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94 KB
- 2022-07-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目录:一、牛的品种识别二、幼牛的饲养三、育成牛的饲养管理四、奶牛的饲养五、肉牛的饲养六、役牛的饲养管七、牛的繁殖八、牛的营养需要九、牛的年龄鉴别及生产力计算十附:补充知识点一、牛的品种识别荷斯坦牛\n►原产地:荷兰北部的北荷兰省和西弗里生省►乳用型荷斯坦牛>体格高大,结构匀称,皮薄骨细,皮下脂肪少,乳房特别庞大,乳静脉明显,后眾较前眾发达,侧望呈楔形。►兼用型荷斯坦牛>体格略小于乳用型,体躯低矮宽深,皮肤柔软而稍厚,尻部方正,四肢短而开张,肢势端正,侧望略偏矩形,乳房发育均称,前伸后展,附着好,多呈方圆形。>毛色与乳用型相同,但花片更加整齐美观。>成年公牛体重900-1100千克,母牛550-700千克。西门塔尔►原产地:瑞士►外貌特征:>毛色多为黄白色或红白花,一般头部白色,体躯有白色胸带,腹部、四肢下部、尾帚为白色。>体格粗壮,前躯比后躯发达,体躯呈圆筒状,肌肉丰满,四肢结实,乳房发育良好。>成年公牛体重1100-1300kg,母牛670-800kg安格斯►原产地:苏格兰北部►外貌特征:>有黑色和红色两种,体型小,早熟,头小额宽,头部清秀,体躯宽深,背腰平直,呈圆筒状,全身肌肉丰满,骨骼细致,四肢粗短,被毛有光泽,>黑色安格斯成年公牛体重800-900kg,母牛500-600kg,红色安格斯牛体重略低于黑色。我国黄牛的主要品种:秦川牛,鲁西牛,晋南牛,南阳牛,延边牛。秦川牛产地及分布:主要产于陕西省渭河流域的关中平原地区。外貌特征:体型较大,成年公牛体重550-650kg,母牛350-420kg,骨骼粗壮结实、体质强健、肌肉丰满,具有肉、役兼用体型;毛色多为紫红色或红色;颈短粗、有肩峰(母牛不明显),胸宽深、背腰平直、四肢粗壮结实、但多有斜尻,后肢多呈X状。鲁西牛产地及分布:主要产于山东西部。外貌特征:体躯高大结实,成年公牛体重600-700kg,母牛350-450kg,后驱发育较好,肌肉丰满,具有役、肉兼用体型;具有三粉特征:眼圈、嘴皮、腹下为粉色,垂皮发达。肢势不端,后肢多呈X腿。晋南牛地及分布:产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的晋南盆地。外貌特征:体格粗大,体质结实,前躯比后躯发达,胸宽而深,被毛以棕红色为主,耐热、耐粗,但乳房发育较差,泌乳量低。南阳牛产地及分布:盛产于南阳盆地外貌特征:大型役肉兼用型,体格高大,成年公牛体重在550kg,母牛400kg\n左右,肌肉发达,前躯发育较好,被毛有黄色、米黄、草白和红黄色,黄色居多。行动迅速、结构紧凑,适应性强,耐粗饲,但胸部较窄、后躯发育较差。延边牛产地及分布:产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延吉、和龙、汪清、璋春及毗邻各县。外貌特征:胸部深宽,骨骼坚实,被毛长而密,皮厚而有弹力。公牛额宽,头方正,角基粗大,多向后方伸展,成一字形或倒八字角,颈厚而隆起,肌肉发达。母牛头大小适屮,角细而长,多为龙门角。毛色多呈浓淡有同的黄色,鼻镜呈淡褐色,带有黑点。贵州牛的主要品种:关岭黄牛,思南黄牛,黎平黄牛,威宁黄牛,中国荷斯坦牛关岭黄牛产地及分布:分布于贵州省安顺专区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外貌特征:额平,角形多样,角较短。公牛肩峰明显,母牛肩峰一般。垂皮较长,胸较深而略窄,尻部倾斜。尾根较高,尾细长,尾帚过飞节。前肢正直,后肢飞节多内靠,四肢关节筋腱明显,蹄质致密坚固。乳房较小,乳头细短,皮薄而致密,毛细软,黄色居多,其次为褐色和黑色,也有极少数是花斑的。鼻镜多数呈黑色,少数肉色。产地与分布:产于思南、石阡、沿河、务川、德江、道真、正安等地。外貌特征成年公牛体重290.50公斤,成年母牛233.65公斤。毛色以黄色为主,次为黑色和部分棕、褐色;体躯粗短,结构紧凑,公牛肩峰肥厚。肢蹄强健,善于爬山。黎平黄牛产地及分布:主产于黔东南地区外貌特征:被毛多为黑色和黄色,褐色次之;头中等大小,公牛略显宽短;额宽平,嘴圆人、口角深。母牛角短细,多为黑褐色;公牛角粗犬,多为竹笋角。母牛颈长薄;公牛颈短,垂肉发达,肩峰高大突出。胸宽深,背腰平直;母牛后躯略高于前躯。腹圆大而充实,尻部较宽而丰满,略有倾斜。四肢短小结实,蹄质坚实。威宁黄牛产地及分布:主产于威宁县的黄牛品种,以肉用为主。外貌特征:被毛以黄色居多,黄褐色、黑色次头稍长而淸秀,额平直,鼻镜宽,口方正。角短,角形不一,多为“萝卜角”或懂爪角J颈短,垂皮不甚发达。公牛肩峰较高,母牛平直;胸深但宽度略显不足,背腰平直,腰部饱满,尻稍倾斜而略高。四肢较细但结实,前肢端正,后肢多狭蹄和前踏,蹄质坚硬。尾着牛较高,长过飞节。中国荷斯坦牛贵州培育的唯一黄牛品种。外貌特征:毛色为黑白花,体型中等,结构紧凑,皮薄而有弹性,母牛头部清秀,背腰平直,乳房发育较好,乳静脉明显。公牛体格高大,粗壮。成年公牛体重1000〜1100kg,母牛500〜600kgo二、幼牛的饲养2.1幼牛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概念:幼牛包括犊牛和育成牛。犊牛指断奶(一般为6月龄)以前的牛,育成牛指从断奶至具有生产性能表现(如初产)以前阶段的牛。意义:对于成年牛,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其影响的不良后果一般说只是暂吋的,一旦饲养管\n理条件改善,这种不良影响短期内即可消除。而幼牛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强烈的阶段,如果饲养管理不则其生长发育受阻,对其体型、机能、健康及终身生产性能均具有长远的不良影响。因此,养好幼牛是提髙牛群质量、促进养牛业发展的必要措施z—。1•生长模式(1).体重增长的一般规律又称为牛的体重生长模式。牛的生长,从体重的绝对增长來看,呈现出慢•快•慢的趋势。(2).生长模式的应用在奶牛生产中,应掌握好牛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在快速生长阶段加强饲养,充分发挥其增重效果,使母犊及时达到配种体重。在肉牛生产中,加强肉牛生长拐点(B点)前后的营养,可充分发挥肉牛的生长潜力,获得良好的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在最佳屠宰吋间出栏,降低生产成本,用较少的饲料和较短的时间生产出较多优质牛肉。2•代偿生长概念:又称补偿生长。生产实际屮,常见到在牛的某个生长发育阶段因饲料不足或其他原因而使生长速度下降,但当恢复高营养水平的饲养,其生长速度比未受影响的牛反而要快。经过一个时期的饲养后,仍能恢复到正常体重,这种现彖称为补偿生长。牛的代偿生长较明显。影响因素:影响生长的因素很多,其中,以生长早期营养不足的影响最为严重。受影响的时间越长,后果越严重,也就越难补偿。3.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影响幼牛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以营养水平的影响为最大大。营养水平高,幼牛的生长发育加快,体魏各部位得到充分发育;反之,在低营养水平下则生长发育迟缓。因此,一般对留种用的幼公牛采取高营养水平饲养。而对母犊的营养水平则应适中,例如在哺乳期喂大量的奶,既不利于瘤胃的发育,也不经济。低营养水平饲养,由于牛体各部位发育的强度不同,对体高体长的影响较小,而对胸I韦I、腹围、体重等的影响则较大。这种因低营养水平所造成的影响,在改善饲养后可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补偿的程度取决于:生长期:一般,6〜9月龄影响较其他时期为大。低营养程度:营养水平越低,影响便越大。持续的时间:低营养影响的时间越长则越难补偿。2.2犊牛的饲养管理1.初生犊牛护理犊牛出生后,其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养料由过去的被动营养转为主动营养,即由胎盘营养变成空气和母奶。因此,犊牛生后首先必须进行呼吸,然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吃初奶。所以,初生犊牛的护理,包括:清除粘液断脐带喂初奶初奶具有特殊的生物学作用:初奶能代替粘液粘附在胃、肠壁上,防止细菌入侵;初奶还具有较强的酸性,能抑制肠道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富镁盐,具轻泻,能促进胎便排出,加强胃肠机能和有利于消化与吸收;母牛的子宫绒毛膜不能通过免疫球蛋白。2.犊牛的饲养犊牛度过初乳期以后,转入犊牛舍,开始饲喂常乳。虽然常乳95%的营养可以消化利用,但由于犊牛生长发育旺盛,体重很快达50kg,出现营养不足。故应早期补饲植物性饲料和注意铁和维生素D的补充。(1)•哺喂常乳随母哺乳法:役牛和肉牛多采用此法,但奶牛不提侣用这种方法。因随母哺乳会导致母牛保持原始母性,对乳房发育无促进作用。全乳人工哺育法:此法主要应用于乳牛业,根据喂乳量的多少,可分为3种情况:全乳量:喂奶800〜lOOOKg,哺乳期5〜6个月,预期口增重可达800g;\n限制乳量:一般喂乳量400〜5(M)Kg,哺乳期3〜5个月,日增重600〜700g,现在一般多米用此法。少乳量:喂奶量lOOKg,哺乳期1〜2个月,多用于早期断奶,但技术要求较高。全乳一脱脂乳人工哺育法:在生产黄油的奶牛场多采用此法,可降低成本。其饲喂方法是:笫1周初乳,笫2周常乳,第3〜5周逐渐过度到全喂脱脂乳,喂脱脂乳时,应注意脂溶性维生素的补充。哺喂次数:一般采用日喂3次,但试验表明,日喂2次对消化和日增重没有影响。故有人主张日喂2次,断奶前改喂1次。但哺喂时应避免急饮,以防腹泻。(1).早期饲喂植物性饲料犊牛生后3〜4周开始补饲精料和优质干草,从2月龄开始饲喂混合精料,以促进瘤胃的发育。(2).运动与放牧运动和放牧可增强犊牛的血液循环和生理机能。我国南方气候温和,一般生后3〜5日龄即可任其在户外逍遥运动,2月龄后右开始放牧。2.3犊牛早期断奶(1)・犊牛早期断奶的意义犊牛早期断奶:提前饲喂植物性饲料,不仅不影响生长发育,相反还会促进消化器官的发育和提早建立瘤胃微生物区系,提高瘤胃机能,为以后的生长发育和泌乳性能的提高打下基础,并节约大量的奶以满足市场和降低犊牛培育成本。对役用犊牛和随母哺乳的肉用犊牛,早期断奶还有利于其母牛繁殖机能的提高和缩短产犊间隔。犊牛早期断奶,一般哺乳4〜5周,喂奶100kg左右。(2).犊牛早期断奶的方法具体做法:奶用犊牛出生后lh内喂初奶,每日喂奶量为体重的10〜16%,4〜7天改喂代乳料或全乳,并调教采食犊牛料。役用和肉用犊牛可随母哺喂初奶,4〜7日龄起调教采食犊牛料。当犊牛料采食量达0・7〜1.0kg时(一般为4〜5周龄)断奶。早期断奶要求犊牛健康,过细的饲养管理和注意卫生。(3).使用的饲料及饲喂方法代乳料:以乳业副产品为主,加上适当易消化的谷物饲料和动植物油脂、糖类以及维生素、矿物质配制而成。代乳料饲喂吋用温水按1:7比例稀释,从第2周开始取代部分常乳,到第15天全部喂代乳。奶温35〜38°C,15日龄后奶温可逐渐降到20〜25°C。犊牛料:以籽实类植物性饲料为主,也可添加3〜5%的优质草粉和少量的动物性饲料及Ca、P、Mg、Fe、Mn、Zn、Cu、Co等矿物质与维生素,含CP16〜18%,CF不低于5%。犊牛料饲喂到8周龄即可转为一般的配合饲料。犊牛料于笫2周开始投喂,让其自由采食,待采食量达1・5〜2・0Kg,改喂一般的混合料。2.4犊牛的管理(1)・预防疾病犊牛发病率高,6月龄内因病死亡的犊牛50%发生在生后第1周。肺炎:主要是环境温度骤变所致,犊牛出牛后由恒温环境转到变温环境,加上其自身调节体温的机能尚不完全,抵抗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差。故寒冷季节应注意搞好犊牛的防寒保暧工作。下痢:是由于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条件差所致,因饮食卫生所引起的下痢称为营养性下痢,其原因主要有:奶温不固定,人工哺喂时奶温应稳定在35〜38°C。饲料中不易被犊牛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过多。预防犊牛营养性下痢,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喂奶要做到定时、定量、定温。严格要求代乳品的质量和注意代乳的稀释浓度。注意观察犊牛的食欲、粪便、精神、体温,若因受凉而引起的轻度下痢,可适当减少喂奶量和喂适量的温开水或温米汤调节胃肠机能,重者应请兽医诊治。(2).犊牛的一般管理\n运动与刷拭:犊牛生后3〜5日龄可户外运动。应定期刷拭,刷拭能起人畜亲和作用和促进血液循坏,刷拭时应特别注意额部、背线、尾根两侧及喉部的刷拭。其他管理:包扌舌称重、编号、去角及资料记录等。对公母犊牛混群饲养的肉牛及役牛,以及放牧饲养的奶犊牛,应在6月龄(性成熟前)分群饲养;对留着种用的公牛,一般在7〜10月龄进行穿鼻。三.育成牛的饲养管理3.1育成牛的饲养育成牛的概念:又称青年牛,指6月龄(断奶)到第一胎产犊前的青年母牛。⑴.育成牛的饲养原则应具有健壮、耐粗饲和适应性强的能力,为以后的泌乳高产奠定基础。从犊牛开始即应饲喂足量的优质青粗饲料和矿物质饲料,给予充足的运动,以促进瘤胃发育和保证四肢的结实健壮;并补饲适量精饲料,使其正常生长发育和具有良好体膘。但若饲喂过多的精饲料,则易导致母牛繁殖机能下降。如配种闲难,不孕率增加,并在乳房中沉积脂肪,影响乳腺发育,降低产乳性能。而且这种后果可能持续终身。所以,后备母牛不能养得过肥。但对后备母牛如果只饲喂低劣的粗饲料而不补饲适量的精饲料,使Z生长缓慢、体质瘦弱、发育不良,初情期推迟。更重要的是,瘦弱的后备母牛产犊后的泌乳量低,所生后代弱小,生产性能低下而使整个牛群的质量降低。因此,后备母牛亦不能养得过瘦。(2).育成牛的饲养技术断奶至12月龄:尤其6〜9月龄是生理上的生长高峰期,生长速度最快;营养來源主要是粗饲料——基础干草和补饲精料。干草的喂量按体重的2.2〜2.5%,精料喂量依干草的品质而定。6〜9月龄时,精料tl喂量可达2〜3kg,10〜12月龄训练大量釆食粗料,精料降至1〜2kgo12月龄至怀孕:干草的喂量按体重的2.5%供给,补饲精料lkg左右,根据膘情酌情增减精料喂量。受胎至产犊:后备母牛妊娠后,自身的生长发育则并未停止,除必须供给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外,还要保证母牛自身生长发育需要和贮备一定量的养分以保证产犊后的哺乳(或产奶)对其营养的需要。(妊期合成代谢、妊娠后3个月营养需要特点)育成牛的放牧饲养:肉用青年牛多采用放牧饲养。6月龄断奶后即应公母分群,以免早配和野交乱配。放牧时每天补饲0・5〜1・0炬精料,周岁后的育成牛,若放牧地的草质好可不再补料,因周岁后育成牛的生长高峰已过,增重速度下降。3.2育成牛的管理(1).育成牛的初配发情:营养丰富条件下,育成母牛8〜10月龄开始发情,但此时母牛尚未发育完全,应防止早配。配种:后备母牛的适宜配种年龄应该是体重达到成年牛体重的70%o(2).受胎后的管理运动:受胎以后应保持运动,增强食欲和体质,但切勿鞭打急赶,防止跌滑撞挤,以防流产。产前1周停止运动,进入产房。乳房按摩:育成牛怀孕后期,在激素的作用下,乳腺组织处于高度发育阶段。在产前3个月开始经常有规律地按摩乳房可促进乳腺发育,产奶量可提高13〜30%,并为产后挤乳管理奠定基础,便于日后的挤乳。一般每天1次,每次3〜5min,双手轻微而缓和地扶摸整个乳房表面,并用40〜50°C的湿毛巾轻轻揩擦乳房,至产前10〜15天停止按摩。复习思考题1,幼牛饲养的意义?2,幼牛的生长发育规律?\n3代偿生长及其在养牛生产上的意义?4,搞好初生犊牛的护理?,5,初奶对犊牛的生物学作用?6,犊牛早期断奶的意义及方法。7,如何进行育成母牛的饲养管理?四、奶牛的饲养4.1妊娠母牛饲养管理1.妊娠后的饲养管理⑴.营养需要特点胎儿需要:妊娠期间,胎儿的生长发育很快,必须供给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营养贮备:母体内还要贮备一定量的养分以保证产犊后的哺乳(或产奶)对其营养的需要。母体生长:一、二胎青年母牛还要保证自身生长发育需要。(2).营养供应特点母牛妊娠以后,食欲增强,被毛光润,膘情变好。妊娠前期,是胎儿各组织器官发生和形成阶段,要求饲料营养全面,品质良好,否则往往出现胚胎早期死亡或先天性畸形;后期胎儿以组织器官增重为主,营养缺乏则胎儿的初生重小,生命力、生活力弱,不易成活。(3).妊娠母牛形为学及体重变化特点母牛妊娠以后,腹围增人,体重增加,行动变得稳重。体重增加的量可达母牛体重的20%,主要包括胎儿增重和母体增重。胎儿及子宫内容物的增重规律是早期增重小,约70%的重量是在妊娠的最后3个月的时间生长的。因此,妊娠后期营养筒求量大,缺乏不仅影响胎儿生长,还影响母牛健康和下一泌乳期产奶性能。(4).妊娠母牛管理妊娠后期营养供应量应比前期增加30〜50%,対挤奶母牛,妊娠的最后两个月还必须进行干乳。饲养总的耍求以不过肥为宜,以免难产。加强护理保胎,不能饮喂冰水和变质饲料,以免引起流产。2.干奶期的饲养管理(1).干奶期的意义概念:对怀孕挤奶的牛在分娩前停止一段挤奶时间称为干奶期。怀孕母牛经较长时I'可妊娠和泌乳,体内消耗大量养分,为了保证母牛健康和下一泌乳期正常泌乳,必须让母牛得到充分休息和使母牛贮备下一泌乳期所需的营养。经过10个月的泌乳期后,母牛一般已妊娠6〜7个月,此时正是胎儿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为了让胎儿得到充分的生长发育。乳腺组织经过10个月的泌乳期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干奶期使乳腺组织得到休息、恢复和再生,为下一泌乳期作好准备。正常情况下,干奶期以60天(50〜75天)为宜,若少于45天,会降下一泌乳期的产奶量,过长则无必要。(2).干奶方法奶牛的干奶方法有两种——逐渐干奶法和快速干奶法。逐渐干奶法:在预定干奶日前1周开始,7〜10天内完成干奶。其干奶方法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打乱挤奶规律达到干奶的目的。操作:在预定干奶日期的前1周,减少多汁饲料和糟渣饲料的给量,渐减精饲料,控制饮水量和加强运动,挤奶次数从原来的3次改为2次,隔日减为1次,并停止用温水擦洗和按摩乳房,待日产奶量降到4心以下时即停止挤奶。不足:该方法在干奶这一周内仍需消耗大量的营养,损失牛奶较多,如果不检查隐性乳房炎,常引起“瞎乳头”。因此,这种干奶方法已逐渐被快速干奶法所代替。\n(2).干奶方法快速干奶法:实现1年1胎的母牛需采用快速干奶法。操作:在预定干奶tl期的前一天停喂多汁饲料,减少精料,控制饮水。干奶日认真按摩乳房,将乳汁彻底挤净,将乳头擦干并立即用3〜5%的碘酒杯浸消毒后即停止挤奶,使乳汁吸收而达到快速干奶。必要时用盛有火棉胶的杯子浸乳头2〜3次封闭乳嘴,减少感染机会,也可在封闭乳嘴前先注入青(金)霉素软膏,以预防乳房炎。同时保持垫草清洁。乳头消毒封口后切忌再动乳房,一般经3〜5天后乳房内积奶逐渐吸收,乳房收缩松软,干奶工作成功结束。若封口后乳房过分充胀、红肿或滴奶,应再将奶汁挤净重新封闭乳嘴即可干奶成功。但有乳房炎病史和正患乳房炎的母牛不适宜采用此法。(3).干乳期的饲养管理干奶期即胎儿增重最快,又是母牛营养贮积的阶段。可分为干乳前期和干乳后期。干乳前期:以达到干奶H的为原则,约1〜2周,即从开始停奶到泌乳完全停止,乳房变得松软为止这一段时间。饲料应以优质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饲料,不喂或少喂多汁饲料。干乳后期:以满足妊娠后期的营养需要和为下一泌乳期贮积一定的物质基础为目的。饲养上,主要应适当减少青粗饲料喂量而增加精料喂量,到分娩前1〜2周,采用低钙日粮,混合精料逐步增加至占体重1・0〜1・5%。接近分娩时,要特别注意乳房的发展情况,若乳房过分充胀则应适当减料。一般不必进行挤奶,但若乳房、乳头过分充胀,则应适当挤奶,以免引起乳房炎而影响乳房健康和产后泌乳量。尤其对高产母牛更应特别注意,不然往往迫使母牛提前淘汰,造成严重损失。适当增加放牧,增强健康和减少难产,并可增加H照和维生素D;注意饮食卫生,不喂霉变饲料,冬天不饮冰水,以防流产。1.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母牛临产前应具有健壮而不肥胖、膘情屮上等的体型。如杲饲喂过多的精料,营养水平过高而使母牛过肥,易引起难产和发生“脂肪综合症匕还会引起酮血症、胎衣不下、子宫炎和真胃位移等疾病。因此,分娩前后的母牛在饲养上应注意以下要点:(1).分娩前体况和膘情较好的母牛,应按饲养标准饲喂以干草为主的日粮,精料的补饲量不宜太多,但要注意蛋白质、维生素的供应,以免母牛虚胖和出现乳房水肿。对体况和膘情较差的母牛,应适当增加精料,加强饲养,使之尽快恢复月票情,但必须注意牛的消化生理;分娩前1〜2周饲喂低钙日粮;产前1周转入产房,作好清扫消毒准备。母牛产前食欲较差,应供应适口性好和富含维生素A、D的优质青、粗饲料。临产母牛尾根两侧韧带松驰,乳房充胀,应作好接产准备。(2)・分娩后母牛产犊时失水较多,应饲喂温盐水和给以优质青、粗饲料。接着挤奶(肉牛和役牛一-般为随母哺乳),使犊牛在生后lh内吃到初奶。第1次挤奶应充分热敷和按摩乳房,挤奶量够犊牛吃即可,以后逐日增加,到第4〜5天才可全部挤尽。否则,会造成乳房水肿加剧,甚至导致高产奶牛发生产后瘫痪。母牛产犊后,日粮的钙、磷水平恢复正常,逐渐过度到泌乳盛期日粮。4.2泌乳母牛的饲养管理1.泌乳前期的饲养管理(1).营养需要特点母牛产犊后,产乳量不断上升达到泌乳高峰的阶段称泌乳前期,一般2〜3个月。这一阶段的产奶量约占整个泌乳期产量的一半,因此,泌乳前期的饲养是夺取高产的重要阶段。这一吋期营养代谢规律为入不敷出,体重下降可达90〜200kgo体重过多的下降必将影响健康和生产。所以,产后应尽早补料和加强饲养,尽量选用优质的青饲料、青干草、青贮及块根饲料,适当增加精料喂量和供给充足的蛋白质、胡萝卜素与矿物质营养,减慢母牛体重的下降速度,使产奶量保持平稳高产。(2).饲养要点\n精粗比(以干物质计)的临界以不超过50:50为宜,且饲料供应应均衡稳定,切忌骤变。口粮应具有轻泻性,以禾本科干草及秸秆为主要粗饲料的口粮屮应适当增加糠鉄等略带轻泻性的饲料,以防便秘;以青料、青贮或豆科干草为主要粗饲料则无此患。泌乳前期的饲养在生产上通常采用“引导饲养”法,即在保证奶牛正常消化生理的前提下侮天在饲养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多给料,主要是多给精料,同时注意粗饲料的质暈。饲料一直加到泌乳量不再上升为止。1.泌乳后期的饲养管理(1).生理特点泌乳量达到高峰以后,母牛多半己配种怀孕,产奶量缓慢下降,一般每月下降约6〜7%。(1).饲养要点由于泌乳前期往往体重消耗较多,而且泌乳后期补料的利用率比干奶期补料高,故通常采用高于饲养标准的饲养方式,使母牛能及早恢复体况,以减少干乳期饲养的压力和为下一泌乳期保持持续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2.奶牛的阶段饲养(1).阶段饲养的概念概念:根据奶牛不同泌乳时期的生理特点,按其泌乳曲线将整个泌乳期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泌乳阶段,对各阶段分别采取相应的饲养方案进行饲养。阶段划分:奶牛泌乳阶段的划分,现代奶牛饲养技术通常划分为:围产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和干奶期5个阶段。意义:只有掌握了阶段饲养的原则,才能获得最高的产乳量。(2).各阶段的饲养管理特点围产期:分娩前后约各2周。泌乳盛期:90天(产后15〜90天),高产母牛可延长至105天。这一阶段的母牛处于营养的负平衡状态,产乳量逐日上升,消耗较多体脂肪和体蛋白来满足泌乳的需要,减重可高达90〜200kgo根据实测,贵州奶牛正常饲养条件下的分娩失重和泌乳盛期减重平均114kg,减重为20.8%(见表)。应注意口粮的营养浓度和精:粗比例,一般理想比例为50:50,高产奶牛可达55:45,干物质采食量按体重的3・4〜3.8%;全天均衡饲喂干草,FI粮粗纤维应达15〜17%,以保证母牛瘤胃的酸度稳定,从而减少高产奶牛的消化道疾病。泌乳前期:养好高产奶牛饲养的关键是抓好泌乳盛期,特别是第21〜90天的饲养,每天应绘出产奶曲线,以便了解产情况。如果发现产奶量下降,应立即分析原因,及时整饲料。因为泌乳前期的产奶量对整个泌乳期产奶量高低影响极大。泌乳中期:产后91〜180天,高产母牛可延长至产后200天。特点:母牛的产奶量开始下降,但采食量最大,通过采食足够的饲料来满足泌乳的营养需要和弥补与恢复第1阶段的减重。饲养:tl粮精:粗比以40:60为宜,高产奶牛可达45:55,干物质采食量为体重的3・0〜3.3%o由于产奶高峰和蛋白质最大需要量的时间己过,应该以干草和青贮饲料作为恢复体膘的主要饲料,适当增加其喂量,减少精料比例。泌乳后期:泌乳后期125天(第181〜305泌乳日)。特点:母牛产奶量继续下降,进一步恢复第1阶段的减重。饲养:日粮精:粗比35:65,干物质采食量为体重的2・8〜3.2%,充分利用母牛在该期饲料转化率高的特点,大量利用青粗饲料,使母牛尽快恢复体膘,以减少干奶期饲养压力。干奶期:60天(停止挤奶到下一胎产犊前的时间)。特点:使胎儿得到充分的发育和使母牛为下一泌乳期贮备营养、恢复乳腺组织。饲养:日粮精油:粗比30:70,干物质采食量为体重的2.5〜3・0%。临产前两周日粮应逐渐增加混合精料的喂量,采用低钙口粮。至产犊时混合精料喂量约应占体重1.0%〜1.5%,产犊后日粮钙的水平恢复正常。\n4.挤奶(1).挤奶方法挤奶方法可分为手工挤奶和机器挤奶两种方法。实践证明,用挤奶机挤奶可获得较多的奶量。挤奶机挤奶吋对奶头的刺激和挤奶速度始终均匀一致,奶牛感觉舒适而增加泌乳量。挤奶吋当奶牛形成排乳反射后,四个乳区同时放乳。乳牛排乳反射的持续时间一般为5〜7min,用挤奶机挤奶则可调节在排乳反射的时间内把奶挤完。但挤奶机若使用不当则易引起乳房炎,反而降低产奶量。使用挤奶机时应根据说明书正确使用,每次挤完乳后应及时清洗消毒和定期更换橡皮挤奶杯。挤奶机的真空度一般为46655〜50654帕,节拍为每min60〜70次。(2).挤奶次数乳汁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产奶的数量关键在于乳房中奶的形成数量,单独增加挤奶次数不能提高产奶量。而且挤奶过于频繁还可能干扰和影响乳腺对乳汁的分泌和形成。实践证明,一昼夜理想挤奶次数为2〜3次,每次间隔8〜12h为宜。在实际应用时,对年产奶5000-6000kg的奶牛日挤奶2次,7000kg以上的高产奶牛日挤奶3次。建议,一般的中低产牛群日挤奶2次即可,高产牛群在产奶盛期和中期可日挤奶3次、后期2次。(3).乳房按摩产乳母牛在每次挤乳前对乳房用温水进行清洗和按摩,可刺激乳房排乳,加快血液循环,使乳房迅速充胀,便于挤奶。并可增加产奶量和乳脂率。据报道,乳腺泡中奶的乳脂率高达10〜20%,而乳池中奶仅1.0%左右,在不按摩乳房情况下挤奶,乳腺泡内的奶只排出10〜25%,通过充分按摩,乳腺泡的奶可排出70〜90%,有利于提髙乳脂率。在挤奶后期按摩乳房,可将乳房中的奶尽量挤尽,以减少乳房炎的发生。按摩一般分两次完成。挤奶前用40〜50°C的温水清洗和按摩,约lmin左右乳房即显充胀,应迅速挤奶;将近挤完时再次由前向后、从上至下按摩几下,然后挤尽最后一把奶,最后用洗奶布将乳头周围擦拭干净。4.3种公牛的饲养管理1•种公牛的饲养要点种公牛的培育应从犊牛开始,选择遗传基础好,生产表现优秀公母畜交配所产生的小公牛作种子牛,在幼牛阶段应采用比母更高的营养水平,使其充分发育。后备公牛的精料喂量为2.0〜2.5kg,防止容积太大的饲料,以免造成垂腹和槽腹,青贮的喂量按月龄X0.5kgo成年公牛的饲养主要根据公牛的利用情况來确定。肉牛和役牛多为季节性配种或采精,必须在配种季节到来前2个月加强饲养,奶牛则多为人工授精或利用冻精,必须全年均衡养。日粮必须全价,饲料要多样化,营养要全面。可按每100kg体重喂混合精料0.5kg.干草、块根各1・0〜1.5kg、青贮lkg,注意补充蛋白质、胡萝卜素及钙、磷等营养成分,确保种公牛体质健壮,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受精率高。3.种公牛的管理要点运动:充足运动,可增强体质,避免过肥而影响配种能力。采精:采精或配种次数适当,一般18月龄开始采精(或配种),初每10〜15天一次,逐渐增加,到2岁后为成年公牛,可隔日采精一次,每周至少应休息1〜2天;日配种最多不得超过2次。管理:公牛应在1岁左右穿鼻并载鼻环。种公牛记忆力强,性反射和条件反射强烈,故在交配或牵出运动时应避免粗暴行为,用公牛棒钩住鼻环,确保人畜安全。卫生:对种公牛还应经常进行刷拭,夏季还应经常进行洗浴;拭每天一次,刷拭时对睾丸进行按摩,有利于精子的生成和改精液品质。护蹄和修蹄:春秋两季应进行修俏U)蹄,保持正常的蹄形。4.影响种公牛繁殖性能的主要因素营养:营养水平低,性成熟时间推迟,性欲减退。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对性机能的影响颇大。年龄:3〜4岁时为繁殖高峰,5〜6岁后,繁殖机能开始减退。对营养良好的公牛,15岁仍可供制作冻精。季节和气温:高温比低温対性机能的影响为大,高温可使阴囊度升高而影响精子的牛成和寿命,气温越高影响越大,严重时止产生精子。因此,夏季注意防暑降温。\n遗传:隐睾或睾丸发育不全者不应作种用。性欲维持:公牛长期在同一环境趾种或釆精,性欲减退,不愿跨。通过台畜或环境的更换,可使性欲恢复或增强(菲律基效应)。交配与采精吋,应保持环境安静。复习思考题1,奶牛妊娠期的饲养管理要点?2,奶牛为何一定要设干奶期?干奶期以多长为宜?3,奶牛干奶期的饲养管理要点?4,奶牛干奶方法?5,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要点。6,何谓“引导饲养法”,高产奶牛泌乳盛期的饲养要点?7,何谓奶牛的阶段饲养?各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8,影响种公牛种用性能的主要因素?五、肉牛的饲养5.1肉牛的生长发育规律1.体重的生长与养殖模式(1).肉牛的一般生长模式表示牛生长最常用的指标是增重。但实际生产屮,往往由于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不同,生长曲线并不那么典型。通常可归纳为以下4种模式。(2).现代肉牛养殖模式高高高模式:粮食较短缺的国家及地区不宜釆用,消耗精料多,产成本高,但肉质好,大理石花纹较好,中低高模式:肉牛易地育肥、架子牛短期强化育肥或淘汰牛的育均属此种模式,是肉牛生产中最主要、最经济的模式之一。该模充分利用了牛具有较强的代偿生长能力这一生物学特性,可以获满意的增重效杲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可用于生产高档肉和优质肉,但育肥后期脂肪大量沉积于腹腔,大理石纹略次。高高低模式:早期随母哺乳、放牧并补饲精料,但断奶后采用低养水平饲养。肉牛生产中,这是一种最不经济的饲养方式。低低低模式:母牛营养不良,饲草饲料缺乏情况下属这种模式。传统的耕牛饲养属这种模式,周期长,效益低。肉牛生产必须避这种模式。2.体组织的生长(1).肌肉、脂肪、骨骼的一般生长形式肌肉:肌肉的生长主要是肌纤维体积的增大,肌束变粗,故老龄牛肉的纹理较粗。脂肪:1岁内生长较慢,以后生长加快。骨骼:犊牛出生后骨骼的生长比较稳定。(2).组织生长与屠宰率品种相同:在正常饲养下,体重越大则皮、骨、内脏相对较少,屠宰率越高。试验表明,体重在100-400kg阶段,屠宰率随体重加大而明显增加,400Kg以上则增加不明显。体重相同:则越肥的牛屠宰率越高。通常用皮下脂肪的厚度表示牛的肥度,因此,屠宰率的高低主要依赖于肌肉和脂肪的生长性能。一般,皮下脂肪越厚则牛的屠宰率越高。品种不同:肌肉与脂肪的生长性能不一样,即使体重相同,其屠宰率也有差异。(3)・机体化学成分的变化牛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分含量逐渐减少\n而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增加。脂肪在正常饲养条件下随年龄而增加,但主要与肥育程度有关。3.双肌的发育概念:双肌是对肉牛肌肉过度发育的形象说法,而不是说肌肉是双的或有额外的肌肉。双肌牛的特点:生长快,胴体脂肪少而肌肉比例高,肌肉量一般可比正常牛多10%左右,个别可多达20%o其肩、背腰、后躯肌肉特别发达,形成双耆、复腰和园臀,俗称“双背脊”。遗传性:双肌特性可以遗传,但繁殖率差,难产率较高。用双肌公牛与一般牛交配产生的犊牛有1・2〜7.2%为双肌,后代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及屠宰率、产肉量均有所提高,且难产率较低。因此,可建立专门的双肌牛父系,用双肌公牛与产犊性能较好的非双肌品系母牛进行经济杂交。但日前对牛双肌基因的遗传本质还未完全了解,双肌性状的判断主要是根据肌肉发达程度。5.2影响肉牛产肉的因素1.品种与年龄的影响(1)・品种对产肉性能的影响专门化肉用品种:不仅产肉力强,产肉多,而且肉的品质也较其他品种的牛好,表现为肌肉纤维细嫩,大理石状明显。一般的兼用品种:肉的生产能力和品质则略逊色于肉用品种,但前者饲养条件要求较高,耗精料较多,饲养不经济。而兼用品种的牛则饲养较粗放,更适合我国当前广大农区和牧区的生产条件。兼用品种的牛,其种母牛除生产商品肉犊牛外,还可生产产量不低的商品奶。而肉用品种的母牛,其所泌的奶除供应犊牛吃外,一般不提供商品奶。(2).年龄对产肉性能的影响幼龄牛的肌纤维较细嫩,水分含量较高,肉色较淡,结缔组织较少,脂肪沉积甚少。经过育肥的小牛肉是最好品质的牛肉。一般,年龄越大,每kg增重消耗的饲料越多。因为年龄较大的牛,其体重的增加通常以沉积脂肪为主,故每kg增重消耗的热能较以沉积蛋白质为主的青年牛高得多。另外,随着体重的增大,维持需要增加,单位增重耗料增加。老龄牛不易育肥,而且由于结缔组织增多,肌纤维变硬,肉的口感、风味均较差。相同饲养条件和营养水平下,年龄对育肥性能的彫响见下表。2〜4岁,年龄每增加1岁,口增重降低15%,而每kg增重的饲料DM消耗却增加10%0同时,皮下脂肪厚度增加,大理石纹等级则降低2.性别与去势的影响(1)・母牛一般,母牛肉质较好,肌纤维细,结缔组织较少,肉味亦较好。⑵.公牛和阉牛过去认为,公牛去势后性情温顺,容易管理,容易育肥。近年來国内外大量试验表明,公牛的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均明显高于阉牛,一般可提高日增重13.5%,饲料利用率11.7%,皮下脂肪厚度减少35%。公牛比阉牛有较高的屠宰率、瘦肉率和较大的眼肌面积。因此,近年国外有增加公牛肉生产的趋热。1•营养与杂交的影响(1).饲养水平营养水平的高低对产肉量和肉的品质影响很大。屠宰前进行短期育肥可增加肉的产量和改善肉的品质。原始品种的牛在1〜岁时从饲料不足的贫乏饲养转到良好的饲养条件体重可增加50%〜60%o试验:不同营养水平饲喂幼龄阉牛,1・5岁屠宰。结果表明,丰富饲养的阉牛平均活重、屠宰率、胴体质量等均显著高于贫乏饲养的牛。(2).杂交优势肉牛生产屮,国内外广泛采用经济杂交,提髙肉牛生产率。研究表明,品种间杂交可使杂种后代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屠宰率、胴体产肉率等明显提高,比原纯种牛可多产肉10%〜15%,高的达20%o牛肉生产大国美国,商品肉牛场生产的育肥牛大多数二元乃至四元杂\n交牛。肉牛生产所用的亲本几乎全是洛来、利木赞、西门塔尔、海福特等,牛所生的各代种后代的产肉性能均比纯种高。试验表明,三品种杂交比两品种杂交的效果好。两品种轮回杂交可使提髙增重15%,三品种杂交增加19%o5.3肉牛种母牛的饲养管理1.干奶期饲养管理(1).纯种肉用母牛纯种肉牛哺乳期一般为6个月,故干奶期较奶牛为长。肉用品种母牛妊娠干奶期的饲养管理与干乳期奶牛的饲养管理相似。妊娠最后3个月是胎儿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如果营养供给不足,犊牛初生重小,母牛泌乳力低,影响犊牛哺乳期增重及产后母牛的受胎率等。但应防止妊娠母牛过肥和运动不足,以免难产。(2).本地母牛我国除引入少量纯种肉牛,肉牛繁殖主要采用肉用品种公牛与本地黄牛杂交,一般难产率较高,尤以初产牛较多,故应注意产犊计划的拟定、预产期的计算和产前观察,及时做好助产工作。2.哺乳期饲养管理(1)・母牛的饲养注意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保证青天绿多汁饲料的供应。(2).犊牛的饲养犊牛哺乳期生长发育和增重速度主要取决于母牛产奶量,一般肉用牛口产奶5〜6kg,本地牛2〜3kg,饲养条件较好的黄牛泌乳期产奶400〜500Kg,基木能满足犊牛的营养需要。饲养条件较差的耕牛泌乳力较差,难以满足犊的营养需要,应加强犊牛早期补饲,是杂交肉用犊牛饲养成败的关键。冬末或早春产犊可接上春草放牧,8〜9月断奶。犊牛断奶后,应公母分群放牧,以防早配。肉用犊牛应尽早训练其采食植物性饲料。5.4生长育肥牛的饲养管理1.肉牛的放牧饲养南方气候温和、水草丰盛。一般,春末到秋天,天然牧草极为丰富,CP8〜13%(DM计),CF较低,营养价值较高。应充分利用天然牧草资源抓好放牧饲养,获得理想的增重效果。H月以后天然牧草逐渐枯萎,粗蛋白质含量仅3%左右,而粗纤维则高达40%以上,营养价值较低。提倡早春产犊,这时母牛泌乳旺盛,犊牛口增重高,经过一个夏天的放牧饲养,可获得较好的断奶体重。冬季枯草期,牛处于“消耗饲养”状态,生长停滞,体重减轻,掉膘减重可达30%,饲养不经济,必须做到:贮备足够的越冬饲料。用干稻草等秸秆制作氨化饲料。适当补饲精饲料。2.肉牛育肥方式(1).持续育肥犊牛6月龄断奶后即进行髙营养水平育肥饲养,增重快,肉质好。在草场比较好的地方,夏、秋牧草比较丰盛的季节,可充分利用天然的草场资源,采用放牧+补饲的育肥方式。冬季可采用青贮、青干草、粗饲料颗粒、酒糟、氨化秸秆等+混合精料的育肥方式。可适当利用尿素等NPN补充日粮中蛋白质不足和补充矿物质饲料、微量元素添加剂等提高日粮的营养价值。该方式由于在饲料利用效率较高的生长阶段保持较高的增重,育肥期短,日增重高,饲养的总效率髙。但精饲料消耗相对较多。(2).后期集中育肥概念:又叫“架子牛”育肥、或易地育肥。犊牛断奶后,由于草场条件或饲养水平差,精料少,饲养管理粗放,不能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重速度,而采取在屠宰前集中一个时期进行强度育肥的饲养方式。收购架子牛进行育或老残牛淘汰育肥都屈于这种育肥方式。特点:在集中育肥阶段,除加大体重外,进一步增加体脂肪的沉积和改善肉的品质;育肥时间一般为3〜5个月。优点:精料消耗较少,适合低营养水平和粗放饲养条件。趋势:“架子牛”短期集中强化育肥是我国肉牛生产的主要生产模\n式。逐步使肉牛生产由传统饲养向科学化饲养转化,由分散饲养向专业化、规模化饲养转变。方式:目前,我国肉牛饲养大多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散养,然后再进入以秸秆、青贮、山草、干草以及酒糟等青粗饲料和糟渣饲料为主,适当补充精料和添加剂的集中育肥阶段,最终以商品肉牛出栏上市。注意:进行架子牛育肥应选择1・5〜3岁的青年牛,杂交牛的育肥效果优于本地牛。要尽量避免用老、残、病牛育肥。育肥前应对淘汰的成年公牛去势和对牛群进行驱虫。饲养技术:饲料要多样化,使营养互补,以满足牛快速生长对各种养分的需要,从而收到满意的育肥效果。草场条件较好的地方应以草料为主,白天充分利用天然牧草放牧,晚上加喂青干草、青贮、氨化秸秆和补饲适量精料。精料应配上1%食盐、1〜2%的磷酸氢钙以及适暈添加剂。育肥时间:育肥期不宜过长,否则代偿生长结束而进入脂肪沉积期,肌肉生长减慢,饲料利用率降低,经济效益下降。一般强化育肥100天左右,根据体重和膘情分批出栏屠宰。5.5架子牛易地育肥技术1.架子牛的购买与运输架子牛购买与运输的成败是易地肥育成败的关键。(1)・架子牛的选择选择:肉用体型较好,中族较长;鉴别年龄、实测体重并与年龄、价格、改良程度挂钩。(2).架子牛的市场收购原则市场联系——价格稳定资金准备一资金与人的安全现场收购——注意标记装车与付款一货的安全(3).架子牛的运输短途运输最好选用汽车:汽车运输灵活、易调动、速度快。装车时,应首尾交替装车,牛用绳子栓系于车架上。装车前不宜喂得太饱,如果运输路程长,则应准备途中所需饲料。运输途中,有牛卧下时应及时赶起,以免踩压造成运输损失。汽车运输的缺点是:运输数量相对较小,而运输风险却相对较大。大批量远距离运输则以火车运输为宜。运输时一定要办好“准运证”、“检疫证”等国家和当地政府规定的有关手续「准运证”、“检疫证”为全国通行。⑷.运输失重概念:架子牛装上车时的体重与到达目的地后离开运输工具时的体重之差称为运输失重。失重包括:粪、尿、呼吸失水、代谢活动牛的体组织损失。运输失重一般为6%-15%,个别有高达20%甚至20%以上的。火车的运输失重通常大于汽车运输。尤其高温季节用火车运输吋,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工作,必要吋采取浇水等物理降温手段以保证运输的安全。2.架子牛的饲养技术要点(1).新引进架子牛的饲养管理饮水:架子牛经长途运输后,应激反应大,胃肠食物少,失水重,故补水极为重要。牛运输到目的地后,应让其先休息大约lh左右后方可饮水。第一次饮水时按休重的3〜4%供给,隔3-4h后再让其自由饮水。喂料:饮水充足后即可喂料,开始几天少喂或不喂精料,第4天后可根据生产目标逐渐增加精料喂量。⑵•其他管理驱虫和防疫:驱虫包括体内和体外寄生虫,防疫主要针对区域性和季节性。去势:需要去热的牛应于此吋期进行去势。3.架子牛育肥的出栏与屠宰肉牛的最适屠宰时间:根据品种、生反发育规律、育肥方式、养水平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索进行确定。i般,持续育肥的牛从断奶到性成熟阶段生长速度最快,以后逐渐减慢,但这种快速生长的势头可持续到其生长发育成熟体成熟。因此,在1・5〜2岁即从性成熟到体成熟的1/2至1/3时屠宰最为经济。若屠宰太早,牛的生长发育潜力尚未得到完全发挥,对肉牛资\n源也是一个大的浪费;若屠宰太晚,越到育肥后期,肌肉的生长减慢而脂肪的生长增加,每千克增重消耗的饲增多,维持需要增加,饲料利用率降低,饲养不经济。架子牛育肥:一般在开始育肥的2〜4个月内生长速度最快,体育肥时间应根据育肥前的膘情、年龄和市场需要确定。架子牛育肥主要是利用牛的补偿生长规律。复习思考题1.肉牛生长的一般规律是什么?目前我国肉牛生产主要采用何种模式。为什么?2.肉牛的体重、膘情和屠宰率有何关系?3.影响肉牛产肉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如何利用杂交优势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5.如何选购架子牛?6.架子牛的运输应注意事项?7.新买进的架子牛饲养管理要点?六、役牛的饲养管6.1役牛营养需要特点1•能量与矿物质需要特点⑴.能量与蛋白质能量:劳役过程消耗的主要营养为能量,故役牛的营养需要主要注意能量供应。成年牛休闲期基本为维持需要,使役期根据劳役的轻重和时间长短,约为维持的1〜1・5倍。蛋白质:CP与能量应保持一定比例才有利于代谢,故CP也应按劳役轻重比维持增加25〜65%-(2).矿物质与饮水矿物质:劳役时出汗多,矿物质和水分损失量大,应注意食盐及钙、磷的补充水: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2.役牛的粗饲料利用特点(1).青、粗饲料采食能力采食量:役牛有较强的青粗饲料采食能力,对稻草DM的采食量,黄牛可占体重的2.3〜2.5%,水牛占2.6%o对青草采食量可占体重的9〜10%。CF消化率高:黄牛48%,水牛54%o饲料可以青、粗饲料主。(2).饲料贮备与供应青草繁茂季节应大量晒制青干草、调制青贮,作为役牛基础饲料•使役季节,能量消耗大,采食时间减少,应适当补饲精料。6.2役牛调教与使役要点1.役牛的调教役牛必须事先经过训练,才能从事劳役工作。调教的好坏与使役性能关系极大。三分喂手,七分使手⑴•调教年龄黄牛1〜1・5岁、水牛1・5〜2岁,调教太早影响牛的生发育,而过晚则调教困难。(2).调教方法调教时要有耐心,切勿随意鞭打,使牛无所适从而性情变得粗暴;开始学犁应选择沙土或犁过的松土,前面1人牵引,后用1人扶犁,初空犁,由浅入深,一般5〜7天即可调教成功。2.耕地使役技术(1).基本技术\n开始犁地时应适当缓慢,逐渐转入正常耕作速度,做到不急不慢,决不能急追猛赶。牛有千驾力,就怕一吋急。(2).合理工作量实行劳役定额,根据牛的体格、性别、年龄、土质情况等安排工作量,避免使役过渡。不怕千H用,只怕一日劳(过劳)合理休息:一般耕地2h应休息一次,让牛自由活动,炎热夏季应釆用早晚多犁,中午多休息的耕作方式。避免使役过渡:若出现拉犁闲难、行动迟缓、身体摇摆、精神萎钝、食欲不振、喜欢躺卧、反刍次数减少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停止使役,充分休息和细心喂养,体力恢复后再使役。若强迫使役易造成劳伤。重者长期瘦弱,不能恢复健康而失去使役能力。6.3使役期饲养管理要点1・瘦牛提前补料瘦弱的牛工作效率低,持久力差,易造成劳伤而丧失役用能力。南方黄牛由于体格小,土质粘重,在瘦弱情况下使役往往难以胜任工作。使役期间的补料只能保膘而不能增膘。因此,凡是瘦弱的耕牛,必须在使役季节之前1〜2个月进行补料,使牛只健壮。早喂在腿上,迟喂吃嘴上入九不加料,来春不用套2.解决好使役与采食矛盾根据牛的生物学特性,每天必须有一定的采食、反刍和休息时间,对水牛还应保证水浴需要的时间。据调查统计,耕牛每天的时间分配为:采食7〜8h、反刍7〜8h、行走、饮水、休息最少2h,故劳役时间只有6h左右。要延长使役时间,必须缩短采食时间:选择品质优良、适口性好的饲草和补饲适当的精料,使之能在较短的吋I'可采食足够的营养。3•减轻怀孕牛的使役强度对怀孕牛,特别是怀孕后期的牛应减轻使役强度。处于分娩前1个月和产后半个月的母牛应停止使役,以保证胎儿和母牛的健康。1•水牛特殊管理——水浴水牛被毛稀疏、汗腺少,对寒、热的耐受力均不及牛。夏天要口塘,冬天要张床。夏季炎热,水牛泡水能解热、消暑和很快消除使役的疲劳,得到充分休息。泡水的时间,一般每日2〜3次,每次0・5h。6.4现代肉牛生产与耕地使役有机结合1•繁殖母牛的使役利用在山区,耕牛仍是农业的基本耕作动力。肉牛生产中,繁殖母牛的最终生产性能是以产犊后由犊牛产肉來实现的。实现一年一胎,母牛有半年的干奶期,除妊娠的最后一个月外,其他时间只要工作最合理,使役不影响母牛健康和妊娠。哺乳期:建议哺乳期第一个月不使役。合理使役,增强了母牛运动,有利于健康和预防难产,但要避免重役。2.配种季节的合理安排根据农业每年春秋两季耕作的特点,合理安排配种和产犊时间,把分娩前后1个月避\n开耕作期。每年的耕作期主要集中在3〜5月、10〜11月,需要用于耕地的母牛应避开1〜2月及6〜8月配种。复习思考题1.役牛的营养需要有何特点?2.如何进行耕牛的调教与使役?3・耕牛使役期的饲养管理要点?3.耕地使役与现代肉牛生产?7.1牛的发情1.牛的性成熟与初配年龄(1).性成熟也称初情期,指牛的生殖器官基本发育完全,具备了生殖后代的能力。如开始产生有生殖能力的精子和卵子,性腺分泌性激素等,并出现发情征兆的时期。⑵•初配年龄并非到了性成熟就可以繁殖配种,而只有到了生长发育基本完成才能配种繁殖。牛的初配年龄根据生长发育情况而定,达到初配年龄的关键是体重,以达成年体重的70%为宜。(3).早配及其危害生长发育不足或未到配种年龄的牛配种称早配。母牛早配:不仅影响本身的生t发育,而且所生犊牛初生重小,体质弱,不易饲养,容易发生难产,产后的产乳性能和使役能力都受影响。早配是导致牛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若配种过迟亦对繁殖不利,母牛性情烦燥厌配,不易受孕,繁殖率降低。种公牛早配:影响本身健康和发育,后代品质差。由于睾丸早期的强烈活动,会引起机能早衰,缩短使用年限。而配种过迟,易引起公牛性情粗暴,难以管理,且饲养成本提咼。2.母牛发情鉴定产犊是母牛生产性能的重要表现。要使母牛产犊,首要的环节是抓好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适时配种。母牛的发情是性活动的表现,主要受卵巢机能活动规律所支配。母牛发情鉴定的方法有以下儿种:(1).外观表现发情母牛显得兴奋、不安、呜叫,外阴红肿、有粘液流出(吊线)、常作排尿状,食欲减少、喜欢接近公牛、并与母牛互相爬跨。发情母牛最确切的发情征候是被其他母牛爬跨时站立不动,有90%的把握判定该头母牛处于发情阶段,有30%的对能判定爬跨该头母牛的另一头母牛也处于发情阶段或即将进入发情期。(2)・阴道和直肠检査此法需用专门器械和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操作,用开张器可见子宫颈充血而开张。通过直肠检查触摸卵巢和滤泡的变化,可判断排卵时间和检出病态的发情牛。母牛发情周期中,卵巢、子宫和外阴的表现见教材。3.发情持续期发情周期(1).发情持续期发情持续期是指母牛从发情开始到发情结束的时间。一般,成年母牛发情的持续时间平均为18h(6〜36h),处女牛为15h(10〜21h),水母牛的发情持续时间多数为24〜48h。由于发情持续期较短,稍不注意就会被错漏。⑵.发情周期母牛发情后经交配,若未受孕经若干日后会再度出现发情。从一次发情开始到下一次再次发情开始的时间称为发情周期。成年母牛正常的发情周期为21天(18〜25天),处女母牛20天(18〜24天),母水牛大多数为20〜21天(16〜25天)。每头母牛发情周期的长短和发情期\n表现都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而且比较稳定。(3).母牛产后第一次发情的间隔吋间母牛产后需要有一段生理恢复的过程,主要是让子宫恢复到受孕前的大小和位置,约需12〜56天•难产、有产科疾病或胎衣不下的母牛子宫复原需要的时间较长。母牛产后第一次发情间隔时间的长短与品种、营养、生产水平、体况、气候及环境等因素有关。一般,高产奶牛较低产奶牛间隔时间长,营养差、体质弱的牛间隔时间也较匕产后第一次发情的间隔时间,奶牛为30〜72天,肉牛为46〜104天,黄牛为58〜83天,水牛为42〜147天,变化范围较大。1.母牛的同期发情(1).概念同期发情又叫发情控制,是指对一群母畜施用某些激素或其他药物来改变它们自然发情周期的进程,调整到相同的阶段,使分散发情变为集中发情,以便在数日内同时进行配种.(2).优点——肉牛生产和杂交改良用得较多可有计划地集中安排牛群的配种和产犊,便于人工授精的开展,节约时间、人力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加速繁殖;可集中配种、集中产犊,便于管理,并可使原來不发情的母牛发情配种和缩短产犊间隔,从而提高繁殖率;是胚胎移植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有相当数量的黄牛和水牛在配种季节无同期性发情,经过处理后可以诱发正常的发情排卵,提高繁殖率。(3).原理与常用药原理:以脑下垂体和卵巢所分泌的激素在母牛发情周期中的作用为理论依据。作用机制有二:一是采用某种激素或合成的类似物抑制卵泡生长发育,使卵泡处于人为的黄体期,停药后使卵巢机能恢复正常而引起同时发情。另一类激素则是抑制黄体,加速其消退,缩短黄体期,使卵泡提前发育,黄体退化而导致母牛发情。两类激素的作用机制相反,但目的一致。常用药:①抑制卵泡发育的制剂;②溶解黄体的制剂;③性腺激素。有口服、埋植、子宫用药和肌肉注射等方式。7.2牛的配种与人工授精1.适宜的配种时期(1).情期适宜的配种时间母牛发情后适吋配种是提高受胎率的关键。一般在发情开始后9〜24h配种,一次输精受胎率可达60〜70%。准确预测发情开始和结朿的时间较困难,故发情母牛的适宜配种时间,生产上多采用:早上发情下午配,下午发情来晨配,间隔12h重复配见下图。进入发情期(6~10小时)发情持续期(6〜24小时,平均18小时)发情结朿期(16〜32小时,平均24小时)可能接受其他母牛爬跨或爬跨其他母牛阴门出现分泌物阴门潮红,肿胀不安,鸣叫站立接受其他母牛爬跨兴奋、烦躁不安、可能爬跨其他母牛食欲下降阴门潮红、流出粘液(吊线)奶牛产奶量下降不再接受爬跨或交配,表现逐渐恢复安静阴门排出的粘液变浑浊,阴门肿胀逐渐消退恢复正常食欲恢复正常,采食量增加奶牛产奶量恢复提示:母牛开始进入发情的时间较难准确观察,生产上通常釆用:“早上发情下午趾,下午发情来晨配,I'可隔6〜12小时重复配”的配种方式。(2).产后第一次配种的适宜时间产犊成绩与牛的终身生产成绩密切相关。所以,产犊后应尽可能提早配种。产后第一次配种的适宜时机应根据以下原则确定:有利于提高母牛的经济利用性(产奶暈和产犊数)。不影响\n母牛健康。能使母牛持久而正常地生产。同时,还应考虑产后不同间隔时间配种的受胎效果。过早,由于子宫角尚未复原,不易受孕,并易导致子宫感染和流产;过晚,产犊间隔延使母牛的终身产奶量和产犊数降低,利用不经济。产后第一次配种的理想间隔,奶牛为60〜90天,肉牛60〜120天。加强母牛产后的营养,肉牛和役牛对犊牛进行早期断奶,可使母牛产后第一次发情的间隔时间缩短,提早配种,缩短产犊间隔。1.牛的人工授精(1).适宜的配种时间卵子受精的最适吋间很短,仅2〜4h,精子在母牛生殖道内存活的吋I'可约为28h,因此,适时配种是取得高受胎率的关键之一。(2)严格的精液品质检查冻精解冻后,应用显微镜镜检,活力在0.3〜0.4以上,存活的精子无畸形、断尾等,方可用于输精。解冻后的精液应立即输精,不宜超过5〜lOmin,以确保精子的有效活力和受精能力。(3)熟练的输精技术生产上应用较广的是直肠把握输精法。输精部位深浅一一子宫颈、子宫体和子宫角一一对受胎率没有显著影响。一般输到子宫颈的2/3处即可。但输在阴道内受精率极低。输精必须做到慢进慢出。输精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⑷•人工授精的优点可减少种公牛的饲养数量,降低饲养和管理费用,扩大优良种公牛的影响和提高其利用率。可从异地乃至国外引入优良种公牛精液,引种不受地域、气候、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公牛的利用年限是有限的,但精液制成冻精后可t期保存使用,从而间接延反了种公牛的使用年限。可建立完整的配种记录,有利于指导生产和开展育种工作。可克服公、母牛的体重差异。杂交改良中,公、母牛的体重往往悬殊较大,若采用自然交配往往难以实现。可避免自然交配中所造成的皮肤病和生殖道疾病的感染,并可及时发现和检出生殖器官有疾病的母牛,以便治疗。7.3牛的妊娠与分娩1.妊娠期与预产期推算(1).妊娠与妊娠期概念:配种受精后(配种后2〜3个月不再发情),胚胎在母体内的发育过程称为妊娠。从受精开始到胎儿产出为止的时间称为妊娠期。妊娠期:黄牛的妊娠期一般为270〜285天,平均280天;水牛的妊娠期为281〜334天,多数为300〜320天,平均310天。具体每一头母牛妊娠期的长短依品种、个体、年龄、单双胎、季节和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约有差异。早熟品种较晚熟品种短、产母犊较产公犊短(1天)乳用品种较肉用品种短、产双胎较产单胎短(3〜7天)夏秋季节较冬春季节短、初产牛较经产牛短(1天)小型品种较大型品种短(7〜14天)饲养条件差妊娠期较长(2)・预产期的推算黄牛按平均妊娠期280天计算,用公式:月一3、日+6水牛按平均妊娠期310天计算,用公式:月一2、H+9例1・某黄牛2006年6月21日配种,预产期为6-3=3(月)21+6=27(0)\n即:2007年3月27日产犊例2.某黄牛2007年1月30日配种,预产期为1+12-3=10(月)30+6=36(0)即:2007年11月6日产犊1.妊娠诊断与分娩(1).妊娠征状妊娠初期母牛食欲增强,膘情好转,行动稳健。后期腹围明显增大,并可从腹壁触摸到或看到胎动。(2).妊娠诊断及时判断母牛的妊娠,可防止空怀,提高繁殖率。阴道检査法:阴道粘膜干燥、苍白而无光泽,子宫颈外口封闭有发黄半透明的子宫颈塞。不如直肠法准确,因有30〜40%的牛子宫颈塞在子宫颈内,从外面看不到。若操作不当还可能导致流产。直肠检查法:通过直肠触摸母牛的子宫角、子宫体、卵巢和子宫中动脉的变化判断是否怀孕。妊娠一侧黄体明显较大稍硬,子宫角变粗、柔软有波动感,妊娠3个月可触到妊娠脉动。妊娠诊断除上述方法外,还有电泳法、乳汁和血液乳酮分析法等。⑶•分娩与助产妊娠母牛产前1周外阴肿胀,阴道流出半透明粘液;乳房迅速发育膨大;产前24〜48h,荐坐韧带松驰,尾根两侧明显凹陷;表现为活动困难,起立不安,尾高举,频频排尿,不断回顾腹部。接产准备:事先产房(圈)地面清洗消毒,铺上洁净的褥草,准备好碘酒、纱布、药棉、剪刀、结扎线和助产绳等。用1〜2%。的高镭酸钾温水洗涤母牛外阴和臀部。分娩过程可分为开口期、产出期、和胎衣排出期三个吋期:开口期:努责,宫颈开放,胎膜破裂,胎儿前置部分随胎水流入产道。一般约2〜6h,应注意保持安静;产出期:努责加剧,约0.5〜3・0h胎儿产出。双胎隔20〜120min<>胎衣排出期:一般产后5〜8h。超过12h以上按胎衣不下处理。助产及犊牛护理……7.4提高母牛繁殖力1.提高繁殖力的意义养牛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畜产品(肉、奶、皮等)或役力。提高母牛的繁殖力是获得更多畜产品的基础,例如奶牛必须在产犊后才能产奶,肉牛只有多产犊才能多产肉。否则产品率降低,成本升高。提高繁殖力关键在于减少空怀漏配,缩短产犊间隔,从而获得更多的畜产品,降低生产成本。2.提高繁殖力的措施母牛繁殖性能的指标主要有早熟性、受胎率、繁殖寿命等。繁殖性状的遗传力都较低,一般小于0.2,故要提高母牛的繁殖力,主要应加强饲养管理和提高人工授精技术,并及时诊断和处理异常发情的母牛。(1).加强饲养管理营养对母牛发情、配种、受胎以及犊牛成活起决定性作用,其屮以能量和蛋白质影响最大,其次是矿物质和维生素。母牛怀孕后还注意保胎,严禁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和剧烈运动以及惊吓鞭打。(2).提高繁殖技术公母比例;自然交配下,以1:40左右为宜。精液品质:加强种公牛的饲养,提髙精液品质。技术培训:提高冻精技术和人工授精技术。牛群结构:母牛4〜6岁繁殖力最高,以后随年龄增氏而下降,故应逐渐用育成牛更新和优化牛群。(3)・及时处理异常发情母牛\n异常发情:系卵巢功能失常所致,包括:发情(乏情):主要原因有子宫内膜炎和持久黄体。轻度子宫内膜炎可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持久黄体经直肠挤掉,可使母牛重新发情;亦可注射促性腺激素,恢复卵巢功能,促进滤泡生长和发情。隐性发情或暗发情:表现为发情征状不明显,但有卵排出。多见于产后第一次发情,特别是高产奶牛较常见,年老的母牛以及泌乳早期能量不平衡、维生素A、D、E缺乏与矿物质不足均可导致隐性发情或喑发情。正常牛群中,隐性发情或暗发情约占20%o常发情(慕雄狂):表现为频繁或持久的发情。常为卵巢囊肿所致,通常发生在产犊后1〜2个月,尤其高产奶牛较常见,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黄体生成素,使囊肿卵泡壁黄体化,母牛恢复正常发情周期,下一次发情时即可正常配种受胎。也可从直肠中挤破囊肿卵泡,但不如用激素治疗有效。常发情的复发率较高,遗传力为0.43,故除积极采取治疗措施外,还应重视选种工作。假发情:有一部分已经怀孕的母牛,在怀孕期的4〜5个月会突然出现类似发情的现象。例如爬跨其他母牛或接受其他母牛的爬跨而站立不动,甚至可能接受公牛的交配。这种现象称为假发情,如果配种输精或交配往往会引起已经怀孕的母牛发生流产。妊娠母牛在怀孕过程中,胎盘分泌出与卵泡所分泌的雌激素相似的雌酮,可引起母牛的发情行为。随着怀孕月份的增加和胎儿的发育,胎盘随Z增大,雌酮分泌量增加,有的个体可以增加到足以产生性欲要求的数量而出现假发情。先天性不孕:异性双胎的母犊90%为先天性不孕。(1).缩短产犊间隔母牛两次产犊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产犊间隔O产犊间隔=妊娠期+产后配上种的时间间隔理想的产犊间隔为一年产一胎,但高产奶牛和大型肉牛则以12.5-13个月,即380〜400天为宜。缩短母牛产犊间隔,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母牛产后的护理和饲养:加强产后护理,及时处理产后胎衣滞留和子宫炎症,使母牛子宫尽快恢复而正常发情。作好产后第一次配种的时间安排:加强产后母牛发情观察,记录发情时间,作好产后第一次配种的时间安排,减少空怀天数。母牛产后大约间隔60天可开始配种。适时配种:提高母牛的情期受胎率,对配种后未受孕的母牛采収有力措施,如加强饲养、产科治疗、催情等,争取下一情期呪种受孕。搞好妊娠诊断,预防流产:对已受孕的母牛要加强饲养管理,特别要注意不喂霉变饲料,预防流产。流产使产犊间隔无形延长,经济损失很大。(5).产双胎牛是单胎动物,通常一次产一头犊牛,但也有偶产双胎或三胎者。在自然状态下,双胎率约为0.5〜4.5%,三胎率为1%。左右。初生母犊每侧卵巢约有7.5万个卵,到12〜14岁时,尚有2500个,而母牛一生的排卵数很少超过50个,表明,使母牛在发情中增加排卵数达到双胎是完全可能的。产双胎也有其弊,这在奶牛生产上较明显。通常,生双胎的母牛难产和产后胎衣滞留较多,产后发情的时间较晚,受胎率较低,使下一胎的产犊间隔延长;双胎犊牛的初生重往往较低,初生时生活力较弱,需要较多的护理;异性双胎的母犊90%为先天不育等。复习思考题1・人工授精有何优点?对冻精品质、解冻技术和输精有何要求?2.母牛发情期、发情周期、妊娠期各多少天?如何推算其预产期?3.牛的异常发情有哪几种?简述其产生原因和常规处理方法。4•何谓产犊间隔?缩短产犊间隔在养牛生产上有何意义?\n八、牛的营养需要8.1干物质进食量奶牛——干物质进食量受体重、产奶量、泌乳期、营养浓度、日粮类型、饲料加工调制、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根据我国奶牛饲养标准建议:产奶母牛:DMI(kg)=0.062W0.75+0.40Y(偏精料型H粮,精粗料比60:40)或DMI(kg)=0.062W0.75+0.45Y(偏粗料型日粮,精粗料比45:55)生长母牛:DMI(kg)=NNDX0.45(NND为奶牛能量单位)肉牛——干物质进食量受体重、增重水平、能量浓度、FI粮类型、饲料加工调制、饲养方式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国内饲养试验资料总结:生长肥育牛:DMI(kg)=0.062W0.75+AW(1.5296+0.00371W)式中:W为体重(kg)W0.75为代谢体重(kg)Z\W为日增重(kg)8.2能量体系世界各国所用的能量体系不尽相同。我国奶牛采用产奶净能(NEL)体系、肉牛采用综合净能(NEnif)体系。L能量体系——奶牛表示体系:奶牛ME用于维持与产奶的效率相似,故奶牛维持、产奶、生长、妊娠和增重的能量需要统一用NEL表示。NND:用相当于1kg含脂4%的标准乳能量,即3.138MJ产奶净能作为1个“奶牛能量单位”,即:NEL(MJ)NND=3.138(MJ)饲料NEL计算:饲料产奶净能含量与消化能(或代谢能)呈显著线性相关。产奶净能(MJ/kgDM)=0.5501XDE(MJ/kgDM)一0.39582.能量体系——肉牛表示体系:肉牛代谢能(或消化能)用于维持和增重的差异较大,以维持净能(NEm)和增重净能(NE0分别表示,较为科学准确,但使用起来麻烦,难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我国采用综合净能(NEmf)体系。RND:以1kg中等玉米所含NEmf8.08MJ作为1个“肉牛能量单位”,即:NEmf(MJ)RND=8.08(MJ)肉牛饲料NEmf计算:饲料消化能转化为维持净能的效率高,比较稳定。转化成增重净能的效率低,而且受消化能浓度(DE/GE)影响大。用综合净能表达饲料屮的净能值,计算公式为(DM基础):NEmf(MJIkgDM)=DE(MJ/kgDM)mxkf\nkf+0.5km8.3能量需要——奶牛维持需要:产奶净能(MJ)=0.356W0.75。产奶需要:每kg标准奶含能量3.138MJ。生长需要:第1、2胎母牛还在生长发育,故第1胎维持需要基础上增加20%,第2胎增加10%o增重需要:成年母牛泌乳期间每增重lkg相当于8kg标准乳;每减重lkg相当于6.56kg标准乳。8.4蛋白质需要——肉牛维持需要:与奶牛相同。增重需要:DCP用于增重的效率为0.55,小肠DCP的为0・6。增重的蛋白质沉积(g/d)=AW168.07—0.1687W+0.0001633W2)x(1」2—0」233AW)例如,1头肉牛,体重200kg,日增重1kg。计算其蛋白质需要量过程为:维持:DCP需要=3.0X2000.75=160g小肠DCP需要=2.5X2000.75=133g增重:蛋白质沉积=1(168.07-0.1687X200+0.0001633X2002)X(1.12-0.1233Xl)=140gDCP需要=160g+140g/0.55=415g小肠DCP需要=133g+140g/0.60=393g8.5纤维素需要纤维是牛的必需营养素。日粮屮淀粉和NDF是瘤胃微生物发酵产生VFA的主要底物。如果日粮中纤维水平低则淀粉迅速发酵,大量产酸,严重时导致酸中毒。乳脂率含量相对稳定。如果日粮中纤维水平过低,VFA屮乙酸的比例少,无法满足乳脂合成的需要而降低产奶量。因此,保持适宜的日粮纤维水平,可使牛维持较高的乳脂率和产奶量。一般认为,日粮CF水平不能低于15%〜17%°我国奶牛饲养标准规定,日粮DM屮CF17%为宜,不低于13%。&6水的需要水的需要:牛每天从粪、尿排出大量水分。水的需要量主要受环境温度、生理状态、饲料特性及DMI等因素的影响。产奶的需水量大,从奶中排出的水分大约占产奶量的88%,因此,泌乳牛的需水量大。母牛的需水量与DM采食量呈正相关,通常按采食DM与饮水之比为1:4,或按下式计算:饮水量(kg/d)=15.99+(1.58±0.27)X采食干物质(kg/d)+(0.90±0.16)X产奶量(kg/d)+(0.05±0.02)X采食钠量(kg/d)+(1.20±0.11)X当天最低温度(°C)九、牛的年龄鉴别及生产力计算牛的年龄鉴别门齿的磨损程度与年龄的关系齿冠的最上部和切齿版相接触的面为咀嚼面,牛在采食过程中会使牙齿磨损,当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在咀嚼面上看到像牙质中间有一条较浅的线,即是齿线。随着牙齿不断磨损,齿线由长变短,由窄变宽,成为矩形、圆形、黑色椭圆形以至三角形,即是齿星。齿间间隙渐大,齿根露至永久齿脱落。8印:牙齿磨损面出现的长方形花纹为“印雹水牛约7岁,黄牛5.5-6岁即出现“2印”,依此逐年磨损1对,直至“8印”,水牛有10岁左右,黄牛则8.5-9岁。8珠:牙齿磨损面出现的黑色椭圆形花纹为”珠”,水牛11岁左右,黄牛9.5-10岁时即出现”2珠”,依此类推直至”8珠”(即”满珠”,也称”老口“),水牛满珠14岁左右,黄牛满珠12.5-13岁。最终趋势:掉牙。水牛超过14岁,黄牛超过13岁已达到了老年,基本丧失了役\n用性能,繁殖性能也基本丧失。1.3牛的年龄鉴别一一黄牛一般1.5〜2.0岁开始换齿,永久齿长岀以后,齿面逐渐磨损,岀现齿星牙遍的田生、脱换钳斶內中頂I齿外中问砂永久齿出生(乳牙更换2岁3岁4岁5岁为永久齿〉C对牙〉(四牙〉、C六牙〉(齐口〉永久齿磨损(呈长方形或横椭圆形齿星〉6岁7岁=8岁9岁永久齿磨损(呈=角形10岁11岁12岁13岁或圆形齿星〉(起珠〉(八珠〉牛的年龄鉴别水牛3岁开始换钳齿,比黄牛晚一年,7岁齐口,以后齿面磨损规则和黄牛相同。表2水牛牙齿的生长、脱换及磨损与牙齿变化规律牙伐的岀生、脱按內中刚腔外中IW齿永久齿出生(乳牙更换为永久齿〉3岁(对牙〉4岁C四牙〉■—5岁C六牙〉7岁C齐口〉永久齿磨损(呈长方形或横椭岡形齿星〉8岁9岁h10岁11岁永久齿磨损(:呈=角形或圆形齿星〉12岁C起珠〉13岁14岁15岁(八珠〉\n2牛的生产力计算2.1牛的体尺测量和体重估测体高:耆甲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体斜长:肩端前缘到坐骨结节后缘的曲线长胸围:肩胛骨后角垂直绕胸一周的长度。卷尺内可容2指的松紧度。管围:左前肢管部最细处的周径。可按以下公式用体尺估算体重,O扎用型牛,体重[胸围<皿)尸X体直长(m)X87.5◊肉用型牛*体重(Xg)=[脚围(cm)]2X10800O水牛*体重(Kg)=[胸BS«m》]2X体斜长->上述肉用牛公式系Jolmsoii于40年代提出”适应丁国夕卜较大型的品种,我国邱杯等提出秦川牛的估重公式为二体重(Kg)=[胸围(cm)FX体斜长(cm》*丄2000o但这也貝适用于较大型的中原牛的体重估测。。根捣贵处H黎平黄牛的体尺体重实次SJ研究表明,用Johnson公式估测贵州黄牛的体重”其浜羞达左右。ia过对2石1头1周岁以上,体董在21O3~43Ok马的黎平赁牛去测体尺体丞的冋归分析・母体丞估测冋归公攻为*o丰公希的平均佶课皋仅为例,一头祭平童牛公牛的体斜长为“gm,胸ogiGcE。实测o约氏公攻=1<>8-O2X140.0-4-1OSOO=3<>5・9(Kg〉囱估2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