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复习资料 19页

  • 45.50 KB
  • 2022-07-29 发布

人文复习资料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一、人文事项的空间表征——文化区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越来越大。人文地理学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其所占据的空间也越来越大。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这是指某中文化现象易于为接受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等级扩散:这是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当面,存在等级现象。刺激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得其在当地存在。迁移扩散的特征:1、比扩展扩散传播快;2、使文化现象出现孤立的点或区,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3、随着时间向四周传递,范围逐渐扩大,并逐渐减弱最后完全消失;4、存在周期性。文化与环境的关系:\n一、生态文化关系类型:直链型,网络型,社会体系,和谐。二、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地理环境为文化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环境加速或延缓文化发展;环境条件的差异导致文化的差异;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地貌,形成文化景观。文化景观: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和具体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在人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表文化形态的地理复合体。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一,人地关系论: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和谐论。二,其他学科理论: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韦伯的宗教思想、年鉴学派。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让你问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地理社会调查法;科技文献资料法;新技术新方法(遥感技术RS、GPS、GIS);区域地地理方法(描述、比较、归纳)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n一、人口转变理论:1、法国,迪兰,1934《人口革命》,人口再生产类型随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阶段而转变。2、美国,诺特斯坦,1944,提出人口转变的概念,三个阶段:高低高、过渡、低低低;寇尔,五个阶段:原始静止时期、前现代时期、转变时期、现代时期、现代静止时期。二、人口转变模式:1、西北欧模式2、日本模式3、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4、印度模式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最适宜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与迁移一、人口分布规律主要表现在水陆、南北半球、沿海与内地、高原与平原之间;在各大洲分布也极不均匀。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即趋向暖湿地区(中低纬指向)、低平地区河岸边(海岸、河岸)。。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对人口的分布主要是通过气温和雨量来实现的;人口分布多趋向于低平地区,其原因是气温和气压都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降低,直接制约着人类的生理机能;土壤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水体;矿产。2、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历史因素;政治因素。\n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美国拉文斯坦七条迁移法则:1、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移民,长距离的移民一般趋向于迁移到大的工业中心。2、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它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3、两地之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4、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5、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富有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6、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由祖国全家迁移是很少见的。7、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到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人口迁移的机制:1、环境,2、个人动机。。。经济为主,还有政治文化生态等因素。。人种的划分:标志:毛发(亚洲直发,欧洲波状,非洲羊毛卷);肤色;身高;头颅形状;鼻型(白狭黄中黑宽);血型;指纹\n种族划分:四大种群十二种族,,1、白色种族群(北欧种族、南欧种族、印度种族)。2、黄色种族群(蒙古族、美洲印第安种族、爱斯基摩人)。3、黑色种族群(尼格罗种族、布须曼种族)4、棕色种族群(澳大利亚种族、美拉尼西亚种族、波利尼西亚种族、密克罗尼西亚种族)地理人种:①亚洲地理人种。又称蒙古地理人种。是居住在亚洲大陆(除西亚)及其附近岛屿,以及北美洲北极地区的人群,包括蒙古地域人种、西藏地域人种、华北地域人种、东南亚地域人种和爱斯基摩地域人种等。  ②欧洲地理人种。又称高加索地理人种。是主要居住在欧洲、北非和西亚地区的人群,包括东北欧地域人种、西北欧地域人种、阿尔卑斯地域人种和地中海地域人种等。1500年以后,欧洲地理人种经历了一场异常迅速的扩张活动,大量移居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③非洲地理人种。又称尼格罗地理人种。是主要居住在非洲撒哈拉地区以南的人群,包括森林尼格罗地域人种、俾格米地域人种、班图地域人种、布须曼和霍屯督地域人种(即开普地域人种),以及东非地域人种、苏丹地域人种和南非有色地域人种等。1500年以后,随欧洲地理人种大量迁入美洲,非洲地理人种亦大批移入北美洲、加勒比群岛等地区。  ④\n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是原居住南、北美洲和加勒比群岛的人群,包括北美印第安地域人种、中美印第安地域人种、南美印第安地域人种、福吉安地域人种(即火地岛地域人种)等。1500年以来,欧洲地理人种的迁入,使美洲印第安人种人数大减,且大都被迫离开原居住地。现在的北美洲居民不少是非洲人和欧洲人的混血后裔,南美洲居民大量是印第安人与欧洲人的混血后裔,加勒比地区居民不少是印第安人和非洲人的混血后裔。  ⑤印度地理人种。是居住在印度次大陆的人群,包括印度地域人种、达罗毗荼地域人种等。  ⑥澳大利亚地理人种。原居住于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的人群,包括已于1876年灭绝的塔斯马尼亚地域人种,以及默里澳大利亚地域人种和卡奔塔澳大利亚地域人种。由于18世纪以来欧洲人的大量迁入,现在欧洲人及其与当地人的混血后裔已占澳大利亚居民的绝大多数。⑦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又称美拉尼西亚-巴布亚地理人种。是居住在新几内亚、斐济群岛和西太平洋其他岛屿的人群。  ⑧密克罗尼西亚地理人种。居住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以及西南太平洋一些岛屿的人群。  ⑨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居住于东太平洋广大地区,自夏威夷、波利尼西亚群岛到新西兰一带的人群。种族歧视是指根据种族将人们分割成不同的社会阶层从而加以区别对待的行为。\n种族主义是一种自我中心的态度,认为种族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种族主义可以视作是一个社会问题,经常被政客作为政治工具来使用。种族主义从集合心理学的角度看,可以解释为一种情感上的现象。种族主义通常指基于种族的偏见、暴力、歧视与迫害。种族主义(Racism)通常指基于种族的偏见、暴力、歧视与迫害,此字有时带有负面意义易引起争议。民族的特征:共同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心理素质。在美国,少数民族聚居较为集中而且面积较大的称之为民族省,较小的称为民族岛。民族邻里指民族聚居所形成的街区;一民族受某种压力和歧视而居住在市内某地区,这一地区称为聚居区。农业的起源:农业的发展与类型一、农业的发展阶段:1、原始农业——迁移农业2、传统农业,类型: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游牧业。3、现代农业,种植园农业,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大牧场。六个农业圈:自由农做带、林业带、作物轮作带、谷草农作带、三圃农作带、畜牧带。工业\n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始于十八世纪中期,发展过程为:纺织工业—钢铁工业—采煤工业—运输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产业类型及其分布:一、第一产业中的工业:1、伐木业,2、捕捞业,3、采矿业;二、第二产业中的工业:世界上主要工业带的分布情况:1、北美工业带(传统工业区:新英格兰区、中大西洋工业区、摩霍克河谷区、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大湖西岸工业区、圣劳伦斯河谷-安大略工业区;新兴工业区:东南工业区、海湾工业区、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西海岸工业区)2、欧洲工业带(英国工业区、莱茵-鲁尔工业区、莱茵中部工业区、意大利北部工业区)3、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带(中央工业区、伏尔加工业区、乌克兰工业区、库兹涅茨克工业区)4、日本工业带(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中京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5、其他国家的工业区(拉美工业区、亚洲工业区、非洲工业区、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三、其他产业\n第三产业: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第四产业:即以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主体的IT业。第五产业:以精神文化生产方式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业。工业区位论:韦伯,韦伯工业区位理论,1909;;;斯泰勒,中心地理论,1933;;;廖什,市场学派;;伊萨德,成本-市场学派,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艾伦·斯科特,新工业区位论,80年代中期;;普雷特,汉密尔顿,社会学派。工业分布的新变化:钢铁工业的变化;纺织业与成衣业的变化;汽车制造业的变化;电子信息工业的产生。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城市化: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1、农业生产力水品及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一前提;2、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二前提。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近代城市化始于工业革命。\n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五、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集聚力(由多而方便的服务设施、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引起的);离散力(由经济条件方面原因、过高成本与负担引起的);摩擦力(是指阻碍产业、家庭生产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型、多核模型。城市体系: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等级规模法则;首位城市法则。语言语言的本质属性:社会性、交际性、公共性。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语言是人类认知和交流的媒介;语言是人类开发智力的工具;语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语言是民族心理的寄托;语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汉语的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n一、印欧语系:1、日耳曼语族(英语:全世界、西日耳曼语:德国、北日耳曼语:瑞典挪威丹麦冰岛)。2、罗曼语族(即拉丁语族,法语:法国、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意大利语:意大利瑞士、其他语言:罗马尼亚罗曼什加泰隆撒丁语)。3、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西斯拉夫语: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保加利亚,这些语言主要在巴尔干半岛上使用)4、印度-伊朗语族(印度: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伊朗:波斯语,普什图语,库尔德语)二、汉-藏语系:1、汉语(七大方言,四大官话:北方、西北、西南、下方官话)。2、其他语言(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壮侗语族)3、未定语言(日语、朝鲜语、越南语)三、闪-含语系:1、阿拉伯语(北非西亚)。2、希伯来语(巴勒斯坦地区、以色列)3、其它语言(安哈拉语:埃塞俄比亚北、柏柏尔语:非洲西北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图阿雷格语:阿尔及利亚、马里、尼日尔交界处、库希语:东非、加拉语:埃塞俄比亚南、索马里语:索马里)。\n四、乌拉尔-阿尔泰语系:1、乌拉尔语(芬兰语、匈牙利语等)。2、阿尔泰语(土耳其、蒙古国、西伯利亚地区)五、非洲语言:1、尼日利亚-刚过语系。2、科伊桑语系。3、尼罗-撒哈拉语系。六、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马达加斯加岛——复活节岛七、其它语言:印第安语、巴布亚语、爱斯基摩语、澳大利亚土著语言。语言传播的特性谱系树理论:将某个时段内的所有语言看做是从几个基本的根生长出来的不同的树枝。波浪说理论:将一种语言或语言要素作为波源,它的扩散如同波一样向四周散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波源的波相遇后,形成了一个新的语言现象的生长点,这些点又可以作为新的波源。。语言传播与扩散的几个特性:外延性和连续性、距离衰减性、层序性和阶层性、复合性、竞争性和同化性、演化性。宗教分类:以宗教起源和演化阶段:原始宗教、古代宗教、历史宗教、近现代宗教。以流传范围:民族宗教、国家宗教、世界宗教。民族宗教:犹太教、道教、印度教\n世界三大宗教:1、佛教。公元前6-5世纪,悉达多·乔达摩,,无常、无我、苦。2、基督教。公元一世纪,耶稣基督,,人类从始祖起就犯有罪,并在罪中受苦。。旧约全书、新约全书。3、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初,默罕默德,除安拉外,再无神灵,默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并信死后复活与末日审判;信一切都由安拉前定。宗教传播形式:移民、传抪、领土竞争。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的关系:1、神权政治,宗教组织是政府统治和施加政治力量的工具;2、政府与宗教,宗教组织有时给政府提供仪式服务,是精神统治的工具,反过来又受到政府的保护;3、民族与宗教,民族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常常影响着一个民族在政治归属上的分与合,进而改变政治地理的格局。主要宗教的分布区:基督教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大洋洲等。伊斯兰教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西南亚与东南亚最多。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其他教派分布在其起源地。旅游文化的基本特征:地域性、大众性、综合性、直观性、季节性。\n旅游对区域文化的影响:一、旅游与文化的变更和交流:影响有:1、生态环境的改变;2、两种不同文化的接触(最大);3、社会进化过程。二、旅游对文化的影响--以工艺美术品为例:1、传统艺术形式的复兴;2、传统艺术形式的退化。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政治地理结构:政治空间结构(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政治实力结构(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政治地理过程:政治扩散、政治整合、政治分离、主权变化。国家的基本特征:四个,1.拥有确定的领土、2.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3.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4.拥有主权。国家的中心区域:1、首都:首都是一国政治权威机构聚集的地方,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国家的象征。\n2、核心区:从历史看,核心区是国家得以起源,或国家观念赖以传播的中心地区,即起源型核心区;从现状看,核心区是指国家的人口、交通、工商业、资源等高度聚集的地区即经济型核心区。国家权力要素的影响因素:一、领土空间:1、地理位置(对国家权力的影响:自然地理位置是一国战略地位和安全战略的前提,交通地理位置也是国家权力集中的重要地理因素,国防地理位置对一国安全的影响更直接)2、领土面积(对国家权力的影响表现在:领土规模本身就是国家权力的组成要素;领土规模往往决定着国家权力的其他影响要素。)二、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家权力因素,是衡量国力的重要指标。三、人口规模:人口是创造国家权力的物质工具,是保证国家权力的能动要素;人口数量的多少决定着一国在世界的权力地位。四、经济水平:经济水平是国家权力最重要的组成要素,是一国建设现代化国防及进行现代化战争的根本保证。五、军事力量:军事力量是国家实力要素中最具有强制性的;由武装部队的数量和素质、武器装备、军事技术、军事领导的才能等军事要素组成。\n六、科学技术:交通、通讯及导弹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削弱了距离的障碍;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资源的经济、政治、军事含义;军事技术的进步刷新了战争的打法,成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科学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及不断进步,使经济优势越来越向拥有更高经济水平的国家倾斜。七、国民士气:以公众舆论的形式为政府的质量提供一个无形因素;它以“全民皆兵”或军队士气的形式决定着武装力量作战的效能。八、政府的质量:是最重要的;政府质量评价标准:政府性质;政府的法制化、民主化程度;政府的机构和效能;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国立方程:P=(C+E+M)·(S+W)P:被确认的国力,C:基本实力,包括人口和领土,,E:经济能力,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中的各部门,M:表示军事能力,等于战略力量加常规军事力量,,S:战略意图,W: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综合三元要素”国立学派三要素: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强制能力。一、国际贡献能力构成要素:1、基础实力(经济实力、金融实力、科学技术实力)2、政策能力(财政能力、对外活动的积极性、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能力)\n二、生存能力的构成要素:地理、人口、资源、经济实力、防卫实力、国民意志、友好同盟关系。三、强制能力的构成要素:军事实力、战略物质和技术、经济实力、外交能力。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形成:1、欧洲的殖民扩张;2、主权国家的产生与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3、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4、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1、第一阶段:美苏主导的两极对抗格局(导致解体原因:新中国的崛起、西欧的发展、日本和亚太地区的迅速崛起、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反霸斗争的展开、苏联为自保牺牲军事);2、第二阶段:一强多级的格局(国际形势的变化: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该地区所发生的变化、欧盟的东扩、中亚与中西等地的动荡、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的发展)。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马汉的海权论;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科恩的多级世界模型;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n地物现象:知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包括直接和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直接活动空间: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场所和通路,是人们通过直接的经验所了解的的空间。间接活动空间:人们通过间接地交流所了解到的空间范围,包括通过邮政、电话等个人间的联系所了解的空间和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所了解的空间。消费行为空间模型:1、消费行为空间引力模型。2.......偏好模型。3.........信息模型。4.........学习模型。5.........综合模型。人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1.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2.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3.臭氧层遭破坏。4.水体污染加剧。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n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的程度不断加深,各国都成为全球经济网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相互影响不容忽视。当前发达国家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旺与生产能力过剩,发展中国家则迫切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支持。1、工业产品需求不旺原因:人口增长缓慢;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技术的提高。2、工业生产能力过剩:工业化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工业生产能力越来越大,从而产生竞争,导致生产能力过剩。3、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发达国家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可是市场有限,在产品销售中遭遇激烈的市场竞争。4、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发展中国家资源与劳动力低廉,单缺少资金、技术、机器、管理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