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 MB
- 2022-07-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答题说明:下列四个备选签案中只有一个是最佳或最恰当的签案,请用钢笔或签字笔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1、1908年美国人比尔斯的自传(D)引起了当吋关于精神病患者合法权益的一场运动。A.飞越疯人院B.妖的解析C.登天的感觉D.一颗找回自我的心2、(C)年美国康涅狄格州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A.1876B.1900C.1908D.19403、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年的(B)为“世界精神卫生日”OA.9月10日B.10月10日C.11月10日D.12月10日4、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中国心理卫生研究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于20世纪(二.多项选择题答题说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用钢笔或签字笔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1、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狡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还包括(A.B.D)方面的完满状况。”A.生理B.心理C.经济D.社会E.政治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到终老一生中(A.B.C.D)等心理功能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A.认知B.情绪C.情感D.行为E.身体3、心理成熟是指心理发展到20岁之后(A.C.E)的一种完满状况。A.心智发展B.身休健康C.情绪控制D.社会地位E.社会交往4、2011年,颁布了(B.C),标志着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进入新一轮的建设阶段。A.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B.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C.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D.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E.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5、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包括:(A.B.C.D.E)A.心理健康课堂教育与宣传B.心理测量与评估C.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D.心理危机干预E.心理自助、互助与素质训练三、名词解释\n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还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满状况。2、心理健康:通常指个体人格、心理状况与现实生活适应良好的一种完好状况。3、心理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到终老一生中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等心理功能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4、心理成熟:是指心理发展到20岁之后的心智发展、情绪控制和社会交往的一种完满状况。5、心理环境:是指个体在生活中通过知觉所认知和体验到的外在文化与人际环境。6、心理健康教育:泛指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经由教育性的措施,增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避免出现心理失常,直至达到心理成熟的水平。四、简答题1、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答:(1)能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悅纳自己的性别、性格等一切身心特点;(2)情绪情感稳定,无经常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等消极的情绪,较少心理冲突、心理矛盾或心理纠结;(3)能坚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并能在学习和工作中表现自己的能力:(4)能与家人和其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正常表达与沟通;(5)对生活环境有恰当的认识,生活目标切合实际,能切实有效地而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能设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或回避问题。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特点答:(1)以青年大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2)特殊的大学校园文化和心理环境(3)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职业性教育密切相关(4)大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5)教师的多重角色难以避免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答:以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为基本指导思想,以心理学、教育学和医学理论为基础,与学校德育工作和卫生保健工作相互配合,坚持重在建设、立足教育的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促进个人的自我了解,増强其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答:运用心理测量和心理咨询技术,及时和全面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现状,及时识别和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预防和减少变态心理和精神病的发病率,及时转介心理障碍的患者到转接机构进行治疗。5、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答:(1)心理健康课堂教育与宣传(2)心理測量与评估(3)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n(2)心理危机干预(3)心理自助、互助与素质训练五、论述题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答:(1)深化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德育相辅相成(2)促进志意、个性、气质等非智能结构的发展(3)有助于心理障碍的早发现、早预警和早防治(4)增进社会适应、面对挫折和参与竞争的能力2、探索由中国特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含义答:(1)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民情对西方心理学在中国高校的应用做本土化的改造。(2)对中国本土传统的徳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理论和内观技术进行继承、发扬和综合应用。(3)各地区和各类学校应根据区域文化和本校的办学定位及专业特点开展具有校本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点答:(1)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中国德育文化教育相结合(2)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3)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4)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5)学习榜样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4、道德观的转换具有双向的身心效应答:道德观与认知及归因模式、态度、情绪等心理因素一样,对人的身体功能和生理状况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为道德转换实际上意味着一种深层的心理分析和自行的发现,或类似于一种精神上的清算,意味着一种对曾经有过的恶念、恶行等一切罪过的忏悔,有助于当事人避免道德的自责,从而能够在自然、轻松和信任的氣围中认识自我,领悟人生,发觉自己上进的潜能。道德观的转换还可能因带来新的人生意义的发现而具有开释心结的作用。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道德观转化的实质就是构建了一种新的人生信仰或靳的认知模式,也即意味着一种重建心理治疗。第二章大学生的心理适应一、单选题10题1、大学生遇到挫折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不包括(CA攻击他人或自我伤害B表现焦虑,对人对事冷漠C加倍努力以弥补自身的不足D回复到不成熟的行为模式,如痛哭2、以下说法关于应激反应,不正确的是(D)\nA对有机体而言,任何被判断为应激源的事件都会立即作出反应\nB抵抗反应出现在应激源持续时间较长或个体对技术不恰当的情况下C应激反应过度可引起反应性精神障碍D多数情况下,应激只引起第一、第二阶段的反应变化,并且这些变化不可逆3、以下哪个不是应激反应的阶段?(B)B适应反应期D抵抗反应期A警觉反应期C衰竭反应期4、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趣在本质上是大学生面临环境变化,(A)发展的结果。B人际关系D情感A自我同一性C意志力5、以下关于情绪定向的应对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D)A关注情绪反应B不以压力事件本身为注意对象C个体试图控制和减弱应激带来的负性情感D情绪性反应一定是个体在应激状态或挫折情境中不自觉的反应6、以下关于问题定向的应对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C)A以压力事件本身为注意对象B是理智的反应C采取消极的态度和行为来应付D是以Lazarus为代表的认知交互模式应对类型中的一种7、适应源于(B)的概念A心理学B生物学C生理学D人类学8、适应状态是从(A)两种作用之间取得平衡的结果A同化和顺应B主动和被动C正向和反向D运动和静止9、对于处于思考定位期的大学生,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D)A新生初期的各种心理困惑逐渐得到了解决\nB开始思考自己的发展前途C重新调整自己在集体中位置的认识D疯狂与老同学联系10、以下对反应性精神障碍的诱因的描述不正确的有(B)A急剧或严重的精神打击、生活事件和持续感到困难的生活处境B与病人的人格特点不相关C通常在受刺激后1小时之内发病D有强烈的恐慎体验、盲目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或表精神运动性抑制二、多选题10题1、大学生活的特点有包括(ABCD)A生活环境的改变B管理方式的改变C教学方式的改变D比较群体的不同2、大学生活的适应过程包括(ABD)A兴奋期B消沉期C平和期D思考定位期3、大学生适应问题的类型包括(ABCDE)A独立生活困扰B资源利用困扰C人际关系困扰D学习能力困扰E职业目标困扰F恋爱问题困扰4、大学生适应障碍的原因包括(ABCDE)A对大学和学习的不满B目标的缺失C自我认知失调D“优秀生”的多元化E社会角色的理想化5、“四个学会”的发展观是(ABCD)A学会做人B学会做事C学会与人共处D学会学习下述属于挫折的情绪性反应方式有:(ABCD)\nA攻击B冷漠C退化D固着6、积极的应对霞略不包括(AB)A否定事实以至于完全歪曲事实B逃避威胁性社会处境C认真分析困难挫折D采取积极有效的态度和行为来应付7、适应性障碍的症状诊断标准是(ABCD)A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作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或社会地位的改变B有理由推断生活事件和病人的人格基础对导致精神障碍均起着重要的作用C以抑郁、焦虑、害怕等情感症状为主,并有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D可见有情感性精神障碍(但不包括妄想和幻觉)、神经症、应激障碍、躯体形式障碍或品行障碍的各种症状8、常见的大学生适应性问题包括(ABCD)A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B成就动机与自我现实性问题C人际交往问题D性心理与恋爱心理问题9、适应心理咨询可帮助大学生(ABC)A提高自我认识能力B挖掘自身潜能D为学生提供积极有效的信息资源D为学生提供经济上的帮助三、名词解释适应不良:即适应失常,泛指个体不能与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的困难状况。包括一般性适应综合征和适应性障碍两类。适应性障碍: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有一定的人格缺陷,产生以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为主,同时有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并使社会功能受损。病程往往较长,但一般不超过6个月。同化:是指将客体纳入主体已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的过程。顺应:是指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主动适应:是指个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与环境不相适应的行为,并尽最大可能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己发展的需要,这是一种比较高级、比较主动的适应方式。被动适应:是指个体改变自己的行为或态度来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这是一种基本的、比较被动的适应过程。\n一般适应症候群(GAS):当机体处于危险紧张的状况或新环境时,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会自动调节做出适当反应,以保持和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无论外界刺激性质如何,机体的反应都是非特异性的。这就叫做一般适应症候群。心理适应能力:指个体根扌居生活环境的要求,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和适应行为,以保持与现实生活和谐相处的一种能力。适应策略:指当环境改变使个体生活遭遇困难或限制时,个体为应对环境要求和维护个体利益所采取的一切途径和方法。适应行为:指有利于个体生存并合乎环境要求的行为。四、简答题1、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适应的类型有哪些?(多选)答:适应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根据适应的对象可以将其分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根据适应的内容可以分为生理适应和心理适应。根扌居适应的程度分为浅层适应和深层适应。根据适应过程是否有意识参与可以分为有意识适应和无意识适应。根据适应过程中态度的不同可分为主动适应和被动适应。2、请简述适应现象的性质与特点。答:适应是源于生物学的一个词,用来表示能增加有机体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上和行为上的改变。心理学中用来表示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从三个方面表述适应现象的性质与特点,即:心理适应是主体对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一种反应,没有环境的变化就无所谓适应或不适应。心理适应是一个重建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适应的主要任务就是使主客体之间的不平衡状态重新恢复平衡。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是同化与顺应的平衡。同化是指将客体纳入主体已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的过程;顺应则是指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3、请简述奇克林的七向量理论。答:根据奇克林的大学生“七向量发展理论”,大学生适应发展的主要任务是:(1)发展能力(2)管理情绪(3)通过自主迈向相互帮助(4)发展成熟的人际关系(5)确立自己的角色地位(6)发展目的(7)发展整合\n五、论述题1-2题1、请使用《大学生活中的小应激事件量表》评价自己的大学生活。针对引起你不愉快的生活应激事件,从心理健康角度分析你当时的应对方式。如果事件发生在今天,你的调适方法是怎样呢?请具体阐述。答:(1)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文饰、反向、补偿、升华,哪些(2分)。(2)面对挫折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心理调适:正确对待对待,提高对挫折的调节力;树立自信心,适时调整个人的抱负水平;分析挫折原因,不断完善自我(3分)。(3)能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分析(4分)。第三章大学生的职业心理与生涯规划一、单选题1、职业准备期的主要任务是(A)A为将来从事职业工作进行知识储备的时期B选择职业C适应工作岗位D积累工作经验2、具有聪明、理性、好奇、精确、爱批评,喜欢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独立的定向任务这类研究性质的职业,但缺乏领导才能的人格特点的人倾向适合的工作包括(A)B摄影师DA研究工作、教师与工程师C演员行政助理3、小王讲究实际,重现实,行事果断,善于组织工作,注重效率和结果,注重细节,逻辑思维强,计划性和执行力强,他的性格类型属于(D)A内向感觉思考知觉型B外向直觉思考知觉型C内向感觉情感知觉型D外向感觉思考判斷型4、司机需要及应灵敏,注意力集中,沉着冷静,这属于(A)A职业气质B职业能力C职业道德D职业动机\n5、中药产品销售人员应该熟悉所销售的中药产品的文化典故、文化典籍、文化习俗等背景知识,这属于知识结构中的(B)\nA所属学科和行业知识化背景知识C实践知识B与职业相关的文D条件性知识6、一个大学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中写道“40岁时成为一家大型公司副总经理”,这厲于(C)A短期目标C长期目标;B中期目标D人生目标7.霍兰徳经过大量的职业咨询指导的实例积累,提出了职业活动意头上的人格分类,不包括(A)A内向型和外向型C现实型和调研型B艺术型和社会型D企业型和常规型8、以下说法不正确是(A)A兴趣是大学生择业的基础B气质对人的实践活动不起决定作用C有的学生长于形象型思维方式,如果能到建筑设计单位去工作,也许更有发展的潜力D客观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择业的基础,对自我的社会角色要有正确的期待9、真诚待人、换位思考可以有效克服(A)A嫉妒心理B自卑心理C焦虑心理D自负心理10、相对于自卑心理,大学生在择业时自负心理会出现(B)A焦虑、烦躁不安和恐惧B心理定位偏高,结果高不成低不就C朋友关系恶化D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二、多选题1、职业生涯的特性主要表现为(ABCDE)A每个人都有着与别人相区别的和独特的生涯历程B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是一种发展、演进的动态过程C职业生涯具有阶段性和整合性\nD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作为一种动态发展的历程,是根据个人在不同阶段的企求而不断蜕\n变与成长,直至终身E人的生涯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环境、个人与社会互动的结果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A大学生位于职业选择期,应努力找到一份好工作B在职业适应期内,应努力做到四个学会(做事、共事、求知、生存)C职业稳定期是个人发展和成就的黄金时期D由于职业具有终生性,没有结束期E只要保证旺盛的求知欲,就不会出现职业素质衰退期3、职业生涯规划愿景包括(ABCDE)A自我形象C家庭生活E个人休闲4、职业心理素质的要素(AE)A职业意识C职业情绪E职业技能5、职业技能的相关因素包括(BCD)B有形财产D工作状况B职业感觉D职业动机A家庭关系C后天教育E心理健康B先天素质D实践活动6、职业生涯目标通常分为(ABCDE)A月目标C中期目标E年目标B长期目标D短期目标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D)A确定志向是职业生涯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B只有认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C不管选择哪条发展路线,对职业发展的要求都是类似的D生涯目标的设定是职业生涯设计的核心E职业生涯规划一旦确定,就应该严格地执行不再改变8、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CDE)\n\nA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现象。B自卑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C自卑心理源于他人对自己的不客观评价。D自卑源于自己对自己的消极暗示。E强烈的自卑心理会成为他们择业乃至生活的最大障碍。9、以下哪些择业心理是正确的(AB)A天生我才必有用B此处不留人,自由留人处C天之骄子,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应得到优待D不给三千不干E首选广州深圳,其次珠江三角10、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DE)A确立了竞争意识,不怕风险和挫折,焦虑的心理必定得到缓解或克服。B客观地分析自己,合理地设计求职目标,尽量减少挫折,增强求职的勇乞,也会减轻心理焦虑的程度。C适度的焦虑可以产生压力,这种压力可增强人的进取心。D焦虑是由于个人应付环境无把握并且感受到某种威胁时的一种行为反应。E焦虑会对人的心理健康和工作学习效率产生不良影响。11、有关择业嫉妒心理,表述正确的有(ABC)A把别人的优越之处视为对自己的威胁B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是恐惧和愤怒C借助贬低、诽谤以至报复的手段来求得心理的补偿或摆脱恐惧和愤怒的困扰D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满足方式。E嫉妒心会激励个人进步。三、名词解释1、职业目标:是指个人在职业发展道路上想要达到的一个位置或工作状况。2、职业心埋素质:是指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从业者的所必备的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态度、个性特征等方面的素养。3、职业能力: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4、职业道德:是指个体在从事职业活动吋,思想和行为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5、择业性焦虑:是指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因素引发的对个休就业前景无把握的一种内心不安的状态。\n6、择业挫折:是指大学生求职的需求不能满足、行动受到阻碍、目标未能达到的失落性心理状态。四、简答题1、简述职业生涯设计的基本步骤?答:(1)明晰自己的职业生涯愿景。(2)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估。(3)冷静的进行环境评估。(4)确定职业发展目标。(5)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路线。(6)制定弥补差距的行动方案。(7)实施、评估与反馈。2、简述影响择业心理的因素?答:(1)社会环境因素。(2)家庭因素。(3)学校教育因素。(4)就业机会因素3、在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中,人的性格分成哪四个维度?答:(1)外向-内向。(2)感觉-直觉。(3)思维-情感。(4)判断-知觉。4、简述提高职业心理素质的途径与方法?答:(1)根携自己的兴趣与气质性格特点制定相应的职业计划。(2)多了解各种工作的价值与基本职业活动。(3)提高解决困难、评价决霞,顺应生活变迁的能力。(4)通过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5)举办职业教育报告会。5、怎样消除择业自卑感呢?答:(1)正确评价自己。(2)要经常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3)克服惧怕心理。6、如何克服择业挫折?答:(1)要正确认识挫折。(2)第二,采取针对性措施。(3)纾解挫折情绪。(4)进行合理宣泄。(5)提高应付挫折的能力。五、论述题1、谈谈你的大学生涯的目标,然后对照自己,找出差距,并找到弥补差距的具体办法。建议用表格的形式制作一份弥补差距的行动方案。(每部分5分)知识方面能力方面达到的效果具体措施2、对于大学生来说,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获得满意工作的"敲门砖”。考证已成为一种校园时尚,每年各种考证已达300多种,参加人员超过30万。考证不仅仅是白领的事儿,就连家政服务员、商场营业员、餐厅招待员等普通的工种如今也需持证上岗。(1)请你据此分析:考证为何如此火爆?(10分)(2)这种现象对你有何启发?(10分)第四章自我意识习题\n一.单选题1()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A、自我意识B、自我认识C、自我体验D、自我调控标准答案:A2自我认识中最主要的方面是()A、自我感觉B、自我观察C、自我分析D、自我评价标准答案:D3不是自我意识发展模式的是()A、自我分化B、自我矛盾C、自我统一D、自我分裂标准答案:D4()过强是自我评价偏高的主要表现之一。A、嫉妒心B、自尊心C、自信心D、好胜心标准答案:B5()是自我调控中最主要的方面。A、自我监督B、自我控制C、自我教育D、自我完善标准答案:B6.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A.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B.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C.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D.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生理自我答案:A7.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核心机制是()。A.生理的成熟和发展B.对有关自我词的掌握C.自我觉知D.认知能力的提高和社会互动答案:D8.()是个体在已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性的认识。个体会在此基础上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A.自我知觉B.自我概念\nA.自我评定B.自我图式答案:D6.下列对自我意识内容的分类,由罗杰斯(C.Rogers)提出的是(??)。A.?现实自我、理想自我B.?实用自我、原则自我C.?公我意识、私我意识D.?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答案:A7.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称为()。A.自我概念B.图式C.角色认同D.自我评价答案:B8.自尊的经典公式为()。A.自尊=成功/抱负B.自尊=抱负/成功C.自尊=成就动机/扌包负D.自尊=抱负/成就动机答案:A二、多选题1大学生自卑的主要表现有()A、对批评敏感B、逃避集体C、轻视他人D、矫饰优越标准答案:ABCDz2提升自尊的方法有()A、认知法B、作业法C、补偿法D、领悟法标准答案:ABCD3大学生自我评价偏低的原因()A、过强的自尊心B、自我期望水平偏高C、认知偏差D、环境与生活境遇标准答案:ABCD4从结构上来看逆反心理是()的共同作用。\nA、认知B、情绪C、行为D、行为倾向标准答案:ABD5从内容层面上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三个层面。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精神自我标准答案:ABC6.大学生的自我认识的特点:A、自我认识更加积极主动B、自我认识较为被动C、自我意识的侧重点转移到对外界现实社会的需要D、自我意识的侧重点转移到未来社会对人才需要的背景下的认识自我。答案:AD7.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有()o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调控D自我实现答案:ABC8.自我概念的功能有()。A.保持个体内的一致性B.解释经验C.决定期待D.反思自己答案:ABC9.影响自尊的因素,包括()。A.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影响B.行动表现的反馈C.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D.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答案:ABCD10.自我意识,亦称为()。A.自我B.镜我C.自我概念D.反思■自我答案:AC\n三、名词解释:1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以及自己与别人和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它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2自尊:自尊,也称自尊心或自尊感,是指一个人悦纳并尊重自己,对自己抱肯定态度的情感体验。3嫉妒心:所谓嫉妒心,是对才能、成就、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的心态。4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再多种因素作用下,个体对于一定的准则、规范或行为表现出的反感、厌恶从而产生抵触的心理。5现实自我:现实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的我的看法,也即对现实的我的认识,它是个体对自己现实的观感。6自卑:是指个体自我评价过低、自愧无能而丧失自信,并伴有自艾自怨、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的消极心理倾向。四、简答题1.简述大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1)过强的自尊心(2)自我期望水平偏高(3)适应能力差(4)认知偏差(5)环境与生活境遇因素2.什么是自我意识?答:自我意识也称为自我,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及对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不仅包括对自己各种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外貌等)、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和作用等),还应包括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以及自我控制(在成功或失败后的自我感受,戒烟、戒酒的自我意向等)。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3.自我认识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答:通过他人认识自己包括社会比较(平行比较、上行比较与下行比较)和反射性评价、自我观察(态度的自我知觉、情绪的自我知觉、内部动机和过度合理化效应)和内省。五.论述题你怎样理解自尊的定义?答:自尊是指个人对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的情感体验,属于自我系统中的情感成分,有一定的评价意义,简而言之,自尊是对自己的一种情感体验。它不需通过理性的评价和\n判断,即不依靠逻辑的过程即可形成。自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并且具有跨时间和情境的一致性。按照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自尊是个人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自己进行价值评判后获得的自我价值感。当评价的结果是肯定的,自我价值感得到确立时,个体就获得较高水平的自尊,反之自尊会受到伤害,出现自贬。第五章大学生的态度、需求与动机一、单选题1、凯尔曼提出的态度形成的阶段不包括(B)A认同B感知C内化D依从2、以下对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B)A低级需要是人和动物共有的。B高级需要包括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C不同层次的需要可以同时并存。D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3、以下关于动机的说法正确的是(B)A近景性动机是和远大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动机B根据诱因不同,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C自然性动机也称为内驱力,是后天习得的D远景性动机由学习的直接兴趣引起4、动机的产生主要依赖于两个条件(D)A需求和目标\nB目标和能力C诱因和能力D需求和诱因5、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种动机冲突属于以下哪种冲突?(A)A双趋B双避C多冲接近一回避D接近一回避又怕文凭不够高。B双趋冲D多重趋6、某本科生即想报考研究生,又怕再苦读三年;即想早毕业早赚钱,这属于以下哪种类型的动机冲突(D)A双避冲突突C趋避冲突避冲突7、对成就动机描述不正确的是(D)A成就动机包含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种倾向。B成就动机中可能包含有探索求知的兴趣。C在智力相同的人中,成就动机较高,学习成绩较优。D成就动机主要受到到个人能力的影响,家庭和社会的作用不大。8、大学生遇到挫折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不包括(C)A攻击他人或自我伤害B表现焦虑,对人对事冷漠C加倍努力以弥补自身的不足D回复到不成熟的行为模式,如痛哭\n9、以下对挫折的描述正确的是(A)A挫折是指个体无法达到预定目标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B挫折是指个体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朝着预定目标努力但是困难重重,从而产生的紧张的情绪体验C个人收到挫折时,挫折情境和挫折反应之间的联系不是很密切。D自然环境对人动机的阻碍,比社会环境的影响更大。10、大学生的优势需要不包括(A)A生理需要B交往需要C发展需要D贡献需要二、多选题1、态度的成分包括(ABD)A认知B情感C感觉D行为倾向E意识2、大学生态度的特点(ABCD)A求知态度B人生态度C经济态度D道德态度E金钱态度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下关于大学生需要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A尊重需要的满足对个体的自我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学生的成长中自尊需要起着显著的作用。B在大学生的优势需要中,不包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说明大学生的低级需要已经恳本得到满足,更多追求的精神上的需要。C自我实现是一种最高层次的需要,大学生力求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对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D归属与爱的需要,在大学生的优势需要中体现为交往的需要,包括友谊和爱情的追求。E大学生只有解决了温饱问题,才可以学习知识、与他人交往。4、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有(ABCDE)A学习归因因素B价值观因素C学校因素D家庭因素E社会因素5、一个人的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ABCD)\nA过去的经验B所在群体的经验C成就动机的强度D自信心E外部环境6、关于需要和动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E)A需要不一定都产生动机行为B动机的产生依赖于需要和诱因两个条件C人的一切活动都为一定的动机所引起D人类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E需要是人类行为动机的基础,是推动人的行为活动的内在动力7、人的需要有如下特征(ABODE)A需要对象的多样性B需要的共性与个性C需要与个体阶段的相关性D需要的社会历史性E需要的发展与丰富性8、以下选项中对奥尔徳佛的E・R・G理论描述正确的是(BCDE)A生存的需要类似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生理需要和尊重需要B相互关系需要包括家庭、朋友、上下级、同级、个人与集体等人际关系的和谐C成长的需要相当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D个人发展于成长的每个时期,可能存在多个优势需要E各个层次的需要满足性越少,则这种需要越为人所渴望和追求\n9、个体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方式来调整自己的态度与认知(ABCDE)A改变态度B增加新的认知C改变认知D减少选择感E改变行为方式10、面对挫折,我们应该积极应对,以下属于积极的应对方法是(ABCD)A自我安慰B自我解释C升华D转移E攻击三、名词解释1、态度:态度是个体对社会上的人或事物的一种内在的稳定和持久的心理反应倾向。2、需求:需求或需要是指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3、成就需求:指超过别人、克服障碍、达到高标准,完成艰巨任务的一种需求。4、动机:动机指引起个体活动和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驱力。5、趋避冲突:指个体对单一目标同吋产生的两种相反的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又恶而避之,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冲突心境。四、简答题1、请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的需求(2)安全的需求\n(1)爱与归属的需求(2)尊重的需求(3)自我实现的需求2、请简述奧尔德弗的ERG理论。(1)生存需求(2)关系需求(3)成长需求3、请简述动机冲突的类型。(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双重趋避冲突4、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1)学习动机复杂多样化。(2)以实现自我价值为中心。(3)急功近利的现实性。5、大学生产生的挫折的原因。(1)应激事件和挫折情境(2)个体心理素质与应对方式五、论述题1、请论述需要如何向动机进行转化,并举例。(1)需求或需要是指个体行为的內在动力。(2)动机指引起个体活动和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驱力。(3)內在的需求与外在的条件的刺激,促使动机的形成。\n(1)具体事例。2、请举例说明如何应对认知失调。(1)改变态度(2)增加新的认知(3)改变认知(4)减少选择感(5)改变行为方式第六章大学生的学习与创新心理的特点—、单选题1>大学生学习过程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C)A师生互动B实用性C独立自主D以上都不对2、最能表现大学生智力发展特点的是(A)A思维能力B记忆能力C想象能力D观察能力3、古代悬梁刺股的故事虽然精神可嘉,但是会直接导致(C)A注意障碍B考试焦虑C学习疲劳D厌恶学习4、下述不属于创新意识的是(C)A创新认识B创新情感C创新思维D创新动机5、大学生的思想发展的最高水平是(C)A感知运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形式运算思维D专业性思维6、在一定的脑力消耗之后,科学的大脑休息方法是(D)A好好地睡一觉B体育锻炼C多吃有营养的食物D看一些消遣性的书籍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学习标准定得越高,越有利于提高人们学习的积极性B为了更好地学习,应该尽量少参加一些社会活动C激发和保持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对于增加学习动机尤为重要\nD以上都对8、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不包括(D)A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B既往学习经历C社会因素D思•维能力9、以下关于学习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C)A顿悟说认为问题解决的过程不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B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观,不太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而是注重模仿的习地过程。C试误说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学习的过程。D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个以突然方式把握问题情景中诸事物关系的过程10、消除考试焦虑的方法有(D)A转夥注意力B做好应试准备C稳定情绪D以上都对二、多选题1>大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包括(ACDE)A学习自我评定能力日益增强B职业定位越来越准确C自我学习意识日趋成熟D学习动机发展达到核心层E学习智力和能力发展到最佳期2、创新心理素质的结构包括:(BCE)A创新思维B创新意识C创新能力D创新认知E创新人格3、学习动机不足的表现(ABCDE)A经常逃课B容易分心C厌倦情绪D缺乏方法E独立性差\n4、引起学习疲劳的原因(ABCDE)A学习负担重B学习动机缺乏C不注意劳逸结合D营养供应不足E学习计划不强5、以下关于学习焦虑的说法正确的是(ABCE)A学习焦虑一般表现为忧虑、紧张、恐惧、肌肉紧张、呼吸急促等。B考试焦虑是学习焦虑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也称怯场。C家庭、学校的期待和社会环境的压力是造成学生学习焦虑水平过高的外在因素。D学习焦虑的解除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E认真备考,对考试性质有恰当的认识,能有效地降低考试中的焦虑情绪。6、以下对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BC)A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固定不变。B学习动机強度的最佳水平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C学习任务越简单,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越高。D学习任务越困难,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越高。7、影响大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有(ABCE)A学习动机B兴趣C情绪情感D认知E性格8、创靳意识的表现形式包括(BCDE)A辩证性思维B逆向思维C形象思维D直觉思维E聚合性思维9、学习疲劳的发展阶段为(BCE)A初始疲劳B早期疲劳C显著疲劳D中期疲劳E过度疲劳10、创祈能力的成分包括(ABCE)A学习能力B创新思维C创新方法D创新认知\nE创新实践三、名词解释1、创新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表现在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活动之中,是两者的合称。2、学习动机指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互动的心理内驱力。3、成就动机指个体力求完成自己认为有价值或重要的工作,以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內驱力。4、学习疲劳指学习者在连续学习之后出现的一种学习效率降低,生理和精神精力不济的异常现象。5、考试焦虑为学习焦虑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学生因情绪紧张而不能发挥实际水平的心理失常的现象。四、简答题1、简述创新■思维的表现形式。(1)发散性思维: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看各种不同的方向和途径去思考,不受已经确定的方式、方法、规则和范围等条件的约束,以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2)聚合性思维:指一种把许多发散思维的结果由四而八方集合起来,选择一个合理的答案的思维方式。(3)逆向思维:指采取与传统的、常规的、公认的或习惯的想法和做法相反的或逆转的思路,从反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4)联想思维:指由感知或所思的事物、槪念或现象的刺激而想到其他与之接近、相似等有关的事物、概念货现象的思维方式。(5)形象思维:指一种以具体的形象或图像为思维内容的思维方式。(6)直觉思维: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2、请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1)符合耶基斯多德森定律(2)中等程度的学习动机最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3)太低的学习动机或太高的学习动机都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3、学习疲劳产的原因有哪些。(1)学习时间太长和作息时间紊乱。(2)学习负担过重。(3)睡眠不足和脑营养不良。(4)学习环境不良。4、学习焦虑产生的原因有哪些。(1)知识经验储备不够和预习不足。(2)非理性认知评价。\n(1)不动自学方式和应试技巧。(2)身体素质和应激能力差。(3)家庭和学校的过高期待。五、论述题1、请结合自己的实例,论述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1)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标准。(2)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3)提高对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认识。(4)培养对专业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2、请谈一下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1)创新意识的培泰:包括自我勉励,建构精神支柱;善于利用资源,启用榜样标榜;发挥创新团队的团体动力作用。(2)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培养;投身创新实践,培养创新创业的动手能力。(3)创新人格的培养:包括保护不断萌发的好奇心;发扬勇敢质疑的精神。第七章大学生意志与心身问题-、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人主观能动性的集中表现。2、心身关系:即为心理与生理的关系。其辩证统一关系为:其一,人的生理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就是说心对身、心理对生理具有一种依赖关系;其二,人的心理状态对生理的机能具有能动的作用。3、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是指由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非器质性睡眠与觉醒障碍。包括失眠症、嗜睡症、夜惊、梦等。4、体源性消极心境:是指因为个体罹患某种疾病而导致的一种抑郁、悲观的消极心境。5、心身疾病:又称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是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以进食、睡眠、及性行为异常的为主的心理障碍。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答题说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佳或最恰当的答案,请用黑色签字笔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1---5:BABCC6—10:DACB\n1.个体可能在()发育逐渐缓慢直至停止生长。A.17岁B.18岁C.16岁D.26岁2.心身关系,西方则称之为“灵肉关系”,中国古代称之为"”()。A.神形关系B.天人合一C.天主神明D.心神关系3.沃伦认为,人从青年期开始,在自我意识中形成的身体形态和仪态的认识,称为“”。()A.第一镜像阶段B.第二镜像阶段C.第三镜像阶段D.第四镜像阶段4.在1964年,心理学家()发现团体训练是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途径。A.华生B.高尔基C.勒温D.佛洛依德5•体源性自卑感源于个体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A.本我:自我B自我;超我C.自我;自我D.本我;超我6、下列哪个不是体源性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调适策略()。A.参加团体训练B.扬长避短C.纠正非理性认知D.自我暗示7、个体出现情绪变化和功能性的躯体反应,叫()。A.心身反应B.心身障碍C.心身疾病D.心身关系8•下列不属于进食障碍的是()。A.神经性厌食B.神经性贪食C.神经性偏食D.神经性呕吐9.睡眠潜伏期趨过()为难以入睡。A.20分钟B.30分钟C.25分钟D.40分钟10.青年时期的性发育和成熟是影响青年对()的一个重要的因素。A.自我认识B.自我増长C.自我发展D.自我成熟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答题说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用黑色签字笔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n1、ABCD2、ABC3、BC4、ABCD5、ABC6、ABCD7、ACD8、AB9、ABC10.BCD1.大学生常见的体源性心理问题()A.体源性自卑感B.体源性人际交往障碍C.体源性消极心境D.大学生的性体象焦虑2.体源性自卑感的心理调适策略有:()A.客观认识自卑B.肯定自我C.扬长避短D.参加团体训练3.性体象焦虑的调适策略:()A.观察自我B.学习性科学知识C.树立正确性审美观D.多与他人比较4.非器质性睡眠障碍常见症状()A.难以入睡B.多梦C.醒后乏力D.醒后头昏5.影响大学生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主要有:()A.情绪因素B.应激刺激因素C.人格因素D.遗传因素6.大学生心身疾病的自我调节的方法有()A.减少应激刺激,纠正非理性认识B.学习新的行为反应方式C.培养健康的情趣爱好,学习释放压力的健康方式D.药物治疗加心理辅导7.根据心身反应的轻重程度,广义上可以将心身疾病分为哪三个层()A.心身反应B.心身问题C.心身障碍D.心身疾病8.鲁斯认为,幼稚()是造成()的核心内因。A.人格B.心身疾病C.行为D.心身障碍9.心理学家阿徳勒就认为()A.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B.自卑既可以成为激励个体奋发努力补偿不足的内驱力C.可能导致一些人闭关自守,成为无所作为的借口D.自卑与生俱来10.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特点有()A.爱挑战,但带有冲动性B.自觉性普遍提高,但还存在惰性C.立性明显提高,但伴有依赖性\nA.理智大大增强,但自制力仍显薄弱四、简答题(本题共5小題,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加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必要性。答:(-)意志品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二)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三)坚强的意志是成就事业的加油站。2.简述如何培养大学生优良意志品质。答:(一)确立行动目标,追寻生活意义;(二)加强挫折教育,提高抗挫能力:(三)树立责任意识,明白为什么而坚持;(四)在体育课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五)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六)在欲望调控中实现意志的自由。3.简单介绍美国心理学家乌伊尔森曾经在大学生中进行的一个关于身材与社会地位的关系实验研究。答:美国心理学家鸟伊尔森曾经在大学生中进行了一个关于身材与社会地位的关系实验研究。他向不同班级的大学生介绍了一个他称作“英格雷特先生”的男子。在一个班里,把''英格雷特先生”称作是从英国剑桥来的青年;在另一个班里,他被称作是实验员;在第三个班里,他被称作是心理学教员:在第四个班里,他被称作剑桥大学的副教授“英格雷特博士”:而在最末一个班里,他被称作剑桥大学的'‘英格雷特教授”。当这位被介绍的“英格雷特先生”的男子离开之后,鸟伊尔森首先让学生们估量“英格雷特先生”的身高,而答案是随着'‘英格雷特先生”的地位和工作职称的提高,他的身材也随着提高。最后一个班估计他的身高,要比第一个班竞高出13cm。这个有趣的实验说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越高,人们倾向于将他的身材估计得越高大。4.简述大学生心身疾病的心理成因。答:①、情绪因素:'‘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肾”、“悲伤肺”:②、应激刺激因素: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方式、考试失利、陌生的人际关系和人际冲突、家庭变故、失恋、意外事故等;③、人格因素:在心身医学的研究中,一些学者观察到不少患有同一种疾病的人,具有相似的人格特征,并就此提出一种“疾病的人格特征理论”;④、文化与认知因素。5.简述心身疾病的三个层次。答:心身疾病可以其反应特点之差别区分为三个层次的发展和表现,即心身反应T心身障碍T心身疾病。心身反应是伴随着各种心理情绪状态所发生的躯体反应:心身障碍是在某些心理\n因素作用下产生的较持久而广泛的躯体功能异常状态,无相应的躯体器质性病理改变;心身疾病则是指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或由心理因素作为明显致病因子而引起的器质性病理变化。五、论述题1.大学生常见的体源性心理问题有哪些?应该如何调适?答:(一)体源性自卑感是指大学生对自我身体形态和容貌的不合理认识和评价会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心理调适策略:①自卑具有两面性②肯定自我价值③扬长避短(二)体源性人际交往障碍体源性人际交往障碍是指那些因为对自己的身材、相貌不自信而不愿意或恐惧人际交往的心理行为状况。心理调适策略:①参加团体训练;②纠正对自我体像的非理性认知;③学会转换思维,扬长避短。(三)体源性消极心境体源性消极心境是指因为个体罹患某种疾病而导致的一种抑郁、悲观的消极心境。调适策略:①积极配合疾病治疗,适量运动;②学习身体放松方法;③学习积极自我暗示方法。(四)大学生的性体象焦虑性体像焦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性器官和性功能、第二性征不满意而产生的焦虑情绪。调适策略:①学习性科学知识:②树立正确的性审美观。(五)经期综合症部分女生则可能出现月经前乳房胀痛,烦躁,经期头昏、头痛、乏力、腰痛、下腹部疼痛,情绪波动、烦躁不安、易激怒或抑郁、手足或颜面部轻度浮肿、失眠、心悸等一系列心身症状。调适策略:①加强月经等女性生理保健知识的学习,消除对月经的歪曲认知:②劳逸结合,平衡饮食,放松心情。2.什么是心身关系?结合你的实际经验,谈谈在大学生中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心身关系认知。答:①心身关系,即为心理与生理的关系。其辩证统一关系为:其一,人的生理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就是说心对身、心理对生理具有一种依赖关系;其二,人的心理状态对生理的机能具有能动的作用。②开放性答案。大学生情绪与情感练习题—、单选题情绪不是自发的,而是由刺激所引发的。与己无关的中性刺激()A.引发积极情绪B.不会引发情绪\nA.引发消极情绪B.引发短暂情绪2、“境由心生”指的是不同的情绪反应可由不同的()引发。A.刺激因素B.生理因素C.认知因素D.经验因素3、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类情绪的基本形式是()A.快乐、愤怒、悲哀、恐惧B.喜、怒、忧、思C.喜、忧、悲、恐D.喜、怒、哀、乐4、比较微弱、缓和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0A.应激B.激情C.抑郁D.心境5、“世界上的多数地区用点头表示同意,可在个别地区摇头才是表示同意的意思”指的是情绪和情感表达的哪一个特点()A.先天性B.共同性\nA.习得性B.可控性6、导致大学生情绪问题的直接现实因素是()A.家庭教育因素B.压力因素C.丧失因素D.心里冲突7、以下哪种表达体现了大学生情绪调节和情感培养的建设性原则()A."不要想了”B.“你根本就不应该陷入这种感情”C.“你这是自作自受”D."先冷静下来,一定能想到办法解决的”8、在脱离引发情绪的情境之后,向与情境无关的人表达当时的内心感受,宣泄自己的愤怒、悲痛等体验的情绪疏泄方法属于()A.直接疏泄法B.间接疏泄法C.消极疏泄法D.积极疏泄法9、一些同学考试前十分紧张,他们觉得考试非常重要,担心考不好会被人看不起,担心不及格、补考等可怕的后果,此时哪种情绪和情感调节方法最有针对性0A.引导疏泄法\nA.活动转移法B.认知调控法C.寻求社会支持法10、当大学生陷入较严重的情绪障碍时,以下哪种不是社会支持系统存在的意义0A.通过与他人沟通,获得物质上的支持B.获得倾诉的对象C.别人可以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D.专业人士可以提供专业性的意见和建议参考答案:广5BCADC6~10BDBCA二、多选题1>在描述情绪时,一般涉及的主要方面有0A.内心体验B.外界刺激C.生理变化和行为反应D.文化对个体情绪体验和表达的影响2、以下哪不属于激情表现的是()A.狂喜B.悲痛欲绝C.急中生智\nA.愉悅3、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包括()A.满足的需要类型不同B.产生的时间不同C.表现不同D.稳定性不同4、人类情绪和情感的表达特点有()A.先天性B.习得性C.共同性D.可控性5、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特征有哪些方面0A.情绪体验相对强烈,富于激情,对情绪的自我控制力相对薄弱B.情绪活动具有冲动性、暴发性特点C.情绪活动趋向丰富,高级社会情感逐渐成熟,但情感依赖仍然明显D.情绪活动易于心境化6、判断情绪好坏和正常与否的标准,关键是情绪的()A.适度B.积极性C.稳定性D.灵活性\n7、导致情绪失常和情绪障碍的原因主要有()A.家庭教育因素B.遗传因素C.心理冲突D.个性因素8、个性倾向性是每个人在哪些方面的特殊表现()A.自我认识B.需要C.气质D.动机9、在导致大学生情绪与情感问題的常见原因中丧失因素对于当事人的严重性取决于0A.外界对所丧失的东西的看法和评价B.当事人对所丧失的东西的看法和评价C.当事人所賦予该事件的价值与意义D.丧失的东西是什么10、大学生情绪调节和情感培养的意义()A.有助于增强自我价值B.有助于提高心身健康水平C.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D.有助于提高心理活动效率参考答案:\n1.ACD2.CD3.ABD4.ABCD5.BCD6.AC7.ABCD8.BD9.BC10.BCD三.名词解释K情绪(Emotion)是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自觉的身心状况2、情绪和情感的表达是指个体将其内心经验和态度,经由行为表露于外,从而显现其心理感受,实现与环境交流沟通目的的过程3、情绪的可控性是指情绪表达的外显行为可以为意志所掩饰或模仿、或夸张做作,故意诱导他人误解4、情绪感染(emotionaIcontagion)就是指在群情激动时,个休受其他人情绪的影响而从众的情形5、心理冲突是指一个人内心处于左右为难的矛盾状态6、建设性原则是指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态度去对待和处理情绪与情感问题7、活动转移法是指在处于情绪困境时,暂时将问题放下,从事所喜爱的活动以转变请绪体验的性质,达到调控情绪的目的四、简答题1、简述大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①情绪活动趋向丰富,高级社会情感逐渐成熟,但情感依赖仍然明显。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各种高层次的社会需要不断出现且强度逐渐加强,情绪活动的对象、内容增多,自我尊重需要强烈。但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父母、老师的情感依赖(emotionalbeggar),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现象仍然明显。②情绪活动具有冲动性、暴发性特点。大学生对事物的情绪体验相对强烈,富于激情,对情绪的自我控制力相对薄弱,往往''喜怒形于色”。同时,年龄和经历决定大学生对新事物比较敏感,又有旺\n盛的精力和探索欲望,虽然已具有一定的理智和自我控制能力,但爆发的情绪冲动一旦失控,往往造成可怕的结果。③情绪活动易于心境化。大学生情绪活动一旦被刺激引发,即使刺激消失,情绪状态会有所缓和,但其持续影响时间较长,会转化为心境,对其后的活动产生持续的影响。2、简述影响大学生情绪情感的因素。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影响情绪反应模式,但又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②个性因素,个性对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表达和特质具有很重要的影响。③家庭教育因素,家庭社会化过程及其生活经历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情绪的发展。④压力因素,压力是导致大学生情绪问题的直接现实因素。⑤丧失因素,丧失是导致大学生情绪问题的另一个重要的现实因素。⑥心理冲突,心理冲突会使个体处于痛苦、焦虑、抑郁、情绪不稳等消极情绪之中。3、举例简述心理冲突的类型。其一,有两种动机之间抉择困境的动机冲突,例如专心学习和参加兼职工作之间的矛盾等,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其二,有意识层面的超我与潜意识层面的本我之间的冲究,如恋爱中遵守性道德守则与性冲动之间的冲突。其三,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与差距,如理想的职业工作与现实就业困难的差距。其四,个人多重角色之间的冲突,使人不能左右兼顾,如大学生因缺乏独立的经济能力,只能从父母那里获得经济支持;但作为成年人,又想独立自主,为父母分忧,安心学习与兼职打工之间会产生时间上的冲究。4、简述认知调控方法的步骤。认知调控方法可分为以下两步:一是分析刺激的性质与程度。例如是否将刺激估计得过于严重和绝对,是否误以为刺激只是针对本人,冷静分析问题的来源和诱因;二是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比较后再择优而行。事实上,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几乎都有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而冷静则是寻找最佳方法的前提。五、论述题1、结合自身遭遇烦恼情绪的经历,尝试用情绪和情感调节的方法分析它。2、结合自己或他人的经历,举例说明如何在大学生中实现情绪和情感培养的原则。参考答案:略第九章大学生的人格发展\n-、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人格:人格,亦称性格、品格,是指个体在遗传、环境、学习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表现于气质、能力、态度、兴趣、性向等多方面的特质所构成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组织。2.气质:气质是指一个人的性情或脾气,是一个人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使每个人的心理活动都染上了自己独特的风斂。3.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及其行为明显偏离社会常态的一种异常状况。4•性格:性格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5.特质理论:P166每个人属于一定的人格的类型,而人格类型是由一组特质所决定的。特质为人类所共有,不同强度的特指可能有不同的组合,有次形成了每个人独特的个性。人的行为主要是由个人所具有的强度不同、种类广泛、稳定的人格“特质”所调节。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答题说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佳或最恰当的答案,请用黑色签字笔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1.特质理论的创始人是(a)A.阿尔波特B.卡特尔C.艾森克D.吉尔福特2.下列哪项不属于各类人格障碍者的共同特征:(c)A.难与人相处的人际关系B.没有责任感\nC.对自己的问题认识清楚D.把困难都归咎于命运或他人3•艾里克森认为,青年期人格发展阶段的主要内容是:(d)A.对周围的人产生基本的信任感B.形成自我控制和意志的品质C.有充实感和完善感\nA.完成自我角色认同1.精神分析理论的人格结构模式本我遵循bA.道德原则B.快乐原则C.现实原则D.理想原则2.赭神分析理论的人格结构模式超我遵循(a)A.道德原则B.快乐原则C.现实原则D.理想原则3.精神分析理论的人格结构模式自我遵循cA.道德原则B•快乐原则C.现实原则D.理想原则7•“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体现了人格的哪种特征:(a)A.稳定性B.可变性C.独特性D.共同性8•以观念.行为和外貌装饰的奇特、情感冷漠.及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的人格障碍是:(a)A.分裂样型人格障碍B.偏执型人格障碍C.强迫型人格障碍D.冲动型人格障碍9•以下描述属于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是:(d)A.猜疑B.情感淡漠C.完美主义D.过分的感情用事10•以下哪个特征不属于人格的基本特征:(c)A.统一,性B.主体性C.直接性D.独立性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答题说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用黑色签字笔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1.人格的特性包括(abcA.独特性B.整体性C.主动性D.稳定性2.希波克拉底将人的气质分为:abed\nA.胆汁质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1.阿尔波特将个人特质分为:(bed)A.共同特质B.首要特质C.中心特质D.次要特质)组成的一个整体结构。C.超我D•镜2.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abcA.自我B.本我像我3.气质使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染上了自己独特的风魏,这些动力特征包括心理活动的:(abc)A.速度和稳定性B.强度和稳定性C.指向性D.互动性4.关于气质与职业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A.气质与人们所从事的职业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的关系B.任何一类气质类型在一种情况下可能具有积极意义,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具有消极意义C.气质属于人的自然属性,具有好坏之分D.考虑人的某些气质特点并加以顺应,能进一步提高职业适应性5.性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ac)A.做什么B.做的效果C.怎样做D.做的准备6.最早将性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的心理学家是(b)A.弗洛伊徳B.荣格C.阿徳勒D.埃里克森7.威特金根据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把人的性格分为(bd)A.沉思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场依存型8.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可分为(abc)A.权威型B.放纵型\n四、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一)遗传生物因素(二)家庭教育因素(三)家庭教育因素(四)社会文化因素2.简述人格发展的精神分析理论。P167(一)弗洛伊德:(1)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结构,三种人格成分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处于不断的运动中;(2)人格的形成是一个有序的发展过程;(二)荣格(1)人格是由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层次组成的:(2)将人格分为內向和外向两种反应或态度的类型3.简述人格障碍的分类?P172(一)偏执型人格障碍(二)分裂样型人格障碍(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四)冲动型人格障碍(五)表演型人格障碍(六)强迫型人格障碍\n(七)焦虑型人格障碍(八)依赖型人格障碍(九)其他类型的人格障碍1.简述健康人格塑造的方法。(一)以科学的理论塑造人格(二)以高雅的校园文化熏陶人格(三)以心理辅导和素质训练重建人格(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自我塑造五、论述题(本题共2小題,每小题10分,共20分)1.论述中国大学生的人格特征?P171(一)中国大学生的人格状况1、中国大学生在谦让、克己、忍耐、谨慎、负责等人格特征方面突出;2、中国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通常会首先考虑社会和他人,但也不是一位追求社会的;3、中国大学生在支配性和冲动特点方面表现不突出、在社交方而倾向于积极进取、具有稳健和从众的人格特点;4、不同学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以及性别差异,均有各自的相对独特性。(二)中国大学生与外国大学生人格特征的表现1、与美国学生相比,中国大学生在成就、顺从、秩序、求助、谦逊、慈善和建坚毅等方面的得分高于美国学生,而在自我表现、省察、支配、变异、异性爱和攻击性等方而的得分较低,在自主和交往等方面几乎和美国大学生一样;2、与印度的大学生相比,中国大学生在秩序、交往和求助方面得分较高,在自我表现、谦逊、异性爱和攻击性方面较低,而在成就、顺从、自主、省察、支配、慈善和坚毅方面几乎一致;\n3、中国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中国的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n第十章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及其心理卫生一、单选题:1、构成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成分不包括下列哪项:A认知B情感C思想D行为标准答案:C2、在人际关系中起到唤起、控制和改变情感,对人际关系起着调节作用心理成分是A认知B情感C思想D行为标准答案:A3、在人际关系中反映出对交往现状的满意程度和亲疏关系的心理成分是A认知B情感C思想D行为标准答案:B4、在正式群体中(如班集体),什么因素起主导作用,调节着人际关系;A认知B情感C思想D行为标准答案:A5、在非正式的群体中(如某些沙龙),什么因素起主字作用,制约人际关系的亲疏及稳定持久的程度。A认知B情感C思想D行为标准答案:B6、'‘以貌取人,失之于人”说明人际关系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A吋空邻近性B态度相似性C需求互补性D个人形体因素标准答案:D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明人际关系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nA时空邻近性B态度相似性C需求互补性D个人形体因素标准答案:B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的是哪种人际交往原则?A平等原则B互利原则C兼容原则D尊重原则标准答案:D9、“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体现的是哪种人际交往原则?A平等原则B互利原则C信用原则D兼容原则标准答案:C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体现的是哪种人际交往原则?A平等原则B互利原则C信用原则D独立与协作原则标准答案:D二、多选题:1、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理解:A有助于大学生学习知识B有助于大学生个性完善C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D有助于克服危机与挫折,预防精神疾病标准答案:ABCD2、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类型A融洽的吸引关系B点头的冷漠关系C矛盾冲突关系D以上都不是\n标准答案:ABC3、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哪几方面:A时空邻近性B态度相似性C需求互补性D个性特征标准答案:ABCD4、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心理原因A我它取向B自我中心C控制他人的欲望强D讨好与敬畏心理标准答案:ABCD5、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A平等原则B互利原则C信用原则D兼容原则标准答案:ABCD6、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A正确认识自己B待人态度诚恳C优化个人形象D讲究交谈艺术标准答案:ABCD7、常见互利的方法有哪几种:A合作法B互助法C积极竞争法D交换法标准答案:ABCD8、PAC人际沟通分析理论揭示了每个人身上都有的人格成分表示为:A老人自我B父母自我C成人自我D儿童自我状况标准答案:BCD9、交不到知心朋友的常见原因A因为自负,以自我为中心。B因为自卑,自我封闭。C因为嫉妒,敌意太强。\nD因为患有某些心理疾病标准答案:ABCD\n10、常见人际冲突包括A利益冲突B工作冲突标准答案:ABCDC情感冲突D观点冲突三、名词解释1.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Relation)人际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人际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从狭义上看,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可觉察到的心理上的关系,如亲子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医患关系等。2.人际沟通(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人际沟通指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信息交流过程。3.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Attraction)人际吸引是指人际关系中双方在情感方面相互亲近的现象。四、简答题1.人际关系的类型有哪些?答:人际关系的类型有:主从型、合作型、竞争型、主从一竞争型、主从一合作型、竞争一合作型、主从一合作一竞争型、无规则型2.简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艾。签:有助于大学生学习知识;有助于大学生个性完善;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有助于克服危机与挫折,预防精神疾病。3.简述人际沟通的类型。答:(1)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通;(2)有意沟通和无意沟通:(3)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4)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5)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4.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n答: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1)仪表;(2)时空距离;(3)相似与互补;(4)个性品质;(5)能力。五.论述题1、请用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的理论来论述如何让人们能更轻易地喜欢你。答:(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可觉察到的心理上的关系。(2)增加人际吸引的因素,可增进人际关系,如注意个人仪表;拉近与他人的时空距离;增进与他人的相似性或互补性:增强自身优良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等。2、大学生常见人际交往障碍及成因答:交不到知心朋友:嫉妒;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自卑:话不投机半句多等。原因:我它取向;自我中心;控制他人的欲望强;讨好与敬畏心理。第十一章大学生的性心理一.单项选择题答题说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佳或最恰当的答案.请用钢笔或签字笔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1、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口唇期是在:A.1岁以内B.1-3岁C.3-5岁D.6-12岁2、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婴儿在口唇期最大的心理危机是:(C)A.恋父情节B.恋母情结C.断奶D.自我认3、按照弗洛伊徳的理论,婴儿在口唇期的社会化任务是:(D)A.获得独立性B.发展自律性C.学习表达敌意等负向情绪D.建立对自己、他人和环境的信任感\n4、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肛门期是在:(B)A.1岁以内B・1-3岁C.3-5岁D.6-12岁5、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婴儿在肛门期的社会化任务是:(A)A.大小便的控制性训练B.发展自律性C.建立对自己、他人和环境的信任感D.学习表达敌意等负向情绪6、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性器期是在:(C)A.1岁以内岁B.1-3岁C.3-5岁D.6-127、按照弗洛伊徳的理论,潜伏期是在:(D)A.1岁以内岁B.1-3岁C.3-5岁D.6-128、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生殖期是在:(D)A.1-3岁岁B.3-5岁C.6-12岁D.12-209、维系爱情是否持久的决定性因素是:(A)A.认知和态度B•情绪和情感10、性指向障碍不包括:(B)A.双性恋B.恋物症兽癖C•审美和认同D、资源和地位C.恋童癖D、恋一.多项选择题答题说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用钢笔或签字笔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1、弗洛伊德将性心理发展划分为:(A.B.C.D.E)\nA.口唇期B.肛门期C.性器期D.潜伏期E.生殖期2、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婴儿时期性满足的特征是:(A.C.D)A.性快感的来源同身体中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寻食功能密切相关B.有明确的性对象C.尚不知有性的对象,是一种“自体享乐”D.性目的受快感区的直接控制E.快感区是固定不变的3、按照弗洛伊徳的理论,儿童在性器期社会化的重要任务是:(B.C.D)A.勤奋感的建立B.羞涩心的建立C.两性区别意识的建立D.性道德感的建立E.好奇心的建立4、按照弗洛伊徳的理论,儿童在潜伏期社会化的重要任务是:(A.B.D.E)A.让儿童乐于学习B.让儿童富有好奇心C.让儿童建立性道德感D.让儿童有毅力E.培养■儿童勤奋感5、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青少年如果在生殖期社会化不足,可能出现:(A.C)A.认同障碍B.对人际关系的不信任C.自我认同危机\nA.依赖性强B.对异性父母的依恋情结\nE.文化因素E.态度成分A.生物因素B.家庭因素C.教育因素D.社会因素7、爱情的心理成分包括:(A.C.D.E)A.动机成分B.行为成分C.情绪成分D.认知成分8、常见的择偶模式有:(A.B.C.D)A.同类匹配模式B.资源交换模式C.择偶梯度模式D.父母偶像模式E.互惠互利模式9、性神经症包括:(A.B.C.D.E)A.性器官或性功能焦虑症B.性病和性变态等疑病性障碍C.因性问题所致的恐惧症D.因性压抑所致的失眠症E.性强迫症10、性心理障碍可分为:(B.C.D.E)A.性強迫症B.性身份障碍C.性偏好障碍D.性指向障碍E.其他一些待分类的性心理障碍\n三、名词解释1/力比多:弗洛伊德将推动机体生存发展和心理发育的本能力量称为“力比多”。\n2、性别:是一个社会根据男女的各自特征而赋予男女的社会标志。3、双趋冲突:个体同吋面临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吸引的目标,而又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所产生的内心冲突。4、爱情:男女之间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具有浪漫色彩的形式。5、恋爱:男女双方培育爱情的过程。6、择偶观:是指一个人对选择配偶的总看法或价值取向,包括对配偶年龄、容貌、身材、学历、经济和社会地位的要求和对结婚的态度、对配偶在家庭的作用与地位的看法、对家庭经济支配模式等认知内容。7、性别角色:是指社会对男女两性所持态度、性格和社会行为模式的一种期待。四、简答题1、人类的性可以从哪几方面来界定?答:(1)生物的性,是指男女在遗传基因、性器官和生殖功能等生物学方面的差异。(2)社会的性,是指性别的不同,性别是一个社会根据男女的各自特征而赋予男女的社会标志。(3)心理的性,是指性别角色的差异,这是一个社会对男女在社会行为中的角色期待,如男女生在发型、服饰、游戏爱好、气质、性格等方面显示出的典型差异,性别角色是童年期社会化的结果,与生物的性和性别并无必然的联系。2、家庭教育对孩子性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体现在哪几方面?答:(1)首先是父母对性的态度。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有关性的想法和行为的评价是自然的,非极端的,对孩子的教育是民主和平等的,那么孩子的性态度一般也是平和自然和健康发展的。如果父母对有关性的态度是否定的,对孩子的教育是严厉和保守的,那么孩子可能对性行为将有一种罪恶的和敌视的态度。(2)其次父母对待孩子性别的态度对孩子的性角色塑造和自信心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如父母''重男轻女”的观念和相应的教养行为可能导致女孩的自卑情结,而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则可能促使孩子形成恋父或恋母的伊蒂普斯情结。3、男女性心理的差异体现在哪几方面?\n答:(1)在心理需求方面的差异(2)在思维习惯方面的差异(3)在性格方面的差异(4)在生活习性方面的差异4、大学生恋爱中常见的误区或不良行为有哪些?答:(1)在教室和宿舍等不恰当的场所里表现过度的亲昵行为;(2)拍摄过度暴鎔和性爱的不雅照片;(3)同居和婚前性行为、导致流产或性病传播、频繁更换男友或女友,或搞三角恋爱:(4)为获得经济援助而提供性服务的性缘;(5)玩弄异性,骗取感情或财物;(6)偏好不合社会主流文化的畸形的恋爱关系,如少女嫁给老翁,少男迎娶老妇等;(7)因失恋而自杀或杀人、毀容等报复行为。5、健康的性心理标准:答:(1)性别认同正常(2)性指向正常(3)性欲和性反应正常(4)性道德和性行为正常(5)讲究性卫生6、性心埋障碍的一般特征:答:(1)性爱活动改变了性活动的性质;(2)性冲动对于不寻常的对象发生过度的胶着情况或固结不解的关系,而无法自拔:\n(2)对于常人没有多大性爱价值的事物或全无价值的事物,都变成有性爱价值的象征。五、论述题1、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答:(1)性心理的发展与性心理的成熟并不同步(2)恋爱的热望与对异性了解不深的状况并存(3)性欲需求与社会规范和道德责任之间的矛盾(4)恋爱动机多样,恋爱目的不清(5)学业和恋爱双趋冲突,难以两全其美2、大学生应该如何进行性心理的调适答:(1)正确认识,坦然面对,即是求助(2)消除阻抗和压抑,勇于接受自我精神分析(3)社会支持和家庭治疗(4)把握自己的命运,再造性别角色(5)正常交往,树立自信,勇于实践(6)掌握减低性压力的正确方式第十二章大学生与家庭关系一、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泰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互相关系,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2•应对方式:应对方式是个体面临应激刺激和心理压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作出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过程。3.自尊:自尊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对自己的价值和作用的整体情感评价和\n对自我的态度体验,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指标之一。4•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身体、心理和社会特征的认知或看法,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特征。5•亲社会行为:P235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微笑、友爱、尊敬长辈、谦让、助人、乐群、责任、同情、分享、利他等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答题说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佳或最恰当的答案,请用黑色签字笔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1.父母理论对(a)岁的孩子影响最大。A.4-11B.3-8C.2-9D.3-102.父母离异和单亲家庭大致对(c)左右的子女有不良影响。A.4-10%B.3-8%C.5-10%D.4-9%3•—般而言,父母倾向于严厉惩罚教育的孩子,自尊较(d)。A.高B.不变C.不知道D.低4•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与其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关,父母文化程度较高的大学生,倾向于采取(b)的应对方式;而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大学生,倾向于采取()的应对方式。A.积极,积极B.积极,消极C.消极,消极D.消极,积极\n1.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获得安全依恋的儿童在后来的发展水平中表现出较(a)水平的人际信任A.高B.低C.不清楚D.没影响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答题说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用黑色签字笔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1.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包括(abedB.家庭经济因素A.父母教泰方式C•父母婚姻状况因素D.父母职业与文化因素2.典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如下几种情形:(abed)A.过分干涉-严厉型C.放任不管-忽略型B.过度保护-溺爱型D.情感温暖-理解型3.亲子关系的理论包括:(abedA.精神分析理论B.人本主义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D.认知发展理论3.高自尊子女其父母的抚养方式具有如下特点:(abed)A.接受、关心和参与B.严格C.使用非強制性的纪律D.民主5.父母理论对(ab)影响较大。A.男孩B.年幼孩子C.女孩D.年长的孩子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亲子关系的理论。P232(1)精神分析理论:父母对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完成情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人文主义理论:父母对子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n(3)社会学习理论:亲子关系对儿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4)认知发展理论:亲子关系的好坏取决于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父母是如何给子女提供是以刺激的。1.简述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一)父母的养育方式(二)家庭经济因素(三)父母婚姻状况因素(四)父母职业与文化因素2.简述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P230(一)家庭因素对应对方式的影响(二)家庭因素对自尊的影响(三)家庭因素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四)家庭因素对自我发展的影响3.简述亲子关系对个体成长的影响。P235(一)亲子关系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二)亲子关系对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的影响(三)亲子关系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四)亲子关系对子女问题行为的影响(五)亲子关系对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六)亲子关系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n五、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论述建立和谐家庭关系的艺术?P238(一)孝顺父母是建立良好家庭关系的基础(二)尝试重述童年家庭的故事(三)掌握谈心沟通技巧,学会换位思考(四)用礼来调节家庭中的各种人际关系第十三章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和行为—、单选10题1不良的适应行为、问题行为或反社会行为,并且显著异于常态而妨碍个人正常生活的行为称为(C)。A消极行为B网络偏差行为C偏差行为D违法行为2当前大学生中最突出的一种网络偏差行为是(B)oA网恋B网络成瘾C网络孤独D利用网络违法犯罪3由于有些人过于沉湎于网络上社交,对现实生活的人际接触将更加缺乏,使他无法习得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从而形成了"人际交往失败一上网寻求慰藉一与现实人际脱离—(A)—人际交往失败”的恶性循环。A缺乏社交能力B网络孤独C精神真空D网络成瘾4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经指出,青少年心理发展中所面临的常见冲突是(B)的矛盾。A亲密与孤独B同一性与角色混乱C勤奋与自卑D自我整合与失望5不能整合自己所承担的各种角色是指(D)。\nA性别角色认同偏差B权威混乱C自我整合失败D角色混乱\n6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精神疾病的社会本质就是(C),精神病患者的典型特征是人际沟通能力的缺陷。A性格缺陷B认知障碍C人际关系障碍D情绪障碍7Young,K.S.在过度使用网络者的研究基础上,参照《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首次提出(A)的诊断标准。A网络成瘾B网络成瘾障碍C网络孤独D计算机成瘾8I.Goldberg提出了评估"网络成瘾障碍”的七个方面,以下哪一项不属于:(D)。A突显性B耐受性C戒断症状D暂时性9下列哪项不属于影响网络成瘾的个人因素:(C)。A社交状况B性格因素C时尚与伙伴因素D自我意识状况10正确的上网动机不包括:(B)。A为完成人际沟通中的接受信息、发送信息和交换信息提供桥梁B将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生活压力,寻求无聊刺激的工具C将网络作为个人表达言论和展示自己的成绩、形象和兴趣的窗口D为享受音乐、美术、文学、游戏等娱乐,调节情绪提供园地二、多选10题1网络偏差行为所引起的心理问题有:(ABCD)oA焦虑B忧郁C依赖D逃避2Young,K.S•参照《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首次提出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主要从(ABCD)几个方面进行评估。\nA网络功能B情绪卷入程度C是否存在非理性认知D个人生活事件3网络所提供的各种虚拟情境容易造成青少年(ABC)等心理危机。A角色混乱B性别混论C权威混乱D情绪混乱4在网恋中存在的偏差行为有:(ABD)oA将寻觅异性朋友作为上网的主要目的。B不停地在交友网站中搜索与异性交友的信息,热聊三四天就迅速发展为网恋。C这些人重对方人品考察,轻交谈投机投缘。D对现实生活中的异性交往采取回避态度,不敢正视正常恋爱中的矛盾挫折、互助监督、忠诚的承诺和经济消费。5网络违法犯罪常见的类型有:(ACD)。A危害互联网运行安全的犯罪行为B危害个人人生安全的犯罪行为C利用互联网散步谣言或传播色情信息D利用互联网进行经济犯罪6I.Goldberg提出了“网络成瘾障碍”的槪念,并建议从(ABCD)等方面进行评估。A耐受性B戒断症状C复发性D渴求程度7积极的应对方式有:(ABD)<,A解决问题B求助C幻想D自我安慰\n8消极的应对方式有:(BCD)。A求助B幻想C自责D退避9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因素常常是综合的大体可分为(ABC)几大类。A个人因素B家庭环境因素C网络因素D时尚与伙伴因素10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个人因素有:(ABCD)。A性格因素B自我意识状况C情绪因素D自控和认知因素一.名词解释1网络偏差行为:是指网络使用者在上网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不良适应行为和反社会行为。2网络孤独:是指个体虽沉迷上网但并未能解除内心的孤独感,反而因为从现实世界的抽离中加重了在生活中的孤独感。3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况的察觉和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心理、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4网络关系成癮:是指过度卷入网络上虚拟的人际关系的状况。以聊天室中结交的网友替代了现实生活中与朋友和家人的正常沟通,以网络社群的虚拟人际关系取代了现实生活中与班级同学和家庭的人际关系。5网络强迫行为:指网络使用者不可抑制地参与网上购物、网上拍卖和在线赌博等交易活动。6信息超载:是指因惧怕所拥有的信息不足而不能自制地在网上搜索或下载过多的,但对现实生活并没有多大意义的或无用的资料或数据。7应对方式:是指一个人而对困难与挫折吋习惯采取的行为模式或行为取向。应对方式有积极的和消极之分。8态度:是指一种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等多种心理成分组成的内隐的心理体验。四、简答题3-5题\n1大学生对网络的心理需求有哪些?满足探索外部世界的需求满足舒缓紧张、宣泄情绪的需求满足友爱与情感的需求满足追求娱乐、时尚的需求满足寻求性刺激的需求满足亲和动机和归属感的需求满足自尊、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需求2常见的上网偏差行为有哪些?①网络成瘾②网络孤独③网络身份迷失和自我认同混乱④网恋⑤利用网络违法犯罪3简述网络成瘾的青少年进行自我行为管理的具体办法。K.Young对网络成网瘾的青少年提出了一些自我行为管理的具体办法:①逆向操作法:即优先安排其他事务,再安排上网的事。②外来停止器:借助外力提醒自己终止上网的时间。③设定时间限制:指自己事先设定一个使用网络的固定时间要求,以避免随时的上网行为或上网时间无限延长。④列出事情的优先级:对需要经过网络处理的事务按其重要程度或优先处理的级别进行排序,在有限的上网时间內,依序进行处理,迫使自己没多余的时间上网漫游。⑤使用提示卡:把网络成瘾所造成的不良问题写在一卡片上,再将戒除网络成瘾的好处也写在另一卡片上,然后将两张卡片贴在计算机屏幕边,以便随时提醒自己。⑥制定活动行程表:制定个人一周的日程活动时间表,例如晨练、傍晓散步、打羽毛球、与朋友聚会等,以免因为沉迷于网络而挤占或忘记了一些正常的日常活动。\n4简述网络成瘾的心理辅导具体措施。其一,评估网络成瘾者对于网络的使用模式。其二,探寻网络成瘾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其三,制定一个详尽的、个性化的成瘾心理矫治计划。其四,建立行为矫治的监控系统,督促计划的实施。其五,采用人际关系疗法。五、论述题1-2题1根据Young,K.S.提出的网络成瘾诊斷标准,如何评估一个人已经患上互联网依赖症?答:如果个体对下列八个问题中的五个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就可以断定其网络成瘾。这八个问题是:①你是否沉溺于互联网?②你是否需要通过逐次增加上网时间以获得满足感?③你是否经常不能抵制上网的诱惑和很难下网?④停止使用互联网时你是否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⑤每次上网实际所花的时间是否都比原定时间要长?⑥上网是否已经对你的人际关系、工作、教育和职业造成负面影响?⑦你是否对家人、朋友和心理咨询人员隐瞒了上网的真实时间和费用?⑧你是否将上网作为逃避问题和排适消极情绪的一种方式?2网络成瘾的类型以及培植上网健康心理的方法?答:Young,K.S.根据其研究结果,将网络成瘾分成五类:①网络色情成瘾②网络关系成瘾③网络强迫行为④信息超载\n①计算机成瘾培植上网健康心理的方法:(一)端正上网的动机与态度(二)上网行为的自我管理K.Young对网络成网瘾的青少年提出了一些自我行为管理的具体办法:①逆向操作法:即优先安排其他事务,再安排上网的事。②外来停止器:借助外力提醒自己终止上网的时间。③设定时间限制:指自己事先设定一个使用网络的固定时间要求,以避免随时的上网行为或上网时间无限延长。④列出事情的优先级:对需要经过网络处理的事务按其重要程度或优先处理的级别进行排序,在有限的上网时间內,依序进行处理,迫使自己没多余的时间上网漫游。⑤使用提示卡:把网络成瘾所造成的不良问题写在一卡片上,再将戒除网络成瘾的好处也写在另一卡片上,然后将两张卡片贴在计算机屏眾边,以便随时提醒自己。⑥制定活动行程表:制定个人一周的日程活动时问表,例如晨练、傍晚散步、打羽毛球、与朋友聚会等,以免因为沉迷于网络而挤占或忘记了一些正常的日常活动。(三)建立现实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和相互鼓励等社会性支持。(四)培植积极的应对方式:如解决问题、求助、自我安慰、通过唱歌、体育运动合理宣泄等。(五)网络成瘾的心理辅字其一,评估网络成瘾者对于网络的使用模式其二,探寻网络成瘾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其三,制定一个详尽的、个性化的成瘾心理矫治计划其四,建立行为矫治的监控系统,督促计划的实施其五,采用人际关系疗法第十四章精神疾病的识别与防治\n-、名词解释1、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知、情、意等心理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情绪稳定,行为适度,能与环境保持适应,以及在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前提下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2、精神疾病:是指以感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精神活动异常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如重性精神病、神经症、精神发育迟滞、人格障碍等。3、生活应激事件:指那些造成人们生活上的变化,并要求对其适应和应付的社会生活情境和事件。4、心理健康的评估: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的过程,而心理诊断则是根据诊断标准,对心理评估的结果给予的定性和分类判断二、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种症状属于思维障碍的表现(B)A、幻觉B、妄想C、焦虑D、注意固定\n2、以下关于体型的分类和精神疾病发病哪种说法是错误的(D)B、肥胖型,多见于D、瘦长型,常见于癫痫A、瘦长型,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C.发育异常,可见于精神发育迟滞3、关于性格与精神疾病发病关系,以下说法哪种正确(B)A、具有具有时间匆忙感、争强好胜特点的A型性格者冠心病的患病率远低于B型行为者B、多疑敏感、内向抑郁的C型性格者易想癌症C、自我为中心、幻想丰富、暗示性高及情绪不稳个性的人易得抑郁症D、胆小.高度內向、害羞、依赖性强的人易得题症4、患者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的被迫无奈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的存在,明知没有必要,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不能自我控制和克服,感到十分苦恼。患者为了减轻焦虑而反复出现刻板的行为或仪式性动作。以上描述的症状是哪一种神经症的临床表现?(C)A.焦虑症症B.抑郁症D.恐怖症C.强迫5、以下哪一项属于常用的人格测验(A)A、MMPIB、SASC、SDSD、SCL-906、以下测验中,那一项不属于自评量表(B)A、SASB、HAMDC、SDSD、SCL-907、大学生中,因(D)疾病退学的人数占因病退学总人数的首位A、肠胃B、脑部C、癌症D、精神疾病\n三、多项选择题1、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包涵哪些方面?(A、B、C、D)A、生理健康B、心理健康C、社会适应良好D、道德修泰良好2、心理健康的诊断标准或维度有(A、B、C.D)A、内省经验标准B、社会适应标准C、医学标准D、统计学标准3、以下描述属于强迫型人格障碍者特点的是(B、C、D)A、徧执B、过分谨小慎微C、内心不安全感D、完美主义4、影响精神疾病发病的生物学因素有(A、B、D)A.遗传因素B、体质因素C.生活应激事件因素D、器质性因素5、以下属于情绪、情感障碍的表现有(B、C、D)B、情感高涨A、内感性不适\nC、焦虑D、情感迟钝6、常见的记忆障碍有(A、B、C、D)A、遗忘症B、错构Cn虚构D、似曾相识感7、以下属于生活应激事件的有(A、B、C、D)A、离婚纠纷B、家庭D、经济损失8、精神分裂症可分为哪几型?(A、B、C、D)A、单纯型型B、青春C、紧张型D、偏执型9、心理测验按测验的方式可分为(B、C)A、智力测验B、个体测验C、团体测验D、人格测验10、常用的人格测验有(A、C、D)B、SASD、EPQA、MMPI\nC、16PF四.简答题1.简述心理健康的评估原则与评估方法。答:评估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2)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原则(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评估方法:(1)会谈法(2)观察法(3)心理测验法(4)心理评定量表法2、如何识别早期的精神病症状?答:(1)精神活动水平下降。(2)情感意志低沉。(3)情感障碍和自知力下降。(4)出现行为障碍,如原来品质好、安分守己的人近来常出现偷窃、迷恋赌博等行为。(5)出现妄想、幻觉。(6)出现认知、意识、情感的障碍,如平吋勤奋好学逐渐上课不专心听讲、思想开小差等。3、简述大学生精神疾病的三级预防答:(1)初级预防是旨在消除或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防止或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2)二级预防的目标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精神病患者,争取完全康复与良好的愈后,防止复发。(3)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做好精神病人的康复,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尽可能地减少精神残疾的发生。\n简述妥善处置大学校园内大学生精神疾病的要点。答:(1)积极营造和谐的组织文化。(2)树立心理健康意识,行动改变习惯。(3)及时转诊与坚持规范治疗。(2)组织看护与社会支持。(3)为所当为,人尽其才。五、论述题1、请对照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对自己的心理卫生状况进行简要的分析。答题要点:(1)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十项标准:A、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B、充分了解自己C、生活目标和理想切合实际D、能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E、悦纳自己F、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G、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H、能适当地宣泄情绪与控制情绪I、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充分地发挥个性J、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合适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2)对照以上标准,结合自身进行分析第十五章大学生的自杀问题\n一、单选题1•一般适应综合征(GAS)分以下三期:()A.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B.觉醒期、阻抗期、适应期C.警戒期、阻抗期、适应期D.觉醒期、阻抗期、衰竭期标准答案:D2•自我期望目标过高、预期等待、好胜心太强、完美主义倾向等属于哪种类型的压力?A内源性压力B单一性压力C外源性压力D叠加性压力标准答案:A3.—般来说,正确的减压或者说是成熟的应对方式应遵循3R的原则,下而不属于3R原则的是A重整(reorientation)B缩减(Reduction)C合理化(rationaIization)D放松(relaxation)标准答案:c失恋属于哪种危机?A境遇性危机B发展性危机C突发性危机D存在性危机标准答案:B5•“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属于哪种自我心理调节技巧:A理智B代偿C升华D合理化标准答案:D6•应对就是个体对生活事件及其伴随的心身不平衡状态所作的()。A幘绪调节B认识和行为努力C潜意识中的防御D求助活动标准答案:B•同样的应激源可以引起不同的应激反应.主要是因为个体()。A对应激源的敏感度不同B体质不同C人格特征不同D认知评价不同\n标准答案:D8•造成压力的主要来源是()A焦虑B人际关系C挫折D学习失败标准答案:B9•“祸不单行”是用来形容()A单一性压力B同时性叠加压力C继时性叠加压力D破坏性压力标准答案:C10.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压力是由不良刺激引起的B挫折不仅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而且会对人产生负面的影响C对引起焦虑的生活事件的评估,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D人类最主要的压力是环境标准答案:C二、多选题1、下列关于应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引起焦虑的各种外在刺激B是一种特异性变化C是机体的一种状态D是外在环境与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标准答案:ACD1.大学生遇到挫折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A^攻击他人或自我伤害B、表现焦虑,对人对事冷漠\nC、加倍努力以弥补自身的不足D、回复到不成熟的行为模式,如痛哭标准答案:ABD3•下面属于对挫折适应能力的是()。A、挫折调节力B、挫折承受力C、压抑D、补偿标准答案:AB3.自杀危险性的评估与预测要对以下警示信号给予特别的关注,个体是否具备()A自杀的危险因素B自杀的线索C求救信号D以上都不对标准答案:ABC5•危机干预具体方式有哪几种?()A、电话危机干预B、面对面帮助C、家庭和社会干预D、书信服务标准答案:ABCD6.个体对危机的心理反应通常经历那几个不同的阶段?A防御阶段B成长阶段C解决问题阶段D冲击阶段标准答案:ABCD7.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压力主要有:A学习压力B生活适应压力C人际关系压力D经济压力标准答案:ABCD8.下列属于积极应对方式的是A解决问题B合理化C回避D求助标准答案:AD9.下列属于外源性压力的是:\nA作息时间不合理B下岗C工作符合过重D多重角色冲突标准答案:ABC10•研究表明,与自杀相关的常见的高危因素有:A病态人格B有自杀家族史C应对与防御方式D主观生存质量标准答案:ABCD三、名词解释•应激——是指个体对察觉和认知的某种有威胁的情境或事件所作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心理危机——是指个体或群体突然面临重大的应激剌激或生活挫折或安全事件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应激的方式来应对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况。•应对方式——面对压力,个体为了应对或者说减压而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一些策略和方式•危机干预——就是从心理上解决迫在眉捷的危机,使症状得到立刻缓解和持久的消失,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境遇性危机——是指个体遭遇一种意想不到的突发性应激事件或超常事件而导致的心理危机。•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应对应激刺激或心理危机时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以便使自己较容易接受这些刺激或不幸遭遇,不至于引起心理上太大的痛苦,以保持心情安宁的一种方式四、简答1、请列举应激反应的三个阶段并对其进行简述。第一个阶段为警觉期,或称唤醒期,就是个体对这个应激刺激的关注和警觉,机体应激反应的启动或唤起;第二阶段为对抗期,机体开始消耗能量,调动神经、内分泌机制以应对应激刺激,结果压力或被排除,或压力持续存在,机体能董不断被消耗;第三个阶段为衰竭期。如果应激反应持续下去,应激反应将可能危害个体的身心健康,导致心身疾病。2、简述心理危机不同应对的结局。第一种情形是个体顺利度过危机,个体心理健康状况恢复到危机事件之前的水平;有些个体更从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学会了应对危机的策略和方法,心理素质进一步提高第二种情形是个体勉强度过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这些创伤成为个体一个较持久的心埋阴影和情结,对个体的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模式和社会功能带来负面或消极的影响。第三种情形是个体经受不住强烈的应激刺激和危机事件的打击,或表现为精神失常等应激性疾病障碍第四种情形是个体未能顺利度过心理危机,或从此转而出现神经症等慢性心理疾病,或表现多种多样的心身疾病。3、从危机的性质分,可以把危机归为哪几类。\n(1)发展性危机(2)境遇性危机(3)存在性危机4、如何应对成长中的危机?他常痢瞬廉昧百使濟得到瞒庇抑磁,回繼律辭趣谜捌黝趁<径达到目的;(3)改变目标,用其5、列举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压力。(1)学习压力。(2)生活适应的压力;(3)人际关系的压力;(4)就业和工作的压力。(5)经济的压力。五、论述题1、试结合你的实际情况论述作为大学生自己该从哪些方而来提高自己应对成长中的各种心理危机的能力呢?答:a,多与他人交流,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善于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获得物质上的援助和心理上的支持。b最大可能的保持那些正常的、有规律的生活节奏。c主动从事能够转移自己注意力和放松的活动,如体育运动、各种兴趣爱好、阅读、美食等一些令人愉快的活动。d积极使用能够使自己平静和冷静下来的自我对话。e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等专业机构的帮助,不要讳疾忌医,耽误必要的医学或心理治疗。f培养符合主流文化价值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g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提高抗挫折能力。•开放性答案\n《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大纲〈一〉题型一、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四、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五、论述题(木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n〈二〉复习要点1•个性倾向性2.自我意识3.性别角色4.成就动机5.内源性压力6.适应不良7.自我认识&人际吸引9、心境10、应激11、屮国心理卫生研究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的时间12、什么是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13、职业准备期的主要任务14、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阶段15、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16、学习本质(顿悟说、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观、试课说、经典性条件反射)\n17、体源性自卑感情绪反应的引发因素各类人格障碍者的共同特征构成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成分性指向障碍的类型有哪些父母离异和单亲家庭对子女的不良影响有哪些正确的上网动机人学生中,因何种疾病退学的人数占因病退学总人数的首位压力和挫折的关系性格和职业的关系在群体中制约人际关系的亲疏及稳定持久程度的因素安全依恋与人际信任的关系大学生遇到挫折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当前大学生的网络偏差行为有哪些世界精神卫生日\n自我评价偏高和偏低的主要表现33、消除考试焦虑的方法34、体源性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调适策略35、导致大学生情绪问题的直接现实因素36、艾里克森认为青年期人格发展阶段的主要内容37、在人际关系屮起到唤起、控制和改变情感,对人际关系起着调节作用心理成分38、维系爱情是否持久的决定性因素39、父母教养与孩子自尊的关系40、影响网络成瘾的个人因素41、性格与精神疾病发病关系42、失恋属于哪种危机43、常用的人格测验是什么44、一般适应综合征(GAS)有哪些阶段45、网络社交对现实生活的人际的影响46、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n47、大学生活的特点48、职业生涯规划包括哪些阶段及任务49、影响自尊的因素50、面对挫折应该如何积极应对51、大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52、大学生心身疾病的自我调节方法53、心境、激情、应激的概念54、气质与职业的关系55、交不到知心朋友的常见原因56、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青少年如果在生殖期社会化不足有哪些表现57、网络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58、心理健康的诊断标准或维度59、心理危机干预具体方式有哪些60、心理发展的概念\n61、大学生活的适应过程包括哪些阶段62、正确的择业心理有哪些63、大学生自卑的主要表现64、个体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方式來调整白己的态度与认知65、创新心理素质的结构66、影响大学生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67、判断情绪好坏和正常与否的标准68、希波克拉底将人的气质分为哪些69、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70、影响性心理发展的因素71、亲子关系的理论包括哪些72、在网恋中存在哪些偏差行为73、自杀危险性的评估与预测要对哪些警示信号给予特别的关注74、动机冲突的类型及含义\n75、情绪和情感调节的方法有哪些76、人际交往原则有哪些77、学习疲劳的影响因素78、自我心理调节技巧有哪些79、职业生涯目标80、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81、大学生情绪调节和情感培养的原则有哪些82、压力的类型83、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及自我调适84、情绪和情感表达的特点85、结合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的理论,阐述如何让人们更容易喜欢你。86、如何应对成长中的各种心理危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