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复习资料 16页

  • 86.50 KB
  • 2022-07-29 发布

保育复习资料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孩子流鼻血的原因和止血方法一是大部分(90%以上)小儿鼻出血都是良性的,且几乎都发生在鼻前部。如果抬头的话,血就会流到鼻腔后方、口腔,有的进入胃部引起不适,导致呕吐,有的则可能进入气管甚至肺部,引起剧烈咳嗽;二是父母的慌张会导致宝宝更加紧张。  请让孩子低头(注意不是仰头)并举起上肢,以增加上腔静脉的回心血量,从而减少鼻腔供血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引起孩子出鼻血的原因大多为以下四种:  一是季节原因,夏季气候干燥,儿童鼻出血现象增加。  二是饮食原因,现在多数儿童偏食,只爱吃肉,不爱吃蔬菜,营养摄入不全面,以至于造成血管脆性增加。  三是儿童不良行为习惯,如使劲地搓揉鼻子,导致鼻中小血管破裂。  四是疾病原因,如血液病、发热、咳嗽等。  为了预防出鼻血,在干燥季节,对有鼻出血史的孩子,家庭应备有金霉素眼药膏,每天可在鼻腔内均匀地涂抹,以滋润鼻粘膜。纠正孩子偏食习惯,多喝水,多吃蔬菜,合理科学地安排孩子饮食。晚间孩子发生鼻呼吸不畅,可用呋麻液润鼻,千万不能抠挖鼻腔。  孩子发生鼻子出血时父母先不要慌张,让孩子安静坐下,用干净的脱脂棉充填鼻腔止血,如没有脱脂棉也可用手指压迫鼻翼向面骨方向按压5分钟。5分钟后轻轻松开手,如果还在出血,则需要送孩子去医院。用冷毛巾敷鼻部而使鼻血管收缩。血止住后半个小时避免孩子擤鼻涕或剧烈运动,以免引起反复出血。2.常用的消毒方法幼儿园常用的消毒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其中,物理消毒法包括:煮沸法、日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及紫外线辐射消毒法。1、煮沸法煮沸法是简便可靠的消毒方法。即将被消毒的物品全部浸入水中,水烧开之后再煮5—30分钟。消毒时间的长短按消毒物品及目的的不同而灵活掌握,一般在15—20分钟左右即可。一般致病菌再煮沸1—\n2分钟后即可杀死。甲型或乙型肝炎病毒,需煮沸15—30分钟方能杀死。此法适用于耐高温、耐潮湿的物品的消毒,如儿童用的毛巾、水杯、饭碗等餐具就可选用煮沸法消毒。应用煮沸法消毒物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待消毒的物品一般要先清洗后再煮沸消毒。但是传染病人的用品可以先消毒再清洗;②煮沸时间应于水沸后开始计算;③在煮沸过程中,煮沸水从开始至结束都要浸没过待消毒的物品,并且要连续煮沸,中间不宜加入新的物品。2、日晒法日晒法是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来消毒灭菌。流感、百日咳、流脑、麻疹等病原体在直射阳光下很快被杀死;.一般附着于衣物、被褥等物品表面的病原体,在阳光暴晒3-6小时就可以杀死。所以日晒法要求在只晒阳光下暴晒3-6小时,消毒效果最好。3、紫外线辐射消毒法紫外线灯可直接照射物品的表面来进行消毒,也可用于空气消毒。运用紫外线灯对病原体污染的房间进行消毒,需照射两小时。在使用时要注意:①因为紫外线被尘土吸收后,杀菌能力就会减弱,所以在应用该法消毒时,必须注意室内空气清洁卫生,并且紫外线灯管要经常擦拭,以保持表面透明,从而可增强穿透力;②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距离成正比,距离越近,杀菌能力越强;③紫外线灯最好在无人的场所内使用,若屋内有人时,应特别注意保护好眼睛和皮肤免受灼伤。此法适用于幼儿玩教具、图书画报及室内空气的消毒。根据消毒物品及杀灭的病原体的不同来决定紫外线照射时间及剂量。4、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是一种经济、可靠、快速、安全的灭菌方法,适用范围较广,消毒灭菌效果也较为理想。可将常用物品用牛皮纸或白棉布包好后置于高压灭菌器中,在保证消毒物品不受损害的前提下,维持锅内一定压力并保持一段时间,就可较彻底的杀灭病原体。若没有高压灭菌器,也可利用家中蒸饭的锅进行消毒,开锅后将100℃左右的流动蒸汽加热15-60分钟,但其消毒效果远不如高压灭菌器。\n二、预防性消毒在未发现传染源的情况下,对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物品,如生活环境和生活物品等,进行消毒,称为预防性消毒。这是预防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措施。保教人员要在保健大夫及本班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尽可能为幼儿创造一个清洁、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更好的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一)做好室内外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教人员要在早晨幼儿入园前做好室内环境的清洁工作。要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洁净、清新。对活动室、寝室、盥洗室的地面及家具等也有相应的清洁要求。室内环境卫生应坚持每日数次小清扫,尤其是便池要勤冲洗,每周要彻底大清扫一次。(二)根据卫生保健制度的要求,做好幼儿生活用品的消毒对保教人员及幼儿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要重点进行消毒。如毛巾、水杯、水龙头、保健派、桌椅、门把手等,需每天消毒一次。幼儿的被褥用消毒水彻底洗刷一次。1、餐饮具的消毒每次进餐结束时,将幼儿用过的杯、碗、盘、勺、筷等及时清洗干净,然后用煮沸法或蒸汽消毒法进行消毒。采用煮沸法消毒时,将洗净的餐具全部浸没于水中。如果是少量的碗、盘、碟,可平放于锅内;如果餐具较多,最好把盘、碗等竖直放置,使其中间留有空隙,以增强消毒效果。一般情况下,水烧开后15分钟即可;如预防肝炎,则需煮沸15-30分钟。捞出后的餐具应妥善保管以备用。当有消化道传染病发生时,应用消毒液消毒,然后再洗净备用。2、餐巾、毛巾的消毒幼儿用过的餐巾、毛巾,需用肥皂液或洗衣粉浸泡,然后再搓洗并用清水冲净。对个别较脏的毛巾,要再打一遍肥皂后再冲净。总之,可根据本园所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消毒方法。3、饭桌及抹布的消毒\n(1)饭桌的消毒:饭桌应在进餐前10-15分钟消毒。可先用0.5%的洗消净溶液或肥皂水浸湿抹布,用其擦餐桌一边,等5-8分钟后,再用水擦洗两遍。餐桌面时要讲究方法,可将抹布对折一下,擦一个桌子换一个面,即一块抹布可擦两张桌面,不能一擦到底。可有规律地横擦后在有规律地竖擦,以免局部被遗漏掉。(2)抹布的消毒:抹布必须专用。每次用后用肥皂洗净,煮沸30分钟可以较为彻底地杀灭微生物。发生传染病或传染病流行季节,抹布使用前后均需用消毒液浸泡消毒。4、被褥、床单的消毒被褥的主要消毒手段为日光暴晒。幼儿的床上用品要定期洗晒。一般情况下,被褥每月要翻晒一次,冬季可每半月一次。床单要定期清洗,连同被套、枕套等每半月换洗一次。对幼儿睡眠室,包括被褥床单等,应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1-2小时。发生传染病时,可拆洗部分应先用消毒液消毒后再清洗。总之,教师要认真做好被褥、床单等的清洗和消毒工作,以保证幼儿睡得舒适又卫生。5、水果的消毒吃水果钱应清洗消毒,其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水洗净水过后,用刀削皮,将水果凹陷部分挖掉后再食用;而是将水果洗净后置于高锰酸钾消毒液中浸泡,注意消毒也应浸没过水果,20分钟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后食用。6、玩具、图书及画报的消毒(1)玩具的消毒:玩具是幼儿的宝物,使幼儿最亲密、最喜爱的朋友。但玩具很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所污染,尤其在幼儿园,其污染程度比衣服、被褥、餐具等更为严重。因此,必须注意及时的对玩具进行消毒处理。依据构成玩具材料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具体如下:对于耐水的玩具,可将洗涤剂加入到热水中,用来清洗玩具,对于缝隙处还要用刷子刷洗,最后用清水将洗涤剂除去,这样可以洗去部分微生物。但对于换过传染病的幼儿的玩具,还需要进一步消毒处理。对那些塑料、金属等不怕腐蚀喝染上颜色的玩具可用消毒剂,如0.1%的高锰酸钾溶液、3%的过氧化氢等进行喷雾或擦拭。消毒剂通常的作用时间为3分钟以上,消毒剂处理过后,一定要用清水将消毒液彻底除去,因为残留的消毒剂可能会对幼儿造成伤害。对于不耐水的皮毛,绒布玩具,可用日光暴晒或紫外线灯照射的方法进行消毒。\n(2)图书、画报的消毒:每周应将图书、画报在阳光下暴晒4-6小时,可以杀灭大多数微生物。暴晒时要注意经常翻动。也可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但要求近距离照射。7、便器的消毒便器每日需用1%-20%的漂白粉乳剂消毒15分钟,然后刷洗干净,有传染病,特别是消化道传染病时,要适当加强消毒。注意在浸泡便器时,应使其全部浸没于消毒液中。另外,各班清洁用具,例如扫帚、笤帚、墩布等要专用,每次用后及时洗净,保持干燥。3、儿童常见病症的鉴别与护理1、发热根据发烧的程度,可将发烧分为四种:低烧:指体温在37.5℃~38℃;中等度发烧:体温在38.1℃~39℃;高烧:指体温在39.1℃~40.4℃;超高烧:体温在40.5℃以上。发热的观察有:精神状态;面色;呼吸;其他伴随症状有呕吐、头痛、皮疹。处理措施:通风散热,解开衣服。多饮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物理降温,如用冷毛巾湿敷额头、温水洗浴等。体温超过39℃是黑退热剂或洗温水澡降温,至少每四小时测体温一次。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送医院诊治,确诊引起发热的原因。2、呕吐一、病因1.消化道梗阻性呕吐可由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或某些后天性疾患使消化梗阻所致。(1)宝宝在新生儿期出现呕吐可能有食管闭锁、胃扭转、幽门痉挛、幽门瓣膜、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环状胰腺、肠旋转不良、空回肠闭锁或狭窄、直肠肛门畸形(包括肛门闭锁或狭窄等)、消化道重复畸形及胎粪性腹膜炎。(2)婴幼儿期肠道阻塞性呕吐先天性幽门狭窄、喷门迟缓消失或喷门痉挛、肠套叠和后天性肠扭转。\n(3)儿童时期呕吐可因肠壁外压迫、胎粪性腹膜炎后遗粘连、十二指肠前门静脉肠系膜裂孔疝、嵌顿腹股沟斜疝或横膈疝等病引起。2.感染性呕吐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胃肠道的感染引起。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呕吐各种脑炎、脑膜炎、脑出血、脑肿瘤及颅内高压。4.营养及代谢性紊乱婴儿脚气病、尿毒症、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中毒。5.前庭功能紊乱美尼尔综合征。6.药物及毒物刺激胃肠道。7.其他周期性呕吐、再发性呕吐。二、处理1、一般处理:安抚儿童,呕吐后饮用适量温开水,避免剧烈活动。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明显局部(腹痛、腹泻等)或全身症状(发热)时送医院诊治。2、频繁呕吐:短时间内多次呕吐或呕吐量较多时,常易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应及时给予口服补液盐或宋医院给予输液,并纠正电解质紊乱。3、长期呕吐:长期呕吐会影响营养素吸收,可致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尽量减少引起呕吐的不良刺激,同时晒是多餐,增加热量,保证营养补充。3、常见消化道疾病一、病因1.体质因素本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其内因特点:(1)婴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低,但营养需要相对地多,胃肠道负担重。(2)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及肝、肾功能发育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n(3)婴儿免疫功能也不完善。血清大肠杆菌抗体滴度以初生至2周岁最低,以后渐升高。因而婴幼儿易患大肠杆菌肠炎。母乳中大肠杆菌抗体滴度高,特别是初乳中致病性大肠杆菌分泌型IgA高,所以母乳喂养儿较少发病,患病也较轻。同理小婴儿轮状病毒抗体低,同一集体流行时,小婴儿罹病多。(4)婴儿体液分布和成人不同,细胞外液占比例较高,且水分代谢旺盛,调节功能又差,较易发生体液、电解质紊乱。婴儿易患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易致消化功能紊乱,此时肠道分泌型IgA不足,腹泻后易於迁延。2.感染因素分为消化道内与消化道外感染,以前者为主。(1)消化道内感染 致病微生物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小儿消化道,因而易发生在人工喂养儿。哺喂时所用器皿或食物本身如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够,亦有感染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其次是由成人带菌(毒)者的传染,如病房内暴发细菌性(或病毒性)肠炎后部分医护人员受染,成为无症状肠道带菌(毒)者,可导致病原传播。(2)消化道外感染 消化道外的器官、组织受到感染也可引起腹泻,常见于中耳炎、咽炎、肺炎、泌尿道感染和皮肤感染等。腹泻多不严重,年龄越小者越多见。引起腹泻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肠道外感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另一部分可能是肠道内外均为同一病原(主要是病毒)感所引起。(3)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 长期较大量地应用广谱抗生素,如氯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各种头孢霉素,特别是两种或以上并用时,除可直接刺激肠道或刺激植物神经引起肠蠕动增快、葡萄糖吸收减少、双糖酶活性降低而发生腹泻外,更严重的是可引起肠道菌群紊乱。此时正常的肠道大肠杆菌消失或明显减少,同时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或白色念珠菌等可大量繁殖,引起药物较难控制的肠炎。3.消化功能紊乱(1)饮食因素。(2)不耐受碳水化物。(3)食物过敏。(4)药物影响。\n(5)其他因素:如不清洁的环境、户外活动过少、生活规律的突然改变、外界气候的突变(中医称为“风、寒、暑、湿泻”)等也易引起婴儿腹泻。二、治疗1.饮食疗法轻症减少奶量,代以米汤、糖盐水等;重症应禁食8~24小时,并静脉补液。2.液体疗法(1)口服法 适用于轻度脱水或呕吐不重者。(2)静脉补液法 用于中度、重度脱水。4、儿童常见传染病一、风疹1.传播途径一般儿童与成人风疹主要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也可经接触传染。胎内被感染的新生儿,特别咽部可排病毒数周、数月甚至1年以上,因此通过污染的奶瓶、奶头、衣被尿布及直接接触等感染缺乏抗体的医务、家庭成员,或引起婴儿室中传播。胎儿被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死产、早产或有多种先天畸形的先天性风疹。2.易感人群风疹一般多见于5~9岁的儿童,流行期中青年、成人和老人中发病也不少见。风疹较多见于冬、春季。近年来春夏发病较多,可流行于幼儿园、学校、军队等聚集群体中。风疹临床上可分为获得性风疹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前者最为常见。1.获得性风疹(1)潜伏期 14~21天。(2)前驱期 1~2天,幼儿患者前驱期症状常较轻微,或无前驱期症状;在青少年和成人患者则较显著,可持续5~6天,表现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及咳嗽、打喷嚏、流涕、咽痛、结膜充血等轻微上呼吸道症状,偶有呕吐、腹泻、鼻出血、齿龈肿胀等,部分患者咽部及软腭可见玫瑰色或出血性斑疹,但无颊黏膜粗糙、充血及黏膜斑等。\n(3)出疹期 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初见于面颈部,迅速扩展躯干四肢,1天内布满全身,但手掌、足底大都无疹。皮疹初起呈细点状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直径2~3mm。面部、四肢远端皮疹较稀疏,部分融合类似麻疹。躯干尤其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又类似猩红热。皮疹一般持续3天(1~4天)消退,亦有称“三日麻疹”。面部有疹为风疹之特征,个别患者出疹呈出血性,伴全身出血,主要由于血小板减少和毛细血管增高所致。出疹期常有低热、轻度上呼吸道炎、脾肿大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尤以耳后、枕部、颈后淋巴结肿大最为明显。肿大淋巴结有轻度压痛,不融合,不化脓。有时风疹患者脾脏及淋巴结肿大可在出疹前4~10天已发生肿大,消退较慢,常持续3~4周。疹退不留色素,无脱屑。仅少数重症患者可有细小糠麸样脱屑,大块脱皮则极少见。疹退时体温下降,上呼吸道症状消退,肿大的淋巴结也逐渐恢复,但完全恢复正常需数周后。(4)无疹性风疹 风疹患者只有发热、上呼吸道炎、淋巴结肿痛而无皮疹;也可在感染风疹病毒后没有任何症状、体征,血清学检查风疹抗体为阳性,即所谓隐性感染或亚临床型患者。显性感染患者和无皮疹或隐性感染患者的比例为1:6~1:9。2.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母体在孕期前3个月感染RV可导致胎儿发生多系统的出生缺陷,即GRS,感染发生越早,对胎儿损伤越严重。胎儿被感染后,重者可导致死胎、流产、早产;轻着可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甚至累及全身各系统,出现多种畸形。新生儿先天畸形多为先天性风疹所致。多数先天性患者于出生时即具有临床症状,也可于生后数月至数年才出现进行性症状和新的畸形。二、乙型脑炎1、临床表现潜伏期10~1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典型病例的病程可分4个阶段。1.初期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n,伴头痛、恶心和呕吐,部分病人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并有颈项轻度强直,病程1~3天。2.极期体温持续上升,可达40℃以上。初期症状逐渐加重,意识明显障碍,由嗜睡、昏睡乃至昏迷。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神志不清最早可发生在病程第1~2日,但多见于3~8日。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强直性瘫痪,少数也可软瘫。严重患者可因脑实质类(尤其是脑干病变)、缺氧、脑水肿、脑疝、颅内高压、低血钠性脑病等病变而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潮式呼吸和下颌呼吸等,最后呼吸停止。体检可发现脑膜刺激征,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消失或瞳孔散大,腹壁及提睾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病理性锥体束征,如巴氏征等可呈阳性。3.恢复期极期过后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系统症状逐日好转。重症病人仍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直性痉挛或扭转痉挛等,少数病人也可有软瘫。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症状可在半年内恢复。4.后遗症期少数重症病人半年后仍有精神神经症状,为后遗症,主要有意识障碍、痴呆、失语及肢体瘫痪、癫痫等,如予积极治疗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癫痫后遗症可持续终生。2、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本病多见于7~9三个月内,南方稍早、北方稍迟。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2.主要症状和体征起病急,有高热、头痛、呕吐、嗜睡等表现。重症患者有昏迷、抽搐、吞咽困难、呛咳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体征有脑膜刺激征、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强直性瘫痪和阳性病反射等。三、百日咳1、临床表现\n1.潜伏期一般7~10天,可长至21天。2.临床病程可分为三期。(1)卡他期 从发病开始至出现痉咳,一般约1~2周。开始症状类似感冒,除咳嗽外,可有流涕、喷嚏、轻度发热,也可只有干咳,并不引起注意。当其他症状逐渐消失时,咳嗽反而加重,日轻夜重,渐呈痉咳状。(2)痉咳期 一般为2~6周(自数天至2个多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本期特点。发作时频频不间断的短咳十余声或数十声为呼气状态,最后深长吸气,因其时喉部仍呈痉挛状态,故伴有高音调的鸡鸣样吼声,接着又发生下次的痉咳,如此反复发作多次,直至咯出黏稠痰液为止。咳嗽剧烈时,可有大、小便失禁,双手握拳屈肘、两眼圆睁、面红耳赤、涕泪交流,头向前倾、张口伸舌、唇色发绀等,表情极其痛苦,呕吐后方告结束。轻者一日数次,重者一日数十次,以夜间为多。当奔跑、进食、受凉、烟熏、哭吵等均可诱发。发作前一般无明显预兆。(3)间歇期 情况无特殊。痉咳时,上腔静脉压力增高,回心血流受阻而有瘀血现象,常见颜面及眼睑浮肿,阵咳剧烈时,可出现鼻衂、咯血及眼结膜下出血等,甚至发生颅内出血。痉咳频繁者每影响睡眠,致使患儿疲倦、不喜活动、食欲减退,加上呕吐,继发感染,可致营养障碍。如无继发感染,患儿一般体温正常,肺部无阳性体征或有不固定的啰音。3、治疗原则(1)一般疗法 按呼吸道隔离,保持空气新鲜,避免一切可诱发痉咳的因素。良好护理以预防并发症。注意营养。(2)外擦疗法用鲜生姜或大蒜切片,粘蜗牛液或鸡蛋清,在胸骨部由上而下涂擦,1日2次,每次数分钟。四、流行性感冒区分感冒与流感“流感”不是流行起来的“感冒”,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流感influenza”,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累及上呼吸道的全身性疾病;\n“感冒commoncold”,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除了普通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还包括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喉炎和急性气管炎等疾病。临床表现:1.潜伏期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2.表现(1)单纯型流感 常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呈自限性过程,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轻症流感与普通感冒相似,症状轻,2~3天可恢复。(2)肺炎型流感 实质上就是并发了流感病毒性肺炎,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群。主要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咳血痰或脓性痰、呼吸急促、发绀,肺部可闻及湿啰音。胸片提示两肺有散在的絮状阴影。痰培养无致病细菌生长,可分离出流感病毒。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3)中毒型流感 表现为高热、休克、呼吸衰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症状,病死率高。(4)胃肠型流感 除发热外,以呕吐、腹痛、腹泻为显著特点,儿童多于成人。2~3天即可恢复。治疗:1.一般对症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流质或流质饮食,适宜营养,补充维生素,进食后以温开水或温盐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洁,全身症状明显时予抗感染治疗。2.抗病毒治疗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警示:抗生素的使用普通感冒一般是由病毒引起的,仅有小部分可能会混合细菌感染,后者常发生在得病的几天以后。\n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抗生素是用来抵抗细菌的,对病毒没有效,所以滥用抗生素在产生毒副作用时并没有带来治疗效果。此外,滥用抗生素还会导致大量耐药菌株的出现。专家建议,一般而言,感冒时除非出现黄脓鼻涕,同时伴有发热外,不宜自行服用抗生素;当感冒症状严重或者并发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在明确有细菌感染或者有并发症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抗生素。五、水痘临床表现:该病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14日。起病急、轻、中度发热且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旁疹→症疹→脱症的演变过程,脱症后不留皮痕。水疤期痛痒明显,若因摧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体弱者可出现高热,约4%的成年人可发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大多见于1~10岁的儿童,潜伏期2~3周。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约经2~3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瘢痕。皮损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颜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数目多少不定以躯干为多,次于颜面、头部,四肢较少,掌跖更少。黏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皮损常分批发生,因而丘疹、水疱和结痂往往同时存在,病程经过2~3周。若患儿抵抗力低下时,皮损可进行性全身性播散,形成播散性水痘。水痘的临床异型表现有:大疱性水痘、出血性水痘、新生儿水痘、成人水痘等。治疗:患儿应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与水痘接触过的儿童,应隔离观察3周。该病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至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瘙痒。加强护理,防止继发感染。积极隔离病人,防止传染。早期隔离至皮疹完全结痂干燥为止。局部治疗以止痒和防止感染为主,可外搽龙胆紫液,继发感染者可外用抗菌素软膏。继发感染全身症状严重时,可用抗生素。忌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防止水痘泛发和加重。疱疹破溃或继发感染时局部可涂1%甲紫\n溶液,未破溃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有继发感染时可选用有效的抗毒素,水痘不宜使用激素以免引起病毒播散。对免疫能力低下的播散性水痘患者、新生儿水痘或水痘性肺炎、脑炎等严重病例,应及早采抗病毒药物治疗。或加用a-干扰素,以抑制病毒复制,防止病毒扩散,促进皮损愈合,加速病情恢复,降低病死率。六、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表现: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腮腺肿痛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10%~15%的患儿仅有颌下腺重大,舌下腺感染最少见。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咽及软腭可有肿胀,扁桃体向中线移动。腮腺肿胀大多于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腮腺肿大时体温升高多为中度发热,5天左右降至正常。病程10~14天。治疗: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抗腮腺炎特效药物,抗生素治疗无效。主要对症治疗,隔离患者使之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或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可用利巴韦林及中草药治疗,紫金锭或如意金黄散,用醋调后外敷。体温达38.5度以上可用解热镇痛药。并发脑膜脑炎者给予镇静、降颅压等药物。睾丸炎患儿疼痛时给解热镇痛药,局部冷敷用睾丸托,可用激素及抗生素。并发胰腺炎应禁食、补充能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七、手足口病临床表现\n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4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1.普通病例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2.重症病例表现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1)神经系统表现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阳性。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2)呼吸系统表现并发肺水肿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3)循环系统表现并发心肌炎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手足口的鉴别散在发生时,须与疱疹性咽颊炎、风疹等鉴别:1.单纯疱疹性口炎四季均可发病,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以散发病例为主。口腔黏膜出现疱疹及溃疡。但没有手、足部疱疹疹。2.疱疹性咽颊炎\n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患儿发热、咽痛,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疱疹破溃形成溃疡。病变在口腔后部;如扁桃体前部、软腭、悬雍垂,很少累及颊黏膜、舌、龈。不典型的患儿须做病原学及血清检查。预防: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6.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7.托幼单位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8.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