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史复习资料 12页

  • 1.04 MB
  • 2022-07-29 发布

城建史复习资料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城建史复习资料一、古代城市的产生1、远古聚落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1)基本特征:1分布区域:西起川陕宁,东抵浙鲁,北至蒙辽,南达云贵两广2聚居环境:天然洞穴近水:湖滨、河谷、海岸方便渔猎居丘:防止洪水淹浸,洞穴口部一般距水面10~100米(多为20~60米)避风:避开冬季主导方向,洞口一般为南向通风:洞穴较浅,或生活在洞穴前部2)影响因素:1外部条件:2自身条件:2、初期城市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与聚落的差异3、“城”与“市”结合的历史意义:“城”的文字内涵——“土地”+“鼎”+“戟”。从“大同”到“小康”,标志着私有制的产生。从而有了固定的交易场所,“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各易其退,各得其所。”当具有了防御功能的“城”与专司商品交换的“市”结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最早的意义较为完整的“城市”。二、奴隶制社会的城市1、我国古代“天圆地方”思想以及“四象”方位的源流2、“井田制”的特征及其对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影响1)“井田制”的特征:《谷梁传*宣公十五年》载:“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以八户农家为单位而集体配授农地,将土地分为井字形的九个单位,每单位百亩,中间位公田,周围是私田。2)对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影响:3、《营国制度》中关于都城营建的主要内容?图标并简述其形制与布局特点1)《营国制度》中关于都城营建的主要内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天子之城的规模是长宽各为九里的正方形大城,每边各开三座城门,城中有九条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干道与城门相通。每条干道的宽度可以容纳九辆马车并排行驶(轨宽八尺)。王宫在城的中央,宫的前面是朝,后面是市。左面是宗庙,右面是社稷。每个“朝”和每个“市”的大小约为百步见方。•“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说明道路宽度有分级,市内宽,环城窄,城郊更窄。•“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说明按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其中道路宽度也不同。\n•“降杀以两,礼也。”《春秋左氏传》——三级城邑,天子居天下之中,诸侯为地区中心,采邑为基层据点。2)布局特点:4、春秋战国时期齐、楚、燕、赵、韩、魏、秦都城形态与布局5、管仲的城市建设思想及其启示1)管仲的城市建设思想:“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选址•“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选址•“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形制•“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里域不可以横通”——形制•“大城之地面,不可以平准”——形制•“凡仕者近公,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布局•“夫国大而田野浅狭者,其野不足以养民,城域大,而人民寡者,其民不足以守其城”——规模•“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规模2)启示:三、秦汉魏晋——封建社会早期的城市1、中央集权的封建城市相对于宗法分封的奴隶制城市产生了哪些变化?2、秦汉都城营建中哪些方面受到了传统宇宙观的影响3、秦汉魏晋都城中哪些方面体现了周礼的制度\n掌握:1、秦咸阳、汉长安、东汉洛阳、曹魏邺城、北魏洛阳的城市布局及特点(图示)2、曹魏邺城的布局特点,在哪些方面奠定了封建社会中期的都城布局形式四、唐宋——封建社会中期的城市1、唐代社会、文化的繁荣对都城长安的影响?2、中唐至北宋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城市产生了哪些显著的变化?3、唐宋都城在管理上出现了哪些变化?探析其原因。4、大运河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城市发展起到了哪些推动作用?五、元明清——封建社会后期的城市1、元大都、明清北京的城市布局及其特点(图示)1)元大都的城市布局:城制上继承宋东京,城市形制为三套方城:外城、皇城、宫城,外城呈长方形,东西6635米,南北7400米。共设十一个城门。•皇城位于全城南部中央地区,平则门内建社祭坛,齐化门建太庙,商市集中于城北,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传统规划制度。•元大都有一条城市中轴线,南起丽正门,穿皇城灵星门,宫城崇天门和厚载门,经万宁桥,直达万宁宫的中心阁。•在坊市制度上,大都采用市坊有机结合的规划体制及城市新的商业网与坊巷制,具体布局是:共设50坊,坊以城市干道划分,入口设坊表,坊内不设商店,各街坊沿街干道设商店,城市交通要冲设三个集中商业区,即积水潭东北岸的斜街市、名照坊的枢密院市和咸宜坊的羊角市。•城市道路为方格网式,但由于城内水面较大,道路多不通,丁字交叉较多,南北干道两侧,等距平列许多东西向胡同,中轴线大街宽28米,其他干道宽25米,胡同宽5-6米。•大都内河湖水系可分为两个系统:一为高粱河海子、通汇河构成的漕运水系。一为金水河、太液池构成的宫苑用水系统。特点:a.继承发展了唐宋以来中国城市规划的优秀传统和手法——三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的布局b.形成了新的坊巷制c.宫苑结合,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效果d.水系发达,满足运输和生活用水,水面与绿化结合丰富了城市景观。e.建设组织严密,计划细致,统一指挥,使规划意图得到执行。2)明清北京的城市布局:明世宗嘉靖四年,为加强城防,安置居民,加建外郭,周长28里,设七座城门,北京城轮廓形成“凸”字形制。•外郭承担城市的经济职能,成为城市的商业中心区,并在城南营建了天坛和山川坛。•宫廷区的改建:宫城南移,皇城拓展东、北、南三面,在宫城之前建太庙和社稷,承“左祖右社”之制,并与午门外之外朝共同构成宫前区。•开挖南海,扩大了原太液池水面。特点:明代北京的布局,恢复了传统的宗法礼制和天人合一、遵法自然的思想,继承前\n代都城规划的传统,成为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的集大成者。•城市布局艺术上,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中轴布局,形成了宏伟壮丽的都城景象。•城市道路为主次分明的方格网体系,但由于宫城居中,城市东西向道路交通受阻。•明代北京城商业市肆分布在城南正阳门外,城内鼓楼及很多行业市场和商业街构成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商业网。•居住坊里与道路相适应,继承元代的创新,散布于皇城四周,共37坊,居住环境较好,外城为一般居民居住。•城市水系基本承袭元大都的体系,但漕运不入内城,给水以井水为主,城市排水系统重新进行了整修。2、明代我国城市中的资本主义萌芽使城市产生了哪些变化?六、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建国后的城市与城市规划(1949新中国成立至今)1、中国周代封国与古希腊城邦在产生的背景、规模、形式、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掌握:1、古希腊圣地和卫城建筑群的异同2、希波丹姆规划形式主要特点和米利都规划3、古罗马共和广场群和帝国广场群的布局及其异同第八讲世界远古的城市第十一讲文艺复兴、巴洛克与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1、回顾与比较:中世纪:有机规划,丰富的景观,宜人的尺度,统一的风格文艺复兴:对中世纪城市进行了零打碎敲的修改,保持着原有的风貌巴洛克:机械代替有机,理性代替血缘,强调法律、秩序和统一的格式——功能从属与形式,统一化,绝对化,既无对比,也无回避2、新的设计中采用巴洛克手法应注意些什么?3、进一步学习:笛卡尔关于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4、掌握: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城市建设的思想内涵和规划手法?1)文艺复兴的思想内涵:反对封建、神学、经院哲学和僧侣主义,强调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为了突破封建主义,尤其是宗教的思想枷锁,借用“复兴古典主义——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而产生的一种新文化——为资本主义建立统治地位制造舆论。文艺复兴时期的规划方法:2)巴洛克的思想内涵:巴洛克不同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以手法主义创造特殊的景观效果,来烘托教会实力的不可动摇。巴洛克城市规划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完整的体系:在指导思想上为集权政治服务,在形态上集中反映几\n何美学。巴洛克的规划方法:罗马市政广场和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的规划特点?(图示)1)罗马市政广场规划特点:1三面围合,前面敞开入口的大台阶,以锐角向上面放大,产生缩短的视觉效果。2两座不平行的建筑创造了深远的景观效果。3中部古罗马皇帝骑马铜像是吸引视线的焦点,增加了期待感。4元老院第一层做成基座式的,显得比实际更高,更为雄伟。5元老院入口的台阶的顶部,可以望到以建筑和雕塑为景框的城市全景。6人在道路上行进中的每一瞥的瞬间合在一起,互相加强效果。\n2)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的规划特点:封丹纳罗马改建的内容和特点?1)、封丹纳罗马改建的内容:2)、封丹纳罗马改建的特点:5、思考:中国古典园林与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古典园林在造园思想和技术上有何区别?如何理解其不同的艺术表现力?如何理解在法国古典园林和城市中提到的“放射性道路和圆形广场(交叉点)的美学潜力?\n6、掌握:简述欧斯曼巴黎改建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简述凡尔赛的布局特点及其主要的艺术手法?简述古典主义的时代特点和艺术内容?第十二讲从空想到有限的实践——近代资本主义城市与早期规划探索1、对早期的城市规划思想的思考:1)超越了实践者渐进的规划方式2)以合理性为表象,又由于其哲理性,使之具有较多的情感3)价值观让大多数人所接受2、城市规划所表达的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城市的改革与颠覆3、思考:工业革命后城市的发展所造成问题的根源早期规划探索所包含的理性思想在社会制度和技术层面的内容4、掌握:简述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性思想19世纪初,欧文和傅立叶。欧文:把城市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范畴和生产生活环境进行研究,l817年提出了“新协和村”方案。人口为300—2000人(以800~1200人为最好),耕地每人0.4公顷。中间设公用厨房、食堂、幼儿园、小学会场、图书馆等,周围为住宅,附近有用机器生产的工场与手工作坊。村外有耕地、牧场及果林。全村的产品集小于公共仓库,统一分配,财产公布。傅立叶:1829年发表了《工业与社会的新世界》。主张以法朗吉为单位,由1500—2000人组成公社,以社会大生产替代家庭小生产,。通过组织公共生活,以减少家务劳动。他把400个家庭(1620人)集小在一座巨大的建筑中,名为法兰斯泰尔,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基层组织。图示并论述霍华德田园城市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建设实践及其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1)产生背景:A、社会背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帝国主义了垄断过渡,中小企业破产、大批工人失业、农民涌向城市、社会矛盾加剧。B、思想起源:深受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社会改良而不是社会变革;示范试验与实现社会公正。2)主要内容:A、对城市症结问题的认识:城市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地价的飞速增涨;城市财富的分配失衡。B、田园城市的构想:用地规模:24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2万人(城市3万人,农业0.2万人)土地来源:政府贷款获得廉价土地,使用者缴纳“税租”。\n发展目标:示范、影响、改善。3)建设实践:对如何实现田园城市,从资金来源、土地分配、财政收支、经营管理等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1903年在离伦敦56公里的地方建立起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华斯。1920年又开始建设离伦敦西北36公里的第二座田园城市——韦林。4)霍华德田园城市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思想。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和实践经验,直接导致了英国1946年颁布《新城法》,并组织了新城建设公司。图示并简述戈涅的“工业城市”理念与布局1)理念:1904年在巴黎展出了这一方案的详细内容,1917年出版了《工业城市》,阐述了工业城市的具体设想。对大工业发展所引起的功能分区,城市组群等都作了精辟的分析。2)布局:城市位于山岭起伏的河岸的斜坡上。它的人口规模为35000人。中央为市中心,有集会厅、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剧院等。城市生活居住区是长条形的,疗养及医疗中心位于北边上坡向阳面,工业区位于居住区的东南。各区间有绿带隔离。重视规划的灵活性,给城市各功能要素留有发展余地。简述马塔的“带形城市理论”城市应有一道宽阔的道路作为脊椎,城市宽度应有限制,但城市长度可以无限。沿道路脊椎可布置一条或多条电气铁路运输线,可铺设供水,供电等各种地下工程管线。最理想的方案是沿道路两边进行建设,城市宽度500米,城市长度无限。他认为带形城市可以横跨欧洲,从西班牙的加的斯延伸到俄国的彼得堡,总长度2880公里。如果从一个或若干个原有城市作多方延伸,可形成三角形网络系统。华盛顿廊方规划的特点(图示)借鉴欧洲城市经验城市用地选择,方格网+放射路城市景观设计:大型建筑物,绿化林荫道,轴线大胆的人口预测简述赖特的“广亩城”思想在汽车和廉价电力遍布各处的时代里,已经没有将一切活动都集中于城市中的需要,而最为需要的是如何从城市中解脱出来,发展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生活居住就业相结合在一起的新形式。布局思想:在这种实质上是反城市的“城市”中,每一户周围都有一英亩的土地来生产供自己消费的食物和蔬菜。居住区之间以高速公路相连接,提供方便的汽车交通。沿着这些公路,建设公共设施、加油站等,并将其自然地分布在为整个地区服务的商业中心之内。简述盖迪思的“城市生态学”思想及其贡献1)盖迪思的“城市生态学”思想:重视人对城市的多样化要求,强调公众参与和必需把城市变成一个活的有机体。他还创造了“城市科学”这一术语,力求在实际的和可能的适用和美的意义上发挥每个地方的最大作用。2)贡献:1.首创了区域规划的综合研究,这使他成为西方城市科学走向综合的奠基人。2.提出以人文地理学提供规划的基础。3.工业的集聚和经济规模\n的扩大,已经造成一些地区的城市发展显著地集中,在这些地区,城郊的发展成为一种趋势,使城镇结合成巨大的城市集聚区或称组合城市。4.城市规划应把城市和乡村的规划都纳入进来,即包括若干城镇和它们的影响范围。莱切华斯、维尔文田园城市的布局、特点第十四讲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与发展1、思考:现代城市运动对中国城市的影响——历史经验与表现结合济南的城市发展,思考城市集中与分散发展的辩证关系功能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存在的主要问题2、掌握:现在城市规划产生的背景1)简述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图示并简述明日城市、光辉城市的规划布局1)勒·柯布西埃的“明日的城市”规划布局:规划思想:城市是必须集中的,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由于拥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是完全可以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来解决的。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地区,形成新的城市概念,提供充足的绿地、空间和阳光。布局:1.中心区:各种机关、商业和公共设施、文化和生活服务设施,包括40万人居住在24栋60层高的摩天大楼中,高楼周围有大片的绿地,建筑仅占地5%。2.再外围是环形居住带,有60万居民住在多层连续的板式住宅内。3.最外围的是容纳200万居民的花园住宅。平面是严格的几何形构图,矩形的和对角线的道路交织在一起。2)光辉城市的规划布局:(1931)以城市功能决定分区布局,并独立发展。以开放原则带来“阳光、空间、连续的绿地”以架空道路实现道路的便捷和人的自由以人体的隐喻实现人文主义雅典宪章的产生背景与主要内容,论述其对后世的影响1)雅典宪章的产生背景:1933年,CLAM第四次会议的主题是“功能城市”。在这次会议上,对34个欧洲城市进行了比较分析,形成了《雅典宪章》。2)雅典宪章的主要内容——城市的四大活动和改良其缺点的意见对城市的第一活动——居住的改良意见:1.住宅区应占据最好的地区,我们不但要仔细考虑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地形条件,而且必须考虑这些住宅应接近一些空旷地,以便将来可以作为文娱及健身运动只用。在临近地带如有将来可能成为工业和商业的地点,以应预先加以考虑2.在每一个住宅区,须根据影响每个地区生活情况的因素,订定各种不同的人口密度。3.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我们应利用现代建筑技术建造距离较远的高层集体住宅,这样才能留出必须的空地,作为公共设施娱乐运动及停车场之用,而且使得住宅可以得到阳光、空气和景色。4.为了居民的健康,应严禁沿着交通要道建造居住房屋,因为这种房屋容易遭受车辆经过时所产生的灰尘、噪音和汽车放出的臭气、煤烟的损害。5.住宅区应计划成安全舒适方便宁静的邻里单位。对城市工作地点的建议:1.工业必须依其性能与需要分类,并应分布于全国各\n特殊地带里,在确定工业地带时,必须考虑各种不同工业彼此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与其他功能不同的各地工业的关系。2.工作地点与居住地点之间的距离,应该在最少时间内可以到达。3.工业区与居住区应以绿色地带或缓冲地带来隔离。4.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而且不引起扰乱危险和不便的小型工业,应留在市区中为居住区服务。5.重要的工业地带应接近铁路线、港口、通航的河道和主要的运输线。6.商业区应有便利的交通与住区及工业区联系。对城市游憩场所的改进意见:1.新建住宅区,应该预先留出空地作为建筑公园运动场及儿童游戏场之用。2.在人口稠密地区,将败坏的建筑物加以拆除,改进一般的环境卫生,并将这些清除后的地区该做游戏用地,广植树木花草。3.在儿童公园和儿童游戏场附近的空地上设立托儿所、幼儿园或初级小学。公园适当的地点应留出公共设施之用,设立音乐台、小图书馆、小博物馆及公共会堂等,以提倡正当的集体文娱活动。4.在城市附近的河流、海滩、森林、湖泊等自然风景优美的地区,我们应尽量利用它们作为广大群众假日游憩之用。关于城市交通问题:1.交通问题不能就现有的街道加以修改(加宽、限制交通或其他办法)来解决,唯有实施新的城市计划才能解决。2.有一种学院派的城市计划由“姿态伟大”的概念出发,对于房屋、大道、广场的配置,主要目的旨在获得庞大纪念性排场的效果,时常使得交通情况更为复杂。城市规划工作者的主要工作:1.将各种预计作为居住、工作、游憩、的不同地区,在位置和面积方面,做一个平衡的布置,同时建立一个联系三者的交通网。2.订立各种计划,使各区依照他们的需要和有机律而发展。3.建立居住、游憩、各地区间的关系,务使在这些地区间的日常活动可以最经济的时间完成,这是地球绕其轴心运动的不变因素。对于城市计划的工作者,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3)对后世的影响:举例并简述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的主要内容:简述沙里宁的城市观:世界与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一样都是有机的结合体。城市发展的原则是可以从与自然界的生物演化中推导出来的。第十五讲世界大城市规划与规划方法的演进第十六讲从雅典宪章到丘比丘宪章课程回顾与总结:1、中国古代城市的基石——《周礼*考工记》的王城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表象:礼乐制度——文化实质:国家秩序的基础,统治制度的需要变迁:社会更替演进的物化表现“要素”是城市功能的物化形式\n其空间布局表达了古代城市的功能结构和空间秩序。2、中国城市的演进:原始居民点:生活、庇护场所、均质、平静、职能简单。奴隶制城市:筑城以为君,造廓以守民——政治堡垒;经济职能部分显现。封建社会:政治、文化中心,并逐步过渡到经济中心。早期:统治中心——围绕政治需要,适度加强经济实力,出现文化现象。中期:政治加强,文化繁荣,经济突破制约。后期:政治性相对削弱,文化发展,经济职能突出。3、王权在城市产生中的作用:王权是城市奇缘的关键因素——“城”是王权的象社会大分工对城市的起源属于前提性作用,提供了必要的背景条件。社会大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剩余价值,在对剩余价值的争夺中阶级分化,造就王权。城市在王权的直接操作下才得以成型。4、商业:市制的两次改革:1)春秋战国之际,改革奴隶制社会为贵族服务的“宫市”,使之转化为为封建社会各阶层居民服务的公共交换场所。——位置、性质、规模的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制度。2)北宋末、南宋初,进一步扩展市场领域,将集中市制改为遍布全国的商业网络体系。——概念、经营方式、布局形式的改变,满足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这两次市的改革是具有延续性的,第一次改革确立了封建的市制,以满足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发展需求。第二次改革是第一次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和革新,使市能承担和促进商品经济向更深层次演进的历史任务。5、商业对城市进步的贡献:中国古代的商业与城市不论在产生的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有着如影随形般的关系。商业一旦独立,整个封建经济就有崩溃的趋势。市场具有磁体般的吸附功能,它的不断壮大使商业朝着集约化、独立化的发展方向。实行市制,控制市场就是与官商政策相配合,将商业压制在有限的规模、简单的形式和零星分散的初级的状态上,使其于封建社会的结构之一,而不至于成长为破坏力量。6、坊里制:古代城市中的居住功能中国古代城市的居住区称“闾里”,唐代以前“闾里”是一个封闭的居住单位,城市建设中严格的执行坊里制,设有坊门和坊墙,实行宵禁。宋代以后由于居民生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化,坊里指某一居住地段,起一定的管理作用,坊墙荡然无存,坊门成为一种标志或代号,纵横的街巷形成狭长的地带,沿街巷布置基本统一的住宅。居住形态的演变,表明了城市从冷漠走向繁荣。\n7、礼治建筑——宗教建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营国制度——左祖右社——宗庙先君之主圆者动方者静8、人类文明的渊源:征服自然环境和探秘宇宙现象1)正统的统治思想和、道德规范:传统礼制——>周礼_儒家思想礼制思想:产生于周代,繁荣于东汉,完善于明清。作用:巩固中央集权,都城和地方中心城市建设指引。2)象天法地,朴素的唯物主义环境观,文化要素,审美情趣:周易思想——>周易_道家思想象天法地的象征主义规划思想9、中西简单比较:西方重“形”:形状、构图、比例、功能东方重“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气”,“形而上者为理,形而下者为气,理在气先”,表明重精神。东方式的思维多以意象类比,不重逻辑推理,这与西方科学的思维方式是有巨大差异的。10、关于低碳城市:案例:哈马碧湖城、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