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4.50 KB
- 2022-08-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书愤陆游湖南省石门县第一中学叶飞制作\n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出身于爱国家庭,其父陆宰是一位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陆游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二十岁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三十岁礼部考试名列第一,却因“喜论恢复”被秦桧除名,至秦桧死后三年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他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嘉定二年,八十五岁的陆游怀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知人论世\n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歌为最。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抒写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他的词,大多飘逸婉丽,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n他一生著述丰富,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继承并发扬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知人论世\n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吟咏背诵\n此诗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诗人62岁。陆游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此时陆游罢官退居山阴家中已六年。这首诗是他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因此,诗歌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幽愤悲叹与慷慨奋发之情蕴藉其中。书愤赏析\n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早岁”指隆兴元年(1163)至乾道八年(1172),那时,正值壮年的他,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气如山”三字描写出他当年的激奋心情。“年轻时胸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心中的愤恨郁积如山”。这里暗写诗人欲图恢复失地。此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n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1161年冬秋,南宋军队在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那年,诗人36岁。“楼船”二句并没有具体描写战争,只以名词联缀,严格工对,写出两地的场景,却境界全出,充满张力,营造了一种浓重的战争氛围,笔力雄健,意气风发,给人以战争的悲壮苍凉感。此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曾记得瓜州渡雪夜战船痛击金兵,秋风中战马纵横驰骋一举收复了大散关。\n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的。陆游不但有诗才,他还常以战略家自负,“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是他平生的心愿;自许“塞上长城”,是他毕生的抱负。但如今,“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空自许”,跟“世事艰”照应,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此联说现在,抒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想当初我自比长城,立志为国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矣两鬓斑斑,王师北伐收复中原尽成空谈。\n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诗人以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之典,用典明志。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n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诸葛亮《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能像孔明那样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n临安春雨初霁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近来世态人情淡薄如纱,谁让我又骑马客居京华?“世味薄”则正道穷,南宋朝廷不图恢复,苟且偷安,哪还有什么正道呢?诗人不提受职一事,而只说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客呢!起句就流露出不得已而来京的讽喻之意。比较鉴赏\n临安春雨初霁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昨夜在小楼里听到春雨声,深巷中明早定会有人叫卖杏花。“小楼”句写诗人彻夜不眠,虽然是短期离家,却也动了羁旅之愁。“深巷”这不经意的一笔,点染了临安城中的“太平盛世”气象,似乎全然忘记了亡国的危险。\n临安春雨初霁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闲来无事,在短纸上歪歪斜斜地练习草书,晴天在窗下坐着品味那茗茶。到了京城,诗人不去结交权贵,却独自呆在客邸里以“作草”“分茶”消磨时光,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这表面是嘲笑自己百无聊赖,其实是从侧面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暗。\n临安春雨初霁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莫感叹洁白的衣服会被风尘染,来得及清明时节回到家。“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诗人告诉家人“莫起风尘叹”,是因为自己不会受到京城坏风气影响。尾联诗人将他的讽喻之意明朗化,与开头紧紧呼应。比较鉴赏\n1、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书愤》和《临安春雨初霁》在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1186年,陆游在被罢官六年后被重新起用,被任命权严州。赴任前,先到临安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宋孝宗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之后,陆游写下了《临安春雨初霁》。探究讨论《书愤》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感情。全诗沉郁顿挫,深沉蕴藉。《临安》表达的是不被重用的悲愤,却用明媚的春光和闲适的生活来反衬,更加蕴藉含蓄,风格上,优美动人,富于情趣。\n2、陆游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亮的《出师表》,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联系历史背景,想一想,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南宋王朝偏安一隅,作为坚决主张北伐收复失地的主战派,陆游一直空有大志,备受压制。而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一生力主北伐,恢复汉室,“功盖三分国”。陆游吟咏诸葛亮,既是以诸葛亮自况,又是以此自勉。探究讨论\n3、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书愤》和《蜀相》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情感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功绩方面——杜甫:“功盖三分国”、“天下计”、“老臣心”;陆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个人情感——杜甫: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陆游:以诸葛亮自况自勉,渴望北伐复国,建功立业。表现手法——杜甫:先写景,在景中融情,然后抒发感慨,写祠堂与写人和谐结合,写景与抒情融合,凭吊古人与悲叹自己浑然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格调沉雄。 陆游——先回忆自己过去,然后写自己现在,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全诗着重写自己的“愤”,大气磅礴,笔力雄健。\n短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请解释此诗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书愤》起句点明了诗题中的“愤”字,这是贯穿全诗的意脉;“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为下文“空自许”做铺垫。结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自勉,表明至死也不放弃恢复中原的大志,悲愤而不绝望。把全诗推向高潮。探究讨论\n意为陆诗不忘中原,缅怀二帝,力主恢复,与杜诗《杜鹃》之意相同。相关链接“前辈评宋渡南后诗,以陆务观(陆游字)拟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与拜鹃心事实同。”杜甫《杜鹃》:“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行飞与跪乳,识序如知恩。圣贤古法则,付与后世传。君看禽鸟情,犹解事杜鹃。今忽暮春间,值我病经年。身病不能拜,泪下如迸泉。”\n陆游诗歌的主要内容1、爱国诗知识拓展⑴讴歌北伐抗战,呼吁抗金救国。这些诗作既表现了作者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念和洗雪国耻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作者横扫敌寇的英雄气概和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n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n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n感旧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奇士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n(2)抨击南宋朝廷妥协苟安的和戎政策,揭露朝中奸佞投降卖国的罪恶行径,表达民众对故国的深情和收复中原的愿望。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n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n(3)表达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英雄迟暮的感慨。夜泊水村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本诗淳熙九年秋作于山阴。诗人在寄意山水、歌吟田园生活的同时,一刻也未曾忘怀世事国情。本诗表现了诗人老而弥坚、至死不变的爱国情怀,以及有心报国却无路请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悲怆慷慨,笔力遒劲。\n2.闲适诗和田园诗。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作者善于即景生情地发掘生活中的诗意,咀嚼出其中的隽永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情状,笔调轻灵,别具风采,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n幽居书事莫叹人间苦不谐,清时有味是归来。已因积毁成高卧,更借佯狂护散才。正欲清言闻客至,偶思小饮报花开。纷纷争夺成何事,白骨生苔但可哀。\n3.农村诗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描绘农村生活景象,反映劳动人民疾苦,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歌颂农民的纯朴品质和农村的淳厚风俗,表现了对人民的同情和关怀。\n东村晚归蜀道还吴鬓已丝,历年二纪固应衰。宁知病思沉绵日,又见秋风摇落时。锦雉白鱼供野饷,青林红树入新诗。东村寂寂风烟晚,酒挂驴肩又一奇。\n4.爱情诗沈园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其二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尤吊遗踪一泫然。\n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钗头凤(唐婉和)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n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n陆游一生的创作中大量地运用了许多相同的艺术手法,表现相同的主题,他始终不渝地坚持以壮景抒豪情,以具体的意象抒发直接的感情和相同的志愿,这样的风格成了他的标志。知识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