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培训复习资料 4页

  • 42.00 KB
  • 2022-07-30 发布

消防培训复习资料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消防培训复习资料一.火灾预防(一)燃烧常识1.燃烧条件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2)助燃剂。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为助燃剂。(3)着火源。供给可燃物与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2.燃烧过程(1)气体物质燃烧气体燃烧分为扩散燃烧和动力燃烧两种形式。扩散燃烧是指可燃烧气体与空气边混合边燃烧。动力燃烧是指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在燃烧之前就已经混合,遇到着火源立即爆炸。(2)爆炸爆炸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由于热作用,液化变为气体或蒸气,使体积膨胀,压力急剧增高,大大超过容器本身的极限强度而发生的爆炸。化学性爆炸。物质人一种状态迅速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伴有巨大的声响。可直接造成火灾。3.燃烧的产物指物质在燃烧时生成的气体蒸气和固体物质。燃烧的产物在火场上给灭火和逃生带来的影响。(1)各种不同物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氯化氢、等多种有毒气体,会引起人员中毒、窒息。(2)燃烧产物中的烟气,包括水蒸气,载有大量的热,人在这种高温、湿热的环境中极易被烫伤。(3)燃烧产生大量烟雾,能见度大大降低。使人辨不清方向,会给灭火、疏散、逃生带来极大的困难。(4)不完全燃烧产物中的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能继续燃烧或发生爆炸;燃烧的产物有很高的热能,会因对流或热辐射引起新的火点,甚至引起火场可燃物迅速轰燃。成为火势发展、蔓延的因素。(二)预防措施1.贯彻国家消防工作“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总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2.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树立员工高度的消防安全意识,全员防火。3.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定期检查,及时整改消防隐患。4.严格遵守国家消防法律、法规、酒店消防安全制度,绝不违章、违规操作。\n(三)酒店防火具体规定:1.酒店所有电气设备的安装及线路敷设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2.酒店运行、维修、消防控制室工作人员须持证上岗,严禁违规、违章操作。3.酒店范围内除餐厅、厨房、锅炉房按规章要求动火外,任何部门、单位、个人不得私自动火(含明火、电焊、气焊等),如因工作需要火的必须报保安部,经保安部批准签发《动火证》派专人到现场监护后才能动火。任何时候,任何形式动火时必须有专人现场监护。4.酒店范围内任何人不得私拉乱接电源,如因工作需要接临时电源必须由工程部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工作需要除外任何人不得私自使用电热器具。5.任何人不得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酒店大楼,如因工作需要,交保安部保管;任何人不得私自在酒店范围内燃放烟花、鞭炮、焰火(含冷焰火),如因工作需要燃放,必须报保安部,由保安部派专人现场监护后才能燃放。6.禁止使用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或故障的设备。二.火灾处理(一)灭火方法灭火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隔离法。将火源处或周围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如防火墙、防火道、破拆。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如用泡沫、灭火毯灭火。3.冷却法。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于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如用水灭火。4.抑制法。用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使燃烧过程产生的游离基消失。使燃烧反应停止,如干粉、卤代烷灭火。(二)器材使用1.干粉灭火器使用手提式步骤:拔掉保险销;提起灭火器一手压下压把一手握住喷嘴根部;朝顺风方向距燃烧物5米处左右对准火焰根部喷射。推车式(见图片)步骤:将灭火器推至距燃烧物约10米处;一人迅速展开软管并握紧喷枪头对准燃烧物做好喷射准备;另一人拔掉保险销开启灭火器;距燃烧物8米处左右对燃烧最猛烈处左右扫射,根据火情调整位置,将火彻底将火扑灭。2.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步骤:拔掉保险销;提起灭火器右手压下压把同时左手握住喷射喇叭筒距离燃烧物5米处左右对准火源喷射(尽量接近火源,动作迅速)。注意事项:不要触摸喷管,以防冻伤;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8.5%时,人会呼吸困难血压增高;含量达到20—30%时,呼吸衰弱,严重的可以窒息死亡。3.灭火毯使用(主要用于扑救油锅起火)步骤:打开灭火毯、两手同时提起灭火毯一条边沿(手心向上,以防烧伤)展开,朝前方着火油锅扑盖,然后用勺子或其他物件对未严实部位压严实使火窒息而灭。4.自救呼吸器使用\n步骤:打开包装盒;拆开包装袋取出呼器;拔掉过滤罐内、外橡胶塞;将呼吸器套在头上;向头后方拉紧红头带;调整好眼窗;迅速逃离火场。(三)火灾处理1.初起火灾处理(1)发生初起火灾时务必保持冷静,头脑清醒。(2)取就近灭火器材进行扑灭。然后报酒店消防中心。2.初起火灾不能控制时的处理立即向酒店消防中心报警报警方式一:电话报警(酒店火警电话:8119、0731-5388119);报警方式二:砸碎就近墙上手动破玻;报警方式三:直接告知当班保安员。(四)疏散1.向消防中心报警后迅速开展疏散工作,迅速疏散着火部位附近房间的客人从安全通道逃离大楼。2.在工作中当听到消防中心广播疏散的信息时,所有现场人员保持镇静,管理人员迅速组织现场工作人员分组对所管辖区域客人进行安全疏散、搜索、转移。各组分别带领客人有序从安全通道逃离大楼;迅速对所管辖区域进行地毯式搜索,绝不漏掉任何一个房间、通道和角落;迅速将贵重物品转移至安全地点。(五)火场逃生与自救当自己完全丧失火灾扑救和疏散能力时迅速逃生与自救。步骤:1.保持镇静。2.选择自救防护器材或物品(如自救呼吸器或毛巾泡上肥皂水),做好逃生准备(必要时用凉水将全身淋湿或用被单等用凉水泡湿,防止身体直接与火接触)。3.选择安全路线弯腰或爬行必要时匍匐前进,迅速逃离火灾现场。如被大火围困不能顺利逃生时采取以下措施(限低楼层):1.利用管道或绳索从窗户或阳台滑下。2.如无上述条件,在大火逼近直接威胁到生生命的情况下,三层以下从窗户或阳台向楼下空旷处携下席梦思床垫、被子等柔软物,然后对准柔软物跳下(务必头朝上,两脚朝下,尽量利用脚、腿缓冲落地时的撞击力)。3.如无以上条件时采取暂时避难措施,等待救援。挥动一切显眼的物品向窗外大声呼救。逃生自救时充分利用以下条件:安全通道、消防电梯、避难层、阳台、窗户、外墙管道、空调架、缓降器、绳索、窗帘、席梦思床垫、床单、被套、毛巾、自来水、肥皂等各种能利用的设施、设备、器材、物品。注意事项:1.禁止乘普通电梯。2.不得轻易跳楼(三层以上禁止跳楼)。3.不得贪财。4.防止爆炸。5.防止坍塌。6.防止中毒。7.防止踩踏。\n火烧伤临时处理1.用自来水等清水充分冷却烧伤部位。 2.解脱衣服,与皮肤粘连时剪去未粘连部分。 3.迅速送医院治疗。《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8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8年10月28日(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通过,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第二十一条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第二十七条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维护保养、检测,必须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防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第四十四条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