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00 KB
- 2022-07-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列强侵华战争表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大门,变中国为其商品市场、原料市场战争名称、侵略者起止时间鸦片战争英国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1856-1860甲午中日战争日本1894-1895八国联军侵华奥俄德美法意英日八国1900直接原因借口: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八国联军侵华: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重要事件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火烧圆明园黄海大战(邓世昌)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逃往西安。签订条约、1842年《南京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条约》条约《南京条约》: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关税协商《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赔白银2亿两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辛丑条约》:赔偿白银4.5亿两;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对列强的活动(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和统治工具);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铁路沿线;在北京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影响危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中国人民的抗争1、1839年林则徐虎门硝烟,林则徐是民族英雄。2、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南京;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862年慈溪大战,击毙华尔。3、1876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4、黄海战役中,邓世昌为国捐躯。5、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6、从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侵占60多万平方公里)起,到19世纪80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代表:奕訢、李鸿章――地主阶级洋务派主要内容以“自强”为口号,创办新式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新式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创建新式海军――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评价(局限+积极意义)局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积极意义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中国的科技人才,吸引了一部分私人资本投身近代民用工业,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同时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君主立宪)序幕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代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资产阶级维新宣传: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和组织强学会高潮百日维新(1898年6月-9月光绪皇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京师大学堂――新式学堂(北京大学)l结果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发动政变,镇压了变法运动。(戊戌六君子:谭嗣同——为变法而牺牲的第一人)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作用影响: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辛亥革命兴起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日本东京成立,创办机关刊物《民报》。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主义高潮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颁布了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功: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失败:没有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的评价(成功+失败)新文化运动原因: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标志:陈独秀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阵地:《新青年》;北京大学。口号:民主、科学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主要内容: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新阶段\n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意义: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条件,为中共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的准备。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爱国运动原因: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爱国学生游行、罢课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转折:上海工人罢工(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主力由学生转为工人)初步胜利:释放爱国学生撤消曹汝霖、陆宗舆、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的成立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上海陈独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标志: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到嘉兴南湖)一大内容:通过党纲:(确定名称和奋斗目标)确定中心工作: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国民革命运动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1924年黄埔军校的建立(孙中山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高潮:北伐战争目的:推翻军阀,实现全国统一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战场:湖南、湖北战役:贺胜桥战役、汀泗桥战役(叶挺第四军独立团)战果: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震全国。结果: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1927年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以失败而告终。人民军队的建立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秋收起义:1927年9月湘赣边毛泽东严重受挫,辗转到达井冈山。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毛泽东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两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意义)形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红军长征原因: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经过:1934年10月江西瑞金长征开始——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到达遵义(1935年1月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胜利结束)精神: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意义: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第四学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概况:1931年9月18日(关东军柳条湖东北军沈阳)原因:蓄谋已久,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结果: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完全沦陷,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1932年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影响: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东北抗日游击队(杨靖宇)西安事变概况: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原因:民族危机日益加强(根本原因),蒋介石政府坚持不抵抗政策,国民党内部分化。目的:逼蒋抗日结果:和平解决(周恩来西安谈判)——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影响: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概况: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抵抗:国民党二十九路军英勇抵抗(佟麟阁、赵登禹)影响: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日战争南京大屠杀概况: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屠杀手无寸铁的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30万人。认识:日本否定战争是在掩盖罪行,美化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我们要牢记国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台儿庄战役概况:1938年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指挥意义: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概况:为粉碎日军“囚笼”政策。1940年彭德怀指挥,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百团大战,意义: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沉重的打击了日寇,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信。中共“七大”概况:为了争取抗战最后胜利,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主要内容: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n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原因:中国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得到华侨及国际友人的援助。是国共合作下的全民族的抗战,是全国人民团结抗战的结果。(根本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的组成部分,得到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配合和援助。意义: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以来反外来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雪洗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战争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五学习主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重庆谈判背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蒋的目的)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重庆谈判的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也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经过:1945年8月——10月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谈判。结果: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内容:坚决避免内战,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内战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爆发标志)粉碎重点进攻(战略防御)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人民解放军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战略进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三大战役(战略决战)辽沈战役:1948年9-11在林彪、罗荣桓指挥下解放东北全境(长春和平解放,锦州)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1948年9月-1949年1月在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指挥下。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平津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在聂荣臻、林彪、罗荣桓的指挥下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北平和平解放)渡江战役解放南京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22年(1927—1949)反动统治的覆灭。第六学习主题经济和社会生活近代民族工业1、萌芽阶段(洋务运动到清末)洋务运动的刺激,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2、黄金时代(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3、凋敝、萎缩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实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张謇成就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弃状元而从商。创办大生纱厂创办中国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近代社会生活新交通工具:轮船、火车,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出行速度,也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新通讯工具19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和早期电话,方便了人们远距离传递消息大众传播媒体报刊出版业近代最著名的报刊是《申报》(1872年、上海)近代最大、最负盛名的新式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1897年、上海)娱乐方式照相、电影丰富了人们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给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社会习俗(辛亥革命后)发型(剪辨令)服饰(中山装、西服)礼节(点头礼、握手礼)称呼(先生、君、同志)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西方文明的传人,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结果,中国人民革命和创新的结果。第七学习主题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教育变革洋务运动中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862年)揭开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戊戌变法中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科技詹天佑:京张铁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侯德榜:《制碱》——“侯氏制碱法”思想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译著《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文学艺术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徐悲鸿:《愚公移山》(20世纪30-40年代)(主题—抗日救亡)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