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1.51 KB
- 2022-07-3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农业:利用生物生长发育过程获取动植物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2、广义的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狭义的农业:种植业。3、农业生产的本质:经济再生产过程和自然再生产过程自然交织。4、农业的基本特征:土地的特殊重要性;自然环境的强大影响;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季节性。5、农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提供了人类生存最必要的生活资料;提供了其他部门发展必不可少的劳动力;提供了其他部门发展必须的原料。6、系统论观点:农业大系统中各业、农业与其他行业之间密切联系。第一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1、农业的起源:人类的祖先采集、渔猎→农耕、畜牧(刀耕火种、撂荒制、连作与轮休)。2、农业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各种的作用(1)农业与原始社会:食物增加加快了人类自身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逐渐定居形成村落;为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2)农业与前工业社会:传统农业的发展导致了城市的兴起、国家的兴起,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必要条件。(3)工业革命后的农业:农业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传统农业时期,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持续下降。(4)农业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经济作用: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另外还有对其他产业的贡献以及就业贡献等。生态环境作用: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控制和治理污染。社会文化作用:农村社区文化;旅游、观光、休闲。第二章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1、农业的自然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包括农业环境中植被、杂草、昆虫、病害等。非生物环境:光、温、水、气、土等。2、环境:环境(environment)是指周围所在的条件,对不同的对象和科学学科来说,环境的内容也不同。对生物学来说,环境是指生物生活周围的气候、生态系统、周围群体和其他种群。对社会科学来说,环境指具体的人生活周围的情况和条件。3、生态因子:环境中与生物体的生存、分布、生长及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有密切关系的因子。4、生活因子:作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因子,如光、温、水、养分和空气(五大因子)5、生活因子的综合作用、主导作用。6、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光照、温度、水分、养分、土壤。7、自然环境的五大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生物圈。8、生态系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加上它们生存的环境。9、农业环境:以农业生物为主体,包括围绕着该主体的一切客观物质条件(农业自然环境:土壤、水体、大气、能量、物质等)和社会条件(农业社会环境)的总和。10、农业自然环境:指能满足各种农业生物生长繁殖的各种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土壤、水体、大气、能量和物质等。11、农业生态环境:对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的农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总和。11、自然环境与农业地域的分异规律中国最大的农业地域差异是东西部的地域差异,全国分三大自然区域:东部季风区,,为湿润农业区;西北内陆干旱区,占国土面积30%,为干旱牧业区;青藏高原区,国土面积25%,为高寒牧业区。12、自然环境与农业的地域分异规律:各地区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不同匹配决定了农业区域的明显差异。如我国农业的地域差异首先是东部和西部的差异,次是南北之间的差异、最后是中、高山地区上下之间的垂直差异。形成差异的最突出因素是水分条件的差异。综合我国的自然条件,全国可划分为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占国土面积45%;西北内陆干旱区,占国土面积30%、青藏高原区;国土面积25%,为高寒牧业区。13、气候变化使中国农业面临以下三个问题:\n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将出现变动;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1、全球气候变化:二氧化碳增加、气温升高,由此带来海平面上升、干旱和洪涝发生频率增高和强度增强、热带气旋风速增强、降水量增多等。2、全球气候变化与农业:二氧化碳增加可提高光合效率,增加作物产量;气温升高可扩大作物种植范围、延长生育期提高产量,极端温度频率增加(灾害)对作物生长起抑制作用;降水量增加适当时对作物有利(多数地区缺水),过多对作物不利。海平面上升使低洼耕地和沿海地区的土壤含盐量增加,耕地减少。气候变化改变了生态环境,为保证种植业生产,必须加大投资:水利投资、化肥农药投资、土地生产力建设投资。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间接影响:对农业生产能源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对农产品市场平衡的影响、对人类消费结构的影响、对人类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影响。3、气候变化使中国农业面临以下三个问题: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将出现变动;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4、农业生产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生产活动增加大气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5、环境:作用于人这一客体的所有外界事物和力量的总和。我国环保法规定: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地、森林、草原、矿藏、野生动植物、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活居住区等。自然环境包括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6、农业环境:以农业生物为主体,包括围绕着该主体的一切客观物质条件(农业自然环境:土壤、水体、大气、能量、物质等)和社会条件(农业社会环境)的总和。农业生态环境:对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的农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总和。7、中国农业环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自然灾害增加;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水质、土壤)。8、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措施:控制人口增加,提高全民族的农业生态环境意识;增加森林、草地、农田作物的绿色覆盖,减少土地裸露;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改革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消除农业自身污染。(减少化肥、农药、农膜、农业废弃物等的影响)第一章农业与国民经济发展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业是其他物质生产部门和非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独立和发展的基础;2、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作用:分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食物供应;原料供应;市场需求;劳动力转移;资金和其它生产要素的转移;改善国际收支状况;间接作用:农业与其它产业紧密联系(后向联系、前向联系、总联系);改善生态环境。3、产业划分:第一产业:产品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部门(农业)。农业中包括种植、林、牧、渔四业)第二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在加工的部门(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n第三产业又分为两大部(流通部门、服务部门)、四个层次(流通部门、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1、国民经济行业的划分: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和邮电业;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旅游;金融和保险;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社会福利;其它。共十大类。2、产业部门的划分:第一种,分6个: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业和其它服务部门;第二种,分33个;第三种,分119个。3、农业与第二产业的关系:农业生产资料的来源;农产品的去向。4、农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互相提供服务。第一章农业与农村的内部结构1、农业:农(种植业)、林、牧、渔。1993年以后,统计中取消副业。2、农业内部各业之间的关系:种植业为畜牧业、渔业提供饲料,畜牧业、渔业为种植业和林业提供肥料。农业和林业既相互竞争(如争地、争资源),又互相促进(如防护林)。林业还为农牧渔业提供制造生产工具的材料。3、畜牧业所需的饲料分八类:干粗饲料、青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粗蛋白含量在20%以下的糖类饲料、蛋白质补充饲料(粗蛋白含量在20%以上的精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添加剂。4、森林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五大类。5、农业产前部门: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加工和供应的部门。6、农业产后部门:农产品的加工、贮藏、运输和流通的部门。7、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促进浓醇非农产业的分化;现代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农业和非农产业对资源的竞争和互补关系:竞争劳动力等资源;互补是指形成完整强大的产业链。8、农村经济的整体性:农业生产的综合性和农户经营的多样性;生产资料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统一性。9、农村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农户家庭功能(生产经营、消费组织、生育、赡养)的整体性;农村社区功能的整体性;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性;农村社会发展的综合性;10、社区:社会和区域的共同体,是一定区域内的社会,强调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区域性质。反应不同地区人口、群体、组织、制度、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等社会要素的差异和特征,是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发生变化的动态概念。第二章世界农业发展史5、现代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地区专业化到农场专业化再到作业专业化。作业专业化是指一个农场专门生产某种中间产品,专门完成产品生产这一过程里的某一项作业。9、现代农业(智能化、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工厂化、无土化、海洋化。第三章世界农业的地区分布1、农业资源分种植业资源、林业资源、畜牧业资源、渔业资源。土地和海洋是各种资源的基础。2、土地按其利用形式的不同分为耕地(1/10)、牧场草地(2/10)和林地(3/10)。3、农业资源的特征:数量的有限性;一定的再生性(自然、人为)4、世界气候类型,12个:\n寒带苔原性气候、温带针叶林气候、温带阔叶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亚热带森林气候、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山地气候。1、牧场草地:也称永久牧场,指野生或人工种植草本牧草达5年以上可供放牧牲畜的土地。人工草场面积是一个国家畜牧业集约化水平的标志。牧场草地的质量和生产能力用草地载畜量表示。2、林地:天然生长或人工种植树木的用地。林地分郁闭地(森林资源,郁闭度>0.2)、疏林地(郁闭度<0.2)、灌木林地.3、世界水产品产量10%来自内陆淡水域,90%来自海洋渔业。海洋渔获量90%来自近海(200海里以内)水深200米以内。第一章中国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1、资源: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和一定经济技术水平下,由人们发现的、可被人们利用的有价值的物质。资源分天然的(自然资源)和人为的(社会、经济、技术)。2、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投入,它包括自然界的投入和来自人类社会本身的投入。广义的农业资源:所有农业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所需的社会经济技术资源的总和。狭义的农业资源:农业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所需的社会经济技术资源:劳动、资本及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其它外部条件。3、农业资源的基本特征:系统性和整体性;地域性;持续性;动态性;数量有限性和潜力无限性;稀缺性和有价值性。4、农业资源的分类按资源属性,分农业社会资源和农业社会经济资源。按用途,分种植业资源、林业资源、畜牧业资源、渔业资源。按资源存量和需求,分广泛性资源和稀缺性资源。按对农业资源的控制方式,分专有资源和共享资源。5、我国的自然资源:我国疆域辽阔,南北跨越49°15´。东部面向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明显,季风气候异常发达,四季分明。多山国家,地形复杂。6、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的主要特点:农业气候资源:光热丰富,降水偏少;雨热基本同季,夏季光、热、水共济。热量、降水量年际变化大,自然灾害频繁;非地带性因素强烈,地方性气候明显;光热水匹配不协调,地区差异显著。水资源(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总量多,人均量少;地区分布不匀;泥沙淤积严重。土地资源:土地辽阔,类型多样;土地资源类型结构不合理;后备土地资源中,宜农荒地数量少,质量差。宜林地数量多,质量好。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地区间差异显著;土地退化严重;土地与人口矛盾尖锐,土地资源承载力长期处于临界状态。生物资源(生物圈内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特别丰富。7、农业社会经济资源:主要包括人口和劳动力,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城市工业、运输、邮电等发展状况,农业资金条件,农村经济一直和农业经济政策等。8、中国农业社会经济资源的特点:人口众多,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力剩余状况严重,文化素质低;大部分地区物质技术基础薄弱,装备水平还是以人畜动力和手工操作为主;城市和工业发展水平低,交通运输条件差,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辐射不够;农村经济体制的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目前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9、农业区划的基础理论有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农业生产所依赖的自然条件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分地带性差异和非地带性差异。地带性差异即纬度差异,热量、水分等自然条件沿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我国从南向北,依次分为赤道热\n带、中热带、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根据干燥度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垂直地带性差异表现为由于海拔的升高,引起热量和水分有规律的变化。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而雨量先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到了一定高度后,又随高度增加而减少。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社会劳动的分工立足于特定的地区的生产进行的。该理论的立论基础是比较利益原理即比较成本学说。通过地区专业化,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使各种农产品安排到生产条件适宜地区,以最小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通过地区间的农产品商品交换满足市场的总需求。10、农业区划的基本原则:市场观点;生产观点;科学态度;长远观点。11、农业区划的步骤:准备工作;室外调查;室内分析;成果应用。12、农业分区方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13、我国农业区划体系:3个自然区域,14个自然带,44个自然区。3个自然区域: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14个自然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边缘热带、中热带、赤道热带、干旱中温带、干旱暖温带、高原寒带、高原亚寒带、高原温带。1、我国十大农业综合区的资源特点和发展状况:东北区:热量不足、水资源丰富、春旱和洪涝威胁大、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交通发达、人口少、劳动生产率高。发展现状: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甜菜生产基地,一年一熟;畜牧业以舍养为主,发展潜力大;林业地位重要,但采伐量大,森林资源衰退。发展方向:集约农业内蒙长城沿线区:半干旱,草原资源丰富,畜牧业发达。风沙大,土地沙漠化强力。能源资源丰富。偏远闭塞,人口素质低。发展现状:以牧业为主,半农半牧;超载放牧,草场退化;发展方向:以牧业为主,农牧结合;加强草原建设;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加速沙漠化土地的治理,改善生态环境。黄淮海区:温带半湿润、湿润季风气候,光热组合好。土地辽阔,耕地比例高,盐碱土,风沙土比例大;交通便捷,工业基础好,煤、油资源丰富。发展现状:以灌溉农业为主,土地利用率高。干旱、雨涝、盐碱、贫瘠是本区农业的主要问题。发展方向:加强水利建设,改良地产土壤。黄土高坡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光热资源丰富,干旱威胁大。煤炭资源丰富。发展现状:一旱作农业,一年一熟,经营粗放,广种薄收,生产水平低。发展方向:治理与开发并重。长江流域区:水热资源充沛、光热水的季节配合好。平原多、土壤肥沃,是全国农林牧渔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交通便捷,工业基础好,发展水平高。但发展不平衡,丘陵地区较落后。发展方向:外向型现代化农业西南区:山高坡陡,地势复杂。亚热带气候,水热充沛,垂直地域差异明显,水滴流失严重,耕地质量差。林草资源丰富,但破坏大,产值低。人口多,素质低。发展现状:以种植业为主,“立体农业”景观有特色。发展方向:治理与开发结合。华南区:水热条件局全国之首,是我国唯一热带作物区。山多地少,林地较广,耕地不足,海岸线长,海域宽广。发展现状:以水稻、热带作物经济作物为主,复种指数高,创汇农业比重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发展方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外向型农业。甘新区:干旱荒漠、半荒漠地带,光热丰富,降水少,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盐碱地多。地广人稀,少数民族聚居区,文化素质低,交通不便。煤、石油、天然气、金属储量丰富。发展现状:灌溉农业\n发展方向:农牧并重,以农为主,保护生态环境,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青藏区:地势高、热量不足,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度大。以草原为主,林地少,农地极少。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发展现状:高寒农业发展方向:以牧为主,农牧林综合发展。海洋水产区:海岸线长,渔业资源丰富;沿海及海水水域资源利用过度,外海利用不足,黄、渤海资源破坏严重。发展现状:养殖业发展不平衡,工业污染严重,捕捞过渡。发展方向:控制污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海产商品生产基地。发展远洋渔业。第一章中国农业的生产与经营1、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内部各部门(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提供的农产品的比例关系。2、农业生产组织:构成一个社会农业经济的基础经济组织,受着农业生产特点的制约,并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演变。3、农业家庭经营:以农民家庭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从事经济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又称农户。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差异结构的变化:种植业产值比重下降,牧业和渔业比重大幅上升。5、中国主要出口农产品为园艺产品和水产品。净进口最大的农产品为林产品。6、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其次是欧盟和美国。7、中国农产品的进口市场有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欧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8、现代农业家庭经营的特征:商品化、企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9、我国现阶段农户经营的基本特征:社区合作经营组织和农户经营结合;农业经营单位与农民生活单位结合;经营者与劳动者有机结合;农业经营成果与农民收入结合。10、农业合作经济:农民为了共同的经济目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共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形式。是农民适应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联合起来,发挥协作的优势,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有效组织形式。11、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的指导原则:民办、民营、民受益。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坚持“指导不领导、参与不干预、帮办不包办,扶持不主持”的原则。具体原则:家庭承包经营、农民自主自愿、民主管理、以服务为宗旨、合作制分配。12、农业合作经济的功能:发挥协作优势、优化要素组合、提高竞争能力、减轻自然灾害、提高管理水平。13、农业合作经济的类型:按合作领域分:生产合作、流通合作、信用合作、其它合作。按合作经济形式分:农业专业合作、社区合作、股份合作。14、农业合作经济的发展:合作意识不断增强、合作规模继续扩大、合作要素逐渐增多、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合作成效日益显现。15、政府在诱导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建立应做的工作:提供法律保障,提供政府援助,对农民进行培训。16、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有利于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有利于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的科学技术水平;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保障农民的正当权益;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n1、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将农业在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将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大生产的组织形式。2、农业产业化经营又称农业一体化,按其联合方向分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指农业与其产前部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部门)和产后部门(农产品的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部门)的联合。通常实行“龙头+基地+农户”。按照龙头企业与农民联合的紧密程度分松散型(农户独立经营和承担风险)、半紧密型(企业和农户均承担一定的风险)、紧密型(企业和农户共同经济管理,承担风险)。3、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组织的变化过程第一阶段1979~1996年,围绕“三农”,改革农村金融体系,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农村保险机构等。第二阶段1996年至今四大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非正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是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补偿。目前,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党务之急。第十一章种植业1、种植业是指进行大田及园艺作物生产、管理的企业。2、作物是指野生植物经过人们不断地选择、驯化、利用而长期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产量或其它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3、作物生产的主要特点:土地是基本生产资料;生产对象是有生命的作物;生产周期长,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相交织;具有显得季节性的地域性。4、大田作物的分类:粮食作物(禾谷类、豆类、薯类)工业原料作物(纤维类、油料类、糖料类、嗜好类、特用类)饲料及绿肥作物药用作物5、世界作物面积依次为小麦、水稻和玉米。印度小麦、水稻面积最大,美国玉米面积最大,大豆的面积以美国和巴西为大。6、中国的作物种植面积依次是稻谷、小麦、玉米。单产以次是稻谷、玉米、小麦。7、我国棉花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淮河、黄河流域及新疆等地。8、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相对一致,而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群体有所区别。品种具有地域性和时间性。9、优良品种的主要作用:提高单产;改进品质;保持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扩大种植面积;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10、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的要求:高产、稳产、优质、早熟、适应性强。11、作物育种方法:常规育种法和现代育种法常规育种法:选择育种:选择优良自然变异并通过比较试验的育种方法。杂交育种:通过杂交将两个或多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结合于同一个体并育成新品种的方法杂种优势利用:两个性状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性状优于双亲。诱变育种:利用理化因素诱发变异,在通过选择育成新品种。现代育种法:花药培养:花药在适合的培养基上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在经染色体加倍获二倍体植株。原生质体培养和融合:原生质体(去除细胞壁的细胞)在适合的离体培养条件下繁殖、分化、再生完整植株。异源原生质体融合可实现不同物种间体细胞的杂交。\n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的杂交,称为远缘杂交。目的是将异种有利遗传物质引入栽培品种。基因工程:选择并导入有利外源基因,获得性状能够表达的转基因植株的技术。1、良种繁育:一个新品种经审定被批准推广后,就要不断繁殖,并在繁殖过程中,保持其原有的优良种性,不断地生产出数量多、质量好、成本低的种子,供大田生产用。2、种子生产程序分为原原种、原种、良种三个阶段。3、广义的种子产业化:育种、繁种、加工、销售一体化。狭义的种子产业化:种子加工产业化。15、种植制度: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包括作物布局、复种、单作、间作、混作、套作或移栽、轮作、连作等。16、作物布局: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种类、面积、比例)与配置的总称。4、影响作物分布的因素:a)作物种类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b)温度c)纬度、海拔、地势、地貌、土壤等地理环境条件d)消费习惯e)农业经济技术的进步f)国内外市场和价格17、复种:在同一年内于同一块土地上收获两季或多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复种指数:全年收获作物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多熟种植:在同一年内于同一块土地上前后或同时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18、间混套作单作:一块田地上一个生长季只种植一种作物的方式。间作:同一块田地上于同一生长季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现象。混作:同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方式。套作:于前季作物的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19、轮作与连作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不同年度间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采用不同复种形式的种植方式。连作:在同一块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采用相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法。也叫“重茬”复种连作:在同一块田地上采用同一种复种方式。换茬(或倒茬):前作物和后作物轮换种植。1、作物栽培技术模式化栽培技术:根据作物的生育规律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明确各种栽培措施和调控技术的原理,科学、定时定量地分析其效应和应用原则,形成模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栽培调控技术。轻型化栽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减少劳动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作物产量和种植业效益的栽培体系,具有省工、省力、操作过程简单、效益明显的优点。生态化栽培:将生态学和作物栽培学结合,使作物栽培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机械化种植技术:从种到收的全过程采用机器作业。信息化栽培:采用科学高效的数据采集系统,检测土壤、生态环境因素和生产条件变化、相应的生长发育动态变化,研究其定量化的效应原理,应用计算机和信息工程、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和可视化技术,建立作物生育模型。2、园艺:园艺:种植蔬菜、果树、花卉等的生产技艺。3、观光园艺:以园艺生产活动为基础,园艺业和旅游也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4、园艺作物包括果树、蔬菜和观赏作物,广义上还包括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n1、目前园艺学包括五个分支:果树、蔬菜、观赏、种苗、造园。2、我国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3、我国是世界蔬菜生产的第一大国。4、我国花卉业的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5、园艺作物的繁殖技术:有性繁殖(后代分离)、无性繁殖(后代性状不变)种子繁殖:后代性状分离。园艺作物种子的贮藏有干藏、湿藏(湿沙层积)、播种贮藏。嫁接繁殖:将一株植物的芽或枝等器官,接到另一株植物上,使之愈合成一个新的植株。扦插繁殖:切取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插入基质中,使之生根发芽形成新植株的繁殖方法。压条繁殖:在枝条不与母株分离的情况下,将枝梢部分埋入土中,或包裹在基质中,促进枝梢生根,再与母株分离称为独立的植株。分株和分球繁殖:利用母株的根蘖、匍匐茎或吸芽等,在自然条件下生根后分离栽植。组织培养:利用植物体的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离体培养,使之繁殖、生长、发育,形成完整的植株。6、植物有害生物:指那些繁殖量大,能对植物造成显著伤害,并给人类造成明显经济损失或环境破坏,造成生物灾害的生物。包括植物病原物、害虫、杂草、害鼠。7、植物保护技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控制有害生物,避免生物灾害,以提高农林生产效益的使用技术。8、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会促使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杀伤天敌导致害虫再猖獗和农药残留问题。简称“3R”问题。9、植物病原生物:能导致植物病害的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以及一些寄生性种子植物和藻类。植物害虫:主要是植食性昆虫和螨类。10、害虫难于消灭的原因:繁殖力强;适应性强;可通过休眠和滞育等适应不同的环境;不少害虫通过生物型改变来适应抗虫品种;害虫有恒强的感觉器官进行通讯。11、农田杂草是指农田中非有意识栽培、适应人造环境并违背种植者意愿的植物。杂草生命力合适应性强的原因:多种授粉途径;发育快,成熟早,连续结实且结实多,落粒性强;种子寿命长,出苗时所需条件广,出苗连续不一;多为C4作物,竞争性强;分泌产生特定化学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生长。12、植物保护技术:(1)植物生物灾害预测预报: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植物生长发育状态、环境气象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向有关部门和植保人员提供疫情报告,以科学指导有害生物防治。(2)植物生物灾害防治技术:植物检疫:通过疫情调查分析,有预见地制定一定的法规和技术措施,由政府强制实施,以防治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传播。植物抗病虫品种:在同样条件下,具有一定避免受害、耐害或具有很强补偿能力的植物品种。农业防治:利用栽培技术减轻有害生物危害,如水旱轮作、间作套作、深耕翻土、清洁田园、灌溉施肥、合理密植等,农业防治技术效率较低,需与其它技术措施配合。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利用天敌捕食或寄生,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物制成农药。化学防治:利用化学农药防治有害生物。有“3R”问题。(3)植物保护的基本策略和发展趋势:建立综合性防治体系:利用植物检疫技术阻止外来生物入侵;\n根据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进行合理的作物布局和轮作换茬;选择适宜的抗性作物品种,并应避免同一品种的大面积连片种植;根据苗期有害生物的发生状况,进行适当的种子处理或土壤处理,尽量避免苗期和生长季前期喷洒施药,以便充分利用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利用有效地农业措施,加强田间管理,阻止病虫害的发生;根据田间检测,准确预报不同有害生物的发生期和发生量,在轻重度发生时,尽量使用生物农药和其它非化学防治技术,在大发生时及时使用高效药剂防治。作物收获后,采用有效措施保护天敌生物,并尽可能清除残余有害生物。1、土壤:地球陆地上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2、土壤肥力:土壤能够同时而且不断地供应和协调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和其它生物必须条件的能力。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水、肥、气、热。土壤肥力分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根据当季能否表现出来又分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3、土壤的主要功能: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生产的主要基质,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是生态系统的缓冲和调节剂,是吸收、容纳、转化与净化环境污染物的重要介质;是生态系统中许多动物和微生物的栖居地,这些土壤生物对生态系统产生重大作用。39、肥料:凡施入土壤中或喷洒于植物的地上部分,能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养分,增加其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或能改良土壤,逐步提高土壤肥力的物质。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世界总产的30~31%、单产的55~57%来自肥料的使用。肥料的功能:改善作物的营养状况,提高作物产量、品质、抗性,提高经济效益。40、土壤形成的两个过程:岩石经分化成为母质;母质经成土过程形成土壤。41、土壤的基本组成:固体物质:矿质颗粒、有机质,约占土体50%;水分:约占土体30~40%;空气:约占土体10~20%。42、根据土壤中各种大小不等的土粒比例,可将土壤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砂质土:土粒粗,空隙大,蓄水力差,养分含量低,保肥性差,昼夜温差大,通透性和耕性好。这类土壤前劲大而后劲不足,后期易脱肥,适宜种植需肥少、生长期短的块根、块茎类植物。黏土类:土粒细,空隙小,蓄水力好,养分含量高,保肥性强,昼夜温差小,通透性和耕性差。这类土壤前劲不足而后劲大,常造成作物后期贪青晚熟,适宜种植耐肥、生长期较长的作物。壤土类:介于砂土和黏土之间,兼优两者的优点,是比较理想的一种土壤。43、土壤有机质分非腐殖质(10~15%)和腐殖质(85~90%)两类。44、土壤有机质的作用:是植物碳素营养和其它矿质营养的源泉;腐殖质是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的良好胶合剂;腐殖质可使土壤具有高度的保水性、保肥性和缓冲性;腐殖质具有较强的吸附和配位作用,可活化土壤微量元素,抑制磷素固定,减轻或消除土壤重金属污染。45、土壤质量:是指土壤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动植物健康而不发生土壤退化和其它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目前土壤普遍出现退化现象。46、土壤管理的目的是培肥土壤,保持土壤的持续生产力。其核心是运用施肥制度、耕作制度、种植制度和土壤保护制度,保持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46、氮肥有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和长效氮肥。铵态氮肥\n的特点和使用:易被土壤胶体吸附;易被硝化细菌氧化为硝态氮;在碱性环境中易挥发;浓度高时易对作物产生高铵毒害;不宜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氨挥发损失;液氨使用时不宜与种子、幼苗和人体皮肤接触,以免灼伤。硝态氮肥的特点和使用:易被作物吸收,但不能被土壤胶体吸收,易随水流失;易被反硝化细菌还原成气体损失;易吸湿;易燃易爆。酰胺态氮肥:主要是尿素。含氮量高。施入土壤后在脲酶作用下水解为碳酸铵。长效氮肥:又称缓释肥或控释肥,一次使用可满足一个生长季或多个生长季的需要。47、磷肥分水溶性、弱酸溶性和难溶性三类。磷肥使用时应集中施、分层施、与有机肥料配合使用或作根外追肥。48、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和混合肥料的总称。指成分中同时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化学肥料。48、测土配方技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依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包括测土、配方、配肥、供应和施肥指导五个环节。49、精确施肥技术:又称定位施肥或变量施肥技术,利用“3S”(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构建土壤养分管理库,结合作物生长模型或专家系统,实时、实地推荐作物需肥量,并以变量施肥机械进行施肥操作。49、土壤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它们积极参与有机质的分解、腐殖质的合成和各种矿质元素的转化。50、微生物肥料:亦称菌肥、生物肥料,是一类含有活体微生物的特定制品。将菌肥施入土壤中,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促进土壤中的物质转化,改善作物营养,刺激和控制作物生长,防治作物病虫害,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第十二章林业1、林业:培育管理森林资源,利用森林功能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社会公益事业和提供木材等多种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林业资源包括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人工营造的人工林。2、森林包括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森林的标准:郁闭度达0.2以上(含0.2),天然林面积达0.1公顷(即1.5亩),人工林面积达0,067公顷(即1亩)。1、我国从北到南分布有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夏绿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及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南部季风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热带雨林等2、林业对社会课持续发展的作用(林业和森林的服务功能):提供木材和多种林产品;(木材、食物、药物和化工原料)保持生物多样性;(森林是野生动植物繁殖、升息、庇护的重要场所)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大气、调节气候)3、现代林业与传统林业的主要区别:强调林业的生态功能、突出林业的社会效益、强化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开发利用。(传统林业:造林伐林)4、森里资源分直接的实物资源和间接地实物资源。直接资源:林地资源,林木资源,林中其它生物资源,林中非生物资源。间接资源:由于森林的存在而产生的环境、气候、观赏、旅游、森林文化等资源。生物种质资源和林地林木资源是最主要的森林资源。我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为18.21%。5、森林的种类: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殊用途林。6、目前我国林业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生态状况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森林退化、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等仍呈加剧趋势;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伐野生植物等现象屡禁不止,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对林业的威胁仍很严重;\n林业管理和经营体制还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林业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结构不合理。9、21世纪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六个坚持”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生态效益优先;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坚持尊重自然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乔、灌、草合理配置,城乡林业协调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和管理;坚持科教兴林、依法治林。我国新时期六大林业工程:(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退耕还林工程(3)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4)三北和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5)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6)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建地建设工程1、我国林业实施“东扩、西治、南用、北休”,使我国生态建设逐渐渡过“治理和破坏相持阶段,实现“生态建设治理大于破坏、生态状况良性循环”的目标。2、农田防护林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特殊的小气候环境,能降低风速,调节温度,增大大气湿度和土壤湿度,拦截地表径流,调节地下水位,为农、牧、渔业生产提供更适宜的生态环境并提高其产量。3、农林复合系统:按农、林、牧、渔各业的特点,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和时空排序,将林业与农、牧、渔各业的全部或部分组合为人工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经营管理,使之发挥更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4、农林复合系统的类型:林-农;林-牧;农-林-牧;林-渔、林-农-渔;林-菌;林-药;林-农-虫;果-农;庭院农林复合系统。5、农林复合系统的作用和功能a)促进农业和林业的协调发展b)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c)提高物质的生产和循环转化能力(提高光能利用率、改善农林植物生长环境、提高物质转化效率和产出效益)。6、农林复合系统的发展前景:是今后我国森林资源增长的主要方式之一;有助于畜牧业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全面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有利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7、城市森林:在城市地域内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由以树木为主体的植被及其所在的环境所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8、城市森林的主要特征:服务对象是城市;与其它森林相比,受人为因素影响最大;受外界不利环境条件影响大;维护费用高。9、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维护碳氧平衡,净化空气,减少噪音,降温增湿、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水土环境。10、生态旅游: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的文化特色为目标,用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科学协调旅游的组织管理者、游客和旅游对象之间关系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有效形式之一。11、林业中的薪材林、“石油人工林”(能代替石油的烃类和油脂类树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危机。\n第十三章养殖业1、养殖业是动物的饲养业,包括畜禽和水产养殖。2、衡量养殖业水平的指标有:饲料转化率、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3、草业:经营草地畜牧业、饲草业、草坪业、草种业,从事牧草和非牧草经济植物的生产,加工和营销的产业。4、草叶发展的意义:为食草动物提供饲草;保护环境;美化环境。5、饲料:能为畜禽、水产动物提供营养物质或能用于饲喂这些动物的物质。饲料工业:饲料工业是随着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的发展,在工业化水平提高并达到一定阶段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学科的新兴工业。它包括五大部分:饲料原料生产、饲料加工(包括全价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饲料机械生产和饲料科研教育、制标和监测检测等服务体系。6、饲料的分类按来源分:植物性、动物性、矿物性和人工合成四类。按形态分:液体和固体饲料。其中固体饲料又分粉状、粒状和块状。按国际饲料分类原则分: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和添加剂。7、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物、维生素、水。8、畜牧业包括家畜生产、家禽生产及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9、反刍家畜消化特点:具有四个胃;反刍特性;嗳气。如牛、羊、骆驼等,可用草和粗饲料饲养为主。10、我国淡水水产品的养殖量居世界前列。11、我国海水养殖量居世界之冠。12、动物疾病:动物机体受到内在或外界致病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系列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过程,表现为局部、器官、系统或全身的形态变化和功能障碍。动物疾病主要分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三大类。13、特种经济动物:指畜家禽、家畜以外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特种用途的动物,包括驯化或半驯化动物和野生动物。为人类提供大量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财富,如珍贵皮毛、名贵药材、野味美食及玩赏动物。14、特种经济动物的生产特点:P229表13-415、主要动物疾病的特点和危害P233表13-616、中国人工养殖主要淡水品种的产区与特性。P231表13-5第十四章农产品加工1、食品行业:包括农业部门、食品加工和市场以及相关的工业企业构成的体系。2、食品科学:将基础学科和工程学的理论用于研究食品基本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性质以及食品加工原理的一门学科。3、农产品加工:把农产品按其用途分别制成成品或半成品的生产过程。非食品类农产品加工:包括纤维加工、皮革羽绒加工、林产品加工、橡胶制造和中草药加工等。4、食品科技工作者从事的活动:开发新产品和对现有产品的改善。5、农产品加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纤维制造、皮革毛皮羽绒加工、林产加工和橡胶加工等。6、食品的质量要素:外观、质构(口感)和风味。7、食品加工技术:热处理、冷冻保藏、生物技术、计算机控制、灭菌保鲜、脱水与浓缩、发酵、辐射与微波技术、气调保鲜技术等。第十五章农业工程\n1、农业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手段、生态环境和农村生活设施的各种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工程理论的总称。2、农业生产机械化:包括土壤耕作、播种栽植、田间管理、收获、运输及农田建设机械化等。3、土壤耕作:通过犁、耙、磙、铲、锹等农具的机械作用改变土壤耕层结构和地面状况,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等因素,翻埋根茬和肥料、清理田间杂草、控制土壤病虫害,调节土壤微生物体系,为作物播种、出苗、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4、设施农业:集多学科的成果形成的现代高科技产业,是在人工调控的环境下,实现农业的可控生产。5、农业建筑:用于农业生产的建筑。6、农村能源:产于农村和用于农村作为燃料或动力来源的能量载体,包括农村当地开发利用的能源资源和外地供应的能源成品。7、农田灌溉:运用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从水源引进,通过输水工程,把水输送到田间,并按照作物的需水要求进行灌水。8、农田灌溉的方法有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喷灌、微灌(滴灌、微喷灌)。9、农业智能化:机器能够根据作物的生长环境和作物自身长势的需要来决定如何进行某项作业,该机器系统具有对多种信息快速处理及推理分析和决策的能力。10、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包括农业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农业经济管理三个部分。11、农业工程的基本内容:包括手工工具、畜棚、现代自动化农业机械、现代畜禽舍、灌溉工程、种子清洗、谷物仓储与农畜产品加工,从省柴灶、风力机到废弃物处理与环境控制,甚至从农业机械与动物机械设计制造到机器运用维修与管理,以及农、林、牧、渔生产过程到区域性规划设计,都属于农业工程的范畴。12、农业生产机具的种类:拖拉机、耕作机械、种植机械、植保机械、收割机械。农业工程对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推动农业生产发展;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增收和向菲农产业转移;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13、农村能源的种类:沼气、生物质气化、太阳能、风能14、常规耕作法:在作物生产过程中用机械耕翻、磙压、中耕等组成的土壤耕作体系。15、少耕法:在常规耕作体系的基础上,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和强度的土壤耕作体系。16、免耕法:除将种子放入土壤中外,不进行其它任何耕作的方法。17、畜禽舍的环境控制:通风(自然或人工)、采光(自然或人工)、供暖与降温。18、温室环境控制:加温、降温、通风、补光、遮光等。19、沼气是一种由甲烷、二氧化碳、氧气、硫化氢及少量氮、氢、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组成的混合气体。它是由有机质在沼气池内进行厌氧发酵获得。有高温(50~55℃)、中温(30~35℃)、常温(10~30℃)三种,中国农村常采用常规发酵。20、生产沼气应具备以下条件:(1)严格密封;(2)适当温度;(3)适宜酸碱度(PH6~8);(4)充足原料(碳:氮为(25~30);(5)适量水分(90%);(6)加入优良菌种或接种物。21、生物质气化:利用作物秸秆、薪柴等生物质固体燃料生产煤气。22、农田灌溉的方法有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喷灌、微灌(滴灌、微喷灌)。23、精确农业的基本原理及其农业机械体系:精确农业的基本原理:根据个体或小群体的需要,及时精确地进行有关作业,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环境。农业机械体系:包括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处理、决策的生成及决策的执行等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nRS:遥感系统SS:模拟系统ES:专家系统DSS:决策支持系统ICS:智能控制系统24、农业工程对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推动农业生产发展;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增收和向非农产业转移;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第十六章现代农业科技革命1、科学是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的总称。2、农业科技是人类在农业生产领域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3、农业科技发展:指作为人们认识成果的农业知识体系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手段、方法的上升和进步过程。4、农业科技变革:农业科学成果的量变阶段和平稳时期。5、农业科技的发展历史(进程):原始农业(石器时代):使用石制生产工具,撂荒轮作、并在施肥、选种、中耕、除草、防虫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萌芽传统农业(铁器时代):使用铁制生产工具,精耕细作,用人力和畜力耕作。是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纯自然农业。在施肥、选种、中耕、除草、防虫等方面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近现代农业:三大支柱(农业机械的使用、农业化学研究的进展、生物进化论和遗传学研究的进展)当代农业科技:种植资源的研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保护和有效利用水资源、提高科学种植和养殖水平、改进农产品加工贮运销售和综合利用技术、食物安全和人类营养与健康、积极发展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高技术(如信息、计算机、生物技术、航空、海洋开发等)和新技术(如生物工程、饲料、农产品精加工技术、遥感、核辐射等)。6、现代农业科技革命的主要目标:优化结构、增加产量、改进品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7、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将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不断走向新的综合与联合。8、现代农业科技与传统农业科技相比具有智能化、物化、产业化合企业化四个显著特征。9、现代农业科技革命的主要特征:以综合配套为主。10、现代农业科技革命的经济理论基础(主要是保罗.罗默的理论)生产因素包括四个方面:资本、非技术劳动、人力资本和新思想。其中新思想为最重要,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11、持续农业:采用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的基础方式,通过技术革新,以确保当代人类和其子孙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得到满足。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会能接受的农业。12、中国农业科技所取得的成绩:(1)遗传理论和育种技术不断突破和发展,为农牧业增产增收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持续地技术支撑;(2)种植、养殖综合配套技术的改进与推广,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了农畜产品产出率;(3)植物病虫害、畜禽重大疫病预防手段和控制技术的加强,有效降低了农畜产品的损失,为农牧渔业的安全生产和国际贸易提供了科学保障;\n(1)农田水利建设、区域治理、环境保护技术的持续进步,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农业高技术研究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加速了产业技术升级和高技术产业形成。(3)国际合作、交流和技术引进,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1、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的需求:保障食物安全的需要;资源保障和生态安全的需要;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需要;促进农业增收和农民增收的需要。2、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1)农业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新品种开发;(2)养殖业领域的科举进步;(3)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及标准化建设;(4)植物检疫与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5)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林业的应用开发与研究;(6)设施农业与农业工业领域的科技创新;(7)林业、草业与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创新;(8)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及防灾减灾技术研究;(9)生物质能源的研究;(10)农业重大应用基础研究;(11)农业科技培训和成果推广;(12)农业科技发展条件的建设;(13)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