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43 KB
- 2022-08-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课程背景镜头一:“我初中时语文学习还算不错,怎么到高中就考这样的低分呢?天啊,这高中语文可怎么学呀?”一个初中时的“语文尖子生”初入高中就有了“无奈”的窘境。镜头二:师:这么简单的内容,初中怎么就没学过呢?生(齐声答):真没学过。师:你们语文现在学些什么?怎么连动词、名词、形容词都弄不清呢?……近年来,伴着素质教育开展,随着高中教学的深入,上述这些现象屡见不鲜。其中折射的是初高中语文教学的不衔接。由于初高中对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要求衔接不到位,特别是初中新课程有淡化、弱化现代汉语知识倾向,从而使学生无法适应高中的学习,这些都凸显了高初中衔接教学研讨的重耍性和紧迫性。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去了解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与过渡,从而使高一学生能迅速适应高中语文学习。而要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必然要了解初高中语文新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以及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现状:一、新课程要求的阶段性高中和初中是两个区别比较大的学段,它们几乎各自成为两个封闭的系统。国家将高中和初中分为两个阶段,这就决定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会有所不同,\n会有各自阶段性的特点。这也是造成高中语文和初中语文在教学上互不衔接的一个主要原因。整个中学阶段无论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学习习惯还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应该体现着系统化和一致性。因此由于教学目标的不一致,必然导致教学内容、教法学法、教学评价等等方面的区别。二、初高中课程标准的比较(-)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淡化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知识。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建议”:“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和修鋅知识教学。”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评价建议”:“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3•语法修辞知识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所处的位置:七年级下册:P270附录《汉语词类表(实词)》八年级上册:P269附录《汉语词类表(虚词)》八年级下册:P256附录《短语结构类型表》、《句子成分简表》九年级上册:P264附录《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常用修辞格简表》(二)高中对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的要求较高。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冃标(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中提出:(现代文)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2.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选修课程•语言文字应用)”中提出:联系语言文字应用中的现象和问题,阅读有关著作,尝试用所学知识和方\n法作出解释。三、教学与评价现状:由于初中课标没有具体说明“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所包含的范围和对象,教材中也只附录了词类、短语、句子成分和常用关联词语的简表,必然导致初中语法教学的难以保障和落实。因课程标准中“语法知识不作为中考内容”的要求,故中考语法修辞知识的考查只能隐性地进行,例如通过辨析修改病句来间接地考查语法,通过仿句间接考查修辞。老师们平时在阅读教学中虽或多或少能讲授一定的语法修辞知识,但存在以下现象: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语法、修辞专项训练较少或根本没有训练;语法教学的要求尺度不统一。四、基础知识标准差异断层1.语言学知识的断层。初中要求了解“必要的语法知识”、“常用的修辞方法”,高中要求“联系语言文字应用中的现象和问题,阅读有关著作,尝试用所学知识和方法作出解释”。比如语法知识问题,语言可划分为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五个基本能级单位,那么初中语法教学至少应该落实这五个问题。但rh于初中课标没有具体说明“必要”所包含的范围和对象,加上现在初中语法只学不考,所以目前初中教材、教学中没有“语素”“句群”知识的介绍,介绍了的语法知识也得不到教学保障。而高中课标中也只提对文言文语法知识的要求,既没有提及对初中语法知识的补充要求,也没有进一步的“语义、语境、语体、语用”知识介绍。所以在语法知识标准上初中课标缺乏具体的铺垫,高中课标缺乏进—步的补充和提高。2•文章学、文艺学知识的断层。修辞方面的知识应该属于文章学或文艺学的知识。而课程标准初中阶段的“表达方式”“作品知识与文化常识”“写实与虚构”,高中阶段的“文学体裁”“背景材料”“领悟内涵”“表现手法”“艺术表现力”等这些问题也是\n分别属于文章学或文艺学的知识。但是很明显的是,除了初中教材上附录了一份《常用修辞格简表》,无论初中课标还是高中课标,关于文章学或文艺学的其它基本知识系统均没有任何介绍。所以教师和学牛教学中很难对这些知识进行分类和区别,感觉这些知识特别混乱和零碎。如高中课标的“表现手法”与初中课标的“表达技巧”就是一组容易混淆的概念,而修辞手法的上级概念是什么比较模糊,而且“表现手法”的下级概念有哪些,它以初中哪些知识为基础,师生们也觉得最为模糊。由于学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网络系统,所以在进入高中阶段的文学欣赏活动时修辞方面的旧有知识很难用来解决问题。因而在文章学和文艺学标准上,初高中课标均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一个知识的链条。课程目标1.在高一上学期完成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的复习、补充、巩固,使学生能系统掌握有关知识,能通过训练学会运用语法知识解决相关语文问题,提高语文基本能力和素养。2.在高一上学期完成现代汉语修辞知识的复习、补充、巩固,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的基本特征及表达效果,能通过训练学会灵活运用修辞知识解决相关语文问题,提高语文基本能力和素养。3.引导高一学生了解高中语文的学习特点,弥补知识上的漏洞,形成比较完备的语文知识能力结构,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式方法,适应高中生活,把握高中语文学习的主动权,为高中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课程内容模块一现代汉语语法知识1•词类:词的分类及其辨别\n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1.短语:短语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并列、偏正、主谓、动宾、动补)。几种特殊结构的短语类型(介宾、的字)。2.句子:单句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和划分。复句的主耍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和常用关联词语。多重复句的层次划分模块二现代汉语修辞知识1・常见的8种修辞手法的基本特征: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2.常见的8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及应用。课程实施(一)课时安排:现代汉语知识8课时;现代汉语修辞知识5个课时。(二)具体实施: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衔接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高中语文教学能否顺利地与初中衔接,直接关系到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首先要强化自觉衔接的意识;其次要善于分析衔接三要素,即课程标准、教材知识点和学生;最后要注重衔接的科学性,高中生的思维能力逐渐成熟,教师在教\n学内容的安排、课堂结构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方面都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找准衔接点,寻求有效途径,帮助学生顺利地由初中向高中过渡。1・教师要排查初中知识“盲区”,精心制定教学案,加强初高中语文知识衔接的针对性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一次语文现代汉语知识的摸底考试(难度不能太大,以免给学生一个下马威,造成学生厌学情绪,挫伤其积极性),排查知识“盲区”,“盲区”是指初中要求偏低或不作要求而高中需要或要求较高的知识或方法。对可能是初高中知识衔接中的漏洞进行摸底,以便教师了解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的水平,在此基础上精心备课,制定教学案,使知识的衔接更有针对性。2.教师要研究初中教材,教学时能够自觉熟练地联系学生旧知识,利用学习的正迁移作用,降低新知识学习的难度,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从初中升入高中,对于学生来说实际上是上了一个新台阶。尤其是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要求、新的老师,教师有必要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万不可一开始就想着岀难题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这样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高一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特别是初三的教材,力求教学中多从已学的知识引入,多穿插学生熟悉的事例,前引后连,“瞻前顾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才能保护好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不断地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2.教学时教师要讲练结合,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对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而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则放在了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上。语法和修辞知识\n系统性强、抽象枯燥,教师在教学中切忌满堂灌,应该有讲有练,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在活学、乐学中提高语文思维能力。课程评价1.每节课都要有教学案,其中的当堂训练必须全批全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2.每节课前三分钟教师都要对学生上节所学进行检测,形式可以多样,可以口头回答、复述、也可以是书面作业,及时了解学情。3.每个模块结束时都要有过关考试,教师应认真出题、阅卷,对不能过关的学生要及吋清理。附录1\n初高中语文课程衔接•现代汉语语法教学案高中语文语法教学案编号:01\n词的分类•实词学习目标:能够判别现代汉语的词性并灵活应用学习过程I、基础知识:现代汉语的词类:实词和虚词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六类。虚词:副词、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等六类。实词实词是具有实在意义的词。它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实词带上语调能单独成句和单独回答问题。(一)名词1、定义: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处所或方位等的词。如:教师、长江、月、房屋、上午、星期六、沿海、周上、下、道德、思维等。2、语法特点: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不、很、非常等)修饰。(二)动词1、定义: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存在消失的词。如:唱、改革、想、高兴、开始、发生、使、等于、能够等。2、语法特点:能受副词修饰,常做谓语或谓语中心。(三)形容词1、定义: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性质、形状,或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如:大、好、糊涂、宁静、心狠.可惜、书生气、沉甸甸等。2、语法特点:大多数形容词受程度副词修饰,主要做定语、谓语或谓语中心,不能带宾语。(四)数词1、定义:数词是表示数目多少和次序先后的词。3、2、分类:基数词、序数词、倍数词、分数词、概数词。语法特点:常与量词组合,构成数量短语充当句子成分。(五)量词1、定义: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行为计算单位的词。2、分类:(1)物量词。表示人或事物数量的单位,如个、张、件、群、伙;\n(2)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如次、回、遍、人次、吨公里。3、语法特点:一般不能单独运用,只用在数词、指示代词之后构成量词短语充当句子成分。(六)代词1、定义: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2、分类:人称代词: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代词的区别,也有单数代词、复数代词的区别。“我们”、“咱们”有排除和包括的不同。指示代词:“这”是近指,“那”是远指,“每”、“各”是分指,“某”是不定指,“另”是旁指,“其他”指特定范围以外的人或事物。疑问代词:谁、什么、怎么当堂训练1、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名词划出来。当国歌国旗一起升起来的时候,我从一个山村孩子纯朴的敬礼里,我从一个老华侨湿润的凝视里,看到中国深远处的伟力和韧性。2、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动词划出来。有一座破败的山顶小学,很多事情都从简或省略了,唯有国旗每天要升。3、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形容词划出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美丽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4、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数量词划出来。①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些声音,也没有丝影子。②墙上的钟响了三下,惊动了鱼缸里的那两尾热带鱼,迅速地游动了几5、请把下面文字中的代词划出来。“是谁?为什么偏偏是我的父亲?”多少次我问自己。当我为这个世界的黑暗和痛苦发出第一声哭喊时,父亲就像山那边每一天升腾的那轮红红亮亮的太阳,点亮了我的整个世界。就在那一刻,父亲把自己铸成了我永恒的向往。\n高中语文语法教学案编号:02词的分类•虚词学习目标:能够判别并运用现代汉语的词性学习过程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独立成句,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只有副词除外),只能帮助实词造句,起“连接”和“附着”作用。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其中只有语气词.拟声词和少数副词可以独立成句。如:哎呀!我忘记带语文书了!(语气词》呜——!火车开动了。(拟声词〉“你交作业了吗?”“没有。”(副词》知识导航(-)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范围、语气、程度、肯定、否定等的词。常用的副词:刚刚、立刻、马上、已经、才、曾经、大概、都、只、统统、往往、难道、究竟、简直、很、更、十分、最、非常、一定、当然、没、不、就、忽然、终于、仅仅、未免、何尝、也(常副词充当关联词语〉语法特点:①在谓语前作状语如:小张丝鳖参加各种活动。②有的可以起关联作用如:如果明天下雨,我们麺不去长城了。③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④不能修饰名词如:他是个永远的孩子。(二)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以表示一定逻辑关系的词根据表示的不同关系,可分为九类:1・并列:和.而、并且、以及、2.承接:于是、然后、那么3.递进:不但、而且、甚至、并且4.选择:或、或者、要么5.转折:虽然、可、然而、否则.\n6.因果:因为、由于、所以、以至7.条件:只要、除非、无论、不管8.假设:如果、纵使、倘若9.目的:为了、以、以免、语法特点:①在句子中起连接作用,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②连接句子时一般固定搭配使用,不能随意更换。如:如果……就……只有才即使……也……虽然……但是……(三)介词:用于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做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目的、被动、对象范围、比较排除等意义的词。常用的介词:当、于、从、自从、随着、自、由、在、向、往、朝、到、同、以、用、将、根据、通过.因为.由于、为、为了.为着、把.被、对、对于.和、跟、与.比、除、除了语法特点: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只能用在名词性词语前边,组成介词短语,做状语、补语.定语等句子成分。如:1•我们要向雷锋同志学习。2.他飞翔在祖国的蓝天。3・关于西藏的建设,国务院十分重视。(四)助词:是附着在词语或句子后面起辅助作用,表示某些附加意义的词。一般都读轻声。分类:1.结构助词:的、地、得,所,似的、一样。表示附加成分与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得”是补语的标志。“的”还可以构成“的”字短语:戴眼镜的是我姐姐。“是……的”结构有两种:A、表示判断,后面可以补一个名词:我们的班主任是女的。B、表示强调,“是……的”可以去掉:你这样做星不行的。注意两种结构中“是”、“的”的不同词性。2.动态助词:着、了、过。表示动作状态的助词。“了”是完成态:莫等闲,白工少年头。“着”是进行态:我听養歌做養作业。\n“过”是曾经态:我找过她两次。2.其它助词::所、似的(地入一般、一样、们、等、第。“所”的作用:A.构成所字短语:他所讲的故事都非常有趣。B.用在“被(为)…所…格式中表示被动:①贪官披人民(所)唾弃。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所”后的动词是双音节的,“所”可以省去,单音节的不能省。C>用在主谓结构中,这样的主谓结构可以做定语。(五)语气词:是句末或句中停顿处表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等各种语气的词。如:啊、呢、吧、吗、哈哈、哼、哦。(六)拟声词:是模拟自然界各种声音的词。如:呜呜、哗啦、叮咚、突突突。当堂训练:L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副词划出来。雅颂中也很有一些挺出色的篇章,一般说来艺术价值的确极其不如国风。小雅中偶尔有一些士大夫大肆抱怨或讽刺王室的诗,但他们毕竟缺少人民所受的切肤之痛,因而揭露社会现实必定缺乏深度。2.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介词划出来。我们从《离骚》中看到了屈原深沉的忧患意识:他对于民族故国一往情深,因之而喜,因之而悲。他为了自己的祖国忍辱负重含悲苦行。1.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连词划出来。作为语录体散文,《论语》虽然没有详尽、具体的描写,但从孔子和其它人的对话中,却生动地显现出了孔子及其一些弟子的形象。2.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助词划出来。看过《三国演义》吧。垓下英雄(我们所熟悉的项羽)之穷途末路,则让人不禁扼腕叹息啊。文章以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怎能不让人振奋.启人深思呢?3.请辨别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词性:A:1・他手里拿着一束鲜艳的花。(3•他那天穿了一件花衣服。()2•今天我买东西花了很多钱。())\nB:1•他在教室上课。()3.他在上课。()C:1・这两个数的和是几?()3•我和他说了几句苏州话。(D:1•他顺利通过了这次考试。(2•他在教室吗?(2•我和他都是苏州人。())2•通过这次考试,他发现了问题。E:1•科学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发展。()2•这种做法不程学。()3•游泳比较难学。4.明天我要去游泳。()高中语文语法教学案编号:03短语•短语的结构类型学习目标:能够掌握各种短语的结构类型学习过程:I、基础知识:短语的定义:短语是比词高一级的语法单位,是由语素或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又叫词组。如:开关、红花、花红、骑马、向东、我的短语的分类:1.按结构分: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结构。2.按功能分: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短语中有一个中心词,决定了整个短语的性质和功能。II、结构类型一.并列短语定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或是代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这样的短语叫并列短语。类型:1、名词性的并列短语:师生、花草、丰功伟绩、春夏秋冬、我和你们2、动词性的并列短语:调查研究、听说读写、讨论并通过、又哭又笑3、形容词性的并列短语:雄伟壮丽、光荣而艰巨、又白又胖.又年青又能干\n一.偏正短语定义: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它们前面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的短语。类型:1、名词性的偏正短语:以名词或代词为中心词组成。你的作业.五个学生、那所学校、眼保健操.新鲜(的)空气、讨论的问题2、动词性的偏正短语:以动词为中心词组成。非常欢迎、永远记住、站着喝酒、小心(地)翻阅、这样做、为人民服务3、形容词性的偏正短语:以形容词为中心词组成。很可爱、完全相同.更加坚强、十分艰巨.多么伟大.比你高、对时事关心二.动宾短语定义:由动词与后边支配或涉及的对象组成的短语。举例:看电影、修理机器、佩服你、找什么、盼望放假、提倡优生优育、爱干净、感到沮丧、控制物价上涨、裂了一条缝三.主谓短语定义:由具有陈述和被陈述关系(即主谓关系)的两个部分的词组成的短语。举例:书香、日食、红旗飘扬、春天到来、他聪明.劳动光荣、布置妥当、明天星期天、这样做不对、昆明四季如春五.后补短语定义:由动词或形容词与它后面起补充作用的词组合而成的短语。类型:1.动补短语:动词+补语如:拿走、盛满、吓跑、抱起来、念一遍、坐了一会儿、收拾整齐、躺在床上.生于1881年、洗得干净、激动得哭.气得暴跳如雷、2.形补短语:形容词+补语如:美极了、明亮起来.清醒过来、暗得很、差得远、冻得麻木、胖得走不动路、舒服得多、慢一点儿、大三岁、红了一片六.介宾短语定义:是由介词和后边的宾语一起构成的短语,用来表示时间、方位、处所等。举例:朝左、对他、向沙漠、从北京、在外面、沿着河岸、根据计划、关于学习、对于失败的原因、随着铃声、从这到那、为了大家\n七.的字短语定义:是由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加“的”组成的名词性短语。“的”字短语可以代替名词,相当于一个名词的功能。举例:吃的、大的、集体的、小李的、进来的、全班最高的、那个骑车的III、多义短语一个短语同时有两种或多种意义,即歧义。1.由于多义词或同音词在短语中造成的多义。如:⑴我上课去上课:①听课;②讲课。⑵我想起来了想:①回忆;②打算、欲望。⑶他会唱会:①愿意;②能够。2.由于短语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等方面的不同而造成的多义。如:①学习文件,既可以理解为动宾短语,“我们今天学习文件”;又可以理解为偏正短语,“这份学习文件要马上下发”。②对张三的批评,既可以理解为介宾短语,介词“对”的宾语是“张三的批评”,“领导对张三的批评置若罔闻3也可以理解为偏正短语,介宾短语“对张三”修饰中心词“批评”,“领导听取了群众对张三的批评”。②两个工厂的劳模,“两个”既可以修饰“工厂”,也可以是修饰“劳模”的。③咬死了农民的狗,既可以是动宾短语,“野狼咬死了农民的狗S又可以是偏正短语,“咬死了农民的狗被打死了”。当堂训练1、请说出以下短语的类型健康长寿接受考验去了三次又大又圆广州人秉公办事建设国家我们比赛阳光灿烂痛得厉害为了健康想到的)2、F面加线的并列短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B、小明的报纸每天都是按时送还,钢笔、薄纸和刀子都妥善地放好。我把帆布袋、夹剪、票板和售票工具放在一个角落的地上。Cx我国建造了许多公路桥、铁路桥、独拱石桥、钢筋混凝土拱桥。3、D、同学们自编自演了歌舞、小品、相声、武术等文艺节目。下列全是动宾短语的一项是(A、马上出发参观故宫学习知识\nA、资源丰富锻炼身体调査研究B、感情强烈作业做完今天晴天C、品质高尚天翻地覆实现理想D、心胸宽广演出三次比较容易)5、与“绿化祖国”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B、消灭敌人打开房门一片寂静C、采摘果实慢一点儿清扫垃圾D、欣赏景色驾驶飞机滋养身体4、选出全是主谓短语的一项是(A、病情恶化如此善良冰雪消融已经结束B、美化环境深化改革文化程度净化废水C、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捕蛇者说来自美国D、回忆母亲遵守纪律竞选总统招待客人1.分析下面多义短语的意思这本书是黄色的开刀的是他父亲鸡不吃了山东和江苏的部分地区几个学校的领导母亲的回忆高中语文语法教学编号:04单句•划分句子成分学习目标:1、能够掌握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教学过程I、基础知识:句子:是由一个词或者一个短语带上一定的语调构成的,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单句:由一个独立的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根据用途和语气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句子成分:在一个句子里,词与词,短语与短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关系,按照不同的结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就是句子成分。句子成分的分类:主语谓语宾语主谓间用“II”分开定语()状语[]补语〈〉\n我们说话,首先要有个陈述对象,回答“谁”、“什么”等问题,通常是指人或事物,这个陈述对象,在句中就是主语。对述说对象的陈述或说明的语言成分,来回答“怎么样S“是什么”、“做什么”等问题,就是句子的谓语。宾语是谓语动词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涉及的人或事物。定语是句子中修饰限制主语和宾语中心语的成分。“的”是定语的标志。状语是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的成分,表示动作变化发生的情况、方式、时间、处所等,或者表示性状的程度等。“地”是状语的标志。补语是谓语动词或形容词的连带成分,它对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得”是补语的标志。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位于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当堂训练:用相关符号划分下列句子中的成分。1.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2.地球上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地震。3.一天,地动仪向着西方的那条龙嘴里的铜球忽然落下。4.直到今天,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5.张强,刚才李老师让你去一趟办公室。6.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7.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8.统筹方法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以及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中,都可以应用。9.据天气预报,台风“韦帕”将于9月19H2时30分在浙江省苍南县?10.在近代工业的错综复杂的工艺过程中,这些道理往往不像泡茶喝茶这么简单。11・精疲力竭的他脱下厚厚的军大衣一屁股坐在了炕上。12.比赛开始以后,中国队的耐心被新西兰队的认真甚至是执着的防守消磨着。13.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4.三班班长用几句话就向老师说清楚了班里刚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n12.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印象。13.这是一份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口号开始征集时,对全球66个国家、968名外国创意专家的调查问卷。14.市教育局新建的一座位于北郊的规模空前的职业学校,最近开始招生了。15.现代化建设事业要求我们的学校培养出一大批热爱祖国的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朝气蓬勃的年轻建设者。16.校长昨天在办公室就这个问题郑重地跟他谈了话。17.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每一位经历过旧社会的中国人用血泪凝成的经验之谈。18.至于这一回在择雨中互相救助,虽陨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高中语文语法教学案编号:05复句1学习目标:1、能够了解掌握复句的定义和类型2、能够根据关联词语判断复句关系教学过程-: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密切相关,在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单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其中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复句并不是几个单句简单的组合,这些单句间应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并互不作句子成分。复句的构成可以根据句中的关联词语来分析,若无关联词语,则需从分句间的内在逻辑上入手来进行分析。二.复句的特点:1•复句中的分句有相对独立性,互不包含。如果句子内部前后互作句子成分,则为单句。例:a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单句)b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复句)c只有掌握文化知识的人,才能在社会上求得发展。(单句)\n1.复句中各分句之间在意义上有紧密的联系,反映一定的事理逻辑,分句间的联系可以用语序表示,也可以用关联词语表示。例:a我教他弹琴,他教我画画。b我们只有去实践了,才能够检验这条理论是否正确。3、一个复句不管由多少分句组成,都有一个统一的成句语调,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各分句之间的停顿用逗号或分号隔开,复句末尾用句号、叹号或问号。例:a蜜蜂是渺小的;蜜蜂的精神却又是多么高尚啊!b如果我们不尽快结束目前的分裂局面,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将何以告慰于列祖列宗,面对子孙后代?三:复句基本类型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语义和逻辑关系,我们可以把复句分成以下八种类型:1•并列关系的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各个分句表示几个意义相关的情况,或者是一件事情的几个方面,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如:a、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b、我们一边走,一边高兴地谈笑着。常见关联词语:,也(又、还)还要有时……有时…2.承接关系的复句。不是而是是不是各个分句之间表示几个连续的动作行为,或者是先后发生的几种情况事件,或者表示一定空间位置的转换,它们之间是前后相接的。如:a>电光闪闪,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瓢泼大雨。b.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的在眼前了。常见关联词语:,就(便、才、又),于是(然后、后来),接着(随即)2.选择关系的复句。各个分句之间表示事物存在着两种以上可能的情况,其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或者需要选择或取舍。如:a、星期天,我们是去郊游呢,还是去图书馆?(或此或彼)b.我们要么被困难吓倒,要么勇敢地去克服困难。(非此即彼)\nC、与其打扑克,不如去锻炼一下身体。(取舍选择)常见关联词语:或者(是)……或者(是)是……还是不是……就是与其……不如要么要么・・宁可……也(决不)1.递进关系的复句。由两个分句组成,分句在意义上由轻到重,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后一个分句在范围、数量、程度、时间等方面更进了一层。如:a、美不美丕光在外表,还看能不能为人们做事。b>现在很多老年人还在为社会发挥余热,何况我们年轻人呢!常见关联词语:不但(不只)……而且(还、也)……不但不……反而……,并且(况且、尤其、更.甚至、何况)别说……,连……也••…2.转折关系的复句。它的两个分句表示两个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后一分句不是顺着全面分句的意思说,而是一个转折,转向了相对或相反的意思。如:a、他虽然个儿长得矮小,但悬力气可大着呢!b、我明天肯定会去,只是要晚一些。却(然而)常见关联词语:虽然(尽管)……,但是……本来(要)……可是(只是、只不过)3.因果关系的复句。它的两个分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有时前一分句说因,后一分句说果;有时前一分句说根据,后一分句说结论。如:a、人们之所以永远怀念雷锋,星因为他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b、我们既然是学生,就要好好学习。常见关联词语: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以致)……之所以……是因为……既然……那么(就)……4.假设关系的复句。它的两个分句表示假设关系,前一分句提出一个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后一分句说由于这个假设或原因所产生的结果。如:a、要是你能刻苦学习,成绩就会提高。b、即使我们受到表扬,也不应该骄傲自满。\n常见关联词语:如果(假使)……就(那么)即使……也纵然……也尽管(固然)也不如果说……那么1.条件关系的复句。由表示条件和结果的两个分句组成。前一分句提出条件,后一分句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a、只要你去学校,就一定能看见他。b>无论困难多大,他都能克服。c、要我相信这种事,陰韭让太阳从西边出来。常见关联词语:只要……就……只有(除非)……才……无论……都……不管(任凭)……都……当堂训练:1:11、(1991年)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处的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只能是两个文明同时建设、相互促进的结果。()两手都硬起来,()能两个文明一起上;单有一手硬,()可能有一时的效果,()最终两个文明建设都上不去。A、只有、才、虽然、但B、只要.就、即使、反而C、因为、所以、尽管、可D、既然.就、也、而2、(1992年)按顺序分别填入下文标号处的正确词语是一个人(甲)不懂得正确的意见只能是对于实际事物的客观的全面的反映,(乙)坚持要按自己的主观的片面的想法去办事,那么,(丙)他有善良的动机,(丁)还是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甲乙丙T甲乙丙TA、因为所以虽然但B、由于因此即使也C、不但而且虽然但D>如果而即使也3、(1993年)依次填入下文中四个标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一个受过高等护理教育的护士,应该(1)有理论,(2)有实践经验。这实践经验,(3)仅仅指能打针、发药、插管、看心电图、回心脏监测,(4)指会使用人工呼吸机或体外循环机等比较复杂的技术操作。A、既又不但而且B、不仅而且不是而是C、既也不是而D.又又不还\n4、(1998年)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讲故事或作报告,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应像一篇文章。A、虽然而却即使也B、尽管可是而虽然但C、尽管而却虽然但D、虽然相反可即使也高中语文语法教学案编号:06复句2学习目标:能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教学过程:一、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顺承关系。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起了变化:1・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2•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3•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月[就能取得胜利。这样,就成了因果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在我们平时的说话、造句或作文当中,究竟选用什么关系,这就要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来确定。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它的正确使用还要靠语境判断。二、关联词语使用常见毛病:1、搭配不当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例1: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例2:因为作者没有很好地掌握主题,单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和人物,反而大大地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因为”表示原因,“反而”表示递进,两者不能搭配,应将“反而”改为“所以”)2、残缺许多复句中关联词语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分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就不明确,意思表达也不清楚,甚至无法理解。例如:我们把困难告诉群众,更好地得到群众的支持。《目的复句,后一分句应该使用“为的是”或“以便”等关联词语。〉\n有一部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可根据情况省略其中的前一个,如“不但……而且……”,可省去“不但”、“虽然……但是”,可省去“虽然”。但一般不能省去后一个的“而且”、“但是”。如果只用前一个关联词语,而省去了后一个关联词语,句子间的关系就会不明确,句子的意思也会表达不清。例如:⑪自从开展“一帮一”的活动以后,不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②•远远望去,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是绿油油一片,走近前已经能看到片片的残荷了。(转折复句,后一分句应该使用“但是”)第一句在意思上有递进的关系,但缺少了一个与“不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语,让人读了以后,感觉话没有说完,递进的关系也不清楚。如果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前面加上“而且”或者“并且”,不但递进的关系明确了,句子的意思也清楚了。第二句是转折关系的句子,前面一个分句使用了“虽然”,后一分句却没有与之配对使用的关联词“但是”,影响了句意的表达。要是在“走近前”之前加上“但是”,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3•错用不同的关联词语表达分句之间不同的结构关系或语义关系。关联词语的误用,就会影响意思的准确表达。例: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封为殿师太(应把“为了”改为“因为”)①我这里的荷花,由于红色浓,所以花瓣多。②既然在思想和思想方法上经过苦心的锻炼,就能把文章写好。③他不是没有完成承包合同规定的各项指标,而是使企业负债累累。④欧洲国家都希望波黑战乱早日结束,为的是影响欧洲的和平安全和一体化进程。(例1“红色浓”与“花瓣多”是并列关系,不能使用表示因果关系的“由于……所以”,应当去掉。例2的两个分句之间是条件关系,不能使用表示推论因果关系的“既然……就”关联词语,而应当使用“只要……就”。例3的两个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而“不是……而是”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应当\n改为“不仅而且”。例4中表示目的关系的“为的是”应改为“以免”,否则与所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该用关联词的地方不能缺少关联词〉4、滥用有些复句不需要使用关联词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用关联词语,就会使句子显得生硬拗口。例:祥林嫂虽然是年轻少妇,但她也应该是美的。我想不仅应该表现它的愤怒与悲哀,也应该表现她对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表现她的美。(前面两个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没有转折意味,不需使用关联词语“虽然……但”》①他对落后事物的斗争非常坚决,但是对新生事物非常敏感。②一方面,谦虚使人进步;一方面,骄傲使人落后。②因为河里结了冰,所以轮船开不出去了。例1分句之间没有转折关系,不能使用关联词语“但是”。例2使用表示并列关系的“一方面……一方面”纯属多余。例3不需使用关联词语,分句之间的因果关系也能清晰地表现出来。5>错位关联词语在复句中有相对固定的位置。当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位于前一分句的主语之后;当分句的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位于前一分句的主语之前。后面分句的关联词语,无论分句的主语是否相同,都放在主语之前。但只有副词充当的关联词语要放在主语之后。例1:今天,我们班搞演讲比赛,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不但上台演讲了,而且从小不爱说话的小明也上去演讲了。(前后分句的主语不同,前一分句的“不但”放在“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前面〉例2:不但这个回民学校不收学费,而且每人每月补6元钱。(前后分句的主语相同,“不但”应放在主语“这个回民学校”之后。〉例3:地下军事要塞的建筑由于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因此,为防止军事泄密,劳工要么被折磨死,要么被秘密杀害。(分句的主语不同,前一分句的主语“地下军事要塞的建筑”应放在“由于”之后。例4:如果一位游客不是自告奋勇送我回家,我就会迷失在香山植物园里。(分句的主语不同,前一分句的主语“一位游客”应放在“不是”之后。〉当堂检测:1.下列句中加线词使用正确的一项:\nA.昨天夜里下了一夜的雨,天亮后不但没有停,而且越下越大。B.现在,无论城市和农村,都经历着由改革开放所引起的深刻变化。D.C.他在生人面前都不习惯讲话,何况要到大庭广众之中。要不是老赵及时提醒我一些要注意的地方,查则,签合同的时候我准会出问题。1.下列句中加线词使用正确的一项:A.我亲自感受过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丛血对近百年来那些为中国寻求解脱之路而牺牲的先行者,一直怀有崇敬的心情。B.乡党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政策,进匝推动了生产的迅速发展。C.“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继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后,以武力实施其大陆政策,从而发动侵华战争,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重要步骤。D.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而且包装也精美了,因直更加受到群众欢迎。2.下列句中加线词使用正确的一项:A.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B.从教育部“减负”的通知下达以后,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组织中小学认真学习血旦贯彻执行。□aC.骄傲自满的人,都是夸大了个人的作用,丕萱这个作用是如何的渺小。D.造纸厂排出的废水,使周围的水变得又黑又臭,许多水生动物大量减产和绝产。3.下列句中加线词使用正确的一项:A.我和老丁共事多年,退休后,他回了广东老家,尔后再无消息。B.C.D.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丕屋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而星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他们之所以在关键时刻严格遵守纪律,是曲迂平时能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他热爱足球事业,即使己经是40岁的人了,仍驰骋在绿茵场上。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生活,惟其如此,才能创作出有血有肉的好作品。B.星萱红学界基本认为后40回是续貂之作,显然不会为此而贬损《红楼梦》的价值。C.D.他之所以不辞而别的原因,婶婶心里清楚一一丑娃不忍心让叔父撑着病身子去送他。高中语文语法教学案编号:07复句3\n学习目标:了解多重复句的划分方法教学过程:一、多重复句多重复句是指分句之间的关系在两个层次以上的复句。二、多重复句的层次: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分析多重复句,要一看分号,二看关联词语,三看逻辑关系。有分号,就在分号那划一层。如果一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那就看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可采用“划线法”,用“丨”划出第一层,并注明关系:用“丨丨”划出第二层,并注明关系:以此类推。三、分析多重复句的步骤:第一步统观全局,从总体上分析,找出全句第一层的有关分句。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再对第一层次的各个分句作分析,看它们是不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再找出这些分句构成这个复句的分句,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便是第二层次:以此类推,直到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例如:1.自然是伟大的,I人类是伟大的,I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乃(并列)(转折)(二重复句)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2.掌柜是一副凶脸孔,I主顾也没有好声气,H教人活泼不得,丨只有孔已己(并列)(因果)(并列)(三重复句)到店,丨||才可以笑几声,丨|所以至今还记得。(条件)(因果)当堂训练一、分析下列二重复句,并指明分句间的关系:1、①因为接连上了一个礼拜的夜班,②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十几个钟头,③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2、①里面当然没有白蛇娘娘了,②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③仍然希望它倒掉。1.①缺乏艺术性的文艺作品,即使政治上进步,②即使口号减得调门很高,③也是没有生命力的。\n1.①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②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5、①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②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③也和她说话,④但笑容却冷冷的了。6、①周总理的工作是多么繁忙,②时间是多么宝贵,③可是他老人家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却挂念着我这样一个普通工人,④亲自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情况。7、①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②也不喜欢去看戏,③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一一④除非是要炫耀一下自己的新衣服。参考答案01号教学案:1、当国歌旗一起升起来的时候,我从一个山村孩子纯朴的敬礼里,我从一个老华锤湿润的凝视里,看到中国深远处的伟力和韧性。2、直一座破败的山顶小学,很多事情都从简或省略了,唯克国旗每天要升。3、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美丽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4、①在默默里算着,△壬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些声音,也没有丝影子。②墙上的钟响了三王,惊动了鱼缸里的那两尾热带鱼,迅速地游动了5、“是進?为什么偏偏是我的父亲?”多少次我问自己。当我为这个世界的黑暗和痛苦发出第一声哭喊时,父亲就像山那边每一天升腾的那轮红红亮亮的太阳,点亮了我的整个世界。就在那一刻,父亲把自旦铸成了我永恒的向往。02号教学案:1.雅颂中也很有一些挺出色的篇章,一般说来艺术价值的确极甚不如国风。小雅中偶尔有一些士大夫大肆抱怨或讽刺王室的诗,但他们坐竟缺少人民所受的切肤之痛,因而揭露社会现实必定缺乏深度。2•我们丛《离骚》中看到了屈原深沉的忧患意识:他戒壬民族故国一往情深,因之而喜,因之而悲。他为工自己的祖国忍辱负重含悲苦行。3•作为语录体散文,《论语》虽然没有详尽、具体的描写,但从孔子和其它人的对话中,却生动地显现出了孔子及其一些弟子的形象。4•看过《三国演义》吧。垓下英雄(我们所熟悉的项羽)之穷途末路,则让人不禁扼腕叹息\n启人深思呢?1.名词2.动词3.形容词C:1•名词2.连词3.介词D:1.动词2.介词E:1•名词2•形容词3.名词4.03号教学案:1、并列并列偏正偏正动宾动宾主谓主谓动补动补介宾的字5.A:1.介词2.动词3.副词B:2、A3>D4、B5、D6.动词这本书是黄色的一为颜色一为内容不健康开刀的是他父亲一为生病的病人一为医生鸡不吃了一为鸡不再吃了一为人不吃鸡了山东和江苏的部分地区一为江苏的部分地区一为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几个学校的领导一为学校有几个一为领导有几个母亲的回忆一为回忆者是母亲一为儿女回忆母亲04号教学案:1.2.3.[都][在][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地球上[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地震。[一天],(地动仪向着西方的那条龙嘴里)的铜球[忽然]落下。(全世界)的科学家们4.5.6、[直到今天],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张强,[刚才]李老师让你去〈_趟>办公室。壬勒叔叔[把自己应得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7.(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8.统筹方法[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以及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中],[都]可以应用。据天气预报,台风“韦帕”[将][于9月19日2时30分][在浙江省苍南县]登陆。10.[在近代工业的错综复杂的工艺过程中],这些道理[往往][不][像泡茶喝茶][这么]简单。\n11.12.13.14.(精疲力竭)的他脱下(厚厚)的军大衣[一屁股]坐在〈了〉炕上。[比赛开始以后],(中国队)的輕心[被新西兰队的认真甚至是执着的防守]消磨着。(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三班班长[用几句话][就][向老师]说〈清楚>〈了〉(班里刚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15.(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印象。16.这星I一份)(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口号开始征集时,对全球66个国家、968名外创意专家)的调査问卷。17.(市教育局新建)的(一座)(位于北郊)的(规模空前)的(职业)翹,[最近][开始]招生了。18.(现代化)建设事业要求(我们)的学校培养〈出>(一大批)(热爱祖国)的(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朝气蓬勃)的(年轻)建设者。19.20.校长[昨天][在办公室][就这个问题][郑重]地[跟他]谈了话。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每一位经历过旧社会的中国人用血泪凝成)的经验之谈。21.(至于这一回在搏雨中互相救助,虽陨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05号教学案:1A2D3D4A毅,06号教学案:1CoA“而且”不能表反方向递进,改为“反而”B“和”应改为“还是”D“否则”意为“如果不是这样”,与“要不是”重复。2DoA该用表因果关系的“因而”,却用了引出目的或结果的“从而”B“进而”表递进,应改为表相因相成的“从而”C“从而”放在最后一个分句前。“发动侵华战争”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因此,“从而”位置错误。“而”用法较多,可以表并列、递进、转折;“而且.进而”只表示递进,“而且”常和“不但”连用「反而”表意思相反的递进「'从而.因而、故而”表因果;“而后”表承接;3CoA此句是介词多余,掩盖主语。B(“而且”应改为“并且”)D应该用连词“甚至”,却用了连词“和”,因为“减产”与“绝产”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4CoA“不仅是丨而且是”表示的是并存性的递进关系,连接的两项可以同时肯定;“不是丨而是”表示的是取舍性的并列关系,否定前者肯定后者。该句中,“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和“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对于邓亚萍来说,是兼而有之的,而且后者更为难能可贵,所以应该用“不仅是丨而且是”。B“之所以”只能与“是因为”搭配,而不能与“由于”搭配。\nD“即使”表明陈述的事情是一种假设情况,尚处于“未然”状态;而下文的“己经”表明陈述的事情是一种已经发生的情况,处于“已然”状态。就同一件事而言,不可能同时处于“未然”和“已然”两种状态之中,所以该句犯了事情存在状态混置的逻辑错误,应将“即使”改为“尽管”5AoB项中语句前后应为转折关系,C项中“或者”表示选择关系,而“潮湿,阴暗,温暖等环境都是舞螂喜欢栖息的地方”,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故把“或者”改为“和”。D项中“之所以”不可与“原因”并用。07号教学案:并列因果设4・①|②IIII④条件假设设6.①||②1③II④II④并列转折并列1.①II②I③II②I③2・①|②II③3・①转折并列并列假5.①||②1③转折并列假7・①||②II③并列并列条件附录2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现代汉语修辞常用修辞格教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8种常用修辞格的概念及作用;2.弄清某些相近修辞格容易混淆的原因,能将他们正确地区分开来;3.结合文章阅读、仿写句子等进行正确运用修辞格的能力训练。\n【知识网络】《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反复、引用、反语等。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编号:01比喻比拟【知识点击】一、比喻:1、定义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例句:远远的街灯亮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本体喻词喻体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1)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①同类相比:她的性格很像她的母亲。②表示猜度:这天黑沉沉的,妊像要下雨了。③表示想象: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代。④表示举例的引词:社会主义的中国,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4、种类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三种。(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典型形式为:甲是乙。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n除此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A、本体和喻体是并列关系。例如: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Bx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例如:我的思想感慣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又如:谎言打扮得再漂亮,也害怕事实的镜子。c、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如:我爱北京一一祖国的心脏。(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出现喻体。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①鲁迅在一篇文章里主张打“落水狗”。②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①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②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际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5、作用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典型例题】K下面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06年天津中考)A.那一片莽莽苍苍、高耸入云的峰峦,就像一条巨大的苍龙,腾空飞舞!B.江南的雨是有灵性的,落在瓦砾上,像丝竹奏出的乐曲,幽怨急缓。C.东方渐明,天空出现万道霞光,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D.夜空中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解析:C句中的本体“万道霞光”和喻体“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没有相似点,因此不恰当。二、比拟:1、定义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比作乙物。\n2、分类(1)拟人: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例句: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③太阳的脸红起来了。(2)拟物: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句:A.人群不顾一切,涌工上来。B.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来着屋巴逃跑工。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例句:A.火山发出一声咆哮。B.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3.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感情色彩鲜明,表现力强。【典型例题】注意下列句中加线的部分,选出在修辞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我还没迈进院子,就见娟娟飞出了房门,欢笑着向我奔来。B.一只水鸟从水面上掠过,光滑的水面上立刻绣上了透明的花纹。C.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D.明月端坐在山顶上,看上去,分明是一座巨大的灯塔。例A句运用了拟物,余为拟人。三、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1)比拟是仿照“拟体”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喻本体,重点在喻。(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例如:A>古老的神州是一沉睡未醒的睡狮,一旦觉醒定会横空出世。B、桥下的睡莲正沉睡未醒。例A是比喻,把神州喻为睡狮,相似点是力量大而沉睡。例句B则是比拟,此处是把物\n当人来写,是拟人。【典型例题】下面不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解析:此例考查辨析拟人和比喻两种修辞方法的能力。A句中的烟囱“哽咽”.B句的花草儿“伸着懒腰”.D句中的水珠“偎依”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C句用的是比喻的手法,把“远处林舍”发出的亮光比作“姑娘送出的秋波”。答案是C。【当堂训练】1、含有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方法,并且使用都恰当的一句是()A.车在奔驰,风在欢笑,将要成熟的晚稻像片片彩霞落在辽阔的大地上。B.雄伟庄严的天安门经历了千万次战斗的风雨,带着亿万人民胜利的豪情,傲然屹立。C.当代艺术界、体育界、卫生界的不少女性,都有许多辉煌的成就,岂止不让须眉,还多占几分春色。D.在那夜阑人静屋暖花香的氛围里,她的话正如打开闸门的潮水,快活地向外奔。2.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方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例:虽然冬天的寒意还没有消尽,会场里却到处涌动着春天的热流。A.我淡淡地笑着,想起当初,我还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所看出去的未来,是一片无边的净土。B.在他们的心目中,艺术和科学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并不是因为它们是可以放在口袋里永远占有的闪闪发光的金币,而是两个无限的、永远没有终点的世界。C.甩开牵挂,审视你的内心,有一星火光仍在顽强地闪烁,那是你早已遗忘的曾经有过的梦想D.—株巨大的垂柳从那小院内探出半个身子,柳丝万缕,好像在频频招手欢迎每一位光临的旅人。3.从修辞效果看,F面横线上所填的文字最好的一项是()调查研究十分重要,只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而,作风浮\n躁的人是下不去、蹲不住的。即使是下去了,蹲住了,“身入”能“心入”吗?到头来,。A.还不是油锅里加水,看起来溶在了一起,实际上油花还是浮在水面上。B.还不是葫芦掉进井里,看起来是下去了,实际上还是浮在水面上。C.还不是水中的月亮,看起来沉在了水里,实际上还是高挂在天空中。D.还不是井底的青蛙,看起来沉到了水底下,实际上它还能浮到水面上来。4、依照下面的例句,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出你的认识。(06年襄樊市中考)书是益友一一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就像是交了一个益友。”书是钥匙一一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书是一一我说:“5、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2001年全国题)(1)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2)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____一__一—6、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2004浙江湖州卷)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玉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_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象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节选自第五册《西湖的绿》)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作用。借代夸张编号:02【知识点击】一、借代1、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2、种类(1)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輕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经艮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n(2)具体代抽象。(3)专名代泛称。例如:枪杆子里出政权。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軽。(4)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5)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6)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3、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4、运用借代需要注意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5、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的本体不出现。(2)不同点:A、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B、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种方面的相似。C、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例如:A、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B、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例句A是比喻中的借喻,可以说“乌云像灰色的幔豊例句B是借代,“一针一线”代表群众利益,是部分代整体,就不能改为比喻。\n【典型例题】F面的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他就是我在东直门大街上常碰见的那个“大鼻子”枯瘦的脸,隆起的额骨,深陷的眼眶。B、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C、要清除语言中的垃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D、他的肚子里的墨水多,脑瓜子也灵活。解析:C句是比喻,其余为借代二、夸张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2、种类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夸张形式。(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3、作用(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2)烘托气氛,给人以感染力;(3)增强联想,营造气氛。4、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F面运用的夸张就不合事理: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太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当堂训练】K对下列古诗句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n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运用比喻,以石灰的洁白来比喻作者完美无瑕的人生。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梨花''代雪花,形象生动,鲜明壮观。C、“人生自古谁无死,取丹心照汗青。“汗青”用了借代手法。古代以竹简著书,制作竹简先用火烤,把青竹的汗(水分)去掉,故以“汗青”代史册。D、“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鸾鸟凤皇,,和“燕雀乌鹊,,用了比喻手法。前者比喻忠臣贤士,后者比喻奸佞小人。2.对下列古诗句加点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样子,借代月亮)B.“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形容古代侠客一诺千金的豪气,是夸张写法)C.“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上”字是比拟修辞,以袅袅孤烟渲染荒凉景色)“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拟修辞)D.”(“绿”借代叶,“红”借代花,“肥”、“瘦”是比3、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02杭州卷)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江倒海了吗?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编号:03对偶排比【知识点击】一、对偶1、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2、种类(1)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n(2)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C、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成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如例句A、B.o宽式对偶只要达到严式对偶五项要求的一部分就可以,不很严格,如例句C。3、结构(1)成分对偶。例如: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眨锢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2)句子对偶。例如: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4、作用①便于吟诵,易于记忆;②用于诗词,有音乐美;③表意凝炼,抒情酣畅。5、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1)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典型例题】以“草萤有耀终非火”为上句,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句。(A、木石无意焉有B、道是无晴却有晴D、流水无情岂是春C、荷露成团岂是珠解析:从上联的意义.结构、平仄来看,C项最恰当。二排比1、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n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2、种类(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2)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3)单句排比。例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4)复句排比。例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像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3、作用①内容集中,增强气势;②叙事透辟,条分缕析;③节奏鲜明,长于抒情。【典型例题】参照后面的文字,改写画线部分,使这段话形成句式整齐的排比句。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需要我去播种的种子;理想不是绘就的画卷,而是_张白纸,需要我去描画;理想不是葱笼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我去开垦。解析:此题的最大特点是,修改排比句中不恰当的句式,使之前后句式相同。实际上,修改这个句子难度不大,只要看出后面两个句子的句式特点,就很好回答了,改写的句子只是调整一下顺序而已。参考答案: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我去播种。【当堂训练】1.找出4个成语,分别与下列4个成语形成对偶⑵精卫填海⑶瓜熟蒂⑴望梅止渴⑷绳锯木断\n1.(2009安徽卷)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目千里绿春绣锦座凝香万山金3、把下面的几个句子,改写成一个排比句。⑴在逆境中保持自信⑵在任何环境中都有能力自我适应⑶是在重压下的勇敢⑷生命的真谛是在艰苦中的奋发3.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o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色;;五十年勺一部史书,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史书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4.请以“梦想与现实”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拟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构成对偶。(07高考)太阳热烈、奔放,带着万丈光芒,给生灵以活力;月亮温馨、宽容,带着无际清辉,给万物以安宁。设问反问反复编号:04一、设问\n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例如:社会力量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二、反问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形式反问表示否定,否定形式反问表示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例如:①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难道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省委追认才能满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②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典型例题】(08重庆卷)用四个反问句重组下面的语句。可以增减个别词语,但须保留原意,并保持语意连贯。(4分)每个人都是一根蜡烛,既然你被点燃了,就应该去点燃更多的人,你自己并不会燃烧得更快,世界却因此变得更加光明美好。解析:要注意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不能改变句子原意。参考答案:每个人不都是一根蜡烛?既然被点燃了,难道不应该去点燃更多的人?难道你自己会燃烧得更快?难道世界不因此变得更加光明美好美好?三、反复:1・概念: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2•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如: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n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1.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增加节奏感。【典型例题】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有错误的一项是()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争渡,争渡”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风和日丽、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B.“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运用反问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徭役的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字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青山的动态美。[解说]此题既考查学生对修辞格的辨识,又考查学生对所用修辞作用的理解,是一道修辞方法的综合题。A项运用反复修辞,作用理解十分正确,B项是对偶,其作用亦如此。C项是反问,所表达思想感情是正确的。最后我们来看D项,“出”字的确出神入化地写出青山的动态美,但决非是夸张的修辞,而是拟人。[答案]D【当堂训练】1.(08安徽卷)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A.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A.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B.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无疑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C.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2.(2003辽宁卷)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他发现是我,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②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①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②老爷子小心,别顾着说话一一看掉下来把屁股摔成两半!A①比喻②反问③排比④比喻B①夸张②设问③排比④比喻\nC①比喻②反问③排比④夸张D①比喻②反问③夸张④夸张1.针对下面反方的说法,写一个反问句,把正方的话补充完整。(07浙江)反方:如果美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请问:诗人李白感受到的月亮之美,难道和你是一样的吗?正方:如果美不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请问:4•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5、(98年高考)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得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_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便立冬了,真的怎么得了!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了。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用了6个“便,,字和“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1)反复使用“便”的字好处是(不超过26个字)(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不超过26个字)参考答案\n01号教学案\n2、拟人,例句为比喻。3、B注意木体与喻体的相似点。4、示例1:书是良师,每看一本好书就如结识了一位良师。示例2:书是航船,每一本好书都是把我们送进知识海洋的航船。5、内容上第(1)句是悲观者和乐观者眼中不同的“希望”,第(2)句是乐观者和悲观者眼中不同的“风”。句式上第(1)句要用到“就算……也“”即使……也”等关联词,第(2)句要用“……能把你……”这样的格式。修辞上第(1)句用比喻(暗喻),第(2)句用拟人。内容、句式、修辞方法都要符合上述要求。示例(1)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河的另一边,即使走不过,也能游到对岸氧气,就算看不到,也能吸得到(2)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火的帮凶,会把你烧成灰烬沙的帮凶,会将你埋入沙丘6、拟人。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来临Z快速和勃勃生机,仿佛听到了它的脚步声。02号教学案1B2、C3•对蚂蚁的力量进行夸张,但不知夸张的运用应注意:①必须注意真实,不能哗众取宠;②必须合乎逻辑,不能片面夸张;③必须防止误解。[答案]B03号教学案1.画饼充饥愚公移山水到渠成水滴石穿2.(新春对联)上联:翠柳迎春千里绿下联:黄牛耕地万山金(教师办公室对联)上联:桃李满目春绣锦下联:芝兰绕阶座凝香对联基本要求是:字数相等、意义相关、平仄相谐对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一般押的是仄声韵再根据“新春”和“教师办公室”等关键词选取搭配3•牛命的真谛是在艰苦中的奋发,是在重压下的勇敢,是在逆境中的自信,是在任何环境中都有自我适应的能力。4.五十年像一支歌曲,有低音也有高音,五十年像一个赛场,有失误也有成功,五十年像一部戏剧,有平静也有高潮,乐曲渐趋高潮。赛事正趋激烈剧幕徐徐拉开\n五十年像一条大路,有弯曲也有笔直,大路继续向前5.示例:梦想轻盈,绮丽,就如一颗流星,划亮整个夜空;现实真切,朴实,仿佛步步足迹,踏遍人生旅程。解析:本题是开放题,根据要求写句子,语言要通顺,比拟要恰当。04号教学案1.A该句是一个疑问句式,用的是询问的、商量的语气,很委婉。该题考查的是句式的选用,也可联系到语言运用中的“准确”。不同的句式有着不同的语气和表达效果,人们常说“一句话让人跳,一句话让人笑”说的就是这种效果。该题难度不大,干扰较大的项是D项,该句虽然用了“恐怕”表示推测的语气,但双重否定的语气还是比较强烈的)。2.C3.示例:埃及人赞美的金字塔,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就不美吗?[解析][这道题首先要弄清正方的观点:美是客观存在。然后用反问形式作答。]4.献上一片爱心,托起一片希望;捐出一本图书,送去一片阳光;捐出一件衣物,送去一份温暖等。5.[简析]“便”字和“领取”一词分别连用,从修辞手法上讲都是反复,但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却有所不同。“便”字的连用,造成的是一种动感,副词“便”,既可以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又可以表示前后事情紧接着。文章连用“便”字,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屮间连标点符号都省略了,读起来一气贯通,好象一个个节气从眼前飞速掠过,给人以吋光飞逝的真切感受。这几个“便”字确实用得巧妙。“领取”一词的连用,从句子的角度看属于修辞中的排比。它造成的是一种气势,层层铺开,逐步扩大,从秋冬到四季,从四季到生活,对点明本文的主旨起到强化作用。“便”和“领取”的连用,正当文章的紧要处,一个突出了时光的飞逝,与玉簪花报秋的警示作用密切相关;一个强化了主旨,让人感悟“领取”的深意,确有画龙点睛之妙。答案:(1)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了时光的飞逝。(2)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的主旨起到强化作用。