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学复习资料 12页

  • 85.00 KB
  • 2022-07-30 发布

市政学复习资料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市政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城市的特点:1、高度的聚集性2、社会性3、经济性4、系统性5、开放性6、复杂性城市产生需要的条件:1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2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3自然条件、气候状况和地理位置也是城市产生的重要条件。早期城市阶段(特征P71)2、中世纪城市阶段(特征P73)3、近代城市阶段(特征P75)4、现代城市阶段特征(1)城市发展呈现多样化(2)    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3)    城市成为第三产业的中心(3)    城市是世界经济联系网的基本结点市政主体是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市政管理手段按其内容和作用方式不同,分为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道德手段广州市是中国近代行政区域建制意义上的第一个市。市政的主要特征:1历史性2公共性  3双重性  4系统性5综合性  6动态性市政学的研究对象:1、市政主体2、市政客体(即市政管理内容)3、市政目标、市政方式和市政手段4、市政规律市政学研究的具体方法:1、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2、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4、系统研究和具体分析相结合5、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第一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的发展阶段市委的领导主要体现为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市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市政协开展工作主要方式:1召开会议2提出议案3视察.--\n-4专题调研5反映社情民意6促进祖国统一城市人民代表大会是城市的国家权力机关城市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城市人民政府实行首长负责制城市人民团体主要有:市总工会、市妇联、市共青团、市工商联城市居民委员会的特点: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城市公益性组织包括:市红十字会、市慈善总会、市基金会、市志愿者组织市民参政的方式包括1政治选举2政治协商3政治结社4政治表达5政治接触市民参政的条件:1透明的市政决策2高素质的市民3多元的参政途径市民参政的条件:1市民参政是城市政治民主发展的重要内容2市民参政是市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3市民参政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廉洁政府的保证第二章市政体制市政体制的内容:1、  城市的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2、  城市的国家机构与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3、  市级国家机构与所辖区、县的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关系1、  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具有内在的统一性2、  市政体制比国家政体具有更多灵活性和多样性3、  市政体制具有巩固和发展国家政体的作用。市政体制的基本关系:1、  城市的政党组织与国家机构、城市的代议机构与行政机构是两对基本的关系,它们决定着市政体制的其他关系。2、  在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市委与城市的国家机构的关系是市政体制的主要关系,它主导和决定着市政体制的其他关系。3、  社会团体对城市的国家机构的利益表达,主要是通过中共市委集中后,转化为权力机构的意志4、  市与区县的关系,大量的是市级代议机构、行政机构与区县代议机构、行政机构的关系市政体制的作用:1有利于巩固和维护国家政权2是组织和开展市政管理活动的依据3市政体制的变革对城市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4市政体制的变革推进城市经济体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特点1、  形式多样化2、  政党通过竞选方式参与市政体制3、  西方国家的市长、市议员和市法官由选举产生,对选民复责,并互相制衡4、  多数城市不辖区和县,实行市县分离.--\n-5、  存在大量利益集团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类型:1、  市议会制2、  议会市长制3、  市长议会制4、  市委员会制5、  市经理制议会市长制的优点是:有利于市议会监督市政府的工作;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的特别行政市长和市议会双重负责,在西方国家的市政管理中是比较独特的缺点:市议会对市政府工作不适当的监督,会降低行政效率大都市地区的管理体制改革途径主要有:1、  市政府下辖市辖区政府2、  市政府与市镇缔结联盟3、  市政府与市镇分立合作中国城市行政等级制度: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中国市政体制的特征1、中共市委在市政体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2、全国城市的市政体制具有同一性3、市政法律地位具有非自治性4、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在市政体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5、市政职能具有全能性我国市政体制的改革的基本方向:1、加快市政职能转型2、科学设置市政机构3、合理设置市政体制层级结构4、完善基层市政管理体制5、实现市政管理的法治化第三章市政职能市政职能的特征:1、广泛性  2、服务性  3、规范性  4、自主性5、多样性市政职能的类型:1传统职能与现代职能2防御职能与建设职能3一般职能与专门职能市政职能的意义:1市政职能是城市政府各项公共事务及其管理活动的组织化,代表了城市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反映了城市政府行为的基本宗旨和目的;2市政职能决定着城市政府管理的范围和组织规模;3市政职能既取决于国家和地方行政体制,又不断影响和改变着城市各级政府上下左右的行政关系,是中央、省和城市政府权责分工和事物分割的重要依据;4市政职能决定着城市财政收支占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5市政职能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城市政府管理的绩效和成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未来。.--\n-市政职能的原则:1市政职能取决于城市政府在国家行政体制中的地位;2市政职能取决于城市的特色和工作重点;3中国城市政府是城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4市政职能必须依法确立和调整。西方国家市政职能的发展划分为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后工业化阶段。西方国家市政职能的主要内容:1规划职能2交通运输职能3社会福利与保障职能4文化教育职能5公共卫生与环境保护职能6公共安全管理职能7产业振兴职能西方国家市政职能的实现方式:1制定法规、政策和指导性社会经济发展计划;2更新管理观念,吸纳民间力量参与公用事业;3依法行使各种审判权、认证权,对各项公共事务实施监督和检查;4投资和支持开发新技术,引导、刺激经济发展。西方国家市政职能的基本特征:1市政职能的法治化程度高;2内容广泛的市政职能体系;3市政职能以服务为导向;4多样化的市政职能实现方式。中国市政职能的主要内容:1建设职能2社会职能3科教文卫体职能4公共财政职能中国市政职能的基本特征:1行政主导型的市政职能体系;2单一化的市政职能实现方式;3发展不均衡的市政职能体系;4重管理、轻服务的市政职能导向。市政府的性质是执行组织。领导控制的重点是调配资源。及时发现偏差是市政控制的关键环节。根据管理学的控制理论,控制分为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第四章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对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1科学地认识和尊重城市的能源、资源和自然环境对城市产业和人口发展的承载力;2在认识自然环境、产业结构、人口发展和城市建设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把握城市发展的方向;3科学地确定主导产业的个数和相互关系,正确把握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环节;4城市发展战略指导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的制定;5城市发展战略对本城市与所在城市体系之间的关系作出科学的定位,有利于形成城市与城市体系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n-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1科学地确定城市的主导产业;2科学地预测城市的人口规模;3科学地规划城镇体系和城市布局;4科学地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设施体系;5科学地认识和尊重城市发展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客观条件所决定的承载力;6部署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重点、措施和步骤。从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看,城市发展战略的类型有经济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战略、文化发展战略和生态保护战略等。制定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的依据主要有:1国家和上级政府的生产力布局等规划;2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与政府调控相结合而形成的城市体系;3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条件;4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现状;5城市能源、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客观条件所构成的对城市产业和人口的承载力;西班牙工程师赛德首次提出“城市化”概念。城市化的特点:1、增长迅速而持续2、城市化发展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4、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开始趋于下降城市化衡量指标有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1、城市化水平指标2、城市化速度指标3、城市化质量指标城市化的动力: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1)为城市经济提供资金积累(2)为人口向城市的聚集提供基本的物资生活条件(3)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4)为城市轻工业生产提供原料(5)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1)工业化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2)工业化冲破农村自然经济的桎梏(3)工业化带动交通地理的大变化(4)工业化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大发展3、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1)劳动力市场化使劳动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得以实现(2)土地资源市场化使城市窨规模的扩大和新城镇的建设得以实现(3)产品市场化使城市化在更广阔地域的展开得以实现大城市的优势:(1)大城市能够节约成本,带来较高的经济效应(2)大城市的发展能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大城市发展可加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4)少数大城市向现代化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在全球竞争上获得区域优势.--\n-第五章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的特征:1政策性2综合性3权威性4地方性5科学性古希腊建筑师西波丹姆把城市分为圣地、公共活动中心和住宅区。1922年英国的昂温提出建设卫星城理论。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城市规划大纲》即雅典宪章。城镇体系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中国城市规划的编制原则:1城乡统筹原则2合理布局原则3节约用地原则4集约发展原则5先规划后建设原则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内容:1对规划区内的土地进行城市规划管理;2对规划区内的各项建筑进行城市规划管理;3参与重点工程竣工验收;4监督检查城市规划的实施。中国城市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原则: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2因地制宜量力而行3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留意监督检查城市规划的实施出案例题P239第六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广义的城市经济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经济建设的一部分狭义的城市经济建设,不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1、  是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2、  是市民生活的基本条件3、  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4、  避免和减轻各种灾害对生产和生活的危害5、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1、生产性    2、公益性    3、承载性  4、自然垄断性    5、超前性    6、系统性城市基础设施实现投入产出补偿的途径有三类:1市场补偿2财政补偿3市场与财政复合补偿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机构类型1、  综合机构2、  专业机构3、  协调机构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具有数额大、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收慢、利润率和折旧率低等特点。.--\n-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1、  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统一领导,是健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根本保证2、  市政府其他有关部门的配合,以及区、县政府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的分工协作,是健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组织保障3、  改革和依靠基础设施的企、事业单位的经营和管理,是健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关键4、  吸收多种所有制经济投资和经营基础设施,是搞活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新途径5、  人民城市人民建,是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源泉第七章城市公共事业管理城市公共事业管理效益包括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部分。城市公共事业的基础管理包括;1城市公共事业的规划管理;2城市公共事业的准入管理;3城市公共事业的价格管理;4城市公共事业的税收管理;城市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1教育预测2教育决策3教育计划4教育组织5教育评价城市科技管理的意义:1城市科技管理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2城市科技管理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城市整体实力的重要手段;3城市科技管理是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挑战的主要途径。城市科技管理的基本内容1、  确定城市科技发展规划2、  制定并实施科技发展计划3、  科技活动的组织和领导工作4、  科技活动的调控和评估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做到“四个结合”:1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相结合;2有利于科研机构与企业相结合;3有利于军用科技与民用科技相结合;4有利于发展科技事业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1、  继续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全面提高企业创新能2、  继续推动应用型科研机构和设计单位实行企业化转制3、  加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4、  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民营科技企业5、  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城市文化基本原则1、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2、  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3、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4、  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城市体育管理的基本职能:1计划职能2组织职能3控制职能4决策职能.--\n-城市卫生的构成1、  环境卫生(大气、水、土壤、城乡规划建设和生活居住条件等)2、  劳动卫生(也称生产卫生,指生产劳动场所和活动过程中诸因素对生产劳动者的健康的影响)3、  生活卫生(家庭、社会活动公共场所和日常生活中诸因素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城市卫生管理的社会意义:1促进经济增长2体现基本人权3维护社会稳定卫生发展管理的内容1、  社会和经济体制2、  制定城市公共卫生政策3、  制定城市公共卫生规划与编制规划预算4、  制定计划与实施计划5、  评价与调整规划6、  情报支持与法律支持城市卫生的分类管理1、  医事管理2、  卫生防疫管理3、  药政管理4、  妇幼卫生管理论述题:我国城市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任务和主要内容P304—309第八章城市经济管理城市公共财政特点:1公共性2非盈利性3强制性4补偿性5公平性6法治性城市公共财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2收入分配职能3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城市公共财政的重要作用:1促进城市建设和维护,实现城市规划2支援国家经济建设3促进城市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4保障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城市公共收入的原则是公平和效率原则。城市政府采购应遵循的原则:1有助于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2公开透明原则3公平竞争原则4公正原则5诚实信用原则城市市场管理的原则:1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2依法管理市场;.--\n-3管而不死,活而不乱;4专门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质量监督应遵循的原则:1统一管理和分级分工管理相结合;2公正、科学;3对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监督并举;4突出重点;5区别对待。质量监督的基本形式有:1抽查型质量监督2评价型质量监督3仲裁型质量监督城市土地的自然特性:1位置固定性2差异性3耐久性城市土地的经济特性:1稀缺性2区位效益性3边际产出递减性城市土地管理机关主要有:1国土资源局2市规划局3市房产管理局4市司法局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5年。城市土地有偿出让方式包括:1协议出让2招标出让3拍卖出让城市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方式有:1出售或买卖2交换或互易3赠与城市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原则有:1“认地不认人”原则2房、地产一致原则3效益不可损原则第九章城市生态管理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1成分2结构3功能根据人类生产活动及其他经济、社会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预程度,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1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复合生态系统,人起着很重要的支配作用;2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非完整性,对外依赖性很强;3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非稳定性;4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1生产功能2生活功能3还原净化和资源再生功能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在中国环保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1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是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体现;2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标准是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3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是推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的一个动力;4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是进行城市生态环境评价的准绳;.--\n-5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具有投资导向作用。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1协调发展,互惠共赢2强化法治,综合治理3依靠科技,创新机制4不欠新账,多还旧账论述题:论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P382—385生态城市的特点:1和谐性2可持续性3整体性4高效性5区域性中国生态城市的建设有三个层次: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生态城市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2以人为本原则3综合性原则4区域整体性原则5集约化原则6有机集成原则7重点性原则第十章城市社会管理城市人口管理的意义:1城市人口管理是维护城市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秩序的需要;2城市人口管理是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3城市人口管理是发挥城市功能的有力保障;4城市人口管理是优化城市人力资源配置的必要前提。城市人口管理的内容:1户籍管理2居民身份证管理3人口普查与预测4流动人口管理5计划生育管理从地域特征和管理角度来考察,城市社区可以分为:1法定社区2自然社区3功能社区城市社区管理的意义:1搞好社区管理有利于推动城市深化改革;2搞好社区管理有利于城市市民的政治参与;3搞好社区管理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搞好社区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1社区服务管理2社区卫生管理3社区文化管理4社区环境管理5社区治安管理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1市民政局2社区党组织3社区居民委员会4社区业主委员会5社区成员.--\n-城市社区管理应遵循的原则: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3责权统一管理有序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城市社会保障管理的意义:1城市社会保障管理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2城市社会保障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3城市社会保障管理是城市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失业保险管理的特点:1普遍性2强制性3互济性城市社会福利管理的内容主要有:1老人社会福利2儿童社会福利3精神病人社会福利4残疾人社会福利第十一章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2统一指挥原则3各专业力量分工与协作的原则4确保处置城市公共安全事件所必需的物资及时充分供应原则;5提高市民防灾救灾的意识和能力原则。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类型:留意案例题P431—435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作用:1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保障着市民的生命和健康的底线需求;2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保护着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3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维护着城市的生存和发展;4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保卫着国家的物质基础;5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保存着城市的文化遗产。城市的中共市委是中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领导核心。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责任体系留意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P447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手段:1法律手段2行政手段3信息手段4宣传手段5经济手段城市公共安全情报机制可分为调查搜集、归类存档、综合分析综合分析是城市公共安全情报机制的关键环节。根据执行决策的不同阶段所发生的控制,城市公共安全控制机制分为:1事先控制2事中控制3事后控制第十二章市政绩效与管理市政绩效包含经济、效率、效益三方面市政绩效的特点:1公共性2系统性3技术性4工具性5非人性化.--\n-市政绩效的意义:1市政绩效是衡量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指标;2市政绩效在内涵上与城市竞争力保持着一致性;3市政绩效与城市竞争力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市政绩效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建立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明确市政绩效管理的法律地位;2市政绩效管理应以城市发展战略和价值导向的明确化为基本前提;3建立和完善市政绩效管理的组织机构;4以一定的激励制度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有机结合;5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构建开放、和谐的市政绩效管理体系;6以电子商务为契机,建设高效、统一的市政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市政绩效评估的任务:1验证目标指标,以确定市政管理活动处于何种状态;2确定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异程度,为纠偏提供依据;3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市政绩效评估方法可分为:1主观评估法2客观评估法3目标管理法市政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1有利于绩效管理流程的标准化和简洁化;2有利于绩效目标的实现;3信息系统能够为绩效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4有利于促进市政绩效管理体系的完善。市政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任务:1收集信息资料2信息处理3信息反馈和沟通4信息监测市政绩效管理决策系统的任务:1确定市政绩效管理目标和指标体系2选定满意的市政绩效管理方案;3负责市政绩效管理的局部试点和全面实施;4监督市政绩效管理的进展情况。市政绩效管理决策系统的构成包括:1决策机构2专家咨询机构3中介机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