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史复习资料 10页

  • 101.50 KB
  • 2022-07-30 发布

批评史复习资料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孔子一)《论语》班超《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北宋政治家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原有鲁论、齐论、古论三种。二)孔子的文艺思想1、论诗、乐的标准:思无邪。“思无邪”本是《诗经·鲁颂·駉》篇中的一句话,孔子借它来概括全部《诗经》的特征。杨伯峻说:“思字在駉篇本是无义的语首词,孔子却引它当思想解,自是断章取义”。对“思无邪”的解释各家持有不同观点,而孔子的“思无邪”从审美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2、论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1)从人的立身、处世来讨论诗和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2)论文学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孔子论文学艺术社会功能时,提出“兴、观、群、怨”说。出于——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情感,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孔安国注为“引类譬喻”即由此及彼的“触物起情”。朱熹注为“感发意志”。“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把诗歌的学习视为道德修养和人格形成的重要基础阶段。△观,是就文学作品的作用而言,而孔子所说的“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郑玄注为“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为“考见得失”。△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为“群居相切磋”,朱熹注为“和而不流”。孔子所说的“群”是在“仁者爱人”与“泛爱众”的基础上的“群”,而不是少数人以某种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小宗派之“群”。如“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为政》)△怨,是就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怨”的主体是指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孔安国注云“怨刺上政”,朱熹注为“怨而不怒。”3)论文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方面,强调文学艺术和道德的关系,要求文学艺术合乎礼仪仁政的标准。“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思无邪”(《论语·为政》)△强调诗乐内容的“中和之美”。“《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形式上强调“辞达”。《论语·卫灵公》:“子曰:辞达而已矣。”孔子认为语言文辞的作用在于充分地表达人的思维内容,也就是形式的根本目的在完美的体现内容,不要片面去追求形式。子曰:“情欲信,辞欲巧。”(《礼经·表记》),即情理要求信实,言辞要有技巧。△主张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三)孔子文学批评的特点和影响\n1、《论语》是中国语录体著作的开山之作,孔子的文学批评方式为语录条目体式。语录体是中国较早出现的文种之一,以记录言行为主。文词质朴,不尚修饰,但显得较为零乱。2、孔子的文学批评,是伦理道德批评,以仁学为基础,以“尽善尽美”为标准,以“中和之美”为审美趣味,强调“止乎礼义”的教化功能,故其批评标准与审美标准具有鲜明的伦理化倾向。3、孔子被后世尊为圣人,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时代的统治思想,故孔子的一言一行,都被当作圣人之言而为后世文学批评奉为圭臬,千古不衰。其流布之广,影响之深,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无与伦比,具有历史的绝对的权威性。4、孔子的艺术观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文艺创作与文学批评上,尚实致用精神以及文艺服务于政治的观点,对我国古代传统文论产生、形成与发展,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论文学艺术内容与形式关系上,时至今日仍不失其借鉴意义。二、孟子孟子的文艺观——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知言养气知言养气——是孟子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属于文学理论批评,但对后来文论中的“文气”有奠基作用。知言,就是对于偏颇的、过分的、歪曲的、隐讳的等等违背道义的言辞要清楚地了解其要害所在。“气”,是与“义”相搭配的,其实就是“义气”,或者称为至大至刚的“正气”。所谓“养气”,强调的是人的内心道德修养功夫,也就是人的内在品德的“充实”之美,“养气”需要“配义与道”,长期修养锻炼,才能达到“至大至刚”的境界。知人论事——《孟子·万章下》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即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所谓“论世”,就是先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时代风尚和社会生活对他的影响,了解作者其人,也就是要“论其世”。所谓“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的生平与思想。要“知其人”就必须“论其事”。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本意。孟子认为,评论诗的人,既不能根据诗句的个别字眼武断地曲解辞句,也不能根据辞句的表面意义来曲解诗篇的真实含义,应该采用“以意逆志”的方法,即用“意”回溯作者之“志”的方法来理解诗,才能得到诗的正解。“养气知言”从文学评论家的个人修养角度立论,要求打铁先要本身硬;“论世知人”从尚友古人的角度立论,本意是要为自身之进步找到师友典范,引申为要理解作品,必须了解其世其人;“以意逆志”从作品解读的角度立论,强调批评家要理解原作者之志,需要披文入情,排除字句、修辞等表面的障碍,与原作者心灵沟通、心心相印。三、庄子1、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心斋、“坐忘”、法天贵真。简而言之.文艺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由耳——心——气——虚的经验观照就是“心斋”。文艺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摆脱身心的欲求就是“坐忘”。“心斋”、“坐忘”名虽为二,实则为一,其根本所在就是要求文艺创作主体通过直观经验去领悟、体验、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超越现实获得“道”的精神自由境界。质言之,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必须达到物我两忘、虚静空灵的精神境界。2、文艺创作客体的审美风格:“自然”、“素朴”庄子哲学的“道”即为自然,自然是不可改变的,保持自然的本性,就能取得美的效果。两者概念一致,主要指一种明白纯净,取法自然的风格。3、文艺创作客体的审美形象:“得意”、“忘言”是庄子解决言不尽意然而又要运用语言文字的矛盾之基本方法。不要拘泥于语言文字,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获得比语言文字已经表达出来的内容更加广阔得多的内容。庄子认为文艺创作中由言而意的审美过程:“言”是“意“的基础,“意”是“言”\n的指向;领悟到“意”就是超越于“言”。而从“言”与“意”的结合,可以进一步体悟到文艺创作的“形”与“神”问题,即艺术形象的问题。四、《毛诗序》毛诗序》是我国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论,是先秦到两汉儒家诗论的总结。毛诗对《诗经》各篇都有说明,后人称之为《毛诗小序》,而在开头第一篇《关雎》之下,则有较长的一段文字。自“风,风也”起到篇末,总论诗歌理论,提出文学上的许多根本问题,称为“大序”,故《毛诗序》又有《诗大序》之称。△主要内容:关于诗歌本质的认识;关于诗歌社会作用问题的论述;总结了诗歌的体裁和表现手法。△几个概念的释解1、“主文而谲谏”主文,指诗歌创作;谲谏,用委婉的言词劝谏而不直言过失。2、变风变雅“正风”、“正雅”是西周王朝兴盛时的作品,“变风”、“变雅”则是西周王朝衰落之后的作品,所谓“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正变说反映了汉儒将作品与政治、社会历史紧密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阐释的批评方法。△《诗大序》的主要观点:1、明诗乐之关系——“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此与《乐记》相同。《乐记》云:“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2、明诗之起源——“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此与《虞书》“诗言志”、“歌永言”之意相同;不过更能明古代诗、歌、舞三者混合的关系。又《乐记》云:“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亦与《大序》此语相同。3、明诗与时代之关系——“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此与《乐记》文同。段本于《荀子·乐论》4、明诗之功用——“故正得失”至“移风俗”一段,与孔子“兴观群怨”、“事父事君”诸语相同,完全以《诗》作为人事上实际的应用。5、明诗之体类——“故诗有六义焉……”释风雅颂,说明《诗》的分类,是归纳的批评,《大序》中惟此意较值得注意。然而《荀子·儒效篇》已有风雅颂之称,则知亦出昔人旧说而已。△主要思想:“发乎情,止乎礼义”;讽谏说;六义说五、汉代屈骚批评△屈原的诗歌特性:美善统一;发愤抒情汉代评楚辞大致有两种倾向,一是对楚辞在怨、在运用神话传说方面持肯定态度;一是对之持部分否定的态度。持肯定态度的有淮南王刘安,对屈原的怨刺、人格乃至于艺术上比兴寄托的手法都予以肯定,并且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刘安之后的司马迁在本传中又在刘安评价的基础上又作了重要的发挥,更加突出了《离骚》怨的特点,并对屈原表示了极大的同情,他还能结合其他一些遭遇坎坷的思想家和文人的命运,在《太史公自序》中概括为“发愤著书说”,使之成为一条艺术创作的规律。\n对楚辞持否定意见的人多是对儒家传统习染很深的人,在他们的评价中,可以见到明显的矛盾的状态,一方面他们也对屈原的人格景仰,但另一方面,由于儒家思想作怪,他们又对楚辞中的浪漫主义风格和手法及屈原在作品中对楚王的怨愤持否定态度。这类评论家有司马迁稍后的杨雄、东汉的班固,他们均表现出了两面性。王逸是汉代第一个对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进行全面整理和研究的人,也可以说是秦汉以来楚辞研究的总结者,所作《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在《楚辞章句序》中,王逸对屈原及其辞赋作了全面的肯定,并系统地批驳了扬、班对屈原的指责。汉代楚辞论争的根源在于思想理论的差别,这里面既有不同学派的思想差异,也有同一学派内部运用不同思想材料的因素。☆王充的文学思想大致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提倡真实,反对虚妄;劝善惩恶,为补世用 ;文质统一 ,内外相符☆杨雄的文学思想的核心是倡导文学创作必须合乎儒家之道,以圣人为榜样,以六经为楷模,即是所谓原道、征圣、宗经的原则。六、魏晋南北朝批评的繁荣与发展一)文学观念先秦文学指的是古代文献典籍,汉朝文学指的是学术(特别是儒学),魏晋南北朝对“文”的认识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二)文学创作和理论:1、在文学上,小说的产生,五言诗的成熟,七言诗的兴起,“声病说”的提出;以《文心雕龙》、《诗品》为代表的文艺理论的繁荣,另外,还有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论》、李充《翰林论》、葛洪《抱朴子外篇》以及沈约的《宋书·谢灵运传论》、肖子显的《南齐书·文学传论》、萧统《文选序》、裴子野《雕虫论》、萧绎《金楼子·立言》等论著。2、对文学各种体裁的区分曹丕《典论·论文》提出四科八体:“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陆机《文赋》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并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挚虞《文章流别论》论及12种文体。刘勰《文心雕龙》讨论文体共分33大类。《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一部文学总集。3、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人物品评的风气兴盛→催化了文艺审美:如“风骨”、“骨气”、“风神”等→锺嵘《诗品》、庾肩吾《书品》、谢赫《古画品录》。三)绘画上:顾恺之、卫协、戴逵、宗炳、谢赫等一大批著名画家。七、曹丕《典论·论文》《典论》一书,据《隋书·经籍志》著录,共有五卷二十篇。所谓“典”,有“常”或“法”的意思。所谓《典论》,主要是指讨论各种事物的法则。《典论·论文》是《典论》中的一篇,从分析七子的创作特征出发,论述了对许多重要文学理论问题的看法,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早的专篇论文。文章涉及到文学的地位和价值,文学创作与作家的关系,文学批评态度,作家论,风格论,文体论等重要内容。△内容分析:1、关于《典论·论文》的文学批评论——指出“文人相轻”与“闇于自见,谓己为贤”的错误态度;“贵远贱近,向声背实”的不良倾向,主张“审己度人”2、论作家气质、个性与风格的关系“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曹丕的“气”一指作家的才情气质,二指与作家气质相通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曹丕的“文气”说不同于孟子的“养气说”,因为孟子的养气主要指的是道德内容;也与刘勰的“养气说”有区别,《风骨》、《养气》诸篇认为气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由养而致的,而曹丕的“文气”则是先天的,“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其后论文气较有名的有韩愈的“气盛言宜”说;有苏辙论文气“文者,气之所形。”(《上枢密韩太尉书》)是对韩愈说法的发展,认为文气合一。\n3、论文学的价值和作用“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4、关于《典论·论文》的文体论——“本同而末异”“本”含有文章本身的道德教化作用,以及文学创作的基本法则之意;“末”即指文章体裁,体裁之“异”即在“四科八体”:“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对七子的评价——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八、陆机《文赋》陆机的《文赋》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一篇名作。《文赋》中的思想以道家思想为主。在言意关系上,他主张言不尽意;在创作心理上,主张虚静;在陶炼文思时主张顺应自然天机。△内容分析:1、论创作激情的产生。2、论创作构思中的思维活动的特点1)构思开始:要求集中精力,沉思虚静。2)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的作用。3)构思过程中,思维活动伴随着情感、形象和语言而产生。3、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4、论文学创作应注意的问题和存在的五种弊病。四个问题——从文章剪裁论文意与文辞的关系,要求达到辞意双美。要求通过警句来突出中心主题。力避雷同,以求创新。精美辞句,以免平庸之讥。五种弊病——防止因篇幅狭小,缺乏音韵之美,“清唱而靡应”,以至不能成文之弊;防止美丑混合,“虽应而不和”,以至文不调谐之弊;防止重词遗理,“虽和而不悲”,以至流于空泛之弊;防止迎合时俏,“虽悲而不雅”,以至格调不高之弊;防止清淡疏缓,“雅而不艳”,缺乏文学趣味之弊。5、论文体与风格。1)他认为,客观事物的多样决定了文体艺术风格的多样。“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坛挥霍,形难为状。”2)作家才性气质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文体风格。“故夫夸目考尚奢,惬心者贵当,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3)不同的文体,又形成了不同的文章风格。诗,是因情而生的,所以要求文辞美丽;赋,是铺写事物的,因而要求语言清楚、明确。“诗缘情”,强调了诗歌抒发情感的特征,肯定了诗歌抒情化的发展方向,是对先秦以来传统诗言志理论的重大发展。\n6、论灵感在作家艺术构思中的表现及其作用7、论文学的地位和作用。阐发道理;沟通古今,超越时空;政治教化作用;阐发道理;滋润万物,出幽如微;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九、刘勰《文心雕龙》刘勰《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一部最杰出的重要著作。它既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也是一部文章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史,各类文体的发展史,还是一部古典美学著作。《文心》结构严密,体系宏大。全书分50篇,前25篇为上篇,后25篇为下篇。其中《序志》为总序;“文之枢纽”(总论)五篇;“论文序笔”(文体论)20篇;“剖情析采”(创作论)19篇;文学评论(文学史、作家论、鉴赏论)5篇。1)、前五篇《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是全书的总论,即刘勰自己所说的“文之枢纽”,表明了著者的基本文学思想和指导写作的总原则;2)、从第六篇《明诗》到第25篇《书记》,是20篇文体分论,即刘勰自己所谓的“论文叙笔”分别论述了各体文章的性质、历史发展、代表作家作品和写作要点;3)、从第26篇《神思》,到《总术》十九篇为写作法统论,打通各种文体,研讨构思、篇章结构和用词造句等问题;4)、自《时序》到《程器》五篇为杂论,论述了文学与时代及自然景物的关系、作家的才能与品德、文学批评的态度与方法等问题;5)最后第50篇《序志》,相当于全书的序言。介绍了写作的动机、宗旨和全书的结构。△重要文论观点一)文学本体论即原道、征圣和宗经,集中表现在《原道》至《辨骚》五篇中。1)文章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2)古代圣人创作文章来表现道,用以治理国家,进行教化。3)圣人制作的经不但是后世各体文章的渊源,而且为文学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树立了标准。二)文学创作论1、论文学创作的构思,集中表现在《神思》篇中《神思》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之首篇,重点论述了:1)艺术思维中的想像问题。提出了“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的创作观。2)志气和辞令在想像活动中的作用,即想像活动的动因和结果。3)思维和语言的非对应关系看重作家平素的修养方面:重视养气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在学习上强调博见。2、论文学形象的艺术特征——隐秀所谓隐不是要使文学作品写得语言深奥、晦涩难明,而应当是十分明白晓畅的,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余地,使读者味之不尽,余意无穷。所谓秀不是要作家堆砌辞藻,雕章琢句,而是要善于把一些难以描写的景象,十分生动、逼真、自然地表现出来,使人有如耳睹目闻、亲临其境一般。3、论文学的风格与体裁《体性》、《定势》、《才略》等对文学的风格问题做了比较集中地探讨。1)风格和作家的关系——体性说\n在《体性》篇中,刘勰涉及了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能个性之间的关系。“体”指体貌,即文章的风格,“性”指作家的情性。A文学作品的体与性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体”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体裁形式,如诗、赋、赞、颂等不同体裁;二是指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性”是指作家的才能和个性。B作家个性形成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即才、气、学、习。刘勰认为,文章的这些特色,分别被作者的才(才能)、气(气质)、学(学问)习(习性)所决定。可分为两类,才、气属于先天的情性,学、习属于后天的陶染。为了培养作品的良好风格,刘勰主张“摹体以定习,因性以练才”。C文学作品风格的多样化,正是作家个性才能各不相同形成的必然结果。D把纷繁复杂的文学风格归纳为八种基本类型∶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2)风格和文体的关系——《定势》一定的文体有与之相适应的一定的风格特点,这是文学作品体裁本身具有的必然性。主张“因性以练才”。3)风格的时代特征——《才略》、《时序》《才略》中指出作家的才能风格和时代的密切关系,不能不受时代风尚的影响。《时序》则对历代文学风格的时代特征作了相当深入而系统的分析。时代因素:第一、政治的隆污和社会的治乱。第二、学术思想的面貌。第三、君主的提倡。4、论文学作品的“风骨”美《体性》是刘勰总论作家与风格,《风骨》则是刘勰所重视、提倡的一种风格的标准。风骨的意思是指文风的爽朗刚健。用意则在反对宋齐绮靡之文风。风侧重在思想感情的清明显豁生动;骨,则侧重在文辞的峻健有力。二者的联系在于,作者的感情气质是通过文辞来表现,文辞刚健,则情感易鲜明生动。反之则柔靡不清。5、论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熔裁》“三准论”设情以位体,指根据所要表现的情志来安排确定通篇的体制;酌事以取类,指根据所要表现的事物来选取有关的材料;撮辞以举要,指运用精要的语言来树立文骨。三准确定后,再敷设文采,运用骈偶、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段。四)文学发展论和文学批评论1、《通变》提出“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的原则。2、文学批评的态度与方法《知音》篇探讨进行批评时应有的态度和方法。认为知音难遇的原因有三: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提出应当“无私于轻重,不偏与憎爱”。△如何克服偏好,做出公正而全面的批评?刘勰认为首先批评者本人必须加强修养,提高自己的水平,“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只有大量阅读各种文学作品,认识和掌握文学创作的规律和特点,认真地加以比较和鉴别,才能给作品以正确的评价,真正做到“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判断文学作品优劣的方法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行,则优劣见矣。十、钟嵘《诗品》钟嵘\n《诗品》是继刘勰《文心雕龙》之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又一部重要著作,它和《文心雕龙》被后世学者誉为文论史上的“双星”。钟嵘《诗品》是中国第一部论诗专著,被后人誉为“百代诗话之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地位。《诗品序》深入探讨了诗歌产生的根源,阐述了五言诗的发生发展,肯定了五言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和地位。《诗品序》提出了滋味说,论述了对声病,用典等问题的看法。一)论诗歌本质特征及其产生根源诗歌的本质是表现人的感情二)论诗歌的艺术性和评诗的标准1、主张自然,反对人为的声律利用典2、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3、诗歌要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钟嵘“滋味”说内涵:第一,“滋味”是五言诗的特征第二,“滋味”要求诗歌在艺术表现方面必须详切充分第三,“滋味”要求诗歌必须“文已尽而意有余”。第四,“滋味”要求诗歌做到“风力”与“丹彩”结合总之,“滋味”是诗歌的审美特征,是诗歌感人的艺术力量之所在。钟嵘以“滋味”论诗,表明他论诗已完全从审美的角度进行,而不是象儒家诗论家那样,处处强调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十一、陈子昂唐初改革急先锋。陈子昂针对六朝文学内容不够充实、不注意整体审美形象塑造的弊端,从正面提出了“兴寄说”和“风骨说”的文学创作主张,这也正是唐代前朝文艺思想发展中的核心思想。十二、杜甫《戏为六绝句》一)具体分析六朝以来的作家作品。1、客观、公正、全面地认识和评价作家作品。2、要在具体的历史条件及文学背景下考察作家作品二)提倡广泛吸收学习前人的文化遗产。1、转益多师。2、别裁伪体。三)崇尚壮美诗风《戏为六绝句》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论诗绝句。开创了以诗论诗的风气,给予后世以巨大影响。白居易有《听歌六绝句》、叶适有《对读文选杜诗成四绝句》,戴复古有《论诗十绝》,王若虚有《论诗诗》八首,元好问有《论诗三十首》等。△《六绝句》第一首论庾信。杜甫在《春日忆李白》里曾说,“清新庾开府”。此诗中指出庾信后期文章(兼指诗、赋),风格更加成熟:“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健笔凌云,纵横开阖,不仅以“清新”见长。唐代的“今人”,指手划脚,嘲笑、指点庾信,足以说明他们的无知。因而“前贤畏后生”,也只是讽刺的反话罢了。十三、皎然《诗式》《诗式》内容解析:在《诗式》中,皎然广泛讨论了诗境及诗境创造、复古通变、比兴用事、诗的用思、体势、格调等等许多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了不少卓有见地的诗学主张。一)论诗教皎然论诗,重视诗教。撰写《诗式》,是为了总结古代诗歌创作的艺术经验\n,为诗歌创作和艺术鉴赏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原则,从而“有益于诗教”。批评大历诗人丢失了《诗经》、《楚辞》的优良传统,缺乏充实的思想内容,而有损于“诗道”。二)论诗境对诗歌意境问题的深入、精辟的阐述是皎然诗论的最重要的贡献。要求诗歌充分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要含蓄蕴藉、意在言外,要能给人以味之不尽的审美享受;气势腾飞,具有动态之美;真率自然,天生化成,无人为造作痕迹重意诗例△象、意、境等诸因素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诗中的“意”要借助于合适的外象来表现,即所谓“假象见意”;诗中意境不等同于纯客观的境,要“意度盘礴”、“情在言外”、“旨冥句中”。境是一首诗的关键。取境的思路和方式决定着整首诗的体貌和风格。诗的最终形式要体现为“风律外彰,体德内蕴”,达到完美的艺术形式与充实的思想情感之间的统一和谐和。△把能否创造意境作为衡量作品艺术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准。△所谓“诗情缘境发”,是说诗歌是通过创设和描绘“境”来表情达意的。皎然较早注意诗境与佛禅之间的关系,并且时常以禅语、禅理来论诗。皎然之以佛禅论诗,为探讨诗歌的特征和规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后世诗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宋代严羽以禅论诗,其许多观点都直承皎然而来。△“缘境不尽曰情”诗歌要通过创设境界来表达情感,境界应蕴含有味之不尽的余味。这里所谓的“境”,不是纯客观的,而是主客观相融相契而形成的能够表达某种思想的典型的生活环境或精神状态,也就是今人所说的“意境”。三)论取境取境原则即包括有:第一,要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融合。第二,要用思。第三,与此相联系,取境之法还应当体现平易自然的艺术原则。此外,在其他的一些论述中,皎然还讲到了更多的取境原则。如:第一,“假象见意”。第二,登高望远。要求诗歌创作要把握全局第三,“立意于众人之先,放词于群才之表”强调了独创的重要性。十四、司空图司空图诗学理论的核心是“诗味”说。在《与李生论书》一文中,在钟嵘“滋味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诗歌“味外味”的问题。“诗味”理论充分强调了诗歌内在的艺术美。诗之艺术美不在于语言形式所描绘的物象,而在于寄于语言形式之外的、以诗人情意为中心的艺术境界。司空图认为“醇美”之诗的艺术特质——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近而不浮”是就诗中的形象而言的,“远而不尽”则是就在形象构设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诗歌境界而言的。“近”与“远”恰好反映了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辩证地揭示了诗歌的艺术规律。他所说的“韵外之致”强调了表层形象与内在韵致的统一。只有做到了形象与意境俱美、且两者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诗才能谓之“全美”。十五、老子“大音希声”的含义大致为:自然完美、蕴蓄宏深、变化多端之音,其声悠扬回荡、若断若续、浑沌窈渺、莫辨宫商,达到高度的和谐,闻者既不能听清,也不可胜听。\n“大象无形”与“大音希声”在理论上是相通的。形与象也是一对既有区别,又相互有所联系的范畴。其中“形”是具体的事物形态;“象”是对具体事物的映象和象征,通俗地理解,可以说就是图像。老子所说的象指人的想象所生成的图像。所谓无物之象,是比喻言之,并非真的象是无物之象,而是物形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地步,所以才说是无形。这也与“大音希声”中音和声的关系一样,是老子有无相生,崇尚简洁的哲学思想的具体表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