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9.50 KB
- 2022-07-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习寄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一、考点聚焦(一)化学研究的对象及作用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的科学。2.化学的作用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与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到重要作用:(1)生产以增加粮食产量;(2)合成保障人体健康;(3)开发和,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4)综合应用和,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二)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义微观变化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一般只是分子间的发生变化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而原子,原子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外观现象一般是物质的、发生改变常伴随、、、、、等本质区别变化时举例水蒸发、蜡烛受热熔化等蜡烛燃烧、铁生锈等(三)物质的性质性质类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确定由感知或由测知通过可知性质内容颜色、、、、、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可燃性、、、、稳定性等用途灯泡发光照明、石墨作润滑剂煤燃烧做饭、取暖等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物质的决定物质的;物质的反映物质的二、经典习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熟石灰降低土壤酸性B.用生铁制铁锅C.用16%的食盐溶液选种D.用氦气填充气球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生铁炼钢B.玻璃破碎C.铁丝锈蚀D.燃放焰火3.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因为盐酸有挥发性,所以用来除铁锈B.氦气密度小且性质稳定,所以用来充气球C.因为“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洗洁精”可用来洗涤餐具上的油污D.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8\n学习寄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4.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所以用于去除油污B.因为氢气的密度最小,所以用于做燃料C.因为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所以用于制作白炽灯丝D.因为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所以用于制作照明弹5.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它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下列过程中,你认为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B、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C、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D、蒸馏法淡化海水6.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你认为这种变化是A.冰水融化B.压缩空气C.酒精挥发D.馒头遇碘酒变蓝7.下列变化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的蒸发,水的电解B.胆矾的研碎,胆矾的溶解C.铁器变“红”,铜器变“绿”D.石蜡熔化,石蜡燃烧8.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水的电解B.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D.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9.水具有的化学性质是A.无色透明的液体B.能溶解其他物质C.在一定条件下能分解D.水中含H、O两种元素10.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对应的是A.氮气的性质稳定——用作保护气B.铁能与氧气和水反应——用于食品保鲜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制作霓虹灯1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B.水通电后,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强烈的白光D.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1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蜡烛燃烧C.冰雪融化D.汽油挥发13.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8\n学习寄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取水B、过滤C、吸附D、消毒14.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描述中,最准确的()A.一定会放热、发光B.一定有颜色改变C.一定有气体或沉淀生成D.一定有新物质生成15.碱式碳酸铜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常温下为固体B.颜色为绿色C.难溶于水D.受热易分解16.在镁条燃烧的实验中,最能说明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发出耀眼的强光B.放出热量C.放出大量白烟D.生成白色固体1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B.矿石粉碎C.铁丝弯曲D.汽油挥发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现象或事实解释A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构成它们的原子达到了稳定结构B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C物质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D水通电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18.下列物质的物理性质正确的是A.液氧(无色液体)B.高锰酸钾(黑色固体)C.二氧化硫(无色无味气体)D.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19.下列词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冰块融化B.烛炬成灰C.干冰升华D.铁丝弯曲20.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发光发热B、有颜色的变化C、有其他物质生成D、有气体、沉淀产生21.下列变化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灯泡通电发光放热;瓷瓦破碎B.煤炭燃烧;水的蒸发C.酒精挥发;食物腐烂D.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铁生锈22.在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果中,与化学工艺最不密切的是A.青铜器的制造B.火药的发明C.瓷器的烧制D.指南针的发明2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蜡烛的燃烧B.食物腐败C.植物光合作用D.酒精挥发24.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煤的干馏 B.烧碱潮解C.饮水机中用活性炭吸附杂质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25.下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包装标签,检测后发现,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已烷等多种物质。小明仔细阅读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得出了该修正液的某些性质。下面小明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8\n学习寄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A.修正液是纯净物B.修正液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有毒C.修正液的成分对纸张不具有腐蚀性D.修正液的某种物质易挥发、易燃烧26.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下图是金属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电线 金属丝 炊具(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2)根据上图推断,说出金属具有的两点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08年奥运会主运动场“鸟巢”使用了大量的钢铁。钢铁与 直接接触容易生锈造成损失,在钢铁表面涂油、刷漆等,都能防止钢铁生锈。(4)用稀硫酸除去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7.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现象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下列物质中选择恰当物质填空:小苏打、硫酸、熟石灰、活性炭、一氧化碳、甲醛、烧碱、氯化钠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溶液,该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发酵粉可以使食品松软可口,属于发酵粉成分之一的是______;农业技术人员对某些菜地的土壤进行分析,发现土壤呈酸性,不利于作物生长。你认为应当施用适量的___________来改良土壤结构;用于除去冰箱异味的是_________;用于制作动物标本的是________;用煤炉取暖时易发生中毒,主要是由于室内______排放不畅而引起的。28.从①甲烷②熟石灰③蛋白质④石灰石⑤氢氧化钠⑥盐酸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⑴“西气东输”被输送的物质;⑵工业炼铁的原料之一;⑶胃酸的主要成份;⑷灼烧会有烧焦羽毛味的物质;⑸易潮解,溶于水时放热的白色固体;⑹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8\n学习寄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第二单元自然界中的水一、经典习题: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水结冰体积变大——分子的体积变大B.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C.水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2.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200mL。对此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间是有间隙的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3.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B.空气受热体积膨胀C.氧气加压降温形成液氧D.1体积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小于2体积4.在灾区,为防止传染病传播,河水需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的处理方法有:①加热煮沸,②过滤,③投药消毒,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A.④②③①B.③①④②C.③②④①D.④①③②5.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用煮沸的方法可降低水的硬度B.使用含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C.我国的人均水量居世界第一D.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6.下列相关说法用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相关说法解释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不断运动B盐酸、硫酸溶液都显酸性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C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二者之和分子之间有间隔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7.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灾区的饮用水受到污染,下列几个步骤可以将受到污染的水转化为可饮用水①明矾吸附沉降,②加热煮沸,③自然沉降,④消毒杀菌,处理过程顺序合理的是A.③①④②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②①③④8.磁冰箱的工作效率比普通冰箱高30%以上,生产磁冰箱所用的材料中含稀土元素钆(Gd),钆元素的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7,核电荷数为64,下列有关钆(Gd)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64B.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64C.该元素原于的核外电子数为93D.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9.下列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A.实验如图,观察到A烧杯(盛有酚酞溶液)中的溶液随着时间的变化由无色变成红色8\n学习寄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B.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C.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D.糖溶于水使水有甜味10.判断古生物年代常用碳14定年法.已知碳14原子中核电荷数为6,中子数为8,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14B.6C.8D.1211.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能溶解所有物质B.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硬水过滤可变成软水D.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12.今年,我省出现旱情,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有关部门呼吁,人人都应该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下列节水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洗过菜的水用来浇花B.尽量杜绝自来水的跑、冒、滴、漏现象C.工业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D.少喝水,不洗澡13.用分子观点解释右图漫画中小女孩的话,正确的是:我又在被动吸烟!A.分子质量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体积小D.分子在不断运动14.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静置沉淀B.吸附沉淀C.过滤D.蒸馏15.生活中的现象可以用分子等微粒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气体热胀冷缩主要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距离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高锰酸钾溶液稀释后溶液颜色变浅红甚至变为无色,是因为构成高锰酸钾的微粒变小C.分别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产生大量白烟,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因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16.通电分解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两支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B.有氢气和氧气生成,且体积比约为2:1C.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的气体能够燃烧D.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7.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质子111个,中子161个,则该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50个 B.111个 C.161个 D.272个18.跟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的是原子的A.电子层数 B.最外层电子数C.核内质子数 D.核外电子数8\n学习寄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9.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A.分子与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性质,而原子不能。C.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大,原子小20.下列对相应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差异较大两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的运动C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用铜制作导线都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21.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HB.H2C.H+D.H2O2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B.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23.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物质的分类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①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②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③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①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②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③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C.“低碳经济”的措施D.用“化学”眼光分析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①洗涤剂去油污是因为起乳化作用②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③明矾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24.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OB.2OC.O2D.O2-25.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蒸馏水C.氮气D.金刚石26.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H2O2B.H2OC.O2D.CO232.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Akg,另一方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则该元素的原子质量是A.AB/12kgB.AB/12C.12B/AkgD.12B/A二、填空题1.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净化水的方法很多。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8\n学习寄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农村人们常常饮用河水,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一般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河水→A(加入明矾)→B(沉淀)→C(过滤)→D(加入漂白粉)→净水(1)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是 ;(3)如用右图装置净化水,活性炭的作用是。(4)下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试回答: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__ ,C__________。该图中存在明显三处的错误是:① ;② ;③ (6)在过滤时,若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_;(要求写出两个方面的原因)。85.(1)水是由大量的聚集而成,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2)硬水和软水可以用区分,软水的现象是,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下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原子结合结合分解分子氢气、氧气、水、氯化氢等金属、稀有气体等(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氯化钠等离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结合(静电作用)集聚回答下列问题:(1)金属铁是由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构成的;硫化钾是由构成的。(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①当a=时,该粒子是原子。②当a=8时,该粒子是(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符号为;当a=11时,其符号为。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计算:(1)铟原子的质子数为。(2)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3)铟原子的中子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