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复习资料 18页

  • 48.82 KB
  • 2022-07-30 发布

《德育原理》复习资料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德育原理绪论一、德育原理的对象与任务一、德育原理的对象1.不同观点“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规律的科学”,“德育学研究的对象是德育规律,它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规律,也包含品德的形成规律”。(华中师大,1988)“德育原理就是研究德育的本质,德育在社会现代化中的作用,德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德育目标、内容、过程以及如何实施德育等问题”,“德育原理也就是研究德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胡守棻,1996)“德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育问题”,“德育学的分类问题……不同的德育学科研究不同的德育问题,对不同的德育问题的研究形成不同的德育学科,在众多的德育学科中,有一门德育学科叫德育学原理,它的研究对象是德育一般问题,包括普通中小学德育一般问题”。(胡厚福,1996)2.基本观点德育原理理所当然要把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1)德育现象(2)德育问题产生的过程:从心理上感受问题、从思维(或认知)上把握和澄清问题、用语言符号表达问题基本特征:客观性语境依赖性主体性二、德育原理的任务(一)认识和研究德育现象、德育问题(二)探索和揭示德育规律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看,德育规律可分为德育科学规律和德育客观规律。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上看,德育规律可分为德育一般规律和德育特殊规律。(三)指导和改进德育实践二、德育原理的发展历程一、古代德育思想(一)中国古代的德育思想《论语》、《墨子》、《孟于》、《荀于》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2.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4.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荀子》1.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做人不讲礼,就不能生存;做事-专业资料分享-\n-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不讲礼,就没有成就;国家不讲礼,就不得安宁。)2.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君子尊崇别人的德行,赞扬别人的优点,并不是出于献媚;依照正义的标准,直接举出别人的过失,也不是诽谤别人。)《大学》是中国古代典籍中一部最早的德育专著。“三纲领”和“八条目”的学校德育比较完整的体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的《小学》、《童蒙须知》(二)西方古代的德育思想德谟克里特:德育的意义-教育很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本性德育内容-三种德性:很好的思想,很好的说话,很好的行动德育方法-用鼓励和说服的言语来造就一个人的道德普罗太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反对神意决定道德和法律,认为人通过学习教育,具有知识和道德。苏格拉底: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提出美德即知识,把道德与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基于知识,产生于知识。知识和美德都是人先天就有的,教育就是把人的知识和美德引出来。柏拉图:有理性的生活也就是有德性的生活,是最高的善。只有当一个人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的德性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有德之人。理想的国家理性占据统治地位,而统治阶级的美德是智慧,武士阶级的美德是勇敢,劳动者阶级的美德是节制,教育就是使各个阶级的人成为有德之人,从而达到各守本位,各尽其职。亚里士多德: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重视练习与实践的作用,设立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二、近代德育学说夸美纽斯:提出所有的人都可以受教育,而且,“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教育应该培养有知识、有道德、有信仰的人。他在《大教学论》中有“道德教育的方法”、“论学校纪律”等专门论述学校德育的章节。洛克:主张以个人力量和现世生活为出发点的道德代替以宗教为基础的道德,重视锻炼坚强意志,养成良好习惯,培养符合资产阶级所需要的善于处理现世事务的人才。卢梭:强调对儿童的热爱和对儿童个性的尊重,强调以培养祖国公民和爱国主义者为教育目的,注重发展儿童的自觉性和创造性等。康德:《教育论》在对教育的界定、体育、训导、心理的训育、道德的陶冶和实际教育等六个部分都直接或间接论述了德育思想,认定道德教育是最高的教育,不以知识教育为满足。赫尔巴特:强调道德教育,认为“最终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德行”,并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专业资料分享-\n-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伦理学基础上,三、现代德育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育原理开始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德国凯兴斯泰纳:《品格概念与品德教育》法国涂尔干:《道德教育论》——德育原理产生的标志美国杜威:《教育上的道德教育原理》涂尔干:《道德教育论》所有的教育都是道德教育。道德是理性,是善,也是义务。最基本的道德要素有三种:纪律、对社会群体的依恋以及自主。现代社会需要一种建立在理性之上的固有的道德,而社会的整合也是建立在社会义务与责任的道德编码的维持之上。合乎道德地培育儿童的方法,并不是以多么丰富的情感和多么坚定的信念向儿童重复灌输万世皆准的真理,而是使他理解他的国家和他的时代,使他感受到他的责任,把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他,从而让他准备好在他将要遇到的各项集体任务中发挥他的作用。中国:20世纪上半叶也有一批德育原理专著出现。如梁启超的《德育鉴》,姜琦的《德育原理》,吴俊升的《德育原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积极研究和探索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一面学习和借鉴前苏联的德育理论、德育经验,一面继承解放前的经验和总结建国后的新鲜经验,为建立中国的社会主义德育理论奠定了基础。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德育理论面临的新的研究课题。复习思考题1.简述《大学》所提出的学校德育体系的主要内容。2.如何理解“人”在古希腊德育思想中的地位。3.简述赫尔巴特关于教学与道德教育关系的思想。4.德育原理的对象与任务是什么5.如何理解德育问题,德育研究中应怎样才能正确发现德育问题。第一章德育的本质与功能问题:1.什么是德育,德育的概念与德育的本质的关系怎样2.德育有何功能3.如何理解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第一节德育的本质一、德育的概念(一)词源学和语义学的解释德:“徝”或“惪”。“‘惪’,外得于人,内得于己”;(《说文解字》)“内得于己,身心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德”的依据是“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德经》)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道德经》)朝闻道,夕死可矣。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道,可道,非常道。-专业资料分享-\n-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道:指普通的最高原则或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道”与“德”合用而成为合成词,则始于春秋战国时的诸子之说。“道德纯备,智惠甚明”〈《荀于正论》〉、“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苟子劝学》。荀况不仅将“道”和“德”连用,而且赋予了它明确的意义,即指人们在各种伦常关系中表现出的道德境界和道德品质,以及调节这些关系的原则和规范。“德”作为一个单纯词,后被合成词“道德”取而代之,两者的含义是相同的。育:《说文解字》说:“育,养子使作善也。”《段注》说:“不从子而从倒子,正谓不善者可使作善也。”《易蒙》上则说:“君子以果行育德,“育德”即“养德”,亦即涵养熏陶品德或培养品德。“德”的基本概念是指人们合乎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或规则的内在思想意识与外在行为的有机统一;“育”的基本内涵则是指人的品德的培养。(二)德育概念解析德育是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徳品质的教育(《辞海》809);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质;(南师大)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徳品质的教育;(中国大百科)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徳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王道俊)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质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徳教育。(教育大百科)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檀传宝)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和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鲁洁)(二)狭义与广义狭义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受教育者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育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活动。广义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受教育者的需要,有目的地培育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制、道德、个性心理品质等几方面素质的教育活动。二、德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德育的特殊矛盾是教育者以一定社会的道德去要求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原有思想品徳之间的矛盾。有目的地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三、道德与法律、品德的关系(一)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两者产生的时间和历史条件、表现的具体形式不同、实现方式和约束力、作用的范围不同。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分属制度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都是调整社会关系与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彼此渗透,相互补充。(二)道德与品德的关系-专业资料分享-\n-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早的意识形态之一,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它是指一定社会为了维持其稳定、保护共同利益、协调人际关系而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性或品行、操行等。是一种个体现象,它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是个人依据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个体品德的形成过程,同道德的形成过程不同。品德与道德有着相互依从的关系。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没有社会道德规范就难以评价个体的品德,而个体的品德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社会道德舆论、道德风尚产生重要的影响,成为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集中表现和反映时代特征。第二节德育的功能一、德育功能的概念(一)功能与德育功能功能是表示系统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范畴,是指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结构有机构成的系统在与特定的环境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德育功能指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是德育活动自身所具有的功效和能量,是德育的“应能”。德育功能分内部功能和外部功能(二)德育功能观德育功能观是指人们对德育功能的看法与观点。历史上,出现了一系列德育功能观。1.从德育社会性功能方面看:①立国之本的德育功能观。②无功能的德育功能观。③社会发展论的德育功能观。④社会冲突论的德育功能观。2.从德育个体性功能看:①德育的引发功能观。②德育的塑造功能观。③德育的自我生成观。④德育功能的外部控制论。⑤德育功能的内外结合论。3.辩证的德育功能观德育与社会发展德育与个体发展二、德育的主要功能(一)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社会性功能指德育对社会发展所能产生的客观作用,即是德育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①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培养合格公民。②传播和倡导为社会稳定与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意识、观念和舆论。1、德育的经济功能指学校德育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特定的思想道德素质,而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从层次上来看,德育的经济功能表现:-专业资料分享-\n-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宏观层次:通过德育形成一定经济文化、经济思想、经济道德,以此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微观层次:为培养劳动者主体意识、科技立国、全球观点、竞争意识、效益观念、时间观念及劳动积极性。从经济生活领域来看,德育的经济功能表现:(1)生产领域的功能:①直接影响劳动者的素质。②直接制约科学技术的发展。(2)经济形态领域的功能。①学校德育通过其政治功能对一定经济形态、经济制度发生间接、折射的作用;②通过劳动者、科学技术所产生的影响作用,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确保一种经济制度的推行;③通过形成符合一定的意识形态、经济道德以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经济形态。(3)对社会和个体的生活方式的作用。①引导人们的需要。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2、德育的政治功能德育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特定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来实现对政治发展的作用。(1)实现政治(阶级)关系的再生产①首先通过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实现政治角色的认同来实现。②通过培养学生自觉的阶级意识来实现。③通过对不同阶级阶层的融化、改造来实现。④还通过政治文化资源的分配来实现。(2)传播与发展社会政治意识①学校德育对政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功能。②学校德育对政治舆论的培育与引导功能。(3)引导政治行动①德育可以引导人们对政治目标作出正确的选择。②德育在培养社会成员的政治参与意识、政治活动能力方面发挥重要功能。3、德育的文化功能德育对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科学技术等等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结构所产生的客观结果的作用。(1)德育的文化维系功能:指德育具有使文化各要素发生协同作用,维持原有文化及其结构,保持文化的相对稳定性的功能。①德育通过对文化的继承来实现德育的文化维系功能。②德育通过对既定文化的控制来实现德育的文化维系功能。(2)德育的文化变异功能:指德育具有使社会文化改变其内容与结构,促其不断发展的功能。①德育在文化的深层变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物质层、制度层、思想层(内核是基本价值、基本观念)②德育通过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具有革新意识的人,促进文化的变迁。③通过德育,可以对外来异质文化进行汲取、改造,对本体文化进行改建和更新,避免在文化变迁中发生文化混乱现象,发挥在文化变迁中的自导性功能。4、德育的生态功能指德育在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中的独特作用。①引导人们走出“人类中心论”的误区,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观念。-专业资料分享-\n-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②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善与恶。使人在与自然交往时,从人类世代生存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出发,从对人类生存的根本利益出发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使生态学的准则成为一种行为规范。③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形成自然,保护环境的新风尚。(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指德育对受教育者个体发展所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包括三方面功能。1、德育的个体生存功能——提升个体生存质量。(1)个体思想品德的社会化是个体生存的基本条件,德育对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起着主导作用。(2)提高个体自我意识水平,增强个体自主能力。(3)获得社会所赋予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实现特定任务。2、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对个体品德结构发展所起的作用。(1)形成和发展个体品德内容结构。通过德育将价值真理、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内化为个体品德。德育具体发挥选择机制和协调机制。(2)形成和发展个体品德形式结构。品德形式包括个体道德认知、情感、信念、理想等,一般分为品德认知和态度两部分。(3)形成和发展个体品德能力结构。品德能力由认识能力、意向能力、控制能力和决策能力组成。3、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就是指德育能使个体实现某种精神需要和愿望,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到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1)德育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主要途径。(2)德育不断提高与完善人的致善能力,帮助人构建更善更美的外部世界。(3)德育通过不断发展与完善德性,使人体认与享受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4)德育逐渐形成受教育者的高尚人生意境,使其用审美的心态去审视人生,从中获得审美的愉悦。(三)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德育教育性功能,一是德育对个体发展的价值引导作用,二是德育作为子系统对智、体、美等诸育的作用。德育把教人做人作为总目标,同时,又在动机、方向上支持、促进智、体、美诸育的开展。三、德育个体性功能与社会性功能的关系(一)两种功能之间具有同构性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个体性功能的汇集,个体性功能又总是反映着社会性功能。2.二者发挥的机制互为前提。社会性功能的发挥要以个体性功能的实现为前提。德育的个体性功能的发挥又以社会性功能实现为前提。(二)两种功能的区别1.两种功能实现的领域不同。个体性功能体现者为学生个体,主要实现于个体自我关系的领域内,也即是个体内心态度的领域。表现为个体道德水平与境界的提高,主要标志为个体道德需要、动机的形成和发展,自我教育与修养能力的提高,满足个体自我完善化和理想化需要。社会性功能的体现者为社会整体,实现于社会关系领域内。表现为德育使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的社会意识与行为,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满足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需要。-专业资料分享-\n-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2.两种功能实现机制不同。个体性功能实现机制是以发展个体道德的主体意识而实现的。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在于使德育与个体的需要和发展相适应。实现这一功能的运行机制是客体的主体化,也即是在德育过程中要不断按照学生的需要、追求、理解水平,来调整外部的教育影响,使之内化到学生的主体意识之中。德育的社会性功能通过形成和发展社会群体合规范行为而实现。其实现的动力机制与约束机制在于学校德育与社会需要之适应。实现这一功能的运行机制是促使学生这一主体不断客体化,也即是以社会的道德要求、规范、准则同化学生的过程。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德育德育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德育的教育性功能2.什么是德育的经济功能、德育的政治功能、德育的文化功能,它们各自有哪些表现?3.德育个体性功能包括哪些方面,德育个体性功能的发挥应注意哪些问题?4.如何理解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5.如何理解德育个体性功能与社会性功能的关系?第二章德育目的问题:1.什么是德育目的?有人说:“制定德育目的是领导的事,与我们一般教师无关。”你的看法如何?2.有的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并未意识到什么“德育目的”。德育目的对德育活动究竟有什么作用?3.德育目标是怎样分类、分层的?4.如何理解我国的德育目标?第一节德育目的概述一、德育目的的概念广义:存在于人们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在接受德育后品德所产生的变化或结果的期待。狭义:国家对德育所要培养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德育目的与教育目的。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二、德育目的的特性历史性、国家性与民族性、阶级性、现实性与超前性二、德育目的的功能(一)导向功能是德育活动的方向,对各种类型的德育活动具有融合作用。指导着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开展,是各级各类德育目标的依据。指导着德育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二)激励功能是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能够调动教育者、受教育者开展德育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动机,促使受教育者克服困难,坚强意志,以为达到目的。(三)调控功能对学校中各种德育力量的调控。对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德育力量的调控。对德育活动过程偏离德育目标时的调控。(四)评价功能-专业资料分享-\n-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是德育活动效果评价的依据,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测评只能以德育目标为依据。是制定评价指标的基本依据,指导着整个评价活动,包括受教育者的互评和自评活动。第二节德育目的的制定一、社会依据(一)受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生产力要求德育培养与其相适应思想道德品质古代学校德育与现代学校德育。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的伦理道德要求。(二)受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制约利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权利用对教育资源的占有特权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要体现在当时社会基本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中稳定的、长期形成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要反映维护和发展一定社会、生活秩序所必须的制度、规范、准则。(三)受到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各国都有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都形成了各自特殊的利益关系。确定德育目标要从本国本民族的特点和利益出发,提出对公民的要求。二、人的依据(一)德育目的要反映人性人性包括自然性、社会性与精神性。人的精神性是指人的主观存在状态,是人“发展过程的理想归属”,主要包括人的精神活动的能动性、自我意识、价值定向性等。第二节德育目的的制定(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德育是从精神方面满足学生的需要的。满足、激发受教育者自我完善的需要。(三)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要以受教育者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前提。三、德育目的观德育目的观:指人们对教育所要培养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第三节德育目的的具体化德育目的的具体化就是将德育目的转化为具体的德育目标,包括德育目标的分类和德育目标的层次化、序列化。一、德育目标的分类概念:指遵照一定德育理论的指导,依据德育过程的要求,对德育目的或德育总目标的分解和划分。意义:(1)有利于构建完整的目标体系。(2)有利于德育过程的顺利开展。(3)有利于增强德育的有效性。-专业资料分享-\n-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3.分类依据按教育性质,普通学校的德育目标和各类专业学校的德育目标;按教育程度,小学的德育目标、中学的德育目标和大学的德育目标;按目标结构,思想教育目标、政治教育目标、法制教育目标、道德教育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等。按目标自身的构成成分,品德内容方面的目标、品德心理要素方面的目标和品德能力方面的目标等。按目标在不同教育活动中的要求:教学中的德育目标、社会活动中的德育目标、劳动中的德育目标、文体活动中的德育目标、课外活动中的德育目标等。按品德心理结构,道德认识目标、道德情感目标、道德意志目标、道德行为习惯目标等。美国学校德育目标:(1)社会正义:有教养的公民对于人类不平等的境遇会有很快的反应。(2)社会活动:有教养的公民能实行矫正不满意的情境。(3)社会了解:有教养的公民能寻求对于社会机构及社会过程之了解。(4)审慎的判断:有教养的公民能防御宣传。(5)容忍:有教养的公民能尊重各种不同之真诚的意见。(6)维护公共资源:有教养的公民能尊重国家的资源。(7)科学的社会应用;有教养的公民能促进科学的进步,以贡献一般的福利。(8)世界公民:有教养的公民应是世界社会中的一个合作的分子。(9)遵守法律:有教养的公民能尊重法律。(10)经济知识:有教养的公民应有经济。(11)政治责任:有教养的公民能接受其公民的义务。(12)笃信民主:有教养的公民对于民主的理想应有坚定的信念。二、德育目标的层次和序列1.概念德育目标的层次:指同一目标在不同级次学校班级的德育过程中,具有高低不同的要求,形成符合学校、班级实际的标准。德育目标的序列:指把同一目标中的不同层次,按其高低的不同要求,顺次形成一个承前启后的体系。层次和序列是密不可分的。层次是形成序列的要素,序列是层次的系统化。从层次的角度看:第一层次:德育目的或德育总目标第二层次:思想教育目标、政治教育目标、法纪教育目标和道德教育目标等是;第三层次:例如,思想教育目标中的人生观教育目标,政治教育目标的爱国主义教育目标、法制教育目标中的纪律教育目标、道德教育目标中的社会公德教育目标等。这一层次的德育目标是可以操作的具体的德育目标。中小学各个年级的德育活动,往往都是在第三层次德育目标的指导和要求下并为其实现而进行的。2.划分德育目标层次序列的依据(1)依据社会生活实践对不同年龄学生品德发展水平的不同要求(2)依据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与接受能力(3)依据目标自身内在的结构关系(4)依据德育过程的实际需要德育过程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具体活动过程。(5)依据教育时空客观环境和要求存在的一定序列性3.德育目标的序列化设计第四节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专业资料分享-\n-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一、我国德育目标的提出1982年颁发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6年颁发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1988年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以及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98年《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1)德育目标系列化2000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1月20日党中央下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2年9月250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德育目标分类化2002年颁布的新课程《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3)德育目标层次化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9月,中共中央、同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4月20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二、我国现阶段中小学德育目标主要包括思想教育目标、政治教育目标、道德教育目标、法制教育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同时,每个德育目标又包含若干个亚层次目标。(一)思想教育目标(二)政治教育目标(三)道德教育目标(四)法制教育目标(五)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三、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偏失(一)德育目标过于狭窄化(二)德育目标过度理想化(三)德育目标要求绝对化四、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现代构建(一)德育目标的观代趋向1.从社会本位走向主体本位。2.从依附个体走向独立人格。3.由模式化德育走向个性化德育。(二)德育目标体系的现代构建1.逻辑起点;培养道德选择力。2.基础目标:培养现代公民。3.理想目标:培养共产主义理想与信念。-专业资料分享-\n-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德育目的德育目的观德育目的的具体化二、确定德育目标的依据是什么?三、什么是德育目标的层次和序列,如何划分德育目标的层次和序列?四、分析我国德育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第三章德育过程问题:1.德育与德育过程是什么关系?德育过程与其他各育过程之间有什么关系?德育过程有哪些特点?2.德育过程是不是就是德育工作过程?3.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有什么关系?4.德育过程如何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5.德育过程中的活动与交往有什么特点?6.德育过程如何遵循受教育者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规律第一节德育过程概述一、德育过程的概念概念: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对年轻一代品德发展的要求以及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为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过程。把握四点:①对德育的动态研究。②目的性很强的活动过程③一种教育活动过程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交互作用2.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3.德育影响过程与环境影响过程4.德育过程与德育工作过程5.德育过程与其他各育过程①教育目标上的区别注意:智、体、美各育中也要进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并非专门组织的独立的德育过程。②各育所依据的规律不同注意: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有自己的特点,表现在:思想品德的发生、发展在时间上较迟。思想品德是心理活动的产物,其发展没有顶峰。思想品德具有社会价值意义。要求教育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具有作为学生表率的、能起示范作用的人格。二、德育过程的特点1.计划性与正面性学校德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德育价值的正面性和方式的正面性。2.复杂性与多端性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行为规范,不仅要掌握,还要落实到行动中。道德教育过程也具有多开端性。-专业资料分享-\n-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3.引导性与整合性德育的价值引导作用。各种要素的整合,尤其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第二节德育过程的规律德育过程的规律:德育活动固有的必然的本质联系或关系。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者提出的思想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一、教育者引导下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规律(一)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二)正确解决三种性质不同的矛盾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解决好知识、能力、思想三种性质的矛盾。(三)采取恰当措施,调节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1.主要是学校德育的要求同社会、家庭等对学生的影响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2.学校内部的行政领导人、教师、班主任、团队干部以及职工之间对学生的教育要求不一致或不连贯、不衔接而产生的矛盾。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发展是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道德活动的规律(一)活动和交往是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基础1.自觉或不自觉地从现实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形成品德2.在学校教育引导下,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进行学习、交往和生活,以形成品德。(二)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是一种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进行的,遵循德育目标的要求,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系统性和组织性。主要是德育实践中的活动和交往。遵循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三)教育者要合理组织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明确活动和交往的目的性。注意活动和交往的多样性。强调集体性和个别性的统一。发挥教育者的引导作用。三、受教育者知、情、意、行协调发展规律思想道德认知、思想道德情感、思想道德意志和思想道德行为是个体思想品德的内部心理结构的四个因素。(一)德育要有全面性,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二)德育具有多开端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德育要有针对性,对知情意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四、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能力的规律(一)学生是德育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学生自己发展个人思想品德的能力,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重要体现。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又是学生品德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标志。(二)德育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1.自我教育能力的构成。主要由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所构成。2.遵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发展规律。从“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到“他律”,再从“他律”发展到“自律”。第三节德育过程的组织-专业资料分享-\n-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一、德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德育过程的基本环节是指导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按事先科学安排的步骤,进行施教与受教的基本顺序和阶段,是整个德育过程展开与运行的一般时间模式。(一)德育准备(二)德育实施(三)德育评价二、德育过程组织的基本原则(一)正确处理教育与发展关系原则(二)注重德育影响环境建设原则(三)优化德育活动与交往原则(四)坚持教育与再教育、自我教育统一原则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德育过程自我教育能力二、简答题1.简述徳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2.简述德育过程组织运行的基本程序。3.简述德育过程中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4.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特点。五、分析论述题1.试论述德育过程教育者引导下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规律。2.试论述德育过程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的规律。第四章德育内容第一节德育内容概述一、德育内容的概念广义:是按照德育目标要求,或者说为了实现德育目标而用以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道德、心理方面的知识、理论、观点、准则和规范等。狭义:是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具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体系。在社会主义社会,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人们社会主义品德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制道德规范的总和。(一)德育内容的特点1.德育内容具有社会历史性(1)原始社会德育内容(2)古代学校德育内容(3)现代学校德育内容2.德育内容具有文化民族性(1)价值取向差别(2)存在方式的差别(3)呈示形式的差别(二)当代德育内容的发展趋势1.对“全球伦理”的确认2.对综合道德能力培养的共识-专业资料分享-\n-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3.道德教育内容结构上的共同理解二、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一)社会性质的决定作用(二)德育目的、目标及其序列化(三)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阶段性规律(四)德育过程观(五)一定社会时期的形势任务及学生品德的实际状况三、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1.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2.基本道德品质教育3.家庭美德教育4.集体主义教育5.爱国主义教育6.民主与法制教育7.信仰道德教育第二节德育课程一、德育课程的概念1.课程的概念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从育人目标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的路径。2.德育课程的概念德育课程是以培养人的思想品德为目标,由特定的思想道德知识和道德实践活动方式所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比较1.在教育目标与对目标的反映方面2.在对学习主体的尊重方面3.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内容的计划与安排方面4.在教育活动,尤其是学习活动的方式方面二、德育课程的类型(一)德育学科课程德育学科课程概念:指以专门介绍思想道德规范体系,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德育课程。处理好德育学科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的关系)(二)德育活动课程德育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德育课程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德育活动课是德育最关键、最重要的课程形式。活动性是德育活动课程的根本特征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1)贯彻主体性原则(2)德育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配合(3)德育活动课程与社会生活相统一-专业资料分享-\n-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三)德育隐性课程1.概念:广泛存在于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德育影响因素。2.特征(1)影响的间接性、潜隐性(2)范围的广阔性。广泛存在于学校课程、学校制度、校园文化中。(3)发生作用的无意识性3.功能(1)陶冶功能。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生作用时,是通过创设和利用学校中具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2)规范功能。学校的校园物质环境、精神文化环境,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上课纪律、作息时间等等,对学生有一种规范和约束的力量,使学生在无声无息中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适应学校的各种环境。(3)养成功能。学生在学校隐性德育课程课堂中逐渐形成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功能。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德育内容德育课程德育学科课程德育活动课程德育隐性课程2.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是什么,当代德育内容有什么发展趋势?3.我国义务教育德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第五章德育原则问题:1.什么是德育原则,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的关系是什么?2.如何贯彻德育的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德育的疏导原则、长善救失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集体中教育原则?第一节德育原则概述一、德育原则的概念1.德育原则: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以个体品德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为依据,概括了德育实践的宝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2.德育原则的意义徳育工作者理解、运用德育规律,掌握德育方法、技巧,提高德育艺术水平,使德育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德育工作者要正确选定德育的内容,有效选用德育的途径和方法,恰当地处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学生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德育问题,都应当依据和遵循德育原则。二、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从形式上看,德育规律是客观的;德育原则是主观的。德育原则是根据德育规律制定的,服从于德育目的的实现,是对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对德育规律的反映直接取决于对徳育规律的主观认识。根据一个德育规律可以提出几个德育原则,同一个德育原则又能反映几个德育规律的要求。从指导作用来看,徳育规律指导作用范围相对较广,对徳育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且更为抽象概括。德育原则的指导作用适用范围相对较窄,且较为具体。-专业资料分享-\n-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德育原则是徳育规律的反映,是德育规律的具体化;德育规律是德育原则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制定徳育原则的基本依据。三、制定德育原则的依据德育目的;德育规律;德育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德育实践经验,包括徳育实验等。第二节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一、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1.概念:指进行徳育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把思想政治观念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学习同参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提高道德思想境界与养成道徳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理论学习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由道德概念通向道德信念的通道是以行为和习惯为起点的,而这些行为和习惯则是充满深切情感并含有孩子对待他所做的事和他周围发生的事情的个人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二、疏导原则1.概念: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离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被称为循循善诱原则。2.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讲明道理、疏通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1.概念:指进行徳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任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徳。“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复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肄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王阳明)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信赖学生“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我们对个人所提出的要求,就表示出对个人的力量和能力方面的尊重;而在我们的尊重里,同时也表示出我们对个人的要求。”(马卡连柯)严格要求学生五、因材施教原则1.概念: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徳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专业资料分享-\n-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1.概念:指进行德育有赖于学生的社会交往、共同活动,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社会交往和集体活动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强大力量,这种舆论的力量,是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教育因素。”(马卡连柯)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1)教师要把集体当做教育的主体,先向集体提出要求,然后让集体再去要求、教育和帮助它的成员,通过集体教育个人。马卡连柯称这种方式为“平行教育影响”(2)在集体中教育,也要注意把学生个人当做主体,通过学生个人来影响集体。(3)通过学生参与的有教育价值的共同活动,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对集体负责、为集体争取荣誉的意识。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概念: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陣学生的品徳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有影响一致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致正确认识和发挥学校教有的引领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达到最佳状态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德育原则长善救失原则2.在德育实践中如何贯彻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如何贯彻德育的疏导原则、如何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如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如何贯彻在集体中教育原则?-专业资料分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