以治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称行气药。陈皮药性:辛、苦,温。归脾、肺经。13\n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木香药性: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胆经。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香附药性: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功效: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消食药:凡以消导积滞、促进消化、增进食欲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消食药,又叫消导药。山楂药性: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功效:消食化积、行气散淤。神曲药性:甘、辛,温。归脾、胃经。功效:消食和胃。麦芽药性:甘,平。归脾、胃、肝经。功效:消食健胃、回乳消胀,疏肝解郁。驱虫药:凡以驱除或杀灭人体寄生虫为主要作用,治疗虫证的药物,称为驱虫药。使君子药性:甘,温。归脾、胃经。功效:驱虫消积。槟榔药性:苦、辛,温。归脾、大肠经。功效: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止血药1.凉血止血药小蓟药性:苦、甘,凉。归心、肝经。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2.化瘀止血药三七药性: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功效:化瘀止血、活血定痛。3.收敛止血药白及药性:苦、甘、涩,寒。归肺、胃、肝经。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4.温经止血药艾叶药性:苦、辛,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功效: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活血化瘀药:凡以通畅血行、消散淤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1.活血止痛药川苛药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延胡索药性:辛、苦,温。归肝、脾、心经。功效:活血、行气、止痛。2.活血调经药13\n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丹参药性:苦,微寒。归心、肝经。功效: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益母草药性:苦、辛,微寒。归肝、心、膀胱经。功效:活血调经、利水消肿。牛膝药性:苦、甘、酸,平。归肝、肾经。功效: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1.活血疗伤药件碎补药性:苦,温。归肝、肾经。功效:活血续伤、补肾强处。2.破血消搬药莪术药性:辛、苦,温。归肝、脾经。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化痰止咳平喘药:凡能祛痰或消痰,以治疗“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咳嗽气喘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止咳平喘药。1.化痰药半夏药性:辛,温。有毒。归肺、脾、胃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桔梗药性:苦、辛,平。归肺经。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川贝母药性:苦、甘,微寒。归肺、心经。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2.止咳平喘药紫苏子药性:辛,温。归肺、大肠经。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枇杷叶药性:苦,微寒。归肺、胃经。功效:消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呕。安神药:凡以安定神志为主要作用,用治心神不安病证的药物,称为安神药。1.重镇安神药朱砂药性:甘,寒。有毒。归心经。功效:镇心安神、清热解毒。2.养心安神药酸枣仁药性:苦、酸,平。归心、肺经。功效:养心益肝,安神,敛汗。平肝息风药1.平肝潜阳药石决明药性:咸,寒。归肝经。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2.息风止痉药钩藤药性:甘,微寒。归肝、心包经。功效:息风止痉、清热平肝。天麻药性:甘,平。归肝经。13\n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功效: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开窍药麝香药性:辛,温。归、脾经。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补虚药:凡能补益正气,增强体质,以提高抗病能力,用治虚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亦称补养药或补益药。1.补气药13\n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人参药性:甘、微苦,微温。归心、肺、脾经。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黄芭药性:甘,微温。归脾、肺经。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白术药性:甘、苦,温。归脾、胃经。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山药药性:甘,平。归脾、肺、肾经。功效:益气补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甘草药性: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1.补阳药淫羊指药性:辛、甘,温。归肾、肝经。功效:补肾益阳、强筋骨、祛风湿。杜仲药性:甘,温。归肝、肾经。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2.补血药当归药性: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熟地黄药性:甘,微温。归肝、肾经。功效: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白芍药性: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阿胶药性:甘,平。归肺、甘、肾经。功效:补血、止血、滋阴、润肺。3.补阴药北海参药性: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麦冬药性:甘、微苦,功效:养阴润肺、枸杞子药性:甘,平。功效:补肝肾、微寒。归胃、肺、心经。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归肝、肾经。益精明目。龟甲药性:甘,寒。归肾、月T、心经。功效:滋阴潜阳、益肾健行、益血补心、固经止血。收涩药五味子药性:酸、甘,温。归肺、心、肾经。功效: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山茱萸药性:酸、涩,微温。归肝、肾经。功效:补益肝肾、收敛固涩。莲子药性:甘、涩,平。归脾、肾、心经。功效: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养心。方剂学:方剂学是中医学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及其临证13\n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运用的一门学科。方剂:方剂就是治病的药方。方剂一般由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四部分组成。治法:治法即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八法:即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清法、温法、消法、补法。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1973年发现,是一部最早记载方剂的著作,它标志着中医方剂已具雏型。伤寒杂病论:汉代张仲景创造性的使理法方药融于一体,著《伤寒杂病论》总结了一整套临床辨证论治的体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官府药局的成药配方范本,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君药:是针对主症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其意有二,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症或主病的药物。二是针对主要兼症或兼病起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其意有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症: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想成作用的药物。使药: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药性作用的药物。方剂的组成变化:药味增减变化、药量增减变化、剂型更换变化。解表剂: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可以治疗表证的剂型,统称解表剂。属八法中的“汗法”。注意事项:解表剂多由辛散轻扬之品组成,宜于轻煎,不可过煮,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服解表剂后,应注意避风寒,增加衣被,以助发汗。同时,应忌食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简答题)1.麻黄汤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2.银翘散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淡豆豉:具有发汗解表、宣郁除烦、和胃消食、清热止痢的作用。荆芥穗: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的作用。泻下剂:凡以泻下药胃主组成,具有通便、泻热、攻积、逐水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称为泻下剂。属于八法中的“下法”。注意事项:对年老体虚、孕妇、产妇或正值经期、病后伤津及亡血证,均应慎用或禁用。1.大承气汤功效:峻下热结。主治:1.阳明腑实证。2.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清,其色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干舌燥,脉滑数。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发狂。13\n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注意大承气汤主治概括为:痞、满、燥、实。和解剂: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表里双解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牌不和、寒热错杂,以及表里同病的方剂,统称和解剂。1.小柴胡汤功效:和解少阳。主治:1.伤寒少阳证。2.妇人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以及疟疾、黄疸等病见少阳证者。柴胡:和解表里、疏肝、升阳。黄苓: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2.逍遥散组成: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各30g,炙甘草15g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清热剂: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属八法中的“消法”。1.白虎汤功效:清热生津。(反佐服法)主治:气分热盛证。主治四大证: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有力。2.清营汤功效:清营解毒,透热养阴。主治:热入营分证。金银花、连翘:透热转气、清热解毒。3.清胃散功效:清胃凉血。主治:胃火牙痛。黄连:泻火、燥湿、解毒、杀虫,苦降。(以降为主)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升散。温里剂: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作用,主治里寒证的方剂,统称温里剂。是八法中的温法的具体运用。1.理中丸组成: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各9g。功效:温中散寒、补气健脾。主治:脾胃虚寒证。2.四逆汤功效:回阳救逆。四逆汤是回阳救逆的代表方。主治:少阴病。补益剂:凡是以补益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主治各种虚证的方剂,统称补益剂。属于八法中的“补法”。1.四君子汤君药人参。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功效: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四君子汤与理中丸的比较(简答题)组成中,理中丸使用的是人参、干姜、白术和炙甘草,四君子汤使用的是人参、白术、茯苓和炙甘草;理中丸的功效为温中散寒、补气健脾,四君子汤的功效为益气健脾;理中丸主治脾胃虚寒证,而四君子汤主治脾胃气虚证。13\n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1.四物汤功效:补血调血。主治:营血虚滞证。2.六味地黄丸组成:熟地黄24g,山茱萸、山药各12g,泽泻、牡丹皮、茯苓各9g。功效:滋阴补肾。主治:肾阴虚证。配伍特点:一是肾、肝、脾三阴并补,以补肾为主:二是三补三泻,补中有泻,寓泻于补,以补为主。三补:熟地黄补肾、山茱萸补肝、山药补脾。三泻:泽泻利水、牡丹皮、茯苓利水渗湿、增强山药的健脾作用。3.肾气丸功效:补肾助阳。主治:肾阳不足证。桂枝、附子:温肾助阳气、散寒邪。固涩剂:凡以固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作用,治疗气血精津耗散滑脱证的方剂,统称固涩剂。属于“散者收之”、“涩可固脱”范畴。四神丸功效:温肾暧脾、固肠止泻。主治:肾泻。君药补骨脂:暖脾止泻、温肾助阳。安神剂:凡以重镇安神或补养安神的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用治神志不安的方剂,统称安神剂。属于“惊者平之”、“重可镇怯”、“虚者补之”等范畴。注意事项:重镇安神剂多由金石类药物组成,其性质重而碍胃,不宜久服。1.朱砂安神丸(重镇安神代表方)功效:重镇安神、清心泻火。主治:心火偏亢、阴血不足证。2.天王补心丹(补养安神代表方)功效: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主治:阴虚血少。理气剂: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统称理气剂。1.半夏厚朴汤功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主治:梅核气。2.苏子降气汤功效: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主治:实喘。理血剂: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血作用,治疗淤血或出血病证的方剂统称理血剂。注意事项:使用理血剂时,常配以行气之品,使气行则血行:止血剂中常配有活血药,以防止血留淤:上部出血者,忌用升提药;下部出血者,忌用沉降药。1.血府逐瘀汤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胸中血瘀证。2.补阳还五汤功效:补气、活血、通络。13\n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证。君药生黄芭:大补元气、使气旺则血行、祛瘀而不伤正。治风剂:凡以辛散祛风或息风止痉药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息内风作用,治疗风病的方剂,统称治风剂。风病的范用很广,病情变化也较复杂,临证大抵可分为外风与内风两大类。川苟茶调散川苜:祛风活血止痛。薄荷:辛散上行、疏风透邪、清利头目。(薄荷为辛凉之药,用量较重,轻扬升浮,既可助君、臣药以祛风,又可清利头目而治头风、头痛。)清茶(绿茶泡茶水)茶叶:清上降下、上清头目。功效:疏风止痛。主治:外感风邪头痛。治燥剂麦门冬汤(主治虚热肺痿的基础方)功效:润肺益胃、降逆下气。主治:肺痿。祛湿剂: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治疗水湿病证的方剂,统称祛湿剂。属于八法中的“消法”。1.平胃散功效: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主治:湿滞脾胃证。2.五苓散功效: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蓄水证、水湿内停、痰饮。祛痰剂: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饮作用,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统称为祛痰剂。属于八法中的“消法”。常配伍健脾、补肾、理气药。1.二陈汤(治痰病基础方)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温痰咳嗽。二陈:(陈皮)橘红、半夏。2.半夏白术天麻汤功效:燥湿化痰、平肝息风。主治:风痰上扰证。消食剂保和丸功效:消食和胃。主治:食积。山楂:长于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长于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蔽子:长于消谷而之积。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