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 37页

  • 184.53 KB
  • 2022-07-30 发布

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

  • 3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4年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28%)——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5%)——时事政治(7%)选择题2×40=80分辨析题2×10=20分简答题3×10=30分论述题1×20分-36-\n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⒈哲学是什么?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如何?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也称宇宙观,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逐步概括和提炼出来的对周围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方法论:运用世界观来分析具体事物,就是方法论。②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③哲学是以概念、范畴和逻辑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里有阶级性。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一方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哲学离不开具体科学。另一方面,任何具体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具体科学也离不开哲学。所以,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相互依赖的。△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哲学上的党性原则)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①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历史上的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是哲学上的党性原则。②思维和存在是否统一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大派别。其中,第一方面是最基本的方面,是起决定作用的方面。西方近代哲学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不可知论者:休谟认为“我们关于原因的知识只是心理习惯的联想”;康德认为“自在之物不可知”。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在于:第一,它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理论上识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不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一切实际工作的基本问题。在一切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贯彻唯物主义哲学路线,从实际出发。第三,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可知论,才能更有效、更成功地改造客观世界。△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产生的根源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精神;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精神决定物质。唯心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是人们或者片面夸大主体的创造性和精神的能动作用而陷入唯意志论,或者是因为对自然力和社会现象无知和屈从而陷入宿命论;认识根源是夸大认识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或某一形式,颠倒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阶级根源是社会上反动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反动统治,总是掩盖事实真相,歪曲事物本质。△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对立和斗争,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回答的则是世界“怎么样”的问题。后者的斗争从属于前者的斗争,但是这两个“对子”也有交织之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见后文)。△5.哲学中的基本历史形态。①唯物主义发展的三个基本形态:朴素唯物主义(直观性、猜测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②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③-36-\n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唯心辩证法(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唯物辩证法。△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暴露了社会唯物辩证的性质。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英国的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的起义、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③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和达尔文的进化论。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并将其贯彻到历史领域;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性质。★△7.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所谓“科学的科学”,也不是那种缺乏具体科学基础的“形而上学”。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真正统一,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统一。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学说。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最主要,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领域,科学地解决了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声明是为无产阶级服务、为人类求解放的实践哲学,带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鉴别各种理论和路线是非的能力。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运用概念的能力,提高理论思维水平。9.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二章:物质和意识△⒈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伟大意义)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列宁面对物理学领域的革命,提出了科学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物质定义的重大理论意义:①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基本原则,从而同一切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列宁认为物质是可以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从而同一切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列宁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从物质的多样性中找到了普遍性,从而坚持了辩证法,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性表现在: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世界观;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世界观。△⒊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①运动是绝对的。运动的五种形态: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②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态,是指事物的位置和性质未变的状态。-36-\n③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分事物,理解事物的多样性;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度量运动的状态,从而理解运动。④反对相对主义和诡辩论。△4.意识的产生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经历了非生命的反映形式、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后发展到人的意识这样几个基本阶段。②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劳动在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使人直立行走,使猿脑变成人脑;劳动促使了语言的产生;劳动推动了意识产生的客观需要及其发展。△★5.意识的本质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②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则是客观的;③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的模拟。△★6.意识的作用①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四个表现:⑴认识世界的能动性。⑵对实践的指导作用。⑶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⑷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的模拟。②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途径与条件:第一是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第二是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第三是还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如工具)。△★7.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关系,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即重复性)和本质性(即深刻性)的特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必然受到它的惩罚导致实践的失败。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创造条件,利用和驾驭规律,实现人的目的,为人类造福。8.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和本质性的特点。但是两者也有区别:①社会规律是人自身活动的客观性的一种表现。而自然界的物质运动规律,是完全可以离开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②社会规律会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随着客观条件的消失而消失。而自然界的物质运动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③在阶级社会中,认识和利用社会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的。而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一般是没有阶级性的,较少受到阶级利益的影响。△★⒐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现实意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尽管纷繁复杂、多种多样,但却具有统一性。世界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证统一。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即客观实在性,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①既然世界统一于物质,那么我们办任何事情,都应当从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出发,只唯实,不唯书,不唯上。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思想路线是党的事业成功的保证,它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工作思想方法上的具体化。-36-\n第三章: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⒈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唯物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它既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认识工具,又是人们关于客观世界普遍本质的科学理论体系。形而上学是与唯物辩证法相对立的思维方法,是一种错误的理论观点。它们主要分歧表现三方面:①唯物辩证法坚持用矛盾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来看世界,认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形而上学则用片面的观点来看世界,否认矛盾,只见其一,不见其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②唯物辩证法坚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来看世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普遍联系是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③唯物辩证法坚持用永恒发展的观点来看世界,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形而上学则用静止的观点来看世界,既使承认运动变化也只承认量变不承认质变。永恒发展也是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⒉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条件性以及与系统论的观点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一切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是同把握条件的复杂性密切相关的。条件是指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任何事物都是有条件的。斯大林有句名言:“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系统是指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运动规律的有机整体。系统的特点: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系统论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⒊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二一—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指的是事物前进性的运动和变化,特别是指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新生事物是指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是由事物的辩证本性和新生事物的本质决定的。第一,任何新生事物从产生时起就孕育着适应环境变化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东西,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第二,新生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继承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是一种新质,比旧事物更有优越性。第三,在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是符合人民利益的。正因为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而旧事物是注定要灭亡的,所以,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永恒的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4.矛盾及其两个根本属性矛盾即对立统一,指的是任何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的两方面关系。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辩证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存在着不可分离的联系性,即①矛盾双方以一定条件互相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构成由此达彼的桥梁。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是斗争性的寓所,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但是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5.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同一性的作用表现在:①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②矛盾双方互相利用、互相吸收对方的有利因素来发展自己,从而推动整个事物的发展。③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①使矛盾双方的量发生变化,推动事物发展。②-36-\n矛盾斗争突破某一事物的界限,使旧的统一体瓦解,促使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发生质的变化。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6.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特别是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②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对立统一关系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③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根本对立的焦点。④矛盾分析的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矛盾无处不在;二是指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矛盾无时不有。三是指同类事物的矛盾具有共同的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及其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区分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又包含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⒏质、量、度和质量互变规律(事物发展的形态是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质是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事物的量又表现为数量和结构序列量。质和量的统一就是度。度是一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度是两个“关节点”之间的范围、区间。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质变的基本形式:一是爆发式飞跃;二是非爆发式飞跃。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一方面,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它又区分为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两种情况;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具有量的扩张。量变——质变——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和转化,这就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这两种形而上学观点都割裂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把远大目标和埋头苦干精神结合起来。△★⒐辩证的否定观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发展的过程和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因素都可以划分为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则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当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时,事物的肯定方面起主导作用;当事物处于质变阶段时,事物的否定方面起主导作用。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相互渗透,在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肯定和否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①辩证的-36-\n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而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没有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就没有旧事物的灭亡,就没有发展。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生长起来的,它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保留了其中积极的因素,辩证的否定又把新旧事物联系起来。④作为发展环节与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的否定是自我“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次完成的,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道路和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认识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反对“直线论”和“循环论”。△⒑辩证法的基本范畴①原因和结果。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做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因果联系的特点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着引起和被引起的必然联系。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和多样的,反对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和宗教宿命论。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作用于原因。在事物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上是原因,在另一种关系上则是结果,两者会相互转化。因果联系是多样的。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即复合因果)等。正确认识和把握因果联系,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因果联系,才能提高预见性。②必然与偶然。所谓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所谓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必然性居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居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只起促进和延缓作用。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依赖的,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它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着必然性的制约。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大量的偶然现象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必须重视偶然性的作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③可能与现实(或然率)。现实性是指事物中包含着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客观存在。可能性是指包含在事物中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以及可能性的度(或然率=偶然事件的数目/全部可能发生的事件总数)。现实性是已经展开了的可能性;可能性是尚未展开、尚未实现的现实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在革命实践中,我们要从现实性出发,对可能性作全面分析;要争取好的可能性,避免和克服坏的可能性的发生。④内容与形式。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内容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同一事物在一定关系上是内容,在另一关系上又可以成为形式。我们要反对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当形式适合内容时,要保持形式的相对稳定性;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要抛弃旧形式选择和创造新形式。当前我们要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改革的时代洪流中去。-36-\n⑤现象与本质。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是本质的直接表现,假象则从反面表现本质。假象不同于错觉。本质是抽象的、深刻的、相对稳定的,现象是生动的、表面的、多变的。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总是要表现本质的,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现象和本质的对立,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要反对不可知论和诡辩论。第四章:实践与认识△⒈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①实践的本质、特点和基本形式: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和能动性的特点。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其中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所以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③认识反作用于实践。△⒉认识的实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主体的活动的对象,是进入主体活动范围的那一部分客观事物。主体和客体的最基本的关系是实践关系,主要是改造和被改造关系;在实践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主体客体的认识关系,即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以及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主体和客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规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实践是主体和客体对立统一的基础。△★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首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反对唯心主义认识论“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第一次把实践的范畴引入哲学,引入认识论,彻底驳斥了不可知论,从而完成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再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揭示出认识不是照镜子式的反映;认识也不是一次完成,而是能动的辩证的发展过程,从而与机械唯物主义反映论区别开来。△★⒋认识的辩证过程(认识运动的规律):①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的现象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在人脑中产生的认识,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具有形象性、直接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是人脑通过思维而达到的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反映,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的特点。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必然发展(获得理性认识的途径,是要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更重要)——认识的第二次飞跃。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因为: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际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36-\n③认识运动的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提高,螺旋式前进,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这一原理也为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认识论基础。△⒌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就是同客观对象相一致的认识,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客观性是指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⒍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包含两方面的意义:①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的世界的,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真理的相对性也包含两方面的意义:①任何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一领域、过程、方面的正确反映,在广度上是有限的。②任何真理对特定对象都是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的反映,在深度上是有限的。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相对之中包含着绝对;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通过无数相对来表现;人类的认识正是由相对真理日益接近绝对真理的无限发展的过程。△★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第一,真理的本性是主观认识同认识对象的相符合。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把认识同认识对象相对照,检验两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第二,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在实践面前,在成功和失败面前人人平等,实践具有普遍性的特点。真理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所谓真理标准的绝对性是指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此别无其它标准,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所谓真理标准的相对性是指①实践标准的检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发展过程,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②逻辑证明在真理的发现、发展、判明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逻辑证明有助于人们吸取前人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从而促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检验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应当唯实,而不是唯书、唯上。学习这一原理,将使我们更好地坚持真理和捍卫真理。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这是关系我们党的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之一。△8.真理与谬误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一方面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两者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另一方面真理与谬误又是统一的、相互转化的,因为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整体,所以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就是谬误。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要勇于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不断克服和修正谬误;要善于同谬误作斗争。第五章: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⒈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关系历史观是指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历史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历史观从属于哲学世界观,为人们从事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36-\n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因为①它是一切历史观都无法回避而首先回答的问题;②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③它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④它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首先强调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这是历史观上的唯物论,这是因为①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内容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②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或迟或早也会发生相应的发展、变化;③社会意识的阶级属性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但是,马克思主义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并不否认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肯定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并不否认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见后文)。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国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⒉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及其根源列宁指出,马克思以前,一切历史理论存在着两个主要缺陷: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第二,以往的历史理论不懂得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总是将少数英雄、帝王当作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根源:第一,社会根源。手工劳动的生产规模狭小,人们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封闭隔绝状态,使人们看不到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第二,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掌握着精神生活的特权,必然要贬低广大财富创造者的作用而夸大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贬低劳动者创造的物质力量而夸大统治者控制的精神力量。第三,认识论根源。人们容易产生错觉,夸大社会意识的作用,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⒊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伟大意义第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在哲学上第一次唯物地、辩证地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使唯物主义世界观第一次有了完备的形态,从而打破了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垄断地位。第二,唯物史观的创立,为人们认识和研究历史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社会科学第一次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第三,唯物史观的创立,为无产阶级改造世界、开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理论武器,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成了科学。△4.社会存在及其构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力量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变更。②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必要前提和物质基础;也制约着物质生产,从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地理环境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为它不能直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也不能直接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我们要批判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但是也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③人口因素是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主体的人们的总和。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必要前提和物质基础;也制约着物质生产,从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人口因素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为它不能直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也不能直接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我们要批判马尔萨斯的人口因素决定论,但是也要重视人口因素和计划生育。-36-\n△5.生产力的涵义、构成及其地位生产力是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它表明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并获取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要内容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即劳动的原材料)。其中,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被称为生产资料,它是生产力中的物的因素。生产力的各构成要素在生产力中的地位是各不相同的。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是首要的生产力。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最主要的客观标志。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劳动对象范围会逐渐扩大,并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劳动过程“简单要素”的基础上,会逐渐加入某些新的生产要素,像技术、管理、知识等。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导因素)科学技术以生产工具为主(包括管理)生产力的劳动资料(这是第一是衡量生产力发生产力展水平的客观尺度)生产资料劳动对象△6.生产关系的涵义、构成和类型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性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人们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所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即①生产资料归谁所有,②产品如何分配,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三层内容。在生产关系的结构体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生产的性质。生产关系的类型:原始公社生产关系、奴隶主生产关系、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共产主义生产关系。△7.阶级的产生和实质阶级是生产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现象,其产生和消亡都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结果。阶级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必要的经济前提:其一,剩余产品的出现;其二,社会分工引起的私有制的出现。阶级就其实质而言是一个经济范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处于的地位不同,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结构可区分为基本阶级、非基本阶级和阶层。△8.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政治结构)经济基础是指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法律思想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国家政权是整个上层建筑的核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被称为社会形态。△9.国家的起源、本质、类型、职能及其发展趋势-36-\n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亡的。国家本质上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随着人类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国家也必然最终消亡。国家的类型,即国体,指国家的阶级内容。唯有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劳动阶级专政的国家。国家的形式叫政体,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统治。分为:专制政体和民主政体。国体是国家的阶级内容,政体是国家的组织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国家的对内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国家的对外职能:国防职能和外交职能。10.文化和文明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指人类改造世界的全部成就,包括物质文化、政治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文化专指精神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产品的总和。文明指人类社会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是与野蛮,愚昧和无知相比较而言的。社会主义文明是全面发展的文明,应当表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11.社会意识及其构成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从其载体方面看,划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从其发展的高低层次方面来看,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从其是否反映经济基础这方面来看,划分为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思想上层建筑部分,包括宗教、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等。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还有一部分社会意识形式不具有阶级性,如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等。△★12.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具有自身发展的特点和独特的发展规律。①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②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③社会意识发展的历史继承性。④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之间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推动社会意识的发展。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其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对我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第六章: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⒈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和矛盾统一体。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在社会的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即决定着后者的性质,决定着后者的发展和变革。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起着巨大的反作用,即当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时,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阻碍或推动作用。但是,总的说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归根到底,还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36-\n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被称为社会形态。在社会形态内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会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总是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的统治地位,排斥别的生产关系成分上升为经济基础。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归根到底受制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受制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体系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要改革不适合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那一部分生产关系,从而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要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即使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市场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经济实体。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要改革不适合于我国生产力发展、不适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进行的那一部分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治上层建筑,从而推动我国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全面进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①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而防止和根治腐败;②政府要转变职能,不再直接进行社会经济活动,而转入宏观经济调控,应当建立“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政府职能模式。③党政分开,党要管党,党主要负责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监督、引导政府的活动。△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含义、基本形式和作用)阶级斗争指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一般采取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形式,其中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阶级斗争的作用:①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突出表现在阶级社会各个形态更替的质变过程中。②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还表现在阶级社会每一社会形态本身发展的量变过程中。③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从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上(无产阶级自觉地消灭阶级)。△3.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社会革命是指在社会发展的质变阶段,被压迫的革命阶级推翻反动的统治阶级,以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因为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是彻底解放生产力;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质的飞跃。△4.改革是当代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指在社会发展的量变阶段,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当前的社会制度,在社会各领域中开展的改造和调整。改革介于革命和改良之间。改革是当代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一定的相同之处:指导思想相同、领导力量相同、群众基础相同、根本目的相同、深刻程度相同,是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根本性变革。△★5.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理论化的知识,它从不同方面(如自然、社会和思维方面)反映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技术则是自然科学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是物化的科学。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道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①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但当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时就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特质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往往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技能以及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和进步,从而推动社会生产的巨大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这也突出表现在科技与生产的相互作用关系问题上。在现代,已经形成了生产←技术←-36-\n科学的反向发展过程。这一辩证过程反映出科学具有先导的作用,表明它在现代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③在今天,知识经济初现端倪,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有力明证。所以我们要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分子。△★6.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指推动社会进步的人们;是指社会上人口的大多数;其中,劳动群众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人民群众还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包含有不同的内容。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因为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但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还是要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如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的制约。△7.普通个人、历史人物、杰出人物和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普通个人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一定作用的每一个人,其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及其创造历史的活动。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历史人物按其对历史发展作用的性质,又可以区分为杰出的历史人物和反动的历史人物。杰出人物是指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反映先进的阶级、阶层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历史人物。反动人物是指代表落后的生产方式,逆历史潮流而动,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历史人物。杰出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人和倡导者;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领导者;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他们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进程,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不能取代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时势造英雄:因为时势召唤英雄;时势锻炼英雄;时势筛选英雄。杰出人物的作用是受历史条件的制约的。无产阶级领袖是无产阶级的杰出人物,是无产阶级政党内“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的人们“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他们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优秀品质和智慧才能的集中代表。无产阶级领袖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其作用是任何阶级的领袖都不能比拟的。我们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既要维护无产阶级领袖的权威,又要反对个人崇拜。△8.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历史唯物主义在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同时,也肯定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作用。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历史人物按他们在历史中影响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杰出人物、反动人物和无产阶级领袖等。对历史人物的作用的评价,应当坚持:①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我们要把历史人物的功过,放到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分析他在特定的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历史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他所受社会条件的制约情况。当然,历史人物的作用同他本人的性格、素质和才能也有密切关系。②坚持群众的观点。历史人物对历史所起的作用尽管很大,但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决定性作用。反动人物之所以被历史所淘汰,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就在于他脱离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愿望;杰出人物之所以对社会历史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就在于他代表了时代的人民群众的要求,并与人民群众的历史实践有不同程度的结合。③阶级分析的方法。在阶级社会中,要把历史人物同他们所代表的阶级联系起来,根据历史人物所属的阶级的地位和特点进行评价。△★9.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的根本观点,包括: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则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36-\n在新的历史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上述理论和方法是完全一致的。△10.社会形态及其演化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被称为社会形态。社会形态的演化具有客观必然性,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因为①人类社会尽管有其特殊性,但它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②人类社会尽管有其特殊性,但它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③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既然社会同自然一样是个物质的、辩证的、存在客观规律的体系和过程,那么我们就可以像建立唯物辩证的自然观那样,建立其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11.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发展道路具有统一性,人类历史上一般经历过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其低级阶段)。但是,社会发展道路也具有多样性。社会形态的更替次序是多样的;社会形态的具体运行模式是多样的;社会形态更替的手段和方式是多样的。社会发展道路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这告诉我们,就当代中国实际来说,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体现了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强调中国特色,从中国实际出发作出选择,体现了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12.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是相对于片面发展而言的;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人们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人的充分发展是指人在更高层次上发展自己的才能。人的全面自由地发展,也是一个高度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和三大差别的过程。△共产主义这个概念有三个基本含义:①指科学的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②指最适合、最符合人性的社会制度;③指以实现共产主义制度为目标的实际运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二是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优秀文化之中。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3.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①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帝国主义战争引发十月革命成功,开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②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条件——中国新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③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36-\n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④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4.毛泽东思想形成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①萌芽于国民革命时期;②初步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③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④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继续发展;⑤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曲折中得到发展。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②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③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的理论(包括无产阶级下的继续革命论)5.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它是具有中国独特内容和民族表现形式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二,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6.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①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最根本的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精髓。“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②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由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体现。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事求是、依靠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坚持和遵守的基本原则。△★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包括①理论命题的提出,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②理论的初步系统化,从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党的十三大,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③理论体系的形成,从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的南巡讲话。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并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④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使用了“邓小平理论”,并把它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因为①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②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③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阔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了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④邓小平理论已经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关键、核心和本质)是:①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途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36-\n坚持与时俱进的政党,才能永葆青春。②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谛和精髓。从最直接的意义上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着眼于永葆党的先进性。先有“先进”,后有“代表”;唯有“先进”,才能“代表”;只要先进,就能代表。③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最高标准,始终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始终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2007年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①第一要义是发展。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或出发点)。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指的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指的是要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可持续发展”指的是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世世代代连绵不绝的发展。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掌握事物的内在联系,自觉实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要求我们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新时期我们要通过理论创新带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求真是探求真理或真相的科学认识,属于认识范畴;务实是坚持实事求是态度的科学实践,属于实践范畴。求真和务实虽有其特点,但仍然受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的认识运动规律的支配,求真是务实的前提,务实是求真的保证,两者互相推进、辩证统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惧进、求真务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求真务实与解放思想、与时惧进一样,都是从不同角度发展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②-36-\n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等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包括四个部分:近现代中国国情;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⒈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历史过程——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和《辛丑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始。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半殖民地化的加深。中日甲午战争是半殖民地化的进一步加深,使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外国资本对中国的侵略已经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马关条约》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极大地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开始操纵中国的财政。《辛丑条约》标志着帝国主义已经完全控制了清政府,使中国成了典型的半殖民地国家。△⒉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1)帝国主义操纵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政治和军事力量,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祸害和贫穷落后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2)中国的资本主义虽然有了某些发展,但封建剥削、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着显著的优势。(3)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力量很软弱,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力量。(4)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性。(5)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日益贫困化甚至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在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程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在上述特点中,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很大程度上规定着中国革命的方式方法,制约着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3.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是最主要的矛盾。历史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4.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①地主阶级改革派的自救举措。②太平天国农民运动。③资产阶级维新运动。④辛亥革命。△★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性:中国资产阶级提出的资本主义建国方案,帝国主义不能允许;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过于软弱,无法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同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条件已经具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可能性)。①旧民主主义革命屡遭失败,历史反复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中国革命呼唤新的领导阶级。这是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是转变的经济条件。③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这是转变的阶级条件。④新文化运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是转变的思想条件。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实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36-\n△★6.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联系和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联系:①革命的对象与任务相同,都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②革命的基本动力相同,参加革命的基本队伍是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组成的统一战线;③革命的根本性质相同,二者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①革命领导权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只是追随资产阶级参加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则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②是革命的时代背景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属于资产阶级革命。③是革命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④是革命的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则要在中国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然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分两步走的,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批判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和王明的“毕其功于一役”。△★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8.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①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其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其政体是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③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农村包围城市论”的内容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运用马列主义武装夺取政权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实践,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民主革命道路。其理论内容是:A.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形式是长时期的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长期地反对反革命的武装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武装斗争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其具体原因是: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人民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没有议会道路可走,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②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异常残酷,面对庞大的反革命武装,中国革命只能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③中国各种政治力量存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所以中国革命武装才能利用矛盾得以生存和发展。总之,中国近代社会的客观条件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B.中国长时期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因为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革命军队的主体。党的工作重心必须从城市转到农村,制定土地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开展农民游击战争,待革命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再由农村转到城市。为此,毛泽东还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36-\n的总概念,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也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因为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大国。②国民革命政治影响的存在,为红色政权的长期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③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发展,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④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必要的主观条件。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及其各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是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农村包围城市论”的伟大意义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是史无前例的,具有其伟大的意义。①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因为它符合中国的实际,符合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科学的。②这条道路的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对马列主义的贡献。③这一道路的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其经验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进行革命夺取政权的斗争树立了榜样,可供他们借鉴。△★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A.武装斗争△★武装斗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见上页)△★中国长时期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见上页)△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①领导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②性质:人民军队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服从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服务于人民革命斗争和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工具。③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这是人民军队区别于任何旧军队的根本标志。④任务:不仅要担负打仗的任务,是一只战斗队;同时还要担负做群众工作,是一支工作队;还要担负开展生产建设的任务,是一支生产队。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有①人民战争的思想。②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方针。③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④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方法。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⑤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的思想。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B.统一战线△★中国革命中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能性-36-\n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殊重要性。这是因为:第一、从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看,基本特点是两头小、中间大,无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有少数,最广大的队伍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无产阶级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去孤军奋斗,是不可能取得革命胜利的。第二、从中国革命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长期处于敌强我弱的状况,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地主豪绅、官僚买办勾结在一起,掌握着国家政权,操纵着全国的经济命脉,又拥有相当数量的武装,力量异常强大。第三、从革命力量自身的情况看,革命的发展极不平衡。这种极端复杂的中国社会政治局面,在客观上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可能性。中国的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不但占了全国人口的大多数,而且革命要求强烈,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统一战线的左派;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即革命性和妥协性并存的特点,所以他们是统一战线的中间派,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应当努力争取的对象;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集团中的亲英美派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加入到统一战线中来,这有利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削弱主要的敌人。△★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1)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2)统一战线必须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中国共产党人认为,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性质不同的联盟:一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既工人阶级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是基本的和主要的联盟;二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同一切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这是非基本的,但又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联盟。中国共产党处理两个联盟关系的经验是: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3)又联合又斗争是坚持统一战线策略的总方针。统一战线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团结尽可能多的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孤立主要敌人,这就需要善于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在敌人营垒中找朋友,由此制定了“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十六字策略原则。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在国共合作中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总方针,以及“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三原则。毛泽东还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4)统一战线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C.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在中国,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伟大工程。党的建设面临的有利条件:第一,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指导,有一个好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搞好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的问题,有过许多重要的论述,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有着指导意义。第二,中国工人阶级革命最彻底,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好的阶级基础。第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十分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并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同中国共产党的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特色的建党理论。党的建设面临的特殊困难:第一,中国共产党是在较短的时间里组织成立的,理论准备不充分,而且党一建立以后就投入了紧张的革命实践,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再加上反动政府的管制查禁,马克思主义书籍严重缺乏,理论武装不够。第二,中国共产党具有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性质,但党的组织发展受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制约。第三,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残酷统治下,中国共产党被迫远离中心城市,长期战斗在农村的环境中。第四,中国共产党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基本内容党的自身建设有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理论建设、作风建设、执政党建设还有廉正建设等方面,其中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为党自身建设的基本内容。△★从思想上建党为什么是党的建设的首位(或主要问题)?(1)它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基本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建党思想,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中,需要“经常自己批评自己”,也就是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改造客观世界的任务。(2)它是由中国国情和党本身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国民革命失败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党内农民、小资产阶级成分比重较大,党内最根本的矛盾,就是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因此,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首先就是思想建设问题,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去改造和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3)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各方面建设的基础。党内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存在深刻地反映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政治上容易“左”-36-\n右摇摆,走极端,在组织上表现为个人主义和宗派主义,在作风上常常是理论与实际相分离,要克服这些错误,首先必须从思想上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和侵袭。(4)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必须以党的思想建设为基础,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各项建设的首位,以保证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顺利发展。△思想上建党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①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去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从思想上保证共产党组织的纯洁性。②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亦即加强党的理论建设;二是以党章为主要内容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提高全体党员的素质。三是共产党员必须注意调查研究,按实际情况办事,实事求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有效形式——整风的基本内容和宗旨整风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原则,整顿党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反对主观主义(主要是教条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整风的宗旨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党的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建立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党的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结合。先民主,后集中,从群众中来,从群众中去,领导同群众相结合,这是群众路线在党内的体现。强调极端民主化,强调集中反对民主都是错误的。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实行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原则。其中,全党服从中央是这一原则的核心。△★党的优良作风的主要内容1945年,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毛泽东把党的优良作风总结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D.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相互关系怎样?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实行统一战线的武装斗争。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要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缺一不可的,正确地理解这三者及其相互关系,就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1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经济上实行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民主义经济制度;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在解决土地问题之后,内部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外部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1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36-\n1953年,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的强烈愿望,完全符合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第一,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第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只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解放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第三,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一方面,土地改革后,广大个体农民为避免重新两级分化以及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确实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扩大,也必须将分散的农业和手工业及时引导到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上来。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各方面条件以已经具备:①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政治保证;②以国营经济为主导力量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③苏联所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以及对中国的支援,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顺利进行的国际条件。△★1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和实质我国在1952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是其核心内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反映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14.我国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特点和经验:第一,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逐步把个体农民引导互助合作的道路;第二,结合中国农业的特点和农民的习惯,创造了由互助组到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的过渡形式;第三,在合作化过程中,实行了正确的阶级政策;对待富农经济,采取了由限制富农剥削到逐步消灭富农经济的政策,把消灭剥削同改造剥削者结合起来。教训: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特别是合作化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工作过粗、形式简单划一等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积极性的发挥,给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1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基本经验是:①第一,严格区别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与改造的政策,实行和平赎买,避免了暴力与流血冲突,从而使我国和平地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②第二,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如委托加工、计划定货、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形式,坚持了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第三,注意把对企业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给资方人员以出路,逐步把他们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但是,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也存在一些缺点和偏差,这主要是在后期要求过急,速度过快,工作太粗,混淆了劳动者与剥削者的界限;合并过急,产品单调,质量下降,商业网点撤销过多。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安排也有不当之处,影响了他们积极性的发挥。△16.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伟大意义1952-1956年,我国通过“和平赎卖”的方式改造中小资本(即民族资产阶级),壮大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还通过走合作化的道路改造了个体私有制(农业个体经济和个体工商业的改造),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36-\n1956年底,我国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落后的东方大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这是一场前无古人的深刻的社会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又一次历史性巨变;同时党在实践中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之路,即和平改造、把制度改造和人的改造相结合之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但是,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和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要求过急,工作过粗,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等。第三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初级阶段理论△★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含义、特点和意义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③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实现劳动者的共同富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明确了判断社会主义的客观标准,克服了以往对社会主义的或“左”或“右”的错误认识。其次,使我们更加自觉地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什么?为什么?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为:①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一切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的推动力。②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决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4.判断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会议上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从我国50年代中期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36-\n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内容: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考虑一切问题,从事一切工作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的实际情况出发。△★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及其原因①从历史的根源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②从我国当前的国情和面临的历史任务看,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③从国际环境看,赶超先进国家的发展水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道路仍很艰巨。△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伟大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际出发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它的形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我们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客观依据和基本出发点。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排除“左”右两方面错误的干扰,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锐利思想武器。邓小平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0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时,得出了一个深刻的结论: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左”和右都是相对于正确路线而言的,是指偏离正确路线的两种错误倾向。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我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我们排除各种错误干扰,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简明概括。△10.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应当注意三点:①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②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强国之路,两者统一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③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内容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要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应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④-36-\n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的总要求和原则努力形成和谐局面。△★12.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目前阶段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13.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含义和特点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部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有关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总体决策,是包括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发展阶段和战略重点的体系。与一般的经济计划相比,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特征。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特征才属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范围。△14.邓小平“三步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0年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15.“新三步走”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新三步走”战略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阐述:第一步,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步,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步,到205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20年再翻一番,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①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②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③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更高水平、更加全面、更加平衡的小康社会。④党的十八大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要求。16.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②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③有步骤地逐步推进。④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具有雄心壮志。△★17.党的十八大的主题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个主题包括四个内容:①旗帜②道路③奋斗目标④精神状态。△★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十八大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6-\n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的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选择的结果,是现实实践的保证和要求,是中国未来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三者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十八届三中全会总结的改革开放的主要经验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四条重要经验。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要道路。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党的思想路线。③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④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21.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重点和核心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定》还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957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在这两类矛盾中,大量的是人民内部矛盾。在社会主义学说史上,毛泽东第一次把我国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独创性发展。后来,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改革是中国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是要改革那一部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我国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但是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的进行的,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它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在改革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①发展是目的。②改革是发展的动力。③改革和发展都需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三者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3.对外开放为什么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⑴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⑵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⑶-36-\n我国应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4.我国对外开放的方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又有利于增强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的能力。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偏废。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对外贸易、技术交流、资金往来和劳务合作等。但是对外贸易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是其他各种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5.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什么扩大对外开放,必须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我国的对外开放采取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的发展战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中心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2001年11月,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的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6.不断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必须做到①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要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的战略。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积极拓展国际经济发展空间。③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客观必然性党的十五大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的一种新型的所有制,它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两种类型,而且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如何理解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的一种新型的所有制,它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在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定要认真地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确保公有资产(包括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整个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保证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从而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在上述前提下,国有经济在有些部门有些地区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性质。△3.如何理解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一定所有制经济所采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一定所有制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实现形式,不同的所有制也可以采取同样的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都可以利用。目前①国有国营和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企业。②国有控股和集体控股的股份制企业,股份制是目前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③-36-\n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等股份合作制经济或集体经济。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对于后者,我们尤其要提倡和鼓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4.如何理解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外资经济又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独营企业,统称为“三资”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对于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所有制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都要继续鼓励和引导它们健康发展。△5.我国应如何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党的十六大指出,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监督,使之健康发展。第一,贯彻实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鼓励和支持它们的发展,保护它们的合法利益和财产。第二,对它们进行积极的引导。第三,加强对它们的监督。△6.按劳分配的内容及其客观必然性按劳分配是指以人们付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①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劳动产品分配关系的基础;②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③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条件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只有当生产力发展达到社会产品极大丰富的阶段,才能实行按需分配。△★7.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除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如个体劳动收入(受生产条件的影响)、资金分配收入(如股息、债券)、资本分配收入和劳动力价值收入、风险收入和机会收入等。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生产要素收入(如土地收入、技术收入、资本收入、劳动收入)的概念。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分配制度呢?这是因为:①我国的所有制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所以分配制度要以按劳分配为主。②多种经营方式也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也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适应了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分配关系上调动了各方面进行投资、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有利于充分利用社会经济资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按劳分配是居于主体地位的,它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也是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的条件。△★8.处理先富后富关系的原则和措施——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及其措施目前分配关系上存在着许多问题,最显著的是:一方面平均主义还未完全消除;另一方面由于分配程序的不规范,导致了部分社会成员收入高低悬殊(如灰色收入、隐形收入等)。所以收入分配体制必须改革。在改革个人收入分配关系问题上,我们要正确全面地认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所谓效率原则,是指社会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企业和国民经济的效率为目标。所谓公平原则,就是要求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特别是机会公平。我国目前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政策是:①国家依法保护合法收入,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②取缔非法收入。③-36-\n整顿不合理收入(如垄断和特殊行业的收入)。④调节过高收入(如开征遗产税和个人所得税)。⑤保障最低收入。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9.社会保障制度的涵义、结构和功能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社会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福利而提供物质帮助的各项措施的统称。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制度。社会保障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所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总和,构成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①它有利于维护劳动力的再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②它有利于调节社会经济关系,缩小贫富差距;③它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此外它还有合理引导消费、调整政企职能关系等各方面的作用。10.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着诸多弊端,如国家大包大揽,带有身份式、单位式、就业式保障的特点;保障面小;供给制色彩浓厚;社会保障立法滞后,所以必须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①社会保障水平要同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要建立多层次的、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体系。②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基金和扩大社会保障对象。失业保险应当由中央、地方政府负主要责任。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应当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③加强社会保障立法,使社会保障法制化。④实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与社会保险基金商业经营分开的原则,实现社会保障事业的“政企分开”。△★1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什么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称。我们的时代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处在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对社会资源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形成了区域市场,而且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甚至世界市场;市场体系也较复杂,不仅有发达的商品市场,而且还有各种生产要素市场。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有许多弊端,“计划赶不上变化”,“人算不如天算”。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尊重人们的劳动成果和服务,从而实现等价交换。“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调动各方面活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市场经济有灵敏的触角”。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中国与世界经济接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共性和特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一样,有其一般性:①经济活动市场化。②企业经营自主化。③宏观调控间接化。④经济运行法制化。⑤保障制度社会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其特殊性,它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表现在:①在所有制结构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同时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③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能够进行更有效、更自觉的宏观调控。△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环节(或基本框架)-36-\n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搞好五个相互联系的重要环节:①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②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使资源的优化配置。③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④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1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15.什么是新型工业化之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16.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之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第六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其地位和作用怎样?(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因为①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民主与社会主义不可分。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完整意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是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协调推进的,以实现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现代化为目标。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和支持。只有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克服我国原有政治体制所存在的种种弊端,提高政治效率;只有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健康发展;只有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使我国人民广泛参与国家政治和公共事务,凝聚人民的力量和意志,保证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紧迫性和长远性、艰巨性。△★2.如何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是什么?)⑴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要求。⑵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这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⑶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依、违法必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什么?-36-\n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是:①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劳动者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的政党制度。④以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为原则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民族制度。⑤发展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制度。△★4.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方略和基本要求是什么?)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现实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使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5.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目标、内容、原则必要性:①不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就难以克服现行体制的弊端,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②不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就不能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向前发展;③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目标: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分长远的总目标和近期的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总的目标是:①巩固社会主义制度;②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③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近期目标:①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②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③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内容:①健全民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②加强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③推进机构改革;④完善民主监督制度;⑤维护安定团结。原则:①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②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③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还强调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①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有机统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②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的重要标志。③社会主义的文化,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④社会主义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还巨大地反作用于物质文明,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作用:①-36-\n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使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智力支持。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保证。(方向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协调社会。)△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①要坚持重在建设,以立为本,持之以恒,贵在落实,务求实效。把注意力集中到团结人民,充分发挥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来,集中到满足人民的文化和精神需要上来,集中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上来。②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鼓励不同的学术观点、艺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努力创造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③坚持用科学态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创新精神,既立足本国本民族又大胆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及其辩证关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内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想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它可分为:思想建设和道德建设两个部分。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内容: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觉悟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根本和保证;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基础和条件;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使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居于统领地位;树立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了实现目标问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了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问题;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了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2006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了要树立和坚持“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这“八荣八耻”-36-\n是: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需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需要。△★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首次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八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及其意义?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第一,是我们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是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能性: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第二,我国已具备较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证。第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文化保证。第四,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一致,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第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必然要求。第三,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③必须坚持改革开放。④必须坚持民主法治。⑤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⑥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主要任务)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由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①我们要建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②-36-\n这六个特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5.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包括那些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①优先发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②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④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⑤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⑥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第九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⒈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及其相互关系时代主题,是指世界范围内最重要、最突出、最活跃的基本矛盾和根本问题,是国际社会在一个较长时段里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课题。时代主题会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和发展的问题。所谓和平问题,是指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各国都力求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所谓发展问题,是指世界各国都追求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尤其渴望经济发展。“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和平和发展的相互关系:发展是目的,但发展要在和平环境下才能顺利实现;和平也离不开发展,只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壮大,才能避免世界大战。和平和发展的问题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辨证统一关系。△⒉如何理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冷战结束后,特别是“819”事件以后,世界政治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目前出现了“一超四强”的格局。经济的全球化又称经济国际化,是指随着科技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密切结合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包括多方面内容,其主要内容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⒊威胁和平和发展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⒋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什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①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中国人民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②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③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和平、发展、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5.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6.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是: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所谓独立自主,就是对于一切国际事物,都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与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②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我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印、缅三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许多亚洲国家所接受,其基本内容就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③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④1989年,面对苏联东欧的巨变,邓小平提出了“冷静观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策略。7.我国关于建构和谐世界的基本主张-36-\n和谐世界就是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我国关于建构和谐世界的基本主张是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②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③树立新的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是新安全观的核心。④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为建立一个更加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和谐世界而努力。第十章:“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⒈“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1982年,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办法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2)实行“两种制度”。祖国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3)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台、港、澳设置特别行政区。(4)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至少50年不变,50年以后更没有变的必要。△⒉“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①“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在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内允许有两个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社会主义国家既可以为作为国家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也允许和保护一定地区、范围内存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发展。②“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同时,允许台、港、澳地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这又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③“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一国两制”的构想,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运用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实行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⒊“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①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②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祖国怀抱,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又一重要成果。③香港、澳门的回归,对解决台湾问题有着率先垂范的作用,对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是,①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阶级。②广大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③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重大历史责任。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技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④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⑤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出现了新的变化,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⑥-36-\n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⑦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团结力量(两个范围的联盟:大陆范围内和大陆范围外)。△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什么?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因为①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封建统治者、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都没能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摆脱日益贫困落后、人民饥寒交迫、社会战乱不断、受到西方列强任意宰割的悲惨命运。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面貌焕然一新。它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等。②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宗旨和作风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唯一政党,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严密的组织性和极强的战斗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作风决定的。③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和实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内社会环境和国际和平环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效地组织和领导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⑴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⑵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4.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1)在新世纪,我们党面临着要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抓好的三大任务。加强党的建设,是实现新世纪三大任务的根本保证。(2)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总目标:要把党建设成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3)必须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要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从严治党还必须加强党的制度建。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3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