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00 KB
- 2022-07-2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实验化学复习一、相关方向考试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考试重点方向:1-100页的相关知识点,以及做过的实验的相关实验原理,简易的步骤,实验注意事项,每个实验后面有相关的思考题得去研究参照中医药基础化学实验书以往做过的所有实验內容(实验2、5、6、&9、10、15、16、22、21、23、24、26、29、30、31、32、33、34、35、36、37、39、41、44、49、55、57、61、62、73、85、9、91、96、102)无机化学K酸碱定量滴定分析的条件及注意事项2、乙酸乙酯的制备试验中,(为什么会加入碳酸钠溶液和使用到饱和氯化钠溶液),清楚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答案加饱和碳酸钠和饱和氯化钠溶液可以降低乙酸乙酯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高效吸收挥发的多余的乙醇和乙酸的同时,又避免乙酸乙酯的损耗;实验原理:醋酸和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_110°C-120°C下发生脱水缩合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注意事项:参考书本203的注释3、从众多固体反应中分离也是用水蒸气分镭4、常压蒸憎中发生分解的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有哪些?分离萃取的原理?答案分离萃取的原理是指利用物质在两种不相互溶的(微粒)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取或纯化目的的一种操作。5、酸碱滴定法中滴定的原理以及简单的步骤(酸度计的使用)6、用电位法测定电离平衡常数的原理和简单步骤(参考课本245面试验58)7、乙酰苯胺的制备中为什么要用到分镭柱?柱温为什么要控制在105摄氏度左右?(208)(实验原理)・・一一答案分憎柱作分憾之用。使用分馆柱能够将产生的水及时蒸出,有利于乙酰苯胺的生成。温度控制在105QC是因为水100C和醋酸118C,控制在\n105°C,这样既可以保证原料CH3COOH充分反应而不被蒸岀,又可以使生成的水立即移走,促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有利于提高产率。&硫酸亚铁镀合成:怎么防止氧化,制备中产生的颜色是?(128)答案加入铁粉可以防止亚铁的氧化制备中产生的硫酸亚铁镀是浅绿色的晶体9、基本的常见操作,什么是萃取,什么是洗涤等?有机化学1、维生素c的测定其实验原理,为什么要加入醋酸?(188)答案实验原理:反应在稀的酸性溶液这种维生素C分子中的二烯醇基被碘氧化生成二酮基和碘化氢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容易被空气氧化,特别是在碱性溶液中更容易被氧化,所以加入稀醋酸,使溶液保持酸性,以减少副产物的生成。2、重结晶的操作;(82)溶液冷却液以后,晶体不析岀之后怎么办?(答案见书本0)活性炭的作用?应该在什么时间加入活性炭,能不能在溶解过程中\n加进去?答案重结晶操作中,活性炭起脱色和吸附作用;应在溶液沸腾后稍冷却再加入,不能在溶解过程中加入因为溶液暴沸会从容器中冲岀3、食盐的制备,粗食盐中的杂质,以及除杂质采用的方案(相关反应)?(答案见书本121)4、薄层色谱法鉴别中药大黄的4个步骤?(92)答案薄层板制备、点样、展开、显色或检视(具体见书本280)5、正漠丁烷的合成,正漠丁烷在哪一层?如果在上层出现,是什么原因?怎么处理?如果出现红棕色,什么原因,怎么处理?答案正漠丁烷在下层,如果未反应的正丁醇较多或蒸徭过久,可能蒸出部分氢漠酸的恒沸液,这时密度的变化可能使油层悬浮或变为上层,解救方式为加入清水稀释,使油层下沉。出现红棕色是因为浓硫酸的氧化生成单质漠的原因,可以加入适量的饱和硫酸氢钠溶液洗涤除去。6、PH试纸的使用,气体鉴别的方法(答案见书本43)(236)物理化学K溶解热的测定,为什么要缓慢均匀的搅拌?(306)答案剧烈搅拌会产生额外的大量的热一摩擦热,从而影响溶解热的测定2、氯化钾的溶解是吸热还是放热?答案是吸热3、给出相关的试剂怎样配制缓冲溶液(见书本107另外注意所配溶液的缓冲范围)4、紫外光谱路图,写出相关的构造(示意图五个部件)答案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5、蒸馆的原理,在蒸馆的过程中温度计正确的摆放位置和冷凝水的进出方向,要画出简单的装置(49)分析化学1>高猛酸钾溶液的配制方法(氧化还原的滴定),配置过程中,温度的范围,为什么过高不好?(温度过高,草酸会分解)为什么不能用硝酸、盐酸,醋酸来调节溶液的酸度?(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盐酸和醋酸会被高猛酸钾所氧化,所以不能用硝酸、盐酸和醋酸,应该用稀硫酸)(189)2、标定氢氧化钠的分析的基准物质(相关实验)(173)答案应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质1-100的基本操作\n4、玻璃的清洗标准2、永停法的操作3、重结晶的操作2、蒸馆时温度计的位置,冷凝水的进出方向。4、数据的表达方法5、天平的正确使用等基础知识100%的正答案只给出了部分答案,书上可以找到的大部分我都标注了,答案我也不能保证确,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若发现了问题可以提岀来,大家一起学习\n1水蒸气蒸憾装置(66)基本原理:当有机物与水一起共热时,整个系统的蒸汽压,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应为各组蒸汽压之和2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取和纯化目的的一种操作萃取:提取和纯化有机物(分液漏斗)3重结晶: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将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的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过滤方法:常压过滤减压过滤热过滤铺板方法:倾注法平铺法机械涂铺法EDTA配制与标定:间接法ZNO为基准物铮黑T为指示剂(181)正漠丁烷制备:不能全没在水中,防倒吸,三层:上正漠丁烷,中层是硫酸氢丁酯,下层为酸水层。上层呈橙黄色,副反应产生澳,漠的溶解度大,加入饱和NAHS04洗涤除去(192)乙酰苯胺的制备:粗产物用水重结晶,加锌粉防止苯胺被氧化,不能过多,会有氢氧化,溶液稍冷后,才能加活性炭(208)蔗糖转化反应及半衰期的测定:先加蔗糖,再加盐酸(330)0.1MOL/LHCL的配制与标定:(171)高猛酸钾:硝酸是强氧化剂,醋酸和盐酸易被高猛酸钾氧化,故用硫酸(189)分离有机物有三种方法:萃取。重结晶。色谱实验二:溶液浓度的标定和滴定操作训练思考题1:为什么移液管和滴定管必须用欲装的液体洗涤,而锥形瓶只能用水洗涤而不用NA2CO3溶液冲洗?2:用台秤量和量筒稀释NA2CO3溶液浓度为什么仅是近似浓度?实验五:溶度积常数的测定■二氯化铅溶度积常数的测定1:同离子效应对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和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各有什么影响?2:水解和电离的区别何在?NA2CO3(NA2S)和AL2(SO4);溶液能反应的原因何在?如何证明产生的沉淀是AL(OH)3而不是AL2(CO3)3(AL2S3)?3:什么叫分布沉淀?试根据溶度积规则,计算本实验(2)(3)中沉淀先后的次序。4:如何进行沉淀和溶液的分离?\n在离心分离操作中,有哪些注意之处?实验六:弱酸电离常数的测定・PH法测定醋酸的电离常数(近似值)1:本实验测定醋酸电离常数的依据是什么?2:当醋酸的含量一半被氢氧化钠中和时,可以近似认为醋酸和醋酸根离子的浓度相等吗?为什么?3:当醋酸完全被氢氧化钠中和时,反应终点的PH值是否等于7,为什么?实验八:药用氯化钠的制备,性质与杂质限度检查1:食言精制中加试剂的次序,为什么必须先加氯化钦,再加碳酸钠,最后加盐酸?是否可以改变加入次序?2:食盐原料中所含的钾离子,漠离子,碘离子等离子是怎样除去的?3:何为重结晶?根据自己所得粗品氯化钠晶体的量计算应加入多少水使之溶解为宜?根据硫酸盐的检查方法,试计算其含量限度实验九:配合物的生成,性质与应用总结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配离子与简单离子的区别,以及影响配合平衡的因素。实验十:硫酸亚铁鞍的制备1:制备硫酸铁过程中,为什么开始时需铁过量并采用水浴加热?2:本实验中所需硫酸钱的重量和硫酸亚铁钱的理论产量应怎样计算?试列出计算的式子。3:为什么制备硫酸亚铁鞍晶体时,溶液必须呈酸性?实验十五:熔点的测定1:加热的快慢为什么会影响熔点?在什么情况下加热可以快一些,在什么情况下则要慢一些?如果搅拌不均匀时会产生什么不良的结果?2:是否可以使用第一次测熔点时已经熔化了的有机化合物再作第二次测定呢?为什么?3:毛细血管中样品填装的过多,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4:分别测得样A和B的熔点均为121-122度,将两样品等量混合后,测得混合物的熔点为105-113度,此测定结果说明什么?(1)在进行蒸馆操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应注意:(1)漏斗下口在蒸馆支管的下方;(2)液体中要加入沸石,防止暴沸;(3)加热前,检查实验准备是否完成,并控制蒸憾速度为1~2滴/秒。\n(1)在蒸憎装置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不符合要求会带来什么结果?答:如果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口之上,蒸气还未达到温度计水银球就已从支管流出,测定沸点时,将使数值偏低。若按规定的温度范围集取馆份,则按此温度计位置集取的馆份比规定的温度偏高,并且将有一定量的该收集的馆份误作为前馆份而损失,使收集量偏少。如果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支管口之下或液面之上,测定沸点时,数值将偏高。但若按规定的温度范围集取馆份时,则按此温度计位置集取的馆份比要求的温度偏低,并且将有一定量的该收集的馆份误认为后馆份而损失。(2)蒸馆时加入沸石为什么能止暴,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未加入沸石时,应该怎样处理才安全?止沸原理:沸石为多孔性物质,它在溶液中受热时会产生一股稳定而细小的空气泡流,这一泡流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湍动,能使液体中的大气泡破裂,成为液体分子的气化中心,从而使液体平稳地沸腾,防止了液体因过热而产生的暴沸。停止实验,待液体冷却后再加当加热后有镭液出来时才发现冷凝管未通水,请问能否马上通水?如果不行,应怎么办?实验二十一:0.1mol/IHCL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如何配制0.2摩每升的盐酸溶液1000毫升?2;实验中所需锥形瓶是否要烘干?加入蒸憾水的量是否要准确?用碳酸钠标定盐酸溶液,滴定至近终点时,为什么需要将溶液煮沸?煮沸后为什么又要冷却后再滴至终点?4:用碳酸钠为基准物质标定盐酸溶液的摩尔浓度,一般应消耗0.2mol/lhcl溶液约22ml,问应称取碳酸钠若干?实验二十二;药用氢氧化钠的含量测定1:吸取样品溶液及配制样品溶液时,移液管和容量瓶是否要烘干?2: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酚駄变色时,如超过终点是否可用碱标准液回滴?试说明原因。\n3:试说明总碱量和碳酸钠百分含量计算式的原理。4:根据操作步骤,样品重量约0.4g是怎样求得?实验二十三: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液的配制与标定(间接配制法)1:配制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是能否用一张纸称取固定氢氧化钠?为什么?2:消耗OHmol/INAOHA标准溶液22ml,需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多少克?3:碱式滴定管是怎样排气泡的?实验二十四:枸椽酸含量测定1: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溶液已充分摇匀,使用时是否还需摇匀?2:为什么每份样品重约0.15g,它是如何求得?现一份药品倒岀过多,其重量达0.1674g,问是否需要重称?实验二十六:(注意事项)1:为什么加入一定量醋酊?目的是什么?2:样品的结晶水是否会消耗标液?3:不同强度的有极弱酸或有机弱碱,他们在非水滴定中应根据什么原则来选择适当的溶剂?实验二十九:EDTA标准液的配制与标定(注意事项)为什么在滴定时要加NH3H2O-NH4CL缓冲液?2;女Hzno的称重为O・45g则需消耗EDTA液多少毫升?实验三十:中药白帆中硫酸铝钾的含量测定(配合量法)1:二甲酚橙是如何指示终点的,为什么应用他只能在酸性溶液中滴定?本实验是如何控制溶液酸度的?二甲酚橙在PH<6时呈黄色,等电点后,即稍过量一点锌离子,就与其形成红紫色的锌配合物,指示终点到达;因为在酸性溶液(PH<6)二甲酚橙呈亮黄色,与EDTA金属络合物的红色明显不同,否则颜色相差不大,不易观察终点•可用缓冲溶液控制溶液pH.;本实验中加入乌洛托品溶液来控制酸度2:测定铝为什么必须采取回滴法?为什么要加热5分钟?除二甲酚橙外还可以采用什么指示剂?如何指示终点?\n铝离子能与EDTA形成比较稳定的络合物,但反应速度较慢;加热能使铝离子与EDTA络合反应加速。3:乌洛托品在测定中起什么作用?控制滴定溶液的酸度即PH在5-6之间,因PH<4配合不完全,PH>7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实验三^一: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液的配制与标定(氧化还原滴定)注意事项1.K2Cr2O7与KI反应进行较慢,在稀溶液中尤慢,故在加水稀释前,应放置10分钟,使反应完全。2.滴定前,溶液要加水稀释。3.酸度影响滴定,应保持在0.2~0.4molL/的范围内。4.KI要过量,但浓度不能超过2%~4%,因为1・太浓,淀粉指示剂的颜色转变不灵敏。5.终点有回褪现象,如果不是很快变蓝,可认为是由于空气中氧的氧化作用造成,不影响结果;如果很快变蓝,说明K2Cr2O7与KI反应不完全。6.近终点,即当溶液为绿里带浅棕色时,才可加指示剂。思考题1:配制硫代硫酸钠时为什么加入碳酸钠?为什么用新煮沸放冷的蒸馆水?由于Na2S2O3遇酸即迅速分解产生S,配制时若水中含C02较多,则pH偏低,容易使配制的Na2S2O3变混浊。另外水中若有微生物也能够慢慢分解Na2S2O3。2:用重銘酸钾标定硫代硫酸钠溶液时为什么要在暗处放置10分钟?滴定前为什么要稀释?K2Cr2O7与KI反应进行较慢,在稀溶液中尤慢,故在加水稀释前,应放置10分钟,使反应完全;一为降低酸度,二为使终点时溶液中的Cr3+离子不致颜色太深,影响终点观察。I2浓度太高,因挥发损失而造成较大的误差,所以要稀释•3:为什么在近终点时才加入淀粉指示液?过早加入会出现什么现象?过早加入淀粉因吸附而造成变色不明显•4:称重铮酸钾,碘化钾,量水,盐酸各用什么量器?\n实验三十二:硫酸铜含量测定(滴定碘法)1:实验中为什么要加醋酸?为了防止铜盐水解2:碘易挥发,在操作中如何防止碘的挥发所带来的误差?加入过量的碘化钾实验三十三:0.05mol/lI2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氧化还原滴定)1:配制碘单质溶液时为什么要加入碘化钾和加少量水充分搅拌?增加溶解度,使完全溶解2:标定碘单质溶液时可以用硫代硫酸钠,标定硫代硫酸钠是否可以用碘液?指示剂应何时加入?为什么?3:碘溶液应盛装在什么滴定管中?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实验三十四:维生素C片的含量测定注意事项:1:维生素c滴定反应多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因在酸性介质中,抗坏血酸受空气中氧的氧化速度稍慢,较为稳定,但样品溶于稀酸后,仍需立即进行滴定2:加新煮沸并放冷的蒸镭水也是为了减少溶解氧的影响3:维生素C在PH4.5-6稳定4:维生素C在有水和潮湿情况下易分解成糖醛思考题1:为什么维生素C含量可以用碘量法测定?2:如果需要应如何干燥维生素C样品3:溶解样品时为什么用新煮沸并放冷的蒸镭水?为了减少溶解氧的影响4:维生素C本身就是一个酸,为什么测定时还要加酸?维生素C的还原性相当强,易被空气氧化,所以加稀醋酸,使溶液保持酸性,以减少副反应。\n实验三十五:0.02MOL/L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为什么用硫酸使溶液呈酸性?用盐酸或硝酸可以吗?盐酸中氯离子具有还原性,能与高猛酸钾反应,而硝酸具有氧化性,所以只能用硫酸2:在配制高镭酸钾标准溶液时,应注意哪些问题?①加热温度不能太高,若超过90°C,易引起分解:②颜色较深,读数时应以液面的上沿最高线为准;③开始时滴定速度要慢,一定要等前一滴的红色完全褪去再滴入下一滴。若滴定速度过快,部分将来不及与反应而在热的酸性溶液中分解:④终点判断: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实验三十六:硫酸亚铁含量测定注意事项亚铁很容易被空气氧化,高温和在酸性条件下,因此滴定速度宜快思考题除了用高镒酸钾法测FESO4.7H2O的含量外,还能列岀哪些测定法?说明各方法的测定原理。实验三十七:正漠丁烷的制备实验四十一:乙酸乙酯制备1:酯化反应有什么特点?本实验如何创造条件促使酯化反应尽量向生成物方向进行?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进行慢,需要酸催化,为提高产率:一方面加入过量的乙醇,另一方面在反应过程中不断蒸出生成的产物和水,促进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2:本实验有哪些副反应?3:在酯化反应中,用做催化剂的硫酸量,一般只需醇重量的3%就够了,这里为何用了12ml?使平衡向生成物一方移动4:如果采用醋酸过量,是否可以?为什么?使用过量的酸不好,因为酸不能与酯共沸实验四十四:乙酰苯胺的制备1:本实验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加入冰醋酸使之与苯胺反应最慢易于控制增加乙酸的用量减少可逆反应,得到较高产率保持沸腾不断除去生成的水,有效的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为防止苯胺被氧化加入锌粉2:反应时为什么要控制分憾柱上端的温度在100-110之间,若温度过高有什么影响?\n因为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断除去反应生成物水,能有效地使平衡正向进行,从而提高反应产率.而水的沸点为100°C,乙酸的沸点为117°c,温度保持在105°C,能使水被蒸憾岀去而乙酸不会,进而既除了水,又减少反应物醋酸的损失•温度过高,大量乙酸蒸出而降低产率3:常用的乙酰化试剂有哪些?哪种较经济?哪种反应最快?常用的乙酰化试剂有乙酰氯、乙酸酊和冰醋酸等,其中以冰醋酸最为价廉易得,乙酰氯反应最快4:应用苯胺为原料进行苯环上一些取代反应时,为什么常要先进行乙酰化?防止苯胺的氧化,减少副产物生成实验五十五:PH计性能鉴定及用PH计测量溶液的PH1:从原理上说明PH计的温度钮及定位钮的作用温度旋钮是进行温度校正的,定位旋钮是确定玻璃电极的参数用的2:通过实验观察弄清25型PH计零点钮的作用使与杯内溶液温度一致3:说明为什么要用与待测溶液PH值接近的标准缓冲液来校准仪器当然,如果你的待测溶液是酸性的,用PH为4和7或者6.86的标准缓冲液来校准,如果是碱性的,则用PH=10的标准溶液来校准。这样做的目的是让PH计在这一段的测量精度有保证4:常用的标准缓冲液有哪些?使用时应注意什么草酸盐标准缓冲溶液酒石酸盐标准缓冲溶液苯二甲酸氢盐标准缓冲溶液磷酸盐标准缓冲溶液硼酸盐标准缓冲溶液氢氧化钙标准缓冲溶液使用时应注意不影响目标反应的进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不影响现象判断5:一个缓冲液是一个共轨酸和碱的混合物,那么,邻苯二甲酸氢钾,硼砂为什么也可看作为一个缓冲溶液实验五十七:永停滴定法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1:本实验中那一个是可逆电对,哪一个是不可逆电对可逆:I2/I-不可逆S4O62-/S2O32-2:如果用硫代硫酸钠来滴定碘液,其电流变化情况如何\n实验六^一:高猛酸钾的吸收曲线的绘制和比色测定选择测定波长的原则是什么选择合适的波长间隔手工绘制高镭酸钾的吸收的光谱曲线并找出最大吸收波长,以该波长为测定波长用标准取线法测定样品溶液的含量实验六十二:维生素B12注射液的鉴别和含量测定1:吸收系数的大小和测定结果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是否有关?2:采用吸收光谱一致性和吸收密度比值一致性来鉴别物质各应注意点什么?各有何优缺点?实验七十三:中药大黄的薄层色谱鉴别如果要鉴别各斑点是什么化合物,应如何进行?中药大黄中含有5种蔥醍成分,由于取代基不同,引起结构的极性不同,利用薄层色谱法可将5种成分进行分离,并利用对照品进行鉴别。实验八十五:溶解热的测定1:为什么要缓慢均匀的搅拌?使蒸馆水与量热系统的温度达到平衡2:氯化钾的溶解过程是吸热过程还是放热过程?吸热过程3:讨论蒸憾水与杜瓦瓶温度不平衡时对测量有何影响?4:本实验量热系统与室温的差别应大好还是小好?实验八十九:电解质溶液电导的测定及应用为什么在实验中真实电导率要减去水的电导率?因为普通蒸憾水中常溶有C02和氨等杂质而存在一定电导,故实验所测的电导值是欲测电解质和水的电导的总和。作电导实验时需纯度较高的水,称为电导水。水的电导率相对弱电解质的电导率来说是不能够忽略的。所以要测水的电导率。\n为什么本实验要用钳电极?镀钳黑的目的是为了增大电极的表面积,减小电流密度,从而降低由交流电引起的极化效应;实验九^一:蔗糖转化反应及半衰期的测定1:本实验中为什么蔗糖可用粗天平称取,而盐酸却要准确标定?蔗糖初始浓度对于数据影响不大。速率常数K与温度和催化剂的浓度有关,实验测定反应速率常数k,以In(at-aoo)对t作图,由所得直线的斜率求出反应速率常数k,与初始浓度无关,蔗糖的称取本不需要非常精确,用粗天平称取即可,而反应起点是在盐酸溶液由移液管内流出一半时开始记时的,所以盐酸的体积一定要精确。如果不精确会影响计时。2:混合蔗糖溶液和盐酸溶液时,将盐酸溶液加入蔗糖液中,可否把蔗糖溶液加到盐酸溶液中去?为什么?不能,因为H+是催化剂,将反应物蔗糖加入到大量HCI溶液时,H+浓度很大,一旦加入则马上会分解产生果糖和葡萄糖,则在开始测量时,已经有大部分蔗糖产生了反应,记录t时刻对应的旋光度已经不再准确。反之,将HCL溶液加到蔗糖溶液中去,由于H+的浓度小,反应速率小,计时之前所进行的反应的量很小。3:本实验可否改变盐酸浓度,如2M或4M?对实验有何影响?答:实验九十六: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粘度计的毛细血管太粗或太细各有什么缺点?太粗,溶液流出的时间太短,会引起较大的误差,太细溶液流出的时间太长,实验用时太长,影响实验效率;应选择蒸馆水流下的时间为100秒以上的毛细管为好。2:粘度计为什么要垂直安装?:因为测定时粘度计中的液体完全是靠重力落下,若不垂直的话会减慢液体流速,从而测定的时间比实际的要长,产生较大的实验误差。3:乌氏粘度计中的C管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总体积对粘度测定没有影响?若除去支管C,是不是仍可测粘度?支管C的作用是与大气相通,使得B管中的液体完全是靠重力落下而不受其它因素影响。\n我们要求的是液体的流出时间,与液体总体积无关。除去支管C仍可测定粘度,只不过此时标准液体和待测液体体积必须相同,因为此时的液体下流时所受的压力差与A管中液面高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