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2.62 KB
  • 2022-08-02 发布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高中课件精选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1.1区域与区域差异一、中国三大自然区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2、自然地理五要素彳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镜子)I水文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P5图)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青藏咼寒区分界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昆仑山一阿尔金山一祁连山位置、面积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临海45%包括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和新疆大部分深居内陆30%中国西南部,一是边缘高山峡谷区,二是内部高原区,青藏高原25%自然环境地形平原、低山丘陵水成地貌高原或高山和盆地风成地貌高原、山地寒冻风化地貌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高寒气候: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风力大、太阳辐射强水文特征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内流河,咸水湖,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内外流兼备,大河源头,咸水湖土壤森林和森林草原土壤草原土、荒漠土(有机质少,盐分高)原始土壤植被北寒温带针叶林f温带落叶阔叶林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热带雨林、季雨林西►东荒漠一一荒漠草原一一草原东南►西北山地森林一高山草甸一高山草原一高山荒漠山麓►山顶森林一草原一荒漠主导因素气温随纬度变化降水随海陆位置变化水热组合随海拔变化人类活动农业量重要农业区(种植业)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畜牧业、河谷农业不利条件人多地少,环境问题水源不足、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气温低、空气稀薄、风力大、水分不足、地势崎岖影响程度深刻微弱经济文化发达落后交通发达落后补充西南及青藏币西南地区(厢泥石流、地克青藏高寒区:労原交通不便的原因:§东部季风区):(1)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地形崎岖(2)多地质灾害(滑坡、|)(1)地形崎岖(2)高寒缺氧、冻土发育(3)地质灾害多发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1)、南北差异\n①分界线:I月o°c等温线经过秦岭一淮河C800mm年等降水量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1冬季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旱地与水田分界线②南北差异(P9图)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地形气候河流耕地类型农作物水果民居交通方式方言9产T'W北方平原高原温带季风结冰、水量少、含沙量大旱地小麦、甜菜、大豆、棉花、杂粮苹果梨缓坡顶(马车)、铁路、公路、海运较少煤、石油天然气重工业为主南方平原丘陵低山热带亚热带季风不结冰、水量大、含沙量小水田水稻、油菜、茶叶、蚕丝、甘蔗柑橘荔枝斜顶(船)、内河航运、海运、铁路、公路繁杂磷、有色金属轻工业为主(2)四大亚区的差异(P1O图)气候植被土壤作物熟制农作物农业条件东北温带季风,温带湿润半湿润区针叶、针阔混交林黑土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甜菜等耕地广阔、人均耕地多,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水源足,热量不足。华北落叶阔叶林黄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冬小麦、谷子、棉花等耕地广阔,土壤疏松富含矿物质,雨热同期,水源不足、干旱、风沙、土壤盐碱化。华中华南亚热带季风,亚热带湿润区常绿阔叶林红壤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油菜等低山、丘陵多,耕地较少,平原土壤肥沃,水热组合好,灌溉水源充足。华南热带季风,热带湿润区常绿阔叶雨林砖红壤一年三熟水稻,甘蔗,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补充南方方言繁杂的原因:交通不便,自然经济自给自足,战乱灾荒较少,人群在地域上相对稳定二、中国三大经济地带(P12图)1、依据:自然条件、自然瓷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补充:“西部大开发”的西部范围:西部经济地带所包括省区+内蒙+广西2、差异东部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省区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蹭、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地理区位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距海较远,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交通不便\n海运优势经济水平高►低发展进度快►慢特征①能源、矿产缺乏②对外贸易,海洋开发,新兴产业基地①能源、矿产丰富②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商品粮、农林产品基地①能源、矿产丰富②能源基地③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阶段性、变化性)(P17、P19图)阶段人类活动分布区举例人地关系采集狩猎阶段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依赖自然农业社会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四大文明古国改造环境、驯化家禽、栽种植物工业社会资源丰富(能源、矿产),区位交通优越(道路、航道、港口)德国鲁尔区、山东东营、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利用环境提供的资源或区位优势发展经济后工业社会环境质量优越(原因:可提高产品质量,吸引科技人员定居,提咼科研效率)美国硅谷、日本九州、英国苏格兰、德国慕尼黑、北京中关村、印度班加罗尔影响环境质量二、海洋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阶段性)航海技术阶段影响落后以海为疆界,古代文明发源于大陆内部发展(1)海洋交通发展(2)人口、城市向沿海集中(西欧、日本、美国东海岸和西海岸是世界上经济最活跃区域)进步「大陆架:石油、天然气开发海底矿产彳丁太平洋最丰富处海盆:猛结核1美、日、英、德已开采三、岛屿对人类活动影响(阶段性)工业化阶段影响以前人口稀少、文化、技术由大陆传入以后(1)利用岛屿港口优势,发展商品经济(英、日)(2)利用波浪、阳光、海岛、海滩发展旅游业(3)控制岛礁,确定海域的归属权,具政治、国际军事意义补充:「『地形:丘陵、平原欧洲的三圃制*条件I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合谷物生长;秋季水草丰美,适合放牧牲畜I三圃制:把土地分成三快:一块植树、一块种田、一块放牧1.3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1、影响:有利j①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②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丫③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④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不利丁环境污染:水、土地和大气污染丫生态破坏:①占据农田,浪费土地资源,引起水土流失②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阻断2、条件: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较便利(大秦线、黄骅线)\n3、面临问题:资源枯竭、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运输力量不足4、解决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2)提高综合利用:变煤为电、油、气(3)矿区复垦;矿坑发展水产养殖,保护环境(二)水资源跨区域调配1、澳大利亚:东水西调2、美国:北水南调(加利福尼亚水道)(1)地区:西部加利福尼亚州』农业:蔬菜、水果基地彳王业:石油、电子、军事、航天航空、原子能飞机等新兴工业中心(2)原因:丁北部:湿润、萨克拉门托河水量丰沛(地中海气候)丫南部:地势平坦、光热充足,但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3)意义:增加水源、调节气候、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持水土、防止地面沉降3、中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路线输岀地输入地南水北调水泵,大运河东线:扬州天津(华北)修运河中线:三峡,丹江口水库►郑州、石家庄、北京(华北)隧道西线:通天河、雅碧江、大渡了►黄河上游(西北)(1)减轻洪涝灾害(2)长江口盐度升高,水质变差(1)解决北方缺水问题(2)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西气东输管道塔里木盆地►上海(1)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2)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1)缓解能源紧张状况(2)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西电东送火电北线:山西、内华北黄河上游水电(京津唐)三峡水电中线:长江上游►华中(沪宁杭)珠江上中游水电南线:贵州、N南南火电(珠三角)4、生物资源的利用负面:森林的过度砍伐(热带雨林砍伐最严重):物种急剧较少正面:运用科学技术(改良品种、灌溉、施肥、塑料大棚),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劳动力分布的变化低级刃1彳态第一产业(农业)逐渐较少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先增后降第三产业(服务业,经济水平的标志)稳步增加高级形态(二)产业转移1、部门: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2、原因:(1)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2)区域之间总体水平的差异3、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I内部交易成本\n市场I其它(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原生产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n4、方向: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5、举例:亚洲:美国日本四小龙、东盟中国、越南第一次第二次珠三角:香港珠三角欠发达的相邻地区6、对环境的影响产业移出地产业移入地自然环境提高环境质量(1)乡村地区变为城市(2)导致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人文环境(1)失业人口增加(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1)加快工业化进程(2)缓解就业压力7、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2.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原因[自然:(1)黄土土质疏松(2)降水集中,多暴雨(3)垂直节理发育(4)植被覆盖率低〔经济损失J(1)I⑵危害][(3)生态破坏](4)II⑸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加剧沟壑发展►破坏工矿交通设施I人为:轮荒;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采樵;开矿;无计划建窑洞等,导致地表植被的破坏水、土、肥大量流失►干旱灾害频发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下游“地上河”)灾情畜清排浑导致水量损失►影响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厂措施j生物: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几工程: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治理』小流域「原则: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根本措施)彳方针:保嫄、护坡、固沟Li重点:水土保持、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村牧业体系案例:洞庭湖湿地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湿地j范畴:湖泊、沼泽、泛滥平原、河口三角洲、沿海滩涂、红树林、河流、水稻田等[功能:经济、生态(“地球之肾”)〔作用:调节水位、蓄洪防灾、保证航运洞庭湖J问题:围湖造田、水土流失长江中游洪灾湿地[可持续发展丁原则:退湖还田、营造长江上中游防护林I丫具体做法:(1)调整农业结构(2)扩大城镇人口容量(3)发展生态旅游业案例: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n2.2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处美国东南部,流域面积广大地形:地形起伏大,河床比降大,水能资源丰富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富,冬春较多,夏秋较少,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自然资源:矿产(煤炭、磷、铅锌、铁、铜等)、水能资源等不利: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等灾害频繁J人文条件: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基础差、交通困难「(1)(2)(3)「⑷(1)验1⑶(1)(2)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洪、航运、发电、养殖、旅游、提高水质)电力先行(水、火、核电),发展高耗能工业(炼铝、原子能、化学)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保护环境与开发旅游资源相结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设置专门的开发管理机构⑵因地制宜地开发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⑷提高流域的开放程度以治水为中心,全面规划,综合开发重点开发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案例:⑶重视环境生态问题,走流域开发可持续发展之路塔里木河流域的治理概况J位置:南疆、内流河、冰川融水补给1地位:棉花、石油、瓜果基地生态「特点:干旱少雨,自然环境脆弱环列原因:气候变化、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盲目开垦和乱砍滥伐I问题:河道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水位下降、林木死亡、土地沙化「(1)上游:节水防渗、山区水库治理(2)中游:建闸、筑堤、造林<(3)下游:跨流域调水(4)全流域统一调度和管理小结:河流开发与流域环境保护拦蓄洪水灌溉农田发展航运养殖水产调节径流发展旅游调节气候提供水源清洁能源J(5)增强节水意识厂淹没农田迁移居民泥沙淤积物种减少〈地下水变化水体富营养化地震、滑坡增加土壤盐渍化J海岸侵蚀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东北区域概况:1、范围:黑、吉、辽及内蒙古东部2、面积:124万KM23、人口:1・2亿4、地貌特征:山环水绕(北:小兴安岭;东:长白山;H:大兴安岭;河:松花江、嫩江、辽河、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沃野千里(东北平原:北:松嫩平原;南:辽河平原;东:三江平原)一一土地资源丰富一一形成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n二、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1)土地资源: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耕地面积大,人均耕地多;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2)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降水:400—800mm,东南向西北递减;热量:自南向北递减,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需要(3)水资源:河流众多,水量比较丰富,含沙量较小,为农业生产提供较为丰富的灌溉水源(4)生物资源:森林、草场、渔业资源丰富,为林、牧、渔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林地面积大:占全国林地面积的1/3,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草场资源: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一一畜牧业生产基地)(水产资源、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广)2、社会经济条件:(1)人口条件:地广人稀,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利于发展大规模商品农业(2)经济基础: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农业机械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快,利于农业的现代化(3)科技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4)交通:交通便利,促进商品粮交易(5)市场(6)政策三、农业发展1、熟制:一年一熟r黑龙江:春小麦、大豆、马铃薯2、农产品吉林:玉米、高粱I辽宁:冬小麦、棉花3、布局变化:j农田向东西两侧推进——农业开发丫城市周围(郊区农业):副食品基地一一市场需求四、存在的问题:1、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盲目开荒的后果);2、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乱砍滥伐、重采轻育、开荒、火灾、虫害等);3、开垦沼泽地(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破坏了湿地环境;4、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5、水土流失严重:肥沃的黑土流失,造成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同时引发生态问题。补充:沼泽地的保护沼泽成因:①河流众多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④地下有多年冻土层,不利于水分下渗。生态作用:①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然蓄水池和水源地②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起重要作用;③是鸟类栖息地,沼泽植物也是重要生物资源。过度开垦的负面影响:①引起气候变干;②土壤盐分向表层积聚,盐渍化土壤面积扩大;③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④动植物资源减少等,使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措施:停止对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开发,对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实行重点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还湿。五、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4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一、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背景条件与衰退原因)\n(一)鲁尔区作为传统工业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即辉煌的区位优势)1、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煤田)2、离铁矿区较近(初期:法国洛林;后期:瑞典等地〉3、充沛的水源(温带海洋性气候,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4、便捷的水陆交通(其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三条河流及人工河都可通航,形成水运网)5、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的发展)(二)衰退的主要原因(可持续发展的的制约因素)1、生产结构单一(衰退的内在原因):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3、世界性的钢铁过剩(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钢铁市场需求量减少)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工业区衰退的根本原因)••••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1)鲁尔区工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2)用地紧张(3)环境污染严重二、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1、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即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这是综合整治的核心)(1)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2)鼓励和引进新兴工业;(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2、发展科技,繁荣经济(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有欧洲最稠密交通网,区内任何一个地方距离高速公路不超过6千米)4、治理污染,美化环境三、思维发散: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和我国国情,以及根据德国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成功的经验,谈谈东北地区应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提示:我国的东北工业基地和鲁尔区一样属于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目前也出现了和鲁尔区类似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主要措施如下:①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发展第三产业;②把自身生产、学习经验和科学研究相结合;③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淘汰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强自身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④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提高东北的环境质量;⑤大力拓展融资途径,引进民间资本;⑥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上的优惠。2.5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一、工业化和城市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并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工业化-推个促城市化概念:指标:标志:概念:指标: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农业产值、农业人口、城镇人口工业产值人口、地域农村►城市及文明城市人口、城市规模、城市人口比重\n标志:城市人口比重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动城市化模式对外开放一外资企业建立一►工业化一►城市化2、苏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一►乡镇企业发展一►工业化一►城市化二、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1、区域特征:(1)区域位置:长江下游,黄海之滨,淮河下游;(2)区域特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3)历史上的辉煌:19世纪初,苏州、扬州和江宁(今南京)的人口就超过50万。再业化、城市化进程快2、现状业化中期I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4、措施治理污染调整行政区划[提高聚集力发展城市群(组团式)卜和辐射力建设小城镇(工业)J保障农民利益3、问题生态:环境污染(水体)经济:城市化质量不高!(单一指标一城市化率)社会:忽视“以人为本”4、影响江苏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原因(自然、历史和社会经济因素):1:1(1)人多地少(人口密度全国最大;人均国土面积在全国各省区中最少)(2)资源匮乏(人均资源拥有量全国最少,人均耕地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3)交通便捷(长江水运.海运、铁路、公路运输发达)(4)历史文化(历史上重视文化教育)(5)经济基础(工商业发展历史悠久)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3.1全球定位系统1、基本原理:全球定位系统,即GPS,是利用卫星网络来获得地面某点的经纬度和高程的系统。2、主要目的: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3、全球定位系為系统组花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4、全球定位系统的作用和特点:特点:(1)全天候,不受天气影响;(2)全球覆盖;(3)三维定速定时高精度;(4)快速省时高效率;(5)应用广泛、多功能。1:1作用:可以快速精确地确定地面某点的位置(经度、纬度)和高程,甚至速度、距离和航向等。5、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军事、测量、交通、救援、农业、娱乐3.2遥感技术的应用1、基本原理:遥感(简称RS),就是“遥远的感知”,遥感技术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远距离获取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并根据电磁波的特征进行分析和应用的技术。2.遥感技术分类: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i3.遥感技术系统及工作流程(1)系统包括:空间信息采集系统(包括遥感平台和传感器)(2)工作流程:4、遥感影像真彩色影像\n(1)分类彩色影像假彩色影像地物的影像特征黑白影像建筑物为灰白色,草地和森林颜色较深真彩色影像与地物的颜色特征一致假彩色影像草、树、庄稼为红色,水为灰色或蓝色,城市为灰蓝色(2)各种遥感影像的特征5、遥感技术的应用r矿产开采监测和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资源普查<陆地水资源调查植被资源调查I海洋资源调查环境与灾害监测v水污染监测森林病虫害监测森林火灾与煤矿火点监测大气监测与天气预报(包括台风监测预报)旱涝灾害监测J海洋赤潮灾害监测遥感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城市遥感调查、考古调查、军事、大型工程监测以及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等方面。3.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基本原理: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的研究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技术系统。2、地理信息系统解决的四类问题(1)与分布、位置有关的基本问题⑵趋势分析(3)模式问题⑷模拟问题3、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1)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2)城市规划(3)城市道路交通管理(4)城市救灾防灾(5)城市环境管理3.4数字地球1、基本原理: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认识,是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模拟技术、网络技术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2、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1)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活动诸方面的问题。(2)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使普通百姓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他们所想了解的有关地球的信息。3、数字地球的基础一一全球网络与分布式存储4、数字地球的最大特征与依据一一虚拟现实技术5、数字地球的重要信息源一一高分辨率卫星影像6、数字地球的应用前景(1)“数字地球”与可持续发展(2)“数字地球”与政府决策(3)“数字地球”与百姓生活填图题:1、读“德国鲁尔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A河,B河,C(工业城市),D(工业城市)。(2)A河鲁尔区段航运非常繁忙,这里运输量的\n—半是2、读东北地区图,写出图中数字和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⑴山脉名称:①;②;③;⑵河流、油出名称:⑤;⑥;⑦油田。⑨油出;⑩.徳国鲁尔区图比地区图图乙⑶煤矿、水电站名称:A.煤矿;B、煤矿;C、煤矿;D、煤矿;E、水电站。⑷海洋名称:H、;I、;J、3、读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图甲(1)图甲中字母分别代表的城市为AH。(2)图乙屮字母分别代表的城市为A._、E、CE、F、Go答案:1、(1)莱茵、鲁尔、杜伊斯堡、多特蒙徳(2)铁矿石2、(1)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2)黑龙江鸭绿江松花江大庆辽河(3)阜新抚顺鹤岗鸡西山(4)渤海黄海日本海3、(1)上海、苏州、南京、扬州、南通、杭州、宁波(2)广州、香港、东莞、珠海、中山、澳门、深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