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复习资料 39页

  • 201.00 KB
  • 2022-07-30 发布

免疫规划复习资料

  • 3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免疫规划复习资料一、概念1.免疫: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达到维持机体稳定性的一种生理功能。2.计划免疫:即根据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3.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接触病原微生物或抗原后发展而成的免疫力,包括产生特异性抗体(体液免疫)致敏淋巴细胞(细胞免疫)两方面的作用。4.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长期的种系发育与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防御功能,是机体防御作用的一种固有的(天然发生的)保护性系统。5.人工自动免疫:通过免疫,将抗原物质(疫苗)接种于机体,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6.人工被动免疫:接种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丙种球蛋白)或转移因子等,使被接种者立即获得免疫力,达到治疗或紧急预防某种传染病的目的。7.变态反应:亦称超敏反应。机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或接触抗原(包括半抗原),呈现反应性增高状态(致敏),若同样病原微生物或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或原有抗原仍停留在机体内),即可与致敏机体内所形成的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发应,导致组织损伤。8.免疫缺陷病:指由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器官在胚胎期发育不全或后天遭受损害,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所引起的疾病。9.抗体:抗体是由抗原刺激机体或动物后产生的具有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10.抗原:凡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并能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抗原。11.疫苗: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或灭活方法制成的自动免疫制剂。\n12.禁忌症:为避免接种疫苗后副反应的发生,在疫苗说明书中,比较具体规定了有某种疾患或处在某种特殊生理状态的人不能接种,这就是疫苗接种的禁忌症。13.晕厥:被接种者在接种时,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和恐惧心理,而造成暂时性脑贫血引起的短时间失去知觉和行动能力的现象,亦称为晕针。14.免疫程序:儿童(或成人)应该接种疫苗的先后次序及其要求,即如何合理地使用疫苗的问题。15.消毒:杀灭或清除物口上的病原微生物或繁殖体,使之减少到不能再引起感染或发病。16.灭菌:彻底杀灭物口上的一切致病微生物,其中包括细菌的芽胞等。17.免疫成功率:接种某种疫苗后获得保护水平的人数占接种该疫苗总人数的百分比。18.何谓AFP:AFP病例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种类,而是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征候群。19.预防接种: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接种于机体,使个体和群体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特异性的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20.扩大免疫规划:简称EPI,是由WHO提出的,包括两方面,一是要求不断扩大免疫接种的覆盖面,使每个儿童出生后都能获得免疫接种的机会;二是要求不断扩大免疫接种的疫苗,除接种“四苗”外,各地应根据当地的情况增加接种疫苗的种类。这些要求与我国计划免疫的要求也是一致的。21.接种率: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的人数占应种人数的百分比。22.发病率: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某地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一般以每10万人口表示。23.柯氏斑:口腔第2大臼齿上部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即为柯氏斑。24.卡他症状:咳嗽、流涕、结合膜炎,眼睛水汪汪的,分泌物增加。25.输入病例:发病前最长潜伏期在外地,即由外地感染。26.输入传播病例:即传入病例的续发病例,以潜伏期14天计算,可分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传播病例。27.可预防病例:指漏种疫苗的病人,或不到8月龄接种疫苗的病人。28.接种周期:两次接种工作之间的间隔时间。\n29.传染:病原微生物克服和破坏了机体的防御屏障,侵入机体,在一定的部位生长繁殖,引起或不引起明显的病理反应,叫传染或感染。30.隐性感染:机体抵抗力较强,虽有一定数量的病原微生物侵入,并在体内生长繁殖,但在临床上症状轻微或无症状,称为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31.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只要有预防接种行为,就有发生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风险。二、填空36.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它不仅可以提高(个体)的免疫水平,也有助于(群体免疫屏障)的形成。37.计划免疫工作的目标是(防病、灭病),它的核心是(免疫),重点是(落实),关键是(管理)。38.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功能。39.抗原的主要特征有(异物性)、(大分子胶体)和(特异性)功能。40.按疫苗的性质可分为(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41.按疫苗的接种禁忌症可分为(一般禁忌症)和(特殊禁忌症)两类。42.按着发生的原因,预防接种反应可分为(一般反应)、(加重反应)、(异常反应)、(偶合症)、(接种事故)。43.计划免疫的宣传对象(各级领导)(儿童家长)和(社会个部门)。44.制定免疫程序依据有(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规划)、(传染病流行情况)、(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效果)(实施的条件)。45.免疫接种的途径有(口服)(注射)(气雾)和(划痕)46.儿童建卡的对象是(凡在当地出生的7岁及7岁以内儿童,不论有无户口或户籍是否在当地,以及外地寄居在本地时间在3个月及以上的适龄儿童)。47.计划免疫监测方式有(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两种。48.接种率的监测和评价方法,目前有(接种率报告)(接种率调查)和(接种率监测)三种。49.疫苗的质量监测和评价应包括(疫苗效价监测)和(疫苗安全性监测)两个方面。\n50.补体具有(酶)活性。51.补体的激活途径有(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52.影响疫苗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三种即(疫苗使用方面的因素)、(疫苗本身的因素)、(机体方面的因素)。53.抗原主要特征有(异物性)、(大分子胶体)和(特异性)。54.抗体的形成过程包括(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55.免疫缺陷可分为(原发性免疫缺陷)和(继发性免疫缺陷)两类。56.计划免疫宣传日为每年(4月25日)。57.消灭人间最后一例天花的时间是(1977年10月)58.计划免疫中“四苗”和“六病“分别指的是(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破伤风、白喉、麻疹)。59.病原微生物的毒力是指(微生物引起传染病的能力,也叫致病力)。60.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取决于(必须具有毒力)(必须有一定数量)和(必须有适当的侵入门户及定位)。61.人类的免疫细胞均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其中一类通过胸腺的称为(依赖胸腺的淋巴(即T细胞))细胞,参与(细胞)免疫。62.人类的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其中一类不通过胸腺的称为(不依赖胸腺的淋巴(即B细胞))细胞,参与(体液)免疫。63.抗体的形成过程包括(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三个阶段。64.五类免疫球蛋白的名称是(IgG)(IgA)(IgM)(IgD)和(IgE)65.免疫缺陷可分为(原发性免疫缺陷)和(继发性免疫缺陷)两类。66.接种的组织形式,以接种时间划分有(突击接种)和(定期接种)以接种点划分有(定点接种)和(分散接种)。67.儿童建卡对象是(凡是在当地出生的7岁及7岁以内的儿童,不论有无户口或户籍是否在当地,以及外地寄居在本地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适龄儿童)建卡的单位城市一般由(接种单位)负责,农村由(乡级卫生院)负责。68.计划免疫工作的评价,按内容划分有(专项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前者是(某一专项工作)评价,后者是(全部免疫规划活动)评价。三、问答题\n69.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什么区别?项目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参与反应的细胞活性物质反应速度有利作用有害作用B细胞、浆细胞抗体快、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毒素、抗毒素中和作用,大多数的抗菌和抗病毒免疫Ⅰ、Ⅱ、Ⅲ型变态反应,某些自身免疫病T细胞、致敏T细胞、巨噬细胞淋巴因子慢、24—48小时胞内寄生菌免疫,真菌、原虫、某些病毒的免疫,肿瘤免疫Ⅳ型变态反应,某些自身免疫病70.患免疫缺乏病的儿童能否接种活疫苗?为什么?答:不能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的病人对病原性很弱的病原微生物缺乏抵抗力,因此常引起严重后果甚而致死,也可能引起持续感染。对各种疫苗接种不能耐受,尤其是接种活疫苗后,活菌或活病毒未遭到免疫细胞处理,可以在体内繁殖或复制,造成严重后果71.何谓应急接种?那些疫苗可以进行应急接种?应急接种的原则是什么?答:在传染病流行开始或有流行趋势时,为控制疫情蔓延,对易感人群开展的预防接种活动。(1)有脊灰疫苗、麻疹疫苗、白喉疫苗流脑疫苗(2)应急接种的疫苗,必须是接种于人体后免疫产生快,所需的时间短于该病的潜伏期,且对潜伏期的病人注射后没有危险。(3)接种范围和接种对象选择要适当。(4)接种时间要及时。72.发生晕厥和过敏休克后如何处理?答:(1)①保持安静和空气清新,平卧,头部低下,肢体抬高,同时松解衣扣,注意保暖②轻者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以口服温开水或温糖水,短时即可恢复。③经过上述处置后不见好转可按过敏性休克处理,在3—5分钟内仍不见好转者,应立即送附近医院抢救治疗。\n(2)①让病人平卧,头部放低,保持安静,注意保暖。②立即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小儿为0.01ml/kg/次,最大量0.33(1/3支)ml。如体重不明,用量为:2岁以下0.0625ml(1/16支);2—5岁0.125ml(1/8支);5—11岁0.25ml(1/4支);11岁以上0.33ml(1/3—1/2支)(注意:如受种者有心脏病史,应请专科医生会诊处理)。③用肾上腺素15~30分钟后,血压仍不回升者宜用地塞米松,成人10mg,儿童5mg或每次0.1~0.3mg/kg稀释于10%葡萄糖水10ml后静注,并补充血容量;儿童可用阿托品每次0.03mg/kg,或654-2每次0.3~1mg/kg稀释于5~10ml10%葡萄糖水或生理盐水中静注,必要时每隔15~30分钟后重复应用,至病情稳定。为阻止组胺释放,可给予氢化可的松成人每300~500mg,儿童每4~8mg/kg,稀释于5%~10%葡萄糖液静滴。如经上述处理仍不缓解时,成人可加用去甲肾上腺素1.0mg加于5%葡萄糖盐水200~300ml作静脉滴注(要严格注意不能注入血管外,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根据病情调整药物浓度及滴入速度,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12~13kPa(90~100mmHg)。待血压稳定后可逐浙减量,于10小时左右停药。儿童用量酌减。④发生呼吸衰竭,有条件时予插管给氧,或肌内注射洛贝林(山梗菜碱)30mg或尼可刹米250mg,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作胸外心脏按压,心跳停止立即心室内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0mg,儿童<1岁0.25mg,1~4岁0.5mg,5~8岁0.75mg,≥9岁同成人。喉头水肿阻碍呼吸应吸氧,并作气管插管。⑤烦躁不安者可肌注镇静剂,如苯巴比妥,小儿5~8mg/kg,每次最大量不超过0.1g。⑥基层单位作上述处理后,待病情稍有好转立即转院以便进一步处理,或至少留观12小时,以防晚期过敏反应的出现。73.如何正确掌握禁忌症?答:(1)不要单纯追求接种率,而对不应该接种或需要暂缓接种的人进行接种。这样,势必要增加接种反应,甚至可能造成不良后果。(2)不要怕出现或出现了接种反应,而任意扩大禁忌症的范围。特别对于有营养不良和体弱的儿童,接种的反应与患病的危险相比,后者对他们的威胁更大,两弊权衡取其轻,更需要对他们进行免疫保护,不能让他们失去任何一次接种的机会。在一般情况下,违反特殊禁忌症比违反一般禁忌症的危险更大。因此,对于一般禁忌症可以适当放宽,而对特殊禁忌症则应从严掌握。\n74.设置接种点后注意那些问题?答:(1)接种点的条件要能够保证接种质量,无灰尘、宽敞、光线明亮而又避免阳光直射。(2)方便群众,位置合适,有明显标志,便于群众识别。夏季要注意通风,冬季要采取保暖措施;为儿童和家长准备候种和休息的座位。(3)接种点地址不要轻易改换,如要改换,必须事先通知,让每位儿童家长都知道。(4)接种点设置除考虑服务人口中的多少和服务半径的大小外,还要考虑交通状况。如一个接种点在交通方便的平原地区,每次接种只有十几个接种对象,则这个接种点就是不合适的,疫苗浪费大,冷链投资大。交通不方便的山区,5公里以内的服务半经设1个接种点比较合适。但对于牧区,因为一般地势平坦,群众以马代步,接种点的服务半径可以大于5公里。75.接种工作结束后,如何处理剩余疫苗?答:记录疫苗的使用及废弃数量,剩余疫苗按以下要求处理:废弃已开启安瓿的疫苗;冷藏容器内未打开的疫苗做好标记,放冰箱保存,于有效期内在下次接种时首先使用;接种单位在进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时,剩余疫苗应当向原疫苗分发单位报告,并说明理由。76.什么是计划免疫监测?答:通过系统的收集、观察和整理计划免疫活动的各种资料,经过分析作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并为以后的计划免疫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反馈给有关单位和个人。77.如何对接种率评价?答:全国计划免疫工作规划和当地的规划中,对四种疫苗的单苗接种率和四种疫苗全程接种率目标都有明确的要求,应将调查的接种率与规划规定的目标进行比较,是否以达到规划的目标;如未达到则应分析原因,是属于疫苗供应问题,还是群众接受不够,或者是有客观困难等,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期达到规划的目标。同时在每次调查后,必须将调查结果上报计划免疫管理机构,使之掌握规划的执行情况。78.采集、运送和保存免疫监测实验标本应注意那些问题?\n答:标本总分两类,一类是用作病毒分离细菌培养的标本,如粪便、咽拭子、脑脊液等;另一类是用于检测抗体的标本,如血液、脑脊液等。前一类的标本的采集,要求在发病的早期,如用于脊灰病毒分离的粪便标本应在发病的14天内采集,要求间隔24-48小时采集2份粪便标本。这是由于病人粪便排毒不间隔性,采集双份粪便标本会提高病毒分离的阳性率。麻疹病毒分离用的咽拭应于出疹前或出疹的第1天采集。用于病毒分离和细菌培养的标本,要求冷藏运送(4℃左右)尽快送达至实验室进行病原学培养或检测,否则活病毒在运送过程中会灭活,出现假阴性结果,导致实验室失败。送检标本必须填写申请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ID号、年龄、住址、发病日期、标本采集日期、临床表现、初步诊断、标本种类、送检目的,以及患者有关的免疫史、针对疾病的流行史与接触史,并应有申请者所在单位及申请者姓名。79.请应用免疫系统的观点,解释免疫的剂量、次数和间隔时间?答:(1)适宜剂量的免疫接种,可使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首先产生IgM抗体,随之产生IgG抗体,才能达到预防效果。接种剂量过大:由于抗原剂量超过机体免疫反应的承受能力,便会产生免疫麻痹,使机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不但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且会因剂量过大,加重免疫接种后的反应。接种剂量过小:抗原不足,难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亦就不能产生有保护水平的特异性抗体,造成免疫失败;接种剂量过低,免疫反应程度不高,产生的抗体水平亦较低,大多数情况下仅能产生IgM抗体,不产生IgG抗体,同样会影响免疫效果。(2)有些疫苗接种一次不足以产生达到保护水平的抗体。为使机体形成有效的保护作用,疫苗必须接种足够的次数,以提高免疫接种后的抗体阳转率和使机体产生牢固的免疫力。(3)基础免疫需要接种2次或2次以上的疫苗,每次之间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的长短对免疫应答有较大的影响。相对而言,长间隔时间产生的免疫应答较为理想,但可能推迟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时间,增加暴露疾病的危险性。因此考虑接种间隔时间时应注意以下问题:\n接种针次间隔时间过长使免疫程序中断,不许重新开始接种或增加接种次数。短于规定的最小间隔时间接种疫苗可减弱抗体应答,该疫苗不应作为按免疫程序的一次接种。80.计划免疫工作监测和评价的意义是什么?答:是检查规划执行情况,衡量工作质量,总结工作成绩、经验,发现存在问题,及时修正计划,改善对规划的管理和实施的有效措施。81.控制人间狂犬病的主要措施是什么?答:主要措施是预防动物传染源的发生,做好动物的管理工作,加强非疫区犬和疫区犬的管理;早期、正确的处理人被咬伤后的伤口,正确使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正确使用狂犬疫苗的应用;严格处理伤人动物;对高危人群(从事狂犬病实验室和现场工作人员、兽医、动物管理人员等)要预先作疫苗注射。82.一般禁忌症和特殊禁忌症各包括那些?一般禁忌症(一)生理状态:妇女的妊娠期;某种传染病流行时或流行季节;最近曾进行被动免疫者;有既往病史者。(二)病理状态:发热;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及恢复期;过敏性体质;重症慢性疾患;神经系统疾患和精神病;严重营养不良。特殊禁忌症:(一)活疫苗接种的禁忌症:凡患有免疫缺陷、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以及应用皮质类固醇、烷化剂、抗代谢药物或放射治疗、脾切除而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者,均不能使用活疫苗,否则可造成严重果。活疫苗也不要应用于孕妇,即使对胎儿或孕妇不会引起异常反应的卡介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也要慎用。(二)接种前过敏试验明为敏感者或处于传染者:如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不宜接种卡介苗,锡克试验阴性者不需接种白喉疫苗。(三)常用疫苗的特殊禁忌症:百日咳疫苗及百白破疫苗(既往有神经系统疾患或脑病史者);接种百白咳疫苗或百白破混合疫苗后,如出现虚脱或休克,持续尖叫,体温超过40℃,惊厥,严重的意识改变,全身或局部神经症状,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或溶血性贫血等严重异常反应,应停止以后针次的接种;肾炎的恢复期及慢性肾炎患者禁用白喉疫苗;患有湿疹、化脓性中耳炎或其他严重皮肤病者不能接种卡介苗;严重的腹泻病人,可在疾病康复后使用脊髓灰质炎疫苗。\n83.计划免疫所针对的疾病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不存在除从这外的其他动物宿主;抗原型单一,且很少发生变异;病后可以达到有效地预防目的。84.简述计划免疫工作特点规划的指令性和法规性;性质的福利性、公益性和经营性;影响的国际性和荣誉性;接种对象的公众性的社会性;组织的严密性和系统性;管理的科学性和技术性;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时间的经常性和连续性;技术的连贯性和特殊性。85.简述计划免疫工作的内容?制订免疫规划并实施;保证疫苗质量;提高接种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广泛开展宣传;对计划免疫所针对的疾病进行监测;工作的评价与反馈。86.为什么说疾病的免疫途径和自然感染途径一致的,免疫效果最好。从免疫预防的角度看,人类的部分传染病用疫苗可以预防,实践证明白喉、麻疹、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都是属于用疫苗可以预防的疾病;而人作为唯一的传染源在自然感染某些疾病后(如白喉、麻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结核、破伤风)也可以获得较为持久的免疫力,但是在自然感染后病情重能够形成流行或暴发,对社会、个体均有较大危害,所以说免疫的效果最好。87.请根据撰写总结的要求,写一个当地的计划免疫年度工作报告?基本情况回顾;成绩和缺点;经验和教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意见。88.乡村医生接种某村发生1例疑似脊髓灰质炎病例报告后,应如何处理?在24小时内立即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到县疾控中心,报告内容包括:发病地点、家长姓名、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麻痹日期、临床初步诊断等。89.计划免疫后百日咳的流行病学特征有什么改变?广泛使用百日咳免疫预防制剂后,百日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下降。90.某地发生百日咳爆发流行后,应采取什么措施?对病人进行家庭或住院隔离治疗,自发病日起隔离40天。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1天,发现可疑病例及时隔离治疗;对7岁以下无百日咳疫苗预防接种史或未全程免疫的接触者给予应急接种百白破疫苗;对患者居室定时开窗通风、湿式扫除。勤晒衣被,无需终末消毒,但对患者的痰液、哎吐物可用漂白粉等氯制消毒;在托幼机构医学观察期间应加强晨检和午检,不得接收或转出儿童。\n91.发生百日咳后,对家庭接触者采取什么措施?进行医学观察21天,发现可疑病例及时隔离治疗;对5岁以内的接触者聊最近6个月内已进行百白破混合疫苗免疫外,均应进行基础免疫或加强免疫,对婴幼儿应用红霉素预防,每日50mg/kg,连续例用10天。92.某少年教养所发现2例白喉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处理?接到疫情报告后,县级和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人员于24小时内进行调查,核实诊断,了解传染来源、可能传播因素、密切接触者和预防接种情况,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并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暴发疫情处理完毕后3天内,完成疫情调查完毕后3天内,完成疫情调查处理报告。疫点处理:隔离治疗病人。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咽拭子2次(间隔2天)细菌培养阴性后方可出院。无培养条件时,应隔离到症状消失后14天;对易感人群进行白喉类毒素应急接种;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在此期间少年教养所不得接收或转出人员。93.流脑的病原体分多少个血清群?我国流行群是什么?13个血清群,我国的流行群是A群。94.某幼儿园出现2例流脑患者,怎么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处理?接到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应在接种报告后尽快赶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填写个案调查表,采集病例标本。调查工作要在接到报告后48小时内完成。疫点处理:对病例周围人群调查,若发现上感样病人,按轻型流脑病人处理,给予相应隔离治疗;对病人就近隔离,密切接触者给予敏感抗菌药物预防,医学观察期间托幼机构不得接收和转出儿童,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对疫情可能播散到地区的无免疫史的儿童应急注射流脑疫苗2针,间隔不少于3个月,已完成流脑疫苗基础免疫的儿童和密切接触病人的成人酌情进行流脑疫苗应急接种;根据当地药敏试验结果,确定预防用药种类,开展预防用药;搞好园内和周围环境卫生,定时开窗通风,用1%漂白粉澄清液或其它含氯剂喷雾对病人口鼻腔污染物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95.如何诊断乙脑?\n在流行地区的蚊虫叮咬季节,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嗜睡、颈抵抗、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或发病前25天内在蚊虫叮咬季节曾去过流行地区,出现上述症状。96.预防接种单位应当具备什么条件?答:(1)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2)具有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3)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4)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预防接种门诊。97.乡镇、社区防保组织的职责?(1)根据上级要求,组织开展或实施预防接种工作,保证预防接种注射安全。(2)提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用计划,建立健全疫苗领法登记,做好疫苗管理。(3)开展冷链温度监测,指导村级冷链设备的使用管理。(4)进行常规接种率、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5)开展预防接种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活动和对村级人员进行培训。(6)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7)以乡镇为单位负责预防接种服务的乡级单位,同时应承担接种单位的职责98.接种单位的职责(1)根据责任区域内预防接种工作需要,按照各项技术规范要求,具体实施预防接种工作。(2)制定第一类疫苗使用计划和第二类疫苗购买计划。做好疫苗管理,保证疫苗冷藏。(3)按照有关规定对新生儿建立预防接种卡(证),及时发现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并按规定建卡,给予接种或补种。(4)开展接种率常规报告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报告工作。\n(5)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对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进行处理。(6)开展健康教育和有关咨询活动。(7)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99.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种类有那些?答:有六种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百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100.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疫苗年(月)龄出生时1月2月3月4月5月6月8月18~24月4岁6岁乙肝疫苗第1剂第2剂第3剂卡介苗1剂脊灰疫苗第2剂第2剂第3剂第4剂百白破疫苗第1剂第2剂第3剂第4剂白破疫苗1剂麻疹疫苗第1剂第2剂101.基础免疫要求在多大月龄内完成?答:基础免疫要求在12月龄内完成102.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多少天?答: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28天103.乙肝疫苗第一剂在新生儿出生后多少小时内尽早接种?第二剂、第三剂何时接种?答:乙肝疫苗第一剂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二剂在新生儿出生后1个月时接种、第三剂在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时接种。104.麻疹疫苗复种可使用麻疹疫苗成分的其它联合疫苗吗?答:可以,如麻疹风疹联合减毒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等。105.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可以在不同部位同时接种吗?\n答:可以,但应按要求进行接种。106.两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几周再接种?答:应至少间隔4周再接种。107.未完成基础免疫的14岁内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应掌握什么原则?答:(1)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进行补种。(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3)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3月龄—6岁儿童使用百白破疫苗;7-11岁儿童使用白破联合疫苗;12岁以上儿童使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联合疫苗。(4)未完成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4岁以下儿童未达到3剂次(含强化免疫),应补种完成3剂次。4岁以上儿童未达到4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4剂次。(5)未完成麻疹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未达到2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2剂次。108.乙脑灭活疫苗的免疫程序?乙脑减毒活疫苗的免疫程序?A群流脑疫苗的免疫程序?疫苗年(月)龄8月6—18月18—24月3岁6岁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第3剂第4剂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第2剂A群流脑疫苗第1.2剂第3剂第4剂109.如使用A+C群流脑疫苗时,应按什么原则实施?(1)接种对象为2岁以上人群;(2)已接种过1剂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最后1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3)以接种过2剂或2剂以上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最后1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4)按以上原则,接种A+C群流脑疫苗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n110.疫苗使用计划制定的依据?(1)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和省级增加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2)本地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水平、人群免疫状况和开展强化免疫、应急接种等特殊免疫活动的计划。(3)本地区总人口数、出生率、各年龄组人数,儿童数,以及适龄的流动儿童数。(4)疫苗运输、储存形式与能力。(5)上年底疫苗库存量。(6)疫苗损耗系数:由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接种形式、接种周期、疫苗规格大小等确定。疫苗损耗系数=疫苗使用数÷(基础免疫每剂次疫苗接种剂量×基础免疫人次数+加强免疫每剂次疫苗接种剂量×加强免疫人数)。111.疫苗使用量计算公式?答:(1)疫苗年使用量=(基础免疫使用量+加强免疫使用量+特殊免疫使用量)-上年底库存量(2)基础免疫疫苗年使用量=(出生儿童数+流动儿童数+漏种儿童数)×每剂次剂量×免疫次数×损耗系数(3)加强免疫疫苗年使用量=加强年龄组人数之和×每剂次剂量×免疫次数×损耗系数(4)特殊免疫使用量=特殊免疫人口数×每剂次剂量×免疫次数×损耗系数制订疫苗使用计划时,除按上述公式计算外,还要适当增加一定数量的机动疫苗和突发疫情应急接种的疫苗。112.疫苗储存和运输的温度要求?答:(1)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脑灭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在2℃—8℃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2)脊灰疫苗、麻疹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风疹疫苗在-20℃—8℃的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3)其他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温度要求按照药典和疫苗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执行。113.冷链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1)冷链设备应按计划购置和下发,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做到专物专用。\n(2)冷链设备要有专门房屋安置,正确使用,定期保养,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3)各级冷链管理,维护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设有专人负责管理与维护。(4)制订冷链工作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包括设备说明书、合格证或检验单、到货通知单及验收报告书等)。(5)对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运行状况进行温度记录。(6)对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符合规定和要求。(7)对所使用冷链设备运转状态进行监测,定期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冷链设备运转情况。(8)冷链设备的报废,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114.冰箱如何使用与维护?答:(1)冰箱内储存的疫苗要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cm的空隙,并按品名和效期分类摆放。(2)冰箱门应经常开启,温度变化较大,门内搁置架不宜放置疫苗。(3)每天记录冰箱内的温度及其运转情况。每台冰箱应配有温度监测记录表,每天记录冰箱内温度及其运转情况。(4)使用冰衬冰箱储存疫苗时,注意应将卡介苗、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存放在底部,并将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放在接近冰箱顶部,不可将冷藏保存的疫苗放在距冰箱底部15cm内的地方,以免冻结。115.冷藏箱和冷藏包如何使用与维护?答:(1)运输和储存疫苗时,冷藏箱(包)内应按照要求放置冻制好的冰排。疫苗安瓿不能直接与冰排接触,防止冻结。(2)运送和储存疫苗时,应在冷藏箱(包)的底层垫上纱布或纸,以吸水和防止疫苗破碎。(3)每次使用冷藏箱(包)后,应清洗擦干后保存。116.冰排如何使用与维护?\n答:(1)冻制冰排程序:冰排内注入清洁水,注水量为冰排容积的90%。注水后冰排直立放置在低温冰箱或普通冰箱的冷冻室,冻制时间应不少于24小时。(2)在冻制冰排时,冰排与低温冰箱箱壁之间应留有3—5cm的间隙。(3)冰排应在低温条件下冻制至结露(“出汗”)状态后,放入冷藏箱(包)内。(4)每次冷链运转结束后,应将冷藏箱(包)内冰排的水倒出,清洗干净、晾干后与冷藏箱(包)分开存放。117.冷链系统监测记录内容及注意事项?答:内容:温度、时间、效期、苗种、批号。注意事项:温度记录表:冷链设备的管理人员每天应至少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查看并填写温度记录表。每台冰箱/冰柜都必须设有温度记录表。冷藏设施设备温度超出疫苗储存要求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并记录;温度计应分别放置在低温冰箱、冰柜的中间位置,普通冰箱冷藏室及冷冻室的中间位置,冰衬冰箱的底部及接近顶盖处;普通冷库或低温冷库内记录仪和酒精或水银温度计都要用,温度计的敏感器部分不要放在蒸发器的通风处;冰箱或冰柜的温控器(多数冰箱和冰柜都装有温控器。调节温控器,以使温度达到正常。某些温控器在控制旋纽上带有刻度或数字,这不是所显示的真正温度,而是制冷的等级,数字越大越冷。如果温度过低,必须通过逆时针调节旋纽减少制冷量。118.何谓群体性预防接种?指在特定范围和时间内,针对可能受某种传染病感染的特定人群,有组织地集中实施预防接种的活动。119.儿童预防接种证、卡(薄)如何使用管理?\n接种单位对适龄儿童在实施预防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按规定做好记录;预防接种证、卡(薄)由实施接种工作的人员填写。书写工整、文字规范、填写准确、齐全,时间(日期)栏(项)填写均以公历为准;儿童迁移时,原接种单位应将儿童既往预见防接种史的证明交给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转入迁入地接种单位;适入地接种单位应主动向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索查儿童既往预防接种史证明;无预防接种证、卡或接种证明的要及时补建、补种;接种单位至少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薄)进行一次核查和整理,剔出迁出、死亡或失去联系1年以上的儿童预防接种卡片,由接种单位另行妥善保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根据托幼机构、学校对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的报告,发现未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会同托幼机构、学校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预防接种证由儿童监护人长期保管。预防接种卡(薄)城市由接种单位保管,农村由乡级预防保健单位保管。预防接种卡(薄)的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15年。120.各种疫苗在冷藏包(箱)中应如何放置?脊灰疫苗和麻疹苗放在冷藏包(箱)的底层;卡介苗放在中层,并有醒目标记;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放在上层,不要紧靠冰排,防止冻结;脊灰疫苗装在塑料袋内,无包装盒的疫苗和稀释液用纱布包好,冷藏包的空隙用纱布或纸张填充,防止疫苗安瓿(甁)振荡破裂;其他疫苗按照其疫苗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储存温度,参照上述要求适当放置。121.接种场所有何要求?接种场所室外要设有醒目的标志,室内宽敞清洁、光线明亮、通风保暖;并准备好接种工作台、坐凳以及提供儿童和家长休息、等候的条件;接种场所应当按照登记、健康咨询、接种、记录、观察等内容进行合理分区,确保接种工作有序进行;同时接种几种疫苗时,在接种室\台分别设置醒目的疫苗接种标记,避免错种、重种和漏种;做好室内清洁,使用消毒液或紫外线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接种工作人员穿戴工作衣、帽、口罩,双手要洗净;接种场所显著位置公示相关资料,包括:(1)预防接种工作流程(2)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作用、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3)第二类疫苗(包括第一类疫苗的同品种自费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作用、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接种服务价格(4)接种服务咨询电话(5)宣传资料。122.百白破、麻疹、风疹疫苗接种部位、途径和数量?百白破: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或臀部肌肉0.5ml麻疹: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风疹:上外臂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123.何谓流动儿童?\n流动儿童是指户籍在外县、在暂居地居住满3个月的≤7周岁儿童。124.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应如何管理?实行现居住地管理,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接种服务。125.何谓预防接种一般反应?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126.常见的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及处置原则?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处置原则: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注意适当休息,多饮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127.何谓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各种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128.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程序及时限?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在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种相关报告,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卡。并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129.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报告应包括那些内容?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儿童监护人姓名、住址、接种疫苗名称、剂次、接种时间、发生反应的时间和人数、主要临床特征、初步诊断和诊断单位、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等。130.接种率的统计与报告有何要求?(1)接种单位于每次接种前3—\n5天,对责任区范围内的适龄儿童进行清理核实,在查阅接种卡、册的基础上,按不同剂次统计每种疫苗各剂次应种人数,并在每次接种结束后,根据儿童迁入和迁出情况进行修正。(2)每次接种结束后5天内,根据对实际接种人数,按各种疫苗不同剂次分别统计受种人数,计算接种率;同时统计累计应种人数、累计受种人数和累计接种率,按要求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3)上级单位负责审核报告数据,评价报告质量,确保报告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131.何谓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内,短时间内突然有显著增多的病人出现,这些病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132.疫情暴发调查报告应包括那些内容?前言;描述暴发过程;分析暴发的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和效果评价;疫情预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和建议。133.何谓高危AFP病例?年龄小于5岁、接种OPV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粪便标本、临床怀疑为脊髓秋质炎的AFP病例。134.常见的AFP病例包括哪些疾病?(1)脊髓灰质炎;(2)格林巴利综合症(感染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炎,GBS);(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病因不明性多神经病);(5)神经根炎;(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7)单神经炎;(8)神经丛炎;(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14)短暂性肢体麻痹。135.何谓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2例或2例以上的临床符合病例,发病时间间隔2个月以内。136.AFP病例的报告时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发现AFP病例后,城市在12小时、农村在24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到当地县级疾控机构。137.AFP病例采集合格粪便标本的要求?\n报告的AFP病例采集2份合格粪便标本,合格粪便标本的要求:在麻痹发生14天内采集;2份粪便标本至少间隔24小时;每份标本量在5克以上;粪便标本送到实验室时带冰且状态良好。138.麻疹用于监测的病例定义是什么?发热、出疹(全身性斑丘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任何经过训练的卫生人员诊断为麻疹的病例。139.麻疹的监测内容包括什么?(1)将麻疹疫情报告纳入麻疹病例专报系统,对疑似病例进行报告;(2)对麻疹疑似病例进行调查,提高报告敏感性、完整性与及时性;(3)开展暴发调查;(4)分析人群免疫状况,及时发现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5)建立由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麻疹血清学实验室组成的实验室监测网络;(6)有条件的地区和麻疹发病率较低的地区,对所有麻疹疑似病例进行血清学诊断与鉴别诊断;(7)开展麻疹病毒学、免疫成功率和人群抗体水平的监测。140.新生儿破伤风用于监测的病例定义是什么?任何经过培训的卫生人员报告的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未调查);或任何出生后吸吮、哭闹政党,第2—28天发生的病因不明的死亡病例和出现吸吮困难的病例,均作为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141.乙型肝炎用于监测的病例定义是什么?同时出现以下情况者:(1)半年内接受血及血液制品或曾有其他医源性操作,如不安全注射、穿刺、手术、针灸等,或与乙肝病人、乙肝病毒携带者有密切接触;(2)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乏的持续一周以上的明显乏力和消化道症状。肝脾肿大,伴有触痛和扣击痛。可出现黄疸或无黄疸;(3)血清转氨酶(ALT)显明增高。142.乙肝病毒感染判断标准?有以下任何1项可诊断为乙肝病毒感染:(1)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搞(HBsAg)阳性;(2)血清乙肝病毒DNA阳性(斑点杂交法),乙肝病毒DNA多聚酶阳性或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单独HBeAg阳性需做中和试验,以排除假阳性),血清乙肝核心抗体(抗—HBcIgG)阳性(单独抗—HBcIgG阳性,需做中和试验,以排除假阳性)。\n143.急性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标准?(1)病程中HBsAg由阳性转为阴性,或HBeAg由阳性转为阴且出现抗—HBs;(2)抗—HBsIgM滴度高水平,而抗—HBcIgG阴性或低水平。144.白喉用于监测的病例定义是什么?具有发热、咽痛、鼻塞、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症状,同时鼻、咽、喉部有不易剥落的灰白色假膜,剥时易出血者。145.百日咳用于监测的病例定义是什么?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持续2周以上,不能排除其他原因者;(2)咳嗽后伴有呕呈,严重者结膜下出血或舌系带溃疡者;(3)新生儿或婴幼儿有原因不明的阵发性青紫或窒息者。14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用于监测的病例定义是什么?在流行季节和流行地区内,或在发病前7天与流脑病人有明确的密切接触史,并有下列症状之一者:(1)突然寒战、高热(腋温≥38℃)、恶心、呕吐、流涕、咽痛、全身疼痛、头痛加重者;(2)皮肤、粘膜有小出血点或瘀斑者;(3)出现颈项强直者;(4)烦躁不安、谵妄、昏迷或惊厥者;(5)临床医生诊断为脑膜炎的病例。147.流行性乙型脑炎用于监测的病例定义是什么?在流行地区的蚊虫叮咬季节,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嗜睡、颈抵抗、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或发病前25天内在蚊虫叮咬季节曾去过流行地区,出现上述症状。148.流脑疫情应如何处理?(1)对病例周围群调查,若发现上感样病人,按轻型流脑病人处理,给予敏感抗菌药物治疗2—\n3天。并注意观察病情,一旦疫情转重,立即采样检测进行确诊,并给予相应隔离治疗;(2)对病人就近隔离,密切接触者给予抗敏感抗菌药物预防,集体单位、托幼机构对发病单位人群也应给予敏感抗菌药物预防,医学观察期间托幼机构不得接收和转出儿童,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3)对疫情可能播散地区的无免疫史的儿童应急注射流脑疫苗2针,间隔不少于3个月,已完成流脑疫苗基础免疫的儿童和密切接触病人的成人酌情进行流脑疫苗应急接种;(4)根据当地药敏试验结果,确定预防用药种类,开展预防用药;(5)搞好病家和周围环境卫生,定时开空通风。用1%漂白粉澄清液或其它含氯制剂喷雾对病人口鼻腔污染物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149.规范化免疫门诊的定义和分类?规范化免疫门诊是指有符合规定的预防接种工作用房和设施设备,有经过培训且考试考核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有健全的规章制度,能提供定时、定点接种服务、免疫接种实规范化操作和安全注射,并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通过验收批冷的乡镇(街道办事处)级基层预防接种服务基本单位。分类:A类和B类150.规范化免疫门诊建设目标?(1)到2006年底全市力争建设成“A”、“B”类共30所,每旗县抓好乡镇级三分之一的接种服务单位;(2)到2007年底各旗县市通过新增规范化免疫门疹的数和扩大规范化免疫门诊的服务人口数,使全市规范化免疫门诊接种覆盖人口达总人口的50%以上;(3)到2008年年底各旗县市区继续通过增建规范化免疫门诊的数量和扩大规范化免疫门诊的服务人口数,使全市建成规范化免疫门诊数达80所,接种覆盖人口达总人口的80%以上;(4)到2008年年底各旗县市区规范化免疫门诊的覆盖人口数:科区90%以上,霍市90%以上,开鲁、奈曼、库伦80%以上,左中、后旗、扎旗达70%以上。151.规范化免疫门诊的工作指标?\n(1)12月龄内儿童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制剂、麻诊、乙肝疫苗合格基础免疫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分别达95%以上;(2)新生儿乙肝疫苗24小时内及时接种率达90%以上,第二针及时衔接率达95%以上;(3)积极策划并推广使用第二类疫苗,各次各种新疫苗的接种率要达到市里要求;(4)加速疫苗针对疾病的控制,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麻疹发病率控制在2/10万以下。白喉发病率控制在0.03/10万以下,按期实现消除麻诊和新生儿破伤风目标;(5)提高免疫接种质量,新生儿乙肝HBsAg携带率降到2%以下,抗-HBs阳性率达90%以上,达保护水平(10min/ml)的阳性率达80%以上,卡痕合格率达85%以上,白喉护体保护水平(0.01IU/ml)阳性率在90%以上,百日咳抗体凝集效价(1:320者的比例)在80%以上,破伤风抗体达保护水平(0.01IV/ml)阳性达85%以上,麻疹抗体阳性率达95%以上;(6)0—7岁儿童建卡率98%以上,持证率达95%以上,并对辖区内流动儿童底数清楚,分布及位置掌握并及时实施各种疫苗接种;(7)规范化免疫门诊,一次性注射器使用率要达100%,一次性注射器的销毁一律使用安全盒,无预防接种事故的发生;(8)所有使用的疫苗均从主渠道购进;(9)计划免疫各类资料齐全,报告及时率达100%,协助上级业务机构对相应疾病的个案调查率达100%.152.乙肝实验室检查常用的血清学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检验名称临床意义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病毒在强复制(大三阳)+--++病毒低水平复制(小三阳)+---+病毒复制弱或基本停止-+--\++感染后恢复,已产生免疫力-+---乙肝疫苗注射后已产生免疫力----+旧感染新感染变异---++感染恢复期153.乙肝血清学指标中“大三阳”的含义及其临床意义。“大三阳”是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及核心抗体(抗-HBc)阳性。临床意义:血清学检测结果呈“大三阳”,说明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154.血清学指标中“小三阳”的含义及其临床意义。“小三阳”是指表面抗原(HBsAg)、e抗体(抗HBe)及核心抗体(抗HBc)。临床意义:“小三阳”表明乙肝病毒复制减低,传染性弱。155.乙肝的传染源有哪些?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均可传播乙肝病毒。156.在我国,乙肝的易感者主要指哪些人群?我国的易感人群主要是新生儿及未受乙肝感染的人群。157.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1)母婴传播(2)医源性传播①输血或血液制品。②\n使用被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牙钻等)及其它物品可以感染乙肝病毒。③乙肝住院病人的用品(包括床单、被褥、生活用具等)。④医生或实验室检测人员接触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或分泌物后也可能导致其感染乙肝病毒。(3)接触传播①性接触。②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唾液和伤口渗出液中均含有乙肝病毒,可通过共用牙刷、刮胡刀、水杯、餐具等进行传播。158.何谓母婴传播,可分几个阶段,乙肝疫苗能否阻断其传播。母婴传播是指患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婴儿的传播方式。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宫内传播,即怀孕时母体血液中的乙肝病毒经胎盘传给婴儿,乙肝疫苗无法预防;二是产程传播,即在分娩时,婴儿娩出过程中的皮肤、粘膜擦伤,胎盘剥落时母体血液中的病毒通过破裂的胎盘血管渗入脐带血,进入新生儿体内,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可以预防产程传播;三是分娩后婴儿与母亲的生活密切接触、哺乳等也可以传播乙肝病毒,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阻断其传播。159.各种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基础知识。分类病原体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疫苗甲型肝炎甲型肝炎病毒急性期病人及隐性感染者粪口传播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有乙型肝炎乙肝病毒各型病人及病毒携带者皮肤、粘膜损伤普遍易感,痊愈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有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急、慢性病人及病毒携带者皮肤、粘膜损伤普遍易感,但青年人较多无丁型肝炎丁型肝炎病毒急、慢性病人及病毒携带者皮肤粘膜损伤主要是乙肝病毒感染人群无戊型肝炎戊型肝炎病毒急性期病人及隐性感染者粪-口途径普遍易感无160.人的一生可以感染多种病毒性肝炎吗?可以。161.乙肝免疫预防的方法。尽早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有效手段。162.为防止乙肝的传播,作为一名乡村防保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去做?(1)发现乙肝患者应及时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2)做好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n(3)严格按照《计划免疫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预防接种,遵循安全注射原则,杜绝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做好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的销毁工作。(4)做好乙肝疫苗的接种及其常规接种率报告工作。163.儿童患麻疹后,是否获得了对麻疹的抵抗力?是。164.儿童严格按照要求接种麻疹疫苗后一般还会不会患麻疹,为什么?不会患麻疹,因为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可以阻断麻疹病毒的侵入。165婴儿在出生后3个月内为什么一般不易患一些传染病?因为婴儿从母体获得一些保护性抗体,但不稳定,一般在出生3个月后抗体逐渐减弱。166.获得免疫的主要途径。自然感染;接种疫苗;接种特异性抗体;先天遗传。167.我国目前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的疫苗有哪些?分别预防哪些疾病?乙肝疫苗(乙肝)、卡介苗(结核病)、脊灰疫苗(脊髓灰质炎)、百白破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白破疫苗(白喉、破伤风)、麻风疫苗(麻疹、风疹)、麻腮风疫苗(麻疹、风疹、腮腺炎)、A群流脑疫苗(A群流脑)、A+C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脑)、甲肝减毒活疫苗(甲肝)。168.乙肝疫苗是否可以进行臀部肌肉注射,为什么?乙肝疫苗一般不主张臀部注射,因为与大腿前部外侧或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相比,其免疫应答率明显偏低。其原因可能是臀部脂肪较,接种时易将乙肝疫苗注射于脂肪层内,而使疫苗吸收较慢,同时,由于脂肪层的血液循环较差,减少了吞噬细胞与抗原接触,从而影响了将处理后的抗原转移给免疫活性细胞,降低了疫苗的免疫效果。169.乙肝疫苗能否与其他计划免疫用疫苗同时接种?可以同时接种。170.什么情况下儿童不能接种乙肝疫苗?\n儿童以往对乙肝疫苗有严重的过敏史,如荨麻疹、呼吸困难、口和咽喉部水肿、血压下降、休克等。171.乙肝疫苗第一针及时接种率的概念。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第1针乙肝疫苗实种人数占应种新生儿人数的百分比。172.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的概念。儿童12月龄内严格按照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规定的时限完成3针接种的人数占应种儿童人数的百分比。173.为什么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非常重要?在我国,母婴传播是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被感染的新生儿70-90%变成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至成年期最容易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而新生儿必须在24小时内打完第一针,否则就很难阻断母婴传播。所以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非常重要。174.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如何接种?如果母亲为双阳性,则应首保证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并按照免疫程序为其接种第2、3针乙肝疫苗。如果其家长要求接种高效乙肝疫苗(HBIG),则可在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的同时注射HBIG。175.为什么对新生儿普种乙肝疫苗?(1)在我国,母婴传播是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2)婴儿感染乙肝病毒后更容易发展成慢性病毒携带者。(3)仅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不能预防婴幼儿时期乙肝病毒的其他方式的传播。176.儿童在完成乙肝疫苗基础免疫一个月后未检测出乙肝表面抗体,应如何解释和处理。(1)疫苗贮存不当或注射入脂肪层内。(2)儿童有免疫缺陷。(3)目前检测表面抗体所有的包被抗原为血源性抗原,而现在使用的乙肝疫苗为基因疫苗,故检测灵敏度较低。177.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未检测出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是否说明其对乙肝病毒无免疫力?\n不能说明其对乙肝病毒无免疫力。因为(1)目前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的检测方法敏感性比较低。(2)乙肝疫苗注入肌体后通过两种免疫途径使机体产生免疫力。一是通过体液免疫产生保护性抗体,二是通过细胞免疫,即巨噬细胞、K细胞等的作用清除乙肝病毒。178.安全注射的概念及其三要素。安全注射:对疫苗和药物应用够菌的注射器和规范的操作进行注射,并对使用过的注射器具进行安全处理即称为安全注射。三要素: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对实施注射者无危险;注射后的物品(废物)不会给公众带来危害。179.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包括哪些含义。目前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包括以下含义:(1)预防接种要使用合格的注射器;(2)实施预防接种的人员要持合格的资格证上岗;(3)预防接种的操作要规范化;(4)预防接种的环境要符合工作要求;(5)接种后的接种器材及其废弃物要安全回收、销毁。180.怎么样正确使用计划免疫接种卡?(1)预防接种证、卡(簿)按照受种者的居住地实行属地化管理。(2)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的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未按时建立预防接种证或预防接种证遗失者应及时到接种单位补办。(3)设有产科的医疗卫生单位,要告知新生儿监护人及时到居住地接种单位建立预防接种证、卡(簿)。(4)户籍在外地的适龄儿童寄居当地时间在3个月及以上,由现寄居地接种单位及时建立预防接种卡(簿),无预防接种证者需同时建立预防接种证;要向流动儿童监护人宣传,及时到寄居地接种单位办理接种卡(簿)和接种证。(5)接种单位应在接种证上加盖公章.(6)预防接种证、卡格式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181.脊髓灰质炎AFP病例标本的采集要求是什么?在麻痹出现后14天内采集;间隔24~48小时采集两份标本;每份标本重量在5~8克;运送到实验室时带冰。若不能马上送达省级实验室,应冷冻保存。\n182.脊髓灰质炎AFP病例应在什么时间进行随访?发生麻痹60天后。183.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目的是什么?(1)监测已知预防接种副反应异常增加。(2)发现新的、少见或罕见的预防接种副反应。(3)发现导致特定类型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危险因素。(4)发现疫苗品种或批号的质量问题。(5)重新评价预防接种副反应种类或发生率增加的某种疫苗的安全性。(6)发现并防止差错与事故。(7)改善预防接种服务的质量。184.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分类有哪些?疫苗反应;实施差错;偶合症;注射反应;不明原因。185.发现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应在何时及时报告。预防接种后无其它原因腋温≥38.5℃主诉临床症状超过24小时免疫接种后24小时内发生过敏性休克;不伴过敏性休克的过敏反应;持续性(3小时以下哭闹);晕厥;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癔病或群发性癔病。免疫接种后5天内发生严重局部反应;脓毒血症;注射部位脓肿(细菌性/无菌性)免疫接种15天内发生惊厥(包括热性惊厥和癫痫发作);脑病;脑炎、脑膜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过敏性紫癫免疫接种后3个月内发生急性弛缓性麻痹;臂丛神经炎;血小板减少卡介苗免疫接种后1-12个月发生淋巴结炎;播散性卡介苗感染;骨炎/骨髓炎无时间限制任何引起死亡、住院治疗和医生或公众认为与接种有关的其它严重或罕见的健康损害186.脊髓灰质炎AFP病例的分类标准是什么?临床学病例分类标准: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有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即确诊为脊灰: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野病毒;发病60天后残留麻痹;死亡或失访。其他AFP病例则为排除病例。\n病毒学病例分类标准:①脊灰确诊病例:AFP粪例标本野病毒分离阳性。②脊灰排除病例:AFP病例两份合格粪例标本脊灰野病毒分离阴性;或AFP病例粪例标本不合格,脊灰野病毒分离阴性,无残留麻痹,经专家组会诊排除。临床符合病例:无标本AFP病例死亡、失访或发病60天后残留麻痹;或不合格粪便标本AFP病例,病毒分离阴性、死亡、失访或发病60天后残留麻痹,专家组会诊未排除;或不合格粪便标AFP病例,病毒分离阴性,发病60天后未残留麻痹,专家组会诊确定为临床符合病例。187.《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中疫苗分几类?两类。188.冻干麻疹疫苗溶解成液体状态后必须在什么时间内用完?半个小时。189.A群流脑疫苗的接种对象是哪些人群?接种对象是:所有易感人群,主要针对6个月—15周岁儿童。190.A+C群流脑疫苗的接种对象是哪些人群?接种对象是:2周岁以上儿童及成,在流行区的2岁以下儿童可进行应急接种。191.脊灰疫苗的贮存温度是多少?脊灰疫苗在-20℃—8℃的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192.乙肝疫苗的贮存温度是多少?乙肝疫苗在2℃—8℃的条件下运输和避光贮存。193.麻疹疫苗的贮存温度是多少?在-20℃—8℃的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194.疫苗的利用率如何计算?疫苗的利用率=某疫苗际使用量/某疫苗领取量195.丙种球蛋白可以和计免基础免疫疫苗同时接种吗?不能。196.脊髓灰质炎AFP病例的接触者应采集几名接触者的标本?5名。197.脊髓灰质炎AFP病例标本应在什么温度下保存?-20℃.\n198.乙肝疫苗接种部位及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肌内注射。199.卡介苗的接种部位及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附着处皮内注射。200.第二针乙肝疫苗能否与百白破疫苗混合在同一注射器内注射?不能。201.乙肝疫苗第一针和第二针间隔时间少于一个月或第二针和第三针之的间隔少于2个月,该如何处理?视第二针或第三针无效。重新接种第二针或第三针。202.安瓿开启后,活疫苗多长时间后未用就必须废弃?半小时。203.原则上县级疫苗的贮存量为多少?2个月。204.主动监测和“零”病例报告的含义?主动监测是对AFP病例被动监测的补充,通过主动监测不仅可及时发现AFP漏报病例,也是对病例报告单位的监督和技术指导。负责AFP监测工作的人员,每十天要到辖区内可能诊治AFP病例的医院,向有关科室、病房的医护人员了解AFP病例的诊治情况,并查阅门诊及出入院登记,及时发现漏报病例,若没有漏报病例,应将本旬的监测情况以零病例的形式进行报告。205.一个县发生2例以上白喉病例时,应按照什么规定处理?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206.皮下接种法适用于计免疫苗内的哪种疫苗?麻疹疫苗207.当发生1例白喉病例应如何报告?发现1例白喉病例即视为暴发,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城镇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有关规定,逐级上报。208.免疫成功率监测的对象是什么?\n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分别为完成基础免疫(初种)后1个月,卡介苗完成接种12周的儿童。209.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疫情监测专门报告的病例应有那些?答:有脊髓灰质炎、麻疹、新生儿破伤风、乙型肝炎。210.免疫系统具有那些功能?答:具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功能。211.流行病的研究对象是疾病还是人群?答:研究对象是人群。212.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什么?答:是指时间、空间、人间。213.免疫接种的流行病效果评价是指什么?答:是指免疫成功率、人群免疫水平。214.流行地区甲肝最常发生在老人、吸烟者还是学龄前儿童?答:流行地区甲肝最常发生在学龄前儿童中。215.乙脑病毒传播环节重要的中间宿主是:幼猪216.常见的可引起先天性婴儿畸形的病毒是:风疹病毒217.脊灰病毒哪型易引起瘫痪?答:脊髓型易引起瘫痪。218.下列那种肝炎病毒基因组为DNA:乙型219.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的肝炎是什么型肝炎?答:是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220.下列疾病在传染过程中表现为“显性感染多的是”麻疹221.病毒性肝炎发展为慢性见于哪一型?答: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222.可通过母婴传播的疾病是:爱滋病223.HBV感染后的保护性抗体是?答:抗—HBS224.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反映HBV有活动性和传染性的是什么?答:是HBeAg\n225.乙脑在我国发病主要在什么季节?答:夏秋季。226.乙脑发病年龄主要是:10岁以下儿童227.乙脑的临床分期包括发热期吗?答:不包括发热期。228.作为计划免疫工作指标的有:建卡率229.甲类传染包括哪些?鼠疫、霍乱。230.法定传染病中,经血液传播的有哪些?答:经血液传播的有乙肝、丙肝、艾滋病、疟疾。231.可作为传染病早期诊断指标的是:特异性IgG、IgM、IgA、还是IgE232.白喉杆菌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答: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233.新生儿破伤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答:接生时消毒不严格,通过脐带传播。234.乙脑的主要传途径是什么?答: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235.狂犬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答:主要通过咬伤传播。236.流脑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答: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237.不能用丙种球蛋白进行免疫的病毒是:乙肝238.流行性乙脑的传播媒介是:蚊239.乙肝病后获得免疫的指标是指:抗—HBS240.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答:(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241.发现甲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城镇应在什么时限内报告?答:应在2小时内报告。\n242.主要经粪—口传播的肝炎类型是:甲肝243.传染病报告的病种分哪几类,共多少种?答:三类,37种。具体疾病是: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244.丙种球蛋白用于小儿被动免疫,主要用于预防计免中什么疾病?答:麻疹、甲肝245.麻疹诊断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是什么?答:柯氏斑246.脊髓灰质炎典型热型是什么?答:双峰热247.为了预防传染病,在人群中进行计划免疫的目的是什么?答:是为了提高人群免疫水平248.流行性感冒传播途径是什么?答: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被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传播249.从控制传染病流行三环节分析,对病人进行隔离是属于:控制传染源250.传染病传染性最强时期是重病时期吗?不是。251.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哪些?胸腺、脾、骨髓、淋巴结。252.AFP哨点医院是否包括综合性中医院?\n包括。253.何为脊灰确诊病例?凡脊灰野病毒检测阳性的AFP病例为脊灰确诊病例。254.AFP疑似病例个案调查表的编号是几位?11位。255.如出现死亡、严重残疾或组织器官损伤、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或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时报告人应在什么时间内报告县级疾控机构?2小时。256.对麻痹超过3个月的AFP病例是否须要采粪例标本?不需要。257.预防接种反应中中度发热是多少度?37.6—38.5℃。258.预防接种反应中重度发热是多少度?≥38.6℃。259.预防接种注射局部红肿中反应的平均直径是多少?2.6—5.0cm。260.卡介苗接种后卡痕正常形成过程?绝大部受种者于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形成溃疡,3—5周结痂,形成疤痕(卡疤)。261.卡介苗接种的注意事项?(1)卡介苗的保存应有专人负责,不能与其他疫苗、药物混放。使用前应核对品名、批号及失效期,如无标签、已过有效期、安瓿破裂、摇不散的颗粒应废弃;(2)卡介苗的注射器和针头应专用,皮内接种的剂量要准确,注射涌过深;(3)冻干卡介苗稀释时应注意使之完全溶化,使用时需摇匀,吸入注射器后亦应注意随时摇匀。262.接种百白破疫苗引起无菌性化脓或硬结的原因?百白破含有吸附剂,未摇匀或皮下接种过浅。263.麻疹疫苗接种的技术要领?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肤皮下接种\n(1)如在儿童左上臂接种,家长取坐位,儿童应坐于家长腿上;家长左臂抱紧儿童,使儿童头部靠在家长左肩部;将儿童右臂置于家长身后;家长用右臂固定儿童双腿,右手握住儿童左手,防止在接种过程中乱动。(2)接种人员用1ml注射器配上5.5号针头,吸取1人份疫苗后,皮肤常规消毒,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柄,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O~40O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1/3~2/3,放松皮肤,左手固定针管,回抽无血,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位。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264.冻融吸附疫苗不能冻结的原因?抗原与吸附剂(氢氧化铝)分离,由于抗分子小,不能产免疫反应。265.吸附制剂使用注意事项(提示:保存和接种)保存方面:不得冻结,冻融后的疫苗不得使用。接种方面:使用前充分摇匀,使疫苗液中的氢氧化铝佐剂完全悬浮。266.接种疫苗时为什么要求受种者脱去衣袖,把接种部位暴露出?充分暴露皮肤,可以避免接种在炎症、疤痕部位;充分暴露,防止因衣袖过紧使注射体内疫苗挤出和出血。267.如何鉴别冻融的百白破疫苗?取冻结后融溶后和未冻结过的百白破疫苗各一支;将疫苗编号或做上标记;摇荡疫苗,然后直立放在桌面上,静置5-10分钟(时间不可过长);如疫苗很快出现沉淀,并形成明显的分层,而贮存温度下保存的疫苗沉淀和分层不明显。268.“四苗”免疫程序的变通原则?(1)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为:卡介苗接种1剂次;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脊灰疫苗口服4剂次,前3剂次为基础免疫,第4剂次为加强免疫;百白破疫苗接种5剂次,前3剂次为基础免疫,第4剂次为加强免疫;第5剂次使用白破疫苗加强免疫1剂次;麻疹疫苗接种2剂次,第2剂次为复种。(2)基础免疫要求在12月龄内完成。(3)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1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月龄。(4)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28天。\n(5)乙肝疫苗第1剂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2剂在第1剂接种后1个月接种,第3剂在第1剂接种后6个月(5~8月龄)接种。第1剂和第2剂间隔应≥28天。第2剂和第3剂的间隔应≥60天。(6)麻疹疫苗复种可使用含麻疹疫苗成份的其它联合疫苗,如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等。(7)如需同时接种两种以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并严格按照第四章5.2要求进行接种。严禁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1支注射器内接种。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4周再接种。(8)未完成基础免疫的14岁内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1>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进行补种。<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3>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3月龄~6岁儿童使用百白破疫苗;7~11岁儿童使用白破联合疫苗;12岁以上儿童使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联合疫苗。<4>未完成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4岁以下儿童未达到3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剂次。4岁以上儿童未达到4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4剂次。<5>未完成麻疹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未达到2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2剂次。269.掌握疫苗禁忌症的四项原则?(1)既往诊断有明确过敏史的儿童,一般不予接种;(2)免疫缺陷的儿童,应视为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症”;(3)患有严重疾病的儿童,可暂缓接种,待痊愈后补种;(4)具体如何掌握各种疫苗的禁忌症,应以疫苗使用说明书准。270.为什么用75%酒精消毒而不用更高浓度的酒精消毒?因为高浓度酒精在表面形成氧化膜,消毒效果不佳。271.乙肝母婴传播包括哪三个环节?宫内感染;产程传播;分娩传播。272.预防接种常见的过敏性异常反应有哪些?\n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局部过敏性反应;血管性水肿。273.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时应向家长了解和交待哪些问题?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告知可采取口头或文字方式。274.简单回答疫苗特有合并症诱发、加重、偶合?合并症诱发是指被接种者患有某种疾病,但临床症状不明显,进行接种后上述某种疾病症状明显,或影响生理过程;加重是指病人原有慢性疾病,在预防接种后立即引起加重或急性复发,经调查证实与疫苗接种有一定关系者;偶合是指被接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一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或前驱期,接种后刚好发病。275.晕针的本质,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本质:是指被接种者在接种时,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和恐惧心理,而造成暂时性脑贫血引起的短时间失去知觉和行动能力的现象。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多样,轻者心慌、恶心、手足发冷、发麻等,经过短时间休息即可恢复正常;严重者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冷汗等,并失去知觉。数十分秒钟至数分钟即可恢复清醒。处理方法:保持安静和空气清新,轻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扣,注意保暖,口服温开水或温糖水;针刺人中、合谷、少商等穴位,一般短时间内即可恢复;严重者可皮下注射:1000肾上腺素或给予它纳加中枢神经兴奋剂。经过处置后3—5分钟内仍不见好转,应立即送附近医院抢救治疗。276.过敏性休克的本质,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n是由变应原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以周围循环衰竭为要特征的症候群,属于第I型变态反应。临床表现为注射疫苗后数秒钟或数分钟迟至数十分钟发生,患者最初表现为皮肤痒感,继而全身出现皮疹或荨麻疹,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肢发冷,体温下降,心率缓慢,脉搏细弱,血压下降。严重者可有抽搐、大小便、昏边等。处理原则:让病人平卧,头部放低,注意保暖;立即肌内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0ml,同时肌内注射苯海拉明25-50mg.以上药物应用10分钟后可再行注射1次;为阻止组胺的释放,可给予氢化可的松300-500mg/d,或氟美松20-40mg加葡萄糖生理盐水静滴;病情严重用肾腺素后血压仍不升高者,可用去甲肾上腺素1-2ml加5%葡萄糖生理盐水中静滴;呼吸衰竭者可肌内注射山梗菜碱30mg或尼可刹米250mg,同时入氧气,有喉头水肿者可进行气管切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