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复习资料 10页

  • 495.51 KB
  • 2022-07-30 发布

海洋地质复习资料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海洋地质调查技术和研究方法调查研究主要方法(大题或不考):海洋地质调查是海洋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海洋地质条件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海洋地质调查技术汇集了各学科领域的高新技术成果,包括海上定位、海底观测、海底取样、海底地形声学探测、海底地球物理探测、海洋遥感等方面。海洋地质调查运载工具有调查船、观测浮标、潜水器、水下居住实验室和飞行器等。其中海洋调查船是海洋调查的最基本的运载工具。现代化调查船有三套自动化系统:导航系统、机舱操纵系统、调查资料获取与处理系统。海洋调查船是海洋调查最基本的运载工具,是专门用做海洋科学调查的船舶。现代调查船有三套自动化系统:导航系统、机舱操纵控制系统、调查资料获取与处理系统调查技术方法可以分为海洋地球物理调查、海洋地质调查、海洋地球化学、海洋水文调查等几大方面。声学探测和海底形貌测绘水深测量是一项基本的海洋测量,水深值的大小与固体地球的地质和长期行为密切相关,对水体和海底的各种自然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声学方法是水深和海底地形测量的基本方法回声探测通过声脉冲的发射和接收之间的时间行程记录(双程记录),通过声波在水中速度的校准(通常采用1460m/s)和潮差改正,可获得连续的海底地形剖面。按测网进行测量,可编制成水深图。当遇到陡峭的海底斜坡时,回声通常来自波束到达范围内离声源最近的斜坡上某个点而不是正下方的海底,造成错误的记录。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窄射束回声探测仪可避免这一现象旁侧扫描声纳(side-scansoner)技术于20世纪60年代发明并应用于海底形态测量,是识别海底地形的重要手段。它的工作原理与回声探测仪基本相同。传感器拖鱼拖航在调查船后,通过电缆与船上多频记录仪连接。高频声波脉冲用狭窄波束以一定周期从拖鱼发射,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扫描,这称为旁侧扫描。当声波接触到不同粗糙程度的海底时反射回来并被传感器接收传输到记录器,用图解记录下声波强度与消逝时间的关系,以灰度表示的声纳图像实际是声谱图。海底突起部分朝向传感器的一面表现为暗色,它的背面是声学阴影区,表现为白色。形成的海底地形俯瞰图有如晕染法表示的地势图,与一幅幅航空照片极其类似。只不过航空照片是反射光记录,而旁侧扫描声纳是反射声波记录。多波束测深多波束测深仪由探头、处理机和工作站3部分组成。安装于船底水中的探头向海底发射数百束窄波波束,发射波束与测线方向垂直呈扇形分布,当声波到达海底时产生反射,由探头上的接收传感器接收后,通过电缆将底形和沉积物信息传输到处理机多波束测深是一种阵列测深系统(ArraySoundingSystem),它可从大量接收和记录的旁侧信号中推算航线轨迹以外的区域深度,深度数据和图件可随走航实时显示并打印。多波束信息利用还可以从测深拓展到振幅、旁侧扫描声纳信息处理,以反映海底表面性质等方面。使用多波束测深仪可在测线两侧7倍于水深范围内进行全面盖扫描测量。测量精度中心部分可达到水深的0.2%,边缘部分可达到0.5\n%。通过变换声波发射频率,测量范围可从数米至数千米。由于扫描测量的宽度取决于水深,因此在进行全覆盖测绘时,测线是沿等深线配置。多波束测深可分分别应用于深海、浅海和极浅海。海洋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探海洋地震勘探地震法广泛应用于海底构造研究。它的工作原理与声学探测非常相似,基本设备包括能够发射强烈能量波形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主要根据地震波体波中压缩波(P)和剪切波(S)在速度上的差异和在传播介质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差异鉴别研究对象的物性和结构。地震波的接收是通过检波器来实现的海底岩石和沉积物在性质上的差异可通过地震波的折射和反射表现出来浅地层剖面测量是浅层地层探测的连续的地震发射剖面法。与回声测深工作原理相似,但它是用低频脉冲代替高频脉冲。低频脉冲在穿透海底沉积层时衰减较少,沉积层之间密度变化的界面将部分声波反射回来,形成的反射界面被记录下来。众多的反射面显示了下伏地层的构造,形成了浅地层剖面。根据这些剖面可判断沉积层在剖面上的分布及特征。旁侧扫描声呐与浅地层剖面联合应用,可获得海底浅部的三维图象。浅地层剖面测量以图解方式记录地层剖面,他是模拟图象记录。由于记录系统所显示的测量数据与时间相关,而且纵横比例尺不同,所以剖面图有一定的失真。剖面记录的反射界面是物性差异界面,在多数情况下与岩性界线相吻合。海洋磁法探测对于海域的地磁场调查分为航空磁测和海洋磁测两大类。海磁测量是应用核子旋进磁力仪和磁力梯度仪进行海上拖曳测量。近年来磁测设备不断更新,测量精度不断提高。投放海底的海底磁力仪(OBS).可记录天然磁场的变化,特别是磁暴资料,用以反演深部地壳及岩石圈的深部界面。船舷三分量磁力仪(STCM)应用于海洋调查,可走航式连续测量磁场的三分量变化海洋重力勘探海洋重力测量是一种低成本的普查方法,广泛用来探查大陆架油气资源,适用于研究区域构造,沉积盆地和大断层走向。但分辨率低,不能解释小构造。特点海洋重力测量可在海区上空、水面和海底进行,定点观测,或走航测量。进行相对、绝对重力测量的仪器统称为重力仪,前者测重力场强度增量,后者测重力场强度。按照测量项目有测绝对重力值的海洋震摆仪和测强度增量的超导重力仪,按测量方式和范围将重力仪划分为陆地重力仪、航空重力仪、海底重力仪、测井重力仪。数据记录现在已经发展为连续模拟记录以及数字磁带记录,并同时进行各项改正计算和数据处理。海洋重力测量的仪器海洋热流勘探目前的技术水平尚不能直接测量热流量的大小,一般是通过分别测量热导率和地温梯度的方法,然后根据公式计算获得的热流值。目前,应用海底热流计(HFB)进行海底热流调查,全球已积累了10000多个数据,对于发展海底构造理论起了重要作用。海洋大地电磁勘探利用特定地质体电学性质(电阻或电导)与周边物质的差异,应用海底电磁仪(OBEM)长时间沉放海底,同时记录天然地电场和电磁场的变化,用以探讨和计算岩石圈深部结构和海底构造。我国陆地上已积累了丰富的电磁测深资料,而在海洋中类似的研究工作刚刚开始海洋地球化学勘探\n一、海洋岩石圈与板块运动(一)地形地貌:概念、特征(名词解释一个5分)1、大陆架:在海岸附近低潮线和大约200米等深线之间是一个台地,称为大陆架。它通常可视为大陆区域向海面下的自然延伸,构造上属于大陆的一部分。大陆架以低于1’的角度向海缓缓倾斜,虽然总体平坦,仍然分布有沉没的河谷、阶地、潮道、砂坝、浅滩等。大陆架在各大陆岸线外的分布宽窄不一。2、大陆坡:大陆架边缘的向海斜坡非常陡峭,坡度的变化通常在2°到5°间,可迅速从200m左右的水深急剧下降到3500m的位置。在有些特别区域,坡度可达30°-40°。下切的海底峡谷是大陆坡特有的地貌单元,可将陆源沉积物通过峡谷输送到海洋深部。3、大陆裙:由大陆坡麓向大洋底延伸的沉积扇构成。沉积物厚度通常超过4km,平均坡度0.1°-0.6°,表面起伏不大。大陆裙向海洋方向逐渐减薄,最终过渡为深海平原。从大陆架到大陆坡,构成一个完整的大陆边缘体系,但它通常只发育于被动大陆边缘。在活动大陆边缘,也存在狭窄的陆架和陡峻的陆(岛)坡,4、海沟:分布于洋盆边缘的海底狭长凹地,通常接近和平行于海岸展布,是海洋最深的地带。其深度通常在6000m以下,在太平洋地区最深点超过10000m的海沟有6条。海沟的“V”字形断面一般是不对称的,陆侧通常较陡(6°-15°),而洋侧较缓(1°-4°)。5、岛弧:与海沟伴生的弧形岛屿或岛链,多发育在沟-弧共轭体系的靠陆一侧,是分隔大洋盆地与边缘海盆地的重要构造地貌。岛弧有陆弧和洋弧之分,大多向外洋凸出。岛弧和海沟通常相伴而生,它们将部分水域与大洋隔离,构成边缘海盆。边缘海盆在西太平洋地区最为发育。6、深海平原:整个洋底大约有2/3位于3500-5500m深度之间,形成一个波状起伏的广大区域,其表面覆盖着各种远洋沉积物,尤其是钙质和硅质软泥以及远洋粘土,统称深海平原。平原附近有时存在蜿蜒的无震海岭和宽阔的洋底高原,有时则有孤立的火山山峰突兀于平原之上(称为海山),露出水面的海山可称洋岛。海山经过侵蚀作用下沉至水面以下则成为平顶海山(guyot)。7、大洋中脊:又称中央海岭,是指贯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它全长6.5×104km,顶部水深大都在2~3km,高出盆底1~3km,有的露出海面成为岛屿,宽数百至数千千米不等,是世界上规模最巨大的环球山系。(二)板块运动:威尔逊旋回(重点,状态和实例)(大洋从形成到终结的发展史)胚胎阶段——东非裂谷摇篮阶段——红海青壮阶段——大西洋衰落阶段——太平洋残留阶段——地中海消亡阶段——喜马拉雅山\n(三)大陆边缘基本类型和地质构造特征(很重要)主动的、被动的、主动的又分什么、被动的又分什么大陆边缘分为两种:被动大陆边缘(大西洋型)和主动大陆边缘(太平洋型)构造地质特征:被动大陆边缘:1有很少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并且在相同的岩石板块上形成陆壳向洋壳的过渡。2被动大陆边缘一般都很宽。主动大陆边缘:1构造活动频繁,经常有地震和火山活动。2经常和板块汇聚和洋壳向陆壳的消减有关。3活动大陆边缘是板块边界,并且通常很窄。(四)地震的形成、划分、概念(分析题)什么是地震、发生在哪儿、发生的原因按震源深度分为浅源、中源和深源三类。1、浅源地震0~70km,分布最广,占地震总数72.5%,其中大部分的震源深度在30km以内。浅源地震大多分布于岛弧外缘,深海沟内侧和大陆弧状山脉的沿海部分。2、中源地震70~300km,占地震总数的23.5%。3、深源地震300~720km,较少,只占地震总数4%。目前已知最大发震深度720km。我国绝大多数地震是浅源地震,中源及深源地震仅见于西南的喜马拉雅山及东北的延边、鸡西等地。浅源地震成因: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运动是浅源地震的动力来源。全球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界上。中深源地震成因:当冷的刚性岩石圈大洋板块沿海沟向下俯冲时,由于其下插速度较大,深部物质来不及对它马上加热、同化,因此这种刚性的下插板块常可到达很深的地方仍保持较强的弹性或脆性。在俯冲产生的机械力的作用下,俯冲板块内部发生断裂和变形,便可以产生中、深源地震。\n一、海洋地层与古海洋学(一)海洋地层学和陆地地层学的区别(海洋地层学的特殊性)海洋地层研究特点的二元性:深海(大洋)地层与陆区存在若干明显区别;浅海地层介于深海地层与陆区地层之间深海地层以中新生代为主要研究对象深海地层沉积类型较少,沉积过程相对简单,难以进行横向追索,代表性地域名称稀少,岩性单位和钻孔顺序通常仅用编号深海地层连续性较好微体古生物和连续的复合的生物记录在深海地层学研究中作用突出深海地层可以达到很高的分辨率多种技术方法和对沉积记录形成条件的较好了解使地层的划分对比拥有更恰当确切的标准浅海地层常是大陆地层的延伸(二)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岩石地层学什么是?怎么回事?1、岩石地层学岩石地层单位是由岩性、岩相或变质程度均一的岩石构成的三度空间岩层体。岩石地层单位是客观的物质单位。这些单位必须建立在岩石特征在纵、横两个方向具体延展基础之上,而不考虑其年龄。岩石地层单位通常分为四级:群(group)、组(formation)、段(member)和层(bed)。其中组是最基本的单位。岩石地层单位的穿时性地震反射剖面是探测海底地层的常用有效手段,该项技术可在较广阔的海域内依据岩层物性划分出若干单元,即建立起初步的岩性地层序列岩石序列在垂向和横向上存在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沉积环境的变化。岩性地层学的目的是描述这些变化,并把它们系统地编排在不同的地层单位内在深海地区,相应于构造条件、生物生产力、陆源输入及其他因素的变化,会出现许多连续性的横向和垂向变化,它们指示伴随海底扩张及其他类型的构造运动所发生的沉积作用。然而,地层单位以观察到的物理性质来划分,并不以对其成因解释进行确定。洋底扩张与沉积序列:洋壳——钙质沉积——蛋白石——红粘土\n远洋沉积序列硅钙泥质组合与构造-环境条件的变化存在密切关联,但是地层学研究更加关注的是单元的划分与对比,并不一定要求成因解释。然而,本例能够很好地说明地层的穿时性:岩性或岩性组合大体一致的岩石地层单位,在不同地点具有不同地质年龄的现象岩石物性与形成环境存在密切关联:东北印度洋“扇区”与“岭区”间物源差别极大,且表现出向北受陆源物质输入影响更大的共同趋向沉积物灰度(或色度)也是建立岩性单位的重要指标特殊的岩性单元有时是可以对比的标志层,具有等时性2、生物地层学生物地层单位是以含有相同的化石内容和分布为特征,并与邻层化石有别的三度空间岩层体。生物界的演化无论就其总体和一个门类来看,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不可能出现真正的重复。这个演化过程由缓慢的量变和急速的质变交替出现,就形成了生物演化阶段性。同时,由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有较大的宽容度,并具有多种方式的迁移能力,在同一个地史时期生物界的总面貌大体具有全球的一致性。反映地质时代较为“灵敏”和精确的化石为正年代化石,在划分时间地层单位中起主导作用。有些类别的化石延续时间较长,或空间分布的局限性较大,它们对时间地层单位的划分只起辅助作用,这类化石称副年代化石。生物地层学的目的是根据各种化石特征把岩石序列划分成单位并进行对比。浮游微体化石因其多样性、丰度高、演化迅速、分布广泛而成为海洋生物地层研究的主要对象和生物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首选依据。生物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单位:依据生物化石的时空分布,研究地层形成发育的规律和确定地层的相对时代年代地层与地质年代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生物地层研究所凭借的主要理念是:1.化石顺序律,2.进化不可逆法则,3.生物进化阶段性,4.地质同时性,5.进化速率,6.先驱和孑遗,7.生物相“带”(zone)是生物地层的基本单位,但不分等级。根据所含化石的组合特征,可分出组合带、延限带、顶峰带、间隔带等类型组合带:以某一地层中化石组合内容为特征,并据生物的变化规定它的界面。一个组合带可以根据该地层中所有各种化石类型,也可根据某一类化石而定延限带:以某一化石种、属或其他分类等级在地质年代中的延续时限作为生物带的范围,其界面由化石的出现和消失确定顶峰带以某类化石最繁盛为特征,不考虑共生和延续限的地层单元,其界面多少有随意性间隔带上下两个明显的生物地层带间:下带顶面与上带底面之间的地层单位,不含特别明显的生物组合。完全缺失化石的地层称哑间隔带性指那些演化速度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利用标准化石不仅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也可以用于地层的年代对比。生物地层学的目的是根据各种化石特征把岩层划分成各个单位并进行对比。生物地层学在海洋地质研究中较陆地地质有更大的价值。这是因为:(1)海洋沉积物中包含大量的微体化石,使生物地层记录相对完备;(2)海洋沉积记录较为连续,可以沿剖面发现生物演化细节及其反映的环境变迁、物种变化和丰度波动等基本特征。\n浮游微体化石因其多样性、丰度高、演化迅速、分布广泛而在海洋地层的划分对比中发挥关键作用。海洋中大部分浮游及底栖生物只有软体部分,无法保存为地质记录。海洋地质学家仅对那些具有硬体部分、能够保存为化石的微体生物抱有兴趣。这些生物是有孔虫、超微化石、翼足类、介形虫、放射虫、硅藻、沟鞭藻浮游有孔虫通常生活在200m以上的透光带中,分属抱球虫和圆辐虫两个科,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但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具有更高的分异度和丰度浮游有孔虫形成于中侏罗世有孔虫是有壳的海洋原生动物,包括底栖、浮游两大类,通常个体在50-400μm间。绝大部分有孔虫的壳体由方解石构成。有孔虫都是海生的,部分有孔虫可在盐度变化甚大的边缘海乃至近海中生存,其余则生活在远洋环境中。超微化石直径大小一般是2-10μm,通常为球形,分布在接近海洋表面的透光带中。它们在海底的沉积主要是通过桡虫粪粒的快速沉降进行。化石得以保存是从侏罗纪开始钙质超微化石在地史上曾有过高度发展,白垩就是钙质超微化石大量堆积的产物。当代超微化石仍是钙质软泥中最大的组成部份硅藻硅藻种类繁多,原生质包含着光合作用所需的色素细胞。它们生活在海水和淡水中,种属分布受区域环境影响很大。硅藻形成于晚侏罗世,在白垩纪得到迅速发展,在海洋中更适宜在高纬地带生存,是海洋高生产力的主要代表。硅藻在地层学研究和古海洋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生境广泛,浮游底栖皆有。放射虫是多样性最高的具有硅质壳体的海洋微体化石,既无淡水种,也无底栖种。在低纬地带分布最为广泛放射虫发育历史悠长,最早的记录见于奥陶纪。是古代远洋沉积的主要组分,现代沉积物中也很普遍,但由其生成的硅质软泥仅见于赤道东太平洋地区及印度洋少许地区象岩石地层单位一样,生物地层带根据直接观察到的物质持征而定,也是客观的地层分类单位,但在专门知识上较岩性分类要求更高,且一般与时间尺度有更好的对应关系。浮游微体化石组合在生物地层划分中常具有关键意义。目前建立的分带表以中低纬度地带的化石分布为依据,有较广泛的适用性。其中,浮游有孔虫以“N”编号序列代表新近纪,以“P”代表古近纪,分别划分出20个带和22个带;超微化石则划分出“NN”21个带和“NP”25个带,给生物地层学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浮游有孔虫与其他微体化石一样,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从而改变了组合带与共存延限带的在横向和垂向上的展布区。磁性地层学磁性地层在海洋地层研究中作用重大:(1)磁极倒转是一种全球同步的现象,不受区域环境变化的影响,可以广泛对比;(2)磁性地层年表依靠放射性测年标定,年表上给定的绝对年龄比较可靠,它为地层学家提供了精确的年代学系统磁性地层将1Ma级的极性期称为“时”(chron),将持续0.05Ma-0.1Ma的极性期称为“亚时”(subchron),与它们相对应的地层单位分别称作“时带”(chronozone)和“亚时带”(sub-chronozone)。根据一个极性期的主要磁极方位特征可以得到:正向极性期、反向极性期和混合极性期深海沉积物因广泛包含含铁碎屑而具有记录历史磁性特征的能力。沉积物中较为稳定的天然剩磁,为建立完整的层序提供极好的机会\n磁性地层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1.磁性地层学:研究岩石单元磁性特征的地层学。2.磁性地层划分:根据与地磁场倒转有关的岩石剩余磁性磁化方向的改变(倒转、游移等)对岩层进行的磁性地层划分。3.磁性地层极性单位是指在正常的地层序列中,以其地磁极性的基本一致而组合在一起,并以此区别于相邻单位的岩石体。主要磁性地层单位的等级和命名:磁性地层学的极性单元近似的延续时间(单位:年)地质年代学中相当的术语年代地层学中相当的术语极性亚带(polaritysubzone)104~105亚时(subchron)亚时带(subchronozone)极性带(polarityzone)105~106时(chron)时带(chronozone)极性超带(polaritysuperzone)106~107超时(superchron)超时带(superchronozone)一、海洋环境和海洋地质作用(一)海平面变化原因(什么引起了海平面变化)、影响见笔记本(二)CCD面什么是CCD,有什么特征CaCO3补偿深度:在该深度面上碳酸钙物质的溶解量等于它的供应量,即该深度面以下钙质沉积物不复存在CaCO3补偿深度(CCD)的全球特征1.CCD受生物生产力和碳酸盐溶解率的控制2.CCD通常赤道地带较深而向高纬地带变浅3.大西洋CCD明显深于太平洋其上,由于表层海洋植物吸收CO2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海洋动物和部分植物利用CO2和Ca形成骨骸,CO2含量低;加之表层水压力小,温度高,CaCO3呈饱和状态其下,由于含有机碳和碳酸钙的沉积物下沉至深层水,部分有机质被氧化释放出CO2溶于海水,降低海水pH值使之偏酸性,有利于CaCO3溶解;加之深层水压力大,温度低,CaCO3呈不饱和状态二、海洋沉积\n1、硅质生物软泥:所含硅质生物骨屑超过30%的深海沉积物。2、钙质生物软泥:中钙深海放射虫质生物含量大于30%或50%的沉积物。根据所含钙质生物,分别称为有孔虫软泥或抱球虫软泥或颗石藻软泥、翼足虫软泥。3、粘土:4、浊流:是一种在水体底部形成的高速紊流状态的混浊的流体,是水和大量呈自悬浮的沉积物质混合成的一种密度流,也是一种由重力作用推动成涌浪状前进的重力流。5、浊积岩:浊流形成的沉积岩,具有底部为粗粒,上部为细粒的粒序层理。珊瑚礁:珊瑚一般为群体生活,固着在海底基岩上。珊瑚在生长过程中,其硬体-骨骼部分不断增加。在海底,以珊瑚骨骼为主骨架,辅以其他造礁及喜礁生物的骨骼和壳体所构成的一个能抵御风浪侵袭的生物堆积体,称为珊瑚礁。海相沉积:是指海洋环境下,经海洋动力过程产生的一系列沉积。反映了海洋环境特征。其特点是颗粒较细而分选好,且在海水温度比大陆温度低而变化小的环境下沉积。一、古海洋学和海洋演化什么是古海洋学,研究了什么古海洋学是海洋地质学最新的分支学科。它根据海洋沉积记录研究地史时期的海水物理化学特性、洋流运动、生物生态环境和海洋生产力的状态及演化过程。古海洋学的研究对象是大洋体系中的水团、环流及与之相关的冰雪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历史。研究内容:1、古海水的温盐度:表层水温与盐度是古海洋学研究的首要内容之一。现代表层水温与盐度的状况为古海洋学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2、古洋流:3、古海气相互作用:粘土矿物、石英砂等均为风向和风场强度判别的重要依据4、古海水化学:海水Ca同位素与陆源输入存在密切关联5、古海洋生产力:海洋生产力是古海洋学研究的重点内容6、古环境事件:重大事件往往决定环境变化的走向7、古旋回变化:通过旋回性研究探索古海洋学、古气候学的变化规律七、区域海洋地质什么是边缘海?分布在哪里海位于大洋边缘,被大陆、半岛、岛屿所分割的具有一定形态的小水域称为海,海是洋的附属部分。近期地质定义:边缘海是海沟-岛弧体系所圈闭、多种构造条件下所形成的大陆边缘水域边缘海多分布在西太平洋八、海洋矿产资源\n1、石油是埋藏在地下的天然矿产物,未经炼制前也叫原油。原油在常温下大都呈流体或半流体状态,颜色多是黑色或深棕色,也有暗绿色、赤褐色或黄色的,有特殊气味。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烷烃,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原油中如含胶质和沥青质越多,颜色越深,气味越浓;含硫化物和氮化物越多,则气味越臭。2、天然气:从广义的定义来说,天然气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气体,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中各种自然过程形成的气体。而人们长期以来通用的“天然气”的定义,是从能量角度出发的狭义定义,是指天然蕴藏于地层中的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还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气,以及微量的惰性气体,如氦和氩等。3、天然气水合物:以甲烷为主的烃类气体分子与水分子组成的一种冰状固态物质,主要分布于冻土带和水深400-1000m的海底陆坡沉积物中4、滨海砂矿:砂矿主要是一些化学性能稳定和密度较大的有用矿物,如金、铂、金刚石、锆石、金红石、独居石、钛铁矿、磁铁矿、铌钽矿等。5、磷钙土:磷钙土又称磷块岩(胶磷矿Ca3(PO4)2·2H2O),一般呈结核状或颗粒状产出,内部则呈鲕状或层状构造,杂质以粘土为主。常成暗灰色或黑色(一般含大量碳或黄铁矿,则呈黑色)。磷钙土通常分布在南北纬40°以内水深<500m的海底,包括滨外浅滩、浅海陆架、上陆坡、台地或洋岛边缘、海山边坡等。就洋盆体系而言,通常大洋东侧的磷矿远较西侧富集。海底磷矿指P2O5含量>18%的磷块岩,主要成分是胶磷矿(隐晶磷灰石),伴生的有细晶磷灰石。6、多金属结核:洋底结核和结壳属于同种类型的远洋型矿产。两者均富含多种氧化物或氢氧化物金属,故常被称为多金属结核或多金属结壳。结核类矿产铁锰物质含量最高,又常被称为锰结核或铁锰结核。除铁锰物质外,结核Cu、Ni元素较多,一般分布在CCD以下、深度大于4000-5000m的深海平原。无论结核、结壳,均以太平洋地区最为发育;印度洋则主要分布于赤道以南;大西洋总体情况最差。多金属结核主要由铁锰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组成,富含铜、镍、钴、钼和多种微量元素,广泛分布于深海洋盆表层。7、多金属软泥:海底多金属软泥与块状硫化物形成于海底热液环境,加热的海水可以从岩浆房、洋壳或其他盐类中淋滤和携带出多种金属元素,并在海水压力下或沉积物捕获中发生沉淀。它们多产生于构造拉张背景下。8、块状硫化物: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因构造部位及成矿环境的差别可区分为2种类型:1.产生于洋脊轴部,受大陆壳影响极小,成分以Fe、Cu、Zn、Au、Ag、Mn为主;2.产生于俯冲带,受陆壳影响较大,常与钙碱性系列火山岩共生,Pb含量特别丰富,称为黑矿型矿床由于海底热液活动在热泉喷口处所形成的富含金属硫化物的黑色烟囱状的矿体。它们常见于大洋中脊或海底拉张区,喷发时液体温度高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