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6.00 KB
- 2022-07-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融合教育研究融合教育发展需要哪些支持?第一章融合教育总论五、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第二章融合教育服务对象(一)支持性行政系统的形成第三章融合教育学校建设省政府;第四章资源教室与资源中心教育厅;第五章融合教育中教师的工作态度、知识、能力残疾人联合会;第六章融合教育个别化教育计划民政厅等第七章融合教育班级管理第八章融合教育中的辅助技术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第一章融合教育总论第一节融合教育概说一、定义1、“融合”,美国教育部(2007)定义“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正常发展同伴放在同一间教室一起学习的方式,旨在强调提供特殊需要幼儿一个正常化的教育环境而非隔离的学习环境”2、融合分类:单向融合;双向融合??(二)学校支持3、融合教育越早越好(同意吗?)学校支持的教育理念二、目的学校的导向与气氛1、为特殊需求儿童服务教学中的支持2、弥补教育缺失,追求正义、公正、公平,建设校本课程的定位与教学平衡、和谐、高品质常态教育,让特殊需求学生进管理制度完善、资源教室建设入普通教育环境,并获得教育实效评价体系的改革3、让所有参与者(??)获得进步(三)班级支持三、发展融合教育的依据1、班级所有教师协同合作,尊重随读生及家长1、理论依据:教育机会均等2、建立全班同学关心特殊生的合作、相互尊重的2、法律依据:班级《残疾人权利公约》2008年3、促进特殊生个人成长的班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08年4、构建学校、班级支持系统《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2008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四、融合教育的特点1、融合教育是渐进的(进入班级—观念、环境、(四)家庭支持教学调整—融合:共同生活、学习)1、家庭是特殊生重要的自然支持系统吴淑美老师的融合教育“四级理论”2、家庭对融合教育工作的影响2、每个人都受益,每个人都进步(学校、班级、3、家庭成长(家长的成长)教师、特殊儿童、普通儿童、家长及家庭、社会)4、学校班级对特殊生家庭的关照3、融合教育是关怀、接纳、付诸行动的教育理论(五)支持性社区、社会环境与实践(六)自我支持:对己克制、对人尊重、对事负责、4、融合教育贯通于学龄前、学龄、职业、成人生对物珍惜活,贯通于生涯发展全程\n六、我国融合教育发展现状一、狭义的服务对象(一)工作成效(一)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与训练1、法律政策不断完善;1、请试论述听觉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2、服务贯通性加强;2、教育训练方法3、服务人群类别增加;(1)听力障碍筛查:我国卫生部、中残联等将儿4、融合教育学校不断增加;童听力筛查纳入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内容,列入新生5、公办、民办、私立相结合;儿疾病筛查项目。幼儿园的儿童听力筛查由体检单6、服务区域从城市向农村发展;位完成7、部分城镇、农村融合教育发展成为全国代表(2)康复训练:听觉刺激;语言刺激;发音训练;云南省融合教育现状王建颖《在2013年全省特语言训练;社会交往训练;认知训练;使用科技辅殊教育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具(四)经费支持力度持续有力。自2008年以来,国3、听障儿童教育训练需要的支持家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明确到2020年,(1)建立完善的听障儿童教育训练网络;基本实现市(地)级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2)佩戴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少年较多的县(市、区)都要建设一所特殊学校。(3)重视家长和机构合作,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工我省纳入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的共64所,作;现已建成招生的学校共47所。除迪庆州外,其余(4)融合教育安置形式15所州市学校都已面向社会招生。我省在校特殊教(二)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与训练育学生达16777名。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学生达1、请试论述视觉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4750。2、教育训练方法(二)存在问题(1)学习活动的一般准则:成为活动的主导;改1、自上而下的行政支持系统尚需完善;变活动内容;知道周围发生的事情;鼓励其独立;2、主动开展随班就读的学校、学生数量有待增加;好好利用现有视力3、随班自流、随班就坐现象亟待解决;(2)视觉障碍婴儿的活动:多感官训练;交流训4、普校对融合教育认识不足,教育能力不足;练;定向能力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5、特教资源尚未与普教资源整合;(3)儿童青少年期(义务教育阶段盲生的活动):6、评价体系不完善;知识学习;定向行走;手工;生活常规;职业化培7、持续性生涯关照尚未形成体系养(钢琴调音、机械装配、自行车修理、电话接线第二节融合教育的理论及观念员、按摩、编制等)一、生态观(三)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与训练二、生态社会观1、请试论述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三、教育进步观2、教育训练内容与方法四、多元智能理论(1)内容: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第三节基于共同性与特殊性的融合教育辩证关系社会适应一、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发展的共同性与特殊性(2)方法:情景教学;游戏教学;工作分析;直第二章融合教育服务对象(??)接教学狭义:盲、聋、智力障碍二、广义的服务对象广义:言语障碍与语言障碍(一)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儿童的教育与训练脑瘫儿童1、请试论述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自闭症儿童因(生理、心理)情绪行为障碍儿童2、教育训练多重障碍儿童(1)正确评估学习障碍儿童1)构音障碍评估:自然谈话;指导与检查;构音超常儿童器官检查;听辨能力检查;正确音模仿\n2)声音障碍评估:音调、音量等检查;发声器官积极暗示、引导检查;自然交谈检查(3)行为管理:强化(正强化、负强化)3)流畅性障碍评估:口吃(4)改变环境4)语言发展迟缓:语意、语用、语法的运用(五)多重障碍儿童的教育与训练5)失语症:口语表达、理解、复述、命名、阅读、1、请试论述多重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书写2、教育训练(2)训练(1)医疗康复教育训练1)构音障碍介入:区辨语音;(2)特殊教育训练2)声音障碍评估:教导儿童适当地使用嗓音(听(六)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与训练觉训练;放松练习;呼吸控制;确定最佳音高;维1、请试论述学习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持正确的说话姿势)3)流畅性障碍评估:心理咨询与治疗;指导流利说话(气流、速度调整);类化说话技能4)语言发展迟缓:加入有异议的情境以及实际的应用5)失语症:循序渐进,病人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收到预期效果(二)脑瘫儿童的教育与训练2、教育训练1、请试论述脑瘫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1)多感官学习2、教育训练:运动疗法;引导式教育;特定的环(2)涉及规律的环境境调整(使用辅具、电动轮椅、姿势性摆位及支架)(3)认知训练(三)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与训练(4)直接教学:勤能补拙;替代学习;发现优势1、请试论述自闭症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七)超常儿童的教育与训练2、教育训练1、请试论述超常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原因(1)自闭症儿童注意力训练及对刻板行为的转移2、教育训练(2)遵从简单指令渐进到较复杂指令的训练(1)美国:加速制、充实制(3)给孩子鼓励与增强(2)中国:改革招生、考试制度,采用合理的教(4)学习时间、学习量的控制适度、合理育管理(5)全面综合的教育训练第三章融合教育学校建设(6)评估与教育计划结合(7)依目标进行不断重复的练习(8)坚持每日专门训练(9)每天给孩子个人独处的时间与空间(10)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培养生活自理和生活常规(11)给与一日生活结构和活动结构教育(12)多安排游戏环节和户外活动几乎,增进交往融合教育(?)学校(?)建设(??)能力融合教育—对学生期望的结果(四)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与训练家长相信他们的小孩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1、请试论述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品行障碍、焦虑-会工作、会结婚等等,而且谈到孩子的未来,退缩、社会化攻击行为、不成熟)的身心特点及原是快乐的、有价值的而且被视为成人。总之,因我们希望学生是具有生产力、有贡献的社会2、教育训练成员,遵循社会规范,并且和其他人融洽的(1)药物治疗:抑郁症、焦虑行为、多动症相处(2)心理治疗:劝说、解释、安慰、鼓励、支持、帮助学生发展自我决策能力,能主导做一\n个积极有活力的角色,处理以后将面对的生第四章资源教室与资源中心涯抉择一、融合教育模式《普通班融合重度及多重障碍学生-教资源教室模式师实务策略》咨询教师模式作者:JuneE.Downing翻译:李淑玲巡回服务模式一、全校参与的融合学校有效性建设资源中心模式(一)全校参与的融合教育学校教育配对模式1、学校校长及领导层面—理解重视合作学习模式2、资源教室和资源教师—配合特殊教育班模式3、各班级—开展二、资源教室4、环境与资源—配备(一)概念(二)全校参与的融合教育学校的意义地点:普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1、常态(??)教育、常态学校回归内容:课程、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2、教育公平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3、教育梦—明日家庭、社会良善功能:个案咨询、管理、教育心理诊断、个4、学校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别化教育计划、教学支持、学习辅导、补救(三)融合教育学校特点教学、康复训练、教育效果评估1、以学校和班级为核心,全体学生为本目的:满足具有显著个别差异儿童的特殊教2、平常心育需求3、持续、恒久的全校参与资源教室不仅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是一种4、创新的教育与教学教育思想!5、协同教学与合作学习(二)历史发展(四)融合教育学校结构主要流行于美国、加拿大1913年,艾文(IRWIN)资源方案1968年,邓恩批评特殊班缺点,提出资源教室方案197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研究项目1986年,哈里斯和斯库兹对资源教室定义“由资源教师为障碍儿童提供直接服务和由资源教师与普通教师合作为障碍学生提供间接服务之间的最佳平衡点”香港《融合教育实施指引》“向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士提供机会,让他们能够参与社会上各式各样的活动,如教育、就业、消费、(五)融合教育学校与班级的有效性建设娱乐、社区及家庭活动”1、随班就做与岁半自留现象台湾,重视资源教室建设,建章立制,且将2、措施资源教室安置的特殊儿童数量进行单独统(1)良好氛围计(2)融合教育成为学校、班级常规的重要讨论:随班就读学生包括哪些?构成2、服务内容(3)相关教育活动:残疾认识;残障体验(1)个案管理:以个别化教育计划位核心活动;社会性服务工作;时间引导展开的管理工作。包括咨询、安置、教育诊二、全校参与的融合学校行政岗位职责断、与正常班级教师一起拟定和实施个别化三、融合教育学校、班级评价教育计划等;\n(2)学习训练:对各类有特殊教育需求的诊断/咨询区;学生进行个别教学、辅导、训练、独立学习、观察/训练区;完成作业等学习训练活动;康复训练区;(3)康复训练:对有语言、动作、行为、教学资源区;肢体等康复训练要求的学生进行有计划的阅读/会议区;康复训练;信息资源采集编辑区(4)心理咨询:为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二类资源教室:面积60—100平方米,1—2补救训练和必要的咨询辅导;办公区;(5)巡回辅导:资源教师利用资源教室的会议/接待区;设备与资料,对普通班级教师与学生提供技诊断/咨询区;术支持和辅导;观察/训练区;(6)资源中心:协助全校教师和有关的教康复训练区;学人员,使用资源教室的设备教学资源区;(7)转介服务:包括校内转介与校外转介。三类资源教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下,1间校内转介是指校内的胶原质和弹性调整;校办公/接待区;外转介指毕业转介、转学转介、专业转介(将学习/训练区;学生转介给不同的专业人员或邀请有关专教学资源区;业人员实施多学科诊断或介入)等(3)设备(四)资源教室建设常规设备(桌椅;柜;置物架)1、类型办公设备(?)支持性资源教室试听设备(?)部分时间资源教室康复训练设备专门类型资源教室(4)资源类别(“软件”)2、基本要求筛查/评估类工具(?)(1)要有固定的场地(确定的、稳定的,图书音像资源(?)不是共用的)玩教具资源(?)(2)基础设施达标,考虑安全因素(墙面、(五)资源教室的工作流程地面、通风、采光)调查分析→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执行教(3)要有固定的工作人员(1-3名;教师资学计划→配合普通班级教学→教学评估格证;专业训练)(六)资源教室的管理(4)要有固定的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图1、责任到人书、音像资源;特殊教育、教学专业资源;2、各项规章制度各类康复训练资源)3、活动日志(5)要有固定的工作任务(严格按照工作4、安全保障计划、流程完成任务,避免随意性)三、资源教师与资源中心3、规划1、核心与灵魂!(1)整体用房面积2、素养一类资源教室:面积100-120平方米,2—4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学素养二类资源教室:面积60—100平方米,1—2扎实的学科教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教育学心三类资源教室:面积60平方米以下,1间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2)功能规划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一类资源教室:面积100-120平方米,2—43、要求办公区;规划设计教室接待区;建立运作机制\n进行教育诊断3、对每位学童的需求要有所认识;个别化教育计划4、预先规划;设计教学活动5、要有弹性—改变是无可避免的事情;行为管理6、和家长保持联系:他们是你重要的连接;专业整合能力7、阅读、阅读、再阅读;与家庭社区合作,寻求支持8、只要你还可以享受,就继续教下去,不了解政策法规必退休;4、资源教师团队9、行为举止要有专业的表现。你的工作岗(1)主持人位对于我们这个社会是很重要的,就像是医很强的专业能力;生、银行家、律师或企业人士一样的重要;丰富的实践经验;10、请记得,你可以改变这个世界组织协调能力;(二)资源中心专业整合能力1、跨学校的服务机构(2)专业型资源教师2、职能特殊教育专业教师;3、服务途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心理辅导4、规划等工作人员;5、制度建设辅助技术专业资源教师技术指导;5、随班就读教师技术培训、科研指导;(1)班主任、科任老师儿童咨询、诊断、转介等相关服务;很强的专业能力;随读生统计;热爱本职工作;班地区资源教室管理较强解决问题能力;培训与咨询;愿意改变与调整巡回指导;6、随班就读与资源教师的关系评量与转介;目标、方向统一;直接支持与间接支持协调性;请仔细阅读P127--133及时反馈第六章融合教育个别化教育计划(IEP)7、资源教师工作《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1)明确学生在哪里当你看到这套课程,你将怎样操作?(2)安置一、个别化教育计划(3)拟定个别化融合计划(一)定义(4)拟定咨询计划为了落实个别化教学编拟的为某位学生提(5)执行支持服务供的最为适合其发展、给予最恰当教育服务在班级中开展的工作:的文件与班级师生建立良好关系;(二)作用训练小伙伴;1、个别化教育能够实施的总设计,是使特教具、教材、作业调整;殊需求儿童获得合适教育服务的保证环境调整;2、教师、学校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的承诺,带领宣导活动这一承诺会受到家长、学校、社会的监督和一位老师的十戒检查1、寻求建议。没有谁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是3、沟通了教师、家长、社工人员与儿童,专家的身份;沟通了儿童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2、做事情要有条不紊;活,让各类参与教育的人员能相互交流、相\n互配合,在明确目标引导下从不同角度实施心障碍学生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并应邀请个别化教育身心障碍学生家长参与其拟定与教育安置4、是教师在这一阶段内作计划、设计教学我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活动、安排教学环境、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依据。也是对儿童做教育评量的重要依据(2010-2020年)》向特殊教育要效果的时代来临了!99-457公法,1986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二、国内外发展现状101-476公法,1990个别化转衔计划美国:94-142公法,1975“要求学校必须105-17公法,1997个人未来生活计划对每位身心障碍儿童发展一套个别化教育台湾:《特殊教育法》各级学校应对每位身计划并执行之”心障碍学生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并应邀请99-457公法,1986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身心障碍学生家长参与其拟定与教育安置101-476公法,1990个别化转衔计划我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105-17公法,1997个人未来生活计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台湾:《特殊教育法》各级学校应对每位身(2010-2020年)》三、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拟定(一)操作程序(二)具体操作内容可疑→筛选→鉴定→安置→接案→教育诊1、教育诊断断→拟定IEP→教学→再评量(1)教育诊断的功能具体内容:了解儿童教育需求(儿童的身心特点、优弱1、接案:面谈、试读、编组势、潜能、障碍、生活环境)2、教育诊断:对学生作全面的测评,生长找到教学起点发展史、儿童基本情况、生理发展、智力适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的重要依据应力及视听动作发展及形成原因分析,教育(2)教育诊断的特点:个别化、现场性、诊断结果,学生优弱点,教育建议等等辅以科技辅具、多元化、生态化、给出教育3、拟定IEP教育计划处方4、根据IEP,设计教学活动(3)教育诊断的框架5、实施教学,运动教法、教学策略,由相临床诊断关人员完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原因分析6、教学评量:对教学过程、结果的评议教育建议与对策\n(4)教育诊断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教师的教育观念调查法(谈话法、问卷法、产品活动分析法、教师的素质与人格个案法)、测验与评量班级管理能力(5)教育诊断所需表格:《家庭访谈调查教师间的配合表》、《社区生态环境调查表》、《日常一日例三、班级管理的原则行活动调查表》、《学生兴趣调查表》、《学生1、安全学习态度观察量表》、《学生学习特点调查2、快乐向上、形成良好班风表》、《半日功课表》、治疗师评估内容3、调动学生自动自制的参与性2、课程评量4、全面与重点、整体与个别相联系(1)什么是课程(讨论)5、正面教育为主,强化正向行为(2)课程分类6、定期评量发展性课程四、融合教育班参与者的担心与希望适应性课程特殊儿童的家长:生态导向课程担心孩子不被理解,受欺负;希望孩子和同职业教育课程学很好交往、互动,每天快乐上学普教课程普通儿童的家长:以“发展性课程”为例,讲解课程使用担心特殊孩子在班上不守纪律,影响教学秩第七章融合教育班级管理序,因而出现排拒行为第一节融合教育班级管理概述四、班级管理日常工作流程与主要工作内容一、目的1、特殊生入班咨询通过普通学生与特殊学生共存、共生的班2、班内通告及编入组内级,建立共享、共欣赏、共进步的和谐、互3、座位安排动的教育教学团队,为特殊需求学生创设无4、建档障碍生活、学习、活动环境。5、召开个案讨论会,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普通班:6、拟定班主任工作计划1、以教育教学为目的的特定群体7、拟定学科教学计划2、班级团体规定性与规范性8、班级环境和气氛管理3、团体利益与个人需求的整合与矛盾9、班级融合教育时空管理4、师生共度一天时光10、班级人际关系管理融合班级11、班级常规管理1、满足儿童含特殊儿童的群体生活需求12、班级安全教育2、提供给儿童学习场景与学习条件13、班级卫生健康管理3、促进儿童发展与成长14、班级心理辅导4、在不断判断调整中进步15、班级资源与科技辅具运用5、给予个别化教育服务16、义工管理二、影响因素17、一日活动管理第二节同伴教学一、历史1、贝尔—兰卡斯特制(印度、伦敦)导生制:老师→年龄大的学生→优秀学生教年幼或学习差的学生2、加德纳(美国)同伴教学对学生情感和态度领域的影响3、古德莱德(英国)\n《以教促学:同伴教学导论》,标志着英国教育对同西安教学兴趣的复苏《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下帏讲学,4、我国同伴教学弟子传已久,或莫间其面”(1)《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2)陶行知:小先生制—同伴教学在中国《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自觉自为的行动研究二、融合教育中的同伴支持策略三、同伴教学四要素三、活动前的调查分析1、编制有系统结构的教材1、对学生、教师、家长开展“参与态度”“参2、创造良好的同伴教学环境与内容”的同伴支持问卷调查3、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训2、普通学生调查表4、教师进行密切的监督与指导3、随读生家长调查表四、合作课堂四、选择助学同伴1、四项帮助准则1、学生自动报名适时要求帮助2、班干部及老师一起评议恭敬地提供帮助五、为小同伴提供支持帮助庄重地接受帮助1、方法与技巧友好地拒绝帮助2、帮助小伙伴进行分工2、互帮互助为最佳状态3、同伴助学实践活动第三节同伴支持活动的实施4、整合家庭、社区助学资源一、开展同伴支持的意义1、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2、提升学生宽容、大度、互助友好的整体品质;3、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4、解决学校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和困难二、开展同伴支持活动的流程请参看P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