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复习资料 7页

  • 81.50 KB
  • 2022-07-29 发布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形态:事物与其特定功能结构相关联的外在特征。完形质:由知觉结构所形成的事物特性,如曲调、风格等。技术规定性:物质产品生产所依据的制作要求。形式自由度:产品形式在设计创造中的变化范围。意境:由产品实体与空间、形象与意义作用于人所产生的精神境界。功能:产品能满足人的需要的特性或对人发挥的效用。需要:需要作为人的属性,反映了人的生存对外界的依赖性。审美价值:事物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的性质,具有直观性。审美淘汰:从宜人性和精神功能出发,在产品选择中做出的否定。实践活动:人的由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它是一种对象化过程。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特有的生存式样的系统,它与自然相区分,具有不同形态的特质。生态系统:指有机体与环境之间形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系统。设计:一种综合性策划和形式创造活动,作为生存的前提,它以观念的构思形成产品的表象。时尚:在生活方式的选择上所形成的社会流行倾向。市场机制:依据商品交换原则形成的社会资源分配方式。形式美:事物形成因素的自身结构所蕴含的审美价值。技术美:人的劳动物化在产品中对自然规律的揭示所形成的审美价值。功能美:实用产品所具有的合目的性特征的形式表现。艺术美:以表现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艺术作品的美。生态美:与满足人的生态需要相关联的审美价值。符号:以某种媒介来指称或表现另一事物的信息载体。语构学:符号学中研究符号之间结构关系的学科。语义学:研究符号与它所指涉对象的关系(即意义)的学科。语用学:研究符号与使用者或环境关系的学科。传播:信息由发送到接受的过程,有不同模式和多种组成要素。风格:设计师创作个性的表现,它是产品的形象体系及其表现手法在结构上的统一。装饰:外在于产品功能结构的形式因素,用于满足人的精神和审美需要。线性造型:以线条的律动和情感性表现为主要特征的造型。通用性设计:非个性化的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设计,如中国古代建筑和传统服装等的设计。虚与实:中国传统器物风格范畴之一,指空间与实体的互动关系,可以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和实体感。文化形态的划分,三分法:器物文化(精神)、行为文化、观念文化1.如何统一设计的文化取向和市场取向,通过市场机制促进文化的健康发展?答:产品的创意设计能否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与市场调查核对市场需求的把握有直接的关系,实践证明,产品的设计不仅要确保良好的功能,还要有优异的外观包装设计以及合理的价格定位,最终决定商品命运的是消费者,只有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才能取得成功。消费者被看做是市场伙伴,他们决定着企业的生产,因此也就间接的决定了企业的盈利或亏损,消费者的行为是制定企业战略的出发点,也是企业确定产品策略以及产品功能、价格和信息设计的基础。也就是说对市场的占有就是对消费者心灵的占有,这样可以使设计产品对市场的占有经久不衰。消费的购买行为一般受消费定势的影响,而消费定势一旦形成,便在商品的选择中表现出明显的个人偏好,感觉因素和社会时尚的影响就越大。这种消费定势的形成,首先与商品质量有关,并且能够在高质量的基础上能够取得商品的独特性,即品牌特色,产品内在功能和外在形态的独特性构成了产品的品牌特色,这种特色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特点形成的,没有特色的商品必然会淹没在同类产品的汪洋大海中。市场需求会不断推动产品的更新换代,在产品市场的开发中,设计的目标是指向未来的,只有根据人们的潜在需要去主动开拓市场,引导消费时尚,才能提高生产的预见性可主动性。从而促进产品的文化价值与商品价值的健康发展。2.简述人的实践活动的双向结构产生出的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实践内容通过主体的活动而内化为主体的心理结构,即从感觉运动方面向意识和思维转化,塑造出人化了的感官、意识和文化心理另一方面实践内容通过活动而外化为客观的物质产品,生产出按人的一定目的改造了的自然物,它们构成了人工自然和对象世界3.人工形态中,材料、结构、形式与功能之间是怎样关联和互动的?\n答:从一般系统论的观点看来,任何人工产品都是有各种材料按照相应的结构形式组合起来的系统,以实现特定的功能。结构、形式和功能成为人工产品所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其中,材料是产品物质基础,结构是产品内部不同的材料的组合方式,形式是产品材料和结构的外在表现,功能则是产品与外部环境的互相作用,从而构成了对人的一定效用。   1材料是结构的基础。 2产品总是由材料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起来的,从而发挥出一定的效用功能。3产品的形式是材料和结构的外在表现 4 产品的功能是产品动态系统产生一定活动方式的能力。4.商标形象设计的五方面要求①商标形象应该构成一个视觉完形,使之能从背景中突显出来,给人鲜明的印象②具有独特性,有自身的特点,与其它商标区分开来③尽量简明,使人过目不忘④富有寓意性和象征性,使商标的意义更加丰富⑤富有艺术感染力,给人以艺术的快感5.简述人工形态与自然形态的不同之处首先,人工形态的东西是具有符合人的目的性的特点,自然形态并不以符合人的目的性而存在为前提,也只是一种符合自然演化的“目的性”其次,作为人的劳动成果,人工形态必然打上劳动主体即人的烙印,具有人的主体性特征,反映了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需要、目的、意向和心理特征再次,人工制品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成为特定社会文化的产物,这就使人工形态总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演化6.简述技术和艺术的异同技术和艺术都是具有生存形态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生产形态,两者分别属于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不同领域技术和艺术在于满足人的不同需要,技术具有改造自然的作用,艺术活动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审美效应发挥认知的、教育的心理调节的功能都包含着人的主体因素和外在的客体因素,技术主体因素由人的经验、知识技能组成,客体由工具、材料、能源组成,艺术主体则更侧重形式感受、情感体验和思想情感等,都包含知识的成分,技术对于科学知识的依赖程度高于艺术。技术能力与艺术技巧之间有某种相通之处。7.什么是结构,简述产品结构的一般特点,并对结构的特点做出理解产品中各种材料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方式称为结构,结构一般具有有序性、层次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层次性:指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的不同,它的结构可能包含零件、组件、部件等不同隶属程度的组合关系有序性:指产品的结构要使各种材料之间建立合理的联系,即按照一定的目的性和规律性组成稳定性:指产品作为一种有序的结构,无论是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他的各种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都能保持一种平衡状态8.何谓文化,为什么说设计的文化内涵和品味是决定设计质量的关键?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特有生存式样的系统,它与自然相区分,具有不同形态的特质。①计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体现出特定的文化传统与生活习俗。②品的设计是实用与审美相统一,涉及了科技文化与整个人文文化的联系③产品设计是以当代文明的技术因素来满足人们生活和文化需要。④产品设计也是人的生活方式的设计,必然作用于人的精神生活和个性心理。⑤计的文化内涵和品味是决定产品的适用性、工艺性和审美表现力,这三个方面决定了设计的质量。9.何谓文化整合?设计为什么能将科学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内涵包含在自身之内?文化整合:就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①文化整合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综合的过程,它是通过设计师的主体创造性实现的。从产品与消费者和环境的关系上看,产品设计包含了三个方面的综合:其一是产品自身属性的综合;其二是有消费者本性所构成的属性综合;其三是与产品在特定环境中发挥作用的条件相关的属性综合。 ②从创造思维的特征上看,设计是感性和理性的综合。③设计构思过程中,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科学知识、设计师的概括能力以及符号语言等理性的东西,总是与形象的、激情的、直觉的、无意识的、感性的东西交织在一起的。④从设计的专业和知识领域看,产品设计是结构与造型的一体化,是工程设计与工业设计的结合。⑤设计的文化整合原理,不仅体现在结构设计和造型的一体化,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的统一上,而且还体现在这一系列工作背后的知识和文化的相互关联上。这就是说,要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设计的最终目标。设计是推动生产发展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的手段。全面提高设计师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觉,是实现设计文化整合的根本保证。设计自身体现了科学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内涵。10.何谓生态设计,它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作用?设计怎样体现出生态美?答:生态设计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对人工自然进行生态优化的设计活动,在设计过程中着重于人与生存环境的共生关系,使产品降低消耗、防止对外界的污染,以构成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n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生态设计在与实现无废料或少废料的封闭循环式生产工艺,以便通过物质或能量的多层次的分级利用既节约资源和运输成本,有减少废弃物以保护环境。城市环境的生态设计关系到整个城市的环境效益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拥挤成为都市生活的一大特征,交通的拥挤,不仅堵塞车流的行进,而且造成事故的多发。城市绿地和园林建设是改善城市生态结构的重要途径,不同的植物群落具有除尘杀菌,吸毒抗污、消除噪音、改善小气候和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功能。城市环境的生态设计,首先表现在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与景观的统筹规划上,树木是城市造林的手段,为建筑物、街道和广场提供造型的多样性,它可以转化尺度,引导视线、分割空间的作用,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在设计住宅和室内环境时,要充分考虑到人对环境的各方面要求,其中包括:防护和安全性、稳定性、独立性等,保持视听和大气的清洁,给人以舒适感和温馨感。产品的生态设计,可以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废旧材料的回收利用,拒绝华而不实和过分铺张浪费的过度包装,注重环境效益和真正的生活质量。科学技术社会应用的人文化趋向,使生态设计观念进一步渗透到城市规划建筑和环境设计、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领域,形成了对这些设计的一种导向和组织管理模式,以便为人的未来生活方式勾画蓝图。设计从根本上端正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要控制和治理目前存在的各种污染,而且要彻底改变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尽可能节约资源,并把资源更有效地转化为产品,做到循环使用,以彻底减少和摆脱废弃物的污染,从而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内在的统一起来,使生态设计成为环境和产品设计领域的侧重点之一A.生活环境的洁净感和卫生状况;B.环境的宜人性,可以给人以生理和心理的舒适感;C.道路的畅通和交通的发达也是直接关系到人的状态;D.空间的秩序感,布局的合理化和情感化,城市功能和结构的多样性;E.人的生命体验与对象世界的交融和谐11.生态美的理论意义生态美的研究把主客体有机统一的观念带入了美学理论中,有助于建立人与环境有机联系的整体观。这对于克服美学中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具有决定意义。其次,生态美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人们生态文化观念的发展和确立健康的生存价值观。再者,生态美的研究为克服技术的生态异化指出了解决的途径。12.设计产品作为一种人工客体包含三方面组成要素①由人工客体固有本性所构成的属性综合②消费者本性所构成的固有属性③与人工世界中客体起作用的条件有关的属性综合13.什么说人的形式感的形成是审美以及形式美产生的根源?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的形式感形成的根源,特别是生产方式对人的节奏、韵律和均衡等感受特性具有直接的影响。人时刻处于某种社会实践中,所以人具有一种形式感,可以通过形式因素的感知产生特定的审美经验,形式感构成了人的审美感受的基础,它是人的审美活动的重要心理条件。所以说,人的形式感的形成是审美以及形式美产生的根源。14.在设计中如何调动艺术美和装饰性因素的作用?艺术因素是构成设计的重要内容,然而产品和环境的设计却要将艺术因素融入物质生产领域,从而创造更具有艺术韵味和精神内涵的现实生活,对艺术美的感受离不开艺术形象和艺术媒介,艺术作品是以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象具有直观性或可感性,艺术形象是感性具体的,形象所具有的真实性是艺术的生命,艺术家则要通过一定的工具和材料进行艺术生产,因此,每一种艺术都有它自身的物质载体,物质媒介的这种特定性决定了艺术所运用的只能是同质媒介,造型艺术中有5种形象的构成要素,这就是线条、形的组合、空间、光影和色彩,另外,设计师重视对于艺术抽象的研究也是很有必要。15.自然对象、技术对象、设计对象与艺术对象之间有何区别?答:自然对象是天然固有的,而其他对象则是有人工制作的技术对象昰依据自然规律构筑的,其技术制作和功能的发挥具有确定性,同时它又是按计划目标制作的,具有预期性;     设计对象同样是按计划目标制作,也具有预期性。但它还有审美效应,由此产生了某种不确定性。艺术对象同样具有审美效应的不确定性,然而它与设计对象的区别之一在于具有不可重复性,此外还具有非预期性,往往诉诸于直觉和灵感,这也是它与技术对象和设计对象的不同之处16.什么说人的需要是设计灵感的源泉?\n答:需要是人对世界作用的动因,作为人的一种心理过程,它是人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是人的全部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从需要的存在状态看,需要有现实性需要和潜在性需要,现实性需要是已经存在的且有具体指向的需要,而潜在性需要则是虽有或缺性感觉但并无具体指向的需要。由于没有具体的指向性,所以这种需要还不具有现实性,只是一种潜在状态的存在。只有当这种需要的对象出现以后,这种潜在的需要才能转化为现实的需要。由于设计是带有规划性质的创造活动,它的目的是指向未来的,所以它的着重点在于不断满足人的潜在性需要。也就是说,设计师在从事设计活动时,应该树立的第一个观念便是如何把握不同人以及社会的需要,并为满足人的潜在需要提供具体对象来开拓市场和创造市场。所以说,人的需要是设计灵感的源泉。17.什么说审美活动是由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划分出来的?审美作为人类的一种自我意识,它是在对象中对于自身的关照。审美价值的产生正是根源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这种意义上说,美的本质和根源在于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因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正是将自然人化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人本身的感官和心理也完成了人化,同时又服从于自然的规律,这就是文化教养的过程,也就是说,审美价值的产生一方面以外在物的塑造为条件,另一方面以人的感官和心理的塑造为根据,只有在两者的对应和同构中,人们才能感知到事物的美18.高科技时代,技术美的意义何在?首先,技术美不仅是当代的一种审美形态,而且也是人类原发性的审美形态其次,对技术美的历史研究表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始终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和制约其三,技术美作为工业产品和人工环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它是产品合规律性与合社会目的性相统一而取得的自由形式,作为人的创造物,他超越了技术的自发性,突出了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的社会目的性特征其四,美在和谐,技术美强调了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其五,技术美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环境中,通过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可以发挥技术美的审美教育职能19.信息(或文化)传播的因素有哪些?(①所传播的文化必须具有共享性②传播关系的建立③传播媒介的运用)受语境、代码和接触手段的影响,此外,传播信息本身还可能存在内部的或外部的干扰。20.为什么说市场效应具有二重性?它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是什么?答: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商品作为一种设计成果,它是在文化进化过程中整合的产物,因此具有特定的文化价值,同时商品作为物质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又要服从于市场机制。要认识市场市场效应存在的二重性,就要从文化价值与商品价值概念的分析入手。商品的价值是由价格来体现的,商品的价格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可发挥多种积极的功能。首先,价格具有传导市场信息的作用,人们可以从价格的变化中看出商品相对稀缺的程度。其二,价格可以发挥调整资源配置的作用。价格的变动直接引起供给和需求、生产和消费的变化。其三,价格起着控制成本、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从而使生产企业提高生产率,降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有所不同,文化是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和从事自我创造和发展的主体,文化价值是指某一事物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所具有的意义,而最高的文化价值在与实现真善美相统一的自由境界。因此,不能把产品的文化价值简单的理解为产品的使用价值。市场效应的消极方面表现在商品的价格取决于消费者对它的效用评价和需求程度,而不完全取决于它的生产成本。商品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可能产生矛盾和对立,首先也是市场效应的二重性造成的。此外,大众的实际文化需求,由于多重中间因素的折射而反映在市场需求中,会变得扭曲、模糊不清甚至产生颠倒。这是市场机制难以避免的一种“哈哈镜效应“。这种效应会引起各种市场假象。在时尚潮流中,利用人们的物质欲望和攀比心理不断形成的销售高潮。在这些潮流中,低层次的需求被夸大,而高层次的需求却被掩盖了,由此造成商业的畸形发展。由此看来,市场可能造成扼杀文化创造的现象。21.中国传统器物的风格研究形成了哪些范畴?巧与拙、浓与淡、雅与俗、虚与实22.自然形态的情感内涵由何而来,在功能层面对人有何启示?答:自然形态的情感内涵产生的原因:第一,人类与大自然充满热爱之情,因为它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依托,它是构成人们生活的天地。人们咏唱日月星辰,也赞颂田园山水。它们不仅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和有序,而且在与人的生活联系中被人格化了,赋予了人的意义,也具有了与人情感的契合。第二,与无机界相比,有机界是一个更加色彩纷呈和生意盎然的世界。在生物的每个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偶然性的变异。这种变异可能适应于环境条件而有利于生物的生存,也可能不适应于环境条件而不利于生物的生存。产生有利变异的生物容易存活,并在生殖中将这种有利的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产生不利变异的生物不易生存,从而被淘汰。自然选择的创造作用在于通过环境对生物发展的影响,使生物的变异、环境的淘汰和物种的遗传相互作用的结果。\n第三,自然形态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统一尺度的规律作用,这种尺度关系是同地球引力场相联系的。各种生物形态的美,都是与它自身的生物种属的特点相关联的。每一种属都有自身的尺度,从而构成特定的和谐。功能与启示:对于自然形态的功能机制具有的启示作用,人们经历了一个历史的认识过程:一开始只是零散的和外在的了解。建筑师根据王莲叶子里有气室而浮在水面的特性,设计出具有薄膜结构的建筑造型;1851年伦敦博览会的水晶宫利用钢架和玻璃。结构庞大、轻巧,而内部宽敞明亮,为现代建筑的发展开辟了道路随着生物科学的进展,产生了仿生学。从生物现象和过程中抽取出适用于技术系统的原理和结构,作为发展新技术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根据蜻蜓和蜜蜂等昆虫具有复眼这一仿生学原理制成了光学测速仪,可以精确的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根据鱼类流线型身体适合在水中快速游动的原理制造的潜艇比原来的潜艇提高了百分之二三十等。  在自然形态中,最富于情感意蕴最具亲和力的便是人体了人们常把自身的比例视为最美的比例,随之产生的就是以人体比例为基准和尺度,使建筑模数化。其中既着意于建筑尺度与人的适应性,同时也包含了对人体美的模仿和赞赏。23.在功能形态中几何造型与有机造型各有什么优势?答:产品是以功能效用的发挥作为核心和目的,从这种意义上说,产品是依据功能造型的,所以它属于功能形态。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开创性工作之一,便是进行了工业产品形式的纯化,它强调以几何造型为主,使产品形式单纯明快、轮廓简单,为工业时代的产品造型开拓了道路。利用几何形体来构筑的产品造型,离不开点线面的处理,具有抽象性,它是以数为基础,构成不同数量的比例关系,设计师可以将和谐与比例的法则运用于产品的功能形式上,如通过形式和色彩的单纯化来达到简洁和统一的效果,使产品有着丰富的造型,增加亲切感和舒适感。但完全遵循比例原则就会使艺术缺乏生气,对于抽象形式的选择,不能完全依据理性。而且会使建筑师丧失自身个性的表现。而有机形态是指可以再生的,有生长机能的形态,它给人舒畅、和谐、自然、古朴的感觉,但需要考虑形本身和外在力的相互关系才能合理存在24.对人的需要如何加以划分,它对设计有何启示?答:关于人的需要类型,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首先,根据其发展的过程,可以将人的需要划分为天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人是动物进化而来的,动物性需要作为人与动物工友的自然属性,便属于天然性需要。它们是以本能的形式出现的。天然性需要以扬弃的形式包含在社会性需要之中,并从属于社会性需要。其次,从其社会功能上,可以将需要划分为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需要。前者包括衣食住行等,它们是与人的生理和物质活动相关的需要;后者是以真善美为核心与人的精神活动相关联的需要,如认知的、审美的、社会交往的需要。再者,从其存在状态上,可将需要划分成现实性的和潜在性的。现实性需要时已经存在的且有具体指向的需要,而潜在性需要则是虽有或缺性感觉但并无具体指向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做了进一步的充实和重大调整,把人的基本需要划分为六个层次:其一为生物需要,包括安全需要,即对饥、渴、性、休息和安全防护等方面需要的满足:其二为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其三为受尊重的需要,既保持自身人格的独立和取得个人价值认同的需要。上述两项反映了对于社会交往方面的需要:其四为认知的需要,即求的对于事物认知和理解的需要:其五为审美的需要,即对于秩序感、和谐和美感的需要:其六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既发挥自身潜能以求得发展的需要。启示:“需要是创造之母”。人的需要是设计灵感的源泉。对于审美创造来说,人的需要也是它的灵感源泉。人的需要反映着人的本质,这种需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正是人的发展程度的一种表征。产品的设计正是以满足人们生存、享受个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的,因此对于人的需要的意识和把握成为设计师从事审美创造的前提。25.审美具有超功利性质,而功能美却是对其合目的性的关照,这是否是矛盾的?这不是矛盾的,这正是美学所研究的美感的矛盾二重性的问题,就是美感的个人心理的主管直觉性质和社会生活的客体功利性质。美感的社会功利性与个体心理的直觉性是并存的,这说明审美活动是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反应方式,人的感官虽然是个体的,具有超功利性,但经过长期的文化教养,也成为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感官。例如,人的形式感是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自觉形成的,人们会产生审美愉悦,这种形式美构成了一种秩序感,为社会带来明显的功利效果,这里便体现了主观直觉的非功利性与客观的社会功利性是可以并存的26.为什么说审美需要具有参透性,它反映在人的多种活动之中?\n答:审美需要是人类的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确证。从本能欲望过渡到审美需要,它既是一个社会性的历史过程,也是个体性的情感过程,情感是与有机体的需要相联系的,同时又在社会环境中,特别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人的审美需要,一方面可以通过单独的精神活动来获得满足,如艺术欣赏或艺术创作;另一方面它也融合和渗透在人的日常生活和物质活动过程中。在获得某种物质或功能满足的同时,也会追求在审美上的满足。在人的衣食住行中,当基本的物质需要满足时,便发生相应的审美需要。因此,物质消费中的审美要求具有一定的从属性,它是以前者为取向的;同时也具有伴生性,使人的任何物质活动本身也充入精神生活的内容,审美活动的渗透性,使人的日常生活也转化为一个审美世界,整个生活环境都成为人的价值和意义的表征。这样就使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充满愉悦和情感体验。27.符号和信号的区别何在?符号种类怎样划分?信号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一种即时的物理刺激,可以传递信息,但却不具有客观的指称,信号所传递的信息往往与信号之间存在一种自然的联系,而符号却是人为设定的表征系统,就是说符号是媒介、对象指涉及解释三者构成的。从符号媒介如何表征对象的角度,可以在对象指涉方面将符号分为:①图像符号②标示符号③象征符号从符号媒介的性质上分为:①性质符号②单一符号③规则符号从符号的解释关联中分为:①名辞符号②命题符号③论证符号28.产品语言作为一种形象化符号,如何表现它的意义?①产品上所使用的产品语言,它的每一个符号构成都应该从属于这一确定的符号系统,使整个符号序列保持其内在的同调性,保持产品造型的格调统一性和完整性②产品造型的新异性或产品语言的变化程度要以人们能够接受为限度,否则难以取得良好的市场效果③各种产品和环境不仅要利用符号增加可识别性,而且符号的信息量必须超出一般认知所需的数量,以便在各种环境干扰下和不同的接收者中,都能保证足够的信息④品语言作为一种表象符号,不仅具有认知功能,而且也以它的形象特征和意义蕴含而具有审美功能①产品语言要具有整体性,使各种造型要素趋于稳定②产品语言要具有同调性,这样才能保持产品造型的格调统一和完整性③产品语言要不断创新和变化,要适应人们的消费文化和生活习俗,便于人们认知和识记29.从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视角为产品设计提供了哪些规范和要求?语构学规范可以概括为:①把握各种数学质的特征,发挥形式美的作用:其中算术质(节奏、比例、韵律)、几何质(景深、位置关系)、拓扑质(多样性、立体感和形式感)②完形规律的运用:注意图形的闭合、相似和对称以及连续性效果,以独特性构造完形③注意结构要素在坐标系中的状态:可利用水平、垂直或倾斜而取得稳定的、突出的或动态的感觉,并保持重心位置适当④在几何关系变换的基础上取得秩序感,处理好秩序与复杂性的关系⑤注意造型形态的单义性和多义性⑥处理好造型与环境的关系,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具有主导性或中立性,其指向可发散或集中语义学规范:①产品语言的可理解性:应具有同调性、无认知障碍并易于学习识记。此外,与文化背景相关的语义内容也应具有可认知性质②传达方式的内在性:首先对产品的功能意义和使用方式给以直观的呈示③造型具有完形张力和简洁性:使其形象鲜明,具有独特性,并能引发一定联想,其指向可以是集中的或发散的④通过形态转换取得审美表现力:体现人文价值,并将物质要素转化为情感符号同时强化秩序感⑤造型应具有时代的适应性:使它与时代的精神和文化特征相适应,以带动生活时尚的发展。同时可依据产品的整体印象来判断它对市场的适应程度⑥保持必要的信息冗余度:使造型传达的语义信息量大于所需的基本信息量,保证在干扰和损耗的情况下能够辨认语用学规范:①以人为中心的尺度适应性:它表现在与人的直接或间接联系上,以及对社会普遍的及针对个人的尺度关系②空间视觉效果:造型应考虑到背景、辐照和视觉后像的影响,以便使产品适应不同环境条件③造型的整体性效果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整体布局中使强对比处于中心或用补偿对比加强整体效果。各构件之间保持整体的相关性④运动的适应性:应考虑重心位置等对人在使用产品中的影响,以保持产品的稳定性⑤设计的工艺可行性:所用材料和工艺应与现有生产技术条件相适应性,这是产品经济可行的必要条件⑥产品类型及市场前景:根据产品类型特征选择造型款式并顾及市场接受程度30.运用符号学原理来分析不同的标志和广告的设计。报刊或街头广告:由标题、插画和部分文字说明构成。这类广告的画面总体应该保持平衡,以便看起来使人感到舒适稳定。画面应形成视觉的流动感,使消费者的注意力不断转移到不同部位,以达到全面的效果。人的目光一般是从左向右移动,通过线条或手势以及空白的处理可以使目光流动,并停留在画面的若干关节点上。注意画面上比例的处理,它可以产生一定的对比,或使整体保持匀称。在表达主题时不要过于复杂和繁琐,以便使画面简洁而醒目。品牌商标应放在广告的中心位置,给人以清晰的印象。影视广告:要利用动作花来表现主题,视觉画面的接受比听觉要快。\n展示某些商品的使用过程作为示范,可以使广告有更大的说服力。广告要寓告于乐,提供某种娱乐价值,增加可视性效果。31.为什么说风格的形成是设计师走向成熟的表现?设计师是设计的主体,设计师的风格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风格,一件产品是否具有市场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风格,往往畅销的产品都是能被消费者所记住,并且具有鲜明的风格,从这点上说,设计师所设计的产品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可就标志着设计师的成功和开始走向成熟设计师的如果没有经过长期艰苦的创作,风格是难以形成的,而且一旦这种风格形成了,就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从而被别人所认知。因此,当设计师的风格已经形成了,也就说明设计已经到了一种比较稳定的阶段,标志着设计师的成熟。。风格表现了设计师独特的创作思想、艺术追求,也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因而风格的形成是设计师走向成熟的表现32.不同时代、民族和地域特点对产品或建筑风格的变迁有什么影响?设计是通过文化对自然物的改造和重组,它具有文化整合的性质,因此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民族那里,设计的风格必然呈现出迥异的、时代的、地域的和民族的特征。在这里,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和生产力水平,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和自然条件、不同民族的性格和审美情趣必然通过设计风格表现出来,成为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历史见证。当然随着科技内涵的增加,产品的技术性特征越突出,这种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便越淡化和隐蔽33.为什么说装饰变革可以成为风格变革的先锋?建筑、家具和织物中自觉的表现出来的新奇的装饰形式和图案与欧洲所有的传统形式都截然不同,这使装饰直接成了变革的先锋。同时装饰增强了设计者们的自我意识。正是从产品装饰的变化中开拓了现代主义产品风格,装饰的变化成了新风格的先导。34.如何实现对产品造型意境的营造?答:意境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也是表征设计产品和审美感受的概念。对于艺术设计品的鉴赏和感受,可以使人进入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统一的精神境界,是审美主体超越感性具体的物象,领悟到某种宇宙或人生真谛的艺术化境界。意境是强调意与境的结合,是这种境界贯注了情思和理趣,形成情景交融。意境具有虚实相生的特点,设计的产品或环境产生的审美意境是对于接受者审美体验状况的界定。产品造型中意境的营造与产品所处环境背景有关。此外也与产品的整体关系和细节处理相关联。每中造型都有起支配作用的立体形状,它构成造型的主旋律。设计时先确定主体部分,在加上细节和特殊标志,就能得到整体造型。人们在视觉习惯上是先注意整体,然后将视线移到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有时设计的成功倒是由于关键部分的着意刻画或细节处理而获得的。因为细节不仅涉及视觉体验,而且与人的使用和触觉感受直接相关35.在产品设计的历史中,实用和认知因素是怎么向审美因素转化的?答:产品审美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对产品形式的创造,商周时期,我国已由新石器时代步入青铜器时代,各种磨制的石器逐步为青铜器所取代。这时石器实用功能渐渐消退,而用于祭奠、随葬或巫术礼仪等,于是石器发展了它的认知功能,成为标志社会等级和权力的各种礼器。统治者不仅用礼器作为作为“礼天地四方”与天地神鬼交往的媒介,而且用于“等邦国”的政治权利的象征。石料的选材越来越精良,制作工艺越来越细致,原来作为生产工具的石斧,变成了礼器的玉斧,又变成了玉圭,随着时代的发展,玉石器的权利象征和礼仪功能消退后,玉器便成为一种陈设和装饰品,当时的士大夫争相佩戴,成为一种审美时尚,玉器所用质料的质地、纹理和色彩具有不同的审美表现力。石器从早期的实用功能转化为审美功能。同样中外建筑的发展,希腊陶器与中国陶器的发展,这些物的审美价值体现了其自然尺度与人的尺度的统一,它们既不脱离产品自身的物质规定性,又体现人的主体特征,把功能完善与人的直觉感受完全协调一致起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