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导复习资料 6页

  • 38.50 KB
  • 2022-07-30 发布

社工导复习资料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社会工作导论复习资料(仅供参考)第一章一、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二、社会工作实务是指社会工作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帮助受助对象的活动。三、社会工作对象是指直接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个人与群体。一般地,他们是由于生理、心理原因,或者由于个人无法抵御的社会和自然而陷于生活极度困难的群体。四、公共救助是政府或社会服务机构对经济匮乏从而物质生活面临危机的社会成员提供的物质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五、学校社会工作是以帮助学生正常地学习和健康成长为目的的服务。三种方式: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社区—学校型学校社会工作。六、矫治服务是司法机关和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手段使犯罪者或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得到思想上、行为上的治疗,以重新融入社会的活动。第二章一、人道主义价值观表现在以下方面:1、承认人的价值与尊严,并把它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2、对人的本性持乐观态度,认为人是有尊严、有理性的,人拥有追求真理的内在动力;3、认为天赋的和社会的个人自由有极高的价值;4、宣传通过社会改革减轻人们的困苦,主张给人们发展的机会及促进个人的权利。二、在英国的济贫法中,最完备、执行时间最长,同时影响也是最大的一部济贫立法是1601年的伊丽莎白《济贫法》。三、伊丽莎白《济贫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规定每一个教区每周应向地主征收济贫税;2、地方教区举办贫民救济,中央政府设置监察人员;3、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工作;4、禁止无家可归者及无业游民行乞游荡,设济贫所收容救济,强迫其在济贫所工作;5、规定人民有救济其家人和亲属的义务,教区即公共救济机构仅在拼命不能从其家人或亲戚那里获得救助时,方给予救助;6、济贫法将贫民分为三类:体力健全的贫民,须强迫入“感化所”或“习艺所”工作;不能工作的贫民令其进入“救济院”或施以“院外救济”;失去依靠的儿童设法领养或寄养。四、伊丽莎白《济贫法》对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负起了社会救助的责任,并直接参与了社会救助活动的组织工作;2、伊丽莎白《济贫法》从立法的角度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这既是一个救助原则又是一个救助理念;\n3、专门人员从事救助活动;4、院外救济也是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一种基本形式。五、慈善组织会社的基本工作方法:1、成立一个中央管理与联系机构;2、各区办理区内所有救济机构受理救济案件的总登记;3、各区派人对提出申请的人进行调查;4、提高救济款物的配额,使之足够申请人生活所需。六、巴涅特为纪念汤因比的献身精神,并进一步号召更多的人到教区为贫民服务,与于1884年在伦敦东区建立一个大学社区睦邻组织服务中心,命名为“汤因比馆”。这就是汤因比馆的由来,也是睦邻组织运动的开端。第三章一、“福利”从本质上讲是指人类所获得或所具有的一种有助于实现幸福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它也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标。二、从广义上讲,社会福利是指一切有助于公民生活质量和社群福祉改善的活动、服务及资源,它们既可以是有形的物质/金钱支持,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帮助;既可以是实物形式的帮助,也可以是现金形式的支持。狭义地,社会福利是指为社会中最不能自助者(弱势群体)提供的、满足其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的资源和服务。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社会福利的功能包括以下几方面:1、以不同的方式分配和再分配公民的收入;2、在社会福利中,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角色是促进社会整合与社会和谐;3、社会福利本身也是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它可以维护和促进社会的稳定;4、在出现社会问题时社会服务为有需要的人提供补偿;5、通过社会服务可以促进个人和整体社会福利状况的改善;6、社会服务可以当作是一种社会投资;7、社会福利可以社会中的利他主义的助人要素。四、就普惠型的社会福利来说,它所强调的是福利津贴的统一费率和社会服务中的普遍主义原则。五、剩余型的社会福利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国家在社会福利方面扮演有限的角色,政府除了在社会救助和基本的社会服务方面承担主要责任外,在其他社会服务或福利领域,基本上依赖市场、非政府组织和就业者个人(家庭)。六、混合型的社会福利模式是上述两种模式的综合,它的社会政策路线是“中间道路”,其经济发展的方式是公私混合的模式。第四章一、对社会工作者而言,专业哲学基础的意义在于:1、它确定专业人员对世界的总体看法;2、它确定专业人员对人性的基本看法;3、它确定专业人员对真理的认识途径;4、它确定专业人员对实践的总体看法。二、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意义在于以下几方面:1、确定专业的使命和核心关怀所在;2、对专业人员的职责和行为规范给出了指引;\n3、通过对专业共同体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进行明确规定。三、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包括五方面:1、宗教理念2、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3、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4、理想主义5、集体主义四、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1、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2、人应主宰这个世界3、对人的本质持乐观态度4、人是理性的存在,拥有真理的内在来源5、个人的自由在自然界和社会中享有崇高地位五、共同价值观包括以下原则:1、个人应受到社会的关怀2、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3.、个人对他人负有社会责任4、个人有共同的人类需要,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5、个人潜能得到最大发挥6、理想的社会应尽其职责与能力,保证社会中每个人都有机会解决并预防问题六、一个简单的决策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要认识清楚问题、涉及到的人和机构以及形成这一问题的因素;2、澄清在特定情况下发挥影响的社会价值、受助者的价值观和个人的价值观;3、确定解决这一伦理问题的目标;4、寻求替代的干预目标和策略;5、评估和权衡实现目标的每一个性的选择之后的可能结果;6、对每一个行动的选择清楚地认识并排列出伦理原则;7、充分利用相关的决策指引,进行最适当的行动选择;8、执行选择的行动方案并对其进行监测,一旦出现偏差立即纠正;9、评估决策和后续干预活动的后果。七、社会工作专业守则:尊重受助者利益;严守受助者秘密;公平服务大众;重视同僚工作;恪守公私界限;维护社会正义;信守机构政策;充实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约束不当行为;增进公共福利;共同执行守则。第五章一、人类行为是由生理、价值、态度、感受、行动等内外要素合成的整体,以适应坏境和满足需求。二、社会坏境是影响人的心理和活动及其社会过程的社会系统;家庭、学校、组织、社区、社会、文化等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三、个人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必须适应坏境2、社会坏境影响个人行为3、个人也会对社会坏境有一定影响第七章一、社会工作者是经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或训练的,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人员。二、受助者是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活动直接的工作对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的直接受益者。三、社会资源系统划分为三类:1、分正式的或自然的资源系统,主要包括家庭、朋友、邻居、同事、亲戚等;\n2、正式资源系统,包括党派、专业团体、群众组织及各种协会等。3、社会性资源系统,是为适应社会公共生活与活动建立起来的满足人们的机构,包括学校、医院、各种社会服务机构、派出所等。四、社会坏境划分为:社会小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社会生态坏境;社会文化环境。五、改变媒介系统是指促进案主发生改变的媒介,又是实施改变的主要行动者,是专业的助人者。六、案主系统是指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受益者。案主可以是个人、家庭、小组、团体,也可以是社区、组织。七、行动系统是指那些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工作、实现目标的人,同盟军等等。八、专业关系是指社会工作者以一个专业人员的身份与各种他(她)努力使之发生改变的系统之间所建立的关系,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之间的一种专业协助关系。九、专业关系的基本特点:目的性(最显著特点之一);以受助者为本;非平等性;受制约性(目标,伦理);代表性(工作者代表的主体);兼容性(工具性和情感性)。十、社会工作评估的特点:1、持续性;2、重点是人的问题和需要;3、为以后制定计划和采取行动奠定基础;4、应有工作者和受助者双方参与;5、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过程;6、是广泛而深入的,应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探索;7、是个别化、有正对性的;8、需要坚实的知识基础为指导;9、渗透了专业判断与决策。十一、目标和目的目的是期望在介入的最终阶段总体上要达到较为笼统的、长远的方向和结果;目标是较为具体的、近期的结果和指标。第八章一、个案工作时专业工作者在利他注意的价值理念指导下,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及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以帮助个人和人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挖掘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生活质量与福利水平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二、个案工作的基本特点:1、是一种从个人或家庭入手,工作者与受助者个人或家庭面对面、一对一的社会工作助人方法;2、以感受困难、适应不良或有问题的个人及家庭为工作对象;3、其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个案工作的专业知识及人际关系调整的专门技术;4、目的是提供工作者的介入,协助社会功能失调的个人或家庭,改善其生活,增进其幸福。三、个案管理师为了某一位服务对象的利益而制定的工作计划、在不同的机构中寻找有益于对象的服务、监督服务过程与效果的过程。四、个案管理的两个重点:1、找出面临多种问题的案主所需的服务网站;\n2、找出这个服务网络中各项服务提供者彼此的互动关系。五、小组工作是指一种以两个或以上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工作方法,它主要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小组经验,开发个人潜能,从而获得个人成长。六、小组工作的特征:1、小组工作者着重帮助小组成员形成一个互助体系;2、小组工作者要了解小组成员,善于利用小组过程,并协助成员了解和利用小组过程;3、努力增强个别成员的能力,以便能自动自发地发挥功能而成为独立的个人或小组;4、小组必须协助成员在小组结束时,再回顾整个小组工作的过程。七、小组工作的功能:影响个人发生转变;社会控制;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再社会化。八、小组的基本特征:1、一人以上构成小组;2、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3、成员对小组持有认同感;4、成员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5、小组中有进行社会控制的方式;6、形成特定的小组文化和氛围。九、按社会工作的目标,可以将小组划分为:朋辈小组;教育小组;服务或自愿小组;兴趣小组;成长小组;治疗小组;社会化小组;自助或互助小组。十、小组工作模式中的治疗模式的目的是治疗或预防某种因素对个人造成的不良影响,或个人的偏差行为。十一、小组工作模式中的发展模式的目的是通过小组鼓励成员参与,表达自己从而找出大家的共同的兴趣和目标,在体现民主程序的构成中达到小组目标,促进小组成员的自我成长。十二、发展模式的特点是强调小组成员的朋辈关系、共同兴趣和目标,重视自我完善。第九章一、社区工作是以社区及其成员整体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通过组织成员有计划地参与集体行动,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二、社区工作的行为守则:1、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目标;2、根据具体情况,策划工作步骤;3、强调成员的自助参与;4、充分开展组织工作;5、注重社区参与的广泛性及包容性;6、注重协调发展;7、注重社区自决;8、采取民主和理性的社区行动方式;9、做好预防性的服务工作。三、社区工作的策略模式1、地区发展模式就是发动社区内不同人士和团体广泛参与,他共参与过程使他们达到自助和互助的目标,改善社区关系,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以传统和静态的地理社区为工作对象;社会工作者是使能者、协调者、老师和社区领袖的开发培养者;社区居民使工作的服务对象和活动的积极参与者。\n2、社会策划模式就是针对具体社会问题,根据相关信息制定工作项目,并将设目标转化为实务手段的过程;社会工作者是资料收集者、分析员、项目执行者和催化者;社区成员是服务的消费者和接受者;促进就业可采取社会策划模式。3、社区照顾模式就是动员并连接正式和非正式的社区资源,去协助有需要的人士,让他们能和其他人一样,居住在家里和生活在社区里,又得到适当照顾,从而社区成员之间休戚与共、相互扶持;社会工作者是资源调动、社区联络、倡议、训练等宏观技术和个案介入、网络服务等微观技术的多元角色;工作对象是弱势群体。4、社区教育模式是有关机构或主体针对社区成员的需要和社区发展的需要,组织协调社区内外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传授相关教育内容,以达成某泪光中目标的活动;社会工作者是研究者、倡导者、组织者、联络者、策划者、教师的多元角色;社区居民是决策者和消费者的角色。四、社区工作的过程模式1、探索和准备:了解社区一般背景;发现问题和需要;建立目标及标准;选择可行方案2、计划执行:联系群众和发动群众;建立组织和联系组织;迈向计划目标3、撤离、评估和反思:撤离工作现场;评估执行效果;反思工作得失五、社会工作行政是一种间接社会工作,其中,政府社会福利部门或社会服务机构根据社会福利的政策、立法或决策,按照一定程序将之转化为实际服务六、社会政策是社会工作实务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形成和执行决策、进行资源再分配,帮助穷人及其他弱势人士,提高个人及家庭的福利,促进社会整体的利益和发展。七、价值观是社会政策的基础,其中,社会公正、需求与权力、民主参与等三方面值得关注。八、社会政策的一般过程:制定;执行;评估。九、社会政策中的政府角色往往是一定时间和地点下的特殊产物。第十章一、社会工作研究是一个获取知识和发现事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及其他领域的理论与实务工作者使用社会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与社会工作有关的资料,协助达成社会工作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与社会工作有关是其根本特征。二、需要评估、方案开发和番评估是社会工作研究的三个重要部分。三、社会工作研究的特点:1、以弱势群体为主要对象;2、研究者是资料的收集者和分析者,也很可能是研究研究结果应用者;3、主要目标是同情并帮助案主;4、与实务理论紧密联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