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 复习资料 3页

  • 19.84 KB
  • 2022-07-30 发布

文学概论 复习资料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从文学作品本文层次的角度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可分为文学话语层次、文学形象层次、文学意蕴层次三个方面。在这段话中,笔者谈到了这三个层次的关系:文学形象出自文学意蕴的营造,文学话语表明了作家所写的文学形象。要想说清文学作品的意蕴就要运用文学形象,同样,要想说清文学形象就要运用文学话语。前面说到,文学话语勾勒文学形象,所以通过分析话语便可了解文学形象;文学形象的描写来源于文学意蕴,所以通过分析形象便可品味文学意蕴。意蕴借形象生发,形象凭话语表达。可见文学作品的三个本文层次虽有所区别,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且相互影响,对读者解读文学作品的作用巨大。4、“……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结合这句话谈你对文学创作过程中艺术构思环节的理解。答:艺术构思是整个文学创作活动的中心环节。作家在艺术积累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头脑中把生活素材转化为整体内心形象结构的思维过程。成语“胸有成竹”出自苏轼的这句话,苏轼在观察真实生长的竹后,在头脑中生成、记忆竹的形象,在这一过程中苏轼必然融入了自己对竹形象的理解与感受,这时的“胸中之竹”与“眼中之竹”便有了不同。最后,“胸中之竹”变为“手中之竹”,将脑海里的艺术形象通过画笔表现出来,画家涌动的激情凝聚在落笔的一霎那,纸上的竹最终成熟,画家的情感与竹交融合一,“手中之竹”便具有了蓬勃的生命力。5、“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从抒情性作品中景、情关系的角度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情与景的完美结合是抒情性作品所极力追求的“艺术意境”。王国维所说的景语是作者用以写景状物的语言,情语是指作者用以抒发情感的语言。在抒情性作品中,作者常常借具体可感的事物、景物传达出内心抽象、不可名状的思想感情,在文学世界里,山川草木、花鸟虫鱼都可为作者传情达意,这便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另外,作家在借景抒情的创作过程中总是不断追求意境的浮现,作家以心灵映射世间庞杂的万象,表现的确实作家主体的生命情调与自然景象胶着互通的绝妙意蕴。看似写实实在在的景,其意境却犹如绕梁余音不绝如缕,这便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之妙。6、“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结合这句话谈你对“悲剧”本质内涵的理解。答:正面人物或英雄人物在某种进步的思想、正义的事业、合理的要求而进行不屈的斗争中,遭受巨大的不幸,以失败或毁灭结局,从而激起观众的崇敬、惋惜和同情,产生一种深沉悲愤的情感,这类戏剧称之为悲剧。悲剧将一个个正面人物的人生打碎,随着尖锐的破裂声观者感受到的必将是悲痛、扼腕与反省,但在一地的命运、性格、伦理道德碎片中观者又重新建构起对正义力量的认识。由此看来,鲁迅先生所说的悲剧起到了鼓励人们为消除悲剧根源,从而顺应历史必然规律作斗争的巨大社会作用。3\n7、“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结合这句话,谈你对文学创作过程的理解。答:文学创作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发生阶段、构思阶段、物化阶段。郑板桥画竹也是如此:“晨起看竹”看的是“眼中之竹”,竹叶在薄薄雾蔼之中颤动,露水在青翠的竹节上凝结,郑板桥由此产生强烈的创作动机,这是发生阶段。通过观察真实的竹,郑板桥将竹的形象记于心中,在反复揣摩中融进了自己赋予竹的情感与精神寄托,竹的形象通过他的梳理、提取、加工已是“胸中之竹”,它不同于现实世界中生长的竹,虽外形相似但神韵大有不同,艺术构思已经完成。在强烈的创作冲动下,郑板桥“磨墨、展纸、落笔”,终于进入创作的物化阶段,把心中的希冀通过画笔落在纸上,一下笔却又不是“胸中之竹”——在技法、物质条件的限制下,“手中之竹”也变了相,但它凝聚了画家的积淀与激情,由此又爆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2、“‘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王国维《人间词话》)从意境的角度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文学意境的特征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三个方面。“红杏枝头春意闹”写的是春日里袅娜枝条上的鲜艳红杏簇簇盛开,不禁令人想到这朵朵杏花如同穿着红衣的孩子在阳光下嬉闹。“云破月来花弄影”写了春夜望月时的惬意之美,天上稀疏的云像是被撕破的棉,皎洁的月从这云里露出来,而地上的花枝随风摇摆、绞碎了纸窗上的光影。首先,两句古诗景中藏情,诗人把对欣赏美景的愉悦与快意融入所见的每一景物之上,使抒情与写景浑然天成。第二,虚实相生,将飘渺的情思寄予眼前的实景,无穷的美便不止停留在转瞬即逝的花朵与月影上。第三,诗人“得于心”,读者“会以心”,时隔千年读者仍能通过诗人的只字片语联想到那一刻的美,这便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蕴所在。3、“我所喜欢写作的,是人类的牧歌,人类的歌谣,人类的传奇。……我总觉得有必要按照我希望于人类的,按照我相信人类所应当有的来描写它。”(乔治•桑)结合这句话,谈你对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理解。答:浪漫主义是指按照人们所希望的样子,通过对生活现象理想化的描写,来表现一定的社会心理和情感的创作手法,它常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等手法着重描写理想表现,主观情感色彩热烈。作为积极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乔治•桑的这句话体现了浪漫主义作家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在作品中赋予强烈鲜明的感情色彩、不断尝试奇特新颖的表现形式的热忱。8、“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从艺术构思中思维状态的角度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指的是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得到灵感的思维状态。灵感是指作家在艺术构思过程中因偶然的机遇而引起的创造力高度发挥的心理机制。刘勰的这段话生动地描述了灵感的降临。“灵感”现象具有突发性、短暂性、突破性的特点,虽然如此偶然,但其中存在着必然因素——一方面,在“吟咏”“眉睫”之前必有作家的大量生活、艺术积累和勤奋的创作劳动;另一方面,灵感的产生还要有适当的契机触发,才能有这般“神与物游”的创作思维。3\n《书事》王维体裁: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即事写景之作。题为“书事”,是诗人就眼前事物抒写自己顷刻间的感受。作者从自我感受出发,极写深院青苔的美丽可爱,表现了诗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诗人好静的个性与深院小景浑然交融,创造了一个既宁静清幽又充满活力的意境.开头两句,写眼前景而传心中情。蒙蒙细雨刚刚停止,天色转为轻阴。雨既止,诗人便缓步走向深院。他不是到外面去散心。虽是白昼,还懒得去开那院门。这里“阁”,同“搁”,意谓停止。用在此处别有趣味,仿佛是轻阴迫使小雨停止。淡淡两句,把读者带到一片宁静的小天地中,而诗人好静的个性和疏懒的情调也在笔墨间自然流露。三四两句变平淡为活泼,别开生面,引人入胜。诗人漫无目的在院内走着,然后又坐下来,观看深院景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茸茸的青苔,清新可爱,充满生机。看着,看着,诗人竟产生一种幻觉:那青苔好像要从地上蹦跳起来,像天真烂漫的孩子,亲昵地依偎到自己的衣襟上来。这种主观幻觉,正是雨后深院一派地碧苔青的幽美景色的夸张反映,有力地烘托出深院的幽静。青苔本是静景,它本不能给诗人以动的幻觉。要知道,经过小雨滋润过的青苔,轻尘涤净,格外显得青翠。它那鲜美明亮的色泽,特别引人注目,让人感到周围的一切景物都映照了一层绿光,连诗人的衣襟上似乎也有了一点“绿意”。这是自然万物在宁静中蕴含的生机。诗人捕捉住触发灵感的诗意,通过移情作用和拟人手法,化无情之景为有情之物。“欲上人衣来”这一神来之笔,巧妙地表达自己欣喜、抚爱的心情和新奇、独特的感受。这首小诗神韵天成,意趣横生。诗人从自我感受出发,极写深院青苔的美丽、可爱,从中透露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诗人好静的个性与深院小景浑然交融,创造了一个物我相生、既宁静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意境。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