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00 KB
- 2022-07-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汽车造型设计的发展概述1、八个阶段:马车型、箱形、甲壳虫形、船形、鱼形、楔形、子弹头形、走向多元化2、轿车分类(8种):1普通乘用车:sedan2硬顶乘用车:hardtop3轻便乘用车:coupe4高级乘用车:limousine5敞篷乘用车:convertible6旅行乘用车:stationwagen7运动型乘用车:sportscar8运动型多用途车(SUV):sportsutilityvehicle9皮卡:pickup10家庭多用途车(MPV):multiplepurposevehicle3、硬顶轿车的特点:它与普通轿车相比,车身中柱无上部,门窗无框,侧窗前后连成一体,形成一条较长的透明带,显得车身轻巧、明快、活泼、动感较好;其余部分基本相同。这种车一般供旅游乘坐,其车身结构的特点是以前、后柱支撑顶盖,但实际结构刚性不如具有中柱的普通轿车好,安全性较差。由于门窗无框,因此密封性较差,只适宜在道路环境良好的地区使用。4、敞篷车造型的特点:中部没有顶盖,使全车高度明显降低,并且由于前中后三段连成一个连续的车裙部,从而呈现扁长的形状。5、客车分类(7种):长头客车、城市客车、长途客车、游览客车、轻型客车、铰接式客车、双层客车6、货车分类(10种):长头式货车、平头式货车、专用货车、轿货车、拖挂车、半拖车、自卸车、轻型货车、闭式轻型货车、封闭箱式货车第二章汽车造型设计的技术基础7、汽车布置形式:1、前置后驱:以动力性为主的货车为主2、前置前驱:强调低地板、结构紧凑、和操纵稳定性的轿车3、后置后驱:注重车厢内面积利用率和低地板的客车。优点:结构紧凑,没有沉重的传动轴,也没有复杂的前轮转向兼驱动机构。缺点:后轴负荷较大,在操控性方面较差4、全轮驱动:越野型车8、汽车承载类型:承载式车身、半承载式车身、非承载式车身9、汽车车身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驾驶员以及构成良好的空气动力学环境。10、车架:就是支撑车身的基础构件,一般称为底盘大梁架,发动机、变速器、转向器及车身部分都固定于其上。特点:它除了承受静载荷外还要承受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动载荷,因此车价必须要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保证汽车在正常行驶时受到各种应力而不会破坏和变形。11、车架分类:边梁式、钢管式。边梁式车架有两根长纵梁及若干根短横梁铆接或焊接成型,纵梁主要承负汽车车身弯曲载荷,一般采用具有较大抗弯曲强度的槽型钢梁。也有的采用钢管,但多用于轻型车架上。纵梁中部受力最大,因此设计者一般将纵梁中部的截面的高度加大,两端的截面高度逐渐减少,这样可使应力分布均匀,同时也减轻了重量。12、承载式车身特点:承载式车身在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性能优越,有较大的抗弯曲和抗扭转刚度,质量小,高度低,汽车质心低,装配简单,高速行驶稳定性较好,但由于道路负载会通过悬架装置直接传给车身本体,产生的噪声和震动相对较大。13、半承载式车身特点:车身与车架用螺钉连接、铆接或焊接等方法刚性地连接,是介于非承载式车身和承载式车身之间的车身结构。车身除了承受上述各项载荷外,还承担车架的部分载荷。车身对于车架有加固作用,优点是省去了车身底梁而减轻自重。14、车身应用:一般而言,承载式车身用着轿车上,现在一些客车也采用这种形式;非承载式车身用在货车、客车和越野车上。15、汽车整车尺寸(10个):车身总长度、最大宽度、高度、轴距、轮距、前悬、后悬、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影响汽车的机动性、操纵性、舒适性、平顺性、通过性)16、车身总长度:总长度是垂直与车辆纵向对称面,并分别抵靠在汽车前后最外端凸出部位的两垂面之间的距离,即沿着汽车前进方向,最前端到最后端的距离。总长度是对汽车的用途、功能影响最大的参数。因此以总长度来划分车身的等级是各国的惯例。按我国规定,汽车总长的极限尺寸是:载货汽车及整体式客车不大于12米,但铰接式客车不大于18米,半挂汽车不大于16.5米,全挂汽车不大于20米。(注意新国标)17、最大宽度:\n指平行于车辆纵向对称面,并分别抵靠在汽车两侧固定凸出部位的两平面之间的距离,即汽车最左端到最右端的距离。宽度主要决定并影响乘坐空间和灵活性。按我国规定:载货车、大客车、商务车等总宽的极限尺寸是不大于2.5米。1、高度:高度是车辆支承平面与车辆最高凸出部位相抵靠的水平面之间的距离,即从地面到汽车最到点的距离。车身高度直接影响车的重心、操控性和空间。我国规定汽车总高的极限尺寸是不大于4米,双层客车不大于4.2米。2、轴距:是通过车辆同一侧相邻两车轮的中点,并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两条垂线之间的距离,即汽车前轴中心到后轴中心的距离。轴距长短直接影响汽车长度和乘坐空间舒适性。长轴距使乘员的纵向空间增大,行驶时稳定性好,但转向灵活性下降。短轴距汽车车身长度短,转弯半径小,相对机动性就好。但轴距过短会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使其操纵性和稳定性能变差。3、轮距:轮距是车轮在地面上留下的轨迹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直接影响汽车的总宽、机动性以及横向稳定性。轮距增大,车厢内部空间宽度可以增加。在操控性方面,轮距越大,转向极限和横向稳定性也会提高,但是这也会使汽车的总宽相应增加,对汽车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不利。4、前悬:通过两前轮中心的垂面与抵靠在车辆最前端并垂直与车辆纵向对称面的垂面之间的距离,即汽车前轮中心到汽车最前端的水平距离。一般轿车前悬长不能太短,一方面考虑引擎安装,一方面容纳车架撞击缓冲结构;但前悬也不应过长,以确保坡路行驶时的通过性。5、后悬:通过车辆最后车轮轴线的垂面与抵靠在车辆最后端并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面的垂面之间的距离,即汽车后轮中心到汽车最后端的水平距离。后悬长度决定于车厢长度、轴距、轴荷分配情况。后悬不宜过长,否则离去角偏小,转弯也不灵活,还会影响到通过性。所以我国规定,客车及封闭式车厢的车辆后悬不得超过轴距的65%,其他车辆后悬不得超过轴距的55%。6、最小离地间隙:也称离地距,是地面到中间区域内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它不能太小,否则行驶时容易碰到凹凸不平的地面、石块及其他障碍物;但最小离地间隙也不能太大,车身的重心可能提高,从而影响到操控性和稳定性。一般轿车的最小离地间隙为130~200毫米,越野车大于200毫米,赛车安装了扰流板等车身部件,可以低至50毫米。7、汽车车身主要构件:发动机罩、顶盖、行李舱盖、翼子板、立柱、车门、挡风玻璃、车顶天窗、保险杠、进气格栅、车灯、后视镜、牌照板、排气管、侧裙、镀铬饰条、迎宾踏板、轮眉8、发动机罩:主要功能:保护发动机,覆盖发动机舱。结构:一般由外板和内板组成,中间夹以隔热材料,内板起到增强刚性的作用,其几何形状由厂家选取,基本上是骨架式。9、顶盖:遮风挡雨,使整车形成箱体结构,增加车身的刚性,提高汽车安全性能。10、行李舱盖:结构设计基本与发动机罩相同,但要设计助力装置,方便人们打开并提取物品。11、翼子板:前翼子板设计需考虑前轮转动及跳动的最大极限尺寸(车轮跳动图);后翼子板只需考虑车轮跳动空间12、立柱:一对A柱(前)B柱(中)C柱(后)(考虑车身刚度强度及驾驶员视线遮挡问题)13、车门:由门体、车门附件、内饰盖板组成。门体包括:车门内板、车门外板、车门窗框、车门加强横梁和车门加强板。车门附件:车门铰链、车门开度限位器、门锁机构及内外手柄、车门玻璃、玻璃升降机和密封条。内饰盖板包括固定板、芯板、内饰蒙皮和内扶手。车门分类:顺开式、逆开式、水平移动式、上掀式、折叠式14、保险杠:是汽车受到冲撞时,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塑料保险杠由外板、缓冲材料和横梁三部分组成。外板和缓冲材料由塑料制成,横梁用冷轧钢板冲压而成;外板和缓冲材料附着在横梁上,横梁与车架纵梁通过螺丝连接,可随时拆卸。塑料保险杠的材料主要是聚酯系和聚丙烯两类,采用注射成型而制造。15、车灯:照明、指示、警示装置。分为前后车灯,转向灯,车牌照明灯。前车灯成左右轴对称,包括照明灯、雾灯、行车灯、转向灯。前车灯由灯泡、反射镜和灯前玻璃罩(透镜和棱镜)组成。透镜和棱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所以灯罩通过折射,根据实际需要将光分散,使光均匀柔和的照亮汽车前进的道路和路边的景物,同时这种散光灯罩还能使一部分光向上折射,以便照明路标和里程碑。\n后车灯成左右轴对称,包括刹车灯、转向灯、倒车灯、反光条。1、后视镜:主要功能(安全部件):反映汽车后部、侧方和下方的情况。视界三要素:驾驶者眼睛与后视镜的距离、后视镜的尺寸大小、后视镜的曲率半径。后视镜的设计需考虑空气动力学要求,some增加了自动调节角度、自动除水、除霜、除雾以及自动洗涤功能。2、进气格珊:对散热器的气流进行导流和整流,保证散热效果。进气格珊造型设计注意几点:1进气格珊本身以及汽车前脸的形状2进气格珊前部空气的流动和散热器的散热效果3进气格珊的制造工艺4发动机罩前部的撞锁和保险钩的结构形式以及其开启方式。3、挡风玻璃:前后挡风玻璃、侧窗玻璃。轿车采用曲面玻璃(空气动力学:减少涡流紊流,平滑过渡,浑然一体;有较高强度)4、镀铬饰条作用:1强调汽车的动感2使汽车整个形体的明暗布局更加合理3纠正汽车比例不匀称的感觉4掩盖汽车上某些不美观的缝隙5作为两种色彩的分界,在色彩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6作压条用5、轮眉:一般装在轮毂外的翼子板上起着装饰和挡泥作用。出于空气动力学考虑,还有减少阻力作用。6、副仪表盘系统按其与仪表台的连接过渡方式分为:流线型连贯型独立型7、仪表板:配有行驶里程表车速里程表发动机转速表燃油表以及警告灯等信号指示灯。8、排挡杆:负责传输引擎动力9、手刹:原理是控制后轮制动10、扶手箱/肘靠:分为旋转型和滑动型11、安全气囊工作原理:在发生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迅速在乘员和汽车内部构件之间插入一个充有气体的气囊,让乘员“扑”在气囊上,通过气囊上的排气节流阻力吸收乘员的动能,使猛烈的第二次碰撞得以减缓,以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12、出风口:调节空调风流方向。包括前导风叶片、后导风叶片、出风口座、旋钮开关总成。13、人机界面设计准则:1基于人体感官的界面设计2基于人体形态的界面设计3基于力特性的界面设计4基于人脑特性的界面设计14、百分位:是人机工程学中表示人体的某项数据在使用对象中有百分之几的人使用有第5、50、95百分位15、汽车H点装置:包括设计工具(HPD)和测量工具(HPM)。美国:95%百分位;欧洲:50%百分位;日本:50%百分位。我国要求与日本相同。16、H点二维人体模板:1:1、1:5、1:10。常用的人体设计模板还有德国工业标准DIN33408定义的KielerPuppe人体设计模板17、人坐在座椅上最舒适的姿势:臀部离开背略向前移动,上体胸肩部位与大腿下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15度。18、显示分类:1、按信息传递方向:视觉传递、听觉传递、触觉传递。2、按工作状态参数的显示方式:定性显示、定量显示与警戒显示。19、仪表的设计:模拟显示中的指针运动式仪表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易于显示信号的变化趋势,易于判断信号值约定值之差。常用仪表盘的形状有圆形,半圆形,直线形,扇形。刻度设计三个尺寸:长度、宽度、刻度线间距。20、仪表设计注意事项:1、刻度分度不得小于实际需要的读书精度,读数一般不应有系数相乘,数字应标于刻度的上方或周围2、指针不得遮挡刻度,应尽量接近刻度,且与刻度处于同一平面上防止视差3、文字符号的设计应简单醒目,形象符号和几何标志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准确度和辨认速率。21、仪表布局设计:仪表位置、仪表排列、最佳认读区域。22、信号灯设计色彩要求:红色代表警告、禁止或不安全;黄色代表提醒、注意;绿色代表正常运行。23、操纵装置(会考简答题):分类:小操纵力:按键、旋钮开关、旋钮;大操纵力:手轮、操纵杆、油门、足踏器。设计原则:应符合人体生理结构功能;应容易定位和抓握;操纵装置之间的距离应适应人体尺寸及控制活动要求;装置应有一定阻力和行程以防止误操作。按键:\n单工位和双工位形式,按键可采用顶面下凹。旋钮:连续旋钮(精密控制)和定位旋钮(有明确反馈接触信号)。控制杆:多控制位控制杆应设定位槽口,如手动挡汽车换挡把手。足踏器:直动式(油门踏板和制动踏板)、摆动式(老式缝纫机)、回转式(自行车摩托车)。1、空气动力学四个发展阶段:基本形状化造型阶段、流线型化造型阶段、车身细部优化阶段、汽车造型的整体优化阶段。2、车头设计原则:尽可能接近流线形状,并获得最小的车头正面投影面积3、发动机罩与挡风玻璃设计:发动机罩与挡风玻璃夹角30度最佳。4、车顶造型设计:车顶设计成上鼓曲面。需满足车内空间要求和空气动力学要求。车顶尾部设计成鸭尾:防止形成尾涡5、车尾扰流板:减少车辆尾部的气动升力6、汽车造型发展趋势:1、智能化电子化2、艺术化、多样化、个性化3、新能源汽车4、功能多样化7、钢板:车身的主要材料。车身零件用薄钢板(厚度小于4mm),覆盖件用钢板为0.6~1mm,用于结构件、加强板、支架等零件为1~2mm。车身用钢板要求:良好冲压性能和焊接性能,防锈防蚀并有良好表面质量。钢板零件可冲压成型。8、铝合金:可用于制造车身零部件9、玻璃:要求:有良好视野;有高度安全性(强度)10、汽车用内饰塑料的发展趋势:开发复合型材料;以聚丙烯塑料为主;向安全性方面发展;材料通用性;车身内饰空间的环境保护;低成本材料方案。11、喷涂材料:具有防腐性能的底漆、为面漆提供平滑表面的中间层涂料、面漆第三章汽车造型设计的程序12、产品开发规划:车型定位决策、可行性分析、编写产品设计任务书13、汽车造型前期:明确造型项目任务、工作场所及造型人员的组织与配备、信息收集和资料准备14、总布置设计:总体布置+车身总布置设计(汽车配套图:三视图)人体尺寸范围大多采用50%女性值到95%男性值15、方案效果图:1、构思草图2、展示效果图3、方案评审图16、比例模型:1:4或1:5比例模型是最后选型评审的重要依据第四章汽车造型设计方案创意方法17、汽车设计草图:分类1、记录性草图2、思考性草图绘制方法:1、正侧视图2、透视图(45度、30~60度)3、细化设计草图(标准单车构图、满充式构图、经典的双车搭配构图)18、效果图:(分类:方案效果图、展示效果图、三视效果图)绘图理论基础:正确的透视、视角的选择(30度表现车身侧面、60度前后脸、45度兼顾侧面前后面)、色彩的应用(色相、明度、纯度)、质感的表现第五章汽车造型设计的美学特征19、汽车造型设计美的形式法则:统一与变化、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车长和轴距壁纸接近黄金比例,约1.618~1.732)20、汽车设计的色彩美基本原则:1、符合美学法则的原则2、功能原则3、人-机-环境原则4、工艺性原则5、符合时代的审美原则6、企业形象原则21、色彩的共性心理规律:车身色彩应与每个人的需求相配合。1、色彩的冷暖感2、色彩的轻重感3、色彩的软硬感4、色彩的强弱感5、色彩的兴奋感与沉静感6、色彩的膨胀感与收缩感7、色彩的前进感与后退感第六章汽车造型的未来演变趋势22、未来的气动造型应满足以下几点:1、最佳气动性能的车身外形只能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部分实验得出2、车身所受的气动纵倾力矩和气动横摆力矩理论上为零3、车身所受的气动升力理论上为略小于零4、减小气动阻力虽然不再是主要目标,但气动刚力系数不应大于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