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4.00 KB
  • 2022-08-02 发布

《高中必修一历史》PPT课件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好了歌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n君主专制政体 的演进与强化\n皇帝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丞相助手监察百官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军事回顾1:秦朝在中央实行政治制度?回顾2:其中“三公”的具有的职能?\n本课结构:丞相制度选官制度地方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n一、丞相制度阅读书本第二框,联系上一节内容,请说出我国丞相制度是如何演变的?1、秦朝?2、汉朝?3、唐朝?4、宋朝?\n秦朝:设丞相;汉朝:频繁更换丞相;让平民出身的人做丞相;实行中朝制度\n皇帝中朝外朝尚书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两汉的内外朝相权一分为二\n秦朝:设丞相;汉朝:频繁换相让平民出身的人做丞相实行中朝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n中书省(草拟、颁发诏令)尚书省(执行命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吏、户、礼、兵、刑、工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相权一分为三影响:(1)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n秦朝:设丞相;汉朝:频繁换相,让平民出身的人做丞相,实行中朝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设中书门下(丞相),增设“参知政事”(副丞相);相权一分为二相权一分为三进一步分散相权明朝:废除丞相制。(明太祖)相权很大废除相权其演变的总趋势?趋势: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n枢密院参知政事副宰相三司使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宰相职长官枢密使,低于宰相分行政权皇帝二府机构职能官职及权利中书门下最高军政机构分财权削弱宰相权利皇帝总揽大权宋代中央政治制度\n史料一: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史料二: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还坐着,宋太祖说自己的眼睛昏花看不清,就让他们站到自己面前,指给他看。待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史料三: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n读史感悟: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皇权加强;——相权削弱;\n秦朝:设丞相汉朝:唐朝:宋朝:明朝:一、丞相制度(中央管理制度)演变趋势:“中朝”制度三省六部制设“参知政事”(行政)三司使(财政)废除丞相制(明太祖)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n汉承秦制有变化,武帝起用布衣相;魏晋南北有三省,隋唐六部完善它;宋代皇权更加强,制约宰相有办法;参知政事分行政,三司财政约束它。元朝也设中书省,唐元中书要分开。君主专制的演进(巧记方法)\n该剧被誉为国内首部古装纪实悬疑电视剧。《大宋提刑官》根据宋代法医名家宋慈的专著《洗冤集录》改编,《洗冤集录》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法医检验专著,也是世界最早的法医学专著,这部专著迄清代数百年来一直被奉为法医检验的经典。\n二、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1、监察机构的设置(1)秦朝:①中央:御史大夫②地方:郡监察史(2)西汉: ①中央:御史大夫②地方:州设刺史汉朝官服\n(3)唐朝:御史台(4)宋朝:提点刑狱司(5)元朝:御史台(6)清朝:都察院(1)积极性:对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防止官员贪脏枉法,发挥过积极作用。(2)局限性:是君主专制的工具。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2、评价\n秀才看榜图清代公布殿试结果的金榜上图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那种政治制度?\n实行时间选官制度特点局限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西周至春秋官职世袭被限定在贵族范围汉魏晋南北朝以官举士来源基层中正评定授官依据成为世族把持政权工具隋唐北宋明清考试选官仕途开放八股取士束缚思想以官举士权操于上三、选官制度的变化\n读史感悟:唐太宗在金殿端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n积极作用:(1)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2)保证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3)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形成(4)有利于追求公平公正消极作用:(1)考试科目和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2)科举制其实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权力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n四、行省的设置1)、简述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进1.秦至宋:州郡县三级道、州、县路、州、县郡县两级2.元朝:行省(路、府、州、县)3.明清:省、府、县省、道、府、县注:汉初是郡国并行制,州是武帝所设原为监察区后为行政区。趋势: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地方行政区划\n元代的行省蒙古:东北:云贵:台湾:岭北行省辽阳行省云南行省澎湖巡检司\n2)、行省的主要职能民政事务军政要务赋税征收调动军队必须呈报中书省需呈报枢密院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觐见述职(省官互迁)\n3、元朝行省设立的历史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n小结与评价地方分权集中中央集权集中皇帝从秦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1、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这种高度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3、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n秦朝:设丞相汉朝:唐朝:宋朝:明朝:一、丞相制度(中央管理制度)演变二、行省制(地方管理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趋势:“中朝”制度三省六部制设“参知政事”(行政)三司使(财政)废除丞相制(明太祖)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意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