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5.00 KB
- 2022-07-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讲环境社会学学科分析一、环境社会学发展简史(一)环境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18世纪以前,农业时代的环境问题(1)在农业时代,刀耕火种,开荒种地,改造自然,局部影响自然生态系统(2)汉族的先民,早在春秋、秦汉时期基本上是“鸿蒙初辟、狉狉獉獉(音pizhen)”(3)土家族的生产方式在史书中也有记载:“男女合作,伐木烧畲、播种杂粮,不施肥、不灌溉、不耕耘,待地力不肥时又转移它处。”主要的环境问题:地力下降,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作用有限,因为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2.18世纪到20世纪中叶,工业时代的环境问题18世纪开始的产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在工业时代,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摆脱自然的束缚,可以更多地向自然界索取,同时对环境的破坏显著增加,特别是在20世纪中发生震惊世界的“八大环境公害事件”,标志着环境问题已发展到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程度,从而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八大环境公害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比利时,SO2)多诺拉烟雾事件(1968,美国,SO2)伦敦烟雾事件(1952,英国,SO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美国,汽车尾气)水俣病事件(1953,日本,汞)痛痛病事件(1931,日本富山,镉)四日市哮喘事件(1955,日本,SO2)米糠油事件(1968,日本,多氯联苯)3.20世纪50年代后,对环境问题的新认识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成为今天“环境时代”的起点。同时出版了《生存的蓝图》和《增长的极限》,给人类敲响了环境问题的警钟。1987年,世界环发委员会(WCED)出版:OurcommonFuture。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21世纪议程”,提出了SustainableDevelopment。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仅靠一些技术措施是解决不了的。环境问题是一个发展问题,是一个社区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到人类社会文明的问题。环境问题的解决包括对经济目标,社会结构以及民众意识的根本变革。因此,环境问题的阐释和解决必须从调控人类的社会行为入手,才能根本解决。由此,关于环境与人类社会行为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就逐渐产生,“环境社会学”也就应运而生。环境社会学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从物质技术因素扩大到人类活动、社会物质系统、环境三者的统一,以寻求环境与社会进步和谐发展的途径。与国外环境社会学的发展相比,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要晚一些。洪大用博士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环境社会学文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将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环境社会学基本上是一种无学科意识的自发介绍和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是有学科意识的自觉研究和建构,明确提出要建设中国环境社会学学科,并对这门学科进行了必要的界定,开始自主编写教材,开设环境社会学课程,开始结合中国实际的环境状况开展经验研究,自觉建构中国环境社会学的理论框架。(二)环境社会学产生的理论来源25/25\n环境社会学是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之后才逐渐产生的。也就是说,环境社会学是在社会学发展之中出现的。当时社会思想界认为:自然史规律与人类史规律是统一的。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是统一的。由此,自然主义和实验主义的世界观极其流行,换句话说,一些社会问题都可以或根源于自然因素,从而产生了诸多自然主义流派。生物有机派:认为社会整体的结构具有生物有机体类似构成,按生物机体的运行规律来研究社会结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等言论。人类人种派:认为人类生物本性,人种特征和遗传因素对社会具有特殊的影响,很多社会问题是由于人种本身导致的。“黑人喜欢冲动”,“黄种人含蓄爱面子”等。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生存竞争和自然淘汰对社会具有特殊影响。地理学派:认为人们的地理环境和空间位置对社会发展具有特殊影响。1.地理学派地理学派专门研究各种环境因素(气候、地势、自然资源等)对各个社会过程和社会观象(人口增加、生产力、政治制度)的影响,地理学派最具代表的理论:(1)英国历史学家亨利·托马斯·巴克尔的地理决定论他在《英国文明史》中力图论证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地理因素的关系,他认为,特殊的地形、气候、土地收获率、营养决定了各民族之间的意识、体格、财富积累,社会组织等方面存在的差别(2)美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埃尔斯沃思·亨廷顿的环境决定论。亨廷顿利用统计学、古植物学、气候学、历史学、人口学以及其他科学的方法和资料力图论证气候变化与文明兴衰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文明与气候》、《民族特性》和《世界权力与进化》等著作中提出:①气候对居民健康的影响;②气候对体力和智力影响,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从而引起社会动荡和经济变化;③提出了文明是能量和民族生产率的函数。结论:气候的有效振动或负振动都对文明的发展、衰退和变化产生决定作用。推论:高度的文明和社会政治组织的最复杂形式只能产生于温带,而不是亚热带或极地的气候中。(3)评论----著名社会学家索罗金指出,地理决定论有其荒谬性,自然因素与社会现象之间所建立的联系带有较强的“臆测性,过高估计了地理环境对社会现象的作用,但同时又指出,“任何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如果不考虑地理因素的话,那都是不完善的”。因此我们认为,地理环境因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但又不是决定因素。事实上,自然界对人的意义及同人的各种活动的联系就更加紧密了。人类对自然界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作用,只有在符合自然规律且考虑到整体的主要联系时才是有效的,当这种影响的作用超越了环境及自然的承载力或违背自然规律时,这种影响的消极作用就会反过来影响人类自身的发展,即遭到自然界的报复,这一点在人类活动的实践中不断得到证明。2.社会达尔文主义学派(1)达尔文学说:进化论,自然选择说,适者生存说等认为:那些最适应环境的动植物将生存下来,那些在进化中处于劣势的物种将被淘汰,而且幸存者普遍都会把生存优势遗传给后代,即“获得性遗传”。(2)社会达尔文主义:将达尔文主义学说的很多思想引入到人类社会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派,主要代表人物:英国社会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美国社会学家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耶鲁大学教授,公认的美国第一位社会学家)。(3)主要观点(自然选择、进化论)①社会进化的自动性和不断性。——无为而治。如果对人类社会不加干涉,进化会以渐进的方式展开。②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万能的、普遍的。③社会不平等是自然状态和文明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财富积累在少数人种不是社会进步的障碍,而是社会进步的条件。3、地理学派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衰落及反思25/25\n随着人们对生物—环境论解释的强烈反感,地理决定论及社会达尔文主义也随之衰落,特别是随着人类学(社会学姊妹学科)的兴起,这种批判之声就强了。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弗兰茨·博阿斯认为,不应个别地研究文化、艺术各个要求的进化或扩散,因为它们的意义是由它们整个文化体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不应作为统一的进化过程中的局部情况或阶段来研究,也不应作为偶然的外部影响产物来研究,而应该作为独立的整体来研究,这种整体应该理解为它的内部统一。因此,他十分强调文化的整体作用、认为文化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占首要地位,并不十分着重自然环境和生物遗传的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学又在不断吸收和应用生物环境的最新成果和术语。如:“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就把整个社会看作是一个社会“有机体”,这个有机体需要不断适应外部社会和自然环境。尽管社会稳定和均衡状态会被各种破坏性的事件所打破,但最终会像生物机体一样恢复正常状态。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地理环境因素对社会现象的影响是客现存在的。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进而解决环境问题的努力也一直在进行,为环境社会学的产生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三)环境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1.环境社会学形成的标志(1)环境社会学协会的成立现有的文献表明,环境社会学最早产生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期,社会学家发起了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反思,逐渐形成一门新的学派——环境社会学派。到70年代中期(1975年),美国三大社会学协会均建立了环境社会学分会。①70年代初,美国农村社会学学会②1974年,美国社会问题研究会③1975年,美国社会学协会在这个时期,环境社会学取得重要成就,称之为:环境社会学的革命时期。①克服了反对以社会学分析来处理自然环境变量的流弊;②帮助社会学家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无节制地消耗资源所导致的社会后果是严重的,这一现实不能忽略;③帮助社会学家认识到在人类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和环境退化之间确实存在不可避免的联系。(2)《环境社会学:一个新范式》论文的发表1978年,美国社会学家卡顿和邓拉普的论文《环境社会学:一个新范式》的发表,标志着环境社会学的正式形成,并开创了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新范式—“新环境范式”(NEP)。传统范式即“人类例外范式”的基本假设:①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有文化;②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是无限的,文化的变迁相对于生物特征的变化更为迅速;③人群的差异是由文化的社会引起的,而非从来就有,而且这种差异可以通过社会加以改变,甚至被消除;④文化的积累意味着进步可以无限制继续下去,并使所有的社会问题最终可以得到解决。这种范式坚持“人是宇宙中心”的理念。“新环境范式”的基本假设:①社会生活是由许多相互依存的生物群落构成的,人类只是众多物种中的一种,即“生态中心观”;②复杂的因果关系及自然之网中的复杂反馈,常常使人类有目的的社会行动产生预料不到的后果;③世界是有限度的,因此,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其他社会现象,都存在自然的和生物学上的潜在限制。25/25\n④人类的发明创造和某一方面突出的能力可能在一段时期内会扩展承载力的限定,但生态法则不可能消除。这种范式体现了绿色思考,提出了“生态中心观”的理念,被称为卡顿和邓拉普的“新生态范式”。2.环境社会学繁荣的理论学派(1)主要针对环境破坏的原因而产生的学说①生态解释学派:化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帕克等主要观点:借用生态平衡中的系列原理来解释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现象。评论:这种学说过分强调人类的特殊性(创造力、技术能力),而不是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平等性,认为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首要的,并不重视自然对人类的限制,因此,这种学说遭到批判:一是认为它没有探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二是认为它未对人类价值观在居住地选择和迁移中所起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说明。②环境的三维竞争功能模型代表人物:卡顿和邓拉普主要观点:自然环境有三种主要功能,而且三个功能之间存在竞争和冲突。一是资源供应功能:为人类提供生活中需要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如水、空气、森林等,过度开采会造成短缺和匮乏。二是生活空间的功能:为人类提供房屋,运输及日常生活必需的场地,过度开发会带来捅挤,堵塞和对其物种栖息地的破坏,三是废弃物的容纳功能:对垃圾、废水、工业污染等废弃物进行自净处理,但一旦超过其环境的承载力,就会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带来人类的健康受损。评论:环境竞争功能模型突破了城市生态学将研究范围仅限于生活空间的局限,把它扩展到供应资源和容纳废弃物等与环境有关的功能,而且引入了时间维度——功能冲突的历史流变。不足之处:这种模型没有说明人类的作用,也没有考虑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性。③政治经济学解释学说代表人物:施耐伯格,其著作《环境:从剩余到短缺》主要观点:环境破坏是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对财富、权力和利润的追逐,并提出了“生产的传动机制”概念,又称“苦役踏车”,即大规模的生产、大规模的消费和大规模的废弃,成为维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连环圈。重点论述了经济扩张与环境破坏的矛盾关系,经济系统的内在需求不断剌激消费而产生利润,甚至不惜使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超过极限,而政府对资本剌激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不是控制消费,而是鼓励更大规模的开发。评论:把环境问题放到政治体制的不平等中来看,更接近实际,但把政府充分看作是环境犯罪者的观点受到了批判。事实上,政府在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主要针对环境运动的原因而产生的学说①反思论二战后工业化国家的环境恶化达到顶点,引起民众意识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和反思。邓拉普、斯凯思分析认为:环境污染严重的国家或地区,公众的环境意识较强,反之亦然。但一些学者认为,环境状况与公众的环境意识并不成正比,公众的关心程度并不能代表环境问题的实际状况,而往往受媒体宣传因素的左右。②后物质主义论美国·英格汉特;英国·考特格罗夫等学者认为,在经济保障充分的条件下,人们更多追求归属感和个人实现等非物质需求,更关注精神和个人成长,因而更关注是高环境质量,希望更多地参与政府的重要决策,促进社会向更人道,更大同的方向发展。25/25\n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了挑战,公众的环保意识的提高并不只限于发达工业国,而存在全球,无论在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它是多种因素的结果,是一种更复杂的现象。③新中产阶级论彼特·伯格认为,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地位,对环保主义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关注环境问题的社会成员组成实际上更为多样化,有些同样关心环境问题的阶层仅是因为条件的局限而无法参与或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④政治终结理论代表人物:贝克主要观点:把环境意识和运动的崛起与一些西殴国家政治体系的紧张状态联系起来。他认为,环保主义与社会运动被看成是因政府对公众日常生活的侵犯而引起公众的防御性反应。政府的某项经济决策可能给人类生活带来一系列危机,引起诸多环境破坏问题,政府或相关决策者就是这些危机的制造者。评论:这种学说把环境主义的兴起放到了更广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与单纯分析个人接受绿色观念的动机相比,能使我们获得更多关于环保运动的形式和结构资源的信息。二、环境社会学学科分析(一)学科性质1、环境科学(1)环境(Environment)在环境科学中,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而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从哲学上讲,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客观物质体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开发利用的对象。环境具有三大特征:①整体性:指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②区域性:指环境在各个不同层次或不同空间的地域,其结构方式,组织程度,能量物质流动规模和途径,稳定性程度都具有相对的特殊性,从而显示出区域的特征。③变动性: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行为的共同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2)环境科学(EnvironmentSciences)环境科学主要研究环境(结构与状态)的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人类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协同演化,持续发展的规律和具体途径的一门新兴科学。环境科学源于环境问题的出现以及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需要。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又给人类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产生了环境科学业的许多分支学科,如环境数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社会学等等,这些学科的发展繁荣了环境科学体系,也逐渐明确,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在于正确调控人类社会的诸多行为,需要众多学科的综合攻关。2、社会学(Sociology)社会学是现代社会科学中从某种特有的角度,对社会或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对社会人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研究,具有自己独特对象和方法的学科,是一门包含众多分支具有独立知识结构的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概括起来可分为三大类:①第一类侧重于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②第二类侧重于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③第三类指上述两类之外的各种主张,如社会调查、社会问题及其它科学研究的社会现象。3、环境社会学(EnvironmentalSociology)25/25\n环境社会学是环境科学与社会学交叉渗透而产生的一门科学,因而它属于交叉的边缘学科。它主要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环境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而寻求环境与社会进步和谐发展的途径,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对环境社会学来说,在人类的社会行为涉及的范围内,其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人类群体,而且还包括人类社会以外的自然的、物理的、化学的环境。环境社会学正是研究这种非社会文化环境与人类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宗旨的。与社会学相比,环境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扩大到了自然界。与环境科学相比,环境社会的研究领域则集中于人、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影响。人类行为导致的环境变化或恶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各种不良影响,阐述这种影响的社会特征并明确提出问题的构成,是环境社会学的基本责任。(二)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环境与社会、环境与人类之间关系,努力寻求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因而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概之有二个方面。1、研究环境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是环境因素对社会系统的影响分析①环境对人类身心健康、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道德习俗的影响;②环境与城市建设、工业布局和发展规划的关系;③人居环境与社会管理、人口控制、生态平衡的关系;④环境对能源及其他资源短缺的影响;⑤全球环境变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⑥社会过程对全球环境的影响等。2、研究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影响①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条件以及环境污染对社会的危害;②环境政策研究;③环境管理;④环境意识、行为、运动和环境犯罪;⑤各种社会组织(环保团体、工业界、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反应;⑥环境研究的伦理标准、概念和方法等;⑦环保运动的根源、主张、运动的组织形式和策略等。日本的环境社会学家饭岛伸子认为:环境社会学就是阐述“人类的、为了人类的、由于人类的”行为的结果所导致的自然的、物理的、化学的环境的变化或恶化,对其人类社会自身带来了各种各样不良影响的社会特征,并明确提出问题的构成。(三)研究方法1个案法2实验法3观察法一次性观察;长期性观察;直接观察4调查法三、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新趋势(一)环境问题解释范式的新发展1、邓拉普和卡顿的生态学分析框架------邓拉普和卡顿在邓肯的“生态复合体”以及帕克的“社会复合体”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三维竞争功能模型”,通过分析环境对人类的三种功能(提供生存资源、提供生活空间、进行废物储存与转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冲突及演变情况,来解释当代环境问题的生态根源。2、加罗潘的系统研究方法吉尔贝托,C·加罗潘等人认为,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研究阐述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生态系统不应被看作一套子系统,而更应被看作一套因果轮回和有待提出的问题,这样就能将要研究的变量或过程逐步组织起来,并指导今后按不同情况将系统分解成有关的系统。3、史奈伯格的政治经济学解释范式史奈伯格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环境衰退的社会根源是什么?究竟谁对环境破坏负责?提出了“生产传动机制”(苦役踏车)概念,假定“社会与环境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由此分析了经济扩张,政府管理与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关系。4、汉尼根的社会建构主义的解释范式汉尼根发现:为什么一些环境问题早就存在,但只是到了特定的时候才引起广泛的注意。为什么有些问题引起了注意,而有些问题仍然默默无闻?25/25\n汉尼根回避了对环境问题的客观存在性及环境问题客观原因的分析,而着重分析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及如何才能成功地建构环境问题。(二)环境社会学理论研究的两大走向中国人民大学的洪大用先生采用社会学常用的类型学方法,将环境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分为两种类型,并分别描述了其研究的两大走向。1、环境学视野下的环境社会学(1)在研究主题上,主要研究环境与社会的关系,更强调环境因素对于社会系统的影响。(2)在研究方法或分析框架上,主要采用自然科学的一些方法或分析框架,如顿兰普、坎顿的生态学范式,吉尔贝托、加罗潘的系统分析方法等。(3)在研究取向上,主要是一种宏观取向,试图发展具有普适性的,关于理解环境与社会关系的一般理论。(4)在与传统社会学的关系上,主要是一种对立和批判的关系。2、社会学视野下的环境社会学(1)在研究主题上,主要围绕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影响来展开研究,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比较独立的分析对象来研究。(2)在研究方法或分析框架上,主要采用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建构学的分析方法,如史奈伯格,汉尼根等的社会冲突分析和社会建构分析。(3)在研究取向上,主要是中观或微观取向,试图发展具有一定解释力的、关于理解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影响的特殊理论。(4)在与传统社会学的关系上,主要是一种结合和利用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类型的环境社会学更具有社会学分支学科的色彩,更易为主流社会学所接纳。(三)环境社会学的未来发展趋势1、前景广阔:全球环境问题凸显①各国在发展中普遍遇到了程度不同的环境问题,如资源过度消耗、污染排放增加等。②环境问题跨越国界,如酸雨、废物转移等。③全球范围的环境危机,如全球变暖、臭氧层损耗等。2、深层次制约:学科缺陷①还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统一的学科体系。在研究主题,研究范式和方法,学科定位,学术积累、学术传承等方面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对话体系”,这个制约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学术地位。②研究对象超出了社会学者所能及的范围。环境问题中诸多的问题如化学物质、环境本身、人类健康等以及解决途径还大大超出了社会学范畴。已有的知识和学科积累不能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因而制约了环境社会学的进一步发展。复习思考题1.简述环境社会学的发展简史。2.如何看待地理学派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学派对环境社会学的贡献?3.试根据环境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来说明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趋势。4.谈谈你对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建构思路。第二讲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一)社会建构理论的产生1、对“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挑战结构功能主义学派认为,社会问题是特殊的、明显的和易被确认的特殊社会状况的直接产物,它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学家的作用或工作就是:①用科学方法来寻找和分析这些问题的结构,并向决策者建议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②使公众理解和认识这种社会状况,特别是在那些情况复杂的地区。2、社会建构理论思想的产生1973年,曼考姆·斯必科特和约翰·肯兹尤斯联合发表了《社会问题:再形成》,对“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提出了直接的挑战。他们认为,社会问题不是静止的,而是在“系列定义”25/25\n基础上发展的“连续事件”。把社会问题定义为“群体不满情绪的宣泄和向组织、机构和制度要求某些条件的行为”。强调了解社会问题产生要求的过程比评价这些要求正确与否更为重要,极力主张社会问题的分析应集中在这些问题中,即“社会问题是怎样从对社会不满的人群中产生并保持下来的?社会对这些问题是怎样做出反应的?”建构理论更关注社会问题的建构过程,关心人们是如何理解他们的世界。因此,建构主义的一般也被称为“解释学”。它关心人类行为和意义的创造,侧重解释社会安排和文化意义。社会问题并非客观赋予的,而是通过文化符号建构起来的。(二)社会建构理论的核心思想美国社会学家贝斯特对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社会建构理论在分析社会问题的三个要点:1、主张本身(1)“主张”是社会群体成员对令人不满的社会现状的抱怨。在分析主张时应着重考虑三个问题:①该问题说了些什么?②这个问题被如何代表?③主张在制定过程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方式以及主张被如何提出来说服群众?(2)社会问题主张的修辞学陈述:修辞学指为了说服他人而精心锤炼的语言。修辞学陈述包括三个主要成分:背景、理由、结论。①背景:是为制订主张所提供的最基本的事实。一般包括定义、举例和数字判断。②理由:是对主张采取某种活动方式的解释。③结论:指出根治或改善某一社会问题所必需的行为措施(3)修辞策略----①公正的修辞策略②理性的修辞策略③原形构造策略2、主张制订者:一般是某些特殊组织、社会运动、职业或有兴趣的群体或个人3、制订主张的过程(1)美国社会学家维安娜的:“三段互动论-----”①驱动问题②问题合法化③演示问题.这些分析过程是重叠进行的,并不是依次展开的,而是通过互动使公众围绕主张来进行讨论。(2)斯必科特和肯兹尤斯的“自然历史模型”:社会问题的主张是从个人问题发展到社会问题的一个过程,这些阶段也是相互重叠交错的,而不是一个有序的先后展开的过程。(3)贝斯特的“问题论”(三)社会建构理论的评论1、第一种观点:建构主义分析关心的主要是社会问题相对性和条件性,即着重在于问题建构的过程,这就极有可能导致否认严重的“真实生活”问题所具有的危害性,也就是不重视问题本身的客观危害性。2、第二种观点:建构主义者是主观确定值得研究问题的行为,同时又把与它相关的定义和主张相对化,从而忽视了某些社会问题的客观现实性,从而出现“问题主张”与“问题现实”不一致的情形。3、回应方式:①严格的建构主义。制订主张时更加小心,对社会问题参与者的解释和实践更加完全集中。②一致的建构主义:问题主张尽量建立在有确凿证据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问题的“自然历史”过程。二、社会建构主义与环境问题(一)环境建构主义的出现1、邓拉普、卡顿“新生态范式”的提出在面对环境问题时,社会学中有两个传统:①涂尔干主义:认为物理环境“应该”被忽略,社会事实只能用其他的社会事实来解释,将自然环境的因素排除在解释社会现象之外。②韦伯主义:认为物理环境“能够”25/25\n被忽略,在社会生活中,它是不重要的,所有人类和组织只对他们赋予各种环境状态的意义作出反应,并依照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感觉而行为,真实的环境则变的无足轻重。因此,邓拉普、卡顿等早期的环境社会学者呼吁:要重视自然,将自然变量纳入对社会现象的解释。由此,从社会学本身的理论和概念出发来研究环境社会学的潮流就出现了,从建构主义视角来研究环境问题的理论及流派就成为环境社会学研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个方向。2、环境建构理论的出现一是,巴特尔采用了源自科学社会学的社会建构的视角,分析全球环境变迁的出现,并提出环境社会学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纲领,强调“解构”的重要性。二是,福克斯、安嘎、玛卓和李,他们在环境问题研究上采取了建构主义视角,特别是安嘎采用社会问题研究中的定义或建构的视角,强调了声称制造者和媒体在激起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社会注意方面的重要作用。三是,欧洲社会学家从传统社会学视角出发,认为环境危机首先被社会所调节和建构。最著名的是贝克(Beck)关于危险社会的理论,他说,主流社会学没有看到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事实上它已根置于社会的中心。3、环境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主义趋向于集中分析环境问题的“问题化”,以及不同社会的权力对环境的主张。不关心环境问题是否严重以及如何看待环境问题,他们更多地关注环境是如何被世人所意识到的,也就是环境问题的建构过程。“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兴趣在于“社会对环境问题出现过程的研究”。与现实主义相比,环境建构主义强调,自然的意义并非客观赋予的,而是通过文化符号建构起来的。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关于环境状况的不同的知识主张,引导一种感觉自然的社会方式,理解什么样的环境状况被作为环境问题而被意识到,以及如何将这一“主张”转变成政治上乃至公众的注意。(二)汉尼根关于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理论加拿大社会学家约翰·汉尼根在《EnvironmentalSociology—ASocialConstructionistPerspective》(NewYorkRoutledge,1997)一书中提出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核心任务三个:环境主张的形成、提出和竞争。1、环境主张的形成:①发现问题;②给问题命名;③决定主张的科学、技术参数、道德或法律基础;④确定谁应负责改善该问题的行动。主张提出者有两类:①专业知识者②一般知识者生活经验形成环境主张****如酸雨就是一个瑞典偏远渔场中的一名管理员发现的。鱼类死亡牵→湖泊河流——酸度有关大气污染→居民健康滥砍滥线——水土流失S02——空气污染等——呼吸道疾病废弃物泄漏——白血病、流产、婴儿缺陷等。2、环境主张的提出(1)争取关注①社会问题被定义和传送到公众场合的过程是高度竞争的,为引起关注,潜在的环境问题必须是重要的、特别的、能被理解的。②主张提出者要使用生动的、通俗的以及能使人想象的文字或图片。③引证一些特殊事件,变得引入注目。④引起事件关注的基本标准引起媒体关注;涉及一些政府的权力;需要政府的科学决策;不会被公众当作异想天开或昙花一现的事件而遗忘;与大多数市民的个人利益相关。当环境问题在媒体、政府、科学界和公众等领域都具有合法身份时,才算达到了目的。(2)要求合法化①使用修辞策略。生态主权主义者采用“公正修辞”,强调道德基础。环境实用主义采用“理论修辞”,强调理论模式。②环境主张的发起人(包括组织)成为合法的和权威的信息来源时,环境主张也会合法化。③转折性事件的发生,也会促进环境问题合法化。如1988年,美国国家权威部门报告,氟里昂与臭氧层空洞有关。25/25\n3、环境主张的竞争环境问题主张获得合法性后,并不能保证改善的行动和措施会得到实施,必须进行竞争,要在竞争中通过,常常要满足几个基本条件:①要使立法者(决策者)相信问题主张是科学可信的,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②一个环境主张必须与政策制订者的价值观一致。③尽量用量化的经济术语来表述问题。在政治领域中的一个环境主张要成功地脱颖而出,需要知识、时机和运气三者的结合。4、环境主张的关注者:正确估计关注者的数量和影响是环境主张的制订者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怎样才能争取公众更多的关注呢?借用“品牌资源评估”模型来说明(1)独特性。指公众把一个问题与其它具有相似性质的问题区别开来单独考虑的程度。(2)相关性。指一个特定的环境问题与普通市民生活相关的程度。(3)关注性。指公众对处于环境危机中的某一地、某些人或某些物种的重视程度。(4)熟悉性。指某一问题被公众了解的程度。在这方面,媒体和公开活动极其重要。5、成功建构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1)一个环境问题主张必须具有科学权威性和合法性。(2)有能在环境主义和科学之间进行普及沟通的“大众使者”。(3)预期中的环境问题必须受到媒体的关注,才能在大众的观念中被“构建”成真实的和重要的主张。(4)以形象化和视觉化的语言对问题进行修饰处理。(5)对环境问题采取积极行动必须有可见的经济刺激。(6)有能够确保环境问题建构合法性和持续性的制度化的赞助者。(与联合国或与政府有关的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三)环境建构主义的评价1、环境现实主义环境现实主义认为,传统社会学对自然环境的忽略,导致今天对环境问题解释力度的减弱,因此应采取更开放的态度,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来改革社会学,从而诞生了“新生态范式”为代表的环境现实主义。他们认为,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所发现的环境问题是“准确的、真实的、客观的”,需要社会学家所做的工作,不过是对一些被认为是“真实”的环境危机做一些社会学的解释和分析。2、环境建构主义环境建构主义认为,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互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和直截了当的过程,而异常复杂和曲折的。它更关注于环境问题是如何被人们所认识的,环境问题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在环境建构主义者看来,科学知识也是被社会和人所建构起来的,同样无法回避社会建构过程中的复杂性。因为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建构过程,因此这种方法常常引起很多批评。(1)环境建构主义过于侧重于环境问题的建构过程,容易使人们认为,当今令人瞩目的环境问题和环境危机,并不一定是真实和客观的情况,而不过是由社会建构出来的,存在于人类头脑中的危机。极有可能导致否认严重“真实生活”问题所具有的危害性。(2)环境建构主义的目的在于解释环境—社会的关系过程,并不评价环境问题的真实与否,表现出对现实环境状况的一种冷漠和不关心。环境问题纯粹是一个社会建构过程3、我们的态度建构主义者虽然不关注环境问题的真实与否,但也并不否认环境问题的真实存在性(除了极端建构主义者)。由于环境问题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的复杂性,环境建构主义对环境问题的解释仍有诸多局限。我们态度是:充分吸收二者的优点,相互补充、互相完善。自然环境既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也可看作是一套文化产生的符号状态。25/25\n三、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学分析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社会特征,概括起来具有八大社会特征(8小点):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问题越来越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生活污染在环境问题中的分量加重;城市环境问题受到重视,在局部有所缓解;农村环境问题失控,呈现加重的趋势;环境问题与贫困问题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公众环境意识水平低下;环境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交叉、重叠,解决难度加大。由于环境问题解决的长期性和公众环境意识低下,它常常会被转型期的一些突发性问题所遮掩思考题:1、简述社会建构理论的核心思想。2、举例说明汉尼根关于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理论分析框架。3、中国主要环境问题的社会特征分析第三讲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变迁一、环境问题(一)含义1、广义理解: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2、狭义理解:环境的结构与状态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作用下所发生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可分为两大类:(1)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燥声污染、土壤污染等以及由此所衍生的环境效应。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2)生态破坏,指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资源遭到人为破坏及由此衍生的生态效应,如森林消失、物种灭绝、草场通化、耕地减少、水土流失等。这两类环境问题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使环境问题加剧而变得更加复杂。(金鉴明:环境科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二)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1、全球性: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2、广泛性:从局部到区域到全球,从地表到高空及地下,呈主体态势,广泛波及。3、多样性: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甚至不能穷尽。4、地域性:具体的环境问题总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千差万别。5、危害性:严重损害人类的健康与福利,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三)环境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1、社会问题:整个社会或社会一定范围内的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社会活动与社会进度中所遭遇的困难、障碍和麻烦。2、社会问题的特点①客观性与常在性②历史性和具体性③多因素导致的复杂性④涉及相当广泛的人群。3、社会问题的分类(恺史《社会学大纲》)①自然环境问题;②人口问题;③社会组织问题;④社会理想问题。因此,环境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当然成为社会学研究和关注的范畴。二、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一)工业化1、内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向以工业为主的过程或转化之后的状态,即有动态和静态之意。2、特点:①阶段性: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有起点和终点。起点:机器大工业产生之时,终点:工业化完成时。②稳定性:进入工业化社会后,一般不会退到半工业或农业社会。③区域性:工业化的实现与否是针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的,与其它地区或国家没有必然的关系。2.判断标准:①增加值标准:工业增加值稳定地超过了农业增加值。②劳动力标准: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力在数量上稳定地超过了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力。(二)酸雨问题25/25\n1、概念:又称酸性雨或酸性降雨。一般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以其他方式出现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等),统称为酸雨,它是大气受污染后所产生的一种现象(PH值<4.0,则为强酸)2.形成原理:1872年,英国化学家罗伯特·安格斯·史密斯出版了《空气和降雨:化学气候学的开端》一书,首次采用了“酸雨”这一术语。研究表明,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其基本原因是由于大气中有酸性物质存在并进入到降水中。酸雨问题是世界工业化进程的产物,从构成、分布及发生的时间来看,均是由于工业化的结果。3、酸雨的特点(1)污染区域的广泛性我国四川、重庆、贵州、广西、广东与欧洲、北美并列世界三大酸雨区(2)污染纠纷的政治化(3)危害的严重性①对水生系统的危害;②对陆生生态系统的危害;③对各种材料的危害;④对人体健康的危害4、酸雨的防治主要措施有:(1)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2)使用低硫燃料,改进燃烧装置(3)限制烟囱高度(4)控制汽车排放标准(5)安装排烟脱硫、脱氮设备等(三)生物多样性消失1、生物多样性概念:①生态系统多样性:指在某一特点地理区域内供生命有机体寄居的栖息地的多样性,包括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复杂性。②物种多样性:指在一个生态系统内所能发现的生物物种的丰富性。物种是指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它是生物多样性的中心。③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指某一物种的DNA编码的基因信息的变动范围。基因是带有一定的遗传信息并能产生某种功能产物的DNA片断(脱氧核糖核酸),是遗传信息的生物学单位。基因多样性是使一种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基础。2、生物多样性消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自然灭绝(2)重要原因:人为因素-①栖息环境的改变和破坏②滥捕滥猎以及过度开发③环境污染④外来物种的大量引进或侵入(3)威胁的原因:①草地过度放牧和垦殖②生物资源的过分利用③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④无控制的旅游⑤全球气候变暖⑥各种干扰的累加效应。3、物种灭绝对人类的影响(1)破坏生态平衡(2)影响优良品种的培养(3)减少药物来源(4)影响工业和科技的发展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对濒危和稀有物种进行调查登记(2)建立自然保护区(3)建立珍稀动物养殖场4)提高保护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认识(5)加强立法、依法保护(四)工业固体废物1、固体废物:指人类在生产过程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不再需要或没有“利用价值”而被遗弃或废弃的固体或半固体物质。2、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废物):指在工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各种废渣、粉尘和废屑等。3、工业固体废物的危害:消极堆存;粉状工业废物;有害废物;核辐射4、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热处理;固定、固化处理(五)工业化的负面影响:技术的滥用和误用;技术事故;技术的异化;三、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一)城市化与城市环境污染1、城市:地理学界认为,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集聚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人口规模、用地规模)25/25\n2、城市化:指农村人口不断转变为城市人口和城市社区不断扩大或使农村社区转变为城市社区的社会变迁过程。城市化包括三层含义:①某一地区、国家或全世界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例日益增加;②集聚度达到称为“城镇”的居民点的数目日益增加;③单个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日益扩大。3、城市环境容量:指城市中的自然环境或环境要素土地、空气、水体等对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当超过这一容量时,城市环境就会被污染。2、城市环境污染:指城市居民活动所引起的城市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自身和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与发展的现象。(二)城市水环境问题1、水环境:指地球上分布的各种水体以及与其密切相连的诸环境要素,如河床、海岸、植被、土壤等。由两部分组成: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2、水污染:又称水体污染,指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水体后,使水体的水质和水体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弃物的排放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1)生活污水(2)工业污水(3)城市经流污水3、水中污染物:(1)病原体污染物(2)酸碱等无机物污染(3)重金属污染(4)耗氧有机物污染(5)植物营养物质污染(富营养化)(6)石油污染4、世界两大水污染公害:水俣病,痛痛病5、城市污水治理:(1)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2)综合利用,预处理后再排放(3)利用科技,进行污水处理(三级处理)(三)城市噪声污染1、噪声及其危害(1)噪声:指由物体作无规则的振动而产生的杂乱无章的声音,听起来有嘈杂、刺耳的感觉(主观评价、客观事实)(2)噪音:指物体作无规律的振动而产生的无固定声高的声音(3)噪声污染:指噪声超过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所容许的环境状况(4)噪声危害:“无形杀手”①生理危害②心理危害2、城市噪声及其防治(1)种类: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2)防治:①加强立法、严格进行噪声控制②运用噪声控制技术,进行综合防治③制定城市防噪声规划,进行合理分区(四)城市大气污染1、大气污染及其危害(1)大气:指包围地球的空气层总体,它是以N、O为主的多成分的均匀混合气体。(2)大气污染:指大气中的污染物或由它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的现象。引发全球三大环境灾害: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2、温室效应:指大气中某些痕量气体含量增加,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出现全球性的气候变暖的现象。痕量气体即温室气体,目前主要是CO2,其次是CH4、O3等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影响:①全球气温变暖后,北半球冬天变短、变湿,夏天变长、变干燥②亚热带地区会变得更干燥,而热带地区更潮湿③由于海洋产生更多的热量和蒸发更多的水分,气流速度加快。热带风暴的能量增加,飓风和台风将频繁发生④气候变化、生态影响严重,动物种类减少,农作物减产⑤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升高,沿海城市和海岛大片淹灭3、臭氧层空洞:1984年,英国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比周围的臭氧浓度要低很多,就像一个破洞,因此,将这一现象称为“臭氧层空洞”。25/25\n臭氧层破坏的机理:平流层的氯原子是臭氧的破坏者。导致臭氧层破坏的主要物质是氯氟烃化合物,又叫氟里昂臭氧层破坏后的危害:紫外线的过多辐射,能够降低免疫系统的抗癌能力;可能使动植物的生命和气候受到干扰臭氧层破坏的治理:停止使用包括氟利昂在内的20种破坏臭氧层的物质4、城市大气污染及其危害(1)城市大气污染: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各种污染物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使大气的质量恶化,对人们的生活、工作、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及城市建筑、设施设备等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良影响(2)原因:①城市居民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浓烟②各种类型的工矿企业排放的大量烟气③汽车尾气(3)危害:①对人体健康危害②对动植物的危害③对材料的损害④对大气的影响(五)城市垃圾和白色污染1、城市垃圾及其危害(1)概念:指城镇居民生活活动中废弃的各种物品,包括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设施及其管理和房屋修建中产生的垃圾或泥土。(2)城市废弃物:指城市居民在生产和生活中所排出或丢弃的各种固体废弃物。按来源分为五类:①矿业废物②工业废物③农业废物④城市垃圾⑤放射性废物(3)城市垃圾的特点:①数量剧增;②成分复杂(4)城市垃圾的危害:①消极堆存占用大量土地;②污染空气;③污染水体④引发垃圾爆炸事故;⑤影响市容,不利于美化环境(5)城市垃圾的处置:①收集和输送→处理场②回收利用2、白色污染及其防治(1)白色污染:在现代城市居民生活中产生的以泡沫塑料制品为主的垃圾所形成的污染,形象称之为“白色污染”(2)白色污染治理:关键是改变消费行为方式,减少塑料制品使用量、尽量使用替代品、如纸质袋、可降解袋等第四讲环境伦理及其规范体系一、中外伦理思想概述(一)中国传统伦理思想1、传统的儒家思想孔子认为,教育首先是生活教育,教会学生如何“为人”。孔子强调“仁”和“礼”的统一,以“中庸”为原则的“仁”与“礼”的结合是孔子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并将“仁”与“义”结合起来,视“仁义”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和道德理念,阐发了道德起源和道德修养的学说,提出了“仁政”。荀子发展了孔子“礼”的思想,视“礼”为道德的最高原则。儒家都十分重视道德的作用,认为道德高于经济、政治、刑罚、宗教。秦汉隋唐时期:儒学得到进一步发展和确立,甚至逐渐走上神坛。形成了一个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封建道德核心和基本准则:“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宋明时期:宋明理学吸收道、佛思想继承改造孔孟传统,构建出一个庞大的伦理思想体系,理学。朱熹----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并建立了“存天理、灭人欲”,“居敬、穷理”的理学思想体系。儒家伦理的名分制和五伦:名分制是儒家伦理的理论基础。用孔子的话来说,即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它要求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名”与其“分”相等。25/25\n儒家虽然重视亲情,但个人的伦理义务并不建立在亲情之上。伦理义务是由个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本身所决定的。儒家伦理的核心内容是五伦,即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儒家提出孝养和孝敬两个范畴。五伦仍是现代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维系着我们这个社会的仍然是儒家伦理。2、道家伦理思想老子主张清静寡欲,与世无争。无为清静其外,有为积极其内。道家把“无为”作为人类活动的最高准则,崇尚自然、柔弱、知足。3、佛学伦理思想智慧为道德的最高境界,菩萨为理想人格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特点:强烈的现世主义和人文精神;鲜明的家族主义和群体主义;浓厚的情感主义和经验主义;突出的重义轻利和崇道扬善品格。(二)西方传统伦理思想西方传统伦理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以人神意义为中心的古希腊罗马时期;以人神关系为基调的中世纪时期;以人本传统为脉络的近代资本主义时期。1、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精神美德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的正确位置。2、犹太教-----基督教“爱的伦理”;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居。基督教“爱的伦理”。爱,直至成伤之后,就永远诠释了爱的含义。(特蕾莎修女)。3、穆勒的功利主义,为最大多数人寻求最大的幸福。感性主义:边沁和穆勒的功利主义。理性主义:康德的绝对命令。情感主义:休谟的人性论西方传统伦理思想的特点:崇真爱智,宣扬知识即美德,智慧为至善;意志自由,提倡自我,尊重人权;号召博爱,平等;崇尚功利,渴求快乐与幸福。二、道德概述(一)道德的起源与发展道德的的起源:道德是在人类早期的两种生产活动(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繁衍)和简单交往中萌芽的1、原始社会道德:维护集体利益、个人服从集体,平等、团结、公正构成了原始道德的重要规范。2、奴隶社会道德。3、封建社会的道德:“忠君孝亲”与“三纲五常”的基本道德准则。4、资本主义的道德:“自由、平等、博爱”(二)道德的目的:道德的直接目的在于维持人际行为秩序、保障社会存在和发展。间接目的在于满足个体的需要。(三)道德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功能1、道德的本质一般本质: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反映特殊本质: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由社会制定深层本质:道德不仅仅是行为规范,道德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实践精神,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2、道德的结构三部分组成:道德意识、道德活动和道德关系。道德意识是反映事物善恶的主观意识。道德活动是指一定道德意识调节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过程。道德关系既是人们道德意识的直接表现,又客观的表现在人们的道德行为中,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三个方面。道德意识、道德活动和道德关系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3、道德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认识功能、调节功能和教育功能。道德的认识、调节、教育等功能归根到底反映在一点上,就是实现扬善抑恶这一社会功能。环境道德的基本原则:就是生态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一切。25/25\n环境道德的基本要求:树立新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念;自觉遵守环境伦理道德原则;建立普遍的环境伦理道德规范。三、环境伦理学概述(一)什么是环境伦理学人类道德观发展的“三部曲”:最初: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后来: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发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前两类是传统伦理学讨论的对象,第三类则是环境伦理学研究的内容。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三个主要内容,一是环境意识、二是环境道德、三是环境伦理。1、环境意识①环境意识概念的出现②环境意识的内涵: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环境意识就是人们对待环境问题上的心理觉悟。从文化的角度看,环境意识是环境文化的核心和基础。③与环境意识有关的几个核心概念:生态意识-指人们为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形成的一套思想观念。环保意识:指人们在认知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发生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2、环境道德------环境道德的基本原则:就是生态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一切。环境道德的基本要求:树立新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念;自觉遵守环境伦理道德原则;建立普遍的环境伦理道德规范。3、环境伦理环境伦理是人类道德关怀范围的扩展和延伸,它把原来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应用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从伦理方面给保护自然环境的必要性提供依据。用道德来约束人类对待大自然的行为。环境伦理学,是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道德研究。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理论框架:基本原理是强调“人是自然界一部分”和“自然界各部分之间整体联系”的自然观。基本问题就是前面提到的自然道德地位和道德标准问题。主题是探讨人类对自然界及其组成部分究竟采取什么态度才真正符合道德。目标是建立起一套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用以约束人和自然发生关系时的人类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协同发展。(二)环境伦理学的发展历程1、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拓展,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对立表现在两个方面:冲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统一表现在两个方面:适应(遵循自然,依赖自然)2、人类环境伦理观的形成与发展①渔猎社会时期:图腾崇拜②农业社会时期:与自然协调好关系以及适应自然③工业社会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和冲突的关系④当今社会时期:“生态文明”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智慧(1)道家的生态智慧:①人与天地万物相统一的宇宙论②自然规律与道德法则的一致性③处理人与万物关系的道德法则(2)儒家的环境伦理意识:①兼爱万物,尊重自然②以时禁发,以时养发③取用有节,物尽其用(3)佛学的环境伦理意识:①万物平等的生命意识②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③不杀生的道德戒律(三)环境伦理学学派施里特把环境伦理学分为四种潮流:人类中心主义构想;感觉中心主义构想;生命中心主义构想;自然中心主义构想两大方向: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主流: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八种不同的流派: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自然权利论和功利主义;强人类中心论和弱人类中心论;深层生态学和浅层生态学25/25\n四、环境伦理规范体系环境伦理学的规范体系由基本原则和具体行为规范组成(一)基本原则:1、尊重与善待自然⑴尊重地球上一切生命物种⑵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⑶顺应自然的生活---最小伤害性原则,比例性原则,分配公正原则,公正补偿原则2、关心个人并关心人类---⑴正义原则⑵公正原则公正--①代内公正②代际公正③人地公正⑶权利平等原则⑷合作原则3、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⑴责任原则⑵节约原则⑶慎行原则环境伦理是要将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责任作为一种道德原则和道义行为提出.一种全面的环境伦理,必须兼顾自然生态的价值、个人与全人类的利益和价值,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的价值与利益。(二)环境伦理的行为规范----1、控制人口2、清洁生产3、合理消费4、适度发展第五讲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的基本精神:道德关怀范围的延伸,它要求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在一种新的伦理原则基础上,要求人们在与自然相处时,怜悯动物、珍惜生命、尊重自然、善待环境。环境伦理学家们从伦理学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回答: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重要分歧在于是否承认自然物的道德地位。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具有伦理色彩,人只对人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对其他存在物的义务只是对人的一种间接义务。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提倡满足人类利益的同时,尊重爱护自然,这种观点被称为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以外的其他存在物也具有道德地位,具有其固有的价值和权力;根据承认道德地位的范围不同,还分为动物权利论、生命中心论、生态中心论三种主要派别。一、人类中心主义1、人类中心主义涵义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把人视为自然的主宰;把人之外的自然物看成需要人去控制征服的对象;把人的欲望满足视为生活的目标,追求享乐的物质主义和庸俗的消费主义,无视生态系统承载力的有限性,认同无限进步论和发展至上论;以为科技能解决人类一切生存问题,盲目乐观地认为科学万能;个体中心论和群体中心论,为满足特定集团、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其他集团、国家,甚至后代人的利益。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分析,把人视为自然界主人,自然视为人可以任意征服改造的对象”的价值观念是荒谬的。2、弱式人类中心主义:弱式人类中心主义依然认为人类自身的利益是高于其他非人类的,在人类生存系统中,人的主体地位是永远不能削弱的。但是,弱式人类中心主义反对主张人的所有感性偏好和欲望都应得以满足的观点,反对人们那种把大自然视为满足人感性偏好的原料仓库的掠夺性开发方式。它强调人类的优越性,但也开始承认自然事物的内在价值,弱式人类中心主义主张套用“贵族与臣民”的模式来处理人与其他非人类存在之间的关系。人类目前面临的窘境不是太以人类为中心,而是没有真正以全人类的利益为中心。评论:不包含人的福利的环境伦理学是没有生命力的。把人的福利当作环境伦理学的首要关切点,人类中心主义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和实质。反对狭隘的强式人类中心主义,提倡一种开明的弱式人类中心主义,从全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建立不同国家、种族之间的平等,把地球环境视为当代和后代所有人的共同财富。二、动物权利论1、动物保护运动的兴起:伴随着动物解放运动的发展出现了以彼得·辛格为代表的“动物权利”论的环境伦理思想。2、动物权利论的主要思想:彼得·辛格认为,所有动物都是平等的。本萨姆:“25/25\n凡能感到痛苦的都应赋予道德的权利”。康德的道义论。雷根认为,把道德权利赋予动物是因为动物是“生命的主体”。在辛格等学者们看来,感受痛苦和享受愉快的能力是拥有利益的充分条件,也是获得道德关怀的充分条件。评论:动物权利论虽然主张平等地关心所有动物的利益,但并不认为应给予所有动物相同的待遇,提出在处理种际权利冲突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动物权利论突破了人类中心论的局限,把道德关怀扩展到了动物。三、生命的中心论1、史怀泽“敬畏生命”的主张:伦理就是敬畏我自身和我之外的生命意志。2、生命中心论的主要观点:泰勒环境伦理的核心是“尊重大自然”,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生物平等主义3、生命中心论的局限:史怀泽和泰勒主张的都是绝对的生物平等主义,如何保证公平呢,是否对生物道德的重要性作出区分,忽视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四、生态中心主义1、生态中心主义的创立:关注生态共同体,2、大地伦理学思想:美国学者莱奥波德在《原荒纪事》中,首次提出了“大地伦理”的概念。(1)大地伦理学:把道德界线扩展到大地.(2)大地伦理学关注整体,它把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视为最高的善.(3)大地伦理学主张优先关怀珍稀和濒危动物.(4)大地伦理学尊重的态度3、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思想:人对大地共同体的义务,自然价值论(内在价值和系统价值)价值属性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它的创造性。评论:真正的利他精神,以更为广阔的胸怀去关注所有的生命和非人类存在物。结语:人类中心主义、动物权利论、生命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从各自的角度为保护环境、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伦理学依据。共识:(1)自然环境的破坏是由人的活动引起的,其深层根源是人的狭隘的自然观和价值观;(2)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利益与其他物种乃至地球的利益密不可分,自然环境遭受破坏,人类也无法生存;(3)人是地球上唯一的道德代理人,只有人能从道德的角度去思想和行为,人是良知的体现者,自觉地担负起维护生态、保护地球的责任;(4)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后代人的权利和利益,给他们的生存留下适宜的自然空间;(5)对人类和非人类存在物区别对待.有着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发展的共同目的第六讲环境问题与社会变迁一、全球环境意识的觉醒与发展(一)环境意识的觉醒1、20世纪60年代以前,环境问题不过是一个清洁和卫生问题2、20世纪60-70年代,把环境问题与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联系起来,要拥有环境权.3、1970S—1980S—。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二)当代环境思想的发展随着环境意识的深入,学术界在对工业文明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类中心主义”应该被“生态中心主义”所取代。1、深生态学思想(纯生态学思想)(1)创立者:挪威哲学家阿恩·那思(ArneNaess)在1970S创立。(2)主要观点:物质主义、人本主义和技术中心论的认识是环境问题根源。(3)评论:地理学家马丁·列维思认为,他们倡导的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平等是很不现实的,是一种理想社会2、社会生态学思想(1)批判:它是在对深生态学思想批判的基础上建立的。(2)主要观点:不平等的社会经济制度.3、生态—女权主义思想25/25\n4、文化多样性保护(1)文化多样性保护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实际联系。(2)部落文化的兴衰证明了文化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环保运动(一)环保运动的理论社会状况理论,资源动员论,政治过程论,建构主义理论(二)世界环保运动1、美国的环保运动(1)20世纪初,自然保护组织及户外俱乐部的建立(2)1960S—1970S,全国性的环境组织和运动的精英发展阶段(3)1970S—1980S,基层环保运动的迅猛发展对“草根运动”的评论:她们的运动和言论更为强硬和直接。(4)1990S以后,激进的环保运动2、日本的环保运动(1)日本环保运动快速发展的原因,(2)日本环保运动的阶段特点①战后恢复阶段(1945-1960)③增长巩固阶段(1974-1985)④“泡沫经济”阶段(1986-1991)⑤“泡沫经济”崩溃阶段(1992-)3、中国的环保运动(1)树立并提高环境意识(2)政府完善公众参与机制4、世界环保运动的新趋势三、环保组织(一)环保组织分类1、社会组织的分类(1)政府组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组成部门(2)非政府组织:营利机构(企业、公司、商业组织等)和非营利机构(第三部门)2、环保组织分类(1)环保专业组织(2)环保民间组织(二)重要的环保组织:国际绿党绿色和平组织绿色少年我国比较有影响的环保组织四、环境政治(一)发达国家的环境政治1、环境问题与政治的关系:环境危机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存在密切的联系2、发达国家的环境策略3、“绿党”走进政治舞台(二)国际环境政治1、发展中国家环境策略的改变(1)1970S,发展中国家对环境问题的看法与发达国家不一致(2)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后,发展中国家的态度发生了转变(3)我国环境管理的八项基本制度2、国际环境管理机构3、国家环境协定五、环保行为(一)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1、大量消费的富裕生活2、大量消耗的贫穷生活(二)绿色生活方式的转变1、树立可持续消费的理念可持续消费是指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很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2、富人生活方式的改革:绿色生活方式(1)富人转变“奢侈型”消费,努力改变消费方式,自愿过简朴的生活,尽量减少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勇于放弃便利舒适的生活。(2)购买绿色或环保产品,从而促使生产厂商制造对环境友善的产品,不断建立有益于环境的生产消费体制。3、穷人生存方式的改变: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第七讲环境管理与控制一、环境管理(一)环境管理的含义1、广义:指在环境容量的允许下,以环境科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教育的和行政的手段,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的管理。2、狭义:指管理者为了实现预期的环境目标,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施加给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性影响进行调控,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3、一般意义:指一个国家环境管理部门依据国家颁布的政策,法规标准,对一切影响环境质量的行为进行的规划,协调、监督和监察活动。(二)环境管理的要素1、环境管理的目的:为何进行管理?环境管理就是为了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以实现人与环境更高水平和谐的奋斗目标。25/25\n2、环境管理的主体:由谁来进行管理?政府,企业.非政府非营利机构3、环境管理的客体:管理什么?企业,个人,环境4、环境管理手段:如何进行管理?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三)环境管理的职能:1、编制环保规划2、协调环保工作3、环境监督(四)环境管理的规则:1、环境伦理规范2、环境法律规范3、环境管理规则(五)环境管理的制度1、污染控制系列制度: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②“三同时”制度③排污收费制度④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⑤污染集中控制制度⑥污染限期治理制度2、生态保护制度3、综合性制度:①环保目标责任制②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4、我国环境管理制度的发展:①环境预审制度②污染强制淘汰制度③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④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二、环境战略(一)可持续的人口战略: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引导人的迁移(二)可持续的资源战略(三)可持续的能源战略(四)可持续的社会战略:反贫困战略,环保方针(五)可持续的经济战略:1、循环经济战略2、两个转变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六)可持续的消费战略:可持续消费: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和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这种消费就称为可持续消费。涉及多个环节:原料提取——预处理——制造——产品购买——使用——终端处置。实现措施有:适度消费;降低资源消耗;改变消费模式等。(七)城市环境战略三、环境立法(一)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体系1、宪法2、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核心地位3、环境保护单行法规:特定的保护对象4、环境标准5、其他部门法(二)国际环境保护法体系1、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2、调整各个领域环保关系的具体法律制度和规范(三)我国参加的国际环保条约和文件1、我国参加的国际环境保护的主要条约2、我国参加的国际环保重要文件第八讲环境政策的目标与手段一、环境政策的目标与主体(一)环境政策的含义:《环境科学大辞典》(金鉴明,1991)解释:指政府为解决一定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落实环保事业的发展战略,并达到预定环境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指导原则。它与环境法规、环境伦理共同成为三大调控和管理社会的规范体系(二)我国的环境政策体系1、总政策,环境保护基本国策。2、基本政策(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政策(2)“谁污染、谁付费”政策(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3、具体政策(1)环保技术政策(2)环境经济政策(3)环境社会政策(4)其他相关政策(三)环境政策的目标:作为公共政策之一的环境政策,其目标追求效率与公平。1、环境政策效率目标:最佳污染水平定义(新古典派框架下的定义):污染损失代价和污染消减费用之和最小时的污染水平。2、环境政策效率目标实施的可能性:1)应用于现实环境问题时的可能性问题2)不同主体的费用如何最小化的问题3、技术进步与动态效率性4、不同环境政策目标下的经济学解释:1)根据自然科学的见解或者根据公正-正义来确定环境政策目标:以最小成本实现既定目标25/25\n2)根据经济效率最佳来确定环境政策目标:以资源最佳配置实现最大社会福利(四)现实的环境政策目标与法律体系:效率与公平的权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冲突(五)环境政策的主体环境政策主体的含义:1)确定环境政策目标、选择环境政策手段、执行环境政策的主体2)接受环境政策、受到环境政策实施影响的经济主体。1、政府部门:政策主体的中心2、NGO:第三部门3、企业:执行主体4、消费者:监督与执行二、环境政策手段及其选择(一)环境政策手段的发展:1、完全直接控制的阶段2、地球环境问题的出现和经济手段的导入3、进入多样发展的阶段(二)环境政策的直接手段:1、公共部门活动的手段:1)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垃圾收集处理系统、水道系统等。2)环境保护的公共投资、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等2、控制环境破坏的手段: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其它相关规划管理制度2)污染直接控制(三)环境政策的间接手段:1、公共部门活动的手段:1)公共研究与开发2)政府的绿色采购2、控制环境破坏的手段:1)征税或者收费制度2)补贴制度3)排污权交易制度4)减免税5)环境认证与标示制度(四)环境政策的基础手段:公众知情权利;环境信息数据整理;环境责任规则;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五)环境政策手段的选择标准:效率与公平的协调1、效率标准:静态效率1)环境负担的总成本最小2)实现环境目标的社会总成本最小动态效率:具有促进技术进步的积极性2、公平标准: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3、执行问题。执行成本是一种交易成本。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制度: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其它经济刺激制度(一)土地利用规划制度:概念:国家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制定土地利用的全面规划,对城镇设置、产业布局、交通的基础设施等进行总体安排,以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制度。城市规划,村镇规划(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质量评价的分类:回顾评价;现状评价;预测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属于预测评价。意义:1)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一种方式;2)贯彻“预防为主”原则的一种形式;3)强制性地实行“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一种办法。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登记表。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程序:建设主管部门预审,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执行中的问题:审批依据与标准的掌握;谁对评价承担法律责任(评价资格);评价的可靠性问题;建设管理程序与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结合问题。(三)“三同时”制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六)其它经济刺激制度:财政援助;低息贷款;税收四、十二五规划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宏观政策(一)基本要求: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二)主要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三)宏观政策:1、农业农村方面(1)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2)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现代产业体系方面,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1)现代能源产业(2)海洋经济3、区域发展方面25/25\n,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禁止开发)4、城镇建设方面,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预防和治理“城市病”。五、十二五规划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1)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3)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4)加大环境保护力度5)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思考题:1、什么是最佳污染水平?它与现实的环境政策目标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2、在确定现实的环境政策目标中,自然科学与公平性的考虑起到什么样的作用?3、环境政策包括哪些主要的政策手段?4、环境政策的实施涉及哪些主要经济主体?它们的经济行对环境政策的实施效果有什么影响?5、我国环境保护主要有哪些主要制度?6、“十二五”时期我国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宏观政策与主要措施?第九讲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初步思考1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1)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1999年,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R·布朗提出的能源经济革命论是低碳经济思想的早期探索。他认为要建构零污染排放、无碳能源经济体系。低碳经济是一个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相联系的范畴,作为一个正式概念的提出,则源于2003年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2006年斯特恩报告: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爵士,研究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斯特恩于2006年10月30日完成《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简称《斯特恩报告(SternReview)》)。对控制气候变化、应对全球变暖这一大的框架性问题基本达成一致。小结:《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和《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提出了在促进发展的前提下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基本思路——低碳经济3)2009年中国政府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上,郑重地提出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中国的低碳发展道路是基于国情并且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渐进式路径2低碳经济的内涵及其发展模式1)低碳经济内涵研究综述:一般认为,“低碳”概念主要由三个核心术语组成:低碳经济、碳生产率和碳关税。低碳经济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特征的绿色生态经济模式,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以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为特征。低碳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节能,二是改善能源结构,降低能源的碳密度。推行低碳经济被认为是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低碳经济尽管在逻辑起点上属于一个技术问题,但它是关于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的函数集合,是一种相对于高碳时代的低碳能源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的本质就是建立低能耗、低排放、高能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中包括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国际贸易关系模式。25/25\n综述小结: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具有经济性、技术性和目标性三大特征。低碳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发展理念,更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经济、社会、环境和政治等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2)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1)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低碳发展(2)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节能减排(3)低碳经济的发展方法:碳中和技术3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1)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困难: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受制于能源结构、资金技术以及经济发展阶段。“高碳模式”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低碳并非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起先导性、基础性作用。2)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小结: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通过投资补贴、贴息贷款、税收优惠、吸收外资、高排高税等方式来发挥市场融资的作用。林业低碳经济:林业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具有明显的低碳性,主要体现在森林强大的碳汇功能。即碳储功能,碳源功能。森林的生物量、植物碎屑和森林土壤固定碳素而成为碳汇,这就是森林的碳汇功能。造林就是固碳,绿化等同减排林业低碳经济,指在林业经济活动过程中,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增加森林碳汇,减少林业碳源,从而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基本特征是低碳化;实质是增强森林碳汇功能,降低林业碳源效应;目标是实现减缓气候变暖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林业低碳经济是一种源头控制、过程控制、目标控制相结合的立体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5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1)建设低碳城市—森林城市2)发展低碳产业—林业产业3)开发可再生能4)构建完善激励机制第十讲环境社会学研究展望一、环境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讨论与深化环境问题与社会系统的诸如制度、结构等因素相关联,并且认为,社会因素正是环境恶化的原因。然而如何证明两者之间不仅相关,而且是因果关系,并进而说明这种因果关系的内涵,却成为很多学科开展环境问题研究的难点。环境社会学一开始就把它的研究对象确定为“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但对于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内涵的认识,同样有待进一步梳理和明确国外学者的探索:施耐伯格和邓拉普都认为,“所谓环境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问”。但是这里恰恰没有对环境变量的属性问题做出明确的阐述。哈姆菲利和巴特尔则认为,环境社会学不仅要研究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与社会的关系,还要通过研究环境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机制,来探讨人类在利用环境时对人的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文化价值、信念和态度。哈姆菲利和巴特尔实际上指出了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社会性的变量,并且环境社会学更应该揭示出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因果关系。日本环境社会学家饭岛伸子对环境社会学作出了更近似于对环境问题现象的客观描述。她认为,环境社会学是关于环境与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研究的总称,是基于社会学的方法、观点、理论来讨论物理的、自然的、化学的环境与人类生活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25/25\n小结:环境社会学对自身学科定位的问题,反映了其自身在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中研究视角的定位差异。环境社会学首先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它的方法论基础在于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不是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而方法论并不是脱离本体论而独立存在的。其次,环境社会学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所揭示的只是这个关系的某些层面,而不是二者关系的全部,因此,环境社会学恰恰是通过对这个关系特定层面的解释来理解社会、理解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并进一步揭示环境问题背后的深层社会原因。第三,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不仅有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还有生态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多学科、多范式的研究,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只是以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开展的一种研究范式二、环境社会学研究范式的演化与提升1、传统研究范式:人类例外范式(HEP)//人类例外范式也称为“人类豁免主义范式”,它的基本假设:①②③④2、新环境研究范式(NEP)//1978年,卡顿和邓拉普在《美国社会学家》杂志第13卷上发表了题为《环境社会学:一个新范式》的文章。他们认为,传统的涂尔干式的社会学研究范式在强调以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的同时忽视了环境因素对社会事实的影响,提出了“新环境研究范式”的基本假设:①②③④评论:这种NEP范式体现了绿色思考,提出了“生态中心观”的理念,被称为卡顿和邓拉普的“新生态范式”,他们认为NEP是指导环境社会学乃至社会学研究的新范式。直到今天仍是环境社会学领域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在NEP的范式下,环境变量被直接引入社会学的分析框架中。然而,这种引入似乎也存在着机械移植的痕迹。环境因素本身是自然属性的物理性变量,它对人类的限制是物理性的限制,这种物理性的环境变量对作为“社会人”的人的影响,就存在着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说要成为“社会化了的环境变量”后,才能与社会人构成的社会发生社会性的联系。这一点恰恰是卡顿和邓拉普所忽视的。社会学研究包括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应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这就要求社会学家在研究的过程中去除掉无论是HEP范式还是NEP范式这样先入为主的“偏见”。NEP范式对环境变量的“机械式引入”,遭到了相当多的批评。这种争论实际上反映的却是社会学研究中本体论上的分歧,亦即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环境变量是物理性变量还是“社会化了的环境变量”。就形式上而言,自然环境(包括自然的、物理的和化学的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是相互的、双向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社会对环境的影响。它的逻辑指向是:社会变量(包含了社会化了的环境变量)通过“社会行动”引起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客观的作用进而作用于自然环境,可以称之为“社会行动环境研究范式”;另一方面表现为环境对社会的影响。它的逻辑指向是:自然的、物理的、化学的环境经过社会化的过程,作为“社会化的环境变量”进而再作用于社会变量,可以称之为“环境社会化社会研究范式”。社会行动环境研究范式(SAEP):在SAEP范式中,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领域是社会变量与社会行动(环境行动)之间的关系。SAEP范式实际上意味着把社会变量作为自变量,把自然环境当成因变量来展开对社会与环境关系(社会影响环境)的社会学研究。如何避免生态谬误仍是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国外学者的研究:a)施耐伯格关于环境问题的解释模式被人称为“政治经济学的解释”。他所关注的是环境衰退的社会根源是什么?究竟谁应该对环境破坏负责?b)哈珀则认为,他的研究是一种冲突论的观点。哈珀认为,施耐伯格提出了一种人类与环境互动的冲突理论。该理论认为大多数对环境问题的分析都过分注意了消费,而忽视了当代社会中的生产动力。指出,“对持续增长的要求已经成为一种‘苦役踏车’。施耐伯格的研究触及的是社会对环境的影响,但是他似乎把经济价值赋予了首要的地位。社会行动的价值取向是复杂多元的,社会系统对社会行动及其方式的影响也是多种多样的,存在着破坏环境的行动及其“规则”,也存在着限制破坏环境的行动及其“规则”,环境社会化社会学研究范式(ESSP):在ESSP范式中,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领域是自然的、物理的、化学的环境变量的社会化过程以及社会化的环境变量与社会变量之间的关系。25/25\n涂尔干注意的是,资源及其稀缺性在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化后”的变量——经济利益载体——对社会分工以及社会结构的影响。以费雷为代表的社会文化区位学研究,重视社会性因素特别是文化、情感、象征等的作用。费雷在其对波士顿地区土地使用的实证研究中,提出了环境要素既有经济价值,也有象征文化价值,注意到了自然环境对社会发生影响的间接路径问题,即环境要素在社会中是以社会化了的环境变量——象征文化价值——来施加影响的。霍利在对古典区位学进行修正和重新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正统区位学。认为组织产生于人与环境的互动。在对待环境变量的问题上,霍利更倾向于物理性的环境变量,而忽视环境的社会化过程与环节。邓肯为新正统区位学增加了一个区位复合体,它由四个变量组成:人口、组织、环境和技术,简称POET。其中,环境被认为是外在于人口以外的现象,包括其他社会系统和自然环境要素。邓肯认为,当环境和技术发生变化时,人口规模和组织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带来复合体所构成的整体的变化。邓肯的区位复合体理论显示出ESSP范式过程与SAEP范式过程的连续性。人文区位学(不包括社会文化区位学)在方法论范式上过于倾向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生态学研究,对环境变量的社会化这一关键性环节的疏忽,而这种疏忽又从某种意义上反映出该理论在本体论上对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化的、方法论一元论的倾向。邓拉普和卡顿在邓肯POET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强调环境因素。邓拉普和卡顿提出了“环境的三维竞争功能”概念,通过分析环境对人类的三种功能(提供生存空间、生存资源和进行废物储存转化)及三种功能之间的冲突关系和演变情况来解释环境问题的生态学根源。以汉尼根为代表的建构主义的环境社会学研究对“环境的社会化”问题给予了足够重视。汉尼根指出,公众对环境的关心并不直接与环境的客观状况相关,而且,公众对于环境的关心程度在不同时期并不一定一致。环境问题并不能“物化(materialize)”自身,它必须经由个人或组织的建构。注意到了环境问题的社会化建构过程,并且揭示出这种环境变量建构的社会化机制,汉尼根建构主义的环境社会学研究是一种在建构主义本体论范式下的典型的ESSP范式的环境社会学研究。小结:汉尼根的“建构”概念与ESSP范式的“环境社会化”概念是统一的。三、环境社会学研究与发展走向1、环境科学视野下的环境社会学:(1)在研究主题上(2)在研究方法或分析框架上(3)在研究取向上(4)在与传统社会学的关系上2、社会学视野下的环境社会学:(1)在研究主题上(2)在研究方法或分析框架上(3)在研究取向上(4)在与传统社会学的关系上四、结语:环境社会学研究面临着两个瓶颈问题,即环境变量的属性问题以及生态谬误问题。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环境与社会关系中的某些部分,即SAEP范式及其研究对象和ESSP范式及其研究对象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