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2.50 KB
- 2022-08-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与千古圣哲神交吟诵诸子百家\n百代馨香,德配天地万世师表,道贯古今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孔圣人”。\n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由)(点)(求)(赤)陪长者闲坐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长辈对晚辈说话尊敬对方或自谦称名\n选自《论语·先进》,题目是编者加的。《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编辑的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它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和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共20篇,内容包括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品德修养等方面。其中有很多社会生活经验、教育思想的言论,逐步发展为格言和成语,对后世有很大影响。汉初所传的《论语》有很多版本。唐代被列为经书。宋代朱熹又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n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子路;姓仲名由。曾皙xī:名点。曾参的父亲。冉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名赤:字子华,公西是复姓。侍坐:陪伴长者坐着。以:因为。一日:一两天,表示年岁大的一种谦虚说法。长(zhǎng):年长。乎:介词,表示比较。因:继,接着。饥馑:荒年。《尔雅·释天》:“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尔:你们不要因为我而不敢讲话了。以:因为。居:闲居,指平时或:无定代词,有人“以何”的倒装:做什么草率:轻率。尔;相当于“然”;……样子。轻率的样子。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指中等国家夹介词结构后置;以师旅加之,意思是把战争强加到它的头上。等到,到了。使之有勇。使国家的人民有勇。方:方向,这里指道义的方向,道理。(shěn):微笑方圆连词,或者治理这个国家富足如:至于。其:那些俟(sì):等待,只能等待修养更高的君子来(治理)\n“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yù)点也!”焉:于是(此)诸侯祭祀祖先的事。连词,或者诸侯之间会盟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一类的事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又叫玄端。章甫:一种礼帽。端章甫,都用作动词,即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相(xiàng):在祭祀或会盟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主持赞礼的分大相和从相,公西华愿做小相,是谦词。鼓瑟:弹瑟。瑟,古代一种弦乐器。希:即“稀”。鼓瑟的声音稀疏,说明已近尾声。舍:这里是放下、推开的意思。作;起立撰:才能,才干无~大体;妨碍。意思是;有什么妨碍吗?副词。有“只不过”的意思。莫(mù)春:晚春,指三月。莫,即“暮”。春服:春天穿的衣服,即夹衣。已成:已经做好,这里有穿到身上的意思成年人。古时男子到了二十岁要行冠礼,表示已到成年。介词;于(yù):古时求雨的坛,在曲阜县城东南长叹的样子。与(yù);同意,赞成。\n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为之小:给诸侯做小相。为,动词。之,代词,指代诸侯。小,小相。大:大相后:动词,后出来语气词连用,含有强调的语气儒家所提倡的礼仪制度。要用礼义制度治理国家。谦让;可是他(指子路)的话毫不谦让。难道冉求说的就不是治理国家吗?唯:句首语气词。求:冉求。邦:国家安:怎么。疑问代词。难道公西赤说的就不是治理国家吗?赤,即公西华。仲由;即子路宗庙会同一类的事,不是诸侯国的事而又是什么呢?意思是公西华做的也是国家的事。\n第一段(1):孔子问志。第二段(2--12):弟子述志。第三段(13--16):孔子评志。三、整体感知:概括各段大意\n四子性格:子路——率直自信(由)冉有——谦虚有礼(求)公西华——善于辞令(赤)曾皙——从容洒脱(点)\n侍坐孔子诱导言志:平等民主。四子言志子路:可使有勇且知方也----鲁莽直率,好胜自诩。冉有:可使足民。----谨慎谦逊,不卑不亢。公西华:愿学焉,愿为小相----委婉谦恭,善于辞令。曾皙:暮春者“浴”“风”“咏”----从容稳健,机敏好学。释“哂”由“与”点之因。\n四、分角色朗读,把握人物个性弟子四人各是如何述志的?谈谈自己的感想。子曰: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由曾皙点冉有求公西华赤\n以一词多义: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毋吾以也认为则何以哉做\n一词多义:如如或知尔如五六十如其礼乐如会同如果或者至于或者\n一词多义:方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方欲行,转视积薪后方形计算面积的单位礼义,为人的道理刚,才,正\n一词多义:与吾与点也唯求则非邦也与遂与外人隔绝往借,不与赞同语气词和给,给予\n特殊句式:(1)不吾知也(2)则何以哉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n\n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曾皙(xi),名点,字皙;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这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学生。侍坐;陪侍长者坐着。这里指陪孔子坐着。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子曰]在《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因为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但)不要因为我这一点,(就有话也不说了)。以,因为。一日,表示少,这是自谦的说法。长,年长。乎,于,比。尔,你们。毋吾以即毋以吾。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居则曰](你们)平时常说。居,在平时。则;作“辄”解,就是“常常”的意思。[不吾知]即不知吾。不了解我。则何以哉?”[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怎么做呢?何以;何为。子路率尔而对曰:“干乘之国,[率尔]轻率急忙的样子。这里有不假思索的意思。摄she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千乘(sheng)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一个中等的国家。[摄乎]夹在。摄,夹。[加之以师旅]把战争加到它的头上。指别国的军队入侵。加,加于。师旅,军队。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因之以饥馑(jin)]接着(国内)又有饥荒。因;继续。饥,五谷不熟;馑,菜蔬不熟。饥馑,泛指荒年。[由也]子路,[为之]治理这个国家。为,治理,管理。之,指千乘之国。[比(bi)及]等到。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有勇]有保卫国家的勇气。[知方]懂得做人的道理。方,义,道理。[哂(shen)]微笑“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四周每边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方,方圆。如,或者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足民]使民衣食富足。如其礼乐,火俟君子。”[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振兴礼乐教化,要等贤人君子。如其,至于。俟,等。“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非曰能之,愿学焉]不敢说能做到,但愿意学着做些事情。焉,之,指管理国家的事情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典礼。这在古代属国家大事。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如会同]或者(在)诸侯会盟及共同朝见天子(的时候)。如,或者。会,诸侯会盟。同,诸侯共同朝见天于。[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端,玄端,古代一种用整幅布做的礼服。掌甫,古代的礼帽,用布制。愿为小相焉。”[愿为小相焉]愿意在那时做一个小小的司仪。相,在诸侯盟会、朝见天于或祭招时主持赞礼者,是自谦的说法。其实地位并不低。“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鼓瑟希]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表示乐曲接近尾声,瑟,古乐器名,最早为50弦,后成25弦。希,同“稀”。[铿(keng)尔]铿的一声。尔,助词。[作]站起来。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异乎三子者之撰]蹬他们三位所说的(志向)不同。撰,陈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伤乎]有什么妨害呢?曰:“莫春者,春服既成,[莫春]暮春。农历三月。莫,同“暮”。[春服既成]春天的服装已经穿上身了。春服,春天穿的夹衫或单衣。成,稳定。这里指可以穿得上身了。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冠者]指成年男子。古代男子20岁举行束发戴帽的仪式叫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浴乎沂]在沂水里洗濯身体。沂水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南风乎舞雩yu,咏而归。[风乎舞雩(yu)]在舞雩台上乘凉。风,吹风,乘凉。名—动在今曲阜县南,为当时鲁国求雨的祭坛。[咏]唱歌。夫子喟kui然叹曰:“吾与点也。”[喟kui)然]叹息的样子。[与]赞同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曾皙后]曾皙走在后面。“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已矣]罢了。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治国靠礼,但他的话却不谦虚(不合乎礼)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唯求则非邦也与]冉求所说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唯,句首助词。邦,国家。这里指治理国家之事。与,同欤,语气助词。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安见]怎么见得。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而何?,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7意思是公西华想参与的也是管理国家的大事。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意思是公西华管理国家大事的才干,很少有人能超过他。之,代诸侯。一、“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专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了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它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侍坐)是<论语>中最富文学色彩的篇章之一。全文分问志、述志、评志三部分。它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中心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述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在述志部分,四个学生的回答似乎有所不同,其实都是以“礼治”为中心。子洛的“且知方也”,表现他十分重视礼治;冉求认为“候君子”以修明“礼乐”,可见他也很重视‘礼治”;公西华愿做“宗庙之事,如会同”时的小相,表明他也很重视“礼治”;曾皙同冠者、童于“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描绘的正是儒家追求的礼治社会的图景。礼治,是儒家的最高理想,在评志部分,孔子更离不开“礼治”了。他肯定子路打算以礼治国,但批评子路不谦虚。礼和让是分不开的,不谦让就谈不上“为国以礼”。对冉有和公西华谦逊的态度孔子予以肯定。他们对未来事业的设想完全符合礼治的要求,孔子肯定他们树立安邦治国的理想,汗鼓励他们担任国家重任。曾督描绘了礼治理想境界,孔子毫不掩饰地立即予以赞扬。从,全文来看,文章所体现的,主要还是儒家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二、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本文以记录孔子及其学生的对话为主,但又十分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这首先表现在记言上,其次对人物动作、神态作简要的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如“率尔”一词,既是子路无所顾虑、急于发言的神态的写照,又显示了子路刚直、坦:率的性格特点。子路在言志时,表现他有抱负,有信念,重视礼治;但口气过大,显得不谦让。又如曾哲是本文记叙的重点。他原本一面鼓瑟,一面倾听,态度安详而沉静。当于L子问及他i时,瑟声才逐渐微弱,以致“铿尔”消失,接着他放下瑟,站起来作答,这些表现了他从容镇危荐师好学的性格。“异乎三子者之撰”一语,突出了他的谦逊。在述志时,展示了一幅春日郊游图,寄寓了他淡f白而高尚的情怀。再如,孔子态度安详,善于启发,长于诱导的形象描写,用语精炼,含义丰富,节制张敛,极有分寸。读完全文,一位温文尔雅、循循善诱、可亲可敬的幻教育大师的形象就在眼前。思考和练习一、孔于对四位学生的不同态度和评价,反映了他的哪些思想7二、孔于的四位学生,有什么不同的志向?从他们回答孔于时的举止、神态、语言及谈话内容,可以看出他们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以吾一日长乎尔(于路率尔而对曰(求,尔何如(铿尔,舍瑟而作(2.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宗庙之事,如会同(3.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4.夫子咱然叹曰:吾与点也(唯求则非邦也与(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故遗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四、使动用法是指动词与宾语之问构成使动关系,表示主语使宾语怎样或成为什么。用作使动的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例如:1,吾终当有以活汝——活汝,使汝活。2.能富贵将军者,上也———富贵将军,使将军富贵。3.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一一’王之,使之成王。下列句于中加点的词都是使动用法,请加以解释。!.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2.闭秦以利晋,唯君图之3.予我千金,吾生若4.寂寥无人,凄神寒骨5.君子正其衣冠五、动词与宾语之间构成意动关系,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这叫作意动用法。用作意动的有名词、形容词等,例如:1.以其小,劣之——劣之,以之为劣,认为它低劣。2.公于乃自骈而功之——功之,以之为功,把它当作功劳。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一一宾客其父,以其父为宾客,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看待。使动和意动是两种特殊的动宾关系。两者的区别在于:使动用法是事实上使宾语发生变化,意动用法只是表示对宾语的一种主观的认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都是意动用法,请加以解释。!。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2.若毒之乎3.是以,贵五谷而贱金玉4.管仲.世所称贤臣,然孔子小之二十六、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阅读要求]一、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二、了解以人物语言及简单动作描写展示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三、掌握本文词类活用的词语。四、识记文中出现的常用实词和虚词。课文解读]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动词与宾语之间构成使动关系,表示主语使宾语怎样。翻译格式:动(形、名)十宾=使十宾十动如:1。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呜叫)(动词使动用法)’4.之产“sA,牢命no——nnoGo——gm;oo;6ngm“g3.阳秦以利晋(使……得利)(名词使动用法)动词与宾语间构成意动关系,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样,这叫意动用法。翻译格式:动(形、名)十宾:以十宾十为十动(形、名)。如:1.且庸人尚羞之(以……为可耻)(动词作意动用法)2。以其小,劣之(以……为低劣)(形容词作意动用法)3.稍稍宾客其父(以……为宾客)(名词作意动用法)[知识撮要1一、通假字希与莫二、常用实词居为咏晒舍作侍方率(尔)铿(尔)三、常见虚词尔如之以四、词类活用端章甫鼓(瑟)冠(者)风撰勇足五、特殊句式,如:“不吾知也”“则何以哉”“异乎三于者之撰”[疑难辨析]一、子路、曾曾、冉有、公西华各有什么志向?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的志向,除曾督外,虽然重视礼治,但都“志在为政”,只是国有大小罢了。曾留主张“以礼为国”,加强教育,最后达到礼治的目的。二、“莫春”至“咏而归”一段文字怎样理解?历来有不同看法。一种认为这是曾哲设想的因施仁政而出现的太平盛世的图景,是孔子“为国以礼”的最终目标,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一种认为这是曾哲所设想的不问政治、悠闲自在的安适生活,与孔子在政治上失意后的引退避世思想吻合,因此于L子说“吾与点也”;一种认为子路等三人谈出积极从政的思想后,曾宵却说出与从政不相干的答话,很使孔子失望。我们采用了第一种说法。三、课文的篇名怎样理解?课文以第一句“子路曾曾冉有公西华侍坐”为篇名。据史料推断:当时子路51岁,比孔于小9岁,曾哲39岁,冉有31岁,公西华约18岁。四人名次的排列按年龄大小即“长幼有序”的原则排列。而一个“侍”字说明是下辈陪上辈坐,还暗示孔子在场,表明了四人和孔子之间的师生关系。t巩固训练]一、指出通假字,并写出本字及解释。1.鼓瑟希通假字———,本字———,字义———o2.莫春者,春服既成通假字———,本字———,字义———o:3.唯求则非邦也与通假字———,本字———,字义———o3二、解释加点的词。1.居则曰(露2.子路率尔而对曰(3.夫子晒子(4.我与点也(5.铿尔,舍瑟而作(6.可使有勇,且知方也(7.方六七十,如五六十(8.异乎三之者之撰(三、比较下面加点词的意义。f以吾一日长乎尔()1.!求,尔何如’([铿东,舍瑟而作(f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1如其礼乐,以候君子([亲庙之事,如会同(f非曰能之,愿学焉(3.16D之以血旅,因之以饥慢()(t摄李大国之间’(f为国以1GL‘()4.1以吾二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如其礼乐,以候君子’(四、解释加点讨,指出词类活用的特点,1.端章甫,愿为小相焉(2.鼓瑟希(3.冠者五六人(4.可使有勇(5.可使足民(6.风乎舞罕(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吾知也(2.则何以战(3.浴乎沂,风乎舞零(4.何伤乎(5.异乎三子者之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