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06 KB
- 2022-08-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知识体系与单元备课》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姚锦祥2005年7月\n讨论要点:一、高中历史的课程结构及其特点(一)综合性、多层次的课程体系(二)必修与选修课程的并存二、必修模块的知识体系及蕴涵的史学观念(一)历史(Ⅰ)的知识体系(二)历史(Ⅱ)的知识体系(三)历史(Ⅲ)的知识体系(四)必修模块知识体系建构的史学观念三、必修模块知识体系的特点及其教学要求(一)专题史体例的特点及其教学过程中的利与弊(二)古今贯通、中外史合编的特点与利弊分析四、专题备课要略(一)专题备课的重要性(二)专题备课的基本要求(三)专题备课案例分析\n一高中历史的课程结构及其特点(一)综合性、多层次的课程体系(二)教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三)必修与选修课程的并存\n学习领域学习科目及必修学分116学习模块人文与社会思想政治8历史6必修: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选修Ⅰ:(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5)探索历史的奥秘(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选修Ⅱ: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地理6科学地理物理6化学6生物6语言与文学语文10外语10数学数学10技术信息技术4通用技术4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11艺术艺术或音乐、美术6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活动15社区服务2社会实践63年中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2分;每学年1周的社会实践6分\n(一)综合性、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学习领域:人文与社会学习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学习模块: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选修Ⅰ:(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5)探索历史的奥秘(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选修Ⅱ: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n学习领域设置的意义:1.更好的反映历史学科与地理、政治学科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指导教师教学;2.进一步明确历史学科的人文与社会属性,有利于突出历史教育的人文价值与社会属性;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防止学生过早偏科,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n学习模块设置的意义:1.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2、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n(二)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及其教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学生的学分要求:三年中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在选修Ⅱ中(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历史必修课每个学习模块为2学分,36学时,共6学分,108学时。选修课每个学习模块为2学分,36学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选修模块;但有意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3个学习模块。教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机遇:课程开发、教材研制、教学中大显身手;挑战: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的适应,聘任制走向实质阶段,职业竞争日趋激烈;\n(三)必修与选修课程的并存1.必修课程的内容与目标必修课程的内容:必修课程有3个学习模块,25个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历史Ⅰ》——政治史《历史Ⅱ》——经济史《历史Ⅲ》——思想文化史\n必修课程的目标: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学会从不同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为学生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n2.选修课程的内容与目标:选修课程的内容:共有6个学习模块: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5、探索历史的奥秘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n选修模块的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有个性化的发展\n二、必修模块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知识体系(一)历史(Ⅰ)的知识体系(二)历史(Ⅱ)的知识体系(三)历史(Ⅲ)的知识体系(四)建构必修模块知识体系的史学观念\n阅读与思考:阅读以下所展示的三个必修模块的主题、内容和用词。想一想:三个必修模块的构建渗透了怎样的史学观念?\n必修模块教科书的内容●分历史(Ⅰ)历史(Ⅱ)和历史(Ⅲ);●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专题;●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思想与文化等不同领域反映历史进程和历史概貌;\n历史(Ⅰ)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的重要内容包括9个专题:\n历史(Ⅰ)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7、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8、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n历史(Ⅱ)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与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内容包括8个专题\n历史(Ⅱ)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6、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n历史(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包括8个专题\n历史(Ⅲ)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5、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7、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8、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艺术\n(四)建构必修模块知识体系的史学观念古代史知识体系所蕴涵的史学观念近代史知识体系所蕴涵的史学观念\n必修模块中的古代史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国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世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n古代史——文明史范式物质文明史:物质生产、生活、流通、交通古代精神文明史:科技、思想学术、文学艺术、宗教史政治文明史:政治观念、制度、组织、行为、技术\n必修模块中的中国近代现代史专题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国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n必修模块中的世界近代现代史专题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近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现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代史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艺术\n近现代史——文明史范式、现代化理论、全球史观现代化理论: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使命经济工业化、全球化思想文化科学化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全球史观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n历史专题选择历史课程内容的出发点1.与社会进步联系2.适应时代需要3.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相联系4.及时反映历史学新趋势和新成果\n三、必修模块知识体系的特点及其教学要求阅读与思考:以下表格内容摘自人民版必修一模块的专题和子目的标题。请认真阅读各专题标题与子目标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专题之间的关系,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一)专题史体例有何特点?在教学过程有何利弊?(二)贯通古今、合编中外史的方法有何利弊?\n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夏商政治文化西周分封制西周宗法制和礼乐秩序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六王毕,四海一”海内为郡县秦王朝的官僚机构挟书律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法令出一君权和相权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行省的设置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内阁制度的形成军机处清朝的边疆政策近代化浪潮与清末政治\n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国门洞开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反帝运动三伟大的抗日战争侵华日军的罪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n专题三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一太平天国运动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的开端国民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n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一部宪法的诞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历史的伟大转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n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变动中的世界格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实践二外交关系的突破与发展风雨如晦中的中国外交对外关系的重大突破重返联合国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外交政策的调整为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努力\n专题六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一民主政治的滥觞蔚蓝色的希腊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希腊的公民二卓尔不群的雅典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黄金时代”的公民民主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三罗马人的法律《十二铜表法》从治“公民”到治“万民”持久统治的维系\n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一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光荣革命”限制王权的法案“小密室”的演变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二“制蘅”的宪法年轻美国的窘境制约权利、平衡利益的宪法从“邦联”到“联邦”两党制的雏形三民主政治的扩展震荡中的法国“一票共和”脆弱的德国民主\n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一电亮导航的灯塔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伟大的友谊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二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第二国际中的斗争三打破坚冰革命前夜的“火星”帝国大厦的坍塌世界历史的新纪元\n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美苏争锋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二新兴力量的崛起“欧洲人的欧洲”迅速兴起的日本东方巨龙的腾飞发展中国家的呼声三走向多极化“别了,雅尔塔”鼎足之势话西方走出低谷的俄罗斯风云际会看东方\n(一)专题史体例的特点同一模块内各专题之间的共同点:1.专题展开呈现出二重的逻辑顺序——时序系列2.整体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内容系列3.研究领域和知识系统相同——政治史4.教育价值相近——政治智慧和认识5.各专题蕴涵着共同的教育观念——从专制到民主的必然同一模块内各专题自身的共同点:1.按时间顺序编排专题的历史内容2.专题的相对完整与独立3.主题鲜明\n(二)专题史体例的利弊分析对教学有利的方面:1.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可以灵活地选择历史内容,并有较大的包容性;3.便于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探究;\n对教学不利的方面:1、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2、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3、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4、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n(三)古今贯通、中外史合编的利弊分析对教学有利的方面:1、加强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容易激发学习的积极性;2、对某一领域历史现象发展过程的揭示相对清晰,有利于对某一历史问题做更深入的探究;3、有利于加强中国史与世界史的横向之间、古代史和近代史纵向之间的联系和比较;\n对教学不利的方面:1、从古代到近、现代时序上的双重编排,不利于中外史的横向比较,而且容易使学生造成厌烦情绪;2、古今史、中外史合编的跳跃性大,历史学习难度加大;\n四、人民版教材专题备课要略(一)专题备课的重要性(二)专题备课的基本要求(三)专题备课案例分析\n(一)专题备课的重要性1.专题备课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2.体现了专题整体性的特点3.有利于整体协调各专题之间的联系4.是课时教学设计的前提四专题备课要略\n(二)专题备课的基本要求两个观念:1.课程标准是专题备课的基本依据;2.教科书是专题备课的最重要资源;四个根据:1.根据课程标准及其内容、确定专题的教育价值,整体规划专题的“三维”教学目标;2.根据专题内容及其在模块中的位置,整合教学内容;3.根据历史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过程;4.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发展情况动态评价学生的学习;\n(三)专题备课案例分析案例与思考一:根据专题备课的要求,人民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应该怎样分析?案例与思考二:历史新课程应当实现怎样的历史教学目标?案例与思考三:课文中的历史教学内容应该如何处理?案例与思考四:历史新课程的基本教学活动形式有哪些?案例与思考五:怎样解决课文内容多与课时少之间的矛盾?\n案例与思考一:根据专题备课的要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专题备课从何着手?先分析《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n结合分析教科书相应部分的表述:导语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较早进入文明社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也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从战国时代开始,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随着秦汉大一统专制主义帝国的建立,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虽然历代王朝频繁更替,官僚体制却越来越完善。行政机构的设置和管理制度的调整,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晚清时期,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王朝政治终于走向末日。但是传统所形成的历史惯性,依然影响着近代政治生活。\n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历史之长久,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可比拟的。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学习有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历史知识,有益于全面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也有益于深刻理解今天中国的国情。\n学习本专题,应当注意在明确历朝年代的基础上,掌握有关古代官制的基本知识。对于重要的政治人物和政治事件及其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也应当有所了解。同时还应当注意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中国古代治世和盛世的成就,与政治制度的成功有关。此外,我们还应看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消极影响。学习本专题时,可查阅有关资料,就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在近代以来政治生活中的影响,进行思考和总结。学习建议\n导语的功能:提示专题史的主要内容、发展线索以及学习意义;学习建议的功能:提示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n了解教学目标表述的通常样式:行为动词(可测量)+历史内容(或情态)知识:方法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n考虑本专题的教育价值全面认识民族的历史文化辨证认识古代的政治制度体会先人的政治智慧深刻理解今天中国的政治制度\n考虑教学顺序的安排或专题之间的联系专题一与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纵向联系;专题一和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的横向比较;\n了解教材的编写结构和特点明确专题内各课时的主要内容及其关系善于使用课文的插入语和课后练习安排专题小结与测评\n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n案例与思考二:阅读以下两则材料,你认为新课程应实现怎样的历史教学目标?材料一:有学生写道:“学完了第一单元,我弄清了‘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军机处’等许多概念,知道了什么时候形成‘中朝’与‘外朝’,哪个皇帝废行省,设三司,诸如此类,仅此而已吗?知道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读罢真令我等汗颜。”\n材料二:学完《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一课,学生能从中切实感悟到:古代多数国家实行君主政治,而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它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最值得参照的新的政体形式,为人类文明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提供了另一条可供选择的发展道路,尽管它有无法逾越的历史局限性,但我们“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一个学生说得真好:“学习历史其实就是在总结人类自己。”——海口一中某教师的文章\n案例与思考三:课文中的教学内容应该如何处理?以下是一位教师对《历史Ⅰ》和选修模块《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和与实践》的有关内容整合后的教学目标:掌握17—19世纪《权利法案》、英国责任制内阁、美国1787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等主要内容和过程,知道民主政治不仅仅是一个革命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长期进行制度设计、建设和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过程。——《历史课程标准研修》\n案例与思考四:新课程的基本教学活动形式有哪些?如果说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长活动”,那么其中专门设计的显性活动则是“短活动”,而这种“短活动”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有个人活动和分组活动,个人活动和分组活动又有故事讲演、自由论辩、虚拟情境、角色扮演等。实践说明,学生对这类的“短活动”非常感兴趣,也乐于参与。一般来说,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一节课教师可设计一个这类的“短活动”,多了也无必要。\n《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我们请两个学生分别扮演邓小平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设计了一个“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双边谈话活动。《新中国初期外交的建树》我们一个班学生分成正方与反方,以“弱国究竟有无外交”为主题展开辩论活动。《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一课,我们设计了一个虚拟情境活动:“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公民,参加了刚刚结束的全体公民大会。现在请你运用学过的知识,展开充分的想象,试着描述一下这次公民大会召开的情景。”《抗日战争》一课,我们设计了一个课外网上活动:“在抗日战争网站上给日本中学生发布一封信——勿忘南京大屠杀,和平牵手新世纪。”\n案例与思考五:怎样解决新课程内容多与历史课时不够的矛盾?笔者执教两个高一实验班,曾不止一次做过这样的对比实验:即同一个课题在一个班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设计,按照教材,由目到点,实施教学;在另一个班则采用以上所探讨的新的教学设计,抓住中心,整合内容,实施教学。结果大相径庭,前者时间总是不够用,多在赶课,非常不受学生的欢迎;而后者时间基本够用,不用赶课,受到绝大部分学生的喜欢。\n一课的“中心”实际上是一课的真正重点,而且是能够统率全课、带动一般的张目之纲。如何确定一课的一个中心呢?关键是根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内容,把握一课教材在整个模块中的地位,弄清本课教材的内容构成及相互关系,然后找准本课的一个中心之所在。实验教学反复表明,一节课内,如果教师的教学面面俱到,四处出击,其结果只能是一面不到,处处游击,这样的实例现在仍经常可见,从中我们又一次深刻体会到,一节课只能有一个中心。——海口一中某教师的文章\n个人观点,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