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79 KB
- 2022-07-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第一节蔬菜的种类与分类凡是以一、二年及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有多汁的产品器官,作为副食品的,均可列为蔬菜植物的范围。目前的蔬菜有一百多种,普遍栽培的有50~80种,每一种又有许多变种和成千上万的栽培品种,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很有必要把栽培的蔬菜进行分类。现在的分类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1、根据植物学的特点分类现栽培的蔬菜主要有20多个科,在双子叶植物方面比较重要科有:十字花科,葫芦科、茄科、豆科、伞形科;单子叶植物比较重要的科有:百合科、禾本科。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点是:①明确科、屈、种在遗传系统上所发生的关系,有利于指导杂交育种和良种繁育。如结球甘蓝和花椰菜两者的染色体数一样,血缘一样完全,可以相互杂交。大白菜与小的菜同样有这种特点。②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上有共同的地方较多。对指导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意义,如同为葫芦科的西瓜和甜瓜,在栽培上有很多相同的特点。这种分类方法的缺点是:有些种类虽然同一个科、屈,但栽培特点有较大的差异。如同属于茄科的番茄、马铃薯。采用的栽培技术措施差异很大。■2、根据食用器官的分类按照食用部分的器官形态的不同,分为根、茎、叶、花、果五大类。这种分类方法不考虑植物学的分类及栽培学上的关系。(1)根菜类:①肉质根类:萝卜、胡萝卜、大头菜、芜菁②块根类:豆薯、葛等(2)茎菜类:①地下茎类块茎类:马铃薯根状茎类:莲藕球茎类:季菩,芋②地上茎类:嫩茎:萬苣、菜心、石刁柏肉质茎:榨菜、球茎甘蓝⑶叶菜类①普通叶菜:小白菜、弄菜、菠菜②结球叶菜:结球甘蓝、大白菜、结球萬苣③香辛叶菜:葱、韭菜、芫荽、茴香④鳞茎类:洋葱、大蒜(4)花菜类花椰菜、青花菜、金针菜、朝鲜蓟等(5)果菜类①瓠果类:南瓜、黄瓜②浆果类:茄子、番茄、辣椒③荚果类:菜豆、gr豆这种分类方法的特点是它们的食用器官相同,可以了解彼此在形态上及生理上的关系,凡是食用器官相同的,其栽培方法及生物学特性也相同,如根菜其中的萝卜、胡萝卜、大头菜。它们对土壤及外界环境的要求都很相似。但也有例如:萬笋和菱白同为茎菜类,但一个是陆生,一个是水生,栽培技术差异很大。\n■3、根据农业生物学分类(生产上应用较多)这种分类方法是从农业生产的要求出发,将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基本相似的蔬菜归为一类。共分为十一类,后人把它扩展到15类。①根菜类如:萝卜、胡萝卜、大头菜、芜善等。食用部分都是膨大的肉质根。因此选用的土地要疏松,有利于根块的形成。第一年肉质根贮藏大量的水分与糖分,第二年开花结实。在低温下通过春化阶段,在髙温长日照下通过光照光照阶段。②白菜类:有白菜、芥菜、甘蓝等[现在也有把这三种蔬菜再细分各规为一类]大部都适应湿润,凉爽的气候,因为根浅叶大,要求高的肥水才能获得高产。如果是干燥高温的环境,这类菜就长不好,这类蔬菜都是两年生,第一年结叶球,第二年开花结果。通过阶段发育后就容易开花。这类蔬菜都属于十字花种,在栽培上除采收花球及菜墓(花茎)者外,要避免先期抽薑。为主要的秋冬蔬菜。③绿叶菜类这是一群在分类上比较复杂,其产品器官都是以幼嫩的绿叶或嫩茎为食用的蔬菜。如萬苣、菠菜、觅菜、芹菜、维菜、茴蒿、枸杞落葵等这类蔬菜都是用种子直播(枸杞可用插条)。这类蔬菜要求水肥供应充足,特别是氮肥的供应。④葱蒜类包括洋葱、大蒜、大葱、韭菜、养头等除韭菜具有宿根性(跳根)和多年生以外,一般都为一年或二年生蔬菜。洋葱、韭菜是用种子繁殖的,但也可用无性繁殖,如大蒜是用鳞茎繁殖的。这类蔬菜的食用器官都是鳞茎或叶子。它的种子是很易失去发芽能力的。常温下贮藏第二年芽率损失去20%左右,根系少,不发达,吸肥、水能力差,要求团粒结构较好的土壤才能长的好。⑤茄果类:有茄子、番茄、辣椒这类蔬菜都是用种子播种来育苗,然后移栽。食用的器官均为浆果。这三种蔬菜不论生物学特性或栽培技术有相同的地方较多,除了茄子外,其他两种都容易得青枯病。这类蔬菜对日照的长短要求不严格,要求较大的肥量和湿润的土壤。苗期施用充足的磷肥能促进开花,提高产量。⑥瓜类包括南瓜、黄瓜、西瓜、甜瓜、瓠瓜、冬瓜、丝瓜、苦瓜,这类蔬菜都是用种子繁殖,可以育苗,也可以直播,吃用部分都是果实,这类蔬菜都是一年生植物:茎为蔓生,雌雄异花同株。有些是主蔓结瓜,有些是侧蔓结瓜,为此,在栽培上要分清,采収必要的整蔓技术而収得高产。这类蔬菜都要求温暧和充足的阳光下生长,不耐寒冷,它的根系发达。西瓜和甜瓜比较耐干旱,阳光充足,温差大,质量高(如新疆的哈密瓜)。都属于葫芦科。⑦豆类包括所有的豆,如菜豆、5E豆、菜用毛豆(大豆)、刀豆、扁豆、豌豆、蚕豆、四棱豆、莱豆、等。食用部分是荚果,有的食用种子,有的食用嫩荚果。大都是蔓生,或半蔓生,栽培方面多用种子直播。对气候的要求,除豌豆、蚕豆要求冷凉外,其他多数要求生长在温暧的季节。它们的最大特点是根系都有根瘤菌,可以利用天然的氮。因此对氮素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有苗期根瘤菌没有形成以前需要氮肥。⑧薯芋类有马铃薯、芋、山药、姜、葛、莎葛(凉薯)食用部分都是块茎、根状茎、球茎、块根,都含有丰富的淀粉。除姜以外,其他的既可做菜也可做粮食。由于含水份少,耐贮藏和运输,除马铃薯生长期较短外其他的生长期都较长,马铃薯不耐热,而其他的种类都比较耐热,适宜在湿润的环境条件下生反。要多施K肥,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这类蔬菜多用无性繁殖。莎葛用种子繁殖。有吋马铃也用种子繁殖,主要科研上的应有用⑨水生蔬菜\n这是一些生长在沼泽地区的蔬菜,主要有莲藕、慈姑、莢白、孳菩、苑菜、菱、水芹菜、西洋菜等,要求栽培在浅水的地方,气温方面喜欢温暖、潮湿。这类蔬菜都要求无性繁殖,由于长期生长在水里,它的根是比较脆弱的,而且叶子通气组织发达、疏松,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①多年生蔬菜包括竹笋、金针菜、石刁柏(芦笋),食用大黄、百合等,这类蔬菜一次繁殖可以连续采取多年,除竹笋外,地上部分都枯死,都以地的茎、根越冬。海南石刁柏地上部可以越冬的。11、食用菌包括:香菇、草菇、平菇、蘑菇、木耳、竹茹等,这类蔬菜都是真菌,用菌丝或孑包子繁殖,以前这类蔬菜都是野生的,近年來人工种植发展很快,尤其是蘑菇,平菇发展迅速。除香菇比较耐寒外其他的都比较喜温。这类蔬菜都是腐生菌。这类蔬菜都含有较高的蛋白质,长期食用具有抗癌性。农业生物分类法的优点是,是从农业生产的要求11!发,将生物系学性和栽培技术基本相似的归为一类,它们对环境条件的需求也比较一致,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缺点是:农业生物学的分类方法,不能很好地了解各种蔬菜系统发育的亲缘关系,对留育种欠指导意义。如绿叶蔬菜一类屮,有菊科的萬苣、荷蒿,伞形科的芹菜,藜科的菠菜,觅科的觅菜。这些菜根本没有什么血缘关系。第二章白菜类栽培第一节概况我国的白菜从狭义上讲,只包括大白菜和小白菜两种蔬菜;而从广义上讲则包括大白菜、小口菜、乌塌菜和菜薑等四种蔬菜。这四种蔬菜经过我国农民的多年选择和培养,又产生了极为丰富的类型和品种。一、白菜植物学分类:四大类型的白菜是如何分类的?小白菜、大白菜、乌塌菜、菜蔓(菜心)四种蔬菜它们的亲缘关系都很近,天然杂交结实10()%,它们杂交的后代生长与繁殖都正常。它们染色体数目为20枚(n=10)我国学者李家文主张把上面四种蔬菜并为一个种:白菜。①散叶大白菜变种大白菜(亚种)②半结球大白菜变种(小白菜X芜菁二大白菜)(有四个园艺学变种)②花心大白菜变种白菜(种)④结球大白菜变种菜篁(变种)小白菜(亚种)乌塌菜(变种)白菜类的蔬菜都是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有的当年可结种子,有的两年,它们Z间很容易杂交,杂交后产品质量下降,在留种吋特别注意。在营养生长的前期可以适应较高的温度、湿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根系伸展。在营养生长后期,要求较低的温度,有利于营养积累,及产品器官的形成。由比较高的温度过渡到比较低的温度,在遗传上要求暖凉的气候。为此在秋季栽培产量高,质量好。白菜类发生病虫害基本相同。病害有:软腐病、霜霉病、病毒病等。但不同的白菜种类感病有差异。大白菜感一软腐病;小白菜感一霜霉病虫害有:小菜蛾、菜螟是白菜类最主要的害虫。第二节大白菜(结球白菜)的栽培\n大白菜含的营养和甘蓝差不多,但品质比甘蓝好得多。在北方以大白菜为主要蔬菜(半年菜)。南方栽培比北方少,品种也有差异。南方传统的优良品种如汕头的“早皇白"两广地区在夏末秋初栽培是比较好的。海南省栽培的“毛白"、“冬至白"、“元宵白''都是秋冬季比较好的品种。还有更早熟的种“夏阳50天"、“夏福”等抗热的优良品种。一、生物学特征生物学特征包括植物学特征、生长和发育,对外界条件的要求,三大方面的内容。(-)植物学特征(指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特性。)大白菜的根系相当发达,主根基部较大,有很多侧根,主根由胚根发育而成,之上发生侧根,侧根又不断地分支发生须根。形成密集的吸收系统,根的吸收表面积要比叶面积大好几倍以上,根系主要分布在耕作层的40cm左右,侧根还起到贮藏营养的作用,断根以后的再生能力很强,移栽极易成活。大白菜的叶有:子叶、基生叶、中生叶、顶生叶、茎生叶五种,为异形变态叶,它们之间的数量、叶形、口I片构造、叶片排列方式上均不相同。子叶一呈肾形基生叶—着生于短缩茎基部子叶节以上最初生的两枚叶片,对生,和子叶排成十字,叶很小,呈匙形,有明显的叶柄,无叶翼,长8~15cm。中生叶(莲座叶)——叶缘小,波浪形,有叶翼,叶翼几乎直达叶柄基部,成为无柄叶。顶生叶(心叶)—叶缘波浪形,有一淀的缺刻。即叶球,是贮藏养分的叶。有褶抱、叠抱、拧抱方式。茎生叶—是着生在枝上的叶。(二)生长与发育白菜和英它许多二年生的蔬菜植物一样,在当年完成它的营养生长过程,要求一定的低温通过春化阶段,长日照和适当的高温通过光照阶段,它们必须通过阶段发育后才能由营养生长时期转入生殖生长时期。但通过两个阶段对温度和光照条件的要求有其特性,掌握它们通过阶段发育的特性,对于防止未熟抽幕,保证产品器官的充分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它们都严格地必须在莲座期结束时开始进行阶段发育,并在开始花芽分化以前先分化足够的顶生叶的叶原体。如果在发芽期、幼苗期就通过了阶段发育,当然不能长成莲座叶,更不能长成叶球,就会先期抽蔓。大白菜从种子到种子成熟,整个生命周期分为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的转变,外形上都有比较明显的临界特征。1、营养生长时期①发芽期播后3天子叶完全张开,其第一对基生叶开始出现,但不展开,到第八天基生叶展开,并生长到与子叶同样的大小,一对基生叶与子叶对生,交叉排列成十字形,叫“拉十字叫拉十字为发芽期结束,幼苗期开始的临界特征。②幼苗期幼苗期发生第一叶环的叶子而长成幼苗。白菜除基生叶为对生外,以后发生的叶均为互生。每一叶环的叶序排列,大白菜的早熟品种为2/5,(5叶绕茎2周而成一个叶环)屮、晚熟种为3/8(8叶绕茎3周而成一个叶坏)。当发生一个叶环的叶数时,叶丛是圆盘状,农民称为“团棵”。白菜以一个叶环构成其幼苗。“团棵”是幼苗结束进入莲座期的临界特征。早熟种12-15天,晚熟种:17・18天。③莲座期幼苗期自“团棵”后,再长两个叶环成莲座。(早熟种长一个叶环),包括幼苗期一个叶环共长三个叶环。这一时期早熟种经过20〜21天,叶10枚,晚熟种经27〜28天,叶16枚。重量达到1532克。共20多片叶,叶面积达10000cm2o莲座期后期植株的生长锥分化形成顶生\n叶的叶原体,并按照一定的方式抱合而卷心,农民称“勾手”,卷心是莲座期结束的临界特征。①结球期结球期生长顶生叶而成叶球。又分为结球前期、中期和后期。这一时期早熟种约25〜30天,晚熟种约50天。前期——叶数增加,外层球叶生反构成叶球轮廓称为“抽筒”中期——叶数不增加,是由内层叶生长而充实叶球内部,称为“灌心”后期匚、叶继续长大充实叶球内部,莲座叶、球外叶的养分向球叶转移。叶球长到一定大小,体积不再增长。莲座叶开始衰老,渐现黄色,这是中期的结束后期开始的特征。结球前期和中期是白菜生反最快的时期,每天每棵生长量达1.5~2两左右,每天约分化2片球叶,整个白菜产量的2/3在结球期完成。②休眠期凡是形成叶球的白菜,遇到不宜气候(低温)以后就进入休眠状况。植株停止生长,而靠叶球屮贮藏的养分和水分生活,直到次年春天作为种株栽培时才恢复生长,白菜的休眠是因气候条件不适而被迫的。如遇条件合适可以不休眠而继续生反,在海南有些白菜冬至过后也就有开花的现象,这种现象与种性(冬性强弱)及海南的气温有关,就是白菜没有进入休眠期。大白菜之所以结球,除遗传因素外,还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温度、光照、水分、养分、土壤、病虫害的影响。就大白菜本身而言,结球必须具备下列变化:①叶形变化;②叶面积增大;③叶数增加;④光合成量增加;⑤生长素的代谢活化。2.生殖生长时期大白菜的生殖生长时期是:生长花茎、花枝、花、果实和种子,分为三个时期:①抽苔期;②开花期;③结荚期。应该说大白菜的分期是人为的。而白菜的生长是循序渐进的,养分是逐渐积累的,每一时期都是在前一时期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为下一吋期的生长打下基础。每一个吋期生长的好坏,都会影响到下一个时期,但苗期最为关键。每一个时期都有重点生长部位,生长中心在不断地转移,管理上也应采取不同的措施。(三)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大白菜一生中对温度、营养、光照、水分均有一定要求,这些环境条件是确定栽培技术措施的理论根据。1、温度要求气候温和,生长适温10〜22°C,不同阶段要求不同。发芽期:20〜25°C;幼苗期:22-25°C;莲座期:17~22°C;结球期:12〜22°C大白菜主要栽培季节的平均气温大都在16±10°C范围。在秋季气温降到26°C就可以播种,冬季在6°C以前收获。过低会生长缓慢,过高会延迟结球期。大白菜对春化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在0〜10°C这个范围越低春化越早,花芽分化也早,开花的迟早和温度,日照有关,一般来说花芽分化后,高温比低温分化快,长日照比短日分化快。2、矿质营养大白菜一生中需要大量的N、P、K营养元素。亩产万斤毛菜:吸收氮素22.0斤、磷9.3斤、氧化钾25.0斤。3、光照\n光补偿点750米烛光,饱和点15000米烛光,说明大白菜为屮等强度光照植物。光照和结球有密切的关系:光强易使外叶展开,因为强光下叶柄正面细胞分裂快,弱光则相反,内层球叶由于受光弱,故向内卷形成叶球。从生理角度来讲,球叶的直立是由于生长素的作用引起的,由于球叶正面受光,把所生成的生长素转向背面,使背面的细胞伸长,细胞分化快,叶就向上弯曲,叶龄小,生长素含量少,叶片弯曲程度就小,反之就大。短日促进直立,同时同化量少,叶片柔弱徒长,一般讲既能促进叶直立,又能保证同化量,是8小时左右的光照时间。4、水分大白菜叶面积大,蒸腾量大,耗水量多,每形成一个单位的干物质,约耗500〜700倍水。在蔬菜中屈于耗水量大吸水量弱的种类,根系不深耍求有高湿和持水较强的土壤栽培。5、土壤大白菜最好选用粉沙壤土,或轻粘的土壤,这儿种土壤持水好,保肥好,利于白菜生长。二、类型与品种我国大白菜的类型和品种极为丰富,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不可比拟的,这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栽培和培育的结果。大白菜亚种的分类:有四个园艺学变种:①散叶大白菜变种;②半结球大白菜变种;③花心大白菜变种;④结球大白菜变种结球大白菜变种,它的顶芽发达,形成坚实的叶球,顶生叶全部抱合,先端不向外翻转,球顶抱合严密。一般以叶球为产品,这一变种根据栽培的屮心地区和生态分为三个基本的生态型:①直筒大白菜类型;②卵圆大白菜类型;③平头大白菜类型大白菜以三种基本类型相互杂交,或以其它变种朵交的结果产生了一些杂种类型,其屮有些类型已经定型,并且栽培较广,这种类型可做为结球白菜的派生类型。至于品种及杂交组合就相当多了。海南栽培的品种有:•风尾白:直筒类型、天津品种•大青麻叶:直筒类型•潮白:卵圆大白菜•冬至白:卵圆大白菜•元宵白:卵圆大白菜•皇京白:9月〜12月播种,均可结球,生长期80〜110天,重3斤,亩产3000斤左右。三、大白菜的播种时期26~10°C都是适宜的生长范围,海南省9〜11月为适宜播种期。在苗期生反,气温可稍高一些,海南省9月份气温一般也不超过28°C。到11、12、1月份,海南省的平均气温在20°C左右,这是期结球最为有利的吋期。达2月份以后,一般都不进行播种,如果播种,一旦通过春化阶段,遇上升温及长日照,很快就通过阶段发育而抽墓开花。如果3月份播种,虽然没有通过春化阶段,不能开花,但气温较高,结球不易,如种植多在菜苗期采收,且有些殆种风味有苦辣°山东的试验表明,立秋前三天播种亩产27569.5斤,比立秋当天播种增产6.12%;比立秋后三天播种,增产13.8%,在北方由于有霜期的限制,在营养生长阶段要有一定的生长期及相应的有效枳温(1700°C以上)才能获得高产,如果过早地播种,则因气温过高,病虫害太多,也不能髙产。大白菜对于气候条件要求严格,因为它的栽培季节在各地也就有比较严格的限制。其决定季节的关键首先是把它的营养生长吋期安置在气候(主要是温度)最适宜的月份。尤其是结球期要有一定的时数的最适宜的温度。由于对温度有冷凉的要求,大白菜多在秋冬季播种栽培。总的来讲,北方的播期比南方严格。如珠江流域冬季冷凉期很长而无严寒,适于生长期也就氏,如广州8〜11月下旬,随时播种,待到叶球成熟也就随时收获上市。\n四、栽培技术(一)直播和育苗移栽大白菜有直播和移栽两种方式:直播是在菜畦中直接播种;移栽是先在苗床中育苗,然后移栽于菜畦中。采用那一种方式主要是依前作的收获期而定。当大白菜适于播种的时候如前作能及时地收获而让出畦地就进行直播。如前作不能及吋地收获,就可进行育苗移栽。直播的大白菜,自播种后植株持续生长,不因移栽伤根而使牛长暂时停顿,也不会因移苗伤根而给软腐病以入侵的机会,因此产量高,省劳动力。(二)对土壤营养条件的要求对N、P、K的要求是:K>N>PO根据青岛农科所的试验表明,亩产24288斤,吸收氮素37.5斤,磷酸19.0斤,氧化钾5&2斤,比例大约是1.9:129。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是随着植株的迅速增长而增加的。在结球的前、中、后期植株重量占整个重量的72.2%,在幼苗期间绝对的吸收量虽小,但生长快,每克干物质吸收量是比较大的。白菜吸收N、P、K的数量是随着各个生长时期的不同而变化的。发芽期和幼苗期吸收之要素的数量均少,而莲座期吸收N、P、K的顺序是N>K>P,结球期则是:K>N>PC要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对三要素的需求而施肥。K肥在莲座末期和结球初期施量较大,以供结球生长。而P是一开始就施用,以保证整个生长期的吸收。大量的生产实践表明,大口菜增产的关键还要看施基肥的多少。(三)灌溉大白菜对水的要求比较严格。整个生长期都要保持湿润,一般认为每施一次肥要灌溉-次,并釆用慢慢灌溉的办法,有利于肥慢慢透进土壤中去,为白菜生长所筒,且慢灌有利于防止软腐病。总的要求:沟内不积水,畦面不见水,根系不缺少。(四)病虫害的防治大白菜的病虫害很多,严重吋造成重大的损失。常见的虫害有蟒蜡、蛟虻、金针虫、酚虫、小菜蛾、菜青虫、猿叶虫、菜螟等;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白斑病、黑斑病、根肿病。威胁较大的病害是软腐病。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从基部或外叶开始腐烂。有一种难闻的味道。病菌从伤口侵入植物体内。发病原因:①高温多雨。②昆虫活动造成较多的伤口。③雨多伤口愈合较难。防治方法:①高畦种植。②问作最好是葱蒜类蔬菜。③不施不熟的有机肥料。④播前最好翻地晒土。⑤防止虫害,减少伤口。⑥药物防治冬瓜栽培技术一、生长周期冬瓜生长期一般需100-130天,可分为四个时期:1、发芽期:需7・15天.2、幼苗期:第一真叶露出到第6・7片真叶展开,并抽出卷须,节短、直立生长,根系已相当发达,根的深度30cm,宽达50cm以上,腋芽开始萌动,一般需30・50天。3、抽蔓期:幼苗期结束到植株现蕾为抽蔓期,一般10・20天。早熟种10节以内,屮熟和晚熟种10节以上,同一个品种不同的季节也不同。4、开花结果期:植株现蕾到果实成熟,为开花结杲期。前期蔓叶生长与开花结果同吋进行。开花结果期又分为4个时期:(1)初花期;(2)初果期;(3)中果期;(4)后果期开花结果期需50・70天。二、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n冬瓜的生长发育适宜于温暖,光照充足和湿度较大的条件。种子吸足水后,发芽的快慢主要受温度的影响,30-33°C下催芽,36小时便发芽,25°C以下发芽慢,发芽率降低。一般在28-30°C下催芽较好。幼苗期:10〜20°C以下生长慢,需40〜50天。20°C以上生长快需30天。25°C以上生长快,但苗较纤弱。15°C以下授粉不良,影响座果,座果后果实发育慢。前期温度低往往雌花来得早,节位低,而雄花因低温往往发育不良,或花粉不散开。会导致冬瓜受粉不良,或找不到雄花授粉。三、分类和品种资源1、按冬瓜熟性分类①早熟类型:7・8节着生第一雌花,如:北京的一串铃,广东的盒冬瓜。②中熟品种:11节左右第一雌花,如上海的小青皮。③晚熟类型:15节左右第一雌花,广东青皮、广东黑皮冬瓜。2、按果实形态特征分类①白皮或粉皮类型。②青皮类型、黑皮类型。3、按果实大小分①小型果:广东盒冬瓜、台湾圆冬瓜。②屮型果:广东灰皮。③大型果:广东青皮,也叫黑皮冬瓜。海南的白灰冬瓜等,这类冬瓜最大单果重可达168斤。四、栽培技术1、播种吋期文昌种植的北运冬瓜,最好在10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播种,收获期在3月至4月初。文昌的南部和北部的播种期也有较大的区别。琼海较文昌更早一点,澄迈比文昌迟一点,多在1月初播种。在琼中有10月底播种,各地也有提早10〜11月份播种的冬瓜。2、土壤选择与作畦①冬瓜根系比较强大,吸收能力强,对土质的选择不严格,粘土、粘壤土、壤土、砂壤土和砂土都能生长。②冬瓜的蔓和叶片繁茂,果实大需要消耗的水分较多,宜保水,保肥好的土壤。③冬瓜的枯萎病、疫病较严重,其发生与土壤湿度大,水位高和施肥不当有密切的关系。最好与稻田轮作,应尽量深翻土地及晒白,减少病菌,增加透气性和加厚土层。使冬瓜的根系有良好的生长环境。3、播种育苗①浸种催芽(1)由于种子成熟及饱满度不一致,使发芽不整齐,浸种时除去浮在水而和半浮的种子,留下沉在底下充实的种子进行催芽。(2)吸水要充分:一般吸水达到种子重的180%。(3)催芽温度适当:30°C左右为适宜温度。消毒:用40%的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30分钟,然后要用清水冲洗多次,或用55°C水浸30分钟,然后在清水屮浸种10・15小时可达到吸足水分。催芽时可用湿毛巾包好种子,在寒冷天气,没有恒温箱的地方,也可用15瓦的灯泡放在纸箱小进行加温,并注意每天翻种和保持种子的湿度,每天可用暖水冲一次。11!苗不整齐是冬瓜、节瓜遗传的特性。②育苗:用薄膜覆盖苗床(1)苗床育苗选背风向阳,地下水位高的田块做为苗床,每10n?施入腐熟牛粪200斤,过磷酸钙10斤。(2)营养袋育苗\n选用塘泥,水稻田土、谷糠灰,椰糠、熟牛粪,再加入混合原材料重量1%的复合肥,即可装袋播种。当催芽的种子露白时,随时播到营养袋中。出苗后喷50%的多菌灵500倍防治猝倒病。10%毗虫咻2000倍防治酚虫。五、栽植密度种植密度因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季节差界较大,爬地冬瓜和搭架冬瓜也不同,架冬瓜蔓叶立体分布,有利于提高种植密度。华南地区大型冬瓜、春冬瓜350株/亩。秋冬瓜450株/亩,行距为170—200cmo春季株距:80—100cm,秋季株距60〜80cmo六、施肥和灌溉(一)施肥1、冬瓜应施完全肥,各要素要有适当的比例冬瓜的施肥不但和产量、品持有关,而且和防治病虫害也有很大的关系,冬瓜枯萎病和疫病两大病害和施肥技术有密切的关系。速效氮过高,方法不当,会引起这两种病害的发生。实践证明施肥要氮、磷、钾齐全,在氮、磷、钾比例中,氮钾比较高。且钾稍高于氮吋肥效较好。氮、磷、钾的比例为2.3:1:2.60。2、以基肥为主座果前重施追肥在充足基肥的基础上,追肥集屮在座果前施用效果好。一般以为冬瓜座果后追肥已施80%以上,以后只要保叶不致于过早衰退,适当施叶面肥就可达到高产。3、以农家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无机肥农家肥如猪、牛粪、鸡粪、花生鉄、豆鉄等都是优良肥料,亩产10000斤的冬瓜中等肥力的土壤需施3000斤腐熟的猪粪,150斤花生荻,200斤复合肥,100斤达磷酸钙,50斤尿素,70斤氯化钾及适当的叶面追肥。施肥的原则:①避免偏施氮肥;②避免结杲屮、后期追肥过多,特别屮、后期施氮过多,容易得病害。⑧避免大雨后追肥。(二)排灌冬瓜需水量大,但不适宜地下水位过高,更不耐涝,不同生长时期需水量不同。座果后,果实膨大期需水量较大。七、座果问题小果型冬瓜品种的果实较小,又以采收嫩果为主,每株可结几个果。中果型和大果型品种一般每株仅结1个果,果实大、产量高。要获得大果及高产,要注意留果节位和产量之关系:1、座果节位与果实大小:广东的黑皮冬瓜以主蔓结果为主,果型大。主蔓结果节位与果实大小有如下关系:•29—35节:果实最大。•23—28节:果实次之。•17—23节:果实再次之。・36—4节:果实最小。不同座果的节位获得10公斤以上的大果比例,以23-28节座果的比例最高,占90.8%,说明23—35节座果为适宜,22节以前和35节以后都不够理想。即主蔓上第1-2个雌花和第6个雌花结果的果实都较小,以3・5个雌花结大果的可能性最大。根据天气灵活运用,确定留果的节位。2、植株营养生长和果实大小的关系主蔓不同叶位摘心形成植株不同叶数、对果实大小有影响,在37-52节范围内摘心,叶数增加果实增大。23-35节座果,座果后具有15-20片叶,有一定的营养生长体系,是保证果实良好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供应的必不可少的条件。\n八、植株调整和田间管理1、地面覆盖:用稻草、甘蔗叶等,可防寒、防草、腐烂后可分解为有机肥,用薄膜覆盖可防寒及防止蓟马孵化,并有利于防止疫病及枯萎病发生。2、摘蔓①爬地冬瓜:有利于主蔓及侧蔓结果,可以在主蔓基部位留1〜2条强壮的侧蔓,摘除其他侧蔓,座果后任其生长,也可在主蔓座果前摘除全部侧蔓,座果后让侧蔓任意生长。②架冬瓜摘蔓,一般只利用主蔓结一个大果,主蔓结果前要摘除全部侧蔓,座果后全部摘除也可留若干条侧蔓。侧蔓可摘心也可以不摘心。③引蔓:如鼓架引蔓,有螺旋式、顺藤式、剪刀式。在地面留10〜20节后,让其产生不定根,要考虑不同时期光能的合理利用,选适当的节位引蔓上架。海南引蔓多搭人字架,顺着人字架來进行引蔓。九、护果棚架冬瓜在架上座果果实达到一定重量后(4—5斤)易断落或折断瓜蔓,如夏天气温高、阳光强烈,也会灼伤果实,要用稻草遮挡瓜蒂部位。①适当位置座果在地面留10—20节,架高1.5m,从地面到架顶7—8节再跨过横竹落到另一个鼓架上约需6-7节,合计在28-35节,靠近棚架顶到横竹Z间的节位是适宜的座果节位。海南北运的冬瓜生产多搭成人字架,其果实多吊在人字架的中部。②做好“套瓜"(吊瓜)果实长到4斤左右要吊瓜,采用麻绳打成“8”字型套在果柄上,把瓜吊起來。十、病虫害防治1、病害与防治冬瓜的病害有枯萎病、疫病、炭疸病、白粉病、病毒病和果实绵腐病等。(1)枯萎病:为真菌类的镰刀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方法有:①合理轮作:一般3年以上轮作和水稻m轮作;②深沟高畦:降低m园地下水位,平时不积水。③施用有机肥为主,并要充分腐熟。特别是鸡粪要和泥土混合,充分泯制一个月以上,让其充分腐熟灭菌。④药剂防治可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瑞毒霉农药等灌根或喷洒茎叶。或用14%络氨铜30()倍灌根。(2)疫病、除农业防治措施外,药物防治以瑞毒霉较好,绿乳铜、络讓铜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十一、采收和贮藏技术(一)采收冬瓜的采收主要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果实的发育情况来决定的。在海南生产的大冬瓜以采收老熟果为主,即果实坐果后约40〜50天才能收获。老熟果从果皮看,青皮(黑皮)冬瓜的皮上茸毛渐稀,皮色为深绿色或墨绿色;粉皮冬瓜密披白色蜡粉。采收时注意应在植株大部分叶保持青绿而未枯黄之前进行,如大部分叶片干枯后采收,会降低产量和品质。雨后不宜立即采收,应选择晴天采收,且采收前1()天不能灌水。采摘时提起果柄用剪刀连一小段茎蔓剪下,采收堆放时要轻提轻放且避免过猛阳光晒(二)贮藏贮藏冬瓜,一定要选老熟的果实,嫩果不耐贮藏。且要求瓜形匀称,无病虫害,皮色好。采收后装卸和运输过程要轻拿轻放,切勿碰坏与摔伤,尤其不要滚动、抛掷,防止瓢受震动损伤而导致腐烂。贮藏方法可以在室内地面堆放,也可在库内架存。在地面堆放时,要先铺一层细沙或稻草,采用“品"字形堆放。长时间贮藏,最好采取库内架存方式,下面也铺一层稻草再摆放冬瓜,瓜蒂朝下,瓜脐向上。保持室内通风凉爽。贮藏期间要经常检查,及时清除烂瓜。有条件的可在10〜15摄氏度,相对湿度70〜75%的冷库内贮藏,可放置3个月以上。\n豆角栽培1、种类豆类蔬菜包括2E豆、菜豆、豌豆、毛豆、蚕豆、扁豆、莱豆、刀豆、绿豆等。栽培比较普遍的有菜豆、IE豆、豌豆。一般春、夏、秋菜豆、IE豆。春、冬可栽培豌豆、蚕豆。2、类型豆类蔬菜除蚕豆外,按其生长习性可分为有限生长型和无限生长型。无限生长型为蔓生,而有限生反类型多为矮生。在栽培上无限生长类型多为釆用支架,并且较迟熟,产量较高。有限生长类型多不用枝架,早熟,结荚集中。3、根豆类蔬菜根系发达,根的再生能力弱,移植因难,因此多采用直播,在早春可以进行育苗移栽,在两片真叶展开就要移植到大田屮去。4、种子豆类蔬菜的种子较大,为无胚乳种子,其营养物质都是贮藏在两片子叶中,种子很容易发芽,由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播种不宜太深。同时播种前是很少浸种子,因浸种时间长会使细胞的营养跑出来从而影响到幼苗的生长,长时间浸种也很易使种子发霉而腐烂。豆类种子在贮藏期间容易吸湿而影响种子的发芽能力。豆类蔬菜因种子下胚轴伸延不同可分为:子叶出土:如KE豆、菜豆子叶不出土:如豌豆、蚕豆子叶出土的种子播种时不宜盖土大厚,而子叶不出土的种子可盖土厚一些。豆类蔬菜种子的子叶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是子叶内含物降解为幼苗提供营养。5、都和根瘤菌共生根系和根瘤菌共生,是豆类作物的特点之一,豆类作物根的分泌物质,能吸引根瘤菌向它的根部移动,当根瘤菌和根毛接触时,便从根毛处进入根内。豆类摄収的氮素养分,大约有1/3是从土壤中吸收来,有2/3是根瘤菌从空气中固定下來的。平均每亩豆类作物从空气中得到的氮素营养相当于30公斤左右的硫酸钱。豆类作物最忌连作,其原因是:①影响根瘤菌的生长。由于瘤菌生长过程小会分泌有机酸会影响到土壤的PH值,而根瘤菌生长合适的PH值为6~7。为此施石灰可调节PH值,钙元素是根瘤生长所需的元素,这是施石灰使豆种作物取得高产的原因。②有共同的病虫害。6、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豆科蔬菜屮,豌豆和蚕豆是长H照作物,比较耐寒,蚕豆和豌豆,多数在春节前后采收,主要是它要在冷凉的气候条件下才能氏得好。其它豆类都为短日照,喜温耐热的作物。大多数对光照的长短要求不太严格,但短日照可以促进花芽分化。为此,春播比夏播第一雌花节位较低,强光照花芽分化就多,対开花结荚都有利。豆类都比较耐干旱,土壤过湿会引起落花落果,也不利于菌瘤的活动。施肥一般要求多K、P,少N。第二节2E角栽培(豆角)一、豆角的类型和品种我国南北都栽培是主要的夏秋蔬菜品种,在我省全年都可供应,但主要是4-11月份种植的面积较大,为我省夏秋度淡的主要品种。根据豆荚的t短可分为:氏豆角、短豆角。豆角是豆科(蝶形花科)的一年生植物,根系发达,是三出复叶,品种不同叶片的大小,颜色有很大的区别,从叶的型态可区别为两种。小叶:青豆角深绿色\n大叶:白豆角淡绿色从蔓的生长形态不同分为:蔓生:80-90%主蔓结荚,侧蔓比主蔓少,一般10%左右。节位比主蔓低,并且侧蔓多在1-2节位就结荚,而主蔓多在4~8节才开始结荚。侧蔓结荚和主蔓结荚差不多同时釆摘。矮生:侧蔓的结荚很高。荚果的纤维比较多,主要吃种子。长豆角按荚果的颜色不同可分为三种:①白豆角:②青豆角;③红豆角二、豆角的生长发育过程豆角从播种到成熟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①种子发芽期种子萌动到第一对真叶张开,所需温度20〜30°C是合适,约6〜7天完成。种子发芽吸收水分很少,所需水分不超过种子量的50%就可发芽,水过多会造成烂种,而降低发芽率。②幼苗期从第一对真叶张开到7~8叶开始抽蔓为止,约15〜20天,生长的温度不要低于15°C,低温阴雨会烂根,严重时会死苗。夏季高温,晴雨不均,很易得猝倒病。要注意土壤湿度的调整。③抽蔓期7・8片叶到现蕾:这个时期主蔓迅速伸长,基部开始在第一对真叶及第2〜3节的腋芽抽出侧蔓,根瘤开始形成。抽蔓期适于较高的温度和良好的tl照及较好的营养条件,侧蔓粗,侧蔓发生也多。反之侧蔓发生较弱,土壤温度大很不利于根瘤菌的形成。④开花结果期从现蕾到豆荚全部采收结束约60〜70天,从现蕾到开花约一周,从开花到商品成熟约410天,到种子成熟约20天。主蔓第一花序约在第七节,主蔓节位分为早、中、晚熟种。着生,侧蔓第一花序多在1~2节。主蔓在抽岀第一花序就会连续抽出花序。主、侧蔓的豆荚多是同吋采收的。花为总壮花序,每序有3~4花,但多数只有1~2对花蕾结豆荚。所以花蕾能够结成豆荚的仅占20〜25%。因此提高增产的潜力还是较大的。在釆收时,脱肥、高低温都会使落花从而影响到产量的高低。陕西跃县角三的产量达到8000斤/亩,其措施就是防止前期徒长,增加花序的数目,保护已形成的花序,力争每花座果。在栽培上,采取植株调整的方法,就是把所有的侧蔓都打掉,每株抒一条竹子,提高种植密度,以行株距:2X2.5R,亩6000窝,每窝两株,每亩12000苗为宜。在湿度低,口照充足有利于密植。而南方湿度较高,一般2800〜3000高5000~6000株。上世纪60年代广东的产量1000斤/亩,现在海南的产量可高到3000〜4000斤/亩。认为是长日照植物,不严格,品种不同差异较大,如有些品种不能在北方种植留种。一般13小时开花,16小时也可开花,10小时可以延迟开花°都是喜温怕冷的作物,20-26°C生长发育最好,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吋进行,要注意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营养生长旺盛,会影响开花结荚、空蔓,或引起落花落果。在栽培上前期不能施N太多,使蔓叶生长过旺,会引起初花期推迟。在前期宁可生长差些,控制其营养生长,到开花结荚后才促其生长旺盛,适应结荚的要求,保证足够的营养,有利于开花结荚而取得高产。有些品种还有翻花的能力、翻花能力最强的部位是在茎的顶部2~3节的地为。为此,收后再增施30%的肥料的浓度,可使其翻花而延长釆收期。三、豆角落花的原因豆角约有3/4的花都落掉了,其原因有:1、营养生长过旺引起落花:由于生长旺盛,就会抑制生殖生长,在现蕾前施N过多,蔓叶生长过旺,叶片多,使花朵阴蔽,授粉困难。并会使豆峡螟钻到花里去引起落花。2、雨水多,湿度大引起落花\n①雨多,土壤湿度大。使引起根部代谢失调。②柱头的物质给雨水冲淡引起落花。俗讲4一夜雨一夜花',由于必豆是晩上开花。3、光照不足:豆角对光照的强度要求较强,光弱就会引起大量落花。不要植太密,并行适当的植枝。4、温度过高或过低,高于32°C,低于10°C就会使花粉不能发育。5、病虫害:特别是豆蚁螟。根据调查,100朵花,有虫的占30%,有采取人工去掉花的方式防止豆害。总而言之,要适时播种,安排在较好的季节,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及时排灌。做好搭架引蔓创造良好的小气候,使其生长良好,并结合防虫。四、不同播种季节选用不同的品种南方豆角的生长季节是比较长的,可分为春、夏、秋,三个春度生产,春:青豆角;夏:白豆角;秋:白、青豆角在春天生长期较长,而秋天生长期较短,这主要由于海南的天气决定的。并且和①品种特性②肥力③季节④套种方式有关。根据不同的季节合理密植有很大的关系。春季可疏些,秋季可密些C五、栽培管理豆角的管理工作主要是根据它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要求,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保持平衡,使进开花,提早开花,减少落花,提高结荚率。豆角对肥料比较敏感,尤其在开花结荚之前对肥水要求不高,如肥水过旺,蔓叶生长旺盛,开花结荚节位升高,在序数日减少,侧芽萌发,形成中下部分蔓,尤其“金山豆”这个品种。高产的经验,应当是“前控后促”前期“促根控苗”少淋水使根向下生长。当苗高三尺,第一花序开始结果,就要增加肥水,促进生长,多开花,多结荚。并使中、下部的豆迅速肥大,浓度可达50%。豆荚盛收开始,需要更多的肥水吋,如缺肥缺水,就会落花落荚,茎蔓生长衰退。因此,要连续重施追肥,促进翻花,延长采收,提高产量,追肥要把握前期薄施,开花结荚期浓施的原则。使整个生长期是“前期不旺,后期不是衰”。豆角生长对基肥非常敏感°农民讲:“三追不如一底”可见基肥的重要。应当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前期是否稳健地生长,基肥起到很大的作用,并和根瘤菌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基本充足能够延长盛果期,促进花序数目的增加,但在后期在长叶篱顶开花结荚时,就要加强追肥,一般采收一次追一次肥,以防止植株衰老。对水的要求总的来说,春豆角是灌水为主,夏、秋豆角是排水为主,根在短时间内给水浸过头2小时就可能造成死亡。总的来讲是保持地而湿润。六、整枝、打杈促结果1、基部抹芽:主蔓第一花序以下各节位的侧第一律打掉,促进早开花。2、蔓腰打杈,第一花序以上各节位都有两种芽:花芽和叶芽。在叶芽很早时就除去,让花芽肥大°3、主蔓屮上部侧蔓摘心。有时侧蔓留2〜3叶再摘心,使有两节结荚。4、主蔓打顶:主蔓6〜7尺时,打顶,促进每个花序上的付花芽再生。我们有时叫做翻花。这种措施也方便采收豆荚。一般来讲在密植的情况下采用这措施,南方少用。七、病虫害防治豆角的主要病害有叶斑病,镰刀菌枯萎病、叶霉病等。主要虫害有虹豆螟和酚虫。但海口市高坡村90年就出现多种害虫。黄瓜栽培黄瓜的生物学特性:1.黄瓜长期在原产地环境条件下生长,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植物学特性,因而对坏境条件\n有特定的要求。1.黄瓜在整个生育期中,始终存在着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矛盾,各项技术合理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有效地协调这两对矛盾,这正是各项措施的理论依据。黄瓜的类型有几种划分法,按果形分为刺黄瓜类、鞭黄瓜类、短黄瓜类、小黄瓜类。我省主要栽培的品种有:万吉、金船26号、津春一号、海大2098、金船6号二、黄瓜的生长与发育(一)生育周期露地黄瓜的全生育期约为90〜120天。分为四个时期:①发芽期:从播种到子叶展开,要求25〜30°C的温度,5~7天完成。②幼苗期:从子叶开展到发现卷须。地上部分生长缓慢,节短,直立,但地下部根的生长很快。为此不要误认为缺肥而施肥过多,会造成徒长。这一时期的管理是扩大叶面积,促进花芽分化。③初花期(或开花座果期),苗期4-5片叶时生长加快,节间开始拉长,同吋叶腋出现卷须,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行的吋期,在栽培上往往通过一段的“蹲苗"来协调两者的矛盾。要做好搭架的准备。④结果期:生长的屮心已明显转向生殖生长。在不断地生长蔓叶,不断地结果,栽培上应及时供应充足的肥水,以维持营养器官的旺盛生长,延长产量高峰期。防止植株早衰,最大限度地延长采收吋问。(二)对生活条件的要求①黄瓜对生活条件的要求,是长时间与原产地坏境相适应的结果,由于黄瓜的原产地气候温暖,一般来适宜生长温度在20-30°C,且由于原产地雨水多,湿度大,根系入土不深,叶面较大,蒸腾量大,故不耐干旱。②黄瓜的根系有避光、好气、喜湿、喜温,趋肥而不耐矿质肥料等特性,综合条件下形成抗逆性不强,对生活条件要求高,吸收水肥能力不强的总特性。黄瓜根系的好气性和喜湿性,有深刻的矛盾,这种矛盾支配着黄瓜的根系的分布。唯浅层土壤含有充足的氧气,好潮湿、浅根系、趋肥又不耐矿质元素,这一矛盾使黄瓜生长要求有充足的基肥及充足的水分。除春黄瓜栽培可选用沙土外,一般都选用沙壤土。黄瓜要求有温暖、湿润、充足的光照,以及富含有机质,结构良好的肥沃砂壤土。同时这些环境因子之I'可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例如温度达40°C以上时,黄瓜的光合作用急剧减退,代谢机能受阻,大量落花座果。但是如果及时灌水,增加湿度,可大大提高黄瓜的耐高温能力,甚至短时间在48°C也不会死亡。③黄瓜对各种生活条件的要求并不是绝对的。例如通过锻炼幼苗,可以显著地提高对低温的忍耐力。温室育苗(不锻炼)、冷床育苗(锻炼)。把两种不同育苗环境的苗同吋移植大田。在温度骤下,前者都死光,后者损失少。可见通过锻炼,其抗逆能力可大大增强。(三)生长发育动态1.黄瓜花的分化过程黄瓜雄花多为簇生,雌花多为单生,就一朵花而言,是由外轮逐渐向内轮分化,花芽分化的次序是:由萼片一花冠,雄蕊一雌蕊。根据观察,黄瓜花芽的分化的过程是:无性时期一两性时期一单性时期。也就是说黄瓜花芽分化的前期性别还没有决定,而是当雌蕊、雄蕊分生以后,才决定花的性别。雌雄花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开始:不发育雄花f正常雄花f正常雌花一大型雌花f被抑制雌花。根据黄瓜的不同品种,植株上雌雄花出现的顺序,雌花的数目和雌雄花的比例,可分为四个类型:①混合型:雄花的比例多,雌性少。\n①混合雌性型:雌花多,雄花较少。②雌性型:都是雌性。③两性、雄性同株型:有雄花,也有两性花。1.坏境条件与黄瓜雌雄花发生的关系一般来讲瓜类蔬菜的性别受两大因素的影响:①决定它的遗传性;②决定栽培条件;季节、温、湿度、光、营养。现在主要讨论栽培条件的影响。(1)栽培季节与雌雄花形成的关系在生产上影响黄瓜雄、雌花的比例的主耍环境条件是栽培季节,在春分以前播种的黄瓜,第一雌花着生的节位是3〜5节,在春分以后播种是7〜8节。而在夏、秋季播种的节位就高。在生产上可以用短光照来处理苗期使夏丝瓜提早结瓜,只要有8〜10天的处理就可。黄瓜在春季栽培,由于苗期受短日和低温影响,分枝较少,主蔓雌花第一节位低,主蔓雌花的百分率高。而在秋季栽培,苗期早秋长日照和高温的影响,分枝数目增加。主蔓笫一•雌花的节位较高,主蔓雌花的百分率较低。(2)苗期温度与雌花发生的关系白天:25°C,有些资料认为对雌花的形成最好是:夜晚:13~15°C。在低温区第一雌花出现的节位低,雌花连续出现的节位也相应降低,单株的雌花数目较多,而雄花数目减少,主蔓的结果数较多。(3)苗期日照长短与雌花着生的关系黄瓜在较短的日照条件下,第一雌花出现提早,着果节位较低,雌花数冃增加,雄花相应地减少,雌雄的比例提高,而分枝数有所抑制。从栽培角度讲,并不是雌花出现越早,节位越低越好,而要考虑到植株的营养生长的好坏。(4)湿度对黄瓜雌、雄花形成的彫响黄瓜对土壤的湿度相当免感。湿度在80%比40%的雌花多2~4倍,同时在充足的土壤和空气温度下不仅雌花多,而且对子房的发育也有利。(5)营养条件对雌花形成的影响不同的矿质元素对黄瓜的不同生育期是有比较大的影响的,定时施N素可以使黄瓜发育加快,提早雌花的出现,雌花多,雄花少。定期施K肥就会减慢黄瓜的发育速度,雄花开放较早,雄花多,雌花少。施用大量的P也可增加雌花,但对植株的影响不大。(6)气体条件的影响[一氧化碳]在温室栽培可以用熏烟的方法来增加雌花的数目,用0.03%的CO处理,=2.4:1,而在正常的情况下,£:早=45:1(7)牛长调节剂対黄瓜雄雌花形成的影响调节剂主要有:乙烯利,赤霉素。乙烯利:门.氯乙基麟酸]喷射植物体以后,在一定酸度下可以释放乙烯,可以促进雌花的形成,表现在:①雌花节位低;②雌花数目增加;③雄花受到抑制。根据北京蔬菜所的试验,黄瓜在1-3真叶吋喷200-250ppm乙烯利就有较好的效果赤霉素和乙烯利的作用刚好相反,用lOOOppm的赤霉素,4-5叶时处理就会促进雄花的形成,对雌花有抑制作用三、栽培季节黄瓜是喜温暖、怕冷、喜湿的作物,在8~10°C时生长很慢,代谢也很慢。最适宜的温度是20~30°C,为此北方的黄瓜多数在夏季栽培,而海南四季都可栽培。\n四、栽培技术1.营养面积:栽培的季节不同营养的而积也不同,不同品种特性营养面积也不同,同时栽培方法不同也不同。一般来讲,插竹栽培市产在4000〜10000斤,而爬地的叶面积指数较少,其产量也只有3000-4000斤。2.插竹引蔓:当植株长到4〜8叶时,也就是播后25天左右,就要搭架引蔓,要求竹子要插得牢固,要插得直。有卷须时就开始引蔓上架。3.施肥灌溉:黄瓜根系的吸收能力很弱,根系的吸收肥水的能力较差,除了早春栽培可选用砂土外,其他季节最好选用壤土。黄瓜由于起源于沼泽地,对土壤空气的湿度非常敏感,如果坡地栽培黄瓜在苗期更要注意水分的供应。一旦发生萎驚就相当难于恢复原状。在太阳强烈的时候有些农民在中午也淋水。为了促进叶面积增大,苗期要多施N肥。开花期适当施磷肥,结果期需要较多的N、K肥。海口地区栽培黄瓜,在搭架、引蔓前,多施一次重肥。亩施基肥2〜3千斤,复合肥40斤(或尿素20斤),钾肥15~20斤。然后用牛犁地覆土、培土、搭架。吸收营养元素最多的吋期是结果期,对营养元素利用的比例:N:92%,K:100%,P33%。为了达到高产,就要多施基肥,厩肥较好。丰产的黄瓜,每亩施有机肥4000-5000斤。在初果时还要进行培肥,用草木灰、猪、牛肥进行培肥。追肥:黄瓜的追肥是从稀一浓的过程,一般在2片真叶一出现卷须;人畜粪尿浓度1:8〜1:10,3〜4天一次;卷须一开花结果,其浓度为1:4;开花结果一釆收,浓度1:2。苗期叶片少,蒸腾少,要轻淋。开花结果期淋水的数量要多。4.采收黄瓜以嫩果为产品,应掌握正确的采收时期,采收过早,品质虽嫩,但影响产量;采收过晚,瓜条变粗,虽单瓜重量增加,但品质降低,并使植株早衰。总产也不高,其实质量较高的瓜是嫩瓜c广州地区一般是开花座果后7天就可采收,但海南的消费习惯是要收较大的瓜,多数在10天后方采收,其实对产量是有影响的,质量也不好。节瓜也有类似的现象。不同季节开花后釆收的天数也不同。五、黄瓜的主要病虫害1.枯萎病防治方法:①选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田栽培,要3・4年轮作,最好进行水干轮作;②选用抗病或耐病的品种;如津研系统黄瓜品种。③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浸种1小时。④施粪肥要充分腐熟,增施磷钾肥;⑤严重发病时少淋水,或不淋水。中午高温不要淋水;⑥药土防治:50%的多菌灵,70%的托布津,50%的苯莱特每亩用2斤,以1:50的土混合在播种时盖在上而效果较好。⑦采用嫁接苗进行栽培。2.霜霉病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如津研系统黄瓜,宇阳大刺等。②加强栽培管理,增施磷、钾肥,前期不要让它长得太嫩。③药物防治:用75%百菌清600倍,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4%可杀得湿性粉剂600倍,喷药时雾点要均匀,并注意叶背面六、留种黑刺的种类:种瓜棕黄色,在表皮有花纹。白刺的种类:种瓜柠檬色,一般座果后40天就可采收,收后种瓜要让它后熟几天,然后剖种。种子要放在胶桶或木桶中发酵1~2天方能洗干净。茄果类茄果类的种类有:番茄、茄子、辣椒。茄果类都为自花授粉作物,但有一部分为常异花授粉,其异交率为4-20%,茄果类的杂交\n优势相当明显,尤其是茄子的杂种一代产量比任何一亲本都高。可增产20〜40%之间。茄果类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维生素C的含量为:番茄20〜30mg/100G:辣椒100~200mg/100G;茄子2-3mg/lOOGo茄果类的植物学特性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尤其是花的形态,但从颜色上看乂有很大的不同。分枝习性也有较大的不同。1、根:大多分布在1市尺的范围,但有些深度可达1・1.5米,有些侧根可长达1.7米。2、叶:都是单生,辣椒每一片叶有2片小叶;番茄有多片小叶;茄子的叶片较大;栽培时农民常把下层的老叶片摘除,有很多好处。3、茎:茄子和辣椒茎的木质部较发达,而番茄较少,因此番茄栽培时要搭架来支撑,部分的茄子也有搭架的。4、花:茄子和番茄的单性花较多,但茄子也有簇生的花序,栽培上要把茄子簇生的花序摘除以利于结大果,提高产量。帑茄是一个花序,大果的是聚伞状花序,小果的是总状花序。5、果:三者都是浆果。三、茄果类的栽培特点1、都是喜温的蔬菜。三者对温度及光照有不同的要求。耐寒性:辣椒〉番茄〉茄子;耐热性:茄子〉辣椒〉番茄。这类蔬菜对光周期的反应都不免感,只要温度适宜及营养充分就能很好的生长,但对光强的要求茄子和帝茄要求较强,辣椒相对需较弱的光。2、生长期长,要求重施基肥。要求充足的氮、磷、钾肥,第一次结果后要及时追肥,早熟种早追肥更为重要。3、这类蔬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举。栽培上要注意采用植株调整的方法来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4、有共同的病虫害。有病原菌寄生性的病害,也有生理性的病害。生理性的病害如裂果、脐腐病、叶子的生理障卫寸虫于虫于O5、产品器官都是果实。在生理上要适吋发育,并且有一定的叶面积后使果实得到充分的发育,才能取得较高的产量,要注意防止苗期徒长,影响坐果。一、番茄的类型与品种蕃茄属:毛蕃茄亚属(秘鲁番茄、多毛番茄、智利番茄)果实小,无食用价值,但有观赏的价值。真番茄亚属:栽培种(普通番茄);酷栗番茄栽培型及半栽培型番茄有5个变种:①普通;②直立;③大叶;④梨形;⑤樱桃番茄;(属半栽培番茄)。栽培种中的樱桃番茄可能为现在番茄的祖先。通常生产上主要栽培的是上面三个变种:普通番茄、直立番茄、大叶番茄按照番茄开花结果习性,及其花序着生的位置,主轴生长特性的不同,可分为无限生长型和有限生长型两大类:无限生长型、有限生长类型目前我省栽培的番茄有:红宝石、风顺番茄、益丰番茄二、番茄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正常情况下,种子发芽25天以后,植株2-3片吋叶,第一花序花芽分化。从花芽分化到现蕾约20天,花芽分化是植株进入生殖生长的转折点。为此它的营养生长期是很短的,仅占整个生氏期的1/3〜1/5左右\n但花芽分化后仍以营养生2占主导地位。到了第一个花序〜第二个花序座果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吋进行,茎和叶面积的生长转快。当果实迅速发育吋,茎、叶的生长逐渐减弱,生殖生长转入旺盛期,由于果实的发育需要大量的养分,因此如果养分供应不足会加快植株衰老,果实发育不充分,降低产量,因此在栽培上要不断地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在果实发育盛期要加强养分的供应,保持营养的平衡是取得高产的保证为了使生殖生反和营养生反平衡,在季节上也要创造有利的条件,使它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20~25°C),在开花期温度可高些,但不宜超过30°C。温差不小于5〜10°C,才能保证果实充分发育,温差越大对养分积累越有利。(有温差试验的结果)温差对产量及质量的影响:在海南冬季番茄长得好,是因为温差大,光照强,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海南冬季生产的樱桃番茄其色质、风味都比内地温棚生产的质量高,原因也在此。番茄的花芽分化:苗期生长2~3片真叶时,第一个花序开始花芽分化。笫一个花序开始开花时;第二花序的第一朵花可以在第一花序最后一朵花分化前己分化,以后各花序的花芽分化依些类推。从花芽分化到成熟,要经过花原基的分化和花各种器官的形成,如萼片、花瓣、雄蕊、花粉、到胚珠原基的分化,以上原基的分化成为一个花序后才能现蕊,开花结果。这个过程任何一个情节失调都会引起落花、落果,会引起花芽分化的推迟。这个过程和品种、环境条件、栽培条件有关。1、温度对花的影响:花芽分化和温度有很大的关系,最适温度:白天20〜25°C,晚上:15〜20°C,在这个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延迟花芽的分化,或者落花。温度不仅会影响花器官的形成,同时会影响花的质量。2、光照长度及光照强度对花的影响:光照越强,花芽分化越早,花序节位越低,不易落花、早期产量较高。如果光强仅是正常光照的50%,会出现花芽分化推迟,第一个花序着生节位高,易落花产量较低。并且会影响到果实质量,由于同化作用减弱,容易落花,为此育苗时不要过密,要有一定的营养面积。番茄对光照的长度反应不免感,可认为是中光性的作物。3、土壤营养的影响:要选通气性,持水好的土壤育苗,良好的育苗基质可促进早发芽,幼苗茎粗苗壮。高N、P、K营养元素可提早化分。特别是P元素更有利于花芽分化,提早结果,多结果。4、水分的影响:水分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植株的生长,灌水过多,生长过旺,其花芽分化反而比灌水屮等的少些。反之如果土壤干旱,植株生反纤弱,花芽分化推迟,数量也少。四、番茄落花落果的原因:番茄的花蕊很多,但结果不多,原因有多方面。落花与离屋的产生有关,而离层的产生又与生长激素的含量有关。离层的产生对于番茄本身来说是有好处的。①可以调节营养;②避免感病,但过多的产生离层对我们来说是不利的。离层的形成是生理活动的结果,有内因,也有外因,在不适宜的生长因素下,影响到植株离层的产生。大体上有以下的原因。1、花器构造缺憾(陷)开花时花器有一部分缺陷,使不能正常授粉。2、没有授粉或受精正常情况下,子房没有授粉或者受精就会脱落。有些即使是授粉了但也不能受精,其原因有:①配子的不孕;②花粉与卵细胞的不亲和;③不能正常进行双受精。造成子房中生长激素的含量少,容易引起落花。3、胚珠退化:可能是遗传的,也可能是不良的生长条件引起的。\n4、土壤水分:开花时水分缺乏容易引起离层的形成。但雨水过多,也会引起落花,原因是雨水冲淡柱头,不利花粉发芽。土壤水分过多也会引起植株生理失调造成落花。5、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花粉发芽,或花粉管的伸长,温度过低(15°C以下),花粉管伸长的速度大大减小。平均气温高于34°C时,雄蕊发育不正常,花粉里的淀粉含量少,最后引起子房枯萎。6、光照:番茄开花时,如遇到阴雨天气,阳光不足或种植密度;过大,以至植株间遮阴,常造成大量落花。光合作用减弱,雌蕊萎缩,花粉发芽率减低。防止落花下列几点因素值得考虑:①根据不同季节选用抗性强的品种;②根据不同气候因素选择不同种植地区和土质,并注意围绕高、低温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③培育壮苗,使植株开花结果有良好的基础。④合理密植,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关系正常。⑤人工授粉。设施栽培还要人工摇树辅助授粉。6•应用生长调节剂防止落花六、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调节措施:1、培育壮苗:①选用饱满的种子;②幼苗的锻炼和假植2、适时适量施肥调节番茄的生长发育生长前期要早施速效N肥以促进植株生长,一般定植后一周施催苗肥。第一果序膨大施第二次肥,第一果序近成熟,第二果序膨大施第三次肥,这次要重施,以满足番茄植株对营养的需求,防止早衰。以后的施肥量及方法类推。不同的番茄类型施肥方法也不同。有限生长型:生长快,生长期短,结果集屮,基肥要多,追肥要早,以便短期里扩大植株的叶面积,提高产量。无限生长型:第一果穗膨大就施第二次肥。以后的追肥类推。根外追肥可节省肥料,比土壤追肥效果可提高17倍。番茄的根多在一米以内,抗旱能力稍弱,应注意不同季节灌水及排水。七、番茄植株调整与密植:方法是:整枝、打顶、摘叶、支架,多用前两者,如果长得过密也可摘叶。无限生长类型的番茄,通常采用下列两种整枝的方式:1、单干整枝:就是把所有的侧枝都摘除。2、双干整枝:除留主茎外,再留第一花序对下叶腋抽出的侧枝,便成为双干。有限生长类型的番茄。不适宜采用单干或双干整枝,一般任其生长,只将第一花序以下的侧枝及过密的枝条摘除。侧芽应在叶片未张开前摘除。对以节约养分也较省工。摘除时用手指夹住芽的上端左右摆动芽就脱离。应当将整个芽摘除,如果茎部留有短茎还会长出新芽。如有病毒的植株应另作处理。不要人为地传播病原。打顶:主要是控制单株结果数,提高果实品质。摘叶:如果施N过多,又遇阴雨天气,容易出现徒长,应当疏叶。一般原则是摘黄不摘绿,摘内不摘外,分次来除密叶,对防止早春的晚疫病有好处。八、番茄的病虫害防治南方番茄栽培的青枯病,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等病害威胁比较大。防止青枯病的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如风顺番茄等品种。2、培养壮苗:移栽吋不要断根,最好是营养杯育苗。3、种过茄科作物的地要2・3年轮作,最好是水旱轮作。4、病情严重的地区,春祈茄要提早播种,秋帝茄要稍迟播种。5、选用排水良好,或深沟高畦的土地來种植。6、基肥要充分腐熟,在高温时不要有施不腐熟的肥料。7、发病期或暴雨前要喷施1:1:240的波尔多液或用2000-3000倍的农用链霉素进行灌根。8、发现病株,要及时挖走。并病穴上施石灰水或波尔多液消毒。九、收获:番茄从种子出芽至果实开始采收,所需天数因品种、种植季节不同而差异比较大,一般为\n85-140天,收获期的长短也有很大的差别,在正常情况下55〜110天,番茄座果后在温度较低吋一般45-50天可采收,高温吋40天就可采收。番茄果实的成熟可分为4个时期,即:青熟期、变色期、坚熟期、完熟期。采收青熟果,应在果皮颜色转淡,帑茄的脐部己出现日痕时可收获。若收红果,可在果实微红、半红、或全红时收获,因要求不同而异。同等大小的果实红果耍比青果重。但以单位面积计算,收红青果要比红果产量高,但品质不如收红果的高。一般2途运输的番茄多收青熟果。一、番茄催红:用自然催法。如杲大量果实催红,可在地上用稻草垫好,然后叠果实,并盖麻袋,过二、三天把红的収出來,直到全部果实催红;用乙烯利催熟法。果实采后用2000〜3000ppm的乙烯利,浸果实1〜2分钟,然后堆积催熟。番茄留种最好选留第2、第3个果穗的果实为好辣椒和甜椒栽培植物学性状辣椒根量少,入土浅,再生能力比番茄和茄子弱,主要分布在15・20公分土层中,茎直立。有双分叉状分枝,和三叉状分枝,以后每隔1・2片叶分枝,甜椒分枝能力比辣椒差。分枝处单生或簇生花朵,单叶互生,卵圆形。披针形或椭圆形。先端尖,叶面光滑,微有光泽,甜椒长而宽。花为完全花。花药紫色,花柱比雄蕊长,容易杂交,天然杂交率10%,和茄子相似,为常异花受粉作物。营养不良吋,短花柱增多,受粉不良,易落花。甜椒的花较大。(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辣椒对温度的适应性比希茄和茄子都强。苗期昼夜温度高有利于营养生长。10・15°C不利于开花结果。但随着植株进入盛果期后,较低的温度有利于生长和开花结果。即使是夜间温度降到&5°C,果实也能正常生长,尽管辣椒比番茄要求的光照低,但光照不良仍是引起落花的重要原因。辣椒根系浅弱,既不耐涝也不耐旱。辣椒对土壤和肥力要求不严格,但排水良好,肥沃深厚的壤土增产潜力大。甜椒比辣椒对土壤的要求更高,土壤疏松通气好有利辣椒生长。1发芽期:从种子萌发到真叶显露,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时期。25-30°C,施薄肥水即可。2、幼苗期;从真叶显露到现蕾,以植株发蓬的营养生长为主。昼温25-30°C,夜温20-25°C,加强肥水管理,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出间生产结构,为增产打下基础。3、开花结果期:从现蕾开始,初期以营养生长为主,后期以生殖生长为主,昼温20-25°C,夜温16-20°C,有利于开花座果,低于15°C,干旱和弱光会引起落花落果。盛花期是形成产量的重要时期,栽培的重点是促进开花结果,调节采收与肥水关系。(二)类型与品种海南栽培的类型有:①甜椒,②黄皮尖椒、③青皮尖椒、④红尖椒、⑤泡椒、⑥彩椒、⑦朝天椒等、⑧黄灯笼椒、⑨线椒。不同的类型英品种相当丰富。(三)育苗地选择与整地1、育苗地选择:①选附近没有种茄果类、瓜类、豆类的蔬菜,排水良好,浇水方便的地块作为育苗点。②苗圃四周围遮阳网,顶部用木桩、铁丝搭覆盖遮阳网的架子并南北向覆盖好50%遮阳网(南北向覆盖有利日后逐渐打开炼苗)。③挖排水沟,整地、作畦,每畦整齐排列二排育苗盘(约宽90公分),并每畦用竹片搭好小拱棚(约髙0.4米)备日后盖薄膜Z用。四)培养土装盘,播种准备及种子处理1、育苗盘装好培养土(43盘/亩),放在用竹片搭0.4米高的小拱棚里,备暴雨覆盖薄膜之用。2、种子处理:①用种量:40克/亩;\n①温汤浸种:海南种植面积最大时期为10月上旬浸种,先用常温水预浸1小时,并用手搓去种子表面粘液,再用55°C的温水浸种30分钟(如没有温度计量,可用1.5份滚热水加一份凉水也可达55°C),然后在清水中浸4小时,并捞去不实种子,然后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15分钟,再用清水洗净药液,种子捞出來凉干就可播种。3、播种:海南北部大都在10月上旬播种,播种时用手指或小棍子在营养盘穴中按0.6-0.8公分深的穴,每穴播一粒饱满的种子,播后盖培养土及薄膜保湿,种子出芽后随时揭膜(五)苗圃管理从10月5日播种到11月5日为苗圃管理时间,应该做到:1、出苗前淋水保持湿度(土壤持水量80%)o2、秧苗长到两叶一尖(约出苗10天),施0.3%挪威产复合肥液(每个营养盘施0.5斤肥液),有4片叶时(出苗18天)施第二次肥液。移栽的前一天再施一次肥液3、如有暴雨天气,注意随时覆盖薄膜。4、出苗后5天,用35%的紺霉威500倍液喷雾(防治猝倒病)。出亩后15天,用50%多菌灵500倍+10%毗虫n林2000倍喷雾(防治猝倒病、立枯病、蜗虫)移植前3天,用3%莫比朗800倍+1.8%齐嫡素2000倍+3.85%病毒必克500倍喷雾(防治虫牙虫、蓟马、嫡类病毒病),喷药时以叶面湿润为准。最好在下午4点后喷药。(六)整地、施有基肥、起畦、盖地膜①整地:收获水稻后经一犁一耙,每亩施120斤石灰(根据土壤分析情况灵活掌握)再经一犁一耙,就可开沟做好施有机肥准备。②施有机肥:(七)大田定植(1)定植吋间:11月5日开始种植(幼苗有6—7片叶),要求11月10日前定植完毕。(2)定植前一天傍晚或当天早上育苗盘浇透水,以便易起苗。(3)种植规格:每亩种植3500-4000株(黄皮椒、线椒),即按30X35cm的株、行距规格打定植穴(每畦种双行)。必须做到整好地等苗,苗到标准就随时定植到大田中去。定植时不要用手紧捏根坨,以免断根,从营养盘中取出秧苗,放进定植穴后轻盖土,辣椒容易倒伏,定植吋土一定要盖过子叶的节位。如果说枯萎病严重地区,定植后可用14%络氨铜400倍溶液浇定根水,每株浇半斤药液。(八)水份管理1、辣椒田土壤干旱时注意灌水、雨天注意排水,应做到既不积水,也不缺水、土壤湿润。2、海南北部种植的辣椒,在十月底这段时间要特别注意降“立冬水”天气,做好排水工作,避免受浸。(九)追肥管理1、定植7天后,每亩用5斤挪威产的复合肥配成0.5%的肥液,每亩大约施2000斤肥液。每隔8天施一次,共施3次。2、移载后25天至45天(约12月1日至12月20日)以控水、控肥为主,尤其不宜施尿素等氮肥,使其达到“蹲苗”目的,如水分及氮肥过多,造成植株徒长对产量及病虫害防治都不利3、定植后95天(约2月5日),进入果实采收期,每摘两次果追施一次肥继第一次追肥后15天,追第二次肥,每亩用尿素13斤、氯化钾20斤混合后,按第一次追肥方法进行。第三次追肥施尿素12斤、氯化钾20斤,按上述方法追肥。整个结果期可喷0.2%“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特别是结果后期,要加强喷施叶面肥。(十)整枝疏果1、整枝:12月10日,把门椒以下的侧枝除掉。\n2、疏果:把门椒及对椒都摘除。(H〜一)病虫害防治1、定植后10天(约11月15日前后)喷10%毗虫咻2000倍+1.8%齐嫡素2000倍+3.85%的病毒必克600倍(防治中嗽类、蓟马、病毒病)。2、定植后20天(约11月250)喷高效氯氤菊脂1500倍+1.8%齐!素2000倍+2%菌克毒克400倍(防治青虫类、哺类、病毒病),喷射至叶面叶背湿润为止。3、定植30天后,进入防治病虫害的高峰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实施。⑴病害①疫病:72%霜霉疫净800倍或69%安克800-1000倍,喷雾。②枯萎病:20%霜霉疫净500倍或60%防霉宝600-800倍,灌根为主。③炭疽病:50%施保功1500倍或70%代森猛锌60()倍,或75%百菌清600倍,喷雾。什二)采收播种后90天(约1月5日)开始采收,选择晴天露天干后釆收,不要漏摘或错摘,凡果面光亮,手摸发硬时就可釆收。一般7天采收一次,按标准选择商品果,商品果长度15公分以上,弯度小于15度,所有的果实都必须无病斑、虫害、机械损伤,不含泥沙等杂质。什三)罢园5月10日以后已进入釆收末期,是否继续管理继续采收决定于市场价格情况。如果市场不好就决定罢园,罢园吋做到彻底清理地膜以及集中辣椒的秸杆烧毁。水生蔬菜栽培种类有:莲藕、芟白、慈姑、孝芥(马蹄)、水芹、荧实、菱(菱角)、苑菜、蒲菜、豆瓣菜(西洋菜)等植物学形态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等方有许多共同的特点:1.适宜水湿的环境不耐干旱;2、根系不发达,根毛退化:吸收矿物质能力较差,因此栽培过程要加强施肥。地下茎发达,茎上易生长不定根;3、水生蔬菜这种植物通气组织十分发达,在水下氧气相对稀少的生态坏境下生长,植物体内具有非常发达的通气系统。有很大的气孔和导管有利于氧气的吸收,这种生物特性是长期进化的结果。4、机械组织不发达:器官易折断,要注意防风,如莲藕栽培。5、生长期长:一般都在150-200d左右,大多数类型性喜温暖。除豆瓣菜、水芹喜冷凉,能耐轻霜外,其余的均需无霜期栽培才能取得高产;6、繁殖:除菱和荧实外,大多数水生蔬菜都采用无性繁殖,即利用根状茎或球茎等营养器官作为播种材料,因此繁殖系数较低,生产用种量大。7、植物学上屈于不同的科、屈、种,但大多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湖泊和沼泽地,莲藕的栽培种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类西瓜栽培海南栽培的主要品种:澄选一号、新红宝、新农友一号、恒绿一号、黑美人、农优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