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2 MB
- 2022-08-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n戏剧常识戏剧是一种借助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在戏剧文学中,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的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它包括对白、独白、旁白,是人物动作心理的外现。中国戏剧,古代与现代有很大不同,古代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称为戏曲,由五四时期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和当代戏剧,其主体是话剧。\n话剧本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应该说是缺一不可。更不可缺少的是接受这门艺术的对象———观众。当然在莎士比亚的年代,话剧的因素要少一些。话剧之所以在欧洲几百年经久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话剧培养了一代代的观众,而一代代观众对思考和娱乐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又促进了话剧的发展。\n中国近现代话剧发展简史中国话剧始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全省各市均成立了话剧院、团。几十年来,话剧发展较快,培养出一批省内外较有声誉的演员队伍。一种以对白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最早出现在辛亥革命前夕,当时称作“新剧”或“文明戏”。新剧于辛亥革命后逐渐衰落。“五四”运动以后,欧洲戏剧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和“白话剧”。1928年提议定名为话剧。它通过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话剧中的对话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口语,必须具有个性化,自然,精炼,生动,优美,富有表现力,通俗易懂,能为群众所接受。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茶馆》,曹禺的《雷雨》等,都是我国著名的话剧。话剧是在本世纪初才由外国传入中国的。1907年由中国留学日本东京的曾孝谷据美国小说改编的《黑奴吁天录》,是中国早期话剧的第一个剧本。现代著名话剧家有郭沫若、曹禺、洪深、田汉、老舍等。\n话剧艺术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舞台性。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第二,直观性。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第三,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第四,对话性。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战线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n戏剧分类(知识拓展)形式与手法结构繁简题材来源矛盾性质话剧《屈原》歌剧《白毛女》舞剧《丝路花雨》戏曲《窦娥冤》多幕剧:《茶馆》独幕剧《三块钱国》历史剧《王昭君》现代剧《雷雨》悲剧《窦娥冤》喜剧《威尼斯商人〉正剧《龙须沟》戏剧\n曹禺及其作品曹禺,中国现当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1 9 1 0年生,湖北潜江人。他从小爱好戏剧,1 9 2 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1 9 3 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这个剧本在1 9 3 4年出版的《文学季刊》上发表,剧作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1 9 4 2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写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n南开中学时在写作在重庆晚年时青年时文革后\n《雷雨》是一部动人心魄的悲剧。剧本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周朴园家庭内部的种种纠葛和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艺术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腐朽、糜烂的生活,揭露了资产阶级自私、虚伪的道德本性,猛烈抨击了旧中国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展示出旧制度必然崩溃的的历史命运。\n时间:地点:一个夏天的午饭后周公馆的客厅里《雷雨》(节选)剧本的舞台性:必须遵循时空高度集中的原则。\n\n\n《雷雨》是一出现实主义悲剧,写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预习课文,了解剧情,说说八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周朴园鲁侍萍鲁贵繁漪周萍鲁大海鲁四风周冲\n《雷雨》节选时 间地 点事 情三十多年前无锡三十年前除夕无锡三十年来外乡三十年来周公馆从前哈尔滨最近矿上周朴园与侍萍相爱,生了两个儿子。周家为娶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为媳,逼侍萍出门,侍萍投河自尽,被人救活。侍萍流浪外乡,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子,在学校里伺候人,嫁过两次,与鲁贵生有四凤。周朴园总记得侍萍的生日,为纪念侍萍,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俱,保留着总是关窗的习惯。问过许多人,派人到无锡打听侍萍的下落。周朴园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扣下三百块钱。工人罢工,矿上警察开枪打死三十个工人。周朴园收买工人代表,签定复工合同。开除鲁大海。\n第一场:周朴园与侍萍的冲突矛盾焦点: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的纠葛)\n关窗姓鲁无锡口音熟知旧事姓鲁修墓她没有死?!四凤的妈熟知旧衬衣侍萍,是你?疑虑慌张惊惧怨恨内心复杂\n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情态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稳住“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哄骗保留家具,熟记生日,关窗习惯----没忘旧情平息拿出支票\n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为什么会惊恐万状呢?他知道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以前他的行为会昭然于天下。\n对过去的侍萍:始乱终弃----自私残忍对“死去”的侍萍:虚伪?对面前的侍萍:纪念凶相毕露,软硬兼施,彻底决绝阴险狡猾,冷酷无情讨论周朴园是否真的怀念侍萍?\n第二场: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阶级斗争)矛盾焦点:\n周朴园已经知道了鲁大海是他的亲生儿子,那么他对鲁大海是什么态度?从中你看出了什么?周朴园面对自己的儿子,依然摆出资本家对待工人的冷酷面孔和傲慢的态度。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是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从而揭示了周朴园反动的阶级本质。\n周朴园与鲁侍萍相遇周朴园与鲁大海相遇深切怀念,不忘旧情声色俱变,威胁利诱自私、虚伪、冷酷态度冷酷、傲慢手段狡诈、凶狠卑鄙狠毒残忍周朴园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资本家与下层劳动人民资本家与工人\n一个善良的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被周朴园始乱终弃,历经生活的磨难,表现出中国劳动妇女的坚强、骨气与尊严。鲁侍萍\n侍萍认出了周朴园,为什么不立刻表明自己的身份为什么不斥责周朴园,而是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遭遇呢?思考\n30多年来的悲惨遭遇和痛苦经历,已经把侍萍的性格磨炼得坚强勇敢,她对残酷的现实充满了愤恨。但她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幸是腐朽的制度造成的,而是把这一切归结于“报应”和“命运”;而且善良的品性又使她在周朴园的“忏悔”中产生了某种轻信和谅解。\n鲁大海一个有着较高觉悟的工人代表。通过他的斗争,表现出了中国工人阶级大公无私和英勇顽强的反抗精神。\n鉴赏戏剧语言一、人物语言1、个性化《雷雨》中的人物语言,不仅在遣词上、语气上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而且随时注意与戏剧情节的契合,即随剧情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2、动作性不仅指人物外部形体动作,而更多是指人的内心冲突。人物经历的坎坷,情感的激荡,内心的矛盾,决定了人物语言的动作性强。\n这场剧的结尾,侍萍有两句欲言又止的话,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讨论1、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2、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n二、舞台提示曹禺先生很善于利用恰当的舞台提示来表现人物性格,布置环境,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n课文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用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而且感染了读者和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